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论文
基于RC522的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设计(含程序)

1 绪论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工业3.0将世界带入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一个以电子商务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时代成为主要潮流,智能射频卡是一种将用户数据最快捷地送入到环球信息互联网并获得信息的最有用的工具,智能IC卡成为了人们身份识别和实现电子支付的手段,影响了我们生活工作的方式。
智能IC卡与普通磁卡对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所以,对智能IC卡的功能进行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智能IC卡,又是CPU卡。
顾名思义, 这种卡片上集成了存储器、通信接口及CPU,具有存储数据、对外交流和数据处理的能力,因此,又是一片卡上的单片机系统。
为了使这一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充分得到利用, 卡上存放了进行数据读写和安全通信的协议,以及管理这些程序的Chip Operating system卡上操作系统。
这操作系统是按照IC卡性能特征而专门设计的操作系统,它极大地不同于计算机上常见的DOS和WINDOWS 等操作系统,IC 卡存储器的容量大小和CPU的性能的限制着Chip Operating system卡上操作系统。
主要功能是:控制IC卡与读卡器的数据交流;管理IC卡上各种存储器;在IC卡内执行读写器发来的各种操作命令。
有了CPU与COS系统,成就了智能IC卡。
所以,智能射频卡具有超强的管理性能,提供很高的数据安全性和可靠性[1]。
1.2 非接触式IC卡1.2.1 非接触式IC卡的简介非接触式IC卡又称射频卡,由IC芯片、感应天线组成,封装在一个标准的PVC卡片内,芯片及天线无外露部分[2]。
它是全球上最近发展成熟的一项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被成功地结合起来,解决了无源和非接触这一难题,无源即卡中没有电源,这是电子科学领域的一大突破[2]。
卡片接近读写器天线产生电磁场的一定空间范围 (通常为50—100mm),通过电磁波的发送来完成数据的读写操作。
1.2.2 非接触式IC卡的特点(1)操作快捷卡与读卡器之间的通讯是非接触的。
非接触式IC卡及其发展和应用

没有
存储器结构
EEPROM :4 K byte 32 扇区 ×4 块 ×16 字节/ 8 扇区 ×16 块 ×16 字节 用户 ROM :15 K byte
PROM :32byte
RAM :256byte
工作温度 - 25~70°C
5 结束语
采用 Novell 技术设计的本方案 ,可以选用国内 购到的服务器 、微机及系统软件 ,并可取代小型机来 完成寻呼作业 ,不但节省了大量外汇 ,而且投资回收 更快 。如 今 , 国 脉 公 司 的 数 字 BP 机 已 有 特 服 “126”,自动寻呼已有特服“127”,加之以 Novell 网 络技术开发的“128”中文特服寻呼台后 ,使国脉公司 成为全国第一家全部实现特服化的寻呼公司 。
信息港建设
非接触式 IC 卡及其发展和应用
北方交通大学 (北京 100044) 马海峰 唐 涛
摘 要 文章主要介绍了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非接触式 IC 卡的原理 、结构 ,与读 写器的通信流程 ,并且与接触式 IC 卡进行了性能上的比较 。然后列出了目前非接触式 IC 卡的主 要器件及其发展方向 。最后 ,讨论了非接触式 IC 卡在实际中的应用领域及前景 。 关键词 IC 卡 非接触式 IC 卡 接触式 IC 卡
1 概述
非接触式 IC 卡又称为射频式卡 ( radio f requen2 cy card) 是世界上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 它成功地将射频识别技术和 IC 卡技术结合起来 ,将 具有微处理器及大容量存储器的集成电路芯片和天 线封装于塑料基片之中 。外形与普通的信用卡基本 相同 ,信息是靠卡中的集成电路进行存储和处理 。 卡中存储器分多个分区 ,支持不同应用 ,达到一卡多
基于RC522的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设计(含程序)(优.选)

1 绪论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工业3.0将世界带入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一个以电子商务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时代成为主要潮流,智能射频卡是一种将用户数据最快捷地送入到环球信息互联网并获得信息的最有用的工具,智能IC卡成为了人们身份识别和实现电子支付的手段,影响了我们生活工作的方式。
智能IC卡与普通磁卡对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所以,对智能IC卡的功能进行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智能IC卡,又是CPU卡。
顾名思义, 这种卡片上集成了存储器、通信接口及CPU,具有存储数据、对外交流和数据处理的能力,因此,又是一片卡上的单片机系统。
为了使这一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充分得到利用, 卡上存放了进行数据读写和安全通信的协议,以及管理这些程序的Chip Operating system卡上操作系统。
这操作系统是按照IC卡性能特征而专门设计的操作系统,它极大地不同于计算机上常见的DOS和WINDOWS 等操作系统,IC 卡存储器的容量大小和CPU的性能的限制着Chip Operating system卡上操作系统。
主要功能是:控制IC卡与读卡器的数据交流;管理IC卡上各种存储器;在IC卡内执行读写器发来的各种操作命令。
有了CPU与COS系统,成就了智能IC卡。
所以,智能射频卡具有超强的管理性能,提供很高的数据安全性和可靠性[1]。
1.2 非接触式IC卡1.2.1 非接触式IC卡的简介非接触式IC卡又称射频卡,由IC芯片、感应天线组成,封装在一个标准的PVC卡片内,芯片及天线无外露部分[2]。
它是全球上最近发展成熟的一项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被成功地结合起来,解决了无源和非接触这一难题,无源即卡中没有电源,这是电子科学领域的一大突破[2]。
卡片接近读写器天线产生电磁场的一定空间范围 (通常为50—100mm),通过电磁波的发送来完成数据的读写操作。
1.2.2 非接触式IC卡的特点(1)操作快捷卡与读卡器之间的通讯是非接触的。
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设计2

