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资源状况与水资源安全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2024年水资源管理自查自纠汇报

2024年水资源管理自查自纠汇报

2024年水资源管理自查自纠汇报摘要:本自查自纠汇报旨在总结并评估我国2024年的水资源管理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通过自查自纠的方式,我们希望能够全面提升我国水资源管理的效率和可持续性,为保障人民群众的水资源需求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水资源管理状况概述截至2024年,我国水资源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我国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地区差异较大,部分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同时,水污染治理、水资源合理配置以及水生态保护等方面仍然面临一定的挑战。

二、存在问题分析1. 水资源短缺问题:部分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尤其是北方干旱地区和大城市。

这导致了供水困难以及人民生活用水和产业用水的不足。

2. 水污染问题:水污染依然严峻,部分地区的水源地和河流遭受严重的污染,对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3. 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仍然较低,尤其是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方面,存在大量的浪费现象。

4. 水生态系统破坏:水生态系统遭受破坏,湿地退化、水域生态失衡等问题仍然存在,给生态环境带来了隐患。

三、自查自纠整改措施1. 提高水资源管理效率:加强水资源监测和调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机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 加强水污染治理:加大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建立严格的排污许可制度,推动水环境治理和修复工作。

3. 推进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加强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农业灌溉制度改革,鼓励工业企业实施水资源循环利用。

4. 加强水生态保护:完善湿地保护和恢复机制,加强水域生态修复,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促进水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四、自查自纠成效评估经过自查自纠和整改工作,我国水资源管理状况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未来持续努力。

具体的成效评估如下:1. 水资源供需矛盾有所缓解:通过调度和节约措施,部分水资源短缺地区的供需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2. 水污染治理取得进展:通过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一些水源地和河流的水质得到了改善。

中国水资源状况与水资源安全问题分析

中国水资源状况与水资源安全问题分析

中国水资源状况与水资源安全问题分析一、本文概述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也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水资源状况及其安全问题,不仅关乎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直接影响到亿万人民的福祉。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中国水资源的基本状况,深入分析水资源面临的安全问题,以期为国家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我们将首先梳理中国水资源的总量、分布及特点,阐述水资源在时空上的不均衡性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接着,我们将从水资源供需矛盾、水环境污染、水生态破坏和水灾害频发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中国水资源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当前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政策法规的不足之处。

我们将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解决中国水资源安全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案。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增强全社会对水资源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也有助于推动水资源管理理念的转变和治理方式的创新,对于促进中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水资源现状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水资源状况却呈现出复杂且严峻的局面。

尽管中国的水资源总量在全球排名第六,但由于人口众多、地理分布不均以及时空分布不均等因素,使得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据统计,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部分地区甚至低于此。

从地理分布上看,中国的水资源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而北方地区则相对匮乏。

特别是黄淮海流域,作为中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和人口密集区,其水资源却严重短缺,年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总量的8%,这使得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异常突出。

从时空分布来看,中国的水资源季节性差异显著,主要集中在夏季,而冬季则相对较少。

这种不均衡的时空分布导致了许多地方在旱季时水资源严重短缺,而在雨季时则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水资源还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污染和过度开发的问题。

我国水资源安全现状与主要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水资源安全现状与主要存在问题分析
干 旱 区 ,0 等 值 线 以 东 以南 地 区为 湿 润 区 ,0 8 0 8 0mm 4 0~ 0 mm之 间 的地 区为半 湿润 区 。 国降水 量小 于 4 0mm地 区 全 0 的面积 占全 国总 面积 的 4 .%, 22 降水 量仅 占全 国 的 1 . : 11 % 降 水 量 4 0 8 0mm 之 间 的 地 区 面 积 占 全 国 总 面 积 的 0 ~ 0 2 .% 。 75 降水 量 占全 国 的 2 .%: 35 降水 量 大 于 8 0mm 的地 0
能健 全 是水 资源 所具 有 的各 项功 能正 常发 挥 作用 , 系统 所 具 有 的性能 得 以保 持 , 系统 所具 有 的抗 拒变 化 和干 扰 以及 自我修 复 的能力 能基本 维 系 。 水 资 源安 全 状 况 不仅 与水 资 源 自身条 件 及 承 载状 况
有关 , 与水 环 境 承 载状 况 、 生 态 安 全状 况 及 经 济社 会 还 水
二 、 资 源 水 环境 与水 生态 现 状 水
1 . 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禀赋条件
() 1 水资源 禀赋 条件 我 国东 部 、 部 和西 南 大 部 分地 区受 季 风影 响 , 候 南 气 湿润 . 降水 丰沛 , 西北 内陆地 区则 干旱 少雨 ; 时我 国南 而 同
供水 的保 障状况 有关 。水 资源 安全状 况综 合评 价是 在现状
g aa ted g e fwae u p y ti e o u rn e e r eo trs p l.I sr c mme d d ta a u n h rsu eo ae e eo me ta d ui zto n e h tme s r gt ep e s r n w trd v lp n n t iain i l

