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编职业健康及环水保培训试题含答案名师资料

2020年新编职业健康及环水保培训试题含答案名师资料
2020年新编职业健康及环水保培训试题含答案名师资料

职业健康与环水保试题答案

单位:姓名:得分:

共40题,每题2.5分。

1.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由()负责。

A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

B卫生部

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

A 以人为本,标本兼治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3.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分类管理、()治理”。

A 彻底 B综合 C分期

4.《职业病防治法》所指的职业病是:()。

A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B劳动者因接触粉尘及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C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5.《职业病防治法》中所称用人单位是指()。

A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

B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机关

C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

6.我国法定职业病有十大类()种。

A99 B105 C115

7.《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A单位职工 B用人单位 C劳动者

8.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的原则。

A不分开 B分开 C适当分开

9.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A卫生行政部门 B 建设行政部门 C环境保护行政部门

10.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

A不变 B终止 C与下一个工作单位协商解决

11.粉尘作业时必须佩戴()。

A 棉纱口罩 B防尘口罩 C 防毒面具

12.患有()疾病者不得从事接尘作业。

A活动性肺结核 B慢性胆囊炎 C心脏

13.()是电焊作业人员常见的职业性眼外伤,主要由电弧光照射、紫外线辐射引起。

电光性眼炎 C红眼病 B白内障A.

14.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A. 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B. 警示标识

C. 警示说明

15.警示标识安全色有 ( )

A.二种 B四种 C.六种

16.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 )

A.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B.皮肤.

C.呼吸道、消化道.

17.()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 接触职业有害作业的工人

B. 职业病病人

C. 接触矽尘工人

18.下列()项不属于个体防护措施

A 正确选择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B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C 限制接触时间

19.以下()不是我国三大环境保护基本政策。

A、排污费政策

B、预防为主

C、谁污染谁治理

20.()会给人类生存带来一系列危害,例如导致水土流失,大气条件恶化,物种灭绝。

A、垃圾清洁处理

B、植树造林

C、滥砍滥伐森林

2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A、一类

B、二类

C、三类

22.下列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内,禁止从事旅游、游泳活动的是()。

A、一级保护区

B、二级保护区

C、三级保护区

23.排污者未按照规定缴纳排污费的,由()依据职权责令限期缴纳。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24.我国现行的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是()。

A、《宪法》

B、《环境保护法》

C、《海洋环境保护法》

25.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强制性标准引用的方法标准具有(),必须执行。

A、强制性

B、推荐性

C、指导性

26.我国现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主要控制()。

A、工业固体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危险废物

B、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和建筑垃圾

C、放射性废物、有毒废物和含病原体废物

27.环境污染事故处理的基本原则是()。

A、先处理后控制

B、减少人员伤亡

、先控制后处理C.

28.一旦发生环境突发事件,应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成立应急小组,下例不属于应急小组成员的是()。

A、环境应急施救组

B、质量检查组

C、事件调查组

29.以下不属于人为放射性污染来源的是()。

A、核实验与航天事故

B、自然界中存在的某些核素

C、核工业、放射性矿的开采及利用

30.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水域属于第()。

A、Ⅰ类

B、Ⅱ类

C、Ⅲ类

D、Ⅳ

31.“三废”是指()。

A、废水、废气、固废

B、废水、废气、噪声

C、废水、固废、噪声

32.建筑施工场地同一施工单位多个建筑施工阶段同时施工时,按噪声限值()的施工阶段计征超标噪声排污费。

A、最低

B、最高

C、平均

33.下列污染源不属于暂不征收噪声超标排污费的是()。

A、机动车

B、飞机

C、电锯

34.通常所说的“三同时”原则是指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使用。

A、不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不同时投产

C、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35.防治污染的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确有必要拆除或者闲置的,必须征得()同意。

A、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同级人民政府

36.污染减排“三大体系”的具体内容不包括()。

A、科学的污染减排指标体系和严格的减排考核体系

B、准确的减排监测体系

C、规范的日常监管体系

37.我国三大环境保护基本政策:“预防为主”、、“强化环境管理”。()A、防治结合 B、所有污染政府治理

C、“谁污染谁治理”

