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吴趣鸿)
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可编辑修改word版)

新技术专题报告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班级:电气 11姓名:张健康学号:120113303018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1前言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是一种了解和掌握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状态,确定其整体或局部正常或异常,早期发现故障及其原因,并能预报故障发展趋势的技术。
通俗地讲,它是一种给设备“看病”的技术。
本文联系高线厂预精轧机在实际工况条件下的状态监测,以及根据采集到的振动故障信号,对高线厂预精轧机进行故障诊断,并简单介绍一下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在高速线材轧机上的应用。
2状态监测表1 是预轧机 16#锥箱轴承参数。
图 2、3 是2006 年5 月30 日和6 月13 日测得的频谱分析图是16#立式轧机分别在转速为 610rpm 和666rpm 的转速下测得的,两图有明显的差异。
虽然两副频谱中显示的振动幅值都表1 预精轧机16#锥箱轴承参数滚动体直径d轴承序号滚动体数Z 节径D(″)接触角α(″)1 18 6.4961 0.8661 02 20 6.5679 0.8125 293 18 6.4961 0.88238 04 12 3.7402 0.8268 05 11 3.4449 0.8437 406 10 2.2638 0.5 30⑤④31⑥②①2③ⅢⅡ4Ⅰ图 1 预精轧立式机架锥箱结构没有进入ISO3495 旋转机械的振动烈度标准危险区域,但两次测得的结果一次基波振动副值逐渐增加,且两图中二、三、四、五次谐波都有明显的突起。
证明锥箱内运转情况逐渐劣化,存在设备隐患。
由于传感器安装位置上的差异,机械振动烈度未超出ISO3495 标准并不能说明设备是正常的。
因此状态监测需要每天进行记录,并要求将监测到的结果与历史记录比对,从中找出变化趋势,才能判断出真实的设备状态。
Lin mm/sec RMSMag0 500 1000 1500 2000Hz Lin图2 劣化前期频谱分析上边频下边频 2 倍频啮合频率基频5 倍频4 倍频3 倍频Lin 4321mm/sec RMS Mag0 0 500100015002000 HzLin图 3 劣化中频谱分析3 故障诊断高速线材轧机具有运转速度高、载荷变化频繁、所轧制轧件温度低的特点,设备的主要故障是主传动设备的轴承、齿轮失效故障,占了总设备故障时间的 50%以上。
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研究

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研究摘要: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该研究旨在通过对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分析设备的健康状况,预测并诊断可能出现的故障,从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本研究主要涉及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故障诊断方法等方面的技术,为工业生产过程中设备维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机械设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关键技术前言工业4.0时代,也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源于德国政府于2011年提出的“工业4.0”战略。
它是继机械化、电气化和信息技术革命之后的新一轮工业革命,其核心理念是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实现生产过程的高度集成、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影响。
而在工业生产中,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运行效率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整个生产过程的稳定和效益。
