含碳球团在氧化性气氛中的还原机理

合集下载

碳碳双键氧化还原

碳碳双键氧化还原

碳碳双键氧化还原简介碳碳双键氧化还原是有机化学中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它涉及到碳碳双键的断裂和氧化还原。

通过该反应,可以将含有碳碳双键的有机化合物转化为其他有机化合物,从而实现有机合成的目的。

反应机理碳碳双键氧化还原反应通常涉及两个步骤:断裂和氧化还原。

1.断裂:碳碳双键的断裂可以通过加热、催化剂或基团调整等方式来实现。

一般来说,具有较高活性的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高价态过渡金属等)会引起碳碳双键的氧化断裂。

断裂后,生成两个烷基自由基。

2.氧化还原:烷基自由基会与氧化剂反应,产生相应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中通常会有氧化碳基团(如羧酸、酮等),而还原产物则通常是相对低价的碳基团(如烷基)。

另外,反应中未参与氧化还原的氧化剂也会参与其他反应或催化其他反应的进行。

应用领域碳碳双键氧化还原反应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应用实例:1.合成有机酸许多有机酸都可以通过碳碳双键氧化还原反应合成。

例如,对苯二甲酸可以通过将乙烯二酸的双键断裂,并与氧化剂反应得到。

OC(C=C)C(=O)OH + 1/2O2 → OC(C=O)(C=O)OH这样的有机酸在很多化学反应中作为重要的中间体或催化剂使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2.构建碳骨架碳碳双键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以用于构建碳骨架的建立。

例如,苯环上的双键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断裂,并与其他分子反应形成新的碳碳键。

C6H6 + O2 → C6H5OH通过这样的反应,苯环可以转化为酚,进一步用于有机合成。

3.合成有机官能团碳碳双键氧化还原反应还可以用于合成各种有机官能团。

例如,烯烃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转化为醛、酮等官能团。

CH2=CH2 + [O]→ CH2=CHO这样的转化可以为后续的有机合成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实验条件与操作碳碳双键氧化还原反应通常需要一些特定的实验条件和操作步骤。

以下是一般的实验条件和操作:1.反应条件:–温度:通常需要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以增加反应速率。

含碳铬铁矿球团的固态还原特性

含碳铬铁矿球团的固态还原特性

含碳铬铁矿球团的固态还原特性李建臣;白国华;李光辉【摘要】通过含碳铬铁矿粉矿成球及还原实验,研究还原温度、内配碳量、还原时间和添加剂对铬铁矿球团预还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还原温度和内配碳量对预还原球团的金属化指标影响非常明显,温度高于1200℃时,铬铁矿预还原球团的金属化指标开始明显增加,内配碳比Ic/o=1.2为铬铁矿预还原球团的较佳配比;高温(≥1 300℃)时,可实现含碳铬铁矿球团的快速还原(f≤1 h);低温时,铁优先于铬还原,总还原反应完成时间需3~4 h.添加剂强化含碳铬铁矿球团预还原的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添加剂对还原反应的影响具有较大差异;不同温度下,相同添加剂的催化能力也有一定的差异;实验所涉及的添加剂中以NaCl、Na2B4O7·10H2O和Na2CO3的催化效果较好.%The bailing and reducing experiments of carbon-bearing chromite fines were carried out in laboratory. The effects of reduction temperature, amount of carbon, reduction time and types of additives on the metallization of carbon-bearing chromite pellet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ductivity of carbon-bearing chromite pellet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reduction temperature and C/O mole ratio. At the temperature above 1 200 ℃, the metallization of prereduction pellet begins to increase obviously, and Ic/o=1.2 is better for the prereduetion of chromite pellet. The fast reduction of carbon-bearing chromite pellet can be achieved at high temperature (≥ 1 300 ℃); but it needs 3-4 h to finish the reduction reaction at low temperature, and the reduction reaction of iron is easier than that of chromium. The intensifying reduction of carbon-bearing chromite pellet with the help of additives was studied. The resultsindicate that different additives have great difference in the influence of reduction reaction, and the catalytic property of the same additive also has some difference at different reduction temperatures. For all involved addit ives in the experiment, NaCl, Na2B4O7· 10H2O and Na2CO3 have excellent catalytic performance.【期刊名称】《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年(卷),期】2011(021)005【总页数】6页(P1159-1164)【关键词】铬铁矿;球团;固态还原;金属化率【作者】李建臣;白国华;李光辉【作者单位】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长沙410083;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烧结部,南京210019;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长沙410083;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长沙41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046;TF641铬铁合金是生产不锈钢和高铁素体合金的最重要合金材料的一种,它可作为钢的添加料生产多种高强度、抗腐蚀、耐磨、耐高温、耐氧化的特种钢[1]。