我国重点治理的“三湖”是指()。

A、太湖、天池、巢湖

B、太湖、滇池、巢湖

C、洞庭湖、滇池、巢湖

39.我国重点治理的“三河”是()。

A、淮河、海河、和辽河

B、淮河、黑河、和辽河

C、淮河、海河、和黄河

40.全国统一的环境问题举报热线电话是()。

A、12345

B、12369

C、12315

职业健康与环水保试题一、选择题:1~5 A C B A C

6~10 C B B A A

11~15 B A C A B

16~20 A B B A C

A B A 21~25 A B

B A

B C A ~2630

C B C A B ~31 35

C 40 ~36 C B A B

职业健康知识培训试题

2017年职业健康知识培训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0.5分 1、一法:《职业病防治法》;五令(“一规定四办法”):《职业病防治法》的配规章:㈠《工 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47号)、㈡《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48号)、㈢《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49号)、㈣《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50号)、㈤《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51号)。 2、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下列三类: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劳动过 程中的有害因素;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分为: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 3、 4、 5、尘肺病:1.矽肺;2.煤工尘肺;3.石墨尘肺;4.碳黑尘肺;5.石棉肺;6.滑石尘肺;7.水泥 尘肺;8.云母尘肺;9.陶工尘肺;10.铝尘肺;11.电焊工尘肺;12.铸工尘肺;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病。 6、粉尘直径一般为0.1-10um。直径小于5um的粉尘对机体危害性最大,也易于达到呼吸 器官的深部。 7、烟的直径小于0.1um 。烟通常指当金属或其它物质受热熔化、气化后迅速冷却所产生的悬浮于空中的非常小的的固体颗粒。 8、雾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液体微粒,多为蒸汽冷凝或液体喷散所形成。常见于喷漆、硫酸和金属清洗作业。 9、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导致肺纤维化,形成肺结节尘肺病分三期:1期、2期、3期。 10、生产噪声:机械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电磁性噪声;其他噪声。 二、简答题:每题5分 1、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何几种? 答: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2、毒物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答:引起刺激;过敏;缺氧;昏迷和麻醉;全身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 3、单纯窒息发生时的情况? 答:由于周围氧气被惰性气体所代替,如氮气、二氧化碳、乙烷、氢气或氦气,而使氧气量不足以维持生命的继续。一般情况下,空气中含氧21%,如果空气中氧浓度降到17%以下,机体组织的供氧不足,就会引起头晕、恶心,调节功能紊乱等症状。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具有限制性空间的工作场所,缺氧严重时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4、进入受限空间职业危害防护技术有哪些? 答:危害识别;检测合格;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监护。 5、毒物危害的预防? 答:密闭、自动化;无毒代替有毒,低毒代替高毒;通风;有毒气体净化;个体防护;卫生保健。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有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姓名:成绩:分。)2一、单选题(共计25 题,每

题)的职业病防治活动。A 1.职业病防治法适用于(A、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B、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C、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2.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C )。B、分类管理、综合治理、防治结合,综合治理AC、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3.职业病指(B )。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4.(C )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A、劳动者B、各级政府C、用人单位A )。5.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或者浓度应 当符合(A、国家职业卫生标准B、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国际劳工组织标准C)。.工作场所的生产布局合理,应当符合(B 6B、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A、效益原则C、满足生产需要的原则7.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 得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设区

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给予资质认可的(B )进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医疗卫生机构BA、中介机构C)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C 8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用人单位C、工会组织B、卫生行政部门 A.

9.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A )档案。C、人事、劳动者健康监护B、工资A10.(C )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

健康教育服务规范培训试题+答案

健康教育服务规范培训试题+答案 一、试题版 1、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是()。 A.辖区内常住居民 B.辖区内厂矿企业 C.辖区内机关单位 D.以上都不是 2、村卫生室利用各种健康主题日或节假日,开展面向公众的健康咨询活动,全年咨询活动不少于( )次。 A. 5 B. 6 C. 9 D. 12 3、村卫生室针对重点疾病和公共卫生问题,开展面向公众的健康知识讲座全年不少于( )次。 A. 3 B. 5 C. 6 D. 9 4、世界艾滋病防治宣传日是哪一天:() A.3.24 B.5.31 C.10.8 D.12.1 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 A、12月5日 B、3月24日 C、4月7日 D、4月25日 6、社区健康教育档案整理规范,内容要包括() A.组织机构、工作计划 B.活动记录 C.总结评价资料 D. 以上都是 7.健康教育的考核指标有哪些() A.印刷资料的种类和数量 B.音像资料的种类、次数和时间 C.宣传栏设置和更新情况 D.举办健康教育讨论和咨询活动的次数和参加人数 8、医务人员在提供()等医疗卫生服务时,针对重点人群结合本地区的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对象的主要健康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教育

