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胺合成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乙烯胺工艺

乙烯胺工艺

《乙烯胺工艺》乙二胺(EDA)又称二胺基乙烯、乙烯二胺,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中间体,可用 作农药杀菌剂和活性染料中间体, 也可用于医药、 纺织整理剂原料, 还用于环氧树脂固化剂、 乳化稳定剂和抗电剂等,用途十分广泛。

近年来,EDA 在我国的应用发展较快,其进口量年增长率达到了 20%以上,成为我国亟 待发展的精细石油化工中间体之一。

乙二胺的合成方法主妻有二氯乙烷法(EDC)、乙醇胺法 (MEA)、 乙烯氨化法、 甲醛-氢氰酸法、 二甘醇氨化法、 氯乙酰氯氨化法和氨基乙腈加氢法等。

工业生产乙二胺的方法主要是 EDC 法和 MEA 法,其他方法由于原料来源和成本等原因尚未 实现工业化生产。

美国 UCC 公司于 1936 年将 EDC-法工业化,MEA-法于 20 世纪 60 年代初 由联邦德国 BASF 公司开发并实现工业化。

现在世界上 EDA 的生产装置中,约 61%为 EDC 路 线, 由于二氯乙烷原料价廉, 来源广泛, 早期乙二胺装置主要采用 EDC 法。

以单乙醇胺(MEA) 为原料与氨反应生成乙二胺。

污染小,原料易得,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EDC 法存在产品质量 差、设备腐蚀严重和三废排放量大等缺点,现正逐步被 MEA 法取代。

基于此。

本文对 EDC 法和 MEA 法合成乙二胺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希望能为合成乙二胺的研究工作提供有益的 借鉴。

1.二氯乙烷法(EDC)二氯乙烷法通常在高压下由二氯乙烷和氨水液相直接反应制得, 无需使用催化剂, 乙二 胺的单程收率在 40%-70%之间。

主要反应如下: ① ClCH2CH2Cl + 2NH3 → NH2CH2CH2NH2·2HCl ② ClCH2CH2Cl + NH2CH2CH2NH2·2HCl + 2NH3 → NH4Cl + NH2CH2CH2NHCH2CH2NH2·3HCl ③ ClCH2CH2Cl + NH3 → ClCH=CH2 + NH4Cl 二氯乙烷氨化反应属于快速、放热反应,主产物乙二胺为连串反应的中间产品,反应生 成的乙二胺碱性要强于无机氨,所以会继续与二氯乙烷反应生成二乙烯三胺(DETA)、三乙烯 四胺(TETA)以及其他多乙烯多胺。

迈克尔加成法合成乙二胺枝状化合物

迈克尔加成法合成乙二胺枝状化合物

迈克尔加成法合成乙二胺枝状化合物一、背景介绍迈克尔加成法(Michael addition),又称迈克尔反应,是由英国化学家迈克尔于1955年发明的一种反应,是一种双键形成Ganetzky强度反应,是通过将无机介质中的反应物与生物体可被氧化的中间体(如过氧化物、卤素)相互作用,而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迅速形成一种烷基二硫醚双键的重要反应,是以合成烷基硫醚为主体的一类有机化学反应。

迈克尔加成法的反应性比较强,反应条件低,只需要温和的pH环境,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烷基硫醚,因而,迈克尔加成法在有机化学领域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其应用广泛。

二、实验内容:合成乙二胺枝状化合物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通过迈克尔加成法合成乙二胺枝状化合物。

实验首先准备必要的甲醇溶液(37g)、乙二胺块(30g)、10%的硝酸铵溶液(50g),将以上物质加入到实验室内的反应釜内,加热至沸点。

同时,将根据实验需要,准备好生成“枝状化合物”所需要的卤素溶剂(10g)。

继续加热,将反应釜中的混合物搅拌至均匀,待混合物达到充满气泡状态时,停止搅拌。

然后,在反应釜内慢慢加入卤素溶剂,使烷基硫醚发生迈克尔加成反应,这时会发现混合物发生颜色变化,表示反应正在发生。

接下来,继续加热,直至反应混合物的温度升至沸点。

当反应进入沸点时,加热时间要控制在10分钟内,接着,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所得到的半成品沉淀在溶液中。

