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下福建沿海港口城镇陆路交通形态研究

合集下载

一带一路战略下福莆宁物流同城化发_省略_分析_基于SWOT_CLPV视角_郑雪源

一带一路战略下福莆宁物流同城化发_省略_分析_基于SWOT_CLPV视角_郑雪源
一、模型选择 SWOT - CLPV 理论是以态势分析法为 基 础,充 分 利 用 C、L、P、V 四个方面杠杆做进一步分析而形成的一个模型。 SWOT - CLPV 模型认为: 在 S、W、O、T 四种市场环境相互作 用下,会 产 生 两 两 对 应 的 杠 杆 性 ( Leverage) 、抑 制 性 ( Control) 、“脆弱性( Vulnerability) 、“问题性”( Problem) 等四种竞 争战略态势。 该方法能比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出一个子系统现实发 展态势,比较适合找出福莆宁物流业在发展过程中宏观影响 要素。通过该工具可以找出福莆宁物流同城化中哪些是杠 杆要素,哪些是抑 制 性 要 素,并 发 现 找 出 脆 弱 性 及 问 题 性 态
强度 V 3V 1V 3V 3V 5V 15V
从表 3 中可以看出威胁 1( 4P - 3V) 的脆弱性关联与问 题性关联影响非 常 大,负 面 影 响 极 其 深 远,说 明 行 政 区 域 分 隔、条块管理的地方保护主义对福莆宁区域的物流业发展在 规划的初始阶段至扶持阶段起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另外, 威胁 3( 3P - 3V) 、威胁 5( 2P - 5V) 说明福莆宁物流业同城化 中的内部优势强度受周边强港及厦漳泉同城化的威胁影响 较大[2]。随着威胁 增 大 优 势 会 逐 级 由 强 变 弱,脆 弱 性 增 加, 甚至盲目的进行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会成为利用率极低的 “瘦狗”产品,成为资源处置的包袱[4]。
表 2 福莆宁物流同城化的外部机会与系统自身的 LC 关联效应分析
机会
机会 O
关联
优劣势 机会一 机会二 机会三 机会四 机会五 效应
优势一 L
L
2L
主要 优势二 L
L
L

一带一路视角下福建省发展策略

一带一路视角下福建省发展策略

一带一路视角下福建省发展策略作者:叶俊艺柯智健来源:《今日财富》2018年第05期福建省就一直是国家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先行先试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于招商引资,对外投资,经济自贸等众多方面具有较多的政策优势。

但不容忽视的是福建省在利用一带一路腾飞的道路上仍有诸多阻碍。

本文剖析福建在一带一路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一、福建省融入一带一路的意义“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该战略于2013年提出。

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福建省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有利于进一步发挥福建比较优势,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有利于扩大闽台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情谊与共同利益,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利于深化我国与东盟等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合作,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海上合作战略支点,为实现共同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二、福建省优势(一)人文优势1.侨胞众多。

福建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从福建省走出去的侨胞遍布全球各地,特别是在东南亚一带,侨胞特别集中。

在古代,凭借这福建人的海洋文化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不少闽商出外经商,传播闽文化,清中后期以十三行总商福建泉州人伍秉鉴为代表的闽籍商人,延续着海上丝绸之路的薪火,近代下南洋潮更是使福建人,特别是闽南人下海经商。

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又一批的福建人通过各种方式走出国门,遍布世界各地,成为新一代华侨、海外华人,并积极融入当地社会。

据统计,台湾居民中超过80%是闽籍,香港居民中1/6是闽籍,澳门居民也有1/5是闽籍。

“海外福建”人的总数不比现有福建人口少,这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和最大的优势,可以成为促进“一带一路”社会、文化和人文的深度融合的重要纽带。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侨胞反哺福建,一直是推动福建经济发展和科教文卫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福州港的发展策略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福州港的发展策略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福州港的发展策略研究
陈良云
【期刊名称】《产业创新研究》
【年(卷),期】2018(000)008
【摘要】福建省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福州作为福建省会城市,考虑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被列为沿海战略支点城市,作为"一带一路"枢纽港之一的福州港,同样被列为重点建设对象,所以"一带一路"倡议为福州港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

