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儿童教育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学前教育原理》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学前教育基本理论

《学前教育原理》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学前教育基本理论

卢 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
1. 教育思想上,主张自然教育。 2. 教育内容上,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详细论述
如何训练儿童感官的教育家。 3. 教育方法上,提倡“自然后果法”。
42
二、萌芽阶段(16世纪后期—18世纪初期)
此时期,还有很多著名教育家及其教育理论著作, 如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漫话》,瑞士教育家裴斯 泰洛奇的《林哈德和葛笃德》、《葛笃德是怎样教育 她的子女的》、《母亲读物》等。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也受到不少批评,主要是指 责她的教育偏重智能而较忽视幼儿情感的陶冶,忽视 幼儿的社会化活动,其感觉教育教具脱离幼儿的实际 生活,过于狭隘、呆板,操作法过于机械等。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意义
尽管如此,蒙台梭利教育的伟大功绩、对世界幼 儿教育的巨大贡献是不可否认的。她的理论的基本精 神,特别是重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幼儿的自主 性和自我学习、重视环境的作用、以及她对教师作用 的观点等等,都具有划时代的影响力和长久的生命力。
三、初创阶段(18世纪后期—20世纪前半期)
学前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开始形成 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初步发展起来。
西方代表人物:福禄贝尔、蒙台梭利、杜威。 我国代表人物:陈鹤琴、陶行知、张雪门。
福禄贝尔(F.W.A. Frobel,1782-1852)
德国教育家,幼儿园创始 人,现代学前教育的鼻祖,代 表作《人的教育》,其教育思 想迄今仍在主导着学前教育理 论的基本方向。
二、萌芽阶段(16世纪后期—18世纪初期)
此阶段,欧洲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出现了前所 未有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繁荣,教育科学得到发 展。从17世纪夸美纽斯写成《大教学论》,到1806年 赫尔巴特写成《普通教育学》为标志,教育科学独立。

儿童心理行为发展-PPT课件

儿童心理行为发展-PPT课件

童年早期的经验与人格发展
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特定的任务。如果没有解决好这些任务, 就可能出现心理滞留的现象,弗洛伊德称之为停滞或退化。由于阶段任务没有被解决, 导致儿童无法正常或完全地进入心理发展的下一个阶段,上一阶段的力比多没有得到 合理的释放,这部分没有得到释放的力比多会造成身心的各种问题和障碍。如果某一 阶段得到过度满足,儿童就会停留在这一阶段不愿意离开;如果某一阶段得到的满足 太少,则会引起儿童的挫折感和焦虑感。
2
强调实验的重要性
斯金纳跟华生一样,坚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行为,而非意识。比华生更进一 步,斯金纳认为应该去寻找产生特定行为的特定因素,借此来研究行为。因此,斯金纳注 重通过实验去控制各种各样影响行为的因素。
行为的分类
斯金纳把行为分成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应答性学习),另一类是操作性行 为。所谓应答性行为,是一种由特定的刺激所引发的行为。操作性行为则与任何已知 的刺激都没有关系,而是有机体自发的行为。
三、学龄前儿童语言和交流的观察要点
第三节 儿童认知能力发展
一、认知发展的规律 二、认识发展的内容
一、认知发展的规律龄
1
在学龄前儿童还不知道客观事物永久存在之前,其认知范围局限于自己。在此基础上, 随着各种经验的增加,才逐渐认识到了客观事物和自己的区别,但是在思维上仍然是以自 我为中心。
2
学龄前儿童认识事物,都是从表面特征开始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才认识到事物内 在的属性。尤其是0~3岁的儿童基本都是根据外部形状、颜色、质量等元素来完成自己 的认识,其结果也只是整合成了事物的表面特征。渐渐地,学龄前儿童才能够认识事物的 功能、类别等特征。
5
心理学上将思维的概念定义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是以词为中介,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 思维能力的高低也决定了个体发现问题、提出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低。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ppt课件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ppt课件