然而,设备的故障往往难以预测,导致生产过程中的停机时间增加,维修成本上升,设备使用寿命缩短,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因此,对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研究显得尤为关键。
1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意义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设备运行效率,还可以推动生产方式的智能化升级,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
首先,通过实时监测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性能参数,可以实现对设备运行情况的全面掌握,提前发现异常现象,从而避免因小问题演变为大故障,保障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其次,利用传感器、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设备内部的工作环境和磨损情况进行精准监测,为设备维护提供有力的依据。
此外,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能够从海量数据中识别出潜在的故障模式和趋势,为设备维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降低维护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2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关键技术研究2.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将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或其他可测量形式的装置,通过监测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数据,实现对其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
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综述

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综述:摘要从设备管理的角度,介绍了典型的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诊断理论、技术手段和具体方法。
首先对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意义、开展,根底理论和现状进展了介绍,阐述了设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与设备管理的关系。
进而对振动监测、温度检测、无损检测等根本监测手段的原理及诊断方法。
关键字:状态监测;故障诊断;振动;设备1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概述1.1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意义和开展历史1.1.1设备故障及故障诊断的意义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开展,设备能否平安可靠地以最正确状态运行,对于确保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生产能力、保障平安生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设备的故障就是指设备在规定时间内、规定条件下丧失规定功能的状况,通常这种故障是从*一零部件的失效引起的。
设备的故障诊断则是发现并确定故障的部位和性质。
寻找故障的起因,预报故障的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1.2 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开展历史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开展是与设备的维修方式严密相连的。
可以将故障诊断技术按测试手段分为六个阶段,即感官诊断、简易诊断、综合诊断、在线监测、精细诊断和远程监测。
从时间考察,故障诊断技术大致可以分为20世纪60年代以前、60年代到80年代和80年代以后几个阶段。
1.2现代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在故障诊断学建立之前,传统的故障诊断方法主要是依靠经历的积累。
