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震反演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预测方法及其在丽水凹陷的应用

基于地震反演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预测方法及其在丽水凹陷的

应用

申雯龙;漆滨汶;许广臣;李阳

【摘要】对于海上少井地区,地震资料在烃源岩评价方面显得尤为重要.综合运用地球化学分析、岩石物理分析、地震反演等手段,建立了一套海上少井地区基于地震反演的总有机碳(TOC)定量计算方法:首先,建立数据驱动的岩石物理模型;然后,基于实验室数据标定,应用测井数据,采用混合概率密度网络训练,完成单井TOC的预测;最后,建立烃源岩TOC与弹性参数的映射关系,利用地震反演手段得到主要目的层TOC分布,进而获取有效烃源岩厚度.在东海陆架盆地丽水凹陷的应用结果表明,古新统月桂峰组和灵峰组烃源岩以中等及以上为主(TOC大于0.5%),月桂峰组优质烃源岩主要分布于西次凹,灵峰组下段烃源岩集中于西次凹北部.本文方法可大大提高少井地区烃源岩预测精度,可为油气资源评价和勘探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期刊名称】《中国海上油气》

【年(卷),期】2019(031)003

【总页数】7页(P68-74)

【关键词】烃源岩预测;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地震反演;总有机碳;有效烃源岩厚度;丽水凹陷

【作者】申雯龙;漆滨汶;许广臣;李阳

【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200335;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200335;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 100875;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 1008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32.1+4

烃源岩发育规模和质量是含油气盆地区带评价的基础,决定了盆地的勘探潜力。常规的烃源岩评价是采用有机地球化学或有机岩石学的方法[1-2],通过大量岩样和

岩屑等实物样品的化验结果分析已钻井的烃源岩条件,难以达到预测的目的。20

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通过测井方法建立起了烃源岩快速识别技术[3-6],也逐步开展了基于地球物理方法的烃源岩评价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7-10]。随着烃源岩预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结合多种不同数据进行多学科交叉是今后烃源岩预测技术发展的一个大方向。

东海陆架盆地丽水凹陷勘探程度较低,迄今已发现1个油气田和6个含油气构造,说明具备一定的勘探潜力;但近年来钻探的5口井仅获得荧光显示及气测异常,

钻后分析认为局部次凹供烃能力不足是主要的失利原因之一,因此亟需对烃源岩进行重新评价。本文首先通过岩石物理分析,建立弹性参数与有机质丰度之间的关系;再利用地震资料包含的大量地质信息,在钻井标定的基础上开展有机质丰度的反演;最后根据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门槛值在确定有机质丰度分布的同时求取烃源岩的分布。实际应用表明,本文方法可大大提高少井地区烃源岩预测精度,可为油气资源评价和勘探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丽水凹陷位于东海陆架盆地台北坳陷西南部,是在中生代残留盆地基底上拉张断陷

形成的新生代单断箕状凹陷,呈东断西超,内部被灵峰潜山分为东、西、南等3

个次凹[11-13],面积约1.25×104 km2。丽水凹陷油气发现集中在古新统,主要烃源岩层段为下古新统月桂峰组,上覆中古新统灵峰组和上古新统明月峰组两套储盖组合。丽水凹陷古新世分割性强,各洼槽厚度差异较大,因此生烃主洼的分布及规模对勘探区带的优选具有重要意义。丽水凹陷钻井较少,钻遇月桂峰组的井仅5口且位于斜坡高部位,凹陷中深层烃源岩的常规预测方法是先根据烃源岩“低频-

强振幅”的地震特征在剖面上确定烃源岩位置,再通过估算砂地比得到烃源岩空间分布范围。这种方法不仅存在人为不确定性和精度低问题,而且由于沉积相带的变化砂地比数据在未钻井的区域会存在较大的误差,导致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较低,同时对烃源岩质量也缺乏定量的评价。

图1 丽水凹陷构造单元划分Fig .1 Tectonic units division in Lishui sag

2 方法原理

本文方法的主要思路是建立总有机碳含量(TOC)与岩石弹性参数的映射关系,利用地震数据预测烃源岩分布。在海上少井地区难以获取大量的实测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和岩石弹性数据,因此需要应用测井数据在试验数据标定的前提下完成数据的拓展,建立TOC与岩石弹性参数的映射关系,再由钻井出发结合地震数据开展地震反演预测,从而最终得到整个凹陷烃源岩有机碳数据。具体流程包括:

1) 岩石样品的有机质丰度以及纵横波速度、密度等岩石物理参数测量,建立数据

驱动的岩石物理模型。

2) 基于实验室数据标定,应用测井曲线求取单井TOC数据。

3) 利用单井TOC预测结果和各井地球物理参数曲线,建立有机质丰度与地球物理参数间的映射关系。

4) 基于有机质丰度与地球物理参数间的映射关系,利用地震数据开展地震反演,

由点至面进行预测,从而得到整个凹陷烃源岩有机碳的分布情况。

其中,岩石样品的测定最好能包括不同岩性的测定;测井曲线求取TOC数据应分井进行计算,以消除各井测井曲线环境和仪器导致的差别。同时,单井可以主要针对烃源岩层采用分层段拟合TOC曲线以提高拟合数据的符合率。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凹陷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差别较大,须根据各凹陷特征选择不同的参数,或者同一凹陷不同层位选用不同的方法。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受钻井、岩石样品数量和测井、地震数据的质量影响,钻井越多、地震资料品质越好,则预测结果越准确[14-15]。

3 应用效果

3.1 单井TOC预测

丽水凹陷勘探程度较低,全区内仅有5口井钻遇主力烃源岩月桂峰组,实物样品

比较有限,不足以建立起有机质丰度与地球物理参数间的映射关系,须以实物样品的岩石物理试验数据为标定,开展单井有机碳丰度预测。目前主要有以下3种单

井预测方法:

1) ΔlgR法。利用声波时差与电阻率测井曲线重叠法,计算单井TOC曲线,公式

ΔlgR=lg(R/R基线)+K(Δt-Δt基线)

(1)

w(TOC)=10(2.297-0.168 8LOM)ΔlgR+TOCbackground

(2)

式(1)、(2)中:R为深侧向电阻率测井曲线值;R基线为深侧向电阻率曲线基线值;Δt为声波时差测井曲线值;Δt基线为声波时差测井曲线基线值;LOM为热变指数;TOCbackground为背景TOC含量;K为叠合系数。

通过实测TOC厘定不同烃源岩发育层段ΔlgR法关键参数LOM,从而预测烃源岩层段TOC。

2) 多元线性回归。通过对实测TOC数据与测井曲线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找到与实测TOC相关性(正相关或负相关)较好的测井曲线,并作为自变量引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即式(1))。筛选出自然伽马、声波时差、密度、中子孔隙度、电阻率等5种测井曲线(图2),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预测,公式为

(3)

式(3)中:bi、cj、d为常数;Mi是与TOC呈正相关的测井曲线;Nj是与TOC含量呈负相关的测井曲线。

3) 基于MIV(Mean Impact Value)值的BP神经网络预测。MIV值能够反映神经网络中权重矩阵的变化情况,是神经网络方法中评价各个输入自变量对于输出因变量影响程度的最佳指标,其绝对值大小代表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16-18]。主要计算步骤为:①在 BP 神经网络训练结束后,训练样本的每一个输入自变量按调节率分别增加和减少,获得2个新的训练样本;②利用已经训练好的网络对以上2组新的训练样本进行预测,得到各自的预测输出数据;③求出两组预测数据之间的差值,视其为原输入自变量变动后对输出因变量的影响值,即为

IV( Impact Value);④将每一个自变量获得的IV值按实际样本数目取均值,得到各个自变量影响值的平均值,即为MIV值。

图2 丽水凹陷烃源岩实测TOC与测井曲线的相关性Fig .2 Correlation between TOC and logging curves of source rocks in Lishui sag

根据计算得到的丽水凹陷烃源岩声波时差、中子孔隙度、电阻率等曲线的MIV值如表1所示,发现井径、密度、中子孔隙度、声波时差、自然伽马、电阻率曲线对于烃源岩TOC的影响较大,自然电位曲线影响最小,因此优选声波时差、中子孔隙度、自然伽马、地层电阻率、井径测井、自然电位、密度等6个测井参数作为输入变量,利用神经网络技术计算得到TOC曲线。

