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模型
小孔成像模型

小孔成像模型小孔成像模型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模型,它可以被用于描述光学成像系统中的行为,以及基于小孔叠加力学原理设计的微型光学系统。
在传统的照相机中,通常采用小孔成像模型来解释由小孔叠加原理产生的图像信号。
小孔成像模型的原理是基于大量重叠小孔所产生的光线在几何上的折射和衍射效果,以及衍射效应引起的景深效应。
当光源穿过小孔时,会产生一种折射效应,被称为像差,其结果是图像中有模糊,但仍保留有光斑的轮廓,有利于图像清晰度的提升。
而当小孔后面有物体或平面时,光斑会通过衍射把物体或平面映射到小孔的另一端,这就是小孔成像原理,也即所谓的“幻影重叠”现象。
从物理学的角度,小孔成像模型具有良好的二维折射和衍射特性,但是当空间尺度越来越小时,它的衍射效应就会遭到破坏,这就是熵增之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开始研究多级孔(MPM)来提升小孔成像模型的衍射效应,而且多级孔还具有可靠的景深控制能力,从而有利于图像的精确成像。
小孔成像模型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它被广泛用于摄像机中,可以帮助消除由环境光引起的图像模糊,具有一定的防护和抗干扰能力,可以保证摄像机在低光照条件下的正常工作,也能有效降低曝光时间。
此外,小孔成像模型也可以用于微型光学系统设计中,为了提高光源的效率,同时减小设备的尺寸。
当然,小孔成像模型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它的衍射场比较小,波前结构的复杂度会对其图像清晰度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小孔成像模型还会受到小孔直径等其他参数的限制,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常常需要进行参数优化,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总之,小孔成像模型是一种重要的物理学模型,可用于解释光学成像系统中的行为,被广泛用于摄像机和微型光学系统中,但仍有不少改进空间。
未来,相信会通过更多针对性的研究,进一步改善小孔成像模型的性能,为影像处理和精密制造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相机成像模型公式

相机成像模型公式
【原创版】
目录
1.相机成像模型公式介绍
2.相机成像模型公式的组成部分
3.相机成像模型公式的实际应用
正文
1.相机成像模型公式介绍
相机成像模型公式是数字图像处理领域的基础公式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相机如何将物理世界中的光线转换为数字图像。
这个公式描述了光线如何通过相机的镜头和传感器,最终形成图像的过程。
2.相机成像模型公式的组成部分
相机成像模型公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 光线:光线是物理世界中的电磁波,它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位置上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方向。
- 镜头:镜头是将光线折射并聚焦到传感器上的透明玻璃片。
它的主要参数包括焦距、光圈和畸变等。
- 传感器:传感器是将光线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芯片,通常是由光敏元件组成的阵列。
- 像素:像素是图像的基本单元,它由传感器上的一个光敏元件对应。
像素的值通常表示该点光线的强度。
3.相机成像模型公式的实际应用
相机成像模型公式在实际应用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等领域。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理解图像的物理属性,如亮度、对比度和清晰度等,从而对图像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分析。
第1页共1页。
物理景观模型公式总结归纳

物理景观模型公式总结归纳物理景观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地理学、地质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用于描述和解释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地貌特征。
这些模型常常基于特定的物理原理和公式,通过数学计算和仿真来模拟现实世界的过程和变化。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物理景观模型公式进行总结归纳,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模型。