A、门诊医疗 B、上门访视 C、电话随访 D、以上都是 9、定期定时播放和保存录像带、VCD、DVD等视听传播资料 每年不少于()种,每天播放不少于1小时,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均需播放。 A、4 B、6 C、8 D、12 10、按照公共卫生服务标准要求,对以下哪几类人群为重点进行健康教育()。 A. 青少年、妇女 B. 老年人、残疾人 C. 0—36个月儿童家长 D.以上都是 二、答案版 1、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是( A )。 A.辖区内常住居民 B.辖区内厂矿企业 C.辖区内机关单位 D.以上都不是 2、村卫生室利用各种健康主题日或节假日,开展面向公众的健康咨询活动,全年咨询活动不少于( B )次。 A. 5 B. 6 C. 9 D. 12 3、村卫生室针对重点疾病和公共卫生问题,开展面向公众的健康知识讲座全年不少于( C )次。 A. 3 B. 5 C. 6 D. 9 4、世界艾滋病防治宣传日是哪一天:( D ) A.3.24 B.5.31 C.10.8 D.12.1 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 D ) A、12月5日 B、3月24日 C、4月7日 D、4月25日 6、社区健康教育档案整理规范,内容要包括( D )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人民国职业病防治法》于( B )正式实施。 A. 2001年10月27日 B. 2002年5月1日 C. 2002年1月1日 D. 2002年7月1日 2. 职业病指( B )。 A. 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 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C. 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D. 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 3. 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 C )。 A. 职业病危害 B. 职业危害 C. 职业危害因素 D. 职业卫生危害 4. 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 C )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A. 粉尘、物理、化学因素 B. 粉尘、物理、放射 C. 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D. 粉尘、物理、生物因素 5.( B )依法享受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 接触职业有害作业的工人 B. 职业病病人 C. 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 D. 接触矽尘工人 6.依据法律规定,对职业病防治工作及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的机关是( A ) A.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以上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C.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D.省级以上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7.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 D )。 A. 同时设计,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B.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C. 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 D.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8. 对产生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 A )。 A. 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B. 警示标识 C. 警示说明 D. 警示语言 9.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 B )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A. 必要时 B. 定期 C. 不定期 D. 间断 10.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A )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 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B. 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C. 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D. 职业病病名 11、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 D ) A.呼吸道 B.皮肤 C消化道 D. 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12、2009年媒体披露的( C )暴露出我国职业病防治领域中的一些问题,职业病防治工作再次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A.省仙游县外来农民工患职业病事件 B.省高碑店市农民工苯中毒事件 C.海超开胸验肺事件

职业健康教育培训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教育培训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50个,请从备选答案中选择惟一一个正确选项) 1、2012年是《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 A)周年,也是新修改的《职业病防治法》实施第一年,贯彻落实好《职业病防治法》,对加强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保护广大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A、10 B、20 C、5 D、8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 B )(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企业、事业单位 B、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 c企业、政府单位 D、企业、政府单位和事业单位 3、(A )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A、用人单位 B、劳动部门 C、卫生部门 D、工会 4、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B ),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A、规章制度 B、责任制 C、机构 D、组织 5、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的监督管理,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 C )待遇。 A、社会工伤保险 B、工伤社会保险 C、劳动工伤保险 D、工伤劳动保险 6、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 )危害项目,接受监督。 A、申请 B、备案 C、申报 D、审查 7、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 A )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企业职工职业卫生培训试卷(带答案)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带答案 ) 姓名:部门:工种: 一、单项选择题(共 30 题,每题 2 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52 号) 于(B) 起施行。 A. 2011年10月27日 B. 2011年12月31日 C. 2012年1月1日 D. 2012年7月1日 2.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 A)的各种危害。 A.职业病 B.伤亡事故 C. 不利健康 3.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分类管理、(B )治理”。 A 彻底B综合C分期 4.(B)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接触职业有害作业的工人 B.职业病病人 C. 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 D.接触矽尘工人 5.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B )的原则。 A.不分开 B.分开 C.适当分开 6.国家对从事放射性、高毒、高危粉尘等作业实行( C )管理。 A. 规划 B.计划 C.特殊 7.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 ( A),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B.应急管理人员 C.工会督察员