表1 丽水凹陷烃源岩不同测井曲线的MIV值Table 1 Mean Impact Value of logs of source rocks in Lishui sag测井参数MIV值AC/(μs·ft-1)-

0.0416CNL/%-0.0325GR/API-0.0159RT/(Ω·m)-0.0863CAL/in-0.0251SP/V-

0.0065DEN/(g·cm-3)-0.0912

综合对比不同方法的预测结果(图3),可以看出:Δl gR技术预测结果偏大,且准确

度略低;回归分析方法得到的是平均值,会对较低值估计过高而对较高值估计过低,预测结果变化较为平缓;人工神经网络法预测值接近平均值,能够更多地反映出地

层中TOC的变化。

3.2 地震数据TOC预测

利用单井TOC预测结果和各个测井地球物理参数曲线,建立烃源岩TOC与地球

物理参数间的映射关系。通过分析单井预测得到烃源岩有机碳含量曲线与相关地球物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发现密度曲线和纵波阻抗曲线与烃源岩有机碳含量之间存在较好的函数拟合关系(图4)。

图3 丽水凹陷WZ26-1-1井TOC预测曲线Fig .3 Predicted TOC curves of

Well WZ26-1-1 in Lishui sag

因此,先利用地震剖面开展叠后地震反演,得到叠后纵波阻抗剖面;再将叠后地震纵波阻抗剖面转化成为TOC剖面,从而完成由“点”至“线”的TOC含量预测(图5)。

3.3 烃源岩质量及分布预测

根据反演得到的TOC数据体,利用反距离加权法得到整个丽水凹陷烃源岩TOC

平面分布(图6)。从纵向分布上看,烃源岩TOC含量最高的层段为月桂峰组,其

次为灵峰组下段。从平面分布上看,月桂峰组总体属中等—好烃源岩,其中西次

凹烃源岩TOC为0.8%~3.5%,最高值3.5%位于西次凹中北部;东次凹烃源岩TOC为0.8%~1.5%。灵峰组下段烃源岩质量稍差,以中等烃源岩为主,但是烃

源岩质量相对较高的区域仍在西次凹,TOC为0.8%~2.5%,最高值2.5%也位于西次凹中北部。

以WZ26-1-1井点为例,实测平均TOC约1.5%,月桂峰组西次凹沉积厚度远大

于东次凹,基本地质认识是西次凹烃源条件优于东次凹,预测结果也显示西次凹有机质丰度更大,与井点的实测数据相符合,同时平面分布也符合地质规律和认识。月桂峰组和灵峰组烃源岩演化处于成熟阶段,有机质类型以腐殖型为主,根据烃源岩地球化学定量评价规范[19],TOC大于0.5%为中等及以上烃源岩。反演数据体以TOC等于0.5%为门槛,累计计算TOC大于0.5%的地层厚度,能够得到中等

以上烃源岩的厚度。

计算结果表明:月桂峰组烃源岩主要分布于西次凹,呈条带分布向北逐渐增厚,其中中北部烃源岩厚度为200~500 m,厚度最大的区域位于西次凹北部(最厚约

550 m);东次凹北部较厚(最厚约200 m)。灵峰组下段烃源岩集中于西次凹北部,厚度为200~400 m(图7)。因此,丽水凹陷有利勘探区带为西次凹紧邻优质烃源

岩的有利储层发育带。

图4 丽水凹陷烃源岩预测TOC与纵波阻抗交会图Fig .4 Cross plot between TOC and P-impedance of source rocks in Lishui sag

图5 丽水凹陷烃源岩TOC预测剖面(位置见图1)Fig .5 TOC section distribution of source rocks in Lishui sag(see Fig.1 for location)

图6 丽水凹陷烃源岩TOC平面分布Fig .6 TOC plane distribution of source rocks in Lishui sag

图7 丽水凹陷烃源岩厚度图Fig .7 Isopach map of source rocks in Lishui sag 4 结论

1) 综合运用地球化学分析、岩石物理分析、地震反演等手段,建立了一套海上少

井地区基于地震反演的TOC定量计算方法:首先,建立数据驱动的岩石物理模型;

然后,基于实验室数据标定,应用测井数据,采用混合概率密度网络训练,完成单井TOC的预测;最后,建立烃源岩TOC与弹性参数的映射关系,借助地震反演技术间接得到烃源岩TOC分布数据体,进而得到整个凹陷烃源岩TOC与厚度分布。

2) 本文方法在东海陆架盆地丽水凹陷的应用结果表明:古新统月桂峰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最高,其次为灵峰组下段;月桂峰组总体属中等—好烃源岩,灵峰组下段以中等烃源岩为主;月桂峰组优质烃源岩主要分布于西次凹,灵峰组下段烃源岩集中于西次凹北部;有利勘探区带应为西次凹紧邻优质烃源岩的有利储层发育带。本文方法可大大提高少井地区烃源岩预测精度,可为油气资源评价和勘探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李贤庆,熊波,马安来,等.有机岩石学在油气勘探评价中的应用进展[J].石油天然气学

报,2002,24(1):15-19.

LI Xianqing,XIONG Bo,MA Anlai,et al.Advancement of organic petrology in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J].Journal of Oil and Gas Technology,2002,24(1):15-19.

[2] 王飞宇.超微层次有机岩石学及其在烃源岩评价中的应用[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9(增刊1):112-117.

WANG Feiyu.Ultramicro hierarchical organic petr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evaluation of source rocks [J].Journa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troleum,China(Edition of Natural Science),1995,19(S1):112-117.

[3] 熊德明,张明峰,吴陈君,等.海相碳酸盐烃源岩生烃潜力模糊评价方法[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7(4):42-50.

XIONG Deming,ZHANG Mingfeng,WU Chenjun,et al.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marine carbonate source rocks’ hydrocarbon potential by fuzzy AHP [J].Journal 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Science & Technology Edition),2015,37(4):42-50.

[4] SCHMOKER J W.Determination of organic matter content of application devonian shales from gamma-ray logs[J].AAPG Bulletin,1981,65(7):1285-1298.

[5] AUTRIC A,DUMESNIL P.Resistivity radioactivity and sonic transit time logs to evaluate the organic content of low permeability rocks[J].The Log Analysis,1985,26(3):36-45. [6] PASSEY Q R,CREANEY S,KULLA J B,et al.A practical model for organic richness from porosity and resistivity logs[J].AAPG Bulletin,1990,74(7):1777-1794.

[7] 黄艳辉,刘震,陈婕,等.利用地震信息定量预测烃源岩热成熟度:以琼东南盆地乐东-陵水凹陷为例[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3,48(6):985-994.

HUANG Yanhui,LIU Zhen,CHEN Jie,et al.Source rock maturity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using seismic information:A case study in the Ledong-Lingshui Depression,Qiongdongnan Basin [J].Oil Geophysical Prospecting,2013,48(6):985-994.

[8] 李松峰,徐思煌,薛罗,等.稀井区烃源岩有机碳的地球物理预测方法: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恩平组烃源岩勘探实例[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4,49(2):369-374.

LI Songfeng,XU Sihuang,XUE Luo,et al.Source rock organic carbon prediction with geophysical approach in the sparsely-drilled area:A case study of Enping Depression,the Pearl Mouth Basin [J].Oil Geophysical Prospecting,2014 ,49(2):369-374.

[9] 刘志斌,牛聪,刘方.基于地震反演的烃源岩定量评价方法:以渤海湾盆地辽西凹陷为例[J].中国海上油气,2016,28(5):16-21.DOI:10.11935/j.issn.1673-1506.2016.05.003.

LIU Zhibin,NIU Cong,LIU Fang.A method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source rocks based on seismic inversion:A case study of Liaoxi sag in Bohai Bay basin [J].China Offshore Oil and Gas,2016,28(5):16-21.DOI:10.11935/j.issn.1673-1506.2016.05.003.

[10] 牛聪,刘志斌,王彦春,等.应用地球物理技术定量评价辽西凹陷沙河街组烃源岩[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7,52(1):131-137.

NIU Cong,LIU Zhibin,WANG Yanchun,et al.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Shahejie Formation source rocks in Liaoxi Sag with geophysical approaches[J].Oil Geophysical Prospecting,2017,52(1):131-137.

[11] 陈志勇,吴培康,吴志轩.丽水凹陷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前景[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0,14(6):384-392.

