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表面波技术.pptx

合集下载

声表面波基础知识

声表面波基础知识
– 脉冲压缩滤波器。又称色散延迟线
• 可以将一个δ脉冲展宽 ,或者将展宽的信号压缩,解决信号探 测的距离与分辨率的矛盾
– 卷积器
• 声表面波非线形效应的很好应用。
• 声表面波的新的应用领域
– 标签
• 与IC 的RFID相比,具有无源,没有功耗,探测距离 远等特点
– 声表马达
• 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电磁驱动,在极微小的领域运用。
SHOULDER
SAW
多媒体用的中频滤波器 2. 1 伴音滤波器典型特性曲线
以AF389A14Dc为例
一般在晶片的两端还涂有吸声材料,以吸收端面反射的声表面波。
如果改变IDT指条的长度,那么连 接不同汇流条的相邻指条的重叠 长度也发生改变,称为对叉指换 能器的加权。 采用不同的加权方式就能得到不 同的声表面波滤波器的特性。 电视中频滤波器是声表面波滤波 器中最经典,最具特色的滤波器 之一,一般是由一个等指长的宽 带换能器和一个加权换能器组成。 这种滤波器设计的关键是设计加 权换能器,也就是说关键是指条 的重叠区域(包络线以内的部分)
IDT of SHOULDER BF36A8Dc
The outline sketch of two input IDT’s
Compare BF36A8Dc with E X6874D
Frequency response
Group delay
4-2. VF389A1Dc VS K3953D Input IDT of E K3953D
切指加全换能器的特点是加权灵活,精度高,缺点是由于指条长度的不等的, 为了使发射换能器的信号能够都被接收换能器有效接收,接收换能器的指条 长度一般情况下都要大于或等于发射换能器的声孔径,所以,通常情况下, 一个换能器采用切指加权,而另一个换能器采用等指长的宽带换能器(非加 权)。 为了提高滤波器的矩形系数和阻带抑制,需要将两个换能器都进行加权。 多条耦合器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多条耦合器是有很多周期排列的金属条组成的,它能将声表面波从一个传输 路径耦合到另一个路径,而其他模式的波不能耦合,所以对体波具有很好的 抑制作用。

最新声表面波器件原理及其应用1.教学讲义PPT

最新声表面波器件原理及其应用1.教学讲义PPT
声表面波器件原理及其应 用1.
声表面波器件原理
发现:1885年瑞利,也称瑞利波 表面波:在任何材料或切向上普遍
存在 应用:地震、勘探、探伤
压电效应
▪ 受到压力产生电荷
F
++++++++++++ ------------
声表器件的基本结构
汇流条
屏蔽条
叉指换能器
晶体抛光面 晶体背面打毛或刻沟槽488
3000
3992
3295
3158
2500
2000 YZ铌酸锂 128铌酸锂 112钽酸锂 ST石英
声速
常用压电晶体的参数-机电耦合系数
6.00% 5.00%
4.80%
5.40%
4.00%
3.00%
2.00%
1.00%
0.75%
0.00% YZ铌酸锂 128铌酸锂 112钽酸锂
KFRD-70F0/Y(00).DK.01 KFRD-35F0/Y(00).DK.01
积聚 积聚
长配管Q4机主控板 室内
KFRD-70Q4/YC.DK.02 KFRD-120Q4/SYC.DK.02
锐钜 锐钜
U系列
常规配管Q4机主控板
KFRD-120Q4/SYO.DK.02 KFRD-70Q4/Y0.DK.02 KFR-50Q4/Y0.DK-01
锐钜/积聚 锐钜/积聚 锐钜/积聚
KFRD-120Q4/SY-B(00).DK.01
锐钜/积聚
U系列双能源室内主控板
KFW-50F3/Y(00).DK.01 KFRW-70F3/Y(00).DK.01
锐钜 锐钜
U系列长配管室外主控板
KFR-120W/SC.DK.01.01
锐钜

声表面波促进伤口愈合的原理与控制方法

声表面波促进伤口愈合的原理与控制方法

声表面波促进伤口愈合的原理与控制方法Surface acoustic wave (SAW) is a type of sound wave that travels along the surface of a material, such as a biological tissue or an artificial substrate. The promotion of wound healing by SAW is based on its ability to induce mechanical stress and strain in the tissue, which in turn activates cellular responses involved in the healing process.表面声波(SAW)是一种沿着材料表面传播的声波,例如生物组织或人工基板。

声表面波促进伤口愈合的原理基于其能够在组织中诱导机械应力和应变,进而激活参与愈合过程的细胞反应。

When SAW is applied to a wound, it generates mechanical forces that can stimulate the migrat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fibroblasts, which are key players in the production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and collagen, essential for tissue repair and wound closure. Additionally, SAW has been shown to modulate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at the wound site, reducing the levels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promoting the secretion of anti-inflammatory factors, which helps to create a more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healing.当SAW应用于伤口时,它会产生机械力,可以刺激成纤维细胞的迁移和增殖,这些细胞是产生细胞外基质和胶原蛋白的关键参与者,对于组织修复和伤口闭合至关重要。