对接"一带一路"建设背景,本文对福建港口的发展机遇和福州港的发展优势进行分析,提出发展多式联运国际枢纽港、加强港口战略联盟、加大深水航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多元产业以及建立"互联网+港口"平台的对策,实现福州港更快更好的发展。

【总页数】5页(P25-28)
【作者】陈良云
【作者单位】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交通经济系,福建福州3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52.9
【相关文献】
1."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福州港的发展策略研究 [J], 陈良云
2."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第一届粤港澳"一带一路"倡议论坛:强化大湾区优势互补(2017)会议综述 [J], 黄非;陈红彦;李弘扬;慕何青
3."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太极拳国际化传播与发展策略研究 [J], 韩兵
4.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陕西农产品物流发展策略研究 [J], 王晓伟
5."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策略研究 [J], 吴志刚;张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带一路”视域下福建省经济发展新机遇、挑战与完善

“一带一路”视域下福建省经济发展新机遇、挑战与完善

0 引言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央新一轮提出的对外开放的
重大举措,它是 2013 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中亚和东 南亚国家期间,首次提出的经济合作战略,并得到了 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认可。2015 年 3 月中国政府颁布了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 愿景与行动》,旨在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交流与贸 易往来,为推动我国与周围国家的“五通”建设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在此背景下,福建省作为“一带一路”发 展战略的重要核心区之一,凭借其自身优势及国家政 策的支持,给福建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并 为福建省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本文通过分析 福建省与其他发达省份存在的差距,并在此基础上提 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来提升福建省与“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 1 “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经济发展的自身优势 1.1 优越的地理位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 代。中国自贸区的设立也给发达省份的经济发展带来 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上海浦东经济区的开发,日益 拉开了福建省与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研究
科技·经济·市场
发达省份的政策支持为其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 石,它们凭借着更为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市场销售 量大和外企的资金投入等方面,对福建省形成了强有 力的竞争。为此福建省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渐被削弱。 下表为福建省与上海广东之间 2011-2015 地区生产总 值的对比,由此可以看出广东省的生产总值远远超出 福建省。
一个省份的经济发展要想稳步提升,离不开人才 引进以及科技的投入。福建省的科研竞争力度相对于 发达省份来说,是相对落后的。虽然福建省的基础教 育良好,但高等教育相对缺失,科技型人才短缺。据福 建省高考考生报名人数统计,近三年来,福建省的考 生报名人数由 2014 年的 25.5 万下降至 2016 年的 17.5 万。由此可以看出,福建省的人才储量不足。

我国“一带一路”沿海港口城市国际化水平研究

我国“一带一路”沿海港口城市国际化水平研究

以城市国际化水平综合得分来看,我国“一带一
平总分值,该方法的优势是能够较客观、综合、迅速地 路”沿海港口城市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城市国际化水
得出各个城市国际化水平排名情况。
平相差较大。上海城市国际化水平在“一带一路”沿海
(二)城市国际化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建立城市 港口城市中名列第一,其次是深圳、广州、天津、厦门。
关键词: “一带一路”;港口城市;国际化水平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 年 4 月 10 日
“一带一路”沿海港口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 优势,良好的基础条件,是我国面向世界开放的重要 门户。充分发挥沿海港口城市枢纽性、聚合性、节点性 的特征,全力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是我国实施“一带 一路”的重要力量和根本途径。国内外已有文献较多
- 12 -
市国际化水平提供可行性参考建议。 一、城市国际化水平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构建
0.223ZX10+0.206ZX11+0.162ZX12+0.205ZX13+0.210ZX14 (二)城市国际化水平的评分。将标准化后的各项
(一)研究方法。当前,衡量城市国际化水平的方 数据代入到各主成分得分以及城市国际化水平得分
经济 / 产业
叶合作经济与科技曳
No.7s 圆园18
我国“一带一路”沿海港口城市国际化水平研究
□文 / 柳春园
(南昌航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江西·南昌)
[提要] 我国“一带一路”沿海港口城市国际化水平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一带一路”的推进起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对外开放最前沿的领域。本文通过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以主成分分析法定量研究我国“一 带一路”15 个沿海港口城市国际化水平,分析结果发现:我国“一带一路”沿海港口城市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城 市国际化水平相差较大,且各城市都存在着一些优势和短板。最后根据测度分析,提出相应的可行性意见。