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水资源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我国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分析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现状1.水质恶化:各地水质普遍下降,超过Ⅱ类水标准的河流和湖泊比例超过60%。

一些地区的重金属、农药、化学工业废水等污染物超标严重。

2.饮用水安全问题:近年来,一些地方频繁发生水源地污染事件,一些水源地的水质长时间处于不达标状态,饮用水安全问题成为老百姓关切的焦点。

3.水生态系统破坏:水体污染物富集,导致水生态系统的破坏,大量生物死亡,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影响水资源的再生能力。

二、原因1.工业和农业废水排放:我国的工业和农业发展速度很快,大量工业废水和农药、化肥等农业废弃物排放到水体中,造成水资源污染。

2.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带来大量生活污水的排放,传统的污水处理设施无法满足需求,导致水污染问题逐渐严重化。

3.环境治理不力: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无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对环境规定的执行不力,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制裁措施。

一些地方政府强调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导致水资源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治理。

三、对策1.加强污水处理: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和排放,采用更加先进的处理技术,确保水质达到国家标准,提高饮用水安全。

2.强化环境监管:加大对企业的环境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环境监察体系,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形成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机制。

3.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开发出高效、低成本的污水处理技术,促进环保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水资源的净化效果。

4.加强水资源保护意识:加强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境教育,提高人们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积极参与到水资源保护行动中来,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水资源的合力。

结语: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水资源的污染问题。

中国水资源安全的现状、问题、原因

中国水资源安全的现状、问题、原因

上游:湖泊萎缩 草场退化
黄河 中游:水土流失 暴雨灾害 下游: 泥沙淤积 河道断流

由于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非常严重, 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后果。过量开采地 下水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有:地下水 位持续下降、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地面 塌陷、地裂缝、土地沙化等。北京市是一 个缺水的城市,近几年社会经济的发展是 以地下水的严重开采为代价的,出现了严 重的地下水空库,值得关注。

发源于河南的淮河是中国七大河流之一, 流经河南、湖北、安徽、山东、江苏5省, 全长约1000公里。宋代以前,淮河流域因 富庶繁华而闻名,而公元十二世纪发生的 “黄河夺淮”留下淮河中游梗阻、洪泽湖 阻水、入海通道不畅三大恶果,淮河因此 成为中国灾害最频繁及最难治理的河流。 最近200年里,淮河流域共发生100多次较 大水灾,受灾人口数千万。近年来,随着 沿淮经济的发展,污染问题也上升为淮河 治理的重要内容。
水质下降和水环境恶化
酸雨危害
强酸雨区占国土30%以上,世界 第三大,土壤严重酸化和污染, 危及水质及森林植被稳定性。木 材损失44亿元/年
旱涝灾害频繁
98‘特大洪灾
直接经济损 失2642亿元
水土流失严重
频繁的沙尘暴
荒漠化面积 27.3%年 增2460Km2 直接损失540亿元/年
事实一
根据1993~1995年水利部组织 的中国水资源质量评价,在评价的 700余条河流中,水质良好的只占评 价河长的32.2% ;受污染的河已占 评价河长的46.5%。在全部评价河 长中,有2. 5万km的河段水质不符 合渔业水质标准,90%以上城市水 域污染严重。 1993年全国污水 排放总量达356亿m3,其中80%以 上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是我 国目前主要的水污染源。

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改善措施

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改善措施

3、水污染严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据2019年《中 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地表水水质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出现严重的污 染。水污染不仅影响供水安全,还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二、中国水资源改善措施
1、开源措施
(1)建设水利工程
建设大型水利工程如南水北调工程,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水资 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同时,加强地方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当地水资源调控 能力。
2、未来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和 方向
为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未来需要从多个方面制定策略和措施。首 先,需要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水资源 需求。其次,要加大节水力度,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改革等多种手段,提高水资 源利用效率。此外,还需强化水污染治理,提升水质,保障供水安全。最后,要 重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积极推广再生水技术,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促进再生水利用
加快再生水利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将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后再次利用,提高水 资源利用效率。
2、节流措施
(1)提高公民节水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使每个人都能够从自身做起,节约用 水。
(2)加强水资源管理
制定更为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取水、用水和排水等环节的监管, 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在技术方面,中国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首先,新型 钻井技术的出现使得地下水的开采更加方便、高效。例如,超深井钻探技术的应 用已经成功地开采了地下深层水资源。其次,水质净化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污废 水的处理更加环保、节能。目前,中国已经研发出多种高效、环保的水质净化技 术,如膜分离技术、臭氧氧化技术等。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讲解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讲解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壹我国水资源现状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近年来我国连续遭受严重干旱,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和遭受的损失增加。

