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无公害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无公害马铃薯优质栽培技术

无公害马铃薯优质栽培技术

无公害马铃薯优质栽培技术无公害马铃薯的栽培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无公害马铃薯,必须掌握优质栽培技术。

一、地块选择与修整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风向通畅的地块,并进行深松、平整土壤。

选择土豆生长旺盛期气温为13-23℃、日照时数在12小时以上的地区,生长季节潮湿的地区应选择抗病品种。

栽培前进行覆膜杀草和施足量肥料。

二、良种筛选和合理密植选择无病、无虫、高产、抗旱、抗病品种作为良种。

密植可以提高产量,但不宜过密,一般推荐15-20cm的株距和45-60cm的行距。

保证株距使土豆有足够的空间存储养分。

三、科学施肥无公害马铃薯应使用有机肥和矿物肥的复合肥。

根据土地肥力、土壤类型、品种等条件确定施肥计划。

一般在生长初期施基肥、中期施追肥、后期施叶面肥。

施肥前要进行充分的调查,调查土壤性质和肥料的种类、肥效、钾、磷、氮等元素的需求量,调整合理的配比和时间。

四、灌溉水份控制合理的灌溉是提高产量的重要保障。

土豆耐旱性差,要保证适量的水分。

在生长初期和块茎膨大期需加强灌溉,开花期需要控制水分。

同时,要避免过度灌溉,以免造成病害的发生。

五、预防虫病害和其他病害土壤消毒是防范土传病害的重要手段,建议使用灰霉病、马铃薯晚疫病等高发病害的灭菌剂进行处理。

同时要进行病害监测和防治,早期发现病害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避免病情扩散和影响产量和品质。

六、收获和储存土豆的收获时间要根据品种和地区的不同而定。

收获后表面水分应该控制,让其在4天左右逐渐脱水,切勿曝晒或水浸,避免引发病害。

然后进行贮藏,贮藏温度应在5-8℃之间,同时要注意通风和避免压垛损坏。

存放期限过长,要进行定期检查,避免产生毒素或其他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优质的无公害马铃薯栽培技术是农民获得高产量和优质马铃薯的保障,同时也是落实环保理念和保护普通消费者权益的社会责任。

无公害马铃薯优质栽培技术

无公害马铃薯优质栽培技术

无公害马铃薯优质栽培技术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家庭菜园和农田种植中常见的蔬菜作物。

由于马铃薯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健康的饮食特性,因此备受消费者喜爱。

随着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等问题的日益凸显,无公害农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无公害马铃薯的优质栽培技术成为当前马铃薯种植的研究热点之一。

一、选取适宜的种植地点无公害马铃薯的优质栽培技术首先要求选取适宜的种植地点。

一般来说,无公害种植地应远离城市或者工业区,避免污染物的积累对马铃薯的生长和发育造成危害。

地势应平坦,土层肥沃,土壤排水性良好,并且要进行土壤的充分翻耕和整理,以保证土壤的质地和透气性。

也要进行土壤的检测,了解土壤的酸碱度和养分含量,以便在种植时适当施肥和调节土壤酸碱度。

二、采用良种和优良种苗种植无公害马铃薯首先要选用良种和优良种苗。

良种是指在生产实践中表现优异、适应性强、抗逆能力强的种子,而优良种苗则是经过严格筛选培育、健康的幼苗,是进行繁殖播种的基本单位。

良种和优良种苗的选用,能够使马铃薯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具有更好的抗性和产量。

三、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无公害马铃薯栽培的重要环节。

在施肥前,应先进行土壤的养分含量测试,了解土壤中缺乏的养分,有针对性地进行施肥。

施肥应以有机肥料和生物有机肥为主,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减少土壤污染。

还要视马铃薯不同生长期的需要,合理控制氮、磷、钾等元素的施肥量,保证马铃薯的营养供给。

四、科学浇水管理科学浇水管理是保证马铃薯生长优质的关键之一。

浇水要注意合理用水,不浪费水资源。

在种植前,要做好排水设施,保证土壤排水畅通,防止马铃薯病虫害的发生。

在生长期间,要多次追肥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度。

要避免浸水过度,防止马铃薯根系窒息或发生腐烂。

五、合理使用农药在马铃薯的生长过程中,为防治病虫害,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农药。