福建 一带一路

福建 一带一路

一、福建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和独特作用1、历史上福建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

我省的泉州、福州和漳州,都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

其中,泉州港是“海上丝绸之路”鼎盛时期即宋元时期的主港之一,被誉为当时的“东方第一大港”,曾与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有密切往来,海外贸易的繁盛给泉州带来丰富的多元宗教、民族、文化,并与当地宗教、民族、文化相融合共发展。

福州港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通商口岸,唐、五代时达到全盛,与广州、扬州、明州并列为唐代四大贸易港口,明代随着郑和船队在此驻泊与扬航,福州港的商贸地位不断提升。

以月港为中心的漳州是明代中后期至清代前期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海外交通贸易的中心,是这一时期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城市。

2、福建是延续至今“活着的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区域和重要节点。

历史上“一带一路”曾经辉煌过,但又因各种原因发生中断或消失。

而福建是少数以不同方式和不同形式延续至今“活着的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区域和重要节点。

在福建“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过去时,而且是现在时,更是将来时。

以东南沿海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从古至今在福建一直没有中断过,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福建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文化、人员交流的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这是一条连绵不断的“活着的海上丝绸之路”。

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区域和重要节点,在其中担当了重要角色。

历史上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就来到福建,其中东南亚和阿拉伯一些后裔在闽繁衍生息、枝繁叶茂,成为今天泉州人的一分子。

泉州作为古代东方曾经的第一大港,也成为一个多个宗教、多种民族和多元文化融合并存的城市。

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使湄洲的妈祖信仰,随着华人的迁徙遍布全球,据统计,目前有2000多座妈祖宫庙分布在世界各地,东南亚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妈祖信徒来湄洲妈祖祖庙谒祖进香。

当资本主义自由贸易在世界的兴起时,漳州月港应运而生。

“一带一路”背景下厦门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对策

“一带一路”背景下厦门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对策

20伯年第40期 总第339期1DOI: 10.13340/j.cont. 2019.10.001海天01集美大学 姚艺飞,康丈庆,初㈣航:吴戛薨8 I.“ •“二疝帘-":l/jl MM港誌码头近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有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增强了我国 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

为了充分发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作用,我国对外开放一类口岸、福 建省主要出海口之一厦门港率先开通中欧(厦门) 班列,大力发展海铁联运,积极推动“海丝”与“陆丝”对接,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

海铁联运是铁路运输与水路运输相结合的运输模式,是衔接'海 丝”与“陆丝”的重要运输组织方式。

近年来,由于周边港口发展迅速且货源竞争激烈,使得厦门港集装 箱海铁联运发展受限。

本文分析厦门港集装箱海铁 联运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厦门港集装箱海 铁联运发展对策,以期为厦门港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提供一定参考O1厦门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现状1.1海铁联运班列与箱量随着我国铁路路网的建设和发展,厦门铁路运 输网络不断完善,现已形成以鹰厦铁路、厦深铁路为干线,并与外福线、漳龙线、漳泉线等支线连接的 铁路路网,其中,已通车线路包括鹰厦铁路、福厦铁路、龙厦铁路、厦深铁路等。