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缺水,其中100多个严重缺水,而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目前的供水已经到了最严峻时刻。

与此同时,由于人口的增长,到2030 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从现在的2200立方米降至1700至1800立方米,需水量接近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节约水资源,强化水资源稀缺意识已刻不容缓,大家得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滴水。

此外,我国水资源开发中还存在着其他问题:(1 洪水灾害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存在潜在威胁(92 水分利用效率不高(3水资源普遍受到污染2003年,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其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

淮河流域仍有一半的支流水质污染严重,海河、辽河生态用水严重缺乏,其中内蒙古的西辽河已连续五年断流。

太湖、巢湖、滇池均为劣五类水质,总氮和总磷等有机物污染严重。

以黄河为例,工业污染是黄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占废污水排放总量的73%,每年由于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15亿元至156亿元。

同时,令人担忧的是,沿黄地区许多农田被迫用污水灌溉,给区域内居民健康带来危害。

据初步测算,区域内每年人体健康损失达22亿至27亿元。

黄河水污染同时还带来水资源价值损失、城镇供水损失,并增加了处理污水的市政额外投资,每年总损失近60亿元。

地球上的水虽然看上去很多,然而在当今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并不多。

据专家估计,地球上的13.86亿立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中,其中96.7%的水集中在海洋里,目前还无法利用。

而大陆上所有淡水资源总储量只占地球上的水量的3.3%,这3.3%里的85%集中在南极和格陵兰地区的冰盖和高山渺无人烟的冰川中,在现阶段内也难以利用。

地球上实际上能为人类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河流径流和地下淡水。

2024年水资源调查报告精选8篇

2024年水资源调查报告精选8篇

2024年水资源调查报告精选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条据文书、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2024年水资源调查报告精选8篇一份全面的调查报告能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调查报告是针对我们调查情况做出分析后写下的书面文体,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4年水资源调查报告精选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卷第2期2009年2月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Resources and Enviro nm ent in the Yang tze BasinVol.18No.2Feb.2009 文章编号:1004-8227(2009)02-0116-05中国水资源状况与水资源安全问题分析张利平1,2,夏 军3,胡志芳1(1.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2;2.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4;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摘 要:根据最新的水资源调查评价结果,分析了中国水资源的现状和特点: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年内年际分配不匀,旱涝灾害频繁,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水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水资源安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严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水质危机导致水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水资源管理缺乏科学体制。

认为21世纪中国的水资源矛盾将进一步加剧,我国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和强有力的措施,包括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工业,提高用水效率,加强水污染防治,引入市场机制,加强科技创新,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实行水资源的统一科学管理,维护我国的水资源安全,以缓解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水资源状况;水资源安全文献标识码:A 水资源是基础自然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之一。

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人口剧增,经济高速发展,全球用水量急剧增长,水污染日益严重。

1997年联合国发布的《世界水资源综合评估报告》指出,水问题将严重制约21世纪全球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可能导致国家间的冲突。

展望未来,水资源正日益影响全球的环境与发展,探讨21世纪水资源的国家战略及其相关科学问题,是世纪之交全球共同关注和各国政府的重点议题之一[1~6]。

中国水资源问题十分突出,尤其是水资源短缺、旱涝灾害以及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制约因素,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5~10]。

1 中国水资源状况与主要特点根据最近水利部全国第2次水资源评价的结果,我国的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6.08万亿m3 (648mm),通过水循环更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77万亿m3。

其中地表水2.67万亿m3,地下水0.81万亿m3,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1万亿m3,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m3。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200m3,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m3,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增至16亿时,人均水资源量将降到1750m3。

我国未来水资源的形势是严峻的[11,12]。

表1是最近8年中国的水资源的变化。

表1 1999~2006中国水资源的变化*T ab.1 Water Reso urces Change inChina from1999to2006年份全国降水量(mm)全国水资源总量(亿m3)1999629.1028195.72000633.2027700.82001612.4026867.82002659.7028261.32003640.0026965.82004601.0024130.02005644.3028053.02006610.8025330.0 1999~2006年5年平均633.0527073.11956~1979年多年平均648.0028124.4*引自中国水资源公报收稿日期:2008-01-24;修回日期:2008-03-2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9061、40730632、40675070);科技部公益研究项目(2005DBI3J101)作者简介:张利平(1971~ ),男,湖北省黄冈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学研究.E-m ail:zlpw hu@ 从中国大陆水资源总量的趋势看,最近的20多年中,由于环境变化,如受气候变化和人类经济活动导致的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的影响,我国的水资源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降水和水资源数量略有减少,特别在中国北方地区(如华北地区等),水资源数量减少的趋势比较明显。

北方缺水地区持续枯水年份的出现,以及黄河、淮河、海河与汉江同时遭遇枯水年份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加剧了北方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矛盾。