8.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B) 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A.必要时 B.定期 C. 不定期 D.间断 9.任何单位和个人( A )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A. 不得 B.可以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10.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 A )档案。 A. 健康监护 B.工伤保险 C.培训教育 11.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A )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A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B上岗前和在岗期间C在岗期间 1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A) 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D.职业病病名 13.依据《职业病防治法》,下列( D )项不属于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尽的职业卫生义务。 A.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B.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时报告 C.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 D.在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设置警示标识 14.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 B)的作业。 A重体力劳动B其所禁忌C危险 15.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 C)。

健康教育培训试卷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5分,共计25分) 1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是()。 2村卫生室关于健康教育的主要服务形式有()、()、()。 3村卫生室健康教育宣传栏至少每()个月更新一次,全年平均至少()次。 4关于宣传栏的面积不得小于()㎡,且中心线距离地面垂直距离在()米左右 5村卫生室健康知识讲座至少每()个月举办一次,全年不得少于()次。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25分) 1辖区内常住人口是指() A有本地户口的。B在本地居住任何人。C居住时间一年以上的。D居住时间半年以上的。 2关于健康知识讲座的听课人数,正确表述是() A每次不得少于30人。B没有人数限制。C每次不得少于35人、D全年平均每场≥30人 3关于辖区内的“户数”正确表述是() A 3人/户。 B 5人/户。 C 6人/户。 D 4人/户。 4关于印刷资料的发放,覆盖率要求在()以上。 A 40% B 45% C 70% D 60% 5关于中医药知识的宣传,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适当的发放一些资料,让居民了解中医中药。B宣传栏、知识讲座、发放资料等活动中,全年至少分别有一次(种)。C 尽最大努力宣传中医中药。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三判断题(每题5分,共计50分,在你认为正确的括号内划√,不正确的划×) 1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少吃主食。() 2糖尿病患者一般都具有家族史。() 3高血压患者只要限制食盐的摄入量就可以把血压降下来。() 4老年性骨质酥松主要病因是钙离子摄入不足() 5在知识讲座活动中,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并带有亲和力() 6在胰岛功能受损阶段,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与合理的饮食调控可以使血糖恢复正常水平()7目前已经把“精准扶贫”所服务的对象视为重点人群() 8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与12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中,是宣传12项公共卫生的主要方式() 9只要做到少食用腌制类食品、烧烤类食品、发霉类食品,就可以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病机率。()10给居民发放的健康教育印刷资料,全年不得少于12种() 2018-02-26编撰

企业职业卫生健康培训试题

企业职业卫生健康培训试题 一、判断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 1、我国法定的职业病有10大类115种。 ( ) 2、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 ) 3、用人单位有关管理人员、劳动者可以不接受职业卫生培训。( ) 4、生产经营单位可采取消声,控制噪声的传播,合理规划厂房等措施消除或者减少噪声源对从业人员的危害。( ) 5、通常所称的职业病即为法定职业病。( ) 6、高温作业时,人体的大部分体液由汗腺排出,经肾脏排出的水盐量大大减少,使尿液浓缩,肾脏负担加重。( ) 7、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各种有毒物质。通称为工业毒物。( ) 8.电焊工人除应注意眼睛防护外,还应防止焊尘、焊烟对人体的危害。( ) 9、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损害听觉,引起各种病症,引起事故。( ) 10、生产过程的密闭化、自动化是解决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 ) 11、噪声卫生标准规定,工作地点噪声应小于85分贝。( ) 12、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 13、在低温环境下工作时,应多食用高热能食物,增加体内代谢放热。( ) 14、一氧化碳中毒常为急性中毒。( ) 15、凡少量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组织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变化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破坏正常生理机能,引起某些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病变,称为中毒。( ) 16、能够引起中毒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 17、在化工生产中,产生工业毒物的状况,有的作为原料,有的是中间体或副产品,有的作为辅助原料,有的为夹杂物,还有的是反应产物或废弃物等。( ) 18、工业毒物的形态,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蒸气、雾、烟和粉尘。( ) 19、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工业毒物引起的中毒病变叫职业中毒。( ) 20、在有毒岗位进食不会得慢性职业中毒。( ) 21、在有毒岗位工作,下班后可以将工作服穿回家。( ) 22、氨气体中毒后,呼吸道黏膜和眼结膜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 ) 23、在存有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作业,应采用防护服、防护面具、防毒面具、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具加强防护。( ) 24、对逸散作业场所的有害物质要采取通风措施,控制有害物质的飞扬、扩散。( ) 二、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2分) 1、粉尘作业时必须佩戴( )。 A、棉纱口罩 B、防尘口罩 C、防毒面具 2、长时间接触噪声容易引起的噪声性耳聋,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h,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 )。 A、75dB(A) B、85dB(A) C、88dB(A) 第1页 3、一旦发现有人晕倒在有限或密闭容器内,下面最适合的急救方法是( )。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及试题