111在海铁联运领域,厦 门港先后开通至福建永安、三明、邵武等地的省内班列,至江西、湖南、山东、四川、浙江、台湾等地的 省外班列,并开展中欧(厦门)班列国际集装箱海铁 联运业务,使得厦门港海铁联运业务逐步覆盖闽赣湘等内陆腹地、台湾地区以及东南亚、东北亚国家 (见表1 )o表1厦门港海铁联运班列省内永安、三明、龙岩、邵武周班或月班省外鹰潭、南昌(双向)、赣州(双向)、吉安、永州、醴陵、成都、绵阳、苏州、临沂、台湾国际中欧(厦门)班列(覆盖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日本、韩国等国家)Vol.30No.10General Serial No.339C O N T A I N E R T E R M I N A L2018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70万TEU,连续3年位居全国港口第七,而集装箱海铁联运量却相对较少(见图1)。

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省对外航运发展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省对外航运发展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省对外航运发展研究120611069 12航2李潇源福建地处祖国东南部、东海之滨,陆域介于北纬23度30分至28度22分,东经115度50分至120度40分之间,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横贯武夷山脉与江西省交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连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与台湾隔海相望,是中国大陆重要的出海口,也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

全省陆域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3.63万平方公里,人口3488万,现有9个设区市,下设14个县级市,45个县和26个市辖区。

福建居于中国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是中国距东南亚、西亚、东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福建成为历史上我国对外通商最早的省份之一,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要贡献。

宋元时期,泉州已取代杭州、四明(今宁波)、广州成为全国最繁荣的对外贸易中心,是当时世界重要的商贸集散地和中国伊斯兰教等文化胜地。

明万历年间,郑和七下西洋多由福建出海。

鸦片战争后,福州、厦门被辟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福建与广东一道作为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以及对外开放和进行综合改革实验的地区,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福建深水海港、国际航空港和陆上铁路、公路等综合运输网络的逐步完善,未来福建仍将作为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门户发挥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

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

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设计与规划福建建设科技2019.No.21“一带一路”下福建沿海港口城镇陆路交通形态研究夏洋辉吴世泽何锡墀(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城乡规划系福建福州350007)[摘要]该文基于“一带一路”政策对福建港口城镇的影响,通过对港区的功能定位和匹配的交通类型进行分析,对比了福建省主要港口城镇的交通类型和对应的陆路交通形态,并采用类型学的方法进行分类归纳,总结了福建港口城镇发展适用的主要陆路交通形态特征。

[关键词]一带一路;陆路交通;交通形态;港口城镇Study on land traffic pattern of Fujian coastal port towns under"One Belt And One Road"Abstract :Based on the influence of"One Belt And One Road"policy on Fujian port town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unctional positioning and matching traffic types of port areas ,compares the traffic types and corresponding land traffic patterns of major port towns in Fujian province ,and uses typology method to classify and summarize the main land traffic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ujian port towns.Key words :the Belt and Road ,Road traffic ,The traffic pattern ,Port town 基金项目: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项目编号:201810389060作者简介:夏洋辉(1996.12-),男,福建邵武人,毕业福建农林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城乡规划。

引言2013年9、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倡议[1]。

2015年3月,国家三部委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了支持福建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2]。

党的十九大后,全国都在如火如荼地结合自身发展优势进行“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发展建设。

“一带一路”作为大通道的作用,在当前情况下,需要将“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允以有效连接,其连接点是东部沿海港口[3]。

“一带一路”的倡议为福建港口城镇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因此,福建省沿海各港口城镇也加入了沿海战略城市的布局。

