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康复经

合集下载

冠心病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最佳方案

冠心病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最佳方案

冠心病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最佳方案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手术治疗往往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术后的康复锻炼同样至关重要。

科学合理的康复锻炼方案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复发的风险。

一、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冠心病患者术后进行康复锻炼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

通过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心肌的收缩力和耐力,增加肺活量,改善心肺的氧气供应和代谢能力。

其次,能改善血液循环。

锻炼促进血管扩张,增加血液流动速度,减少血液黏稠度,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

再者,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血糖、血脂水平。

运动可以消耗多余的热量,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调节血脂代谢,从而减轻心血管系统的负担。

此外,还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改善心理状态,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康复锻炼的时机冠心病患者术后的康复锻炼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体的恢复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开始。

一般来说,在术后 1 2 周,如果患者病情稳定,没有明显的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可以开始进行一些低强度的康复锻炼,如床边站立、缓慢步行等。

术后 3 4 周,可以逐渐增加锻炼的强度和时间,如快走、慢跑等。

术后 2 3 个月,如果恢复良好,可以进行一些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不同,康复锻炼的时机应因人而异,务必遵循医生的建议。

三、康复锻炼的类型1、有氧运动步行: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锻炼方式。

开始时可以在室内缓慢行走,逐渐增加行走的距离和速度。

慢跑:在身体适应步行锻炼后,可以尝试慢跑。

但要注意控制速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游泳:对关节的压力较小,能锻炼全身肌肉,增强心肺功能。

骑自行车:可以选择室内自行车或户外骑行,但要注意安全。

2、力量训练轻度的上肢力量训练,如使用小哑铃进行简单的动作练习。

下肢力量训练,如靠墙静蹲、缓慢的深蹲等。

3、柔韧性训练伸展运动:包括颈部、肩部、腰部、腿部等部位的伸展,每个动作保持 15 30 秒。

冠心病的康复方案

冠心病的康复方案

冠心病的康复方案冠心病的康复方案冠心病,亦称冠状动脉疾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它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脏供血不足而引发的。

冠心病可以导致心绞痛、心肌梗塞甚至心力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寿命。

然而,幸运的是,冠心病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康复措施来控制和改善。

本文将深入探讨冠心病的康复方案,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这一疾病。

## 了解冠心病了解冠心病是康复的第一步。

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这是一种在血管壁内积累脂肪、胆固醇和其他物质的过程。

这些斑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以逐渐增大,狭窄冠状动脉,降低心脏供血。

了解冠心病的风险因素也非常重要。

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肥胖、吸烟和家族史都是冠心病的常见危险因素。

了解个人的风险因素,可以帮助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冠心病的康复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它们有助于控制疾病进展和减少心脏负荷:1. **抗血栓药物:** 包括阿司匹林和抗凝血药,有助于减少血液凝块的风险,降低心肌梗塞的危险。

2. **β受体拮抗剂:** 这些药物可以降低心脏的工作负荷,减少心脏需氧量,对控制心绞痛非常有效。

3. **他汀类药物:** 用于降低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4. **抗心律失常药物:** 用于管理心律失常,以维持正常的心脏节律。

5. **抗高血压药物:** 控制血压,降低心脏负荷。

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服用这些药物,并遵守用药计划。

药物治疗的目标是维持稳定的疾病状态,减少症状和风险。

## 心脏康复计划除了药物治疗,心脏康复计划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这一计划通常包括以下组成部分:1. **体力活动:** 适度的有氧运动对于增强心脏功能和改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患者应遵循医生或康复专家的建议,开始适当的锻炼计划。

2. **饮食管理:** 饮食对于冠心病的康复至关重要。

患者应采取低脂、低胆固醇、低盐的饮食,增加水果、蔬菜、全谷物和健康的蛋白质摄入。

适合冠心病人的运动

适合冠心病人的运动

适合冠心病人的运动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然而,适度的运动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病情,促进康复和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将介绍适合冠心病人的运动方式,帮助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1. 散步:散步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运动方式,对冠心病患者来说非常适合。

可以选择在室内或室外进行散步,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

散步可以增加心脏和肺部的负荷,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同时能够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2. 游泳:游泳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方式,对冠心病患者非常适合。