一、气候模型1. 热力学气候模型公式热力学气候模型用于研究气候系统的能量平衡和热量传输机制。
其中,热平衡方程和辐射传输方程是常见的公式:热平衡方程:R = E + H + G辐射传输方程:R = S↓ - S↑ + L↓ - L↑其中,R表示净辐射,E表示潜热通量,H表示感热通量,G表示地热通量,S↓表示地面短波辐射,S↑表示大气短波辐射,L↓表示大气长波辐射,L↑表示地面长波辐射。
2. 降雨模型公式降雨模型用于预测和模拟降雨量和降雨强度。
常见的降雨模型包括指数模型、伽马模型和威尔逊模型。
以伽马模型为例,其公式如下:R = (t/Λ)^k * exp(-t/Λ)其中,R表示降雨量,t表示降雨时长,Λ表示伽马分布的时间参数,k表示伽马分布的形状参数。
二、地貌模型1. 风蚀模型公式风蚀模型用于研究风力对地表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常见的风蚀模型公式包括席曼平衡方程和风蚀速率公式。
席曼平衡方程:F = R * K * V风蚀速率公式:E = K * R * V^n其中,F表示沙尘输出流量,R表示风速修正系数,K表示风蚀率系数,V表示风速,E表示风蚀速率,n表示风蚀速率指数。
2. 河流演化模型公式河流演化模型用于模拟和预测河流的侵蚀、沉积和河道变化。
常见的河流演化模型包括一维河道模型和二维河道模型。
以一维河道模型为例,其基本方程如下:dh/dt = Q - (1/m) * (dh/dx)^(n+1) * (Sf - S0)^(n/2)其中,h表示河道水深,t表示时间,Q表示入流流量,m表示扩散系数,x表示下游距离,Sf表示摩阻坡降,S0表示基准坡降,n表示剖面形态指数。
数学建模处理成像问题的模型和算法

1. 引言数学建模在现代科学和工程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处理成像问题的模型和算法是数学建模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将探讨数学建模在成像问题中的应用,以及相关模型和算法的深度和广度。
2. 成像问题的背景与挑战成像问题是指利用各种设备和技术获取物体或场景的视觉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或图像。
这些设备和技术包括摄像机、医学影像设备、雷达、卫星成像等。
成像问题的挑战主要包括光照条件、噪声干扰、成像精度和时间效率等方面。
3. 数学建模在成像问题中的应用数学建模在成像问题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和分析成像过程中的物理规律和数学关系,从而实现对成像问题的理论分析、仿真和优化。
常见的数学建模方法包括几何光学模型、统计模型、信号处理模型以及优化模型等。
4. 几何光学模型几何光学模型是处理光学成像问题中最基础的数学模型之一。
它通过光线传播的几何路径和成像平面上的成像关系来描述物体的成像过程。
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推导出像差校正、透镜设计和成像算法等相关内容。
5. 统计模型统计模型是处理成像噪声和复杂场景的重要数学工具。
它基于概率统计理论,通过对成像数据的统计特征和分布进行建模和分析,来实现对成像质量和可靠性的提升。
典型的统计模型包括高斯模型、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以及贝叶斯网络模型等。
6. 信号处理模型信号处理模型在成像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通过对成像信号的采集、采样、滤波、去噪和重构等过程进行建模和处理,从而实现对成像质量和信息还原的提升。
常见的信号处理方法包括小波变换、自适应滤波、压缩感知和深度学习等。
7. 优化模型优化模型是处理成像问题中的关键数学工具之一。
它通过建立成像参数的优化模型,来实现对成像系统的性能和效率的优化。
在成像问题中,典型的优化模型包括成像系统参数优化、成像重建优化和成像算法优化等。
8. 深度和广度的探讨在深度方面,数学建模在成像问题中涉及到的数学理论、物理模型和算法实现等方面的研究非常丰富,涵盖了几何光学、统计推断、信号处理、优化方法等多个领域。
小孔成像数学模型

小孔成像数学模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小孔成像数学模型是描述光在经过一个小孔后的成像过程的数学模型。
这个模型被广泛地应用在光学领域中,尤其是在照相术和望远镜设计方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小孔成像数学模型的原理和应用。
让我们从一个简单的实验开始,考虑一个小孔P和一个发射光源S。
当光线从光源S发出并经过小孔P时,会在屏幕上形成一个明亮的点O。
这个点O就是光线经过小孔后在屏幕上的成像点。
根据光的传播特性,我们可以通过几何光学的原理来推导小孔成像数学模型。