附件:考试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 A1 姓名:______得分:______ 一、选择题 1、《职业病防治法》于( )起正式施行。 A、2001年11月1日; B、2002年5月1日; C、2002年5月12日。 2、《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于( )起正式施行。 A、2001年5月1日; B、2001年11月1日; C、2002年5月12日。 3、用人单位及其作业场所符合相关规定,并取得( ),方可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 A、生产许可证;B安全生产许可证;C、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 4、用人单位应当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 )与中文警示说明。 A、公告栏; B、警示标识; C、安全标语 5、矽肺就是由于吸入( )粉尘引起的。 A、煤尘; B、石棉尘;C游离二氧化硅。 6、我国《职业病目录》公布的职业病名单中,列出了( )种法定尘肺。 A、11; B、25; C、13 7、露天矿与井卞采矿生产过程中,防尘的主要措施就是( )。 A、干式凿岩; B、湿式凿岩。 8、矿山开采作业中,作业人员在一个工作日内,短时间接触白云石粉尘总尘的容许浓度就是

( )mg/m3 A、8; B、6; C、10。 9、矿山开采作业中,作业人员在一个工作日内,短时间接触白石灰石粉尘总尘的容许浓度就是( )mg/m3 A、6; B、4; C、10。 10、作业场所操作人员每天在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噪声声级限值为( ) dBA A、115; B、75; C、85。 11、慢性职业总督与慢性职业病在( )内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提出报告并进行登记,以便及时掌握与研究职业中毒与职业病的动态,制定预防措施。 A、12小时 B、24小时 C、10天 D、15天 12、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 )本人的健康档案。 A、有权索取 B、无权索取 C、有权要求复印 D、无权要求复印 13、用人单位申报后,因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材料等变更导致所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改变的,应当在变更后( )日内申报变更内容;用人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时,应当向原申报机关办理申报注销手续。 A、10 B、20 C、25 D、30 14、( )一般属于计划外应急性调查。 A、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 B、事故调查 C、专题调查 D、职业病危害评价 15、《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当在竣工之日起( )日内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A、10 B、20 C、25 D、30

职业卫生培训试题-含答案81510

典型事故教育培训试题 1.职工被诊断为职业病的,应该( )。 A找企业负责人解决B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C自己去医院治疗 2.被确诊患有职业病的职工,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发给其《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并享受国家规定的( )。A医疗保险待遇B工伤保险待遇C商业保险待遇 3.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 ) A终止职业病病人的待遇B由职业病病人与企业协商解决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4.职工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 )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A30 B60 C90 5.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职业病病人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其被诊断、鉴定 为职业病之日起( )内,可以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A 6个月 B 1年 C 2年6.导致尘肺发生的主要因素是( )。 A接尘工龄、粉尘种类、小于10μm的粉尘和累积接尘量 B接尘工龄、粉尘种类、大于10μm的粉尘和累积接尘量 C接尘工龄、粉尘种类、等于10μm的粉尘和累积接尘量 7.甲醛的职业禁忌证有( )。 A全身性皮肤病和慢性眼病B原发性高血压C风湿性关节炎 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防尘口罩也能用于防毒B防毒面具也可以用于防尘C当颗粒物有挥发性时,如喷漆产生漆雾,必须选防 尘防毒组合防护 9.一旦发现有人晕倒在有限或密闭容器内,下面最适合的急救方法是( )。 A第一时间跳下去,把中毒者背上来B腰间系上绳子,第一时间跳下去,把中毒者拉上来 C佩戴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施救 10.中暑是高温作业环境下作业人员发生体温升高、肌痉挛或晕厥等疾病的总称。当作业地点气温( )时应采取局部降温和综合防暑措施,并应减少接触时间。 A≥36℃B≥37℃C≥40℃ 11.手臂振动病是( )从事手持振动工具作业而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环和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并能引起手臂骨关节骨质改变。 A长期B短期C连续

