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最终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

一、埃里克森人类发展阶段论

理论:人生有八大发展阶段,在每个发展阶段个体都面临特殊的发展任务,经历一次危机或冲突;这些冲突包含着对立的两极,个体只有尝试面对并解决这一冲突之后,才能顺利进入下一阶段,同时发展出某种特定的品质或美德。如果冲突无法圆满解决,那么个体自我的发展就会出现困挠乃至停滞。

埃利克森的生命周期理论:1,婴儿期;爱的需求满足,信任对不信任2,幼儿期,探测环境,自主对羞愧3,幼儿期,独立策划做游戏,积极对罪恶感4,儿童期,学习学校里的课程,勤奋对自卑5,青少年期,认识自己-身份的确定,自我认同对角色混淆6,成年期,社会化发展增进人际关系,亲密对孤立7,中年期,事业发展有助人意愿,创造力对停滞8,老年期,对一生成就之检讨,自我整合对绝望

二、抗逆力理论

抗逆力

抗逆力作为优势视角的理论内核,是当个人面对逆境时能够理性的做出建设性、正向的选择和处理方法。抗逆力是个人的一种资源和资产,能够引领个人在身处恶劣环境下懂得如何处理不利的条件,从而产生正面的结果。同时抗逆力也是一个过程,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并且不断增强。抗逆力高的人能够以健康的态度去面对逆境。在面对逆境过程中,抗逆力能使人的心理健康回复至逆境发生前的状况,甚至展示出更理想的心理状态;而在克服逆境后能够拥有更高的抗逆能力。

抗逆力的表现形式

从表现形式而言,抗逆力有常规和非常规两种方式。前者通常表现出常规的亲社会取向的行为方式,遵从社会规范与道德,认同主流社会文化,同时也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纳。后

者通常表现出反传统、反社会、反主流的行为倾向,具有挑战常规、对抗成人、批判现实的特征,往往会受到成人的指责、朋辈群体的排斥、公众舆论的压力。

抗逆力的构成要素

2、正向抗逆力:个人积极的自我肯定的能力,在家庭中及时沟通的能力,朋辈之间建立密切联系的能力,正面应对压力和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勇敢面对生活创伤的康复与再生能力,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反思能力。

负向抗逆力:盲目性的逆向犯罪倾向,冲动性的暴力犯罪抗逆倾向,报复性的犯罪抗逆倾向,故意性的团伙犯罪抗逆倾向。

从构成要素上,抗逆力有外部支持因素(I have),内在优势因素(I am)以及效能因素(I can)三个部分。

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尤其是在这个环境中与我们发生交互影响的那些人,能够帮助或者增强我们的抗逆力,构成了抗逆力的外部支持因素,包括拥有正向的连接关系、坚定清晰的规范、关怀支持的环境、积极合理的期望、有意义的参与机会。

内在优势因素(I am)包括完美的个人形象感、积极乐观感。我们观察自己而得到的结论和从别人那里得到的反馈称为自我形象,这对于青少年非常重要。

效能因素(I can)包括人际技巧、解决问题能力、情绪管理及目标订定等。人际技巧是指适应不同文化的灵活性、同理心、幽默感及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是指懂得运用资源及寻求帮助的能力;情绪管理是指能察觉自己的情绪并正面表达出来;目标订定是指了解自己的目标,并具备订定计划的能力,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三、儿童青少年危机介入

危机干预,是重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或群体心理失衡状态又称危机,给予及时处理或干预,即为危机干预,主要是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纠正情绪失衡状态。危机干预的目的是预防疾病、缓解症状、减少共病、阻止迁延。危机干预具有短程、及时和有效的特点,因此,干预重点是预防疾病和缓解症状。

心理危机干预过程危机干预的时间一般在危机发生后的数个小时、数天,或是数星期。危机干预后最低治疗目标是在心理上帮助患者解决危机,使其功能水平至少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最高目标是提高患者的心理平衡能力,使其高于危机前的平衡状态。

