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养殖技术大全
孔雀养殖方法与养护技巧

孔雀养殖方法与养护技巧孔雀作为一种美丽的鸟类,受到了不少人的喜爱和关注。
它们身姿优美、色彩斑斓,是许多园林景观和家庭花园的亮点之一。
如果您对孔雀的养殖感兴趣并想要尝试,那么本文将为您介绍孔雀的养殖方法和养护技巧。
一、环境准备首先,选择合适的养殖环境至关重要。
孔雀需要宽敞的空间活动,所以建议选择面积较大的场地进行养殖。
此外,孔雀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要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最好能够为孔雀提供干净的饮用水和凉爽的栖息地。
二、饲料选择孔雀的饲料应该以稻米、玉米、小麦等为主食,同时添加一定的蛋白质食物,如豆腐渣、虫子等。
有条件的话,可以给予适量的水果、蔬菜和鱼虾等。
注意,不要给孔雀喂食过咸或发霉的食物,以免引起消化问题。
三、孔雀的繁殖孔雀的繁殖主要通过交配来实现。
一般来说,孔雀要在一岁左右才会性成熟。
当然,在孔雀繁殖的过程中,饲养环境和饲料的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提供丰富的饲料、增加营养等途径来促进孔雀的繁殖。
孔雀在繁殖季节通常会展开美丽的求偶舞蹈。
雄性孔雀会展开尾羽扇展,以吸引雌性孔雀的注意。
而雌性孔雀则会选择最具吸引力的雄性进行交配。
在交配后,雌性孔雀一般会选择一个偏僻的地方筑巢,并在巢中产下鹦鹉蛋。
四、孔雀的养护技巧为了保持孔雀的健康和良好的生活状态,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养护技巧。
1. 定期进行体检和养护。
孔雀身体健康是它们繁殖和生长的基础。
定期检查孔雀的身体状况,如观察饲料摄入情况、检查皮毛和羽毛的状态等,对于及时发现问题、做出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2. 注意防寒保暖。
孔雀对寒冷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差,所以在冬季,特别是气温较低的地区,要注意为孔雀搭建保温措施,提供足够的温度,以防止感冒和生病。
3. 控制饮食,保持营养平衡。
对于孔雀的饮食,我们要注意合理搭配,避免给予过多的盐分和油脂。
另外,还要保持水的新鲜,以防止细菌繁殖。
4. 做好驱虫工作。
定期给孔雀进行驱虫是必要的,可以减少蛔虫和其他寄生虫的侵袭,保障孔雀的健康。
孔雀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孔雀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孔雀是一种美丽的鸟类,在养殖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场所选址要优选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可以在籽纹草
和牛儿草丰富的基础上种上玉米等粮食作为孔雀的食物。
2. 养殖中一定要注意卫生环境,及时清理鸟粪、杂草及过多的蚊虫等,保持养殖场所的干净整洁。
3. 给孔雀提供新鲜的水源,可以使用生长在深井或山泉边的植物给孔
雀饮水。
不建议使用自来水或用池塘水,因为这些水源可能含有氯气
或其他化学物质,对孔雀的健康不利。
4. 孔雀的食物要注意营养平衡,在喂食时可以给予适当的粮食、果蔬
和活饵,如蝗虫、蚯蚓、螯虾等。