职业健康教育试题及答案

职业健康教育培训试题 单位:工号: 姓名: 职位: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用人单位不得安排()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A 未婚女工 B 女职工 C 未成年工 2.粉尘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主要影响()。 A 消化系统 B 呼吸系统 C 神经系统 3.在进入密闭空间前用人单位至少要安排()名监护者在密闭空间外持续进行监护。 A1B 2 C 3 4.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主要 损害人的()系统。 A 呼吸 B 消化 C 神经 5.工业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 3 个,即()。 A 口、鼻、耳 B 食物、衣服、水 C 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6.()是电焊作业人员常见的职业性眼外伤,主要由电弧光照射、紫外线辐射引起。 A 白内障 B 红眼病 C 电光性眼炎 7.《职业病防治法》所指的职业病是:( )。 A 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 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B 劳动者因接触粉尘及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C 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8.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应当 符合国 家( )标准。 A 劳动保护 B 安全生产 C 职业卫生 9.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 )档案。 A 健康监护 B 工伤保险 C 培训教育 10.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应当向( )申请鉴定。 A 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 B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 C 做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计20分) 1. 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规定,造成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未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的,不得从事职业卫生检测、评价等技术服务。(√) 3.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主要损害人的呼吸系统。(×)神经

职业卫生培训试题68含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试题68 含答案 一、单选题 1. 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由( ) 负责。 A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卫生行政部门C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2. 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监督检查用人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规范职业病的预防、保健以及职业病的检查和救治工作 由( ) 负责。 A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卫生行政部门C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3. 工会组织对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 ) 。 A要求纠正B给予行政处罚C责令停产 4. 工会组织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A 监督B检查C建议 5. 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是:()为主,防治结合。

A 健康 B 安全C预防 6. 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分类管理、()治理”。 A 彻底 B 综合C分期 7. 《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而制定。 A 安全生产 B 劳动保护C预防、控制 8.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A、国务院卫生 B、卫生 C、国务院 9. 《职业病防治法》中所称用人单位是指()。 A 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 B 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机关 C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 10. 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 专职或者兼职的(),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B 应急管理人员C工会督察员

