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选择题及答案

统计学选择题及答案
统计学选择题及答案

第一章

1、统计学是(B)

A. 实质性科学

B. 方法论科学

C. 纯自然科学

D. 社会学科学

2、统计的三种含义中作为基础的是(C)

A. 统计分析

B. 统计理论

C. 统计工作

D. 统计资料

3、最先将概率论引进统计学的学者是(B )

A. 商鞅

B. 凯特勒

C. 高尔登

D. 皮尔生

4、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是(A )

A. 品质标志

B. 数量标志

C. 数量指标

D. 质量指标

5、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8分、74分、89分和91分。那么,“成绩”是(B )

A. 品质标志

B. 数量标志

C. 标志值

D. 数量指标

6、在全国人口普查中,总体单位是(B )

A. 每一户

B. 每个人

C.每个地区的人

D.全国人口数目

7、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山地的海拔高度(C )

A. 都是连续变量

B. 都是离散变量

C. 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D. 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第二章

1、抽样调查应遵守的原则是(B )

A. 随意性原则

B. 随机原则

C.可比性原则

D.全面性原则

2、为了解工业企业期末在制品数量,调查人员去现场观察计数,这种收集资料的方法是(C )

A. 采访法

B. 询问法

C. 直接观察法

D. 报告法

3、为了解企业收入状况,分别选择收入高、中、低的几个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B )

A. 抽样调查

B. 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普查

4、某公司将员工分为老、中、青三类,然后根据各个员工情况的分析。从三类员工中按比例选出若干名员工为代表,调查他们的文化活动支出金额,再推算出全公司员工文化活动支出金额的近似值,为(B )

A. 抽样调查

B. 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普查

5、重点单位是指(C )

A. 不重要的单位

B. 这些单位的个数在总体中占很大比重

C. 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中的绝大部分

D. 这些单位无意义

6、调查首钢、宝钢、鞍钢等几个大型钢厂的钢产量来了解我国钢产量基本情况,此方式属于(D )

A. 普查

B. 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7、某市工商银行要了解2014年第二季度全市储蓄金额的基本情况,调查了储蓄金额最高的几个储蓄所,这种调查属于(B )

A. 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8、通过网络而收集数据的是直接收集法(错)

9、统计报表是一种自下而上布置调查任务的统计调查组织形式。(错)

第三章

1、统计分组能够将(C )

A.总体中性质相同的单位划分开来

B.性质不同的总体划分开来

C.总体中性质不同的单位划分开来

D.性质相同的总体划分开来

2、统计分组的关键是(C )

A. 确定分组形式

B. 划分经济类型

C. 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D.确定组数与组距

3、统计分组的依据是(A)

A. 标志

B. 指标

C. 变量

D.参数

4、将统计总体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A)

A.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B.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C. 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5、在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正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将此单位(B )

A.归入下限所在组

B.归入上限所在组

C. 归入任何一组都可

D.重设一组

6、对现象总体只按一个标志分组的是(C )

A.品质标志分组

B. 数量标志分组

C. 简单分组

D. 复合分组

7、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B )

A. 人口按年龄分组

B.人口按性别分组

C. 居民家庭按总收入分组

D. 居民家庭按生活消费量分组

8、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A )

A.职工按年龄分组

B.职工按职别分组

C. 职工按民族分组

D.职工按性别分组

9、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及以上的标志层叠运用的分组是(D )

A.品质标志分组

B.数量标志分组

C. 简单分组

D.复合分组

10、分配数列中的频率是指(C )

A.各组分布次数相互之比

B.各组的频数相互之比

C. 各组分布次数与总次数之比

D.各组分布次数

11、分配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A )

A.等于100%

B.小于100%

C. 大于100%

D.不等于100%

12、为了统计运算方便,在编制等距数列时,若全距为48,组数为5,则组距为(B)

A.5

B. 10

C. 9.6

D. 9

判断

13、用连续变量作分组标志时,相邻组的上、下限应重合。(对)

14、在确定组限时,最大组的上限应大于最大变量值。(对)

15、区分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依据是分组标志的多少。(对)

16、在进行统计分组时,总体中的任何一个单位有可能同时归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错)

17、离散型变量可以作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式分组,而连续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对)

第四章

1、人们认识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基础指标是(A )

A.总量指标

B. 相对指标

C. 平均指标

D. 标志变异指标

2、时点指标的数值(C )

A.通常连续登记

B. 具有可加性

C. 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无关

D. 时间间隔越长,指标数值越大

3、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今年比去年降低10%,实际降低15%,则计划完成程度为(B )。

A.150%

B. 94.4%

C. 104.5%

D.66.7%

4、总体各部分指标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得到的结构相对指标值之和(B )

A.大于100%

B.等于100%

C. 小于100%

D.无法确定

5、某高等学校今年招生2000人,年末在校学生为21000人,则(D )

A.均为时点指标

B. 均为时期指标

C.前者为时点指标,后者为时期指标

D. 前者为时期指标,后者为时点指标

6、总体内部的部分数值与另一部分数值之比是(D )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 强度相对指标

D.比例相对指标

7、在计算平均指标时,容易受到变量数列极端值影响的是(C )

A. 众数

B. 中位数

C. 算术平均数

D.权数

8、设有8个工人生产某种产品,他们某日的日产量(件)按顺序排列是:

4、6、6、8、9、12、14、15,则日产量的中位数是(C )