5. 孔雀在孵化期间需给予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使鸟蛋保持温暖湿润,
避免孵化失败。
孵化后,要及时给予饲料,帮助小鸟成长。
6. 经常观察孔雀的健康状况,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联系专业人士进
行治疗。
总之,孔雀的养殖需要细心和耐心,要注意卫生环境、饲料营养、孵化保健等。
如果能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将能更好地养殖孔雀,培养出更优质的鸟类。
孔雀的饲养方法

孔雀的饲养方法孔雀,属鹑鸡类鸡形目雉科动物,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一带。
孔雀分为白色、绿色、蓝色三种。
孔雀肉质鲜美,营养种类齐全,蛋白质含量高,脂肪低,而且饲养成本低,抗病力强,经济效益高,因此倍受养殖户和中外消费者的喜爱。
1、生活习性孔雀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开阔平原或平坦的灌木丛地带。
喜欢清晨或黄错觅食、草籽、青草和各种昆虫,也食稻谷、玉米等杂粮。
耐寒力强。
2、饲养场地饲养场地要阳光充足,水质良好,环境安静,空气好,以无污染的山边草为佳。
3、饲养管理刚出壳的幼孔雀需要保温,第一天为34摄氏度,然后每天降0。
5摄氏度。
直至常温。
幼孔雀出壳后24小时内要开食,开食前半小时先饮1%的高锰酸钾水,以利打胎粪。
开食时可用玉米粉或小鸡料,少食多餐,每天以喂5-6次为宜,每群幼雀以50只为好。
育成孔雀要喂新鲜多汁青饲料,孔雀产蛋时要保持产区安静,产蛋期间饲料中要添加矿物质饲料。
4、繁殖与孵化孔雀一般22个月性成熟,3-7个月为产蛋期,每只年产蛋30枚,多的可达50枚。
当公母孔雀性成熟时,应按比例搭配,一般以1公5母为宜。
当天产的蛋要及时捡回,防止污染。
存蛋处要通风凉爽,保持适宜的温度,种蛋存放时要小头朝上,孵化时要大头朝上。
孵化用的种蛋,夏天以7天内的为宜,总之,蛋越新鲜越好。
孵化前种蛋要用高锰酸钾液或紫外线进行消毒。
恒温孵化温度为37-37。
5,相对湿度为60-75%。
每2小时翻蛋一次,角度为90度。
照蛋分两次进行,首照在第9天,二照在21天。
将无精或弱精蛋剔出。
孵化至27天时开始出壳,28天时基本出完。
5、疾病预防孔雀很少生病,但幼雀易患球虫病和白痢病,也会发生新城疫。
所以,除积极搞好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外,还要按时接种疫苗,定期投喂相关药物,防止以上疾病的发生。
孔雀养殖方法

孔雀养殖方法
孔雀养殖是一项广受欢迎的业余爱好,也是一种有利可图的商业活动。
以下是一些孔雀养殖的方法和技巧:
1. 环境准备:孔雀需要宽敞、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最好有室内和室外区域。
室内区域应该提供干草、木屑等舒适的床垫,室外区域应该有树荫、水源等。
2. 饲料:孔雀主要以昆虫、蚯蚓、小鱼等为食,也可以添加一些谷物、蛋白质等。
应该尽量避免给孔雀喂霉变食物。
3. 繁殖:孔雀一般在春季开始繁殖,雄性孔雀会展开翅膀、抖动羽毛等动作来吸引雌性孔雀。
孔雀一般会在地面上筑巢,孵蛋需要大约28-30天。
4. 健康:孔雀需要定期检查,保持清洁卫生,防止疾病和寄生虫。
应该提供足够的水和防晒设施,避免暴晒。
总之,孔雀养殖需要耐心和细心,但也有很大的回报。
如果您想尝试这项活动,建议先进行调查和准备,以确保成功!