健康教育培训试题答案

健康教育培训试题答案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永安镇中心卫生院健康教育培训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0分) 1、( B )指个人、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行动,鼓励人们采纳健康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 A健康教育 B健康促进 C公众咨询 D健康讲座 2、( A )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觉采纳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A健康教育 B健康促进 C公众咨询 D健康讲座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至少开展( B )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A、 10 B、 9 C、 8 D、 7 4、村卫生室至少( A )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 A 每两月 B 每季度 C 每半年 D 每年 5、( A )是针对辖区内主要健康问题和居民健康教育需求,结合各种健康主题日,面向公众或目标人群开展义诊、健康咨询活动等健康教育活动形式。 A.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B.举办健康知识讲座 C.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 D.制定健康教育年度计划 6、每年至少开展( A )次针对健康知识讲座的效果评价。 A、 1 B、 2 C、 3 D、 4 7、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的流程为,确定讲座主题、编写教案、确定授课老师、落实场地和设备、( B )、活动实施、填写活动记录。A活动计划 B发放通知 C 组织人员 D 村居巡查 8、一般规模健康知识讲座人数( B )人 A 50 B 50-100 C 100 D 200 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站每年提供不少于( C )种内容的印刷资料,()种播放音像资料。 ,3 ,12 ,6 ,3 10、开展健康教育工作配备的专(兼)职人员每年接受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少于( D )学时。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试题(与答案)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试题与答案 部门: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 D )正式实施。 A. 2011年1月1日 B. 2011年5月30日 C. 2011年7月1日 D. 2011年12月31日 2、《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于( B )正式实施。 A. 2009年5月1日 B. 2009年9月1日 C. 2009年10月1日 D. 2009年12月1日 3、《沈阳市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条例》于( A )正式实施。 A. 2014年1月1日 B. 2014年5月1日 C. 2014年10月1日 D. 2014年12月1日 4、发现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情况时,工会有权向企业( A )组织职工撤离危险现场,企业()做出处理决定。 A. 协商,必须及时 B. 提议,必须迅速 C. 协商,应当及时 D. 建议,必须及时 5、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监督检查用人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规范职业病的预防、保健以及职业病的检查和救治工作由( A )负责。 A.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6、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用人单位( A )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A. 不得 B. 可以 C. 经领导批准可以 D. 必须 7.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 D ) A.呼吸道 B.皮肤 C 消化道 D. 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8.职业病指( B )。 A. 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 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C. 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D. 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 9. 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 C )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A. 粉尘、物理、化学因素 B. 粉尘、物理、放射 C. 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D. 粉尘、物理、生物因素 10.( B )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 接触职业有害作业的工人 B. 职业病病人 C. 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 D. 接触矽尘工人 11.依据法律规定,对职业病防治工作及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的机关是( A ) A、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以上工商管理部门 C、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D、省级以上工商管理部门 12.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 D )。 A. 同时设计,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B.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C. 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 D.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 A )。 A. 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B. 警示标识 C. 警示说明 D. 警示语言 14.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 B )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A. 必要时 B. 定期 C. 不定期 D. 间断 15.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A )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 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B. 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C. 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D. 职业病病名 16.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 A )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A. 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 B. 上岗前和在岗期间 C. 在岗期间 D. 离岗时 17. 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 B )承担。 A. 劳动者 B. 用人单位 C.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 D. 工会组织 18. 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 D )。 A. 并向劳动者说明情况 B. 并和劳动者接触合同 C. 并终止职业病病人依法享有的待遇 D. 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19. 劳动者( C )查阅、复印其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A. 可以 B. 无权 C. 有权 D. 特殊情况下有权 20. 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 A ),并在

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竞赛试题

健康教育促进知识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姓名:______ 科室:______ 分数: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提高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在()提出:A《阿拉木图宣言》 B《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C《渥太华宪章》D《健康素养66条》 2、烟草烟雾中有()种物质可以致癌。 A100种 B60种 C70种 D不知道 3、世界结核病防治宣传活动日是:() A12月1日B3月24日 C4月25日D不知道 4、艾滋病患者常见的肿瘤是() A霍奇金病 B淋巴肉瘤 C卡波氏肉瘤 D不知道 5、对于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现场救护的黄金时间是几分钟内?() A4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不知道 6、体质指数(BMI)25者属于:() A消瘦 B 体重正常 C超重 D 不知道

7、妇女怀孕后至少要进行几次孕期检查?() A3次 B5次 C7次 D不知道 8、在我国1-14岁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第一位原因是() A道路交通事故 B溺水 C家庭暴力自杀 D不知道 9、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可以在其所在社区卫生中心(站)或乡镇卫生院享受到至少几次量血压、指导服药等服务?() A2次 B3次 C4次 D不知道 10、从健康教育意义上讲,社区组织理论的核心概念是(): A管理 B服务 C授权 D自治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您认为出现下列哪些情况有可能是癌症的报警信号?() A异常肿块 B异常出血 C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D全身乏力 2、居民具备下列哪些特征之一,可以界定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A糖尿病家族史 B肥胖和超重C高血压 D年龄在45岁以上且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 3、下列哪些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致病因素?() A吸烟 B长期职业暴露 C空气污染D遗传

职业健康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职业安全健康培训考试试题(A卷) 姓名: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 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化学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 理功能,引起暂性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3、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 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4、警示语句:是一组表示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或描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的词 语。警示语句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图形标识组合使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 合治理)。 2、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 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3、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项目,应当在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 进行申报。 4、用人单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后,因采用的(技术、工艺、材料)等的变 更导致所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在变更后30日内向原申报机关进行变更申报。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5、对于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在其醒目的位臵,设臵 和(公告栏和中文警示)说明。 6、职业安全健康培训教育档案包括(1)(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档案(2)企业职 业安全健康档案(3)职业安全健康技术服务档案(4)职业安全健康科研档案。 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职业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是职业病和职业禁忌证。() 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有无资质认证都行。() 3、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4、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对人体危害越大。() 5、粉尘浓度越高,对人体危害越大。() 6、用人单位设有依法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项目的,应当及时、如实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接受监督。()