CHEN Zhiyong,WU Peikang,WU Zhixuan.Petroleum geology and exploration potential of Lishui sag[J].China Offshore Oil and Gas (Geology),2000,14(6):384-392.

[12] 贾成业,夏斌,王核,等.东海陆架盆地丽水凹陷构造演化及油气地质分析[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17(3):397-401.

JIA Chengye,XIA Bin,WANG He,et al.Characteristic of tectonic evolution and petroleum geology in Lishui Sag,East China Sea Basin[J].Natural Gas Geoscience,2006,17(3):397-401.

[13] 张银国,葛和平,杨艳秋,等.东海陆架盆地丽水凹陷古新统层序地层的划分及控制因素[J].海相油气地质,2012,17(3):33-39.

ZHANG Yinguo,GE Heping,YANG Yanqiu,et al.Division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f

Paleocene sequence strata in Lishui Sag,East China Sea Shelf Basin[J].Marine Origin Petroleum Geology,2012,17(3):33-39.

[14] 袁彩萍,徐思煌,薛罗.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主力烃源岩测井预测及评价[J].石油实验地

质,2014,36(1):110-116.

YUAN Caiping,XU Sihuang,XUE Luo.Prediction and evaluation with logging of main source rocks in Huizhou Sag,Pearl River Mouth Basin[J].Petroleum Geology and Experiment,2014,36(1):110-116.

[15] 孟召平,郭彦省,刘尉.页岩气储层有机碳含量与测井参数的关系及预测模型[J].煤炭学

报,2015,40(2):247-253.

MENG Zhaoping,GUO Yansheng,LIU Wei.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c carbon content of shale gas reservoir and logging parameters and its prediction model[J].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15,40(2):247 -253.

[16] 朱振宇,王贵文,朱广宇.人工神经网络法在烃源岩测井评价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2,17(1):137-140.

ZHU Zhenyu,WANG Guiwen,ZHU Guanyu.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to the source rock' s evaluation[J].Progress in Geophhsics,2002,17(1):137-140.

[17] 赵兴齐,陈践发,郭望,等.BP神经网络在西湖凹陷烃源岩评价中的应用[J].测井技

术,2013,37(5):567-571.

ZHAO Xingqi,CHEN Jianfa,GUO Wang,et al.The application of BP network to the source rocks evaluation in Xihu Sag[J].Well Logging Technology,2013,37(5):567-571.

[18] 王攀,彭苏萍,杜文凤,等.基于测井参数的煤系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预测模型[J].煤炭学

报,2017,42(5):1266-1276.

WANG Pan,PENG Suping,DU Wenfeng,et al.Prediction model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on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in coal measures based on geophysical well logging[J].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17,42(5):1266-1276.

[19]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Q/HS1017-2006 烃源岩地球化学定量评价规范[S].北京: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2007.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Q/HS 1017-2006 The norm of quantitative geochemistry evaluation for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Beijing: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2007.

二连盆地东北部下白垩统烃源岩有机相与生烃特征

二连盆地东北部下白垩统烃源岩有机相与生烃特征 程志强;王飞宇;江涛;任利兵;吴子强;谢红 【摘要】巴音都兰凹陷与乌里雅斯太凹陷位于二连盆地东北端,相距仅30 km,但两凹陷烃源岩有机相类型存在较大差异:巴音都兰凹陷烃源岩主体为C相,初始氢指数为400~800 mg/g,平均为600 mg/g,烃源岩有机显微组分主要为腐泥组,形成于水体分层的微咸水-淡水还原环境;乌里雅斯太凹陷烃源岩为D/E相,初始氢指数为200~400 mg/g,平均为333 mg/g,烃源岩形成于淡水偏氧化沉积环境,有机显微组分主体为腐泥组、壳质组和镜质组混合型.烃源岩有机相决定生油特征,两凹陷烃源岩在生烃特征方面具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巴音都兰凹陷原油具有较高含硫量与总胶质量,原油API为15°~30°;而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原油API为35°~45°,原油油质较轻.烃源岩有机相差别也造成生烃门限差异: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烃源岩主体成熟度比巴音都兰凹陷烃源岩成熟度高;巴音都兰凹陷生烃门限深度为1 500~1 600 m,而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生烃门限深度为1 900~2 000 m,比二连盆地其他富油凹陷的生烃门限更深.D/E相烃源岩与典型C相烃源岩(以层状藻和结构藻为主)具有不同的生烃特征,D/E相烃源岩生排烃温度更高,同时排出原油以轻质油为主.【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 【年(卷),期】2018(039)004 【总页数】9页(P384-392) 【关键词】二连盆地;下白垩统;烃源岩;有机相;生烃特征;湖相烃源岩 【作者】程志强;王飞宇;江涛;任利兵;吴子强;谢红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中国 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 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第二录井公司,河北任丘0625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12.11 有机质的母质类型决定其生烃量的大小和所生烃类性质,既使烃源岩有机碳含量 和成熟度相近,生烃母质不同的烃源岩其生烃量和烃类性质也会有显著差异。因此,研究烃源岩有机相在评价凹陷生油潜力和预测烃类流体性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国内外不同学者根据具体研究情况对有机相进行不同定义与分类[1-9],但前人关 于有机相划分方案所选用参数较多,主要是对烃源岩生烃潜力进行定性评价,而在定量计算烃源岩生烃量时存在一定不足,并且分类方案缺乏对烃源岩生烃特征的研究以及生成烃类性质的预测。本文在对巴音都兰凹陷和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烃源岩显微组分和沉积环境研究的基础上,选用Pepper基于干酪根生烃动力学的相对简单划分方案,对烃源岩有机相进行分类[10]。该分类方法中每种有机相都有相对应的生烃动力学模型,因此,可以对烃源岩进行分级评价和定量评估烃源岩生烃潜力,从而可很好地解决湖相烃源岩强非均质性描述问题,同时也可有效预测不同有机相烃源岩生烃特征。 二连盆地富油凹陷已处于高勘探程度阶段,以往将暗色泥岩作为烃源岩的评价方法无法满足精细勘探需求,而运用Pepper有机相分类方案对烃源岩进行分级评价,可使评估结果更加客观、可靠。同时在烃源岩有机相分类基础上,结合生烃特征,厘定不同烃源岩有机相与生烃特征内在联系,从而可通过有机相描述与烃源灶精细

页岩油气资源评价的关键参数及方法

页岩油气资源评价的关键参数及方法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国内水平钻井技术和压裂技术的不断发展,页岩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持续快速升温,因此,建立实际有效的页岩油气资源的评价标准是勘探开发的前提和基础。根据页岩油气发育条件及富集机理,结合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的基本原则,建立把测井资料与地化分析相结合的页岩油气资源的评价体系。 关键字:页岩油气资源ΔLgR模型页岩有效厚度氯仿沥青“A”法 0 引言 中国沉积盆地中富有有机质的泥页岩广泛分布,从震旦系到古近系均有分布;页岩厚度大,有机质成熟度高,生烃能力强,具有较好的页岩油气资源成藏的基本条件,勘探前景非常广阔。如何估算这些油气资源,对于我国的页岩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各大石油公司在页岩候选区评价中所采用的关键参数大致有2类,即地质条件与工程技术条件参数,地质类参数控制着页岩油气资源的生成与富集,包括页岩面积、厚度、有机质丰度、类型、有机质成熟度及油气显示等方面;工程技术条件参数包括埋深、地貌条件等,控制着开发成本。本文主要研究页岩油气资源的地质条件,把测井资料等地物手段与地化实验分析相结合,通过对页岩有效厚度、TOC含量的分析,来预测页岩油气资源的含量[1]。