将反映设备故障的特殊信号,从信息论角度出发对其进展分析,是现代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特点。
可以分为统计诊断、逻辑诊断、模糊诊断。
其中有几种方法做简单的介绍。
贝叶斯法,此方法是基于概率统计的推理方法,以概率密度函数为根底,综合设备的故障信息来描述设备的运行状态,进展故障分析。
此外还有最大似然法、时间序列、法灰色系统法和故障树分析法。
故障树分析法模型是一个基于被诊断对象构造、功能特性的行为模型,是一种定性的因果模型。
1.3基于知识的故障诊断方法基于知识的故障诊断方法,不需要待测对象准确的数学模型,而且具有智能特性。
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S na d et标准与检溷 t dra s a d nT
长 。 同时 新 开 发 设 备 的 引 人 ,也 给 技 术 消 化 ,
特 征频 率 ,从 而确 定 出设 备 故 障 的类 型和部 位 。其 中,振动测量仪器利 用速度传感器 、加
速 度 传 感 器 等 ,将 设 备 上 的 振 动信 号转 换 为 电
标 灌与检i t drad e lS na s l a d nT t
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在设备管理 中的应用
E up e t o dt n mont r gan a lda n s i c n lg p l a in i e up e t q im n n io c i i i df ut ig o t t h oo ya pi t n q im n o n ce c o ma a e n g me t n
引 言
设 备 管理 中 ,可 为 企 业 的生 产 运 行 提供 可 靠 保 证 。 既使 达 到企 业 对 设 备 状 况 的精 确 预测 与 维 修 ,又 能 达 到节 省 人 工 费 用 ,大 大 降 低 修 理 费 用 ,降 低 企 业 生 产成 本 ,不 断 增 加 收 益 和 创 名
术在 国 内行业 中的应 用展 望 。
关 键词 :设备 管理 , 状态 监测 , 障诊 断, 用 故 应
中图分 类号 :T 6 S7
Ab ta t Th a e m p a ie n r g b u u r n inf a c ormo e n e t r r e s r c: e p p re h sz s a d b i s a o tc re tsg ic n e f d r n e p i n i s
kn s o p l a in id x o e i me tc n t n mo i r g a d f utda n si id fa pi t n e s t qup c o n o dio nt i n a l ig o t i o n c t c n lg ,n sp we r ht cu ei h o e t d s r . e h o o ya d i o r c i t r t e d m s i i u ty t a e n cn K y r s e up e wo d : q ime tma a e e t c n io nt r g f ut ig o t , p l a in n n g m n, o dt n mo i i , a lda n s i a pi t i o n c c o
漫谈设备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

漫谈设备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漫谈之前,总觉得咱论坛这个类别区分中的“故障诊断及健康监测”有点本末倒置。
是不是应该先后顺序改一下?其实,我们这个论坛的大多数人,除了为了兜售产品的以外,大多数人就在干八个字的工作:状态监测,故障诊断。
监测是为了诊断,诊断是为了预知,预知是为了杜绝故障恶化,造成事故,同时也是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和节约设备维护维修成本。
先说状态监测,这四个字的工作其实说起来,很好完成,目前更多厂家都能提供比较好的仪器来进行数据采集,这里面包含监测很多的参数,比如振动,噪声,油压,温度,流量,电流,电压、转速等等。
这些都是为了保证设备安全运行,需要我们去识别的设备健康信息来源。
通过这些我们人类可以识别的信息,我们去判断设备的健康状况。
特别是处在浴盆曲线后端的设备。
对于突发事故,其实大多数情况下,人还是无能为力。
纵然你有DCS,还是神马?当然,监测信息的可信程度和采集方式也决定着后面四个字的功力大小。
可信程度,取决于采集器本身精度和施工安装工艺精度,还有操作人员的基本素质,比如,测试现场发现地脚螺栓松动了,直接用扳手紧固一下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测回去了,诊断一番,然后再回来紧固吧。