最后,在温度控制在50℃-60℃范围内,把沉淀物精炼,精炼液反应室温后把它过滤,收集溶解液,然后进行结晶操作,即可得到所需要的乙二胺枝状化合物。

总结:本实验是通过迈克尔加成法合成乙二胺枝状化合物,主要步骤有:(1)将甲醇溶液、乙二胺块、10%的硝酸铵溶液加入到实验室内的反应釜内,加热至沸点;(2)将卤素。

2024年乙二胺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乙二胺市场前景分析

乙二胺市场前景分析引言乙二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化学工业、医药领域、农业领域等。

本文将对乙二胺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以了解乙二胺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潜在机会。

乙二胺的基本介绍乙二胺,化学式为C2H8N2,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强烈的氨味。

乙二胺在化学工业中广泛用作溶剂、螯合剂和中间体。

它可以与酸、铜盐、锌盐等形成稳定的络合物,用于金属清洗、肥料制造和颜料合成等领域。

乙二胺市场的现状目前,乙二胺市场正在稳步增长。

乙二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并持续有新的应用领域在不断涌现。

特别是在化学工业和医药领域,乙二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在化学工业中,乙二胺主要用作溶剂和螯合剂,广泛应用于染料合成、塑料制造等。

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增加,乙二胺作为环保溶剂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这将为乙二胺市场带来更多机会。

在医药领域,乙二胺是一种重要的药物中间体,用于合成多种药物,如抗癌药物和抗生素。

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乙二胺市场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此外,乙二胺还在农业领域有一定的应用。

乙二胺可以用于调节植物生长,改善土壤质量,提高作物产量。

乙二胺市场的前景乙二胺市场具有良好的前景。

以下是乙二胺市场的一些发展趋势和潜在机会:1.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进步,乙二胺的生产工艺将更加高效和环保,这将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市场的发展。

2.新应用领域的涌现: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提高,乙二胺在环保领域有更多的应用潜力。

例如,乙二胺可以用于废水处理和污染物去除,这为乙二胺市场带来新的机会。

3.医药领域的增长: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对药物的需求将持续增加,乙二胺作为药物中间体的需求也将增加。

4.农业领域的潜力: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作物产量的关注度的提高,乙二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潜力将不断增加。

总结乙二胺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潜在机会。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应用领域的涌现,乙二胺市场将继续受到推动和发展。

乙二胺的方法原理

乙二胺的方法原理

乙二胺的方法原理乙二胺(ethylene diamine)是一种具有两个氨基(NH2)基团的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2H8N2。

它是一种无色至淡黄色的液体,常用作溶剂和配位剂,在有机合成和金属离子化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乙二胺的方法原理主要涉及其合成方法和化学性质。

首先,乙二胺的合成方法有多种。

常用的方法包括环氧乙烷与氨的反应、氨气与伯胺的反应、脱水胺与脱羟胺的反应等。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环氧乙烷与氨的反应。

该反应可以通过在碱性条件下加热环氧乙烷与氨反应得到乙二胺,反应方程式如下:C2H4O + 2NH3 →H2NCH2CH2NH2乙二胺的化学性质主要体现在其两个氨基团上。

乙二胺具有两个氨基团,分别可以与其他化合物形成配位键。

因此,乙二胺是一种强碱性物质,可以与酸性物质反应生成盐。

例如,乙二胺与盐酸反应生成乙二胺盐酸盐,反应方程式如下:H2NCH2CH2NH2 + 2HCl →H3NCH2CH2NH3Cl2此外,乙二胺还具有配位能力,可以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

乙二胺的氨基团可以通过其中一个氨基上的质子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

这种配位反应通常可以在酸性条件下进行,例如使用酸性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和乙二胺反应。

形成的配位化合物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和性质,例如配位数为4的四面体配位结构和配位数为6的八面体配位结构。