水的浮力可以减轻关节的负担,减少运动时的压力。

游泳还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心脏的耐力和肌肉力量。

冠心病患者可以选择在游泳池进行游泳,注意保持适度的运动强度和时间。

3. 自行车骑行:自行车骑行是一种有氧运动,对冠心病患者非常有益。

可以选择在平坦的道路上进行骑行,避免过于陡峭的路段。

骑行可以增强心脏和肺部的功能,提高心脏的耐力和肌肉的力量。

同时,骑行还可以锻炼下肢肌肉,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循环。

4. 瑜伽:瑜伽是一种以呼吸和体位法为基础的运动方式,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和身体都有很好的影响。

瑜伽可以帮助冠心病患者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和焦虑。

同时,瑜伽的体位法可以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增强心脏和肺部的功能。

5. 健身操:健身操是一种有氧运动,通过音乐和舞蹈的形式,可以增加冠心病患者的心肺功能。

健身操可以提高心脏的耐力和肌肉的力量,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冠心病患者可以选择在健身房或者自己家中进行适度的健身操训练。

6.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对冠心病患者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推拿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脏和血管系统的功能,同时还可以缓解身体的疲劳和紧张。

冠心病患者可以选择在专业的推拿按摩机构接受推拿按摩,或者学习一些简单的自我按摩方法进行日常保健。

适度的运动对冠心病患者非常重要。

冠心病Ⅰ期康复

冠心病Ⅰ期康复

床上 活动
呼吸 训练
腹式呼吸,呼气与吸气之间 要均匀连贯,呼吸频率可较 缓慢,不可憋气。
1
Ⅰ期康复治疗方法
从第一天就开始有依托坐位,适应之 后逐步过渡到无依托独立坐位以及床 边坐位,或床边椅坐位(减少回心血 量,减轻前负荷)。
坐位 训练
步行 训练
首先克服体位性低血压。站立 位无不适后可开始床边步行, 需要加强监护。要特别注意避 免上肢高于心脏水平的活动, 会增加心脏负荷,成为诱发意 外的原因。
1
Ⅰ期康复治疗方法
禁忌蹲位排便 或排便时过分用力。便秘者使用润滑 性通便剂。腹泻会诱发迷走神经反射 致心律失常或心电不稳。
排便
上楼
上、下楼是保证患者出院后家 庭活动安全的重要环节。下楼 的运动负荷不大,而上楼的运 动负荷主要取决于上楼的速度, 必须保持缓慢的上楼速度,保 证呼吸平稳,不产生任何症状。
1
Ⅰ期康复治疗方法
心理康复 与
健康教育
消除焦虑和恐惧感,以冠心病常识为主的健康教育,强调戒烟、低脂 低盐饮食、规律生活、个性修养。
2
Ⅰ期康复方案调整与监护
运动中心率增加在 20次/min左右,则 保持原先的活动量;
02
01
运动中无不良反应,心 率增加<10次/min, 次日可以增加活动量;
04
心率增加>20次/min, 或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降低活动量,甚至暂时 停止运动。
03
新增加活动时最好在医学或 心电监护下开始,重复性的 活动不一定要连续监护。
3
Ⅰ期康复出院前评估
出院前评估及治疗策略:出院标准是低水平心电运动试验阴性, 或连续步行200m无症状和无心电图异常。患者出现并发症或运 动试验异常者则需要进一步检查,并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冠心病患者的康复【热门下载】

