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泰词汇语法对比与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偏误分析-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泰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的语序偏误分析

泰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的语序偏误分析

泰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的语序偏误分析泰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时,由于汉语与泰语的语序存在差异,通常会出现一些语序偏误。

本文将分析泰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常见的语序偏误,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泰国留学生在句子的主谓宾语排列上容易出现错误。

在汉语中,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而泰语则采用主谓宾序,即主语-宾语-谓语。

泰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时往往会倾向于使用泰语的语序,导致句子的意思不清晰。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例句以及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汉语的基本语序。

教师还可以逐步引导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从简单句开始,逐渐引入复杂的句子结构。

泰国留学生在使用动词时常常出现语序问题。

在汉语中,动词通常放在句子的谓语位置,而泰语则将动词放在句子的末尾。

泰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容易将动词放在末尾,导致句子的语序不正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动词的位置。

可以使用一些例句来帮助学生理解汉语动词的位置,并通过多次练习来加深印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举例以及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副词的正确位置。

可以向学生示范正确的语序,并要求他们进行口头或书面练习,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为了帮助泰国留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的语序,教师还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教学方法。

可以进行汉语和泰语的对比,让学生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的语序差异来加深理解。

还可以使用实践教学法,鼓励学生大量进行口语表达,从而增加学生对汉语语序的熟悉程度。

泰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语序偏误。

通过以上的解决方法,教师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纠正这一问题,并加强学生对汉语语序的掌握能力。

这将有助于学生在汉语学习中更加流利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泰国学生初学汉语的偏误分析

泰国学生初学汉语的偏误分析

泰国学生初学汉语的偏误分析汉语、泰语两种语言同属汉藏语系,是亲属语言,二者都拥有丰富的量词,量词的作用主要是表示事物的单位和动作行为的量。

从大类上来分,量词主要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即修饰名词的为名量词,修饰动词的为动量词。

名量词数量繁多,用法灵活,因此,本文将以名量词为研究对象,从泰国学生汉语习得中名量词偏误入手,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并由此提出教学建议,希望对初中级汉语水平学习者有所助益。

一、泰国学生使用汉语名量词的偏误表现笔者在泰国曼谷陕迪拉职业技术学院担任教学工作期间,收集了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名量词过程中出现的偏误。

笔者从105名学生的作业、试卷中,共搜集到77条关于名量词使用的偏误,其中名量词的遗漏、误加、错用共67条,名量词位置使用错误10条,下面将对此进行详细叙述。

(一)名量词的遗漏和误加。

1.名量词的遗漏:泰语系统和汉语系统里都有数量繁多的名量词,但学生在答题或者写作的过程中,遇到不熟悉且没有掌握的汉语名量词时,常会遗漏名量词。

(1)教室后面有两大树。

(2)他头上戴着一帽子。

(3)昨夜下了一大雨。

(4)王林拿着一球棒,大家一起打棒球。

(5)泰国蚊子很多,老师帮我们点了一蚊香。

2.名量词的误加:在某些句子中,不需要用名量词修饰的地方学生却多加了。

(1)我回泰国的那个天,妈妈去机场接我。

(2)我学习了两个年的汉语。

(3)上个周我去芭堤雅玩。

语料显示,学生在“年、天、周”前都加上了量词“个”,学生误将时间量词认作名词,以为在能计量的名词前都要用量词修饰。

(二)名量词的错用。

1.泛用名量词“个”在汉语名量词中,“个”学生接触最早,使用范围较广,且使用频率最高,而且在生活中很多名词都可以用名量词“个”进行修饰,如一个人、一个朋友、一个嘴巴、一个鼻子、一个包子、一个鸡蛋等。

这就给学生造成了一种错觉,他们把“个”当作万能名量词,由此造出很多不合规范的句子。

(1)他家有两个汽车。

(2)我妹妹买了一个新衣服。

《2024年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范文

《2024年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范文

《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篇一一、引言在泰国,随着汉语教学的日益普及和深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的重要性不断增强。