1 页岩油的特征 页岩油是指储存于富有机质,纳米级孔径为主页岩地层中的石油,一般只经过一次运移或进行了极短暂得到二次运移过程,在泥页岩层析中自生自储,以吸附态或游离态的形式赋存于泥页岩的纳米级孔隙或裂缝系统中。页岩油气资源的生成受到页岩中有机质的演化阶段影响,只有在有机质进入生油窗后,才可能生成油气资源,有机质演化程度过高,则会转化形成页岩气。页岩油主要包括游离油和吸附油,但在目前的开采水平阶段,吸附油很难开采出来,所以现今页岩油一般都指页岩油中的游离油;页岩气则同样包括游离气和吸附气。 2利用测井资料计算页岩有机碳含量 2.1 页岩测井响应特征 理论假设烃源岩有岩石骨架,固体有机质和充填孔隙的流体组成;而非烃源岩仅由岩石骨架和充填孔隙流体组成;成熟烃源岩则由岩石骨架,固体有机质和充填孔隙流体(水和生成的烃类)组成。测井曲线对着3种情况表现出不同响应。 利用测井曲线形态和测井曲线相对大小可以快速而直观的识别页岩气储层。所需的常规测井曲线主要包括:自然伽马,井径,中子密度,岩性密度,体积密度,声波时差及电阻率等测井曲线。有机质一般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在测井曲线上主要表现为“三高一低”响应特征,即高自然伽马和能谱测井,低密度,高声波时差,相对高电阻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各专业研究方向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各专业研究方向 一、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代码:0818) (一)矿产普查与勘探(代码:081801) 1.油气成藏与含油气系统研究 以油气藏形成条件与富集主控因素研究为基础,通过油气成藏静态地质要素和动态作用过程的综合分析,揭示油气成藏过程与富集规律。研究内容包括有效烃源岩、储集层、输导层和盖层等地质要素的分布和静态评价,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成藏和圈闭的形成等作用的动态演化过程和时空匹配关系,以及关键时刻地质要素和动态作用组合关系,开展油气成藏综合研究与评价,明确油气富集规律,预测油气资源规模和资源空间分布。 2、非常规油气地质学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是以非常规油气资源类型、细粒沉积体系形成与分布、微纳米级致密储层特征、连续型油气聚集与产出机理、“甜点区”评价方法与技术等为重点的新兴学科。研究核心是非常规油气成藏体系的“生油气能力、储油气能力、产油气能力”;研究内容包括成藏体系的烃源性、岩性、物性、脆性、含油气性与应力各向异性“6特性”及匹配关系,研究重点是非常规油气成藏体系的分布范围与“甜点区”的分布预测与评价,确定经济有效开采的方法技术与经济发展模式。 3.盆地和构造分析 以区域构造背景研究为基础,以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方法技术为手段,确定含油气盆地成盆演化与沉积充填历史,研究

盆地性质、构造样式、类型和分布,明确盆地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影响。研究内容包括成盆区域构造背景与构造动力学机制、构造运动学和几何学特征、区域构造演化、盆地构造解析、构造运动对成盆、成烃、成储、成藏的影响。 4.沉积与储层地质 沉积研究是充分运用现代沉积学的理论和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等研究思路与方法,明确沉积体系类型,研究沉积物的形成、搬运、沉积演化过程,确定沉积环境和沉积相、成岩作用和沉积演化特征,明确有利沉积相带。储层学研究是以沉积研究为基础,研究储集体的岩性、物性、电性和含油气性特征,揭示与储集空间(孔、洞、缝)形成有关的成岩作用,阐明成岩历史、孔隙演化历史,构建储层地质模型,开展储层分布预测与评价,确定有利储层分布范围。 5.油气地球化学与成藏 重点研究沉积有机质在地质历史时期中的分布与演化,不同生烃母质降解生烃机理,烃类流体的运移、聚集和次生转化机制;通过分析有机质丰度、类型、热演化程度及其与圈闭形成相关的烃类生成-运移-聚集的时空配置关系,定量评价油气资源潜力,判识油气成因与来源,预测烃类产物类型与油气分布。 6.油气地质综合研究 以现代勘探方法、技术和石油天然气地质理论为基础,研究油气形成条件与成藏过程,构建油气成藏地质模型,揭示油气运聚和分布特征,预测油气资源潜力和油气分布规律。研究内容包括油气生成、储集层的形成演化、油气运聚输导体系和输导过程、

油气田勘探的基本方法参考资料

油气田勘探 2009-11-27 15:03 名词解释 现代油气勘探:是在油气田形成模式与分布规律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进行资料的采集、处理与综合分析,判断油气田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否存在,不断缩小勘探靶区,最终发现和探明油气田 复式油气聚集带:是指位于同一构造单元之上,彼此具有相同的成藏地质背景和密切成因联系的若干个油气藏的集合,其中以一种油气藏类型为主,而以其它类型油气藏为辅,具有成群成带分布的特点,在平面上和剖面上构成了不同层系、不同类型油气藏叠加连片的含油气带。 低熟油气:系指所有非干酪根晚期热降解成因的各类低温早熟的非常规油气。 油气化探:主要是通过油气在扩散和运移过程中所引起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规律,即油气藏与周围介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利用地球化学异常来进行油气勘探调查,确定勘探目标和层位的一种油气勘探方法。 综合录井技术:是在钻井过程中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分析技术,通过在钻台上、钻井液循环通道上、钻具等相关部位安装一定的采集仪器,来获得工程信息、钻井液循环动态信息、钻井液性质信息、气测信息和随钻测量信息等,进而达到发现油气层、评价油气层和实时钻井监控目的的一项随钻技术。 非地震地质调查技术:是指除地震勘探技术以外的其他所有地质调查技术,包括地面测量、油气资源遥感、非地震物探、地球化学勘探等 油气显示:是指石油、天然气及其石油沥青矿物在地表的天然露头和钻井的人工露头。直接油气显示主要包括地面油气苗、井下油气显示、荧光显示、气测异常显示等。 含油岩石:是指被液态原油浸染的岩石。 含沥青岩石:是指在岩石孔隙中充填有分散固态沥青的岩石。 泥火山:地下聚集的高压气体沿断层和裂隙伴随水、粘土、沙粒和岩块一起喷出地表,井形成锥形堆积体,这便是泥火山 油矿物:石油氧化或热变质过程所衍生山的一系列有机矿物叫石油沥青矿物,简称油矿物 气测录井:用精密的色谱气测仪器或其他仪器直接检测钻井液中可燃气体含量的方法检测叫气测录井。 勘探程序:我们将油气田勘探各阶段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工作的先后次序称为勘探程序 区域勘探:是指在一个大区域、含油气盆地或坳陷内,从基本石油地质调查开始直到优选出有利的生油凹陷的过程,是整个勘探工作中的第一步 大区勘探:是指从众多盆地的地质调查开始,通过科学探索井钻探,优选出有利含油气盆地的过程。勘探对象是盆地。 盆地勘探:是在一个含油气盆地内部通过进一步的普查工作,识别和划分出含油气系统,直到优选出有利含油气凹陷的全过程。勘探对象是含油气系统和凹陷。 圈闭预探:是指经盆地区域勘探优选出的有利含油气凹陷进行勘探,经过圈闭准备到圈闭钻探获得工业油气流的全过程。

2019烃源岩地球化学评价方法

2019烃源岩地球化学评价方法 1.引言 1.1 概述 概述部分的内容如下: 引言是一篇论文或研究报告的开篇部分,通过简洁扼要地介绍研究主题、目的、方法和结果,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了解和认识。对于2019烃源岩地球化学评价方法的文章,引言部分的概述将重点介绍烃源岩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评价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非常重要。 烃源岩是地球上蕴含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来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与开发而言,了解和评价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于确定勘探区的潜力和开发潜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的评价,可以揭示烃源岩中油气生成的潜能和资源量,并为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逐渐枯竭和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对于烃源岩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的研究和应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可以测定烃源岩中的有机质含量、有机质类型、成熟度、母质类型等重要地质参数,从而判断烃源岩的潜力和优势区。除了经典的地球化学分析手段外,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的分析技术和方法也应运而生,为烃源岩地球化学评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 因此,本文将系统地总结和探讨2019年最新的烃源岩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包括传统的地球化学分析方法以及新兴的技术和方法,并对其优势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石油和天然气勘

探和开发提供更准确、更可靠的烃源岩地球化学评价方法,推动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概述部分的目的在于引导读者了解本文的研究背景和重要性,为后续的文章结构和内容做好铺垫。同时,也激发了读者对于烃源岩地球化学评价方法的兴趣,并期待本文的研究能够对于石油工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1.2文章结构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 1.2 文章结构 本文主要通过探讨烃源岩地球化学评价方法,旨在为烃源岩资源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全文内容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烃源岩地球化学评价方法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烃源岩地球化学评价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同时,引言部分还明确了本文的目的,即通过探索烃源岩地球化学评价方法,为更好地开发利用烃源岩提供科学依据。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内容,主要涵盖了两种烃源岩地球化学评价方法。首先,详细介绍了烃源岩地球化学评价方法1,包括其理论基础、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内容。其次,论述了烃源岩地球化学评价方法2,探讨了该方法的优点、应用范围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结论部分对正文进行总结,回顾了本文所介绍的两种烃源岩地球化学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在总结中,强调了