冠心病患者的康复【热门下载】

冠心病患者的康复【热门下载】
本文内容非常有参考的价值,如果对您有所帮助,请打赏,谢谢!
对于患有冠心病的患者而言。

最好的的康复治疗除了药物的治疗之外,同时还应该要有适当的锻炼来辅助。

那么哪些运动适合冠心病患者呢?下面就一些比较合适的康复锻炼供大家参考。

简化太极拳
每日练习1~2次,每次练习一套。

练习时要求动作缓慢、柔和、连贯、思想集中,如不能完成全套动作,分节练习亦可。

慢跑
每天1次,距离1500~2000米,速度约为每分钟100米,时间为15~20分钟。

此种锻炼只限于病情稳定的患者。

步行
每天1~2次,每次步行距离2000~3000米,时间为30分钟左右。

可逐渐增加步行速度和持续时间,要持之以恒。

步行时应选择平坦路,步幅均匀,步态稳定,呼吸自然,防止跌跤。

走跑交替
每天1~2次,每次走跑距离2000~3000米,时间为20~30分钟。

先步行1分钟,然后跑0.5分钟。

反复交替进行。

气功。

冠心病患者的康复

冠心病患者的康复

运动肌对氧的 利用能力及代 谢能力
例如:10ml血
6.4ml血
5mlO2 4mlO2
100ATP 100ATP
慢性期康复——机理
神经适应性效应
– 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 – 血液儿茶酚胺含量下降
心率运动反应下降 收缩压运动反应下降
运动时心肌耗氧量下降
慢性期康复——机理
生物力学效应
– 肌肉收缩动作合理性增加 – 肌纤维收缩效率增加
– 自患者出院开始至病情稳定性完全确立 – 时间为5~6周
出院后康复——适应证&禁忌证
适应症 – 病情稳定
– 运动能力在3MET以上
禁忌症 – 病情不稳定
出院后康复——治疗目标
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轻度家务劳动 – 娱乐活动
运动能力达到4~6METs
出院后康复——治疗内容
家庭卫生 厨房活动 园艺活动 室内外散步 邻近街区购物 作业治疗 医疗体操 气功
低危损伤类 步行 骑车 骑固定自行车 游泳 划船
小结
冠心病康复的分期 各期的康复原理 慢性期康复的机制 慢性期运动处方的制定
谢谢!
严重并发症 手术切口异常 出现新的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 患者对康复治疗不了解、不合作
住院期康复——目标
减轻绝对卧床休息对肌肉和心血管调节带 来的不利影响
防止静脉血栓、体位性低血压 减轻压抑和焦虑,促进体力恢复
住院期康复——出院标准
低水平运动试验阴性 正常节奏连续行走200米无症状体征 正常节奏上下一层楼无症状体征 运动能力达到3~5METS
血液动力学
卧床休息
回心血量增加
心脏前 负荷增加
每搏量下降
利钠利尿
代偿性心率增快

冠心病患者的康复计划

冠心病患者的康复计划

冠心病患者的康复计划冠心病患者的康复计划1、介绍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通过康复计划来改善心血管功能,减轻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冠心病患者的康复计划。

2、评估和诊断在制定康复计划之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评估和诊断,包括心脏功能检查、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等。

这些检查可以确定患者的病情和康复需求。

3、药物治疗针对冠心病的不同类型和病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

患者应按医嘱规定正确使用药物,并定期复诊调整用药方案。

4、运动康复运动康复是冠心病患者康复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适合的运动方案,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伸展运动等。

患者应配合专业指导进行运动,并定期评估效果和调整运动计划。

5、饮食控制冠心病患者应遵循健康的饮食习惯。

饮食应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并富含蔬果、全谷物和健康脂肪。

此外,患者还应避免食用过多的糖分和加工食品。

6、心理支持冠心病患者常常面临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因此心理支持也是康复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患者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心理专家和康复专业人员的交流来减轻压力,并学习应对策略。

7、教育和培训患者和家属需要接受相关的冠心病知识教育和培训,了解疾病的原因、预防措施、治疗方法和康复技巧等。

这些教育和培训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冠心病。

附件:1、冠心病患者的康复计划工作表2、冠心病相关药物清单3、冠心病饮食指南法律名词及注释:1、冠心病:一种由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的心脏供血不足的疾病。

2、康复计划:指针对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的一系列康复措施和治疗方案。

3、评估和诊断: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4、药物治疗:通过使用药物来减轻或控制疾病的症状和进展。

5、运动康复:通过规划和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改善心血管功能和体能。

6、饮食控制:指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摄入营养素的方法,改善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防复发。

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方案

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方案

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方案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的心脏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心脏康复作为一种综合干预措施,可以帮助冠心病患者改善心功能、减少症状、增加体力和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的方案。