其中,语音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口语表达和理解能力。

本文旨在分析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过程中常见的偏误,并探讨其成因和解决方法。

二、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类型1. 声母偏误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声母时,常常出现混淆或发音不准确的情况。

例如,容易将“b”和“p”,“d”和“t”等发音相似的声母混淆。

此外,对于一些带有特殊发音部位的声母,如“z”,“c”,“s”等,由于发音方法与泰语不同,学生往往难以掌握。

2. 韵母偏误韵母的发音偏误也是泰国学生常见的语音问题。

例如,在发复韵母时,如“ai”,“ei”,“ao”等,学生往往无法正确把握音节的结构和发音技巧。

此外,对于带有特殊音素的韵母,如后鼻音“ang”,“eng”等,由于发音方法和舌位与泰语差异较大,也容易导致偏误。

3. 声调偏误汉语的声调系统与泰语不同,这是导致泰国学生发音偏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学生往往难以掌握汉语的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容易出现声调混淆或升降调不准确的情况。

三、偏误成因分析1. 母语迁移影响由于泰语和汉语的语音系统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导致发音偏误。

例如,泰语的辅音音系和元音音系相对独立,而汉语的音节结构则较为复杂,这给泰国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学习难度。

2. 教学方法不当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针对泰国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导致学生无法准确掌握汉语语音的发音技巧和要点。

此外,部分教师可能存在口音问题或教学不严谨的情况,也会对学生的发音产生不良影响。

四、解决方法1. 加强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基础训练针对泰国学生的发音偏误,应加强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和技巧。

同时,可以通过对比分析和反复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区分易混淆的音素和音节。

《2024年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范文

《2024年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范文

《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与泰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不断深入,汉语在泰国的学习逐渐成为热潮。

然而,在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语音偏误问题成为了影响其汉语水平提高的一大障碍。

本文旨在分析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时常见的偏误类型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二、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类型1. 声母偏误: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声母时,常常出现混淆和发音不准确的情况。

例如,将“z”与“zh”混淆,将“c”与“ch”混淆等。

这些偏误主要是由于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与泰语的发音习惯存在差异。

2. 韵母偏误:韵母偏误是泰国学生常见的语音问题之一。

如将“ei”发成“a”,将“ou”发成“au”等。

这些偏误往往是由于对汉语韵母的发音技巧和音位区别把握不够准确。

3. 声调偏误:汉语的声调是泰语所没有的,因此学生在掌握声调时存在较大困难。

常见的偏误包括平调、升调、降调等错误,导致无法正确表达句子的意义。

三、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原因分析1. 母语负迁移:泰国的语言习惯和发音方法与汉语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容易受到母语的干扰,导致发音偏误。

2. 教材和教学法的局限性:部分教材在教授汉语语音时,未能充分考虑泰国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同时,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针对性,无法有效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偏误。

3. 学习环境和练习机会: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缺乏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以及足够的练习机会。

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及时纠正自己的发音偏误。

四、教学策略建议1. 针对声母偏误:教师可以采用对比教学法,将泰语与汉语的声母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找出两者的差异,从而更好地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如音频、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汉语声母的发音过程。

2. 针对韵母偏误:教师可以采用分步骤教学法,将复杂的韵母拆分成简单的音节进行教学,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发音技巧。

《2024年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范文

《2024年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范文

《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汉语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泰国学生开始学习汉语。

然而,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语音的掌握一直是泰国学生的难点之一。

本文旨在分析泰国学生在汉语语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偏误,以期为汉语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的类型1. 声母偏误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声母时,常常出现混淆的现象。

例如,将“z”和“j”,“c”和“ch”,“s”和“sh”等音混淆。

这主要是由于汉语和泰语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在发音时难以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

2. 韵母偏误在韵母方面,泰国学生常常出现前后鼻音不分、平翘舌音混淆等问题。

如将“an”和“ang”,“en”和“eng”等音混淆,以及将“zhi”、“chi”、“shi”等平翘舌音混淆。

这主要是由于泰语的音节结构与汉语不同,导致学生在掌握韵母的发音时存在困难。

3. 声调偏误声调是汉语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最常出现的问题之一。

学生往往无法准确掌握汉语的四个声调,导致发音不准确。

这主要是由于泰语的声调系统与汉语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

三、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的原因分析1. 母语负迁移由于泰语和汉语的语音系统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常常受到母语的干扰,导致发音不准确。