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机理

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机理

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机理氧化还原反应,简称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反应类型。

它是指某一种化学物质失去电子,同时另一种化学物质获得电子的反应,通常称作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反应。

当一个原子或离子失去电子时,其电量变得更加正电化;相反地,当一个原子或离子获得电子时,其电量变得更加负电化。

换言之,氧化是指一个原子或离子失去电子,而还原是指一个原子或离子获得电子。

因此,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描述为氧化剂使得还原剂电子失去或被转移,并同时使其本身电子获得或吸收的过程。

下面我们从分子和原子两个角度,来探讨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机理。

一、分子机理去电子。

同时,它也将失去一些正电荷,从而形成一个更加败坏状况的分子。

正是由于这些变化,这一过程通常被称为氧化反应。

例如,氢气和氧气可以反应生成水:2H2 + O2 → 2H2O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氢气和氧气分别被视为还原剂和氧化剂。

氢气被氧化成水分子,同时趋向更高的电子松弛度和更高的电位能。

氧气则被还原成两个离子,同时趋向更加负电化和更低的电位能。

同样地,燃烧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经典示例。

在燃烧反应中,物质被氧化,同时产生水和二氧化碳等副产物。

当木头燃烧时,木材中的炭和碳被氧气氧化,从而生成二氧化碳。

同时,其余木质部分被转化为灰烬。

二、原子机理去电子。

这些电子通常来自于作为氧化剂的原子或离子,例如:Cu2+ + Fe → Cu + Fe2+在这个反应中,铁被氧化成铁离子,同时铜离子被还原成原子铜。

铁离子失去了电子,同时铜离子获得了电子。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在许多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我们经常会用氧化反应来处理二氧化碳的生成。

这是因为氧化反应是生成化学键的过程,可以吸收或释放热量,从而改变反应的温度和压力。

此外,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以用于燃料电池和化学电池等能源装置中。

在燃料电池中,化学反应提供电子,从而生成电能。

这些电子可以用于升华或还原某些化合物,并产生化学反应。

有机反应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有机反应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有机反应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的构造、性质和反应规律的分支学科,其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有机反应中比较重要的反应类型之一。

本文将围绕有机反应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进行详细阐述。

一、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向其较氧化态转化的反应过程,通常涉及有机分子中的碳-碳键断裂和碳-氧、氢-氧键的形成。

在氧化反应中,有机物中的碳原子失去电子成为氧化产物中的碳原子,同时氧、氢等原子的原子价增加。

例如,将醇暴露在强氧化剂的作用下,醇可被氧化为醛和酮等产物。

C_2H_5OH+O_2→CH_3CHO+H_2 O是乙醇氧化生成乙醛和水的反应式。

二、还原反应还原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向其较还原态转化的反应过程,通常涉及有机分子中的碳-氮、碳-硫键的断裂和碳-氢、氮-氢、硫-氢键的形成。

在还原反应中,有机物中的碳原子获得电子成为还原产物中的碳原子,同时氢、氮、硫等原子的原子价降低。

例如,当某种有机羧酸遇到还原剂(如氢气、金属钠等时),它会被还原成相应的醇。

CH_3 COOH+2H_2→CH_3 CH_2 OH+H_2 O是乙酸被氢化生成乙醇的反应式。

三、氧化还原反应有机化合物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指有机物中的某个键在电子交换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和还原两种反应,并涉及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电子转移。

在这种反应中,还原剂被氧化,氧化剂被还原,电子转移到生成的化合物中。

例如,醇和醛类似的实验,可以将有机羧酸还原为相应的醇。

有机羧酸和还原剂还原后,产生相应的醇和废气。

2CH_3COOH+5H_2→2CH_3 CH_2 OH+2H_2 O+C O_2是乙酸被还原生成乙醇的反应式。

四、总结对于有机化学反应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需要掌握有机分子中的键和它们的性质,以及氧化和还原的一般规律和机制。