基于地震反演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预测方法及其在丽水凹陷的应用

基于地震反演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预测方法及其在丽水凹陷的 应用 申雯龙;漆滨汶;许广臣;李阳 【摘要】对于海上少井地区,地震资料在烃源岩评价方面显得尤为重要.综合运用地球化学分析、岩石物理分析、地震反演等手段,建立了一套海上少井地区基于地震反演的总有机碳(TOC)定量计算方法:首先,建立数据驱动的岩石物理模型;然后,基于实验室数据标定,应用测井数据,采用混合概率密度网络训练,完成单井TOC的预测;最后,建立烃源岩TOC与弹性参数的映射关系,利用地震反演手段得到主要目的层TOC分布,进而获取有效烃源岩厚度.在东海陆架盆地丽水凹陷的应用结果表明,古新统月桂峰组和灵峰组烃源岩以中等及以上为主(TOC大于0.5%),月桂峰组优质烃源岩主要分布于西次凹,灵峰组下段烃源岩集中于西次凹北部.本文方法可大大提高少井地区烃源岩预测精度,可为油气资源评价和勘探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期刊名称】《中国海上油气》 【年(卷),期】2019(031)003 【总页数】7页(P68-74) 【关键词】烃源岩预测;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地震反演;总有机碳;有效烃源岩厚度;丽水凹陷 【作者】申雯龙;漆滨汶;许广臣;李阳

【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200335;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200335;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 100875;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 1008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32.1+4 烃源岩发育规模和质量是含油气盆地区带评价的基础,决定了盆地的勘探潜力。常规的烃源岩评价是采用有机地球化学或有机岩石学的方法[1-2],通过大量岩样和 岩屑等实物样品的化验结果分析已钻井的烃源岩条件,难以达到预测的目的。20 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通过测井方法建立起了烃源岩快速识别技术[3-6],也逐步开展了基于地球物理方法的烃源岩评价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7-10]。随着烃源岩预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结合多种不同数据进行多学科交叉是今后烃源岩预测技术发展的一个大方向。 东海陆架盆地丽水凹陷勘探程度较低,迄今已发现1个油气田和6个含油气构造,说明具备一定的勘探潜力;但近年来钻探的5口井仅获得荧光显示及气测异常, 钻后分析认为局部次凹供烃能力不足是主要的失利原因之一,因此亟需对烃源岩进行重新评价。本文首先通过岩石物理分析,建立弹性参数与有机质丰度之间的关系;再利用地震资料包含的大量地质信息,在钻井标定的基础上开展有机质丰度的反演;最后根据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门槛值在确定有机质丰度分布的同时求取烃源岩的分布。实际应用表明,本文方法可大大提高少井地区烃源岩预测精度,可为油气资源评价和勘探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丽水凹陷位于东海陆架盆地台北坳陷西南部,是在中生代残留盆地基底上拉张断陷

专题一:烃源岩分布预测和质量评价方法及应用

专题一:烃源岩分布预测和质量评价方法及应用 专题一:烃源岩分布预测和质量评价方法及应用 油气资源量的大小(储量)—是进行勘探决策分析和勘探规划计划编制的基础和科学依据!烃源岩—能够生成石油和天然气的岩石。是生成油气的物质基础,烃源岩的质量和体积决定了生成油气的多少! 1.无井条件烃源岩分布预测 ①有井约束地震相②有井约束层序分析③有井约束地震反演④综合研究 2.判别源岩的最小有机碳含量下限标准:泥岩的有机碳≥0.5% 碳酸盐岩的有机碳≥0.3% 作为生油岩标准的最小有机碳下限值不能应用于成熟度高的地区。高成熟区目前所测得的有机碳只能反应有机质的残余数量,原始数量可能是它的两倍以上。 存在的问题 ①理论上 没有考虑有机碳的组成比例; (不同类型的有机质,生油岩干酪根中的有效碳含量不同:) ★没有考虑母质的转化程度; ★没有定量考虑母质类型; ★没有考虑排烃条件。 ②实践上 ★有些煤的有机碳丰度高,但不是有效的烃源岩; ★有些泥岩的有机碳低,但却是好的烃源岩(如柴达木盆地第三系)。 2.用氯仿沥青“A”等残留烃指标评价源岩品质 (1)理论依据 源岩排烃效率非常低(一般〈5%),源岩中目前残留烃量基本代表了原始的生烃量 ●反应了残烃的指标; ●反应了源岩生烃能力和残留烃能力的变化规律;

●反应了有机质的转化率。 (2)实际情况 ★在生烃量相同的情况下,氯仿沥青“A”、热解参数“S1”以及总烃含量“HC”数值越大,意味源岩排出的烃量越小; ★煤、欠压实地层中的“A”偏高并不意味源岩的生烃量大,而是表明源岩的排烃条件差 3.有效烃源岩的判识 二、有关烃源岩的几个术语和烃源岩评价标准 1.烃源岩(生油岩或母岩)—通常把能够生成石油和天然气的岩石,称为生油(气)岩,由生油(气)岩组成的地层为生油(气)层。 有效烃源岩是指对油气藏形成作出过直接或间接贡献的烃源岩。预测有效烃源岩分布发育对于评价资源潜力和油气藏分布具有现实意义。 优质烃源岩(excellent source rock)—有机碳含量大于3%的烃源岩作为优质烃源岩。或在几套烃源岩中其中其排烃量占总排烃量50%以上贡献的烃源岩。 2.排烃门限与与烃源岩最小有机质丰度下限的关系 结论: 1. 不存在一个固定不变的有机质丰度下限标准;不同盆地、不同有机质丰度、不同演化程度,源岩进入排烃地质门限的临界地质条件均不同; 2. 同一丰度源岩不同类型时,随源岩类型由腐泥型向腐植型转变,其进入排烃地质门限要求的演化程度增强。 3. 同一源岩其有机质丰度、演化程度、源岩厚度在源岩进入排烃地质门限的临界地质条件 上具有互补关系。 三、烃源岩分布预测 1.有井 2.无井(1)地震相?(2)层序?(3)地震反演?(4)综合? 1.单井标定地震相反演的方法

烃源岩成熟度研究方法

烃源岩成熟度研究方法 烃源岩成熟度是指烃源岩在地质历史过程中所经历的热演化程度,是评价烃源岩是否具有生烃能力的重要指标。下面介绍几种烃源岩成熟度研究方法。 1.岩石学方法 岩石学方法是通过对烃源岩岩石学特征的观察和分析,来判断烃源岩的成熟度。主要包括显微镜下的有机质显微图像、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含量等。通过观察有机质显微图像,可以判断有机质的成熟度,如有机质颜色的变化、孔隙度的变化等。 2.岩石地球化学方法 岩石地球化学方法是通过对烃源岩中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来判断烃源岩的成熟度。主要包括有机质元素分析、有机质稳定同位素分析、有机质热解分析等。有机质元素分析可以确定有机质的类型和含量,有机质稳定同位素分析可以确定有机质的成熟度,有机质热解分析可以确定有机质的裂解特征。 3.地震反演方法 地震反演方法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特性,通过对地震波的反射、折射、干

涉等现象进行分析,来判断烃源岩的成熟度。地震反演方法主要包括反射地震、地震剖面分析等。反射地震是通过对地震波反射的强度、频率、相位等特征进行分析,来判断烃源岩的成熟度。地震剖面分析是通过对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速度、衰减等特征进行分析,来判断烃源岩的成熟度。 4.地球物理方法 地球物理方法是通过对地球物理场的测量和分析,来判断烃源岩的成熟度。主要包括电性测井、密度测井、声波测井等。电性测井可以测量地下岩石的电阻率,从而判断烃源岩的成熟度。密度测井可以测量地下岩石的密度,从而判断烃源岩的成熟度。声波测井可以测量地下岩石的声波速度,从而判断烃源岩的成熟度。 总之,烃源岩成熟度研究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研究。