例如,泰语的辅音和元音系统与汉语的声母和韵母系统存在差异,使得学生在转换语言时出现困难。

2. 教学方法不当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过于注重语法和词汇的教学,而忽视了语音的教学。

此外,部分教师可能没有针对泰国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导致学生无法有效掌握汉语的发音技巧。

3. 学习环境和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态度也会影响其语音掌握情况。

在缺乏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下,学生可能无法充分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此外,学生的学习态度也会影响其学习效果,如果学生对语音学习不够重视,那么其发音的准确性就会受到影响。

四、改进措施与建议1. 针对母语负迁移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比分析泰语和汉语的语音系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的发音技巧。

泰国华校中小学生学习汉语并列连词偏误研究

泰国华校中小学生学习汉语并列连词偏误研究

四、教学建议
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教师在教授汉语连词时,应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汉 语连词的用法和意义。同时,教师还应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例,帮助学生加深对 汉语连词的理解。
2、对比分析母语与汉语的差异
2、对比分析母语与汉语的差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比分析泰语和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表达习惯,帮 助学生明确两者之间的差异。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连词的用法,避免 出现母语负迁移的情况。
二、泰国华校中小学生学习汉语并列连词的偏误类型
3、冗余偏误:学生在句子中添加了不必要的并列连词,使得句子显得啰嗦。 例如,“因为下雨,所以我们要带伞”应该为“下雨了,我们得带伞”。
三、偏误原因分析
三、偏误原因分析
1、母语干扰:泰国学生的母语中并没有与汉语并列连词完全对应的语法结构,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混淆。
3、重视文化背景的融入
3、重视文化背景的融入
教师在讲解汉语连词时,可以融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汉语连词的意义和用法。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文化交流活动等形式,增强学生 对中泰文化差异的认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谢谢观看
三、偏误原因分析
2、教材不足:目前泰国华校中使用的汉语教材对于并列连词的讲解不够详细, 导致学生无法全面理解和掌握。
三、偏误原因分析
3、教师因素:部分教师对并列连词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法不够科学,使 得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
三、偏误原因分析
4、学习环境:泰国华校中的汉语学习环境相对较为单一,学生缺乏足够的实 践机会,导致他们在运用并列连词时容易出现错误。
参考内容
一、引言
一、引言

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

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

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近年来,随着中泰两国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泰国学生选择学习汉语。

然而,由于两种语言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往往会出现一些语音偏误。

本文将对泰国学生在汉语语音学习过程中常见的偏误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原因及解决方法。

首先,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时常出现的一个偏误是音节的读音错误。

泰语和汉语的音节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泰语中的辅音和元音的组合方式与汉语不同,因此泰国学生往往会按照泰语的读音规则来读汉语音节,导致读音不准确。

例如,泰语中没有类似汉语的声调,因此泰国学生经常无法正确发出汉语中的四个声调,使得他们的汉语口语流利度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声母和韵母时也容易出现偏误。

汉语的声母和韵母的数量较多,且存在较为复杂的组合规则,而泰语中的声母和韵母则相对简单。

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往往会将汉语的声母和韵母与泰语的相应音素混淆,导致读音不准确。

例如,泰国学生在读汉语韵母时经常会出现发音过程中音调不稳定、元音清晰度不够等问题,这也会影响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此外,泰国学生还容易在学习汉语的儿化音和浊化音时出现偏误。

泰语中并没有儿化音和浊化音的概念,而这在汉语中却是较为常见的现象。

泰国学生由于没有类似的语音现象进行参照,往往会难以准确掌握汉语中的儿化音和浊化音的发音规则,造成语音偏误。

以上是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过程中常见的偏误。

那么,这些偏误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语音差异是导致偏误出现的重要原因。

泰语的音节结构与汉语存在较大差异,这导致了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往往会按照泰语的音节规则发音,从而产生偏误。