声表面波

声表面波

以伴有电场分布的弹性波形式在压电基底介质中沿表面传播出去。这一表面波传到压电介质的另一 端时,被另一个叉指换能器接收,再转换成电信号。这样,就在同一个压电基底上完成了电-声-电 的转换过程。 在此过程中, 如果对信号进行加工处理,就构成声表面波器件,由此而形成声表面波技术。 声表面波技术的特点是:①声波比电磁波的传播速度要小 5 个数量级;在相同频率下,波长也短 5 个数量级,因而器件体积将大大缩小;②信号的转换和传递是在压电晶体表面进行的,因而采用半 导体平面工艺就可以制做器件。此外,信号的提取,注入和加工处理也很方便。
声表面波
深圳市思在固体半空间表面存在的一种沿表面传播,能量集中于表面附近的弹性波。声表面波又称为表面声 波。 1885 年,英国物理学家 J.W.瑞利从理论上预言,在各向同性均匀固体表面存在声表面波,故 又称为瑞利波。声表面波的传播速度 Vs 满足瑞利方程
压电晶体本身是换能介质,在传播声表面波的压电晶体表面可以制做电声换能器,使电能和声能互 相转换。叉指换能器(图 2[ 叉指换能器结构])能有效地产生和接收声表面波。这种换能器是在一 仔细取向和抛光的压电晶体表面上沉积两组互相交错分布的、梳状的金属条带(叉指),每组叉指跟 一个称之为汇流条的金属条相连接。通过汇流条把电信号加在这两组叉指上,就会产生以一对叉指 间隔为周期的电场分布。通过电声耦合,即产生一个弹性应变的分布。它激发固体质点的振动,并

以上内容源自:
式中 V1 和 Vt 分别为固体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对于实际的固体,声表面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 速度约慢 10%。这时,表面波的传播是非频散的。它的质点振动位移有两个相位差为 90 的分量: 一个垂直于表面,另一个顺着表面内波的传播方向。 它们的幅度随着深度的加深, 虽不一定是单调的, 但最终将趋向于零(图 1[ 各向同性均匀固体中声表面波])。由图可见,当深度在几个波长以后, 其幅度就已很小。 在自然现象中,如在地震时,就存在声表面波。在超声技术领域,它最初用作声 延迟线和用于检测表面缺陷等方面。但由于激发和检测表面波比较复杂,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声 表面波不仅可以在各向同性均匀固体中传播, 而且也可以在不均匀的 (如分层的) 固体介质中传播。 不过,这时它是频散的,并且有多种模式。 在各向异性介质(如晶体)中,也可能存在声表面波,但由于介质的各向异性,其传播特性随表面 的取向和传播方向而不同,而质点振动一般有三个分量。对于均匀的晶体,其传播也是非频散的。 1965 年,人们发现,在具有压电性的晶体上声表面波也可以传播。由于存在压电性,在电声之间存 在耦合。在这种波传播时,不仅有力学质点的振动,而且电场分布也随之传播。这时,在晶体半空 间内电场最终也随深度趋向于零。同时,在界面另一边的真空中,也有电场传播,并随对表面距离 的增加而逐步减小; 如果在压电晶体表面沉积上一层很薄的良导体 (金属膜) 就会使表面电场短路, 从而降低声表面波的速度。前者称为自由表面,后者称为金属化表面。

SAW技术

SAW技术

4.5 声表面波传感器
声表面波传感器是利用声表面波器件为转换元件, 将感受到的被测量参数转换成可用于输出信号的传感 器。例如,当外界因数(如压力、温度、加速度、气 体、化学和生物环境变化等)对声表面波传播特性产 生影响时,在声表面波器件的各项参数上就可以反映 出来,因此可以利用这种现象制备各种压力、温度、 加速度、流量、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测量和监控 各种化学和物理参数。
声表面波谐振器结构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信号源的高频 化、高准确度和高稳定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 求,信号源的设计一般是采用石英晶体谐振器 在低频下产生振荡(一般为几兆赫或几十兆 赫),然后采用倍频的办法形成高频信号,这 样作的优点是石英晶体谐振器的频率稳定度高, 缺点是线路复杂,体积大,成本高,同时经过 几次倍频之后,相位噪声变大; 采用声表面波谐振器可以直接在GHZ频带 产生振荡而形成高频信号,无需倍频,这样简 化了线路,缩小了体积,降低了成本,减小了 相位噪声,同时提高了可靠性
4.2 声表面波延迟线
延迟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总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延迟,要求统一处理的信号出现了 时间差。为了把这种时间差纠正过来,就需要将早到达 的 信号延迟一段时间。延迟线就是能将电信号延迟一 段时间的器件。 左端的IDT将输入电信号转变 成声信号,通过声媒质表面 传播后,由右端的IDT将声信 号还原成电信号输出。延迟 时间τ 的大小取决于基片媒 质的声表面波速度v和两换能 器之间的距离L,即τ = L/v。 SAW延迟线原理
声表面波传感器分类
物理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 加速度传感器 陀螺仪(角速率)传感器 酶以及免疫传感 器
声表面波压力传感器
SAW压力传感器是较早研究的一种SAW传 感器。其工作原理是基于声表面波器件在基底 压电材料受到外界作用力作用后,材料内部各 点的应力发生变化,通过压电材料的非线性弹 性行为,使材料的弹性常数、密度等随外界作 用力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导致声表面波得到传 播速度的变化。同时,压电材料受到作用力后, 使声表面波谐振器的结构尺寸发生变化,从而 导致声表面波的波长改变。声表面波谐振器的 谐振频率f=v/λ ,于是谐振频率变化。测量材 料频率大小就可以知道外界作用力的大小。