提供学 前儿童 水果点 心:苹 果、桔 子; “水果 有益健 康”的 录像。
活动内容 教育活动方案
4
5
以苹果、 桔子为 活动载 体开展 饮食营 养教育。
削苹果、 剥桔子、 数桔子 瓣;看 “水果 有益健 康”的 录像; 品尝水 果。
.
教育目标 兴趣、需要与经验 材料
2
1
3
大胆探索饼 干盒的各种 玩法,培养 创新能力; 练习平衡、 钻、跨等技 能,提高动 作的灵活性; 增强合作意 识,体验帮 助别人的愉 悦。
.
一、我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回顾
• 19世纪20年代初,陈鹤琴等教育家就提出学前教 育的重点在于“建立儿童健康身体的基础,同时 使优良习惯的形成,有一个初始的基础”;
• 建国以后,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学前儿童 健康及健康教育的法律法规,从立法层面确立了 儿童健康的重要地位;
.
• 1986年以后我国学前健康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 的阶段;
.
4、安全自护 (1)了解水、火、电、煤气、刀具、常用药
物的使用常识和注意事项。 (2)知道简单的交通规则并愿意遵守交通规
则。 (3)学习避开危险场所,懂得应付意外情况
(尤其是火灾、雷击、地震、 台风等)的 最基本的常识。
.
(二)身体锻炼目标分类: 1、基本活动技能 走、跑、跳、投、平衡、钻爬、等 2、身体素质 协调、平衡、速度、灵敏、柔韧等 3、基本体操
• 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以下简称《纲要》)将健康教育确定为学前教 育五大领域之一。
.
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概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 展特点,以提高学前儿童健康认识、改善学前 儿童健康态度、培养学前儿童健康行为、保持 和促进学前儿童健康为目的的系统的教育活动。

幼儿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ppt课件

幼儿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ppt课件

什么是个案追踪法?
个案追踪法就是在一个较长时间内连续跟踪研 究单个的人或事,收集各种资料,揭示其发展 变化的现状和趋势,时间短则数月,长则几年 或更长的时间。
个案跟踪记录的内容
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 教学活动:如注意力不集中 游戏活动:不遵守规则 区域活动: 生活活动:如吃饭比较慢、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 幼儿的表现 如语言发展滞后、性格不合群或能力很强的孩子
张宗麟出版了《幼稚园的社会》一书,是我国幼教史上最早全面深入地论述学前儿 童社会教育课程及其实施的书。
陈鹤琴简介
陈鹤琴(1892--1982年),中 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 他创立了中国化的幼儿教育和幼儿 师范教育的完整体系。1914年(民国3年)8月清华大学 毕业。同年考取公费(“庚款”)留学美国,1919年获哥 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硕士学位。

儿 有 虫 吃
早 起 的 虫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 评价和期望,也就是对自己的心理体验。
主观的“我”—对自己活动的觉察 客观的“我”—被觉察到的自己的 身心活动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 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身高、体重、形态)、心理特 征(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以及自己与他人 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 位置与作用等)
第一章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论
第一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中叶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凸显了蒙养院应实施做人教育的目标和任 务。游戏、歌谣、谈话、手技等活动均应该围绕学前儿童爱众乐群、涵养德性的宗 旨进行。
五四时期,陈鹤琴、张宗麟开创了学前教育中国化、科学化道路,并开始创建我 国学期儿童社会教育。 陈鹤琴的五指课程。把做人作为三大纲领之一。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PPT课件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PPT课件
• 精力充沛,对负担日常 生活和繁重的工作不感 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 乐观、积极、乐于承担 责任
• 善于休息,睡眠好 • 应变能力强,环境适应
能力强 • 能抵抗一般性疾病
• 体重适当,身体匀称
•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
• 牙齿清洁,无龋齿, 无疼痛,牙龈颜色正 常,无出血现象
• 头发光泽,无头屑
• 肌肉丰富,皮肤富有 弹性
21
1.1.3健康教育的含义
• 教育:一般界定为“培养人的活动”,泛指“一 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或改 变人们思想意识的活动”。
• 从学前儿童学习的角度定位: “教育即生活”(杜威)。
22
三、影响健康的因素
• (一)环境因素 • (二)生物学因素 • (三)生活方式 • (四)卫生保健设施
• 早期人类社会,健康被认为是神灵赐予人类获得 生存和延续生命的礼物。生命为神灵所赐,病痛 为神灵之惩,为治病而求神问卜是情理中事。
10
• 人类萌发出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以后,开始用推测 和类比来判断、解释生命体系。例如:
– 五行说:五行相生相克、天人合一
• 这一时期的病因说,开始重视临床观察。
– 我国民间医生扁鹊:“望、闻、问、切” – 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四体液学说。“血液、粘液、
几个概念关系的澄清
• 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 • 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 • 健康教育与终身教育
29
第二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一、 学前儿童健康的含义及标志 二、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 三、 正确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四、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
30
一、 学前儿童健康的含义及标志
学前儿童健康是指学前儿童各个器官、组织 的正常的生长发育,能较好地抵抗各种急、慢性 疾病;性格开朗,情绪乐观,无心理障碍,对环 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

第一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课件

第一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课件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 学前儿童健康的标志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 第一,身体健康,表现为生长发育良好,对外 界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体能发展良好;
❖ 第二,心理健康,表现为动作、认知发展正常, 情绪愉悦反应适度,人际关系融洽,没有明显 原则
❖ 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特点 ❖ 1、环境依赖性 ❖ 2、生活性 ❖ 3、群体性 ❖ 4、长期性 ❖ 5、渗透性
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原则
❖ 1、环境教育原则 ❖ 2、主体性原则 ❖ 3、全面性原则 ❖ 4、循序渐进的原则 ❖ 5、生活化原则 ❖ 6、趣味性原则 ❖ 7、家园共育原则
第三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任务与内容
❖ 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任务 ❖ 1、丰富健康知识