乙二胺的这种配位能力使得它在许多化学反应和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乙二胺可以用作络合剂,将过渡金属离子与有机分子配位形成配位化合物,用于催化剂、染料、聚合物和药物的合成等。

乙二胺还可以用作溶剂,在有机合成中起到溶解和促进反应的作用。

此外,乙二胺还可以用作金属离子的提取剂,在金属提取和分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总结起来,乙二胺的方法原理主要涉及其合成方法和化学性质。

乙二胺可以通过环氧乙烷与氨的反应合成,具有两个氨基团,可以与其他化合物形成配位键。

乙二胺是一种强碱性物质,可以与酸性物质反应生成盐。

此外,乙二胺具有配位能力,可以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在催化剂、染料、聚合物和药物的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乙二胺生产工艺

乙二胺生产工艺

乙二胺生产工艺
乙二胺(Ethylendiamine,简称ED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染料、合成树脂、防腐剂、农药和医药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乙二胺的生产工艺。

乙二胺的生产可采用两步法:首先通过乙二醇与氨水的反应制备乙醇胺,然后将乙醇胺与氨水再次反应制备乙二胺。

第一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C2H4(OH)2 + NH3 → C2H4(NH2)OH + H2O
该反应一般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反应温度通常在140~200℃之间。

催化剂可选择钴、铬、镍等金属,也可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催化剂。

反应物的配比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一般为乙二醇与氨水的摩尔比约为1.2-1.5:1。

反应结束后,通过冷却和蒸
馏分离得到纯净的乙醇胺产物。

第二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C2H4(NH2)OH + NH3 → H2NCH2CH2NH2 + H2O
第二步反应的温度和催化剂选择与第一步相似。

乙醇胺与氨水的摩尔比根据需要进行调整,通常为2-3:1。

反应结束后,
通过蒸馏分离得到纯净的乙二胺产物。

此外,反应后产生的水可以通过进一步蒸馏回收。

乙二胺的生产工艺需要控制反应物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的选择和加热冷却过程等因素。

此外,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安
全措施,例如避免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扩散到环境中,使用防爆设备等。

总结起来,乙二胺的生产工艺包括两步反应:乙二醇与氨水反应制备乙醇胺,乙醇胺与氨水再次反应制备乙二胺。

通过调整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的选择,可以高效、安全地制备乙二胺产品。

乙二胺合成及分离工艺进展

乙二胺合成及分离工艺进展

乙二胺合成及分离工艺进展王彦明;姚晓龙;王建明【摘要】论述了国内外乙二胺合成及分离技术的最新进展、各种工艺方法选择原则,预测了国内外乙二胺生产的市场前景,提出加快国内万吨级工艺包的开发步伐.【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0(038)010【总页数】3页(P49-51)【关键词】乙二胺;二氯乙烷;乙醇胺;氨化还原;缩合反应;环氧乙烷【作者】王彦明;姚晓龙;王建明【作者单位】西安华陆石化工程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65;西安华陆石化工程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65;西安华陆石化工程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2乙二胺(EDA)是带有胺基官能团的有机碱,具有表面活性的特点,遇酸易成盐,可与水形成恒沸物,微溶于乙醚。

其用途十分广泛,是国内亟待进口的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可用于制备环氧树脂固化剂、金属螯合剂 EDTA、纸张润湿强化剂、润滑油稳定剂、农药杀菌剂、橡胶硫化促进剂、染料固色剂及其他精细化工添加剂[1]。

乙二胺生产方法主要有二氯乙烷 (EDC)法、乙醇胺(MEA)法、环氧乙烷(EO)法、乙烯氨化法、甲醛 -氢氰酸法、氯乙酰氯氨法、氨基乙腈加氢法和二甘醇氨化法[1-2]。

目前世界上约有 60%乙二胺采用二氯乙烷法生产,乙醇胺法约占 40%,其他方法由于原料来源和成本等原因尚未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其中,二氯乙烷氨化反应是连串反应,以多乙烯多胺为主要副产品,乙醇胺法包括氨化还原工艺和缩合工艺,以哌嗪及其衍生物为主要副产品。