这样的反应速度是不是脱离了状态监测本意呢?再说故障诊断,这的确是个技术活,对于采集来的信息,大家如何从里面识别出设备的故障信息,找出病灶,真正厉害的人从来不直接对设备下诊断建议,特别是首次采集来的信息,或者是不了解设备现场和设备本身各种参数的时候。
这个工作忌讳照本宣科,纸上谈兵。
为什么初来的大学生,即使是专业对口的,在做这项工作的时候也特别吃力?甚至有些人根本就不会被现场的维修工放在眼里。
即使他们小学毕业,因为他们了解设备,而你学历再高,不了解设备的基本信息就说这里不平衡,那里不对中。
这不是自讨没趣吗?需要的是从现场出发,从设备的具体情况出发,结合维修工的很多现场经验,再加上自己的诊断知识,这个时候如果做出判断,应该比较中肯,如果没有把握,可以多交流,多请教,多总结经验。
设备状态监测系统与故障诊断技术应用

设备状态监测系统与故障诊断技术应用摘要:电机是当今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原动力和驱动装置,它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工业生产中,它们数量之多,地位之重要,几乎没有其他设备所能与之相比。
电机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故障,假如一条生产线上的主要电机故障,必将造成生产线停工,甚至会影响整个大生产系统的工艺流程。
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设备状态参数监测和分析,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异常或故障,故障的部位和原因以及故障的劣化趋势,以确定合理的检修时间和方案。
关键词:设备状态监测;振动;故障诊断为了保证重点设备在运行时的工作状态,在设备运行时实现在线监测,出现缺陷时能及时预警、报警,诊断运行状态,能被维护人员使用和操作,更好的为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服务。
现代化设备管理维修模式正朝预知状态维修为主、多种维修方式并存的模式转变。
针对关键设备,往往采取以预知状态维修和周期性维修结合的方式,以期防止设备的重大故障发生、避免设备的欠维修与过维修。
状态维修的基础是把握设备状态,根据状态结果决定设备维修时间、维修内容、维修人员投入及备件的投入等,这一切必须要有较完善的设备在线集中监控系统来保证。
通过在线监测系统的实施,可以达到以下目的:将测振和视频集成在统一的设备管理平台,掌握重要设备的寿命趋势。
一、设备状态监测系统与故障诊断介绍1.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通俗地说,状态监测就是给机器体检,故障诊断就是给机器看病。
首先对机器的状态进行监测,例如先看振动值,再进行频谱、波形、轴心轨迹、趋势、波德图等各种检测分析,然后结合设备的原理、结构、历史状况等,利用专业人员的知识及经验,对故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通常把设备在运行中所发生的状态异常、缺陷、性能劣化、以及事故前期的状态统称为故障,有时也把事故直接归为故障。
状态监测是指在设备运行中和不拆卸的情况下,利用现代检测与分析仪器,测取设备状态信号,并对所测信号进行处理、分析,提取能反映设备状态的特征信息,识别设备当前是处于正常、异常还是故障状态,以及预测未来状态。
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分解

研究生课程考核试卷科目: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教师:谢志江姓名:崔洪斌学号:20110702178专业:机械设计及理论类别:(学术)上课时间:2012年5月至20 12年6月______________ 考生成绩:阅卷评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卷教师(签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制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一、论述齿轮啮合频率产生的机理及齿轮故障诊断方法答:山齿轮传动理论可知,渐开线齿廓齿轮在节点附近为单齿啮合,而在节线的两边为双齿啮合,啮合区的大小则山重叠系数£决定。
因此,每对轮齿在啮合过程中承受的载荷是变化的,从而引起齿轮的振动,另外,一对轮齿在啮合过程中两齿面的相对滑动速度和摩擦力均在节点处改变方向,引起齿轮的振动.这两者形成了啮合频率fz及其谐波Nfz,其计算式为:Jz 60式中Z—一齿轮的齿数;n——轴的转速,N—N •咗人60式中N—自然数,1, 2, 3, ................ 。
N"称为基波,即啮合频率;N = 2, 3,……时,称为二次,三次…谐波。