目前我国水资源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低中国水资源总量年平均为2.77万亿m3,居世界第6位,平均径流深度约284m m,为世界平均值的90%,居世界第6位。

中国水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是平均占有量很少。

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2200m3,约为世界人均的1/4,排在世界第110位,被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

耕地的平均占有径流量为28.32×103m3/hm2,仅为世界平均数的80%[3,4]。

(2)年内年际分配不匀,旱涝灾害频繁,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年际间最大和最小径流的比值,长江以南中等河流在5以下,北方地区多在10以上,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存在明显的连续丰水年和连续枯水年。

年内分布则是夏秋季水多,冬春季水少[14]。

大部分地区年内连续4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短期径流过于集中,易于造成洪水灾害的发生。

例如:1998年属于丰水年,全国河川径流量比正常年份多6247亿m3,其中长江偏多3491亿m3(多36.7%),松花江偏多693亿m3(多90.9%),长江、嫩江出现了特大洪涝灾害。

2001年干旱严重,全国大部分地区河川径流量偏少,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比正常年份来水偏少23%~67%,长江也偏少6.9%,仅东南、华南沿海、西南和西北内陆来水偏丰。

(3)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

我国北方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5,但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5。

在全国人均水量不足1000m3的10个省区中,北方即占了8个,而且主要集中在华北。

另外,北方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3/5,而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5。

南方每公顷耕地水量28695m3,而北方只有9645m3,前者是后者的3倍[6]。

水资源空间上分布不平衡性与全国人口、耕地和资源分布的差异性,构成了我国水资源与人口、耕地资源不匹配的特点。

表2 水资源、人口、耕地、G DP人均与每公顷耕地平均水资源比较[4]T ab.2 Co mpa rison of W ater Resour ces with Po pula tion,P lantatio n and GDP pe r Ca pita分区占全国(%)水资源人口耕地GDP人均水量(m3)199720102050每公顷耕地平均水量(m3)东北(松辽)7.09.620.210.41646150112879900华北(黄淮海)7.734.739.432.45004493895595西北(内陆河)4.82.15.71.748764140333123835南方(长江以南)80.453.634.755.534812952263464755全国10010010010022202050176028320 (4)水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我国水资源利用率低下,水浪费现象严重。

我国的农业水灌溉利用系数为0.3~0.4,而发达国家达到0.7~0.8。

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人口不断增加,特别是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全国的污废水排放量快速增长。

目前全国工业和城镇生活的废污水排放量每年达445×108m3(未包括县以下乡镇企业排污量),其中80%左右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引起大面积水体污染,造成水环境恶化。

2005年,根据1300条河流3200多个监测断面的水质资料,对14万km河流水质进行了评价,全年期水质总体状况是:Ⅰ类水河长占5.1%,Ⅱ类水河长占28.7%,Ⅲ类水河长占27.1%,Ⅳ类水河长占11.8%,Ⅴ类水河长占6.0%,劣Ⅴ类水河长占21.3%[15]。

2 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治水害、兴水利,始终贯穿于中国的发展历史。

117 第2期 张利平等:中国水资源状况与水资源安全问题分析建国后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到2000年建成水库8.5万座,总库容5100亿m3;年供水能力已由1949年的约1000亿m3增加到近5700亿m3,发展灌溉面积8.5亿hm2;修建堤防27万km,初步控制了大江大河常遇洪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万km2;水电装机7680万kW,653个县实现了农村电气化。

2000年全国用水总量5498亿m3。

其中:农业3784亿m3,占68.8%;工业1139亿m3,占20.7%;生活用水575亿m3,占10.5%。

从开发利用程度分析,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达到20%,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海河流域地表水控制利用率达到94%,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开采率为100%,水资源总量消耗率达到96%。

从用水指标分析,全国人均用水量430m3,万元GDP用水量281m3,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80m3,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479m3(1亩=1/15hm2),城镇生活人均用水量为219L/d,农村生活人均用水量为89L/d[13]。

3 我国水资源安全目前的主要问题(1)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严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年均洪灾损失高达120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4%。

1991年的江淮大水、1994年珠江大水、1998年的长江和松花江、嫩江大水,都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气候的变化,全国有1/4的国土面积缺水,1/10地区的水资源仅能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不少地区连起码的需求也不能满足。

全国每年缺水量近400亿m3,中国农业,特别是北方地区农业干旱缺水状况加重。

目前,全国仅灌区每年就缺水300亿m3左右。

20世纪90年代年均农田受旱面积耕地面积0.27亿hm2,年平均粮食减产200多亿kg,占总产量的比例则达到4.7%,干旱缺水成为影响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全国农村有2400多万人口和数千万头牲畜饮水困难,1/4人口的饮用水不符合卫生标准。

中国城市缺水现象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年扩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缺水愈来愈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