❖ 2、树立健康态度

❖ 3、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
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
❖ 1、身体健康教育 ❖ 2、心理健康教育 ❖ 3、学前儿童适应能力的培养 ❖ 4、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教育 ❖ 5、学前儿童体育 ❖ 6、安全教育
❖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 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 剔;
❖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不出血;
谢谢!
❖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丰富学前儿童健康知识、树立健康 态度,培养健康行为的教育活动。其重点是通过教育让 学前儿童成为保健的主体,自觉自愿地进行自我保健, 如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偏食,早晚刷牙,早睡早起, 自我保护等。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ppt课件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ppt课件


第十二章、心理健康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
1.
2. 3. ① ②
心理健康:就是指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 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心理健康有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智力正常(正常人的智商是100左右,低于70表明智商有问题)
小学儿童教育心 理学教学
第一章、概述
1.
2.
① ② ③ ④
3.
① ② ③ ④ ⑤
研究对象: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小学教育、教学情景中教与学的基本 心理规律,也就是研究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情景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 理过程、教与学心理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研究原则: 客观性原则(实事求是,按照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加以揭示,不凭主观癔想下结论) 系统性原则(人的心理规律是一个整体的、动态的、完整的系统) 理论联合实际原则 定量与定性研究结合原则() 研究方法 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和分 析的一种方法) 调查法(通过间接地收集资料以了解和分析现象与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实验法(通过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 方法) 行为研究法(将研究结果直接作用与被研究者,再利用被研究者的行为来修改研究 方案的一种方法) 个案法(对某个人进行深入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 象的原因)
6.
一、复述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保持信息,在短时记忆中对信息进行反复重复的过 程,该策略要考虑几方面的问题:及时复习、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试图回忆、位 置效应、利用情境和心境的相似性) 二、精加工策略(指学习者主动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增加新信 息的意义,从而促进新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过程,包括记忆和理解的精加工策略) 三、组织策略(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组织、概括、形成更高水平的 知识结构。有列提纲和画关系图等策略) 四、计划和监控策略(又称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监 视和控制的过程。包括计划和监控策略)

儿童教育课件PPT图文

儿童教育课件PPT图文

单击此添加标题
单击添加您的标题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单击添加您的标题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03
儿童教育的方法
单击此添加标题
添加您的标题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添加您的标题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添加您的标题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黑板风格儿童教育
Add up everything what you like and everything what you want
梦想,要比昨天走的更远
儿童教育的方法
儿童教育的实践
01
儿童教育的意义
标题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04
儿童教育的实践
单击此添加标题
单击添加您的标题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01
单击添加您的标题
02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单击添加您的标题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01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02
03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单击此添加标题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02
儿童教育的目标
0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辅导员
▪ 组织、自理、心理保健、环保、合作、礼仪、社会服务、 安全、小岗位、信息
▪ ▪校长
▪ 自理、组织、礼仪、孝敬、心理保健、合作、安全、环 保、信息、法制
2020/12/12
*儿童的发展具有特殊性
2020/12/12
5
2、中国公众论述
▪ 1997年国务院妇女儿童委员会办公室与中 国妇女报联合推出《儿童权利公约》的系 列活动。
▪ 我国公众对儿童年龄的界定还不太清楚 ▪
2020/12/12
6
▪ 从回收的问卷中发现:
▪ 有6.45%的人认为儿童是指12岁以下的 人,
▪ 有12.9%的人认为是指15岁以下的人, 有35.4%的人认为是指16岁以下的人, 回答正确的(即认为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人) 为45.16%。
个完整的世界,各有特色,而没重复。” *儿童有其个性
2020/12/12
3
▪ (3)杜威——“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具有他 们个人兴趣的人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事实 与规律的世界。儿童世界的主要特征不是 什么与外部事物相符这个意义上的真理, 而是感情与同情。”
*儿童具有情感性
2020/12/12
4
▪ (4)维果斯基——“儿童活动中的客观因 果关系不依赖他的意识而存在,而是在他 获得因果关系的概念之前便存在。儿童概 念的存在不是局部到整体,而是整体到局 部。”
2020/12/12
7
▪ 调查主办者在北京地区特别就“儿童”这 一概念对80位中小学生、40位成人进行了 了解。
▪ 10-11岁的小学生普遍回答:不够1.2米, 要大人管,爱 看动画片,单纯、无自主能 力的人是儿童。
2020/12/12
8
▪ 13—14岁的初中生则普遍认为:很自由、 天真活泼、淘气的人,生活经验少,分辨 是非的能力差,接受东西快(不分好坏)的人 是儿童。
▪ 外国的教师如何批评学生我不知道,中国式的批 评,至少我所亲历过的,完全是精神虐待。被那 么教育出来的人,往往能很熟练地彼此虐待或自 虐,拿别人不当人看,也随时准备着拿自己不当 人看。其中最让我受不了的,有三种形式。
2020/12/12
12
▪ 第一种是提问式,就是引导着你自己来骂自己。比如有一 天下午你经不住诱惑,旷课跑到山上去玩,被老师“抓了
得自己是个惯犯、反派人物,体无完肤。我不过是旷课了,
他却要从盘古开天地说起:“你刚入学第二个月就打碎玻 璃……那天是星期五,我给你记得清清楚楚。刘红英把脚 扎了,后来她的手就肿了(我想说:“可那是被炉筒烫的 呀!”但不敢吭声。)……去年4月……6月……这个学期刚 一开学……听说你小的时候……还有上个月……更多的我
▪ 17-18岁的高中生则认为,基本不具备独立 思考能力,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对他人有 依赖性,年龄小,认知能力低, 知识面窄 的人是儿童。
2020/12/12
9
▪ *儿童概念的时限 ▪ 大脑
▪ 揭示大脑发育过程特征的一种重要方法是脑电波 的测量与分析。