其次,学习环境和教学方法也对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学习造成影响。

如果学习环境中存在较多的汉语母语者,泰国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和交流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语音表达能力。

然而,如果学习环境中缺乏汉语母语者或者教学方法不够规范科学,那么泰国学生的语音学习就容易出现偏误。

泰国学生初学汉语的偏误分析

泰国学生初学汉语的偏误分析

参考内容
引言
引言
随着中泰两国在教育、文化、经济等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泰国 学生开始学习汉语。方位词作为汉语中的重要词汇,对于泰国学生在学习和使用 汉语时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旨在分析泰国学生在使用汉语常用方位词时出现 的偏误,探究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以期为泰国学生提供更实际的帮 助。
四、总结
四、总结
本次演示分析了泰国学生初学汉语时常见的偏误类型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 应的解决方案。通过对偏误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泰国学 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助于促进中泰两国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为推进汉语 言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作出贡献。
2、教材质量低
2、教材质量低
目前,针对泰国学生的汉语教材种类繁多,但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教材内容 陈旧,缺乏实用性;有些教材对难点和重点的讲解不够深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出现困惑和误解。
3、教师因素
3、教师因素
教师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一些教师可能对泰语和汉语的差异不 够了解,无法有效地纠正学生的偏误;有些教师可能过于依赖教材,缺乏灵活性 和针对性,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偏误分析
3、对空间方位的理解不足:例如,在描述“这本书放在桌子上”时,部分学 生会错误地表达为“这本书在桌子上面”,而正确的应该是“这本书在桌子上 面”。
原因与对策
原因与对策
导致泰国学生出现上述方位词偏误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母语负迁移:泰国学生的母语中没有严格对应的方位词,因此在学习汉语 方位词时容易出现混淆。
一、泰国学生初学汉语的偏误分 析
1、语音偏误
1、语音偏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泰词汇语法对比与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偏误分析一、汉、泰语词汇及语法的共同性(一)汉、泰语都广泛运用复合法构词。

在这两种语言中,词根组合构成新词是最常见的构词方式。

例如汉语的“手”可以跟其他词根构成大量新词,手表/ 手册/手工/ 手巾/手段/手腕等等。

泰语的(手)也能跟其他词根组成许多词,如(手套)(抢手)(手铐)(手气)(手语)(能手)等等。

最突出的是汉语合成词复合的几种类型泰语都有。

例如:联合型:(汉语)伟大聪明(泰语)隐藏=隐+藏保管=照看+看偏正型:(汉语)眼泪卧铺(泰语)眼泪=水+眼卧铺=地方+睡觉主谓型:(汉语)自信地震(泰语)可xx=值得+xx大方=心+广阔动宾型:(汉语)满意伤心(泰语)满意=满足+心伤心=难受+心(二)汉、泰语都缺少词的内部形态变化,语法关系主要靠语序和虚词表示。

汉、泰语句子的基本形式都是主――谓――宾(SVO)格式。

(汉语)我买书。

你忙吗?(泰语)fans?%rna?%`s?%rk‘unjo?%` m?a我i 买书。

你忙吗?汉、泰语中的虚词是表达意义的另一重要手段。

汉语有动态助词“着、了、过”附在动词、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状态,在某一过程中所处的情况,泰语则用“[lau]表示”动作的完成。

汉语有语气词“吗、吧、啊”附在句尾表示各种语气,泰语用‘“ [r表c]示”疑问语气。

如:(汉语)你吃饭了没有?吃了。

(泰语)k‘unkink ‘aur?%rja??%kin` l u.汉语)来了,是吗?(泰语)mai l au r c?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汉、泰语不论是语音、词汇、还是语法,都有不少共同点。

这些共同点是泰车学生学汉语的有利因素。

然而,汉语和泰语之间也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这种差异却为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带来了障碍,使他们在学习中容易出现偏误。

二、汉、泰语词汇、语法的差异性汉语和泰语的差别,也同样广泛地存在于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