A.4.5

B. 8和9

C. 8.5

D.无中位数

9、假定某地区四个农产品收购站收购某种农产品的价格分别为每千克5.5、5.3、5.0、5.1元,四个收购站各自收购了10万元的该农产品,四个收购站该种农产品的平均收购价格为(C )元/千克。

A.5.210

B. 5.215

C. 5.218

D.5.225

10、某企业某年上半年月产量分别为:410、420、380、410、420、420万件,则该企业上半年的平均月产量、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C )

A.410、420、420

B. 420、420、420

C. 410、415、420

D. 415、420、410

11、标志变异指标中,由总体中两个极端数值大小决定的是(A )

A.极差(全距)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标准差系数

判断题:

1、中位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所以当数列中出现极值时,中位数比数值平均数更具有代表性。(对)

2、某班组8名工人日产量(件)分别是7,8,9,10,11,12,13,14,则这个数列中没有众数。(对)

3、在一个变量数列中,中位数把全部标志值分成两个部分,即两端的标志值个数相等。(对)

第七章

1、已知x与y两变量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且σx =5,σy =10,=45,则x与y之间存在着(B )

A.较密切的负相关

B. 较密切的正相关

C. 较不密切的负相关

D. 较不密切的正相关

2、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则计算出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B )

A. 越趋近于0

B. 越趋近于1

C. 越小于1

D.越大于1

3、若变量x与变量y之间完全正相关,则相关系数r=(A )

A. 1

B. -1

C. 0

D. ∞

4、已知= 150,σx = 18,σy = 15,则变量x与y的相关系数是(A )

A.0.56

B. 0.85

C. -1

D. 0

5、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C )

A. 0 ≤r ≤1

B. -1< r <1

C. -1 ≤r ≤1

D. -1 ≤r ≤0

6、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的数值(B )

A. 越小

B. 越接近于0

C. 越接近于1

D. 越接近于-1

7、下列哪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高?(D )

A.销售额和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9

B.销售额和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84

C. 价格和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91

D. 流通费率和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4

8、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称为(A)

A.单相关

B. 复相关

C. 无相关

D.负相关

9、当相关关系中有三个变量时,这种相关关系称为(B )

A.单相关

B. 复相关

C. 直线相关

D. 曲线相关

10、某超市某种商品的销售量与销售价格之间的相关系数是(A )

A. -0.9546

B. 0.9546

C. -1.3841

D. 1.3841

判断:

11、相关系数r取值范围在+1和-1之间。(对)

12、当变量x按一定数额变化时,变量y也随之近似地按固定的数额变化,那么这两个变量间为正相关。(错)

13、(甲)某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5.因此,(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对)

14、只有当相关系数接近+1时,才能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关系。(错)

第八章

1、每一吨铸铁成本(元)倚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yc = 56 + 8x,这意味着(C )

A.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

B.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

C.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

D.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56元

2、估计标准误差是反映(B )

A. 平均数的代表性大小的指标

B.回归直线代表性大小的指标

C. 相关关系强弱的唯一指标

D.平均发展水平高低的指标

3、对有因果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时,则(B )

A.两个变量不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B.两个变量要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C.两个变量是随机的

D. 可以建立两个回归方程

4、在直线回归方程中:y = bo + b1x, b1表示(D)

A. 当y增加一个单位时,x的平均增加量

B. 当y增加一个单位时,x增加b1的数量

C. 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增加b1的数量

D. 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增加量

判断:

5、相关分析可以不分自变量与因变量,回归分析也如此(错)

6、回归分析是把变量的函数关系转变为相关关系的手段(错)

7、产量增加,则单位产品成本降低,此种关系属于相关关系。(对)

8、回归系数b大于0或小于0时,则相关系数r也大于0或小于0. (对)

第九章

1、某造纸厂1999 年的产量比98 年增长了13.6%,总成本增长了12.9%,则该厂1999年产品单位成本(A )

A.减少0.62% B.减少5.15% C.增加12.9% D.增加1.75%

2、某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C ) A.3% B.10% C.7.1% D.107.1%

3、单位产品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6%,产量增长6%,生产总费用(B )

A.增加B.减少C.没有变化D.无法判断

4、某商店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商品销售额增长6.5%,商品销售量增长6.5%,则商品价格(D )

A.增长13 B.增长6.5%C.增长1%D.不增不减

第五章

1、抽样调查的目的是(D )

A.了解样本的数量特征

B. 对重点单位做深入研究

C. 估计抽样误差

D. 用样本参数来推断总体参数

2、如果扩大抽样允许误差,则抽样推断的精确度会(B )

A. 提高

B. 降低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3、如果扩大抽样允许误差,则抽样推断的可靠性会(A )

A. 提高

B. 降低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4、通常所说的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A )

A.大于30

B. 小于30

C. 小于10

D. 10和20之间

5、某企业生产的袋装咖啡平均重量为700克,抽样平均误差为10克,该企业袋装咖啡平均重量在670—730克之间的概率保证程度是(B )Z0.0013= 3

A. 95.45%

B. 99.73%

C. 68.27%

D. 95%

6、某公司的打印机平均每天工作6小时,抽样平均误差为1小时,在置信水平为95.45%的条件下推断该打印机平均每天工作时间的置信区间为(D )Z0.023 = 2

A.4—6小时

B. 5—6小时

C. 6—8小时

D. 4—8小时

判断:1、如果扩大抽样允许误差,则抽样推断的精确度会降低(对)

2、如果扩大抽样允许误差,则抽样推断的可靠性会提高(对)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