一、医疗干预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方案首先包括医疗干预。

患者需要接受医生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等。

药物治疗通常包括抗血栓药物、降血脂药、β受体阻滞剂等,以减轻冠心病的症状和控制病情的进展。

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则是针对冠状动脉病变进行修复或置换,以恢复心脏供血。

二、体力活动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方案中,体力活动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适度的体力活动可以增加心脏的耐力和力量,改善心肺功能,减少症状的发作。

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然而,患者在进行体力活动前应征求医生的建议和指导,确保运动的安全性和适宜性。

三、饮食调整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方案还需进行饮食调整。

合理的饮食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胆固醇水平、减轻心脏负担。

患者应选择低脂、低胆固醇、低钠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富含健康脂肪的食品摄入。

此外,患者还应避免过量饮酒和吸烟,以减少对心脏健康的不利影响。

四、心理支持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方案中,心理支持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冠心病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患者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学习应对压力的技巧,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五、教育与生活方式管理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方案中,教育和生活方式管理起着重要作用。

医护人员可以向患者提供相关知识,教授健康生活的方法和技巧,如心脏急救知识、生活规律、压力管理等。

患者也应积极参与康复课程和培训,学习心脏病管理的技巧,以便更好地掌握和控制疾病。

六、定期随访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方案中,定期的随访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定期随访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和康复进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康复经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因粥样硬化造成血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产生心绞痛;甚至因心肌坏死(心肌梗死)而引起心源性猝死。

研究表明,运动康复对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都极为重要。

运动可减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和肥胖症等;通过系统体育锻炼,可增大冠状血管的口径,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的血流分布,从而维持或增加心肌的供氧,提高心脏的工作能力。

参加心脏康复运动的心肌梗死病人病死率降低为19%~29%,尤其降低第一年的猝死率。

运动训练对不能进行血管重建手术的心绞痛患者也十分有用。

心绞痛患者运动康复训练后运动耐力提高,定量运动时心率和收缩压降低,心肌缺血阈提高,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Rehabilitation一词,中国内地翻译为康复,香港翻译为复康,台湾翻译为复健。

实质上康复就是以恢复人体功能至最高可能的水平为其目的。

现代医学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可谓起死回生。

临床上常常把存活认为是抢救成功,把病情平稳作为痊愈出院的当然指标。

事实上,病人出院远非能马上回归社会,因为种种功能障碍,使患者常常只能依然躺在床上,有的甚至终生卧床不起。

唯有将临床治疗与康复医学
相结合能使患者的生理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代偿,从而具有较高的生活质量。

冠心病的运动康复可分为三期:即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期康复(Ⅰ期)、急性心肌梗死出院后康复(Ⅱ期)和慢性冠心病或慢性期康复(Ⅲ期)。

冠心病患者住院期的康复运动
出与对心脏的保护,临床上主张患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6~8周,以待坏死的心肌形成瘢痕愈合,因而要求在此期间严格限制包括洗澡、更换衣服和自己进食等一切体力活动,以防出现室壁瘤或心脏破裂。

其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住院期间,可以进行一定的康复运动,这就是康复Ⅰ期。

康复Ⅰ期运动要以安全为原则,循序渐进。

康复活动一般从床上的肢体活动开始,包括呼吸训练。

肢体活动一般从远端肢体的小关节活动开始。

呼吸训练主要指腹式呼吸,要点是吸气时让膈肌尽量下降,呼气时腹部收缩,把肺内的气体尽量排出。

要均匀连贯,可以比较缓慢,但是不可憋气。

进而从有依托坐位,到无依托坐位,再到床边步行训练。

康复训练时必须在训练有素的医务人员监测下进行,最好有心电图监测。

心率增加在10~20次/分左右为正常反应。

如运动时心率增加超过20次/分,出现不适或诱发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表现,则应退回到前一运动水平;若仍不能纠正,应暂停运动。

经过本阶段运动康复,效果明显者可达到按正常节奏连续行走100~200米或上下1~2层楼而无症状和体征出现的水平。

Ⅱ期康复训练应注意什么?
Ⅱ期的康复目标,是使患者逐步恢复一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轻度家务劳动、娱乐活动等,从出院开始至病情稳定性完全确立为止,时间为5~6周。

设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Ⅱ期)康复是由于在心肌瘢痕形成之前,患者病情仍然有恶化的可能性,若进行较大强度的运动危险性仍较大。