为了保证马铃薯出产的无公害农产品,应注重合理使用农药。

在选择农药时,要优先选择低毒、高效、环保的农药,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药,在施药过程中做好防护措施。

探析无公害马铃薯种植技术

探析无公害马铃薯种植技术

探析无公害马铃薯种植技术无公害马铃薯种植技术是一种环保无污染的种植技术。

采用无公害种植技术,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土壤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本文将探讨无公害马铃薯种植技术的优势和具体措施。

一、优势1. 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

传统的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常常需要大量的化肥和农药来保证产量和质量。

过量的化肥和农药对土壤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而采用无公害种植技术,可以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提高马铃薯品质。

无公害种植技术注重土壤的养分平衡,避免了化肥和农药过量使用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

无公害马铃薯产地的环境和土壤质量都更有利于提高马铃薯的品质。

3. 保护生态环境。

采用无公害种植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从而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这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二、具体措施1. 合理施肥。

应根据土壤质地、马铃薯品种和生长期等因素,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确保马铃薯的养分供应。

2. 种植绿肥。

利用一些具有高氮素和有机质含量的绿肥,如豆科植物和牧草等,作为前茬种植,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对化肥的需求。

3. 生物防治。

采用天敌昆虫和微生物来控制害虫和病害的发生,避免对作物的损害。

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

4. 轮作休耕。

通过轮作休耕,可以减少土壤病虫害的发生,保持土壤的肥力和结构,从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5. 种植密度控制。

控制种植密度,避免过密种植导致马铃薯间竞争激烈,影响产量和质量。

6. 合理灌溉管理。

对马铃薯进行合理的灌溉管理,避免土壤过度干旱或者过度湿润,保证作物生长的需水需氧平衡。

7. 定期监测。

定期对马铃薯地块进行病虫害监测和土壤养分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问题,并且调整种植措施。

无公害马铃薯种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采取相关的种植措施,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浅谈土豆无公害栽培要点

浅谈土豆无公害栽培要点

浅谈土豆无公害栽培要点土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广泛种植于各地。

为了保证土豆的安全和质量,农民们开始注重土豆的无公害栽培。

下面将从选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环境调控等方面,简要谈一下土豆无公害栽培的要点。

选种是土豆无公害栽培的第一步。

农民应根据不同地域和栽培目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土豆品种,同时要选择健壮、抗病虫害的种子。

种子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后期栽培的顺利与否。

在施肥方面,农民要注意遵循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选择有机肥和绿色肥料。

不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和农药,减少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

有机肥料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病虫害防治是土豆无公害栽培的重要环节。

农民要定期巡查土豆田,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的问题。

在防治上,农民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草药防治等方式,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不良影响。

另外,在种植前应进行土壤消毒,减少病菌的传播。

环境调控也是土豆无公害栽培的关键。

农民可以利用天然的生物学调控措施,如引进益虫、搭建虫网等,使土壤中有益的生物与病虫害进行良性竞争,减少对土豆的损害。

另外,保持土壤湿润度和温度适宜,合理灌溉和排水,加强田间管理,有助于提高土豆的产量和质量。

在无公害栽培中,农民还要注重科学管理。

包括合理的密植和疏果,定期除草,及时修剪和摘心,防止过度生长和繁殖,有利于土豆的健康和生长。

此外,农民还应定期进行土壤检测,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和pH值,为土豆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农民可以通过合理轮作、合理休耕、栽培间作等方式,避免连作障碍,减少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在种植过程中,农民还要关注五净(净地、净水、净苗、净产品、净技术)达到的标准,确保土豆产品的安全和无公害。

净地指农田的环境要安全、无公害;净水指用于灌溉的水质要符合规定;净苗指种植的土豆苗要健康,没有病虫害;净产品指生产出的土豆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净技术指农民在种植过程中要遵循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

综上所述,土豆无公害栽培要点是选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环境调控、科学管理、五净等方面。

无公害马铃薯优质栽培技术

无公害马铃薯优质栽培技术

无公害马铃薯优质栽培技术无公害马铃薯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和化肥,通过科学管理和栽培技术使马铃薯生长健康无病虫害的农产品。

无公害马铃薯的优质栽培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品质和食品安全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无公害马铃薯的优质栽培技术。