这两种反应在生产和实验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医药、食品、染料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同时,这两种反应也是化学反应速率、电化学和催化反应等许多化学问题的研究基础。

有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有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有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有机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化学变化,指的是物质中电子的转移或共享。

在有机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是实现碳原子的功能团转化、合成和分解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有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并探讨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反应物中的一个物种失去电子,另一个物种获得电子的化学反应。

在有机化学中,氧化反应指一个物种失去电子,而还原反应则指一个物种获得电子。

该反应过程中,电子的转移或共享导致了物质结构的改变。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机理1. 氧化反应:氧化反应发生时,物种失去电子,并且氧化态数增加。

例如,烷烃在燃烧中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H4 + 2O2 → CO2 + 2H2O2. 还原反应:还原反应发生时,物种获得电子,并且氧化态数减少。

例如,醛在还原反应中可以被还原为相应的醇。

RCHO + 2H2 → RCH2OH三、氧化还原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1. 氧化反应氧化反应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能够实现一些重要的官能团转化。

例如,醇可以通过氧化反应转化为醛、酮或酸。

2. 还原反应还原反应在有机合成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酮可以通过还原反应转化为相应的醇。

3. 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剂氧化还原反应中,催化剂的选择和设计对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金属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有机氧化还原反应中,能够提高反应速率、改善产率并实现对选择性的控制。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例子1. Wacker氧化Wacker氧化反应是一种将烯烃转化为醛或酮的重要反应。

该反应通常在氯铜配合物和碱的存在下进行。

2. 光氧化反应光氧化反应是指在光照条件下,有机物通过与氧气反应而产生氧化产物。

该反应广泛应用于药物合成等领域。

五、总结有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变化,能够实现碳原子的功能团转化、合成和分解。

通过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机理以及应用,能够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学反应的本质,并在有机合成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反应路径和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氧化还原反应的机理与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的机理与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的机理与解析氧化还原反应(Redox reaction)是化学反应中最常见和重要的一类反应。

它涉及到物质的电子转移过程,可以用于能量的转换、元素的氧化状态变化以及合成、分解等多种重要化学过程。

本文将探讨氧化还原反应的机理和解析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主题。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又称为Redox反应,指的是化学反应中发生电子的转移过程。

在这类反应中,原子或离子可以失去电子(被氧化)或获得电子(被还原)。

氧化和还原同时发生,因此得名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通常涉及到两个反应物: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是指能够接受电子的物质,它在反应中被还原。

还原剂是指能够提供电子的物质,它在反应中被氧化。

这两种物质相互作用,引发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机理氧化还原反应的机理涉及到电子转移的过程。

下面以氧化剂A和还原剂B为例,来说明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机理:1. 氧化剂A的作用:氧化剂A接受还原剂B的电子,从而自身被还原。

这个过程可以表示为:A + ne⁻ → Aⁿ⁻2. 还原剂B的作用:还原剂B失去电子,从而被氧化。

这个过程可以表示为:Bⁿ⁻→ B + ne⁻3. 综合反应方程式: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反应方程式结合起来,得到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方程式:A + Bⁿ⁻ → Aⁿ⁻ + B通过这个机理,我们可以看到,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接受了还原剂的电子,还原剂失去了电子被氧化。

反应前后,电子的数目保持平衡,因此氧化还原反应也被称为电子转移反应。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解析方法解析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的重要技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反应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解析方法:1. 定位氧化还原子反应: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如果有一个物质被氧化,同时有另一个物质被还原,那么这个反应就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2. 求取氧化数:氧化数是用来描述原子或离子氧化状态的数值。