因各工艺路线的反应动力学特征不同其产品分布复杂,近年来国内外开发人员持续对传统工艺进行了改进,通过采用新型反应器、高效催化剂,并强化分离过程来提高目标产物选择性、降低操作难度及生产成本,本文综述了乙二胺合成及分离的最新研究进展。

二氯乙烷法是通过将原料二氯乙烷和氨水或液氨在高温、高压下直接反应生成乙二胺,一般无需使用催化剂。

四乙酰基乙二胺的合成研究

四乙酰基乙二胺的合成研究

目前 台成 T E A D方 法 无 论 屉 两 步法 还 是 一 步 法
本文 对 比国 内外 台成 T E A D的不 同工 艺 路 线 和
都是 采用 无水 乙二胺 为合 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主 要 隙 料 与 酰胺 化 试
Ho t c v r a d u iie W a t w o Re o e n tl z s e PET tl s Bo t e
粉 量 为 2 0万 ta 漂 白 洗 涤 剂 也 已 开 始 出 现 , 0 /, 故 TE A D应 具 有 较 好 的 市 场 潜 力 和 应 用 前 景 。
其 陆能 指 标 见 表 。
表 四 乙 酰 基 乙二 胺 ( A D 的 性能 指 标 TE )
TE A D的 合 成方 法 简 介
目前主要有台 氯 和含 氧 漂 白 剂两 大类 。 因含 氧 漂 白 剂 有不损 伤纤维 的优点 , 故较含 氯漂 白剂 的发展前 景 更加 看好 但含 氧漂 白剂 释氧温 度较 高 , 降低能耗 为

T E 的性能指标( AD 表)
漂 白活 化 剂 四 乙 酰 基 乙 二 胺 ( A D 的 化 学 分 子 TE )
文 献资料 表 明 . 目前 台成 A D方法 主要 有 两步 FE
法 ] 一 步 法 ㈨ 两 种 形 式 。 和
目前工 业 规模 生 产 T E A D的 厂 商 只有 H eh oea,
Wa i  ̄c k和 H ne 3家 公 司 _ , 内 尚 无 规 模 生 产 厂 e kl 3 国 J 家。
Hu n n s a a g Xi g h n
( z e gC e clFb rC ,Ld i s ze g 1 9 0 Yi n h  ̄ a ie o. 1 ,l ̄guYi n .2  ̄ 0 ) h h

乙二胺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

乙二胺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

乙二胺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乙二胺的合成方法很多,主要有二氯乙烷法,乙醇胺法,乙烯氨化法,甲醛-氢氰酸法,二甘醇氨化法,氯乙酰氯氨化法和氨基乙腈加氢法等。

但工业化生产乙二胺的方法主要是二氯乙烷法和乙醇胺法,其它方法由于原料来源和成本等原因尚未实现工业化生产。

2.1 二氯乙烷法……2.1.1 二氯乙烷法反应器类型和比较……2.1.2 二氯乙烷法乙二胺的分离研究……2.2 乙醇胺法乙醇胺(MEA)法也称乙醇胺氨化法,是目前生产乙二胺另一种重要路线,它主要以乙醇胺和氨为原料,在氢气环境中,高压下液相催化得到。

反应方程如下:……2.2.1 氨化催化剂还原工艺……2.2.2 缩合工艺……2.3 其它方法除上述两种主要工艺外,通过环氧乙烷氨化也可以得到乙二胺。

环氧乙烷与氨反应生产乙二胺是由乙醇胺路线衍变而来,在该工艺中环氧乙烷与氨反应生产乙醇胺,乙醇胺再进一步与氨反应得到乙二胺和多乙烯多胺。

该工艺合成的乙二胺收率较高,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已经建成由环氧乙烷和氨直接反应生产乙二胺和多乙烯多胺的装置。