选择优质种子是无公害马铃薯栽培的重要环节。

应选择无病毒的种薯,并对种薯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可能存在的病菌和病毒。

选用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马铃薯品种,能够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无公害马铃薯的栽培需要合理的土壤管理。

应选择土质疏松、肥沃、具有良好排水能力的土壤进行种植。

在土壤准备阶段,可以进行有机肥料的施用和深翻,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

还可以进行微生物肥料的施用,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养分转化效率。

合理的施肥管理也是无公害马铃薯栽培的关键。

应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和马铃薯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施肥。

一般来说,种植初期可以施用有机肥料和底肥,以提供养分供应和促进根系生长。

生长期间,可以进行分期追肥,根据作物的需求进行定量的施肥,避免过度施肥造成养分浪费和环境污染。

第四,农业防治技术在无公害马铃薯栽培中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采取机械除草、灭虫灯、黄板诱虫等物理防治方法,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同时可以使用生物防治剂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

还要注意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时机和用药剂量,避免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

合理的灌溉和温度管理对于无公害马铃薯的生长也非常重要。

应根据马铃薯的生长特点和土壤的湿度状况进行灌溉,避免干旱或过湿的条件对马铃薯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和光合作用,提高产量和品质。

无公害马铃薯优质栽培技术是通过选择优质种薯、合理的土壤管理、科学的施肥管理、综合的病虫害防治和良好的灌溉和温度管理等措施来实现的。

通过合理应用这些技术,可以生产出无公害、高品质、安全健康的马铃薯。

无公害马铃薯优质栽培技术

无公害马铃薯优质栽培技术

无公害马铃薯优质栽培技术【摘要】本文介绍了无公害马铃薯优质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土壤选择、种子选择、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和水肥一体化管理等五个方面。

在栽培土壤选择方面,合理选择土壤类型和pH值对于马铃薯生长至关重要。

种子选择是保证产量和质量的关键环节,应选择质量优良、无病虫害的种子。

施肥技术要科学合理,结合土壤养分情况,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

病虫害防治要及时有效,采取防治措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水肥一体化管理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要根据土壤水肥情况科学施用水肥。

无公害马铃薯优质栽培技术能够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保障农产品安全,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无公害、马铃薯、优质、栽培技术、土壤选择、种子选择、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水肥一体化管理、结论1. 引言1.1 引言无公害马铃薯优质栽培技术一直是农业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安全的需求不断增加,无公害马铃薯的种植技术备受关注。

无公害马铃薯种植技术以其绿色环保、无化学残留的特点,受到了广泛认可和欢迎。

本文将介绍关于无公害马铃薯优质栽培技术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为种植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通过合理的土壤选择、种子选择、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以及水肥一体化管理等方面的优质栽培技术,不仅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还能有效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障人们的健康安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更好地推广和应用无公害马铃薯优质栽培技术,为农业生产做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栽培土壤选择栽培土壤选择是无公害马铃薯优质栽培技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适的土壤能够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有效提高产量和品质。

在选择栽培土壤时,首先要考虑土壤的排水性能。

马铃薯喜欢排水良好的土壤,避免水涝对马铃薯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其次要考虑土壤的肥力情况,不宜选择肥力过低或过高的土壤。

适当施入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肥力,促进马铃薯生长。

土壤的酸碱度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马铃薯喜欢PH值在5.8-6.5之间的土壤。

无公害马铃薯优质栽培技术

无公害马铃薯优质栽培技术

无公害马铃薯优质栽培技术无公害马铃薯优质栽培技术是指在农田环境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和化肥,仅依靠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和农业手段来栽培马铃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一、无公害马铃薯的选种和培育1.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马铃薯品种,如耐受病毒病、菌核病等病害的病害抗性品种。

2. 选择健壮的种薯,细心挑选块茎形状饱满、表面完整、无病害、无虫害的种薯,并进行专门的种薯处理。

3. 使用生物肥料和微生物制剂进行种薯的养护和培育,提高种薯的抗病性和生长壮苗的能力。

二、无公害马铃薯的土地准备1. 在田地选择前,进行土壤检测,了解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肥力状况和病虫害情况,确保土地适合种植马铃薯。

2. 在秋季进行深翻耕,翻入大量有机物质,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同时对土地进行消毒处理,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3. 春耕前进行一次中耕,松土并除去杂草。