同时,港口城镇的陆路交通也随着时代政策的兴起不断地发展演化,本文将结合港口城镇的交通空间结构特征对其陆路交通形态特征进行归纳分析总结。

1港口城镇的交通类型1.1港口城镇交通类型港口城镇相较于内陆城镇,由于有了港口的依附,在道路形态上,除了受到原有地形地貌的影响,其在形态类型上很大一部分受到港口不同服务功能方面的制约,根据港口进出货物、客流与港口所在城市、内陆腹地之间的空间移动过程,可将港城交通类型分为四种类型(见图1),分别为通过型海陆联运货物运输(类型Ⅰ)、临海加工业相关货物运输(类型ⅡⅢ)、货物在水中转型(类型Ⅳ)和客运。

本文主要讨论其货物交通运输类型,由于客运类型样本在福建省港口中较不突出,暂不探讨。

图1港口城市货物移动类型图1.2福建港口城镇的交通类型概述根据福建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专项规划,结合各港区的区位优势,由北到南规划了四大港口集群[4](见图2),并分别对应为以下几种货物移动交通类型(见表1)。

通过统计,福建省主要港区以类型Ⅱ、Ⅲ居多,类型Ⅰ次之,最次为类型Ⅳ。

由此可见福建的港口城镇发展以加工业及相关货物运输为主,兼容海陆联运货物运输,但是辐射的腹地范围并不大。

2福建建设科技2019.No.2■建筑设计与规划表1福建省主要港区交通类型统计港口集群港区名称所属城镇主要功能交通类型福州港平潭港区平潭综合实验区客运、集装箱小货运输三都澳港区宁德市蕉城区、福安市、霞浦县城市物资运输和船舶修造Ⅰ三沙港区霞浦县散杂货、旅客、油品运输白马港区福安市电石煤炭和散杂货运输罗源湾港区罗源县能源、原材料、矿建材料和集装箱等运输松下港区福州市长乐区大型粮油、饲料加工业,以发展散粮等运输Ⅱ、Ⅲ江阴港区福州市福清市集装箱、煤炭、散杂货和化工品等货类运输Ⅰ、Ⅱ、Ⅲ闽江口内港区福州市台江区、马尾区锚地沙埕港区福鼎市货物中转Ⅳ湄洲湾港秀屿港区东吴港区莆田市秀屿区煤炭、矿建材料、粮食等大宗散货和重要物资中转运输Ⅱ、ⅢⅣ集装箱、煤炭运输Ⅱ、Ⅲ肖厝港区泉州市泉港区原油、化工品运输斗尾港区泉州湾港区惠安县原油运输集装箱、煤炭、散杂货和油等货类运输Ⅱ、ⅢⅠ、Ⅱ、Ⅲ泉州港深沪湾港区围头湾港区晋江市集装箱和散货、杂货运输集装箱和散货、杂货运输翔安港区厦门市翔安区集装箱和散货、杂货运输Ⅰ厦门港东渡港区厦门市湖里区客运、集装箱运输Ⅰ海沧港区厦门市海沧区集装箱运输Ⅰ招银港区后石港区石码港区龙海市集装箱和散货、杂货运输Ⅰ大宗散货和LNG、石油化工品等液体散货运输Ⅲ服务地方经济和临港产业发展Ⅳ古雷港区漳浦县原油、石化产品运输为主,兼顾散货、杂货和集装箱运输Ⅱ、Ⅲ东山港区东山县服务地方经济和临港产业发展诏安港区诏安县服务地方经济和临港产业发展Ⅳ图2福建省主要港口集群分布图2港口城镇的陆路交通格局2.1交通空间形态简析英国学者斯蒂芬·马歇尔[5]在其著作中通过对大量文献的统计,总结出文献中常用的对街道形态进行分类的四种趋向(见图3)。

在获得了这些基本道路形态之后,实际的道路形态根据不同的区位和地理条件,在港口与城镇间产生了更加微妙的空间形态变化。

图3基本道路形态的四种分类周骊巍在其研究中将港口城镇交通空间结构分为城区包围港区型、港区与城区平行型、港区远离城区型[6]。

根据福建省港口城镇的实际情况,其主要符合后两种空间形态。

2.2不同交通类型的港口城镇陆路交通形态特征以Ⅰ型所代表的泉州晋江市深沪湾港区(图4)为例,其主要功能是与内陆城镇间进行散货、杂货运输,道路形态主要以线形和树形为主。