这种差别,有的十分明显,有的却极其细微。

(一)词汇方面不同的民族对于客观事物的分类标准和分类角度往往不完全相同。

这种分类标准和分类角度的不同,使得汉、泰语在词汇方面存在不少差异。

1、精密化的差异虽然汉、泰语的实词由于所指的客观事物相同,大多可以对译,但有些名词、动词、形容词精密化程度却不一样,对译就会出现一些错误。

泰语中“年、岁、年级”可以用一个词[pi]来表示,而汉语要用不同的词表示,比泰语精密得多。

泰国学生作业中常有这样的句子出现:* 昨天是我十八年的生日。

* 我妹妹上中学二岁。

汉语“洗头、洗澡、洗手,洗衣服”只要用一个“洗”,但泰语“洗头[sap‘m、]洗澡[an?%`am]、洗手[la?%`m?%r]、洗衣服[sakp ‘a用]”不同的词,这又比汉语精密得多。

“坏、死”的意思不一样,在汉语中要用价目词来表示,而泰语用[sia]可以表示这两种意思。

[sia]用在人或物上都可以。

翻译成汉语时就必须根据内容取舍一个。

* 听说xx 的父亲坏了,我们都很难过。

星期天湖大菜场附近有一辆公共汽车死了,造成严重的堵车现象。

泰语中[mau]有“醉、晕、痴迷”等几个意思,可以[man]酒,[mau]车,也可以[mauja](吸毒上瘾),但汉语可以说“喝醉酒了”、“晕车”、“吸毒上瘾”,不能说“醉车”、“醉毒品”等。

泰国学生的练习中却有这样的句子:* 从曼谷到普吉十六个小时的汽车,我醉车很厉害。

* 她失间断性变量了,但她还很醉她以前的男朋友。

这些不规范的句子,都是学生受母语影响的结果。

2、色彩的差异汉、泰语的词语除了词汇意义以外,还有鲜明的色彩意义。

这种色彩意义与本民族历史文化背景有密切关系,明显地体现出民族文化的色彩。

例如颜色词,汉语的颜色词主要是“红、白、黑、黄、灰”⋯这⋯些词除了表示各种不同的颜色外,还有与中国文化相联系的引申义。

例如:“红”最主要的象征意义是:正义、喜庆、受人欢迎或成功等。

象红旗、红领巾(正义),红色、红榜(喜庆),红人、走红(受欢迎),等等。

“黑”的主要象征意义是:反动、违法、狠毒。

如:黑帮、黑市户口、黑社会、黑心。

“黄”主要象征意义是,色情、不成功。

如:黄色小红、黄色录相、打“黄”、事情“黄”了。

学生不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就很易理解这些词的色彩意义。

泰语的颜色词“黑、白”有引申义。

紫色是皇室成员,特别是皇后和公主喜欢的颜色,紫色也象征着一种吉祥、华贵。

另的颜色词就只表示颜色。

受华侨的影响,泰国人也用红色来象征喜庆。

各家金器店的门面一律红底黄家。

但泰国学生还是不理解“那个歌星是红歌星。

‘红'是什么意思”。

词语的色彩义既不能类推,也不能单靠词曲的释义,只有在不同的语境中才能进行对比,加以理解。

3、副词运用的差异(1)汉语的副词“再”和“又”都可以表示动作重复,在泰词用“[mai](”新)“[ik ‘la?(%再`]一”次)表示,它们可以任意换用,[mamai] (再来),[maik‘ la?%(`再] 来),意思一样。

泰语表示动作重复的副词可以替换,而汉语不能,如“再”,“又”就不能随便替换。

下面两个病例就是泰国学生受母语影响,随便替换的结果。

* 老师,李克今天再没交作业。

* 我没听清楚,请你又说一遍,好吗?(2)汉语的“怪”、“很”都是程度副词,泰语一概用[mak]表示,泰国学生学汉语时也不例外,他们用“怪、很”造句时,常写出这样的句子:* 他的想法很好,我怪同意。