通过计算氧化数,我们可以确定哪些物质在反应过程中被氧化,哪些物质被还原。

《氧化球团基础理论》课件

《氧化球团基础理论》课件
酸碱反应性
氧化球团在生产过程中会与酸或碱发生反应 ,了解其酸碱反应性有助于控制生产过程中 的酸碱度,优化球团矿的性能和产量。
氧化球团的力学性质
抗冲击性
抗压强度
抗压强度是指氧化球团在承受 压力时所能抵抗的最大载荷。 抗压强度是衡量球团矿质量的 重要指标之一,对球团矿的生 产、运输和使用都有重要影响 。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特点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形状规则,粒度均匀;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强度高,不易破损;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还原性好,能够提高铁的回收率;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松散性好,易于运输和装卸。
氧化球团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钢铁工业
作为高炉炼铁的原料,提 高铁的回收率和产量。
冶金工业
《氧化球团基础理论》ppt 课件
目录
• 氧化球团概述 • 氧化球团制备工艺 • 氧化球团物理化学性质 • 氧化球团冶金性能 • 氧化球团生产实践与案例分析
01
氧化球团概述
定义与特点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定义:氧化球团是一种通过氧化工艺处理铁矿粉制成的球 形团块,具有较好的还原性和松散性,是钢铁工业中的重 要原料。
05
氧化球团生产实践与案例分析
生产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球团粘结剂选择不当
针对不同原料和工艺条件,选择合适的粘结 剂,提高球团强度和降低成本。
干燥温度控制不合理
优化干燥温度和时间,防止球团开裂和变形 ,提高成品率。
生产效率低下
采用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提高生产线的连 续性和稳定性,降低能耗。
生产成本控制与优化
抗拉强度
抗拉强度是指氧化球团在承受 拉伸力时所能抵抗的最大载荷 。抗拉强度良好的球团矿有利 于提高其在生产过程中的稳定 性和产量。

碳和氧化铁反应的反应类型

碳和氧化铁反应的反应类型

碳和氧化铁反应的反应类型碳和氧化铁反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反应。

在这个反应中,碳与氧化铁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金属铁。

还原反应是一种化学反应,指的是物质失去氧原子或氧化态减少的过程。

在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如碳)给予其他物质电子,从而使其氧化态减少。

在碳和氧化铁反应中,碳充当了还原剂的角色,将氧化铁中的氧原子还原为氧气。

碳和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Fe2O3 + C → Fe + CO2在这个反应中,氧化铁(Fe2O3)和碳(C)反应生成金属铁(Fe)和二氧化碳(CO2)。

这个反应是通过高温燃烧来实现的。

当碳与氧化铁接触并受到加热时,碳会与氧化铁中的氧原子发生反应。

碳的高还原性使其能够迅速与氧原子结合,并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这个反应在许多实际应用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它是铁矿石还原炉中的关键反应之一。

在铁矿石还原炉中,氧化铁与煤或焦炭反应,产生金属铁和一些副产物。

碳和氧化铁反应的机理可以通过反应过程的电子转移来解释。

在反应开始时,碳中的电子会移动到氧化铁中的氧原子上,使其氧化态减少。

这些电子转移导致氧化铁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释放出金属铁和二氧化碳。

反应过程中释放的热能使得反应能够持续进行。

除了在铁矿石还原炉中使用外,碳和氧化铁反应还具有其他应用。

例如,它可以用于制备金属铁的实验室合成,也可以用于工业中的一些还原反应。

此外,这个反应还可以用于环境保护领域,例如用于减少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碳和氧化铁反应是一种重要的还原反应。