随着我国石油化工的快速发展,国内环氧乙烷装置建设速度明显较快,因此该方法颇具市场竞争潜力,但此法目前应用还不广泛。

国外也对环氧乙烷与二氯乙烷结合工艺进行研究;国外还有报道甲醛和氢氰酸在水存在下生成乙醇腈,或者在氨存在下反应生成氨基乙腈及其缩合物,将这些产物加氢还原以后,可以得到乙撑胺系列产品,该工艺可以有效解决丙烯腈副产品剧毒的氢氰酸的出路。

不过目前全球主要采用是二氯乙烷和乙醇胺法,且乙醇胺和环氧乙烷比例在不断增加。

2.4 乙二胺生产工艺比较工业化生产乙二胺的方法主要是二氯乙烷法和乙醇胺法。

二氯乙烷法以多乙烯多胺为主要副产品,乙醇胺法则以哌嗪及其衍生物为主要副产品。

……2.5 乙二胺工艺技术的改进与发展趋势有关化工专家认为,我国乙二胺市场潜力巨大,需求强劲是毋庸置疑的。

但作为基础石化原料,国外无论生产技术和市场均非常成熟,而国内合成技术相对落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科研人员一直在着力 研究还原氨化工艺用新型 催化剂 ,并取 得较好 成果 。还原 氨化工 艺用催 化剂
早期多采用 R nyN (o和改性的 R ny i o催 ae i ) C ae ( ) N C 化 剂 ,后 来 发 展 为 负 载 金 属 催 化 剂 ,载 体 采 用 A2 3 i2 i2 r 2 1 、S0 、T0 、ZO 、Mg 以及硅 铝酸 盐等 0 O 多孑 材料, L 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催化剂反应活性, 降低 反应 压力 。近年 来科研 人员 对还 原氨化 工艺 用催 化 剂的研究取得 了较好的成果。如 D常等将 R 、 i . e N、 C、 o B和 C u和 ( ) u 或 R 等浸渍在 Ⅱ - 氧化铝、氧化 硅 、氧化 硅. 氧化 铝 、硅 藻土 和氧 化硅 . 化钛等 载 氧 体材料上制得 R 、N 、C 、B和 C e i o u和 ( ) u 或 R 基催化剂。弗劳恩克朗等将 N 、 o u R 、R 、 i C 、C 、 u e R 、P 或 P 中的 2 h d t 种或多种金属的混合物负载在
() 1
N 4 lNH C 2 H NIC C 2 H2 HC H C+ 2 H C 2 - H2 H N ・ l I 3
C C C 2 l 眦 3÷ IH= C
() 2
() 3
的精细石油化工中间体之一。乙二胺的合成方法主 要有二氯乙烷法 ( D 、乙醇胺法 ( A) E C) ME 、乙烯 氨化法、甲醛—氢氰酸法、二甘醇氨化法 、氯乙酰 氯氨化法和氨基乙腈加氢法等。工业生产 乙二胺的 方法主要是 E C法和 ME D A法 , 其他方法 由于原料 来源和成本等原 因尚未实现工业化生产 【。美 国 3 J
制得 乙二胺 ,将 乙醇或 正丙 醇 、二 氯 乙烷 、氨 混合 为 溶 液 , 控 制 氨 醇 溶 液 中 的 氨 质 量 浓 度 为 10 0 5 ̄6%、氨 与二 氯 乙烷 的摩 尔 比为 4-0 / - ,反应 4