- 1 -。
孔雀怎么养殖

孔雀怎么养殖引言孔雀是一种美丽而神秘的鸟类,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之一。
养殖孔雀不仅可以观赏其华丽的羽毛,还可以体验养殖鸟类的乐趣。
本文将介绍孔雀的养殖方法,包括选种、饲养环境、饲料和常见疾病的预防等。
选种在开始孔雀养殖之前,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种源。
孔雀主要有蓝孔雀、绿孔雀和白孔雀等品种可供选择。
在选择种雄女用雌的时候要注意,要选择健康、活泼的雄性孔雀和体型较大、毛色鲜艳的雌性孔雀。
饲养环境孔雀对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所以在饲养孔雀之前,我们必须提供一个适宜的饲养环境。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要点:1.隔离区:要为孔雀提供一个相对宽敞的隔离区,以防止其逃跑或受到外界伤害。
隔离区应该被围栏或者其他结构进行封闭。
2.温度和湿度:孔雀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相对较高。
饲养环境应该保持在20℃至30℃的温度范围内,并保持适宜的湿度,避免过于潮湿或者干燥。
3.光照:孔雀需要大量的阳光照射,所以饲养环境应该保证充足的日光照射。
如果饲养在室内,可以增加灯光照明来补充光照。
4.排水系统:饲养环境应该有良好的排水系统,避免积水和水淹。
5.安全性:确保饲养环境安全可靠,防止外界损害和害兽入侵。
饲料合理的饲料可以确保孔雀健康成长。
以下是一些孔雀常吃的饲料:1.饲料粮:可以使用一些市售的孔雀专用饲料粮。
这些饲料粮可以提供孔雀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2.蛋白质:孔雀需要充足的蛋白质来维持身体生长和羽毛颜色的艳丽。
可以添加一些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饲料,如虫类、鱼类和禽类的肉。
3.水果和蔬菜:适量添加一些水果和蔬菜可以提供孔雀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例如,苹果、香蕉、胡萝卜等都可以作为孔雀的饲料。
4.清水:始终保持饮水器内有清洁的水,并且定期更换。
孔雀需要充足的水来保持身体健康。
常见疾病的预防在孔雀的养殖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预防常见的疾病,确保孔雀的健康。
以下是几个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1.寄生虫:定期给孔雀驱虫,以防寄生虫感染,可以使用市售的驱虫药物。
孔雀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孔雀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孔雀是一种美丽迷人的鸟类,其独特的羽毛被誉为天然艺术品。
本文介绍孔雀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选址与栖息环境、圈养与放养、饲养管理、繁殖与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养殖爱好者提供一些有益的综合指导。
正文:一、选址与栖息环境1. 孔雀喜欢生活在宽敞、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环境中。
因此,在选择养殖场地时,应优先考虑这些因素。
2. 高质量的饲养环境需要有足够的绿化覆盖和灌木丛来提供遮荫,以避免孔雀过于直接暴露在阳光下。
3. 孔雀同样也喜欢清洁、干燥的环境,要对场地进行适当的排水处理,以避免积水或湿度过大导致疾病传播。
二、圈养与放养1. 圈养可以更好地控制孔雀的生活,有利于管理和繁殖控制。
为同时提供一定的空间和活动范围,推荐使用宽敞的圈养场地。
2. 如果选择放养,需要适当的准备放养区域,选取专门针对放养孔雀设计的区域封闭和安全设施。
三、饲养管理1. 食物:孔雀以昆虫、蛇、两栖动物以及坚果和种子为食,应该根据孔雀的食性合理调配饲料。
同时,需保证给孔雀提供充足的清水,以确保其正常的生长与发育。