危机介入原则:由于危机介入模式是围绕着服务对象的危机而展开的调适和治疗工作,它的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摆脱危机的影响,因而危机介入模式注重不同服务介入技巧的综合运用。在运用这些不同的服务介入技巧时,危机介入模式形成了有效调适和治疗危机工作的一些重要原则:

(1)及时处理

由于危机的意外性强、造成的危害性大,而且时间有限,需要社会工作者及时接案、及时处理,尽可能减少对服务对象及其周围他人的伤害,抓住有利的、可改变的时机。

(2)限定目标

危机介入的首要目标是以危机的调适和治疗为中心尽可能降低危机造成的危害,避免不良影响的扩大。只有把精力集中在目前有限的目标上,社会工作者才能与服务对象共同协商和处理面临的危机。

(3)输入希望

危机发生之后,服务对象通常处于迷茫、无助、失望的状态中,所以在危机中帮助服务对象的有效方法是给服务对象输入新的希望,让服务对象重新找回行动的动力。

(4)提供支持

在帮助服务对象面对和处理危机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充分利用服务对象拥有的周围他人的资源,如父母亲的关心、朋友的支持等,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支持。

(5)恢复自尊

危机的发生通常导致服务对象身心的混乱,使服务对象的自尊感下降。社会工作者在着手解决服务对象的危机时,首先需要了解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看法,帮助服务对象恢复自信。

(6)培养自主能力

危机是否能够解决,最终取决于服务对象是否能够增强自主能力。虽然服务对象在危机中自主能力有所下降,但社会工作者不能认为服务对象缺乏自主能力。

(三)心理干预过程

(1)认真倾听,鼓励当事人的感情宣泄

耐心倾听受灾者的哭诉,不时地点头以表示情感上的共鸣。倾诉是一种很好的情感疏泄方式,泪水亦是心灵创伤的清洗剂;

(2)告诉他们什么是正常的情绪反应,提供疏泄机会,让当事个人或群体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认可其表露出的情感,尊重和同情非常重要,而不是说服当事者改变自己的感受。从而减轻这种正常情绪反应所带来的负性效应,阻断恶性循环;

(3)学会放松:缓慢地深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地呼出来,放松全身肌肉,可以缓解焦虑情绪;

(4)创伤性应激事件使当事者情绪焦虑水平上升,并影响到日常生活。要解释危机发展过程,使当事者理解目前的境遇、理解他人的情感,树立自信;让当事者相信我们的帮助能够缓解所面临的困境,生命是一个过程,总要经历风雨。让他们尽可能用积极的方式去应对和承受痛苦,如上面所说的倾诉,以写信的方式寄托对同学的哀思,高山之颠对同学的呼喊,等等,均可帮助卸载心理的负荷;总之,要让当事者适应现状,积极面对;

(5)请专业人员进行心理辅导;

(6)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扮演一心理辅导员的角色,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及时的辅导,让学生可以经由某些方式或管道,宣泄其情绪,并且导正学生对于某些情绪发生的错误观念,避免学生在心中留下阴影,有碍其日后的正常发展。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若能利用每周固定的时间(如班会、或辅导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或进行团体辅导,将可有效的抒解学生在此阶段所正感受的身心压力;

(7)注意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多与家人、亲友、同学接触和联系,减少孤独和隔离。这个过程一般经过4-6周,绝大多数的危机当事个人或群体会渡过危机,情绪危机得到缓解。

案例:儿童创伤的危机介入

(一)什么是创伤

创伤是指儿童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受伤或看到意外发生(如地震、车祸、火灾等)所造成的心理上的后遗症,进而影响儿童的日常行为以及今后的人生。

(二)儿童创伤的反应类型

1、重新经历型

(1)在游戏中不断重演灾难当时的情境。

(2)常常做噩梦或从梦中惊醒。

(3)体验的唤起。

2、逃避麻木型

(1)心情不好

(2)不涉及创伤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