P ~ ) 宁 一
直接制得乙二胺。这样分离容易 ,能耗低 ,降低原 材料成 本 【。刘 聪研究 还 发现 氨 的质量 浓度 高有 利 8 】 于降低热能消耗 , 氨与二氯乙烷摩尔 比高有利于乙 撑胺 中伯胺 组分 的生 成 ,氨解 的时 间与氨 解 时物料
UC C公 司 于 13 将 E 96年 DC法 工业 化 ,ME 法于 A
二氯乙烷氨化反应属于快速、放热反应 ,主产 物乙二胺为连串反应的中间产品, 反应生成的乙二 胺碱性要强于无机氨 , 所以会继续与二氯乙烷反应 生成二乙烯三胺( E A 、 D T )三乙烯 四胺(E A 以及其 T T) 他多乙烯多胺。研究表明改变反应压力、温度 、酸 度 、以及产物的循环比可改变产物分布状况 ,提高 此反应的氨烷比可 以提高乙二胺的选择性 , 但是为 了提高氨烷 比就需要采用高浓度氨水 ,因此反应压 力 也随之 上升 ,这就 加大 了对反 应器 结构耐 压性 的 要求。反应的产品分布不仅与反应的动力学特征有
乙醇胺法分为还原氨化工艺和缩合工艺 , 相应 的催化剂按其反应机理也分为 两类, 一类为还原氨 化催 化剂 , 主要采 用Ⅷ B族 和 I B族金属 或金 属氧 化
物为催化剂活性组分 , 另一类为固体酸缩合催化剂, 主要 以 L wi酸 、质 子酸 、杂多 酸 以及 分子筛 等 为 e s

要: 综述了二氯 乙烷法和乙醇胺法合成 乙二胺的生产技术及研究进展 , 着重叙述了乙醇胺法 , 并提 出应结合我国的
实际情况 ,大力研究合成乙二胺 的生产工艺。 关键 词:乙二胺 ;二氯乙烷 ;乙醇胺 ;催化 ;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T 2 .1 Q2 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9 52 1 )80 3 .5 6 19 0 (0 00 .0 60
化 反应 当中所采 用 的金属种类 ,载体 材料酸性 质 以 及 金属 与载 体之 间 的相互作用 等对 于 ME A还厉 北 獭
选择性只有 4%lJ 白义 国等人认为氢气分压对反 0 l。 4
应 的影 响较大 ,因为反应 要经 过加氢— 脱 氢两个过
法制备E) 【 A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口【 。 eb 等采用稀 l 引 D ea 甸
流动状 态 、温度 、压 力有关 ,即与氨 解时 反应物 间 的有效 碰撞有 关 。 二 氯 乙烷 法 的优点 是原 料易得 , 需催 化剂 , 无 而
且副产物多乙烯多胺和哌嗪等是高附加值物质 , 在 国外 是一 种重要 的乙二胺 工业 生产方 法 , 国 D w 美 o 化学公司、 国 B yr 德 ae公司、 荷兰 D l ie e m n 公司以 a 及 日本 T sh等公 司采 用该 法进行 生产 。国 内由于 oo 工 艺技术 等方 面 的原 因仍 没有 大规 模采用 该工 艺 ,
液相直接反应制得 ,元需使用催化剂 ,乙二胺的单 程收率在 4%一7%之间。主要反应如下: 0 0
C C C 2 I2 --NH2H2 H N ・HC lH2 H C+ NI3+ C C 2 H2 I. 2 I
CI H2 C CH ̄ + - CH2 H m 22 ! NI2 CI I C . HCI 2 — + 1 H3
2 世纪 6 年代初由联邦德国 B S O O A F公司开发并实 现工业 化 【。现在世 界 上 E 4 J DA 的生 产装 置 中 ,约 6%为 E C路线 由于二氯 乙烷原料价廉 , 1 D 来源 广泛,早期乙二胺装置主要采用 E C 法 。以单 乙 D 醇胺0mA 为原料与氨反应生成 乙二胺 ,污染小 , V ) 原料易得, 当前研究的重点。 D 是 E C法存在产品质 量差、设备腐蚀严重和三废排放量大等缺点 ,现正 逐步被 M A 法取代 。基于此 , E 本文对 E C 法和 D ME 法合成乙二胺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希望能 A 为合成乙二胺 的研究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
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 a hy B r e等研究发现比表面 t 积为5 0—2 0 m2 -,孔 容 为 05~1 ・ 0 . g . . mLg 的 0 -
SO- 2 3 体有助 于提高反 应对E i2 0载 AI DA的选 择性【J 2。 4
C ag d e h n a 等认为 比表 面积在4 ~2 0 ・ 氧化 n 0 0 m2 - g的
有利于环胺的生成 , 氢气分压低容易引起催化剂的 失活【J D 常等认为氢气在胺化反应 中并不是非常 l。 . 6 重要 ,它的作用只是保证催化剂处于活化状态【】 1。 7
21 乙醇胺还 原胺化 催化 剂 .- 3
为进一步改善工艺条件 ,提高 乙二胺收率 , 各
性能与载体材料的比表面积、孔径、孔容等密切相 关, 它们影响反应物料的吸附脱 附平衡 , 从而影响
活性组分 。 采用固体酸催化剂以乙醇胺和氨为原料 生产 乙二胺 的方 法具有 反应 压力 低 、产 物收率 高 和
污染 小等优 点 , 渐成 为未 来发展 的趋 势 。 正逐 21 乙醇 胺 还原胺 化 合成 乙二胺 .
3 8