2. 饲养间隔:合理的喂养和饲养规律可以促进孔雀健康成长。
一般情况下,每天喂食2-3次,并配合定时放风,让孔雀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自由活动。
3. 营养补给:必要时可加入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孔雀的养分需求,以提高其抵抗力和健康状态。
四、繁殖与疾病防治1. 孔雀一般在春季进入繁殖期,此时的饲养环境应有适当的隐蔽地方供子雀产卵与孵化。
创造合适的温度和光线条件有助于孔雀的繁殖。
2. 高质量的饮食和环境管理是预防孔雀疾病的关键。
坚持定期体检,并及时处理和隔离发生疾病的个体。
3. 注意日常饲养环境的清洁和消毒,以减少细菌和寄生虫的滋生。
结语:养殖孔雀需要充分了解其特性和养殖需求,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和合理的饲养管理,以促进其健康和繁殖发育。
同时,积极防治疾病和加强饲养管理是确保养殖孔雀成功的重要措施。
希望本文能对热爱孔雀养殖的朋友们提供有用的指导和信息。
孔雀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孔雀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摘要:孔雀是一种美丽且独特的鸟类,其养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孔雀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包括饲养环境、合理饲料搭配、常见疾病防控和孔雀的繁殖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养殖者更好地照顾孔雀,提高养殖效益。
正文:一、饲养环境孔雀喜欢生活在宽敞、明亮而空气湿润的环境中。
首先要选择一个安静而干燥的固定场所,并建好合适的养殖笼舍。
建筑材料最好选择红砖或竹材,便于通风和控温。
同时,在笼舍内设置合理的孔雀巢穴,以供其休息和产卵。
二、合理饲料搭配孔雀的饲料应该以优质的谷类、豆类、鱼类和肉类等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
粗细搭配要合理,切忌单一饲料并注意摄入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一般情况下,孔雀每天需要200克至250克的饲料。
三、常见疾病防控饲养孔雀时,我们要重视疾病的防控工作。
孔雀较易感染传染病,如鸟类流感、大肠杆菌等。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对孔雀进行血清学检测和常规免疫接种,且及时隔离治疗感染病鸟。
另外,要注意饮水卫生,保持笼舍的清洁,并加强消毒工作,防止病原菌滋生。
四、孔雀的繁殖管理孔雀的繁殖管理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一般情况下,孔雀的繁殖季节为每年的春季和夏季,孵化期为28-30天。
在繁殖前,我们首先需要挑选优质种鸟,确保其身体健康并没有潜在疾病。
然后,营造良好的繁殖环境,避免外界的干扰和噪音,给于足够的补充营养,并适时放置婚奁。
当孔雀开始产蛋时,我们需要定期转蛋并记录蛋的数量和孵化日期。
为了增加蛋的孵化率,可以利用孵化器进行人工孵化,提供恒温和湿度。
养殖者在孵化过程中,需经常检查温度和湿度变化,合理调整以保证蛋的孵化成功。
在孔雀孵化后,我们需采取科学合理的饲养方法,提供优质的饲料和适宜的环境。
幼雀出壳后,加强对其的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
总结:孔雀的养殖需要注意饲养环境、合理饲料搭配、常见疾病防控和繁殖管理等方面。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保证孔雀的健康和良好的生长发育。
孔雀养殖技术

孔雀养殖技术一、孔雀概述孔雀俗称凤凰、越鸟、南客等。
孔雀在动物学分类上属于鸟纲,鸡形目,雉科。
孔雀可分为绿孔雀、蓝孔雀以及杂交品种白孔雀三种。