烃源岩有机碳含量的测井响应特征与定量预测模型——以珠江口盆地文昌组烃源岩为例

烃源岩有机碳含量的测井响应特征与定量预测模型——以珠 江口盆地文昌组烃源岩为例 徐思煌;朱义清 【摘要】利用测井资料评价烃源岩,能够弥补烃源岩取心少、实测样品分布不连续的不足.富含有机质的烃源岩在测并上具有电阻率高,中子孔隙度高、声波时差高、伽马高、密度低等基本特征.测井资料不仅可用来定性识别烃源岩,而且还能定量预测有机碳含量.近半世纪不断探索出的预测模型,可概括为定性识别模型、单参数等效体积模型、双参数交汇图半定量模型、多元回归模型、测井曲线叠合模型(即 △logR技术)、模糊数学模型6种类型.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及番禺4洼文昌组烃源岩实测有机碳含量与同井段电阻率、中子、声波、伽马和密度等测井参数之间的相关程度比较均衡,因此由这5种测井参数构成的五元回归方程代表着最佳定量预测模型.对番禺4洼一口井文昌组进行了全井段有机碳含量预测,经岩性描述、实测有机碳含量检验,认为预测效果良好. 【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 【年(卷),期】2010(032)003 【总页数】7页(P290-295,300) 【关键词】烃源岩;有机碳含量;测井响应;预测模型;惠州凹陷;珠江口盆地 【作者】徐思煌;朱义清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武汉,43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2.113 烃源岩有机碳含量是含油气盆地中生烃研究和资源评价必需的一项基础参数。在可获取烃源岩样品的情况下,通过实验直接测定有机碳含量。然而,受采样条件限制,合适的烃源岩样品常常数量有限、分布局限;再加上测试费用的因素,直接测定的有机碳含量资料无论数量上还是分布上通常都难于满足研究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充分地利用纵向连续、广泛分布的测井资料来评价烃源岩有机碳含量。研究表明,多种测井参数与烃源岩有机碳含量之间具有一定的响应关系,根据这些响应关系建立起合理的定量预测模型,可以实现烃源岩有机碳含量的有效定量预测[1]。随着测井技术的不断发展,这项探索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 烃源岩相对于非烃源岩而言最显著的特征为富含有机质。随着测井技术的发展,烃源岩中有机质丰度与不同测井参数之间的响应关系也逐渐得到认识。 早在20世纪中叶,Beers(1945)就认识到一些古生界页岩中的放射性与有机质含量的关系[3]。Swanson(1960)进一步认识到黑色页岩中放射性元素铀的含量与石油生成密切相关[4]。由于富含有机质及粘土矿物的烃源岩通常含有较高的放射性元素,因此自然伽马测井(探测伽马射线强度)、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探测放射性元素含量)可用于烃源岩的识别及其有机碳含量预测[5-7]。 由于干酪根密度小于粘土矿物,因此有机质含量越高的烃源岩应具有越低的密度。Schmoker(1979)提出密度测井可用以确定烃源岩有机质的含量[8-9]。 类似地,由于干酪根的声波时差大于固体岩石骨架的声波时差,因此当其它条件一定时,有机质含量越高的烃源岩应具有越大的声波时差。声波时差测井成为岩性解释和烃源岩有机质含量预测的重要方法之一[10-11]。 电阻率测井探测的是井内岩石电阻率变化特征。烃源岩有机质属于非导电物质,电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勘探实践与展望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勘探实践与展望 王小军; 杨智峰; 郭旭光; 王霞田; 冯右伦; 黄立良 【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 【年(卷),期】2019(040)004 【总页数】12页(P402-413)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 吉木萨尔凹陷; 页岩油; 勘探历程; 地质特征; 地球物理勘探【作者】王小军; 杨智峰; 郭旭光; 王霞田; 冯右伦; 黄立良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博士后工作站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2 近年来,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国家能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常规石油探明程度越来越高,储量增长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建产需求。常规老油田稳产难度加大,难以支撑规模效益增产。页岩油作为储量丰富的非常规油气资源,逐渐成为勘探和开发的热点,并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1-2]。尽管页岩油气资源已引起国 内外专家和学者的广泛重视,但目前对其概念及理解上仍存有争议。页岩油最早仅指与油页岩有关的石油,之后,随着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程度的提高与研究的深入,众多机构和学者对页岩油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扩充,并形成以下主流认识:①页岩

油是指富含于有机质页岩中的石油资源,该岩层不仅是烃源岩,而且还是储集层,其致密程度比砂岩及碳酸盐岩致密油藏更致密[3-10];②页岩油的概念等同于致密油,泛指蕴藏在具有低孔隙度和低渗透率致密含油层系中的石油资源[11-13];③ 页岩油是指赋存于页岩油气系统中的油气资源,其不仅包括富有机质的泥岩和页岩,还包括互层和相邻的贫有机质储集层中的油气资源[14-16]。本文将储集层厚度小 于5 m,储地比小于50%,覆压基质渗透率小于0.1 mD,赋存于烃源岩层系中 或页岩体系内,源内聚集的石油资源统称为页岩油,其需利用水平钻井和多级压裂技术才能实现经济开采。中国页岩油资源潜力巨大,主要分布在松辽盆地白垩系[17-18]、渤海湾盆地古近系[19-20]、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21-23]、四川盆地侏 罗系[24-25]、准噶尔盆地二叠系[26-27]等陆相湖盆地层中,其中尤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页岩油为典型[28-29]。 准噶尔盆地二叠系优质烃源岩厚度大,发育油页岩、灰黑色泥岩和灰黑色白云质泥岩,有机质丰度高,平面上广泛分布(图1),为页岩油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地质条件。准噶尔盆地页岩油勘探始于2010年,2011年在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玛湖凹陷西斜坡和准东北部五彩湾—石树沟凹陷的二叠系源内泥页岩薄砂层中获 得工业油流,拉开了准噶尔盆地页岩油的勘探序幕。笔者首次系统总结了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的勘探历程,详细阐述了目前页岩油勘探的地质认识及主要进展,以期为中国陆相页岩油的勘探部署提供理论指导与借鉴。 图1 准噶尔盆地二叠系烃源岩分布 1 吉木萨尔凹陷勘探历程 1.1 探索发现阶段 2010—2011年,勘探发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P2l)油藏具有源储一体的地 质特征,属于典型的自生自储型油藏。芦草沟组白云质泥岩有机质丰度高,具有很强的生烃潜力,探井在芦草沟组黑灰色泥岩与细粒白云质岩互层中均见良好油气显

利用生烃动力学模型计算烃源岩的生烃量——以冀东探区为例

利用生烃动力学模型计算烃源岩的生烃量——以冀东探区为 例 范柏江;张健 【摘要】生烃量的研究是油气资源评价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生烃量的计算结果直接影响研究区的油气资源潜力评价结果.冀东探区为一小型富油气探区,其烃源岩生成 了多少油气缺乏系统认识.本文以烃源岩的基本地质条件分析为基础,采用生烃动力 学模型来进行模拟计算,由此获得合理的生烃量.研究表明,冀东探区发育三套主力烃源岩,即沙三段烃源岩、沙一段烃源岩和东三段烃源岩.三套主力烃源岩具有规模大、有机质丰度高的特点.其有机质类型以Ⅱ2型为主且普遍进入中-高等成熟度、发生了大规模的生排烃过程.本区生烃条件优越、油源充足.基于地球化学实验数据,确定了各个化学动力学参数的取值标准;采用生烃动力学模型,计算获得研究区生烃量为197.43×108 t. 【期刊名称】《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7(036)003 【总页数】6页(P63-67,71) 【关键词】烃源岩评价;生烃动力;生烃量 【作者】范柏江;张健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陕西延安716000;中国石油冀东 油田公司,河北唐山063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2.14 冀东探区油气资源丰富[1,2]。尤其是在滩海地区取得突破后,使得探区三级油气地质储量大大增大[3,4]。然而对于探区的生烃潜力、生烃量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对于生烃量的研究,目前较多的采用模拟实验法,即根据TTI~Ro关系建立烃源 岩在不同地史时期的产烃率。该方法的问题在于TTI的计算并没有严格的理论基础—反应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加1倍的经验规律只适用于烃源岩生烃早期的反应过程[5]。而本区勘探程度较高,积累了大量地化实验数据,这为采用合理 的生烃动力学模型计算本区生烃量创造了条件。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冀东探区油源条件、判断其油源潜力,为进一步勘探提供依据。 冀东探区位于燕山台褶带的南缘,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之北。其北部与燕山相连,南部和东部与渤海相接,西部与津冀边界的涧河为边,海域以渤海5 m水深线与 渤海石油公司为界[4]。整个探区面积1900 km2,其中滩海面积1100 km2[4-6]。探区内发育林雀、曹妃甸两个主要次级探区。根据最新构造单元划分结果,冀东探区内部二级构造带具有明显的分带性,自北向南分别为陆上的高尚堡-柳赞构造、 老爷庙构造、北堡构造,滩海的冀东1号、冀东2号、冀东3号、冀东4号、冀 东5号构造(图1)[4-6]。 对于有机质的丰度评价,本文采用卢双舫等人提出的烃源岩评价标准[7]。冀东探 区古近系烃源岩中,东三段和Es34-5亚段有机质丰度最高,Ed3上亚段平均有机碳为1.17%,生烃潜量(S1+S2)平均为3.35 mg/g;Ed3下亚段平均有机碳为 1.27%,生烃潜量(S1+S2)平均为4.16 mg/g,综合评价东三段为较好烃源岩。 Es34-5亚段烃源岩平均有机碳达4.54%,生烃潜量达4.86 mg/g,综合评价为好烃源岩。沙一段和沙二段烃源岩的平均有机碳和生烃潜量(S1+S2)均进入了较好烃源岩的范围,评价为较好烃源岩。东二段烃源岩平均有机碳为0.83%,生烃潜量(S1+S2)为1.56 mg/g,评价其有机质丰度一般。东一段和Es31-3亚段烃源岩有