它通过碳的还原性使氧化铁中的氧原子减少,产生金属铁和二氧化碳。

这个反应在铁矿石还原炉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具有其他实验室合成和工业应用。

通过了解这个反应的机理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还原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ig. 1 Reduction of IO-CP in N2 and CO2
图 3 气流速度对 还原过程的影响 —— N2; ---- CO2
Fig. 3 Eff ects of f low rates on the reduction of pellet
第 3 期 汪 琦等: 含碳球团在氧化性气氛中的 还原机理
D —— 气体扩散系数;
Q—— 气体密度;
Y CO —— 气相中任意 r 处的 CO 浓度。 不发生氧化的必要条件是: 还原过程的 St efan 流的 CO 2 质量分流大于气相中 CO 2 气体向球面的 扩散质量流, 使扩散到球面的 CO 2 浓度低于氧化反 应的 CO 2 平衡浓度。由质量平衡得
2
钢 铁 研 究 学 报 第 10 卷
燥后, 留作还原实验。 还原实验在反应管直径为 50 m m 的竖式电炉 中进行。当炉温升到给定温度后通入气体。将 3 个球 团吊入炉内, 用失重法测试其还原度[ 8] 。 1. 2 实验结果 由图 1 和图 2 示出的铁矿—煤球团( IO-CP ) 在 N 2 和 CO 2 气氛( 气流速度 v= 0. 034 m/ s) 中的还原 度 R 和还原速度 vR 比较可见, 在还原初期存在一个 抗氧化的还原阶段, 在 N 2 和 CO 2 气氛中的还原度 和还原速度在此阶段基本一致。还原进行到一段时
曲线的交点。 由式( 15) 和表 1 的数据可见, 在一定温度下, 极 限抗氧化还原速度随气相 CO 浓度的升高而降低, 随 CO 2 气流速度的增加而增大, 而温度对极限抗氧 化还原速度的影响不大。
表 1 极限抗氧化还原速度的计算值和实测值 Table 1 Measured and calculated minimum reduction rates of pellet without oxidation
4. 81 10. 03 10. 65 11. 23 11. 72 7. 08 10. 03 12. 48 13. 58 17. 08
4 结 论
( 1) 含碳球团在氧化性气氛中存在一个无氧化
反应发生的抗氧 化还原阶段和 极限抗氧化还 原速
3
间、还原速度降低到一定值时, 在 CO 2 气氛 中的还 原度才比在 N 2 气氛中的低, 即存在一个极限抗氧化 还原速度 v RL。加热温度( 见图 1) 和气氛中 CO 浓度 ( 见图 2) 愈高, 气流速度( 见图 3) 愈低, 抗氧化还原 阶段达到的还原度愈大。
2 极限抗氧化还原速度
恒温加热时含碳球团的还原反应可表示为[ 8]
图 2 CO 浓度对还原度的影响 Fig. 2 Ef fect of CO content on reduction rate
图 1 铁矿—煤球团在 N2 和 CO2 气氛中的还原情况
v = 0. 034 m/ s; —— N2; ---- CO2 ( a) 还原度与时间的关系; ( b) 还原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 5)
设在极限抗氧化 Stef an 质量流速下, 从球面排
出 的还 原 产生 的 气体 质 量为 极限 抗 氧化 质 量 流
MS L。将式( 3) 和式( 4) 相加, 并考虑到 Y CO + Y CO 2= 1
和dY CO dr
+
dY CO2 dr
=
0, 可得
MSL = 4Pr2 Qv SL
( 10)
在对流条件下, 根据对流传质与一假想的扩散
过程等价的原则, 极限抗氧化质量流可表示为
M L, = Re≠0 N2uM L, Re= 0
( 11)
式中 Re—— 球团在气流中的雷诺数( R e= 0 为相
对静止条件, R e≠0 为强制对流条
件) ;
Nu —— 无还原反应发生时固体球团的传质 努塞尔数。
由还原反应式( 1) 产生的气体为 CO, 故极限抗
氧化还原速度为
v RL=
16 28M O M L, Re≠0
( 14)
式中 M O—— 与铁氧化物结合的氧含量。
将式( 10) 、( 11) 、( 12) 和( 13) 分别代入式( 14) 得
v RL=
3. M
6
O
cQD
r
Reduction Mechanism of Pellet Containing Carbon in Oxidizing Atmosphere
W ang Qi Y ang Zhaox i ang S un J iaf u T ian J imin L i Wenz hong