在我国,由于自然环境条件受到破坏,野生的绿孔雀分布越来越少,因而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但经过人工培育出来的杂交孔雀及驯化的蓝孔雀除其特殊的观赏价值之外,也可作为高档的美味佳肴,得到了国内外嘉宾的极力赞赏和好评,是一种肉质鲜美,很有发展前景的肉食禽类。
孔雀养殖业目前正在国内悄然兴起,使得这一以往仅饲养展出于动物园中的观赏鸟类身价百倍。
孔雀肉每千克售价150〜200元,3月龄种苗每只售价700〜800元,12月龄每只售价1000〜1200元。
蓝孔雀分布于东南亚沿海地区,属于非保护动物,被称之为百鸟之王,可以饲养食用。
孔雀的经济价值很高,孔雀产肉多,全净膛屠宰率达80%,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为28%,脂肪1%,富含10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是难得的美味佳肴。
药圣李时珍对孔雀的评价奇高,本草纲目记载“孔雀辟恶,能解大毒、百毒、药毒”。
我国饲养蓝孔雀始于1987年,目前全国有大中型孔雀养殖企业50家左右,存栏总量10万只左右。
多年来,我国孔雀业没有长足的发展,市场欠成熟,集约化程度不高。
现今市价60〜80元/kg,仅限于宾馆,饭店,尚未进入百姓餐桌。
同时,孔雀雏价仍偏高,70〜120元/只,若能适当降价,并加强孔雀市场开发,养殖前景将看好。
二、孔雀的基本习性常识蓝孔雀的外貌特征蓝孔雀体型与绿孔雀相似,但其羽毛颜色更为鲜艳夺目。
蓝孔雀的公母在外观上有明显的区别。
公孔雀羽毛鲜艳美丽,脸部黄白色,具有1.5米行的覆尾羽,羽上有大而带金属光泽的眼状斑,令人叹为观止。
母孔雀的体羽以灰色为主,没有延长的覆尾羽。
1、蓝孔雀的生活习性蓝孔雀双翼不发达,不善飞行,而脚强壮有力,善疾走,在逃窜时多为大步飞奔。
野外蓝孔雀栖于海拨2000米以下的开阔草原或灌木地带,人工饲养的孔雀在零下30多度都能正常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雀养殖场的建设与管理孔雀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所生存的各种环境条件对其生长发育速度、健康状态及生产性能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
同时,合理的养殖场建设对于降低饲养成本,减少饲养人员的劳动强度,方便日常饲养管理均具有良好的作用。
因此,从孔雀养殖场的创建开始,就应较全面、较充分地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存在,科学、合理地进行安排。
一、养殖场的场址选择养殖场应选建在地势平坦或略有坡度(3-5度)的砂质土或砂壤土的地区,以保证排水通畅,场舍无积水。
孔雀在自然生活条件下,喜欢在具阳具阴的地方生活,故养殖场区应避风雨、向阳、采光良好。
为避免烈日照射,可在养殖场内外种植树木。
根据孔雀要求安静的环境和卫生防疫需要,养殖场应尽量远离城镇、主要公路、铁路和其他禽畜饲养场。
交通条件是保证对外业务联系、运送饲料、出售种鸟、种蛋等生产的必备条件,应在建场时予以考虑。
孔雀的日常饮水、饲养器械清洗消毒、种蛋孵化等均需要多量的用水,因此,充足及符合卫生条件的水源是养殖场建立时所必备的条件之一。
孔雀的饲养管理用电量不大,但在较大养殖场中的饲料加工、种蛋孵化、育雏和场区照明等,则用电量将会增高,为保证生产,建场时应完成电力建设并根据需要配备发电机组。
为避免和减少孔雀发生传染性疾病、寄生虫和中毒性疾病,养殖场应建在土壤、水源、空气环境未受污染的地区。
此外,考虑到养殖场的发展,在选择场址时,应结合资金等情况,留有一定范围的扩展空间。
二、养殖场的建筑设施及布局养殖场主要建筑设施包括:饲养笼舍、运动场、种蛋库、孵化室、饲料库及加工间、科研室、兽医室及各种生产、生活辅助设施等。
雄孔雀有发达的尾羽,具有离地休息的习性,笼舍结构需坚固且要有足够的饲养空间,每组成龄种孔雀(公母比例为1-4、5)可按30-50平方米地面,其中鸟舍占1/3,运动场占2/3。
笼舍高度按2.3-5米设计。
运动场周围及上方应用网眼孔径不超过2.5厘米的铁网或者尼龙网罩起,笼舍地面采用水泥结构以利于清洗、消毒。
为消除粪便方便,可在其上铺以少量细沙。
距笼舍地面1.2-1.5米横置直径为5-7厘米的树干作为栖木。
青年孔雀笼舍根据群体数量及年龄大小合理安排饲养面积,要求既保证有足够的运动空间又尽量节省饲养面积,做到运动场、鸟舍面积及位置匹配合理且管理方便。