▪ 一般说来,儿童概念从广义上讲其时限直抵成人 期下缘,也就是说它包含着青春期,而狭义的儿 童概念是不包括青春期的。
回答也不对的问题。一开始我都说上课重要,被劈头盖脸 地一句“那还旷课”,顿时语塞;后来——在长大一些之 后——便学会了说“玩儿重要”来气对方。)然后,“知道 旷课不对还旷课。……说说,你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从这 儿开始要你深挖“思想根源”,进入最痛苦的过程。
2020/12/12
13
▪ 第二种是责以大义,让你觉得自己罪孽深 重,毫无救赎的希望,只好自暴自弃了。 “你爸爸妈妈供你上学多不容易呀!(你管得 着吗?)……他们会多伤心哪! (你爸爸才伤 心呢!)……咱们班的某某家里多穷,多用功,
2020/12/12
11
一个成年人回望被批评史:挨骂的小学生
[作者:三七,原载《中国青年报》2001年4月3日]
▪ 在小学里,我是很守规矩的,被老师叫到办公室 批评的次数不多,不过已足够使我长大以后,痛 恨别人“批评”我——这里的批评指的是居高临 下的训斥。
▪ 现在我不允许任何人这样指斥我,所谓吃软不吃 硬是也;而且你就是说得对,我也不改正,气死 你。
就不说了,你自己想想吧。”这种事特别经常地发生在你
的错误不够严重,或者在你有以自辨的时候,他便用这种 办法来打垮的信心。
2020/12争章活动项目设立调查 ▪ 一、最有必要设立的前10个章目 ▪ 少先队
▪ 游戏、小实验、阅读、友谊、休闲、外语、小主持、表 演、工艺、艺术欣赏
2020/12/12
10
(二)对“什么是儿童”的分析
▪ (1)儿童是人——具有人的遗传因素,人的生 理发展规律。是具有生命的个体,是处在生命生 长最迅速最有发展潜力和可能性的生命体。同样 的具有人的五个需要,生理需要可能强于成人, 因为儿童生理控制能力差,喜欢教师多接触他们。
▪ ——尊重儿童是一个人 ▪
要是能,他恨不得把铅笔芯儿劈两半儿用。 (不能。你说它干什么呀?) ……旧社会…… 非洲……拉丁美洲……全世界……宇 宙……”总之,都是我的错儿。
2020/12/12
14
▪ 第三种是东拉西扯,比如你这之前做过10件坏事,做第 11件时,他会把以前的10件都背一遍给你听。做第12件 时,他会把以前的11件都背给你听。以此类推,使你觉
现行”,第二天,他把你叫到办公室。“昨天下午你干什 么去了?(这完全是废话,因为‘事实’他已经一清二楚,但 一定要你自己再说一遍,以加深痛苦)……上的什么山 哪?(也是明知故问)……西后山, 西后山在哪儿呀?(他会不 知道西后山在哪儿?他就住 在西后山脚下。)”诸如此类,就
像玩弄猎物,并从中得到深深的快乐。接下来还会有这样 一些问题——“是上课重要还是玩儿重要啊”。(这是个怎么
第一部分 什么是儿童教育
第一章 儿童教育 第一节 什么是儿童
2020/12/12
1
一、儿童的本质
2020/12/12
2
(一)对儿童的不同看法
▪ 1、专家的论述 ▪ (1)鲁迅——“如果当孩子小的时候,不
把他当人看,他大起来也做不了人。” ▪ *孩子是人,必须将其作为人来尊重 。 ▪ (2)苏霍姆林斯基——“每个儿童就是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