根据几何光学的原理,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成像条件:1. 光线在穿过小孔时是近似直线传播的。
2. 光源到小孔的距离与小孔到成像点的距离之比等于小孔的直径与成像点的直径之比。
基于这些原理,我们可以建立起小孔成像数学模型。
假设光源S距小孔P的距离为d1,小孔P到屏幕的距离为d2,小孔的直径为D1,成像点O在屏幕上的直径为D2。
根据成像条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数学关系式:d1 / d2 = D1 / D2根据这个数学模型,我们可以计算出成像点的位置和大小。
这个模型不仅可以用于简单的小孔成像实验,也可以应用在更复杂的光学系统中,如照相机和望远镜中。
在照相机中,光线通过镜头后会聚焦在感光器上,形成照片。
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其实就是利用了小孔成像数学模型。
通过调节镜头的位置和焦距,可以改变成像点的位置和大小,从而实现不同的拍摄效果。
而在望远镜中,我们通过眼睛观察远处的物体时,也是利用了小孔成像数学模型。
望远镜的镜片和透镜会将远处的景物聚焦在眼睛的虹膜上,形成清晰的视觉效果。
除了这些传统的应用,小孔成像数学模型在现代科学技术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医学成像领域,通过X光和CT扫描等技术,可以获取患者体内的影像,帮助医生做出诊断和治疗方案。
第二篇示例:小孔成像数学模型是光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光线通过小孔时的成像过程。
通过数学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光线在小孔前如何传播和聚焦,以及如何影响成像质量。
针孔相机成像模型

针孔相机成像模型相机成像模型1. ⼩孔成像⼤部分相机成像原理都可以简化为⼩孔成像,如下图所⽰:和以前课本上学习的⼀样,上图中蜡烛透过相机的针孔,在感光器上成倒⽴的像,这⼀个简单的模型即为针孔相机的成像模型。
基于这个模型,我们最希望解决的问题是:蜡烛在现实世界中的位置和图⽚中蜡烛像素点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2. 四个坐标系为了⽤数学语⾔来描述针孔相机模型,我们需要建⽴四个坐标系:世界坐标系,摄像机坐标系,图像物理坐标系和图像像素坐标系。
在下图中P是现实世界中物体,P‘是其对应的图⽚中的像素点,光⼼O即为相机的针孔处,对应的四个坐标系如下:世界坐标系:是客观三维世界的绝对坐标系,也称客观坐标系。
就是物体在真实世界中的坐标。
世界坐标系是随着物体的⼤⼩和位置变化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如图中P点是现实世界中的物体,若以地球中⼼为原点,便能确定其坐标P w(X w,Y w,Z w)摄像机坐标系:以相机的光⼼(针孔处)为坐标系的原点,以平⾏于图像的x和y⽅向为x轴和y轴,z轴和光轴平⾏,x, y,z互相垂直,单位是长度单位。
如图中以光⼼O为原点建⽴的xyz三个坐标轴O(x,y,z)图像物理坐标系:以主光轴和图像平⾯交点为坐标原点,x'和y'⽅向为坐标轴,如图所⽰,单位是长度单位。
如图中以O’为原点,建⽴的x‘y'坐标轴O'(x',y')图像像素坐标系:以图像的左上⾓顶点为坐标原点,u和v⽅向平⾏于x'和y'⽅向,单位是以像素计。
⼀般以图⽚左上⾓为原点,图⽚的宽为x轴,⾼为y轴。
(注意:其他三个坐标系单位是长度单位,只有图像坐标系是像素单位)建⽴好这四个坐标系后,从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到图⽚中的像素点,可以描述为下⾯⼏个步骤:1. 在世界坐标系中建⽴物体的坐标2. 世界坐标系和摄像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3. 摄像机坐标系和图像物理坐标系之间的转换4. 图像物理坐标系和图像像素坐标之间的转换3. 坐标系转换3.1 世界坐标系转换摄像机坐标系世界坐标系通过旋转和平移,可以转换为摄像机坐标系。
小孔成像模型制作方法

小孔成像模型制作方法材料准备:1.硬质纸板或者塑料片2.剃刀或者剪刀3.直尺和量角器4.旧的相框或者镜框5.小口径的穿孔针或者针头6.透明胶带或者胶水7.小型手电筒或者激光笔步骤:1.准备一个纸板或者塑料片,剪成适当大小的正方形或者长方形,作为小孔成像模型的底板。
2.在底板上画一个小孔,可以使用尺子和量角器辅助绘制出一个直径约为2-3毫米的小孔。
也可以使用小针头或者针来穿孔,确保小孔的圆形和光滑度。
3.取出旧的相框或者镜框,拆下玻璃面板,并将其清洗干净。
4.将小孔底板放置在镜框内,确保小孔位于中央位置。
5.用透明胶带或者胶水固定小孔底板在镜框内,确保底板不会移动或者晃动。
6.可以将一块黑色的硬质纸板或者塑料片剪成适当大小的遮挡板,用来遮挡小孔之外的光线。
7.利用剃刀或者剪刀,将一个小孔成像模型的遮挡板中心切出一个适当大小的开口,用来放置手电筒或者激光笔。
8.将手电筒或者激光笔放置在刚刚切开的开口上,确保光线能够通过小孔成像模型。