孔雀栏舍标准图A孔雀栏舍标准图B此外,在我国北方地区,应建立保暖鸟舍(舍内配置采暖设施)。
在运动场四周地下铺设30厘米以上的金属网或地下墙,达到防止鼠害的作用。
孔雀用饲槽、饮水器应防腐、耐用、构造合理、使用方便、安装稳固、不易污染且便于清洗和消毒。
养殖场内建筑设施布局原则应考虑管理方便、利于生产、保证安全、符合卫生要求。
按布局的顺序可依次分为经营管理区、辅助生产区、养殖生产区和卫生防疫区等区域。
经营管理区可安排在养殖场入口处,由行政管理及后勤保障等功能小区组成。
辅助生产区位于经营管理区和养殖生产区之间,主要设施包括饲料加工室和饲料库等。
养殖生产区为养殖场的核心,有条件时应以高1.5-2.5米的坚固围墙围起,养殖生产区内主要建筑设施包括孵化室、育雏室、育成鸟舍及成年(种)鸟舍等可按以上顺序自上风向到下风向进行安排,各舍之间留有一定的饲养卫生间距。
卫生防疫区应尽量和生产区保持一定距离,粪便及垃圾处理场应安排在与场区保持必要距离的下风向,粪便和垃圾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养殖场管理制度的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保证养殖场各项饲养管理工作的正常执行,杜绝疾病的发生及保证孔雀生长发育和健康,增加养殖场生产经济效益,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均具有重要作用。
(一)卫生防疫制度第一、饲料、饮水必须清洁卫生,各种技术指标需符合规定要求。
可根据具体情况,按需要添加相应的保健及预防性药物。
第二、养殖场区内每日定时打扫干净,一般可间隔1-2周进行1次临时消毒,春秋两季各安排1次定期彻底消毒。
特殊情况(疫情威胁,暴发疾病,使用新舍,鸟舍空闲,孔雀转移,种蛋储备及孵化等)下,应及时进行消毒。
第三、孔雀饲喂用具每次使用后及时清洗干净,晾干或利用阳光紫外线杀菌后使用,并间隔7-10天使用化学消毒药物集中定期消毒1次。
第四、场内饲养管理人员和进入场区的车辆及各种器具应严格消毒。
一般情况下,谢绝场外人员入场,对必须进场的非本场人员应进行全面的消毒(包括更换鞋、工作服和手、脚部的消毒等),并禁止其和孔雀、饲料等直接接触。
第五、根据场内外疫情情况、孔雀日龄大小及必要的血清学抗体检测结果,按时对孔雀进行疫苗免疫预防接种。
经常观察鸟群的健康状态,对病鸟及时进行隔离治疗。
第六、新引进的孔雀必须进行健康检查,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无疾病者,方可进入养殖区。
第七、购入种蛋、饲料及其他生产用品,应来源于非疫区,进场前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消毒。
第八、杜绝野鸟、野犬等外来动物进场,积极消灭舍内外蝇、蚊,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鼠害。
第九、及时清除场内外粪便、垃圾和各种杂物,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十、预防在病鸟转舍、死鸟剖检、鸟尸处理过程中污染环境。
(二)饲养管理制度1、种蛋管理制度:包括种蛋采集、选择、贮存、记录、入孵的环境要求及孵化操作的规章制度等。
2、育雏管理制度:包括育雏方式、育雏环境条件、育雏期日常饲养管理等制度。
3、种鸟管理制度:包括种鸟日粮需要和饲养标准、给料时间、喂饲次数、投料的数量等饲养管理制度。
4、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孔雀的选种、育种、按生产阶段的转(组)群,种鸟及产品的出售、淘汰处理计划等。
孔雀养殖技术光盘和书籍:《CCTV7农广天地正版养殖技术光盘--蓝孔雀的养殖及管理技术》蓝孔雀是观赏价值较高的珍禽之一,分绿孔雀和蓝孔雀两种。
人工养殖的主要是蓝孔雀。
本片向您介绍蓝孔雀的养殖及管理技术:蓝孔雀的养殖场地和栏舍、蓝孔雀的繁殖、蓝孔雀的孵化、蓝孔雀的饲养管理。
《正版图书——肉用孔雀饲养与繁育技术培》图书孔雀是集观赏、食用、药用价值于一体的珍禽之一,孔雀养殖已成为一项新兴的特禽养殖业,不仅饲养成本低,效益高,而且省时、省力。
本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介绍了孔雀的生物学特性、养殖场的建设、饲料、种蛋的孵化、饲养管理、疾病的治疗及防治、产品加工等内容。