*他感冒怪厉害。

(3)“但是”、“却”在汉语中都是表转折的关联词语。

泰语[t?%^]、[t?%^wa]用这两个词来表达,表转折意义时,二者可通用,固定放在第二分句的在上。

受母语影响,他们造汉语句子时也是如此。

* 虽然xx 很繁华,却我们更喜欢清迈。

(4)汉语表范围的副词“一概”、“都”在泰语中没有对译词。

学生在用“都” 的地方,用了“一概”:* 我们一概到xx 去旅游。

4、量词运用的差异汉语,泰语都有量词,泰国学生头脑中有量词的概念,不会出现“二茶杯”,“三香蕉”之类的错误,但汉、泰量词在用法上差异是很大的。

“桌子、椅子、猫、狗”汉语用不同的量词表示,泰语只要用一个[dua]表示就行了。

汉语中的“个”是运用得最广泛的一个量词,“孩子、本子、杯子、鸡蛋、桔子”⋯都⋯可以用“个”作量词,而泰语却分别用[k ‘u、n][pai]、[f?%`]、[pn] 表示。

虽然汉、泰语都有量词。

但名、量配合却不尽相同,这使学生学习时常有无所适从之惑。

特别是对汉语中约定俗成的量词,更是难以把握。

例如“一匹巴/ 一口猪/一头牛/一只羊/一条狗/一峰骆驼⋯⋯在汉语中均表示较大的动物,却用了不同的量词。

“双”、“对”这两个量词都含有“成双,成对”的意思,泰国学生却容易将其混淆:*一双眼镜,一双耳环/一双兄弟*一对手,一对筷子/一对手套(二)语法方面1、修饰成分语序的差异前面谈到汉、泰语的共同性时提到,汉、泰语由于都缺乏词的内部形态变化,语法关系主要靠语序和虚词表示,其基本句型都是主―谓―宾(SVO)格式,但修饰成分与中心成分,不论是词,短语或是句子,汉语与泰语的语序正好相反。

汉语是前偏后正,泰语是前正后偏。

譬如:(1)合成词学校――(校学)xx―― ?z国中)早饭――(饭早)火车站――(站车为)(2)短语慢慢说――(说慢慢)快来――(来快)下雨的时候――(时间的雨下)(3)句子(汉语)我爸爸在一家公司里工作。

(泰语)爸爸的我工作在公司一家。

(汉语)xx 从清迈来。

(泰语先生xx 从清迈。

汉语)我这个学期来这儿教书(泰语)学期这我来教书这儿。

(汉语)他每种汽车都会开。

(泰语)他开汽车会每种。

2、汉语时间名词、地点名词的排列顺序是“大→小”,而泰语是“小→大”。

日期的表示法:(汉语)年、月、日(号)(泰语)日、月、年地名的表示法(汉语)国家、省(市)、城市、单位、部门(人名)或国家、省(市)、城市、街道、门牌号码(人名)(泰语)(人名)、部门、单位、城市、府(省)、国家或(人名)、名牌号码、街道、城市、府(省)、国家受泰语时间地点表示法的影响,学生会说出这样的句子:* 我们是二十日八月到长沙来的。

*我住在201 房间专家楼xx。

3、“把”字句的误用“把”字句是汉语的一种特殊句型,泰语中没有“把”字句。

泰国学生对“把”字感到头痛,该用的时候不用,不该用的时候又用了。

表示施动者对人(物)如何处理,处理的结果是受处置对象的情态,该用“把”字句表达。

此时泰国学生一般不用;* 老师,我帮你翻译中文成泰文。

*爸爸骂孩子哭了。

表心里活动的动词,不能作“把”字句的谓语动词,这种表示心理活动的句子,也不能用“把”字句来表达;“把”字句后面也不能带可能补语。

例如:* 我把太极拳很喜欢学。

你把我话听懂了没有?三、结束语综上所述,泰语作为学生的母语,对泰国学生学习汉语是一大障碍。

只有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找出两种语言间的不同处,区别开细小的差异,才能使学生真正地进入汉语学习的自由天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