•齿轮啮合频率产生的机理:1)负载和啮合刚度的周期性变化形成啮合冲击负载和啮合刚度的变化可用两点来说明:一是随着啮合点位置的变化,参加啮合的单一齿轮的刚度发生了变化,二是参加啮合的齿数在变化。
如渐开线直齿轮,在节点附近是单齿啮合,在节线两侧某部位开始至齿顶、齿根区段为双齿啮合。
显然,在双齿啮合时,整个齿轮的载荷山两个齿分担,故此时齿轮的啮合刚度就较大;同理单齿啮合时,载荷由一个齿承担,此时齿轮的啮合刚度较小。
也就是说,即使齿轮所传递的是恒定扭矩,但当每对齿在脱离啮合或进入啮合时,轮齿上的载荷和刚度都要发生突然增大或减小,从而形成周期性啮合冲击。
对于重叠系数低的直齿,啮合冲击尤为显著,其作用力和刚度变化基本上呈矩形波。
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教案)

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设备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仪器、根据设备外部信息参数的变化来判断机器内部的工作状态或机械结构的损失状况,确定故障的性质、程度、类别和部位,预报其发展趋势,并研究故障产生的机理。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较快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诸如机械状态量(力、位移、振动、噪声、温度、压力和流量等)的监测,状态特征参数变化的辨识,机械产生振动和损伤时的原因分析、振源判断、故障预防,机械零部件使用期间的可靠性分析和剩余寿命估计等等。
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是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基本措施之一。
一、设备故障的基本知识1 、定义设备故障(Fault )的一般性定义是:设备在规定时间内、规定条件下,丧失规定功能的状况。
美国政府《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测试性与诊断性指南》(AD -A208917)中,则把故障定义为:“造成装置、组件或元件不能按规定方式工作的一种物理状态”。
在工程实例中,我们还常常听到另一个词汇:失效(Failure )。
国家标准GB3187—82《可靠性基本名词术语及定义》中规定,失效是产品丧失规定的功能,对可修复产品通常称为故障。
国家军用标准GJB451—90《可靠性维修性术语》指出,故障是产品或产品的一部分不能或将不能完成预定功能的事件或状态,对某些产品称为失效。
由此可见,“失效”和“故障”均为表示产品不能完成或丧失功能的现象。
在实际工程中,对于“失效”和“故障”没有严格的区别,通常对于可修复产品常用“故障”,而对于不可修复产品常用“失效”。
对于各种设备系统而言,其包含着大量可修复的零部件,因此常常统一用“故障”来表示各级零部件直至系统不能完成规定功能的事件。
2、设备故障分布规律设备故障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有其客观规律。
研究故障规律对制定维修策略,以及建立更加科学的维修体制都是十分有利的。
典型故障曲线——浴盆曲线1-1典型故障曲线——浴盆曲线 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可维修设备的故障率λ(t)随着设备使用期的延续,而呈现三个不同趋势的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课程考核试卷(适用于课程论文、提交报告)科目: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教师:谢志江姓名:吴趣鸿学号:20110702006 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类别:学术上课时间:2012 年 4 月至2012 年7月考生成绩:阅卷评语:阅卷教师(签名)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制一、论述齿轮啮合频率产生的机理及齿轮故障诊断方法1、齿轮啮合频率机理齿轮啮合频率的定义:齿轮在啮合过程中会因为冲击等原因产生振动,此振动的频率即为齿轮啮合频率,也称特征频率z f 。
如图1.1所示,齿轮1和齿轮2啮合,齿数分别为1z 和2z ,转速分别为1n 和2n ,旋转频率分别为6011n f r =,6022n f r =,则两个齿轮的啮合频率为:2211r r r z f z f z zf f ===。
图1.1啮合频率产生的原因有如下三种:(1)啮合齿轮载荷的变化频率等于啮合频率由齿轮啮合重合度的含义可知,在齿轮啮合过程中,由于存在单对齿和双对齿啮合的转换,因此每个齿轮上所承受的载荷是不断变化的。