1. 使用有机肥料进行基础施肥,如农家肥、畜禽粪便等,提高土壤的肥力。

2. 结合土壤检测结果,根据作物生长的需要,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控制施肥量和施肥时间。

3. 结合作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适时追施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来补充养分,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营养品质。

四、无公害马铃薯的病虫害防治1. 选用抗病害的品种,并采用轮作、合理密植、间耕等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2. 使用生物农药来防治病虫害,如微生物制剂、植物提取液等,不使用化学农药。

3. 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避免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1. 合理密植,控制马铃薯的密度,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2. 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水分过多引发病害。

3. 及时除草和中耕,保持田间环境整洁,减少病害的滋生。

无公害马铃薯优质栽培技术是一种环保、健康的栽培方式,不仅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还可以减少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提高农田的可持续发展性。

该技术也能够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无公害马铃薯优质栽培技术

无公害马铃薯优质栽培技术

无公害马铃薯优质栽培技术无公害马铃薯是指在栽培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和化肥,达到其无残留物的标准。

无公害马铃薯生产技术是一种以生态农业为基础,通过科学管理,最大程度地保护和提高马铃薯的生产和品质。

下面将介绍一些无公害马铃薯的优质栽培技术。

选择适宜的土壤和地块是无公害马铃薯栽培的关键。

马铃薯适合在排水良好、土壤疏松、肥沃的土地上生长。

避免选择土质过于黏重或排水差的土壤种植马铃薯。

避免在上一年种植马铃薯的地块再次种植,容易引发病虫害的发生。

科学施肥也是无公害马铃薯栽培的重要环节。

选用有机肥料,如畜禽粪便、厩肥等进行基肥施用,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保水能力。

在追肥时,使用非化学合成的肥料,如复合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避免使用化学肥料对环境产生污染。

合理使用农药控制害虫和病害的发生。

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如利用天敌昆虫和捕食性线虫等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合理调整病虫害的发生环境,如提高通风性,减少湿度,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采用轮作和间套作的方式,使作物的生长周期与病虫害的生命周期错开,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第四,正确的管理和栽培技术也是无公害马铃薯栽培的关键。

及时清除杂草和病虫害的残留物,保持地面的整洁和干燥。

合理控制灌溉水量,避免土壤过湿导致病菌滋生。

定期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措施,及时采取措施以防止病虫害的扩散和影响。

第五,科学收获和储存也是无公害马铃薯栽培不可忽视的环节。

合理选择适宜的收获时间,避免过早或过晚收获,以免影响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

收获后应及时处理和储存,避免霉变和腐烂。

选择通风良好的储存环境,将无公害马铃薯保存在干燥、阴凉和通风的地方,以延长其保存期。

无公害马铃薯优质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和应用,以达到高产、优质的目标。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提高农民的科学种植水平和技能,促进无公害马铃薯的良性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无公害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马铃薯俗称土豆,是既可以作为粮菜,也可以作为食品原料的一种经济作物,马铃薯含有丰富的营养,栽培的适应性广,市场潜力大。

马铃薯既可作蔬菜、粮食、饲料用,又能够加工转化。

马铃薯具有良好的耐贮性,因此,在蔬菜的周年均衡供应过程中占
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我国的马铃薯产业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市场前景广阔。

为满足国际市场发展的需求,提高马铃薯的市场竞争力,发展无公害马铃薯是最佳途径。

【关键词】无公害马铃薯选地品种选择施肥病虫害
马铃薯属于茄科、茄属草本植物,又叫洋芋、土豆等。

它是喜凉、短日照作物,是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薯类作物。

无公害马铃薯栽培技术是在传统马铃薯栽培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选用抗病性强、品质优的品种,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无公害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科学选地,深翻晒土
无公害马铃薯的栽培,土地应选择在周围环境没有工业废水、废气、废渣污染的地块,土壤、水源、大气环境符合要求,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沙质土壤,在选好地块之后,应及时深翻晒土,利用3伏天日照度大的特点,晒死土壤中的蛴螬等地下害虫,杀死土壤中的耐低温病菌,为翌年马铃薯生长提供一个安全的土壤环境。