摘 要 根据 Stefan 流理论, 研究了含碳球团在氧化性 气氛中的还原机理, 建立了 极限抗氧化还原速度 v RL 的计算式。结果 表明: 当还 原速度大于 v RL 时, 还原过程不 受氧化性气氛的影响。加热温度一定时, v RL 随气相中 CO 浓度增加和气流速度减小 而降低, 加热温度对 vRL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 含碳球团, 氧化性气氛, 还原机理, Stefan 流
v RL ×10- 4g·g- 1·s - 1
1 150
温度/ ℃ 1 200 1 250
1 300
CO/ % ( 1 250 ℃)
0
20
40
气流速度/ m·s - 1 0. 034 0. 051 0. 060 0. 068
计算值 实测值
8. 43 6. 92
9. 11 9. 39 9. 63 9. 39 7. 24 9. 58 10. 03 9. 28 10. 03 6. 38
努塞尔数的计算式为
N u= 2+ 0. 6R e0. 5P r0. 33
( 12)
式中 P r —— 气体的普郎特数。
考虑还原过程的 Stef an 流对传质过程的影响,
式( 12) 加入一个修正系数 c, 即
M L, = Re≠0
cN u 2 M L, Re= 0
( 13)
4Pr 2Qv S Y CO2≥4Pr 2QD
dY CO2 dr
( 4)
式中 Y CO2 —— 气相中 r 处的 CO 2 浓度。
设 不发生氧化反 应的最低还原速 度的 St efan
流速为极限抗氧化 St efan 质量流速 vSL 。由式( 3) 得
v SL=
D ·dY CO 2 Y CO 2 dr
Fex Oy ( S) + C( S) →F exO y-1 ( S) + CO ( G )
( 1)
还原产生的 CO 气体从球内排出。
在 CO 2 气氛中, 若扩散到球面的 CO 2 气体浓度 高于氧化反应的 CO 2 平衡浓度, 将发生氧化反应 Fex Oy -1( S) + CO 2( G ) →FexO y ( S) + CO ( G ) ( 2) 设在静止的 CO + CO 2 混合气氛中, 单位时间内 从球团内排出的气体质量为 M 。根据 Stef an 流理
( 9)
式中 r P——球团半径;
Y —— 气相中 r 处的 CO 2 浓度;
Y P, CO2 ——氧化反应的 CO 2 平衡浓度; Y ∞ ,CO2 —— 气相中 CO 2 浓度。 由此可得极限抗氧化流速下还原产生的气体量
ML 为
ML =
4PQD rPln
Y ∞, CO2 Y P , CO 2
第 10 卷第 3 期
钢铁研究学报
1998 年 6 月
JO U RN A L OF IRO N A ND ST EEL RESEA RCH
·冶金与金属加工·
V ol. 10, N o. 3 Jun. 1998
含碳球团在氧化性气氛中的还原机理*
汪 琦¹ 杨兆祥º 孙家富¹ 田济民¹ 李文忠¹
1 实验研究
1. 1 研究方法 实验用铁精矿粉的成分质量分数( 下同) 为 T Fe = 65. 39 % , F eO= 25. 62 % 。无烟煤工业分析的固 定碳为 81. 83 % 。将铁矿粉和煤粉按 C/ O 摩尔比= 1. 0 的比例混合, 用 7 % 的水玻璃作粘结剂, 在圆盘 造球机上造球, 球径为 16~18 m m。生球经 150 ℃干
* 冶金部教育司有偿资助项目 作者单位: ¹ 鞍山钢铁学院( A n shan Ir on & S t eel U niver sit y)
º 东北大学( N ort h east ern U nivers ity ) 联系人: 汪 琦, 副教授, 鞍山( 114002) , 鞍山钢铁学院冶金系
4
钢 铁 研 究 学 报 第 10 卷
表 1 列出用式( 15) 计算的极限抗氧化还原速度 计算值和实测值。计算时, 努塞尔数的气体的特性温 度为 0. 5 t ∞( t∞—加热温度, ℃) , St efan 流修正系数 为 0. 15, 球团表面温度等于加热温度。实测值的极 限抗氧化还原速度为在 N 2 和 CO 2 气氛中还原速度
论, 从球面排出的气体通过流动和分子扩散两种方 式迁移到环境中。设通过流动方式迁移的质量流为
还原过程的 St efan 流, 其流速为 vS。在球面周围 CO
和 CO 2 浓度分布为球对称时, 存在以下关系
M =
-
4Pr 2 QD
dY C dr
O
+
4Pr 2Qv S Y CO
( 3)
式中 r ——球团边界层半径;
( 6)
或 v SL =
M SL 4PQr 2
( 7)
将式( 7) 代入式( 5) 得
M
S
L
dr r2
=
4PQD
dY CO2 Y CO 2
( 8)
对式( 8) 积分( MSL与 r 无关) , 并取边界条件得
r = r P Y = Y P, C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