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党员之家建设建议

公司党员之家建设建议
公司党员之家建设建议

党建工作合理化建议表

一、建议类别:●推陈出新●创意创新●期许期望

二、建议名称:《党员之家》创新方案

三、建议方案具体内容

第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着眼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服务党员和人民群众为纽带,通过关心党员、服务群众,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和活动方式,增强党的凝聚力,扩大党的影响力,不断为党组织注入活力,努力使党组织的力量得到充实,党员对党组织的热诚得到强化,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得到加强。

第二、工作原则

“党员之家”的特点:交互性、实用性、知识性、指导性;“党员之家”的宗旨:面向党员、贴近党员、服务党员;“党员之家”的职责:传播知识、加强交流、探讨问题、服务群众。根据其特点、宗旨和职责,建立如下原则:

1、搭建学习平台。要建立健全党员经常性教育机制,加大对“党员之家”的投入,每年要投入一定经费购买书籍、报刊、杂志、光盘等学习资料,切实抓好党务工作者、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和培训。

2、搭建交流平台。适时开展公司领导干部与党员、党员与党员、党员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思想交流,把“党员之家”建成联系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主动听取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意见与建议,探索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

3、搭建宣传平台。在公司中设立《党员之家》宣传室,宣传优秀党员事迹,促进党员和员工向优秀党员看齐。订阅党务刊物,组织相关人员做好宣传工作。第三、具体措施

1、建组织,认真履行管理职能。

第一,建立健全组织,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凡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的都要单独建立党组织,对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的,可以与其它部门单位成立联合党支部;仅有个别党员的将党员关系挂靠到机关、社区或其他单位党组织,确保每位党员都能编入一个党组织,并正常参加活动。要明确机关党组织、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负责党的工作的责任,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按要求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和扩大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工作。

第二,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推进党员分类教育管理。一要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意见》的具体要求,将流动党员活动证及时发放到流动党员手中,保证每位流动党员能够持证在所到地区参加党组织开展的活动;二要切实开展好“牵手连心、扶助贫困党员”活动,对老弱病残贫困党员做到“四关心”即生活上关心、工作上关心、学习上关心、思想上关心。派专人负责“送学上门”、“送温暖入门”,进行学习辅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对在职党员实行“共管”,通过建立健全与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建立双向联系、双向反馈、双向监督、双重管理制度,教育引导在职党员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与管理中来;四是对离退休职工无职党员实行“设岗定责”,通过组织开展系列志愿者服务活动,使他们在不同的岗位继续发挥余热。

第三,抓好阵地建设,确保活动开展。一要设置“党员之家”专门场所,供党员交流、学习和活动;二要配置读书专柜,提供党建读物、电教光盘、报纸、杂志等学习资料,便于广大党员学习、阅读;三要配备电视机、vcd机、棋、牌等学习娱乐设施。

2、抓制度、重关心,认真履行服务职能。

建立定期交心谈心制度。一是通过班子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谈,班子成员与分管单位部门科室主要负责人谈;单位主要领导与普通党员谈,党员与党员谈,党员与群众谈等方式,让每位党员把想说的话说出来,把想表达的意见表达出来;二是通过下发征求意见表、设立征求意见箱等方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定期结合征求到的意见和谈心情况,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制定改进措施,向党员、群众公布整改结果,进行满意度测评。

建立党员权利保障制度。一是规范党内组织生活和民主生活制度,提高生活会质量;二是健全党内重大事务公示,党内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项制

定,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监督权;三是完善党员民主评议,每2年集中开展一次“述评”活动;四是发挥党代表的作用,适时组织开展听取党代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党建工作的良策妙计。

四、组织领导

首先,公司各总支、支部一定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这项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从建立完善党员教育活动阵地入手,整合利用党建资源,改善活动条件,创新教育载体,搞好理论武装。真正将“党员之家”办成集服务、管理、教育、培训活动于一体的,服务党组织、服务党员、服务群众的阵地,切实发挥全体党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示范性功能,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广大党员和群众心灵深处真正的“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