工 技


开 发
第 3 卷 9
应 的影 响 ,发现 氨压 为 1 1MP 3 7 a时 ,E A 的选 D 择性 达到 7 % ~9%;氨 压小 于 8 a , D 的 0 0 MP 时 E A
如 能加强对 二氯 乙烷 氨化 工艺 的研究 开发 ,将 有利 于扩 大二氯 乙烷 氨化 法在 国内的应用 。主要 问题是
反应中氯离子的产生对设备腐蚀性强 , 并且中和过 程中产生大量的氯化钠 ,三废问题严重 。如何解决
这些 问题也 有待 进一 步 的研究 。
2 乙醇 胺 法 ( A )
1 二氯 乙烷 法 ( D E C)
二氯 乙烷法通常在高压下 由二氯 乙烷 和氨水
度下提高了产品收率 。 他将一段式等温管道化反应 器 改进 为两段式 变温 管道化 反应 器 ,在 内径 4 mm,
基金项 目:广西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 桂科 自0 3 12 ,广西培养新世纪学术和 技术 带头人专项资金资助 项 目(04 2 ) 829 ) 2 0 2 4 收稿 日期 :2 1.32 000 .4
料配 比、 体积流量和体系压力等) 与等温反应工艺一 致 。 在 此 工 况 下 ,二 氯 乙 烷 的 单 程 转 化 率 可 达 9. 8 %,乙二胺收率 6 . 6 01 %。 传统 的二氯 乙烷法 制乙二胺直接得 到的是 乙 撑胺盐酸盐和氯化铵的混合物 , 需用氢氧化钠 中和 后才能得到乙撑胺的水溶液,乙撑胺 中的乙二胺组 分与水形成共沸物 ,给分离带来困难 ,副产氯化钠 有效利 用 困难 。刘聪 在醇 介质 中氨解 二氯 乙烷直 接
关 ,还与反应器的类型有关。因此合适反应器的选 取是影响产 品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l 反应器可以 6 】 。
分 为釜式反 应器 和管式 反应 器 。张海 江对反应 器的
类型和特点进行 了总结 , 认为二氯乙烷氨化反应产 品是连 串反应 的 中间产物 ,采 用管道 化反应 器 的反 应选择性较高【。张海江对在管道化反应器中以二 1 氯 乙烷法合成乙二胺的工艺进行研究 , 结果表明变 温反应工艺与等温反应工艺相 比, 在相同的管道长
第3 9卷
第 8 期







、_ - 9 NO 8 , l3 0 . Au 201 g. 0
21 0 0年 8月
T c n l g & De e o me t fC e c l n u t e h oo y v l p n h mi a I d sr o y
第 8期
黄科林 等 :乙二 胺合 成 的研究 进展
3 7
总长 度 2m 的反 应器 中 , 适宜 工艺 条件 为 : 7 较 第一 段管道反应温度为 10C, 时间 1 mi, 6  ̄ 反应 . n 第二段 管 5 道温度 10 ,反应 时 间 8 mi,其 它工艺 条件( 3℃ . n 5 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