9.打开手电筒或者激光笔,调整位置和角度,观察小孔成像模型上形成的投影图像。
可以调整手电筒或者激光笔的位置、角度和亮度,来观察不同的成像效果。
10.可以借助漫反射屏幕或者白纸,将小孔成像模型上形成的图像投射出来,以便更好地观察和分析。
使用小孔成像模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使用过于强亮的光源,以免损伤眼睛。
2.小孔成像模型对光线的要求较高,室内使用或在较暗的环境下使用效果更好。
3.注意手电筒或者激光笔的位置、角度和亮度的调整,以获得清晰的投影图像。
4.可以尝试使用不同孔径的小孔,观察不同孔径对成像效果的影响。
5.可以尝试更换不同的背景屏幕,观察改变背景对成像效果的影响。
6.可以通过改变小孔成像模型与屏幕之间的距离,观察焦距和放大倍数的变化。
成像模型

摄像机几何模型
A. 齐次坐标简介 B. 坐标系变换基础 C. 小孔数字成像模型 D. 投影矩阵含义解析 E. 透视投影近似模型 F. 含有畸变成像模型
齐次坐标
1965年由Roberts提出
特点: (1)齐次坐标使用n+1维空间结构来表示真实世界中 n 维中的 实体空间关系 (2)用线性形式描述并运算各种视觉几何中的变换和运动 (3) 广泛应用的领域: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学,机器人算 法中描述物体间的关系和运动
f
:称主点 坐标
ZC
数字图像坐标系: O UV
x y
图像坐标系
摄像机坐标系
YC
XC
小孔透视模型
19
计算机视觉与OpenCV基础 Basic Computer Vision and OpenCV
p 的图像坐标(数字)离散化
V
——垂直度
为图像传感器单个 像元的长度和宽度 (mm/pixel)
C
10
计算机视觉与OpenCV基础 Basic Computer Vision and OpenCV
坐标系变换基础
描述坐标系变换的一般形式
对于坐标系的刚性变换,可用矩阵 R 和向量 T 分别表示,
r11 R r21 r31 r12 r22 r32 r13 r23 r33 x T y z
摄像机几何模型
孟偲 电话:82338578 邮件:Tsai@
“好奇”号
2
计算机视觉与OpenCV基础 Basic Computer Vision and OpenCV
3D位置、材料、 光照、颜色
2D位置、 灰度
由2D图像恢复3D信息的依据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偲 电话:82338578 邮件:Tsai@
“好奇”号
2
计算机视觉与OpenCV基础 Basic Computer Vision and OpenCV
3D位置、材料、 光照、颜色
2D位置、 灰度
由2D图像恢复3D信息的依据是什么?
3
计算机视觉与OpenCV基础 Basic Computer Vision and OpenCV
9
坐标系变换基础
简单坐标变换
如果 o-x y 坐标系经逆时针旋转θ角,成为新坐标系o-u v 对于同一点M,其旧坐标(x ,y)和新坐标(u ,v)的关系为:
x u cos v sin y u sin v cos
齐次坐标系下表示:
x y 1 cos sin 0 sin cos 0 0 0 1 u v 1
R: 描述坐标系的旋转 T :描述坐标系的平移 其中 R是单位正交阵: R -1= R T,且 R R T =I
计算机视觉与OpenCV基础 Basic Computer Vision and OpenCV
11
11
坐标系变换基础
齐次坐标系下三维坐标系变换的一般形式:
假设两个坐标系 η 与 ε,则从 η ε 的变换矩阵 Hηε 满足:
计算机视觉与OpenCV基础 Basic Computer Vision and OpenCV
中心透视投影数字成像
u 1/ dx cot / dx u 0 x v 0 1/ dy sin v y 0 0 1 1 0 1
f
:称主点 坐标
ZC
数字图像坐标系: O UV
x y
图像坐标系
摄像机坐标系
YC
XC
小孔透视模型
19
计算机视觉与OpenCV基础 Basic Computer Vision and OpenCV
p 的图像坐标(数字)离散化
V
——垂直度
为图像传感器单个 像元的长度和宽度 (mm/pixel)
C
例:两个坐标系 η 和 ε ,若将 η 坐标系先沿着 ηz 的方向移动一个μz,然 后关于 ηy 轴旋转一个角度 φ, 则 η 与 ε 重合。此时
1 0 H 0 0 0 cos 0 sin 0 cos 0 sin 0 0 1 0 0 1 0 0 1 0 0 1 z sin 0 cos 0 sin 0 cos 0 0 1 0 0 0 1 0 0 0 0 0
x f 0 zc y 1 0 0 f 0 xc 0 0 yc 0 0 zc 1 0 1
u 1/ dx cot / dx u 0 f zc v 0 1/ dy sin v0 0 0 1 1 0 0
其中
表示“按比值相等”(equality up to an arbitrary scale)
计算机视觉与OpenCV基础 Basic Computer Vision and OpenCV
齐次坐标
齐次坐标系下பைடு நூலகம்面方程 记平面上一点为 V [ x, y, z , w]T ,空间上经过该点的平面方程为:
心O与P点的连线PO与图像平面的交点
14
计算机视觉与OpenCV基础 Basic Computer Vision and OpenCV
小孔成像特点
远小近大,成像反映不出 实际物体尺寸关系 保共线、保相交,但不保平 行性(即平行线投影相交)
15
计算机视觉与OpenCV基础 Basic Computer Vision and OpenCV
x x / w y y / w 对应的真实坐标为: z z / w
对于齐次坐标:坐标数值不重要;坐标数值的比值才有意义。
6
计算机视觉与OpenCV基础 Basic Computer Vision and OpenCV
齐次坐标
2x 注意在齐次坐标系下: x y 2 y , , z 2z 1 2 所指为三维空间上同一个点的位置。 3x 3 y , 3z 3 wx wy , wz (对于所有w ≠ 0) w
计算机视觉与OpenCV基础 Basic Computer Vision and OpenCV
12
坐标系变换基础
三维坐标系变换的一般形式
对于空间中任意一点 P,可以用η 坐标系表示,也可以用 ε 坐标系表示 旧坐标 新坐标 ,其中的关系为:
x y H z 1 x y z 1
三维的三个基底向量为: [a, b, c, 0]T , 其中a2+ b2+ c2 =1 例如常用的: i---- [1, 0, 0, 0]T j---- [0, 1, 0, 0]T k---- [0, 0, 1, 0]T 这样的向量可以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无穷远
计算机视觉与OpenCV基础 Basic Computer Vision and OpenCV
R
T
0 0 z 1
13
坐标系合成的顺序=先前步骤×后续步骤
计算机视觉与OpenCV基础 Basic Computer Vision and OpenCV
A. 小孔成像(Pin-hole model)
小孔成像也称针孔成像、中心射影或透视投
影,即任何点P在图像上投影的位置p,为光
新坐标系 旧坐标系
[ε x
εy
εz
ε 0 ] [ ηx
ηy
ηz
η0 ] H
Hηε :为4×4的齐次变换矩阵
εy , εz , ηx , ηy , ηz : 为齐次基,形式为 εx , [x, y, z,0]T 且 x2+ y2+ z2=1
ε 0, η0 :为坐标原点,形式为: [a, b, c,1]T
0 f 0
xc 0 0 y c 0 0 zc 1 0 1
21
计算机视觉与OpenCV基础 Basic Computer Vision and OpenCV
中心透视投影数字成像
u 1/ dx cot / dx u 0 f 0 0 zc v 1/ dy sin v 0 0 1 1 0 0 0 f 0 xc 0 0 yc 0 0 z c 1 0 1
10
计算机视觉与OpenCV基础 Basic Computer Vision and OpenCV
坐标系变换基础
描述坐标系变换的一般形式
对于坐标系的刚性变换,可用矩阵 R 和向量 T 分别表示,
r11 R r21 r31 r12 r22 r32 r13 r23 r33 x T y z
离散数字图像
——计算机位图、数码相机图 片,等
18
计算机视觉与OpenCV基础 Basic Computer Vision and OpenCV
数字图像坐标系
定义坐标系
O c X cY c Z c 相机坐标系{C}:
ouv (u0 , v0 )
物理图像坐标系:
o xy
u v
OC o
u 1 / dx cot / dx u 0 f 0 0 zc v 1 / dy sin v 0 0 1 1 0 0
Yd
yd
dx dy
v0
u0
O 1
xd
Xd
U
x y cot u u0 dx dx y v v0 dy sin
u 1 / dx 1cot / dx u 0 x v 0 y 1 / dy sin v 0 0 1 1 0 1 20
小孔成像数学模型
x f y f
Zc
xc zc yc zc
p x, y
P x c , y c ,zc
f
OC
Xc
写成矩阵形式为
x f 0 zc y 1 0 0 f 0
o
x
Y c
xc 0 0 定义坐标系 yc 0 0 zc 相机坐标系{C}: O c X cY c Z c 1 0 1 物理图像坐标系: o xy 16
例:[1, 2, 3, 4 ,5 ] T和 [2 ,4 ,6, 8, 10] T 描述的是同一个真实的四维矢量,其 真实坐标应为[1/5, 2/5, 3/5, 4/5] T
因此我们说:
x wx y wy z wz (对于所有w≠ 0) 1 w
5
计算机视觉与OpenCV基础 Basic Computer Vision and OpenCV
齐次坐标
空间点 三维空间点 V [ x, y, z ]T, 在齐次坐标系下表示为:
V [ x, y, z , w]T
w为任意不为零的常数。
x xw y yw 其中齐次坐标为: z zw ww
摄像机几何模型
A. 齐次坐标简介 B. 坐标系变换基础 C. 小孔数字成像模型 D. 投影矩阵含义解析 E. 透视投影近似模型 F. 含有畸变成像模型
齐次坐标
1965年由Roberts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