摘要非接触式IC卡是IC卡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它是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由于非接触式IC卡具有操作快捷、抗干扰性强、工作距离远、安全性高、便于“一卡多用”等特点,在自动收费、身份识别和电子钱包等领域具有接触式IC卡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是非接触式IC卡应用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
本论文开发了一种读写距离为25MM 的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
本文首先对非接触式IC卡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其特点、种类、国际标准、关键技术、典型应用和发展趋势;随后介绍了非接触式IC卡技术的基础:射频识别(RFID)技术,并对目前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两大非接触式IC卡技术:LEGIC技术和MIFARE技术进行了对比;紧接着重点介绍了Philips公司的MIFARE技术,对MIFARE卡片和MIFARE非接触式IC卡的读写组件MFRC500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在此基础上,论文详细地阐述了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的硬件和软件设计,给出了每一部分的实际电路图和应用程序。
读卡器的硬件设计包括电源供应电路、蜂鸣器驱动电路、RS232通信电路、MCU的连接、MFRC500接口电路和读卡器天线这几部分的设计,MFRC500接口电路的设计分为MFRC500与MCU接口电路设计、与电源接口电路设计和与天线射频接口电路设计三个部分。
论文介绍了电路的详细设计过程。
软件设计分为对MFRC500的应用程序的设计、对读卡器其他电路的应用程序设计和主程序设计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给出了具体程序并对程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IC卡、非接触、射频识别、读卡器ABSTRACTContactless IC Card is one kind of new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IC card,which is the combination of RF technology and IC card Technology.Because contactless IC card has some advantages over common IC card such as its high working speed、good anticollsion quality、long,working distance,there will be a good prospect for it in many fields such as automatic pricing、identity distinguishing、electric wallet,and so on.The contactless IC card reader is one of the key devices of a contactless IC card system.We developed one kind of contactless IC card reader,which is one part of a project and has about 25mm working distance.At first this paper generally introduces the contactless IC card,including its feature、type、international standard、key technology、typical usage and developing trendency.Then it introduces the RFID technology,from which the contactless IC card technology derived,andgives the compare of LEGIC technology and MIFARE technology,which are the representative technologies of contactless IC card technology at present.After that the MIFARE technology developed by PHILIPS Semiconductors is introduced in detail.The paper give emphasis to the introduction of MIFARE contactless IC card and the reader component,MFRC500.Based on these,the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of the contactless IC card reader in detail,inlcuding the circuit design and software design.The reader’s circuit is made up of power supply circuit、buzzer drive circuit、RS232 communication circuit、MFRC500 interface circuit and antenna,all.The paper gives the whole process of circuit design in detail.The software design includesprograming of MFRC500、programing of other circuit and programing of main program.All these programs are presented and remarked.KEY WORDS:IC Card, Contactless, RFID,IC Card reader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第一章绪论 (1)1.1 前言 (1)1.2 IC卡的分类 (2)1.3 非接触式IC卡 (2)1.3.1 非接触式IC卡的特点 (2)1.3.2 非接触式IC卡的种类 (3)1.3.3 非接触式IC卡的关键技术 (4)1.3.4 非接触式IC卡的发展趋势 (5)1.4 IC卡的国际标准 (6)1.4.1 接触式IC卡的国际标准 (6)1.4.2 非接触式IC卡的国际标准 (6)1.4.3 IC卡的测试标准 (6)1.5 本论文的任务 (7)第二章非接触式IC卡技术 (8)2.1 射频识别技术 (8)2.1.1 系统管理层 (8)2.1.2 接口层 (8)2.1.3 从动应答子系统(应答器) (9)2.2 非接触式IC卡技术 (9)第三章 MIFARE技术 (11)3.1 MIFARE 1非接触式IC卡 (11)3.1.1 MIFARE 1非接触式IC卡特点 (11)3.1.2 MIFARE 1非接触式IC卡的功能组成 (12)3.1.3 RF射频接口电路 (12)3.1.4 数字电路模块 (12)3.1.5 MIFARE 1卡片的存储结构 (15)3.2 MIFARE读卡器组件 (16)3.2.1 MFRC500特性 (17)3.2.2 MFRC500模块引脚说明 (18)第四章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硬件电路设计 (24)4.1 引言 (24)4.2 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结构框图 (24)4.3 各主要芯片的选取及其设计 (25)4.3.1 CPU的选取 (25)4.3.2 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通信模块设计 (27)4.3.3 电源供应电路设计 (27)4.4 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天线设计 (29)第五章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硬件设计 (32)5.1 编程思想及编程语言的选择 (32)5.2 对MFRC500的应用程序设计 (32)5.2.1 发送询问指令 (34)5.2.2 防冲突 (34)5.2.3 选择卡片 (35)5.2.4 认证 (35)5.2.5 读取卡片 (35)5.2.6卡挂起 (35)5.3蜂鸣器驱动程序设计 (35)5.4 RS232通信程序设计 (36)5.4.1 通信协议设计 (36)结论 (38)参考文献 (39)致谢 (41)附录 (42)第一章绪论1.1 前言智能卡的名称来源于英文名词“Smart card”,又称集成电路卡,即IC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
基于RC522的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设计

基于RC522的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设计一、引言非接触式IC卡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智能卡技术,其具有快速、方便、安全等特点,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基于RC522模块,设计了一种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能够实现IC卡的读取、验证和数据传输功能。
二、硬件设计1.RC522模块RC522模块是一种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模块,内置了射频信号的硬件电路和通信协议。
通过与主控芯片的串口通信,可以实现与IC卡的交互操作。
2. Arduino UNO控制器Arduino UNO控制器是一种开源的硬件平台,具有易学易用、开发快速等特点。
通过编写Arduino语言的程序,可以控制各种外设的工作。
3.电源电路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需要提供稳定的电源电压和电流。
可以通过将主控芯片的VCC引脚连接到稳定电源上,来实现电源电路的设计。
三、软件设计1.初始化RC522模块首先,需要在Arduino程序中引入MFRC522库并初始化RC522模块。
初始化包括设置模块的SPI引脚和读取器模式等参数。
2.读取UID通过调用MFRC522库中的函数,可以实现读取IC卡的UID(唯一标识符)。
UID可以用于后续的卡片验证和数据传输。
3.卡片验证IC卡的验证过程包括选择卡片、验证密码等步骤。
在Arduino程序中,可以通过调用MFRC522库中的函数来实现。
4.数据传输一旦IC卡验证成功,就可以实现数据的传输。
可以通过读取或写入IC卡的扇区、块来实现对数据的读取或修改。
四、程序流程1.初始化RC522模块和串口通信2.循环读取IC卡3.读取IC卡的UID4.验证IC卡密码5.读取或写入IC卡的数据6.返回步骤2,继续读取下一张IC卡五、总结通过RC522模块与Arduino控制器的组合,可以实现非接触式IC卡的读取、验证和数据传输功能。
本设计具有简单、易实现的特点,可以作为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参考。
以上就是基于RC522的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的设计思路和程序介绍,对于感兴趣的人员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实践项目,可以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改进和完善这个设计。
非接触式IC卡的应用 毕业设计论文

非接触式IC卡的应用目录摘要 (2)ABSTRACT (3)1 引言 (1)1.1本课题的提出背景 (1)1.2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 设计总体研究和涉及的主要技术 (3)2.1 非接触式IC卡门禁系统组成 (3)2.1.1读卡器 (3)2.1.2非接触式IC卡 (4)2.2非接触式IC卡门禁系统涉及的主要技术 (8)2.2.1自动识别技术 (9)2.2.2密码技术[5] (10)3 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的硬件设计 (11)3.1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整体模块 (11)3.2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主控模块设计 (11)3.3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通信模块设计 (12)3.4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天线设计 (13)3.5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报警模块的设计 (14)3.6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射频模块接口电路设计 (15)4 非接触式IC智能卡应用的软件设计 (19)4.1 MFRC500底层驱动程序 (19)图4.1MF RC500底层驱动程序流程图 (19)4.2 单片机控制双方通信程序简述 (21)4.3设计结果概述 (25)5 总结与改进 (26)5.1论文总结 (26)5.2改进与提高 (26)致谢 (27)参考文献 (28)附录A (29)附录B (30)摘要本论文介绍了一种基于非接触式IC卡的门禁管理系统的应用,非接触式IC 卡是IC卡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它是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技术[1]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自动识别技术。