一个齿轮在其参与的一次整个啮合过程中, 由于单、双齿啮合的交替,会使原来由两对齿承担的载荷突然由一对齿承担,或者由一对齿承担的载荷突然由两对齿承担,从而使作用在齿轮上的载荷发生突变.其变化频率等于啮合频率。
(2)在啮合过程中齿轮滑动方向(摩擦力方向)改变的频率等于啮合频率。
在啮合过程中齿面所受摩擦力在节点两侧方向会发生改变。
一对齿轮在啮合过程中,两齿齿面相接触点的速度方向除节点以外都是不同的,使得相接触的齿面之间产生相对滑动,而相对滑动导致齿面之间的滑动摩擦。
z 1,n 1z 2,n 2图1.2如图1.2所示,设齿面所受的正压力为N P ,由正压力N P 和相对滑动而产生的摩擦力就等于f P N ,这里,f 为滑动摩擦系数。
轮齿处于啮入段和啮出段时齿面所受的正压力和摩擦力如图所示。
因此,轮齿所受的摩擦力在啮入段和啮出段上是刚好反向的,并且以节点为分界点。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对齿轮啮合,当啮合点通过节点时,由于轮齿受到的摩擦力在节点两侧方向不同而使齿面摩擦力有一个突然换向,这种突然的换向使轮齿受到冲击,轮齿摩擦力方向改变(受到冲击)的频率即等于啮合频率。
(3)啮合过程中刚度变化的频率等于啮合频率在两个齿轮啮合过程中,每个齿轮相当于一个悬臂梁,且在齿顶处齿厚较薄,因此在齿顶啮合时齿轮的综合刚度较小,变形较大,而在齿根啮合处刚度大,变形小。
另外, 如图1.3所示,在啮合过程参与啮合的齿轮数并不是一直不变的。
图1.3在AB和CD区域时为单对齿啮合,在BC区为双齿啮合,在整个齿轮承受相同压力的情况下,单对齿啮合时变形要大于双对齿啮合,因此单对齿轮啮合时的综合刚度要较小。
故在啮合过程中齿轮的刚度要发生变化,其变化的频率等于啮合频率。
2、齿轮故障诊断方法(1)齿轮故障形式齿轮是最常见的机械传动零件,它在发挥其优点的同时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一些缺点。
齿轮传动的主要缺点包括以下方面:不能缓和冲击作用;当制造不精确,材质不良,热处理不当,使用条件恶劣,安装不正确时,往往会引起较大的振动、噪声和断裂等故障。
这些故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齿轮传动的正常工作。
根据齿轮损伤的形貌和损伤过程或机理,故障的形式通常分为齿的断裂、齿面磨损、齿面疲劳(点蚀、剥落)或塑性变形等四类。
1)轮齿的断裂齿轮副在啮合传递运动时,主动轮的作用力和从动轮的反作用力都通过接触点分别作用在对方轮齿上,最危险的情况是接触点某一瞬间位于轮齿的齿顶部,此时轮齿如同一个悬臂梁,受载后齿根处产生的弯曲应力最大,若因突然过载或冲击过载,很容易在齿根处产生过载断裂。
即使不存在冲击过载的受力工况,当轮齿重复受载后,由于应力集中现象,也易产生疲劳裂纹,并逐步扩散,致使轮齿在齿根处产生疲劳断裂。
对于斜齿轮或宽直齿轮,也常发生轮齿的具备断裂。
另外,淬火列了、磨削裂纹和严重磨损后齿厚过分减薄时,在轮齿的任意部位都可能产生裂纹。
2)齿面磨损齿轮传动中润滑不良、润滑油不洁或热处理质量差等,均可造成磨损或划痕,磨损可分为粘着磨损、磨粒磨损、划痕(一种很严重的磨粒磨损)和腐蚀磨损等。
①粘着磨损是油膜被破坏而发生齿面金属的直接接触形成的。
其原因可能是齿轮工作在低速、重载、高温、润滑油黏度太低、供油不足和齿面粗糙等情况。
②磨粒磨损和划痕当润滑油不洁(夹杂直径大于30um以上的磨粒,包括外来砂粒或摩擦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磨屑),都可以产生磨粒磨损与划痕。
一般齿顶、齿根部摩擦较节圆部严重,这是因为除了啮合过程中,节圆处为滚动接触,而齿顶、齿根处为滑动接触。
③腐蚀磨损润滑油中含有酸、碱和水等易对金属产生腐蚀的化学物质,与齿面发生化学反应,由腐蚀导致齿面损伤。
齿轮磨损后,齿的厚度变薄,齿廓形状变得瘦长。
齿轮磨损后,工作时产生动载荷,不仅振动和噪声加大,而且可能导致齿的折断。
3)齿面疲劳(点蚀、剥落)所谓齿面疲劳主要包括齿面点蚀与剥落。
造成点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工作表面的交变应力引起的微观疲劳裂纹,润滑油进入裂纹后,由于啮合过程可能先封闭入口然后挤压,微观疲劳裂纹内的润滑油在高压下使裂纹扩展,结果小块金属从齿面脱离,留下一个小坑,形成点蚀。
如果表面的疲劳裂纹扩展的较深、较远或一系列小坑由于坑间材料失效而连接起来,造成大面积或大块金属脱落,这种现象叫剥落。
剥落与严重点蚀只有程度上的区别,而无本质上的不同。
实验表明:在闭式齿轮传动中,点蚀是最普遍的破坏形式。
在开式齿轮传动中,由于润滑不够充分,以及进入的污物增多,磨粒磨损总是先于点蚀破坏。
4)齿面塑性变形软齿面齿轮传递载荷过大(或在大载荷冲击下)时,易产生齿面塑性变形。
在齿面间过大的摩擦力作用下,齿面接触应力会超过材料的抗剪强度,齿面材料进入塑性状态,造成齿面金属的塑性流动,是主动轮节圆附近的齿面形成凹沟,从动轮节圆附近的齿面形成凸棱,从而破坏了正确的齿形。
有时可在某些类型从动齿轮的齿面上出现“飞边”,严重时挤出的金属充满顶隙,引起剧烈振动,甚至发生断裂。