二、选用抗病优质品种及催芽
优良品种不仅是保证马铃薯稳产的先决条件,保证马铃薯的品质,提高抗病虫的主要因素。

马铃薯的种薯一般提倡小整薯播种,小整薯具有生命力强,抗旱性能力强、易发芽、幼苗健壮,能避免病菌交叉感染等特点,生产上应优先用小整著作种薯,在不能满足种量时,可选用有芽眼的薯切块,播种前10~15天,将种薯放在15~20℃散射光环境中催芽,当种薯大部分芽眼出芽时,剔除病、烂和冻薯,放在阳光下晒种,每个芽块至少1~2个芽眼,芽块重量30克左右,切块时应提倡平分顶芽的方法,切薯时应准备2~3把刀轮流使用,并对切种刀要严格消毒,消毒液可用0.5%的高猛酸钾溶液中浸泡消毒数秒再使用,以免病菌通过切刀传染,种薯切后晾干置于庭院、墙角,用细沙铺底再排上薯块,盖上一层沙。

三、增施有机肥,合理搭配化肥
无公害马铃薯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施有机肥不但可以改良土壤,而且能提高马铃薯的品质,特别是农家肥在作物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科学施用农家肥,可提高单位农家肥的利用率和充分发挥其最大效益,达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有机肥作基把,可采用集中施肥法开沟条施或穴施。

一般亩施有机肥(草木灰等)2000公斤,腐熟人畜尿粪1500公斤。

由于马铃薯属于忌氯作物,因氯离子对薯块膨大有抑制作用。

因此,尽可能少施含氯化钾复合肥。

四、合理选用种植模式,科学确定种植密度
合理密植不但仅有利于田间管理,通风透光,减少病菌传染。

而且能稳产、高产,通过多年田间示范总结,采用双行种植的模式,有利于田间管理,增产显著,行距30cm,株距26cm左右,亩播种密度以3200~3500穴为宜。

五、中耕培土及田间管理
当马铃薯幼苗出土80~90%后,应及时人工中耕除草,避免杂草与马铃薯争水、争肥,并能提高地温,提高其抗旱抗寒性。

马铃薯现蕾前进行第一次追肥,亩施尿素10公斤,硫酸钾复合肥10公斤,加水1000~1500公斤穴施。

第二次现蕾期(播种后70天左右)进行中耕厚培土,再施一次结薯肥,亩施尿素10公斤,硫酸钾复合肥12~15公斤穴施,施肥应施在植株周围,不要直接接触植株基部,以防伤苗。

马铃薯整个生产期中需水量较大,播种后先灌一次“跑马水”,以湿润土壤、出苗后如遇干旱田块表面发白,土壤缺水,要及时灌水,采取半沟跑马水灌法,待土壤湿润后立即排水。

马铃薯在现蕾至开花阶段,块根开始形成和膨大,需水量激增,约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52%。

因此,应保持水份充足,利薯块膨大,取得高产,但在成熟期要注意排水,水份过多易发生烂薯,所以雨后要及时清沟排水。

六、防治病虫害
马铃薯是疫病防治为主是晚疫病为真菌病害,发病条件主要在气温10~15℃时阴雨、多雾、多露的天气,最有利于病菌的侵入蔓延。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和粘重量的地块种植马铃薯,有利于该病
的发生。

马铃薯开花结薯前抗病性较强,以后抗病力迅速下降。

根据晚疫病的发生流行特点,采取推广抗病丰产良种,选用无病种薯,杜绝病菌来源,结合消灭中心病株,改进栽培技术等综合防治,是种植绿色无公害马铃薯对发病控制危害的有效措施。

消灭中心病株及时喷药保护。

认真做好田间检查,发现中心病株时,应立即割秧或摘掉病叶就地深埋,或以1~2%的硫酸铜液将病株的叶子全部杀死。

处理中心病株后,应在发病田块喷施药剂,第一次亩用70%代锰锌或80%喷克或80%大生等可湿性粉剂100克,加水40公斤,喷施马铃薯植株,7~10天后再喷施第二次药,也可以调用25%甲霜灵或72%的克露或75%百菌清100~150克,加水50公斤喷施,以上药剂应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性,防治次数依病情而定。

参考文献
[1]刘苏,马瑞,徐莺. 无公害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
与信息,2010(05):10.
[2]周宏山,邓世豪,李武平. 无公害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农
村科技,2012(02):01.
[3]黄金山. 无公害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现代农
业,2007(07):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