它利用射频方式在非接触式IC卡和读卡器之间进行双向通信,完成目标识别和数据交换,而卡上电路的工作电源由读卡器发出的电磁波能量提供。
由于非接触式IC卡具有操作快捷、防碰撞能力强、工作距离远、安全性高、便于“一卡多用”等特点,在身份识别、自动收费和电子钱包等领域具有接触式IC卡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非接触式IC卡系统的研究

非接触式IC卡系统的研究文献综述摘要:系统总结了IC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指出了相关研究方向,并提出了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的一种设计方法。
关键词: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射频识别;射频IC卡;MF RC500IC卡是集成电路卡的简称,有些国家和地区称其为智能卡、芯片卡。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ISO7816标准中规定,IC卡是指在由聚氯乙烯(PVC)或聚氯乙烯酸脂(PVCA)材料制成的塑料卡内嵌入式处理器和存储器等IC芯片的数据卡。
近年来,由于半导体技术的进步,集成化程度和存储器容量有了很大提高,并使CPU和存储器集成在一个芯片上,从而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IC 卡和一张名片差不多大小,在其左上方嵌有一片或若干片集成电路芯片。
芯片一般是不易挥发性存储器(ROM、EPROM、EEPROM),保护逻辑电路,甚至于是 CPU(中央处理单元)[1]。
近几年,国际上加紧了对非接触式IC卡的研究与开发,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几家著名的研究机构及公司已经试验性地向市场提供了非接触式IC卡的评估模块及技术。
这一技术一经问世立即显示出其高效,节能,数字化的显著特点,引起了科研,教学,电子工业,商业界的特别关注。
不久的将来,IC卡必将有长远的发展势头。
1 非接触式IC卡的研究现状现在在我国已经开始在很多城市的公共交通、考勤系统、第二代身份证、校园一卡通等方面都大量使用非接触式IC卡,因此各种的IC卡读写器也随之涌现,不同的读卡器之间的性能和价格都不同。
在现阶段国内使用的读卡器的核心射频电路读写芯片基本上都是使用Philips、TI、ATMEL等国外公司的专用集成电路芯片,特别是用Philips公司所生产的RC500或RC531芯片制作的读卡器占有较大市场份额。
这些射频芯片外围电路简单,设计方便,但由于该类芯片价格较贵,因此限制了一些对成本要求比较苛刻的场合使用而未得到较好的推广。
今后几年,是我国 IC 卡应用向纵深发展的时期。
【精品】基于单片机的非接触式IC卡的读写毕业论文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非接触式IC卡的读写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___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年月日导师签名:年月日摘要非接触式IC卡是IC卡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它是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由于非接触式IC卡具有操作快捷、抗干扰性强、工作距离远、安全性高、便于“一卡多用”等特点,在自动收费、身份识别和电子钱包等领域具有接触式IC卡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是非接触式IC卡应用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
本论文介绍了非接触式IC卡其特点、种类、国际标准、关键技术、典型应用和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Philips公司的MIFARE 技术,对MIFARE卡片和MIFARE非接触式IC卡的读写组件MFRC500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在此基础上,论文详细地阐述了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的硬件和软件设计,给出了每一部分的实际电路图和应用程序。
读卡器的硬件设计包括数码管及LED状态显示电路、蜂鸣器驱动电路、MCU的连接、ZLG500AT读卡模块等几部分的设计,软件设计分为ZLG500AT模块的应用程序的设计和显示部分。
关键词:IC卡、非接触式、ZLG500AT读卡模块、读卡器AbstractContactless IC Card is one kind of new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IC card, which is the combination of RF technology and IC card technology. Because contactless IC card has some advantages over common IC card such as its high working speed,good anti -jamming quality,long working distance, there will be a good prospect for it in many fields such as automatic pricing,identity distinguishing,electric wallet and so on. The contactless IC card reader is one of the key devices of a contactless IC card system. At first this paper generally introduces the IC card,including its feature,type,international standard,key technology and typical usage. After that the MIFARE technology developed by PHILIPS Semiconductors is introduced in detail. Based on thes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of the contactless IC card reader in detail, including the circuit design and software design. The reader's circuit is made up of power supply circuit,LED and display circuit,buzzer drive circuit,MCU interface circuit ,ZLG500AT read-write module and so on. The