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技术具体实用,适合孔雀养殖场、农业中学及有关科技人员阅读参考第1章孔雀养殖概述第1节生物学特性第2节饲养价值第3节养殖孔雀应做的准备工作第2章养殖场合及其设备第1节场址选择第2节场舍建筑第3节养殖设备和用具第3章孔雀的营养需求与饲料第1节孔雀的消化系统第2节孔雀的营养需求第3节孔雀的配合饲料第4章孔雀的繁育第1节种源的引进第2节孔雀的生殖生理第3节孔雀种蛋的管理第4节种蛋的孵化第5章饲养管理第1节孔雀不同饲养周期的划分第2节幼雏期的饲养管理第3节育成期的饲养管理第4节肉用孔雀的饲养管理第5节种孔雀饲养管理第6节育种技术第6章常见疾病治疗与预防第1节疫病的传播条件第2节综合防疫第3节常见病的治疗第4节孔雀常见疾病诊治第7章孔雀屠宰及副产品的加工利用第1节孔雀的屠宰与加工第2节孔雀标本的制作第3节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参考文献《正版图书——野生动物家养系列-孔雀家养技术》图书全书共分七章,较系统地介绍了孔雀的生物学特性、孔雀养殖场的建设及主要饲养设备、孔雀的繁育、孔雀种蛋的孵化、孔雀的营养需要与饲料配方、孔雀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编写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适合广大养殖户及孔雀饲养管理相关人员、畜牧科技工作者及农业院校师生阅读与参考。
第一章孔雀的生物学特性与家养价值第一节孔雀的生物学特性一、孔雀的种类及其特点二、孔雀的生活习性三、孔雀的生长发育特点第二节孔雀家养价值一、食用价值二、药用价值三、观赏价值四、经济价值第二章孔雀家养场所的建设和主要饲养设备第一节场址的选择与布局一、场址的选择二、养殖场的布局三、主要建筑第二节养殖孔雀的主要设备和用具一、孵化设备二、育雏设备三、成年孔雀养殖设备及通用设备、用具第三章孔雀的繁育第一节孔雀的繁殖行为一、繁殖期二、求偶现象三、交配行为四、产蛋特性第二节孔雀现代育种技术一、孔雀的选种二、种孔雀的选配三、种孔雀的交配方法第四章孔雀种蛋的孵化第一节孔雀种蛋的人工孵化一、孔雀种蛋的来源二、孔雀种蛋的防污染与消毒三、孔雀种蛋的保存四、孔雀种蛋入孵前的准备五、孔雀种蛋人工孵化过程所需要的条件及其管理六、落盘和人工助产第二节孔雀种蛋的自然孵化一、雌孔雀自行孵化二、以鸡代孵法第五章孔雀的营养需要与饲料配方第一节孔雀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一、孔雀的营养需要二、孔雀的饲养标准第二节孔雀的常用饲料一、青绿饲料和青贮饲料二、能量饲料三、蛋白质饲料四、矿物质饲料五、饲料添加剂第三节孔雀的饲料配方一、孔雀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二、孔雀饲料配方设计的方法三、孔雀的典型饲料配方第六章孔雀的饲养管理第一节育雏期孔雀的饲养管理一、育雏期孔雀的生长发育特点二、育雏方式三、育雏前的准备四、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要点第二节育成期孔雀的饲养管理一、育成期孔雀的生长发育特点二、育成期孔雀的饲养管理要点三、商品孔雀的育肥第三节成年孔雀的饲养管理一、成年孔雀的饲养环境要求二、成年孔雀的饲养要点三、成年孔雀的管理要点四、淘汰的成年孔雀育肥第七章孔雀的疾病防治第一节家养孔雀疾病的预防措施一、加强饲养管理,建立健康孔雀群二、防疫措施第二节孔雀疾病防治给药途径和常用药物剂量一、孔雀疾病防治给药途径二、药物中毒与急救方法三、孔雀疾病防治常用药物的用法与用量第三节孔雀常见疾病的防治一、孔雀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二、孔雀寄生虫病的防治三、孔雀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的防治参考文献《CCTV7农广天地正版养殖技术光盘--蓝孔雀的养殖及管理技术》+《正版图书——肉用孔雀饲养与繁育技术培》+《正版图书——野生动物家养系列-孔雀家养技术》+快递=12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