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试题 附带答案

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 考试题 企业名称: 部门:姓名:分数: (考试说明:①每题1分,共100分;成绩60分及以上及格。②未注明多选题者均为单选题) 第一部分: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基本知识 1.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是:( C )为主,防治结合。 A 健康 B安全 C预防 2.《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 C )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而制定。 A安全生产 B 劳动保护 C预防、控制 3.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 A ),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B 应急管理人员 C工会督察员 4.《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B )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A单位职工 B用人单位 C劳动者 5.《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C )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A用人单位 B单位职工 C劳动者 6.( B )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A各级工会组织 B用人单位 C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机关 7.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 合国家( C )标准。 A劳动保护 B安全生产 C职业卫生 8.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 B )的原则。 A职业卫生 B分开 C劳动保护 9.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 A )间等卫生设施。 A孕妇休息 B劳动保护 C职业卫生 10.国家对从事放射、高毒、高危粉尘等作业实行( C )管理。 A规划 B计划 C特殊 11.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 B )。 A职工健康体检 B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C职工职业病检查结果

健康教育工作业务培训测试题(答案)

精品文档 . 2017年健康教育工作业务培训测试题 单位: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 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配备专(兼)职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每年接受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少于 8 学时。树立全员提供健康教育服务的观念,将健康教育与 日常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 结合起来。 2.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宣传栏不少于 2 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宣传栏不少于 1 个,每个宣传栏的面积不少于 2 平方米。每个机构每 2 个月最少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 3.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应利用 各种健康主题日 或 针对辖区重点健康问题 ,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发放宣传资料。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至少开展 9 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4. 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至少举办 1 次健康知识讲座,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每 两 个月至少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 5. 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和资料,包括 文字 、 图片 、 影音文件 等,需存档保存。每年做好年度健康教育工作的 总结评价 。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 1. 下列不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规定的健康教育对象的是_____。 ( C ) A. 妇女 B. 老年人 C. 0~6岁儿童 D. 残疾人 2.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规定每个机构每年提供不少于____种内容的印刷资料,并及时更新补充,保障使用。 ( D ) A. 6 B. 8 C. 10 D. 12 3. 音像资料需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候诊区、观察室、健教室等场所或宣传 活动现场播放。每个机构每年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____种。 ( B ) A. 4 B. 6 C. 8 D. 10 4.宣传栏中心位置距地面__________米高。 ( A ) A. 1.5-1.6 B. 1.6-1.7 C. 1.7-1.8 D. 1.8-1.9 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 D ) A. 应急处置 B. 防灾减灾 C. 家庭急救 D. 以上都是 6. 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要加强与_________等辖区其他单位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 D ) A. 乡镇政府 B. 村(居)委会 C. 社会团体 D. 以上都是 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请简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健康教育服务形式。 答:1.提供健康教育资料(包括印刷资料和音像资料) 2.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 3.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4.举办健康知识讲座 5.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 2.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健康教育工作指标有哪些? 答:1.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的种类和数量。 2.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的种类、次数和时间。 3.健康教育宣传栏设置和内容更新情况。 4.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和健康教育咨询活动的次数和参加人数。

职业健康安全知识培训考试题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考试题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3分共30分) 1、企业已经按规定配发给从业人员劳动保护用品,从业人员在劳动过程中是否佩戴、使用由自己决定。() 2、确认为尘肺病的职工,只要本人愿意,可以继续从事接触粉尘的工作。() 3、企业只要努力搞好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可以不监测或少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 4、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劳动者个人承担。() 5、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可以先安排其上岗,然后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6、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7、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危害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8、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从事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实行登记备案管理制度。() 9、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已经失效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 10、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业或者兼职的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二、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0分) 1、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转状态。 A.兼职工人 B.单位职工 C.专人负责 2、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造成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对直接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A.追究民事责任 B.给予经济处罚 C.追究刑事责任 3、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