(2)诊断方法由于齿轮故障症状的复杂性,因此在对齿轮进行故障诊断时,需要在尽可能地消除噪声干扰、提高信噪比的前提下,提取出清晰故障特征信息。
针对以上分析的齿轮故障形式,我们可以得到齿轮故障诊断分析方法:1)功率谱分析法功率谱分析可确定齿轮振动信号的频率构成和振动能量在各频率成分上的分布,是一种重要的频域分析方法。
振幅谱也能进行类似的分析,但由于功率谱是振幅的平方关系,所以功率谱比振幅谱更能突出啮合频率及其谐波等线状谱成分,而减少了随机振动信号引起的一些“毛刺”现象。
功率谱分析对齿轮的大面积磨损、点蚀等均匀固化有比较明显的分析效果,但对齿轮早期故障和局部故障不敏感,因而应采用其他分析方法。
2)边频带分析法边频带出现的机理是齿轮啮合频率z f 的振动受到了齿轮旋转频率fr 的调制而产生,边频带的形状和分布包含了丰富的齿面状况信息。
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边频带分析:一是利用边频带的频率对称性,找出r z nf f ±的频率关系,确定是否为一组边频带。
二是比较各次测量中边频带振幅的变化趋势。
根据边频带呈现的形式和间隔,有可能得到以下信息:①当边频带间隔为选择频率fr 时,可能有齿轮偏心、齿距的缓慢周期变化及载荷的周期波动等缺陷存在,齿轮每旋转1周,这些缺陷就重复作用一次,根据选择频率fr 可判断出问题齿轮所在的轴。
②齿轮的点蚀等分布故障会在频谱上形成类似①的边频带,但其边频阶数少,而集中在啮合频率及其谐频的两侧。
③齿轮的剥落、齿根裂纹及部分断齿等局部故障会产生特有的瞬态冲击调制,在啮合频率及其两侧产生一系列边频带。
其特点是边频带阶数多而谱线分散,由于高阶边频的互相叠加而使边频带族形状各异。
严重的局部故障还会使旋转频率f 及其谐波成分的振幅增高。
3)齿轮故障信号的频域特征分析法齿轮故障时一些宽频带信号,其频率成分是十分复杂的。
①均匀性磨损、齿轮径向间隙过大、不适当的齿轮游隙以及齿轮载荷过大等原因,将增加啮合频率和它的谐波成分振幅,对变频的影响很小。
在恒定载荷下,如果发生啮合频率和它的谐波成分变化,则意味着齿的磨损、挠曲和齿面误差等原因产生了齿的分力(脱齿)现象。
齿轮磨损的特征是:频谱图上啮合频率及其谐波振幅都会上升,而高阶谐波的振幅增加较多。
②不均匀的分布故障(如齿轮偏心、齿距周期性变化及载荷波动等)将产生振幅调制和频率调制,从而在啮合频率及其谐波两侧形成振幅较高的边频带,边频带的间隔频率是齿轮转速频率,该间隔频率是与有缺陷的齿轮对应的。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齿轮偏心所产生的边带,一般出现的是下边频带成分,即r z nf f -,上边频带出现的很少。
③齿面剥落、裂纹以及齿的断裂等局部性故障,将产生周期性冲击脉冲,啮合频率为脉冲频率所调制,在啮合频率及其谐波两侧形成一系列边频带,其特点是边频带的阶数多而分散。
而点蚀等分布性故障形成的边频带,在啮合频率及其谐波两侧分布的边频带阶数少而集中。
4)细化谱分析法细化谱分析法是通过采用频率细化技术来增加频谱图中某些频段上的频率分辨率,即所谓的“局部频率扩展”法。
在齿轮故障信号中,调制后得到的边频含有丰富的故障信息,但是在一般的频谱图上往往又找不出清晰、具体的边频,究其原因是频谱图的频率分辨率太低。
频谱图上的频率分辨率则是由谱线和最高分析频率决定的,行业内对此有定规,具体关系为下式所示:/==f/∆式中,f∆-频率间隔,即频率分辨率;Nfsnfcfc-分析频率范围,即最高分析频率;fs-采样频率,为避免频率混淆,fs=(2.56 – 4)fc,一般为fs=2.56 fc;n-谱线条数,为定值,分有100线、200线、400线、800线四档;=,分有256点、512点、1024点、2048点四档。
.2N-采样点数,nN56由于齿轮的啮合频率及其谐波的频率很高,从而使分析频率范围fc不得不很高,也就引起频率间隔f∆很大,即频率分辨率很低,因此造成边频较难显现及分辨。
而细化谱分析法只是对某些部分频段沿频率轴进行放大,好像放大镜一样,把频谱图上某些感兴趣的局部区域放大,从而得到频率分辨率很高的细化谱。
这样,就可以通过观察细化后的边带结构,去寻找故障的特征信息。
5)倒频谱分析法频谱图的幅值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振幅形式表示,称为幅值谱;另一种以能量形式表示,称为功率谱。
功率谱是用来研究各频率成分的能量在频域上的分布。
频谱图纵坐标的刻度也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线性坐标,另一种是对数坐标。
线性坐标的优点是直观,缺点是不能同时显示数值相差很大的成分;而对数坐标恰恰相反,可以同时显示出数值相差很大(1000倍,甚至更高)的频率成分,但这些成分之间是不成线性比例关系的。
6)时域同步平均法时域同步平均法的目的在于保留和齿轮故障有关的周期成分,去除其它非周期成分和噪声的干扰,从而提高振动信号的信噪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