沁水盆地榆社—武乡深部煤层地震相控反演及煤层气甜点预测

沁水盆地榆社—武乡深部煤层地震相控反演及煤层气甜点预 测 田忠斌;董银萍;王建青;黄捍东 【摘要】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和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深部煤层成为重要的关注目标.地震相控反演在地震相界面的控制下提供低频背景约束,保证反演结果可靠性的同时使得反演结果具有明显地质意义.针对沁水盆地榆社—武乡区块深部煤层厚度薄、资料信噪比低、甜点预测困难等问题,在沉积相精细划分、储层物性分析、成藏条件、测井信息约束下,应用地震相控反演精确反演弹性参数及流体敏感因子,预测山西组、太原组3号及15号煤层气“甜点”分布,在中部及北部划分出2个甜点区.预测结果表明,反演结果可较好地预测煤体发育特征,拉梅系数乘密度的煤层气指示因子能可靠预测煤层气甜点区,明显提高了深部煤层气“甜点区”预测精度.【期刊名称】《煤炭学报》 【年(卷),期】2018(043)006 【总页数】9页(P1605-1613) 【关键词】甜点区预测;相控反演;沁水盆地;深部煤层 【作者】田忠斌;董银萍;王建青;黄捍东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山西晋中030600;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山西晋中030600;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山西晋中030600;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天然气研究院,北京 10224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1 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难度与日俱增,成本也在不断攀升,但对油气资源的需求却日渐增长,这为非常规能源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煤层气作为中国能源主要构成-煤的伴生能源,逐渐走近人们的视野,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新能源开发 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1-3]。我国深部煤层气资源丰富、潜力巨大,但目前勘探开 发研究薄弱,地质理论的发展,物探、测井等精度的日益提高也为薄煤层、复杂物性、强非均质性的深部煤层气的勘探提供了新途径[4-6]。 识别储层及流体体现在突出储层、流体与围岩、干层间的异常。在反演过程中加入地震相的控制作用,将构造和岩性在纵向、横向上随机变化特征引入反演计算,提高反演结果分辨率。地震相对于反演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低频模型的建立和迭代过程的控制[7-8]。KEMPER和GUNNING在同步反演中对不同的地震相赋予不同的初值,提高反演结果可靠性[9]。GAMBUS和VERDIN研究并发现,反演结果与低 频分量不需要进行叠加的前提是,波阻抗的空间展布是由随机模拟中利用测井资料和地质条件控制的[10]。HANSEN等将地质统计学与线性反演相结合,利用协方 差矩阵和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在高斯域中对概率密度函数进行抽样,取得了反演问题的解[11]。上述学者虽然能够对薄层准确预测,但是反演结果对地质特征的符合程度不是很好。ALEKSEEV认为想要获得较高分辨率的反演结果,就要采用地震相 控下的联合反演[12];黄捍东等借助于该思想,在地震相约束下进行高精度叠后反演,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在实际生产中获得很好的效果[13-15]。 笔者利用地震相控反演开展沁水盆地榆社—武乡区块煤层厚度空间展布、煤层气 甜点区的精细预测,综合分析沉积相、煤体发育厚度及规模、物性参数特征、构造、

六盘山盆地兴仁堡凹陷烃源岩特征与勘探方向

六盘山盆地兴仁堡凹陷烃源岩特征与勘探方向 彭存仓 【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 【年(卷),期】2019(041)004 【总页数】6页(P577-582) 【关键词】地化参数; 烃源岩; 三叠系; 侏罗系; 兴仁堡凹陷; 六盘山盆地 【作者】彭存仓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监督中心山东东营2572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2.1 兴仁堡凹陷属于六盘山盆地[1]的次级凹陷,面积约1 200 km2(图1),勘探程度低,先期仅有重磁和5 km×8 km的二维地震测网,凹陷边部有钻井一口,钻遇地层主要为新近系、古近系、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及石炭系。据前人研究[2-4],六盘山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在晚三叠世同为泛湖盆沉积,两者具有连通性,在盆地西北部的兴仁堡—景泰一带发育为沉积中心,到早—中侏罗世两盆地逐渐分割开来。鄂尔多斯盆地勘探[5-11]证实,上三叠统延长组为主要生烃层系,而且已有较大勘探发现,因此推测兴仁堡凹陷三叠系也可能具有较好生烃潜力。但由于资料有限,对该区烃源岩的评价大多以露头进行类比推断为主。 图1 六盘山盆地兴仁堡地区构造纲要Fig.1 Tectonic units in Xingrenpu area,

Liupanshan Basin 为打开兴仁堡凹陷的勘探局面,2016年部署重磁勘探,建场剖面112 km/2条 , 新增露头取心35个;2017年部署二维地震309 km/9条,新增露头取心17个。本文基于露头资料,结合钻井岩心资料,对该区烃源岩特征进行了详细系统的研究评价,并指出了有利勘探方向,以期为明确烃源岩的生烃资源量及含油气藏情况提供依据。 1 烃源岩的识别与标定 1.1 地震层位识别 采取区域引层方法(图2),把兴仁堡凹陷区域内新采集的二维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 与周边鄂尔多斯盆地已知烃源岩地震剖面相连,利用层位多元综合标定[12],证实鄂尔多斯盆地主要的烃源岩三叠系和侏罗系地层,延伸到兴仁堡凹陷继续发育,其中三叠系地层在凹陷沉积中心增厚至1 200 m,侏罗系地层沉积厚度约700 m。 利用新部署的重力场剖面正演证实解释方案合理(图3)。 1.2 露头取心标定 为进一步落实烃源岩地层,2016—2017年在三叠系、侏罗系地层新增露头取心 52个,通过对岩心物性对比分析证实三叠系地层主要出露于王家山、宝积山等地,自下而上发育中、下三叠统丁家窑组、上三叠统西大沟组和南营儿组。其中南营儿组与六盘山盆地延长组地层相当,以暗色泥岩为主,单层最大厚度15.4 m,泥地 比达56%,累计纯泥岩厚度226 m。侏罗系出露地层主要分布于刀楞山、王家山、响泉口、黄家洼等地,自下而上发育下统大西沟组、中统延安组和王家山组、上统苦水峡组。王家山地区侏罗系地层发育较为齐全,主要发育中统龙凤山组和王家山组、上统苦水峡组。其中龙凤山组与延安组相当,主要为灰白色含砾砂岩夹薄层煤线、页岩;王家山组分为上、下2段,下段主要为河流—滨浅湖相灰绿色砂岩夹 灰色、灰绿色泥岩,上段主要为半深湖相灰色、深灰色泥页岩,暗色泥岩累计厚度