其中线形道路沿着海岸线成为港区与内陆城镇之间的专门运输通道。

此外又分裂出树形道路由港区向临近城镇延伸。

Ⅱ、Ⅲ型所代表的漳州古雷港区(图5),功能定位于原油、石化产品运输为主,兼顾散货、杂货和集装箱运输,在交通类型上远离城镇布置。

主要道路采用线形加网格形向内陆延伸。

不同于Ⅰ型的道路形态,Ⅱ、Ⅲ型中一条线形成为专属运输通道向内陆城镇延伸,另一条从树形又演化成网格形成为加工园区的道路。

■建筑设计与规划福建建设科技2019.No.23图4深沪湾港区道路图图5古雷港区道路图无独有偶,以福州福清市江阴港区(图6)为例,交通类型涵盖了Ⅰ、Ⅱ、Ⅲ型,采用港区与城镇平行结构,但是不同于招银港区和深沪湾港区,江阴港区同时兼备了Ⅱ、Ⅲ交通类型,因此在除了单一线形道路以外,还分裂出三种变形。

一条为纯线形沿着西部海岸线向内陆城镇中心延伸,成为港区与城镇之间的专属通道。

另一条沿内陆中部延伸,产生了少量的网格形道路服务于港区配套的加工业区,并在末端与内陆专道交汇,方便加工产品进一步向内陆运输。

还有一条则相反,从东部向内陆临近城镇延伸,产生出树形分叉,枝生出诸多城镇群落。

图6江阴港区道路图最后是以Ⅳ型为代表的漳州市诏安港区(图7),主要功能为服务地方经济和港区中转运输,依然采用港区与城镇平行发展。

由于此类港区体量较小,货物中转基本在港区内或水上作业完毕,不需要过多的交通向内陆城镇纵深联系。

因此,在港城与港口间的道路形态上只需要采用树形向临近城镇延伸,并无单独设立线形道路通往内陆中心城镇。

图7诏安港区道路图3结语根据以上分析,总结了福建省典型港城的陆路交通类型和道路形态特征,为福建省港口城镇的合理空间布局和未来适应政策发展所需的陆路交通形态提出以下建议。

(1)对于Ⅰ交通类型的港城,其与港口间尽可能采用单一线形道路建设一条独立的港口———城镇快速通道,且道路应尽量宽阔以便大型车辆往来通畅便捷。

(2)对于Ⅱ、Ⅲ交通类型的港城,由于以加工型为导向,其港口不止作为货物运输使用,还有大量的空余用地用于配套的加工业园区建设使用,所以在道路形态上除了需要单独的线形用于快速疏导交通以外,还需要配以网格形和树形道路作为配套路网向港口腹地延伸。

(3)对于Ⅳ交通类型的港城,对应的港口体量一般相对较小,由于功能的限制,港口与港城之间的路网等级也相对较低,常常只需要一条主路配套相应的支路形成树形路网结构就能满足港城与港口之间的交通需求。

(4)对于复合功能型的港城,通常无法用单一的道路形态进行描述,其路网设计的思路也应在独立的线形道路基础上,根据港区的具体功能定位,采用混合的道路形态进行组织联络。

参考文献[1]何银坤.“新丝路”视角下福建港口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华侨大学,2018.[2]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Z ].2015-3-28.[3]芮雪.群策群力共谋“一带一路”建设大计[J ].中国港口,2014(9):1-3.[4]曹玮,苏博.福建港口资源整合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8(11):58-65.[5]史蒂芬·马歇尔.街道与形态[M ].2011年8月第一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6]周骊巍.港口城市空间结构和交通的耦合研究[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7):271-2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