software design includes programming of ZLG500AT module and programming of main program. KEYWORDS: IC Card, contactless, ZLG500AT read-write module, Card reader目录摘要 (3)Abstract (4)目录 (5)第一章绪论 (7)§1.1前言 (7)§1.2 IC卡的分类 (8)§1.3非接触式IC卡 (8)1.3.1非接触式IC卡的特点 (8)1.3.2非接触式IC卡的关键技术 (9)§1.4 IC卡的国际标准 (9)第二章 MIFARE技术 (11)§2.1 MIFARE 1非接触式IC卡的功能组成 (11)2.1.1 RF射频接口电路 (11)2.1.2数字电路模块 (12)§2.2 MIFARE 1卡片的存储结构 (13)§2.3 MF RC500 读写芯片简介 (14)第三章硬件电路设计 (15)§3.1 系统整体设计 (15)§3.2单片机最小系统介绍 (15)3.2.1 AT89S52简介 (15)3.2.2 单片机复位电路 (16)§3.3 MAX7219及数码管显示 (16)3.3.1 MAX7219简介 (16)3.3.2 MAX7219与单片接口电路 (18)§3.4 WBL500UG模块 (19)3.4.1 概述 (19)3.4.2 基本参数 (19)3.4.3引脚定义 (19)3.4.4编程说明 (20)3.4.5通讯命令 (21)§3.5蜂鸣器、工作状态指示灯与单片机接口 (21)3.5.1蜂鸣器驱动电路 (21)3.5.2工作状态指示灯电路 (22)§3.6串口通信 (22)3.6.1 MAX 232芯片简介 (22)3.6.2硬件连接图 (23)第四章软件设计 (24)§4.1非接触式IC卡处理子程序流程图 (24)§4.2显示子程序 (24)§4.3读写卡的实现 (26)第五章系统调试 (28)5.1 串口通信 (28)5.2硬件系统调试 (28)5.3软件调试 (29)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30)结束语 (31)致谢 (32)参考文献 (33)附录A 硬件电路图 (34)附录B 软件主程序 (35)第一章绪论§1.1 前言IC卡的概念是70年代初提出来的[1],法国布尔(BULL)公司于1976年首先创造出IC卡产品,并将这项技术应用到金融、交通、医疗、身份证明等多个行业,它将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在一起,提高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现代化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题目: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设计系别: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姓名:杨洪敏学号:DH1091N2001指导教师:青元玖沈文杰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二零一一年三月目录摘要..............................................................3第1章非接触式IC卡............................................7 1.1 接触式IC卡的特点.........................................7 1.2 接触式IC卡的种类.........................................8 1.3 非接触式IC卡的关键技术...................................9 1.4 非接触式IC卡的发展趋势...................................11第2章非接触式IC卡技术.........................................13 2.1 射频技术.................................................13 2.2 非接触式IC卡射频技术的发展...............................17第3章MIFAR E技术..............................................19 3.1MIFAR E 1非接触式IC卡特点................................19 3.2 MIFAR E 1非接触式IC卡功能................................20 3.3 非接触式IC卡MFCM200读写器............................22第4章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硬件设计...............................29 4.1 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结构框图...............................29 4.2 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单片机选择.............................29 4.3 RS232通信电路选择与设计.................................31 4.4 MFCM200接口电路设计....................................33 4.5 蜂鸣器驱动电路设计........................................36 4.6 LED状态显示电路设计......................................37 4.7 天线设计...................................................38 4.8 电源供应电路设计.........................................41第5章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软件设................................43 5.1 MFCM200对IC卡的操作流程..............................43 5.2 MFCM200对IC卡的指令和软件设计.........................44 致谢..............................................................51 参考文献..........................................................52 附录1 控制电路图.................................................53摘要非接触式IC 卡又称感应IC卡、射频IC卡。
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成功的将射频识别技术与IC卡技术结合起来,解决了无源(卡中无源)和免接触这一难题,是电子器件领域的一大突破。