油气地质与勘探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油气地质与勘探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绪论单元测试 1.大庆油田的发现,证明了陆相生油理论。 参考答案: 对 2.任丘油田是我国新中国成立后发现的第一个大型潜山油田。 参考答案: 对 3.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发现于年。 参考答案: 1955年 4.我国第一口千吨井为位于东营胜利村的井,胜利油田由此命名。 参考答案: 坨11井

5.石油天然气之所以被称为“高效优质燃料”是因为其具有等优点。 参考答案: 燃烧完全;发热量大;运输方便;容易开采 6.未来油气勘探领域有等。 参考答案: 陆上深层;深水勘探;勘探程度较低的地区;非常规油气 7.地质测量-地球物理勘探找油阶段的油气勘探指导理论主要为。 参考答案: 圈闭论;背斜理论 第一章测试 1.若水中含盐度增大,石油在水中的溶解度下降。 参考答案: 对 2.某原油烷烃、环烷烃、芳烃+NSO化合物含量分别为35%、30%、35%,其 地球化学类型为。

参考答案: 石蜡-环烷型 3.能形成天然气气水合物的地区有:。 参考答案: 冻土带;极地;深海沉积物分布区 4.根据石油中不同部分对有机溶剂和吸附剂的选择性溶解和吸附的特点,将原 油分成若干部分,从而得到石油的。 参考答案: 组分组成 5.钒、镍含量低且钒/镍小于1,指示一般为陆相成因的石油。 参考答案: 对 第二章测试 1.通常无机成因气具有δ13C1<δ13C2<δ13C3的特征,而有机成因则具有倒转 序列。

参考答案: 错 2.年龄越大的烃源岩,其生烃门限温度越低。 参考答案: 对 3.以下各项中,属于热催化生油气阶段特征的有。 参考答案: 以低环和低碳原子数分子占优势;主要作用因素为热力和催化剂作用;奇数碳优势消失 4.煤中有利于石油生成的显微组分主要为无定形体、藻质体、壳质组。 参考答案: 对 5.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油有机质进入生油门限以后生成的天然气的是。 参考答案: 油型凝析气;石油裂解气

《测井储层评价方法》思考题及答案

《测井储层评价方法》思考题及答案

一、论述及思考题 1.简述测井学或测井技术的基本特点。 答:测井学的特点是:(1)测量的特殊性;(2)方法多样性;(3)应用的广泛性;(4)信息转换存在多解性。测井技术的特点有:1)测量的特殊性:地下的情况是很复杂的,测井仪器在测井时的分辨率或探测深度要受井眼和围岩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测井得到的信息和真实地层信息有差异;2)信息转换存在多解性:利用测井仪器测量地层的物理参数,从而解释地层的基本情况,由于地层物理参数如一个电阻率值对应的岩性是多样的,这就造成了测井解释结果的多解性;3)方法多样性:测井技术往往是测量多组地层参数的信息,然后综合多种信息对地层进行评价;4)应用的广泛性:测井技术的特点具有区域性,在不同的地区,地质构造的过程有所差异,而使得测井结果有所差异,但是曲线的相对变化差异并不大。 2.为什么说测井结果具有多解性?如何避免或降低测井资料解释应用的多解性?答:测量对象的复杂性、测量误差以及测量方法的不匹配性决定了测井结果具有多解性。每种测井方法均有各自的探测特性和适用范围,每种测井信息都是地层某一种物理性质和物理参数的反映,都只是一种间接的信息,并且测量过程受井眼环境、测量装置性能等因素影响,故将测井得到的物理信息转换为各种地

质和工程参数或信息时就存在多解性。避免或降低测井资料解释的多解性,一方面要根据预定的地质任务,选择几种合适的测井方法组合综合测井系列,应用适当的解释方法,从多种物理特征上综合分析和认识地层的地质特征;另一方面要将测井同钻井、取心、录井、地层测试等其它来源的地质资料配合起来综合分析与判断。 3.概述测井资料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主要应用。 答:在石油勘探开发中,测井资料的应用可概括为如下四个方面: (1)地层评价以单井裸眼井地层评价形式完成,包括单井油气解释与储集层精细描述两个层次。前者的目的是对本井作初步解释与油气分析,即划分岩性与储集层,确定油、气、水层及油水分界面,初步估算油气层的产能,尽快为随后的完井与射孔决策提供依据。而后者的目的在于对储集层的精细描述与油气评价,主要内容有岩性分析,计算地层泥质含量和主要矿物成分,计算储集层参数:孔隙度、渗透率、含油气饱和度和含水饱和度、已开发油层(水淹层)的剩余油饱和度和残余油饱和度,油气层有效厚度等等,综合评价油、气及其产能,为油气储量计算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吐哈盆地塔尔朗组沉积特征及烃源岩潜力分析

吐哈盆地塔尔朗组沉积特征及烃源岩潜力分析 韩祥磊 【摘要】针对吐哈盆地二叠系盆地性质不清,沉积环境、烃源岩潜力不明的问题,综合利用钻井、野外露头等资料,运用岩性组合特征、测井曲线、岩石元素、油气地球化学等方法,对研究区二叠系盆地性质、沉积特征及烃源岩潜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吐哈盆地二叠系为裂谷盆地,划分为裂谷初始期(P1y—P2d)、裂谷鼎盛期(P2t)、裂谷萎缩期(P3w)3个阶段,塔尔朗组处于裂谷鼎盛期,是烃源岩的主要发育层系,具有广盆一体化沉积、现今残留分布的特点;沉积类型以滨浅湖、半深湖—深湖亚相为主,该套烃源岩具有厚度大、成熟度好、分布广的特点,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该研究对区带优选及勘探部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名称】《特种油气藏》 【年(卷),期】2018(025)003 【总页数】5页(P18-22) 【关键词】吐哈盆地;中二叠统;塔尔朗组;沉积特征;烃源岩;勘探潜力 【作者】韩祥磊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山东东营 25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1.3 0 引言

吐哈盆地二叠系划分为三统四组,自下而上分别为下二叠统依尔希土组(P1y)、中二叠统大河沿组(P2d)及塔尔朗组(P2t)、上二叠统梧桐沟组(P3w)。其中,大河沿组和塔尔朗组合称桃东沟群[1]。前人研究表明,吐哈盆地在晚石炭世时,从盆地南部觉罗塔格残留火山岛向北到东准噶尔泉子街一带是一个逐渐加深的滨、浅海斜坡,属于准噶尔残留洋盆的南翼[2]。中二叠世时准噶尔盆地、吐哈盆地由前期分隔的前陆盆地转化为渐趋统一的大型内陆坳陷[3]。中二叠统塔尔朗组作为一套主要烃源岩,由于目前盆内钻井揭示的地层残缺不全,对其认识还存在分歧,有的学者认为吐哈盆地中二叠世为孤立的小型断陷[4-5],有的学者认为吐哈盆地在中二叠世为广盆[6-7]。通过野外地质考察取得的大量样品及其分析化验数据,结合盆内钻井、地震资料等,针对二叠系盆地性质、塔尔朗组沉积相、烃源岩特征开展了研究,分析评价了二叠系烃源岩勘探潜力,该研究对区带优选及勘探部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二叠系盆地性质 P1y的火山岩元素分析表明[8],火山岩喷发背景为初始大陆裂谷。P1y沉积晚期主要发育有玄武岩、凝灰岩等火成岩。分析大南湖、朗1井等9条剖面的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可知,原始地幔标准化的微量元素分配曲线整体呈右倾,Nb、Ta元素轻度亏损,Sr元素富集,说明该岩浆成分混染了地壳物质;元素Th与Ta含量比的平均值为5.45,位于初始裂谷分布区间(Th与Ta含量比的平均范围为4.00~10.00)。由Zr/Y-Y构造环境判别图可知,玄武岩样品几乎投点于板内形成环境。因此,P1y的玄武岩为大陆裂谷初始期的喷发产物。 中二叠统塔尔朗组P2t沉积时期,吐哈盆地广泛沉积暗色地层。从吐哈盆地周缘露头来看,以深灰色、灰色泥岩为主,夹薄层灰岩、细砂岩等,主要为半深湖—深湖、滨浅湖沉积,厚度为200~500 m,除托参1井外,吐哈盆地其他地区至今未见P2t发育边缘粗相带。另外,该区地震剖面上的中二叠统具有平行—亚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