因此,患者在此期康复治疗主要是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逐步适应家庭活动,耐心等待病情稳定性的完全确立,才能逐步恢复一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轻度家务劳动、娱乐活动等,达到较高的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内容:包括室内外散步、医院体操(太极拳等)、气功、家庭卫生、厨房活动、轻度园艺活动或在邻近街区购物。

活动强度为最大心率的40%~50%(最大心率为220-年龄)。

若进行较大强度活动时可采用远程心电图监护系统监测,或由有经验的康复治疗人员观察数次康复治疗过程,以确立安全性。

此期活动时不能有气急和疲劳,禁止过分用力,每周需要门诊随访一次。

Ⅲ期康复训练遵循5原则
为了巩固Ⅱ期康复成果,逐步改善或提高体力活动能力和心血管
功能,使患者恢复到发病前的生活和工作,在康复Ⅲ期训练中要遵循以下5个基本原则。

个体化原则:因人而异地制定康复方案;
循序渐进原则:遵循学习适应和训练适应机制;
持之以恒原则:训练效果的维持同样需要长期锻炼,不可能一劳永逸;
兴趣性原则:兴趣可以提高患者参与并坚持康复治疗的主动性和顺应性,不致枯燥无味;
全面性原则:冠心病的康复绝不仅仅是心血管系统的问题。

对患者要从整体看待,机体要进行全面康复。

运动方式可采取有氧训练、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作业训练、医疗体操、气功等。

康复训练的运动量要达到一定的阈值才能产生训练效应。

每周的总运动量应在2931~8374千焦(约相当于步行或慢跑10~32公里)。

合适运动量的主要标志:运动时稍出汗,轻度呼吸加快但不影响对话。

运动强度:为最大心率的70%~85%。

运动时间:指每次运动锻炼的时间,靶强度运动一般持续10~60分钟,在额定运动总量的前提下,训练时间与强度成反比。

训练频率国际上多数采用每周3~5次的频率。

主要注意事项:1.选择适当的运动,避免竞技性运动。

2.寒冷和炎热气候要相对降低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避免在阳光下和炎热气温时剧烈运动,上坡时要减慢速度。

3.饭后不做剧烈运动。

4.运动时如发
现下列症状,应停止运动,及时就医:上身不适(包括胸、臂、颈或下颌,可表现为酸痛、烧灼感、缩窄感或胀痛)、无力、气短、骨关节不适等。

运动训练前要做准备活动,预热。

一般采用医疗体操、太极拳等,也可附加小强度步行。

结束运动活动时,要让高度兴奋的心血管应激逐步降低,适应运动停止后血流动力学改变。

适宜冠心病患者的运动方式
一般冠心病患者指包括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进入稳定期后的患者,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患者可从事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但应以缓慢柔和的运动为主。

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1.步行散步3公里/小时,急行5公里/小时,步速每分钟80~120步,心率100次/分左右,每次20~30分钟。

若锻炼后自我感觉良好,无胸痛等症状可长期坚持;若体力不能耐受,可随时减速,或单以散步进行锻炼,每次45分钟~1小时,或每日走800~2000米,中间穿插急行。

2.慢跑适用于病情较轻和经过一定时间运动锻炼后的患者,只有在急行2~3公里而无心绞痛发作时才允许进行。

跑步之前一定要先做热身动作;开始跑步时,可以隔天慢跑一次;坚持2个星期之后,用相同速度每天跑步;再坚持2个星期之后逐渐加快一些速度,坚持一个月后,跑速可达到每公里10~15分钟,跑步距离为2~3公里;跑步完毕时,也要做5分钟的整理活动。

3.气功选放松功或强壮功,根据病情状况采取坐位或卧位,自然呼吸,意守丹田,注意呼气不要过于深长,切忌闭气,每日做2~4次,每次约30分钟。

4.太极拳早晚各1次,每次10~20分钟,练习时注意调息,松静自然,动作协调,长期坚持。

5.其他如游泳、骑自行车等康复手段,患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生命在于运动。

运动康复使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功能逐渐恢复青春,通过持之以恒的运动训练,康复到健康的心血管功能,良好的生活质量,将指日可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