具有操作快捷、抗干扰性强、工作距离远、安全性高、便于“一卡多用”等特点,在自动收费、身份识别和电子钱包等领域具有接触式IC卡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是非接触式IC卡应用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
基于实际应用项目的需要,本课题开发了一种读写距离为25MM的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
本论文首先对非接触式IC卡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其特点、种类、关键技术等。
并介绍了非接触式IC卡的技术:射频识别技术。
对目前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两大非接触式IC卡技术:LEGIC技术和MIFARE技术进行对比。
基于MIFARE技术并重点介绍了Philips公司的MIFARE 1非接触IC卡的读写器芯片MCM200的主要特性、引脚功能、内部的物理功能寄存器和基本指令集。
在此基础上,论文详细地阐述了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的硬件和软件设计,给出了每一部分的实际电路图和应用程序。
读卡器的硬件设计包括电源供应电路、LED状态显示电路、蜂鸣器驱动电路、RS232通信电路、MCU的连接、MFCM200接口电路和读卡器天线这几部分的设计,以及MFCM200与MCU接口电路设计、与电源接口电路设计和与天线射频接口电路设计三个部分。
论文介绍了电路的详细设计过程。
软件主要对MFCM200的应用程序的设计。
关键词:IC卡、非接触、射频识别、读卡器AbstractNon-contact IC card, also known as sensor IC card, IC card RF. In recent years developed a new technology, it will be the success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and IC card technology together to solve the passive (passive card) and free access to this difficult problem, the field of electronic devices is a major breakthrough. Operation with fast, strong anti-interference, distance work, safe, easy, "a multi-purpose card" and so on, in the automatic toll collection, identification and electronic purse and other fields of contactless IC card can not match the superiority of have broad market prospects. Non-contact IC card reader non-contact IC card application system, one of the key equipment. Based o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project, this issue has developed a range of reading and writing 25MM non-contact IC card reader.In this paper, first non-contact IC card are summariz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ypes of key technology. And introduced the non-contact IC card technolog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The current representativ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e two non-contact IC card technology: LEGIC technology and contrast MIFARE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MIFARE technology and focuses on the Philips company's Mifare 1 Non-contact IC card reader of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chip MCM200, pin functions, internal registers and the physical functions of the basic instruction set. On this basis, the paperdetailed the non-contact IC card reader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are given for each part of the actual circuit and applications. Reader hardware design, including power supply circuit, LED status display circuit, buzzer driver circuit, RS232 communication circuit, MCU connection, MFCM200 reader antenna interface circuit and the design of these parts, as well as with the MCU interface circuit MFCM200 design, and Power Interface Circuit Design and RF antenna interface circuit design is in three parts. This paper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 circuit design process. MFCM200 software applications on the design.Keywords: IC card, non-contact,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card reader第1章非接触式IC卡1.1 非接触式IC卡的特点非接触式IC卡无机械触点,通过无线方式与读写设备进行通讯,与接触式IC卡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操作快捷:卡与读卡器之间为无线通讯,使用时无需插拔卡及固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