传感技术课件 9

传感技术课件 9

现代传感器技术
<8>
8.2 声表面波技术的基础知识
SAW
现代传感器技术
<9>
8.2 声表面波技术的基础知识
1. 基于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与逆压电效应
电能
机械能
2. 波在不连续介质处的反射
电能
现代传感器技术
<10>
8.2 声表面波技术的基础知识
概念:金属叉指换能器 IDT
现代传感器技术
<11>
声表面波滤波器
现代传感器技术
<6>
本章内容
8.1 8.2 8.3 8.4 8.5
概述 声表面波技术基础知识 研究声表面波的基础理论 声表面波传感器技术 典型声表面波传感器及应用
现代传感器技术
<7>
8.2 声表面波技术的基础知识
1. 什么是声表面波 SAW泛指沿表面或界面传播的各种模式的波 机械波 ➢ 在表面传播,能量集中在厚度不超过1个波长的表层
多晶晶粒大小和晶粒间界状况、内部气孔大小的限制,一般 只适宜作低频器件。 压电薄膜:如ZnO 。 ➢ 表面波传播特性由压电薄膜和衬底的特性共同决定,它可以 很方便的与半导体电子器件集成为单片器件,使声表面波信 号处理器件或传感器与外围电路集成化
现代传感器技术
<19>
5. SAW器件材料
现代传感器技术
1965年,美国的R.M.White和F.M.Voltmov发明 了能在压电材料表面激励声表面波的金属叉指换能 器(IDT),加速了声表面波技术的发展,相继出 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声表面波器件.
现代传感器技术
<3>
8.1 概述
SAW器件是近代声学中的表面波理论、压电学研究 成果和微电子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

{技术管理套表}声表面波技术

{技术管理套表}声表面波技术
❖ electronic ID ❖ Smart Tire ❖ Exhaust-gas ❖ detection
Electronic ID
8.2 声表面波技术的基础知识
1. 什么是声表面波
SAW泛指沿表面或界面传播的各种模式的波
机械波
在表面传播,能量 集中在厚度不超过 1个波长的表层
SAW
SAW的激发
1. 基于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与逆压电效应
电能
机械能
电能
2. 波在不连续介质处的反射
Concept: IDT
外加电压 吸声材料
接收端
接地电极 压电基体
SAW的描述 ❖ 声波可以用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
移来表示,对于压电体,声波的传 播还伴随着电场和电势,因此描述 声波的变量还要有电势,一共四个 量。
2. 声表面波的类型
不同的边界条件和传播介质条件可以激发出不同 模式的声表面波。
在半无限基片上存在的声表面波有瑞利波 (Rayleigh waves)、漏波(Leaky SAW)、广义瑞利波 (Generalized Rayleigh waves)、水平剪切波(SHSAW)、电声波(B-G waves)、兰姆波(Lamb waves) 等。
8.4 声表面波传感器技术
工作原理:
利用外界物 理量(如温度、 压力等)的变化 引起声表面波的 传播特性发生变 化的原理来敏感 被测量。
结构型式
SAW传感器一般采用振荡器电路形式,其中SAW振 荡器是传感器的核心。SAW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 利用了SAW振荡器这一频控元件受各种物理、化学和生 物量的作用而引起振荡频率的变化,通过精确测量振荡频 率的变化,从而实现检测上述物理量及化学量变化的目的。
在层状结构的基片存在有乐甫波(Love waves)、 西沙瓦波(Sezawa waves)、斯东莱波(Stoneley waves)等。

大学物理声波 超声波PPT课件

大学物理声波  超声波PPT课件
超声波对肌肉的温热作用可解除张力,发生普遍的充血现 象,软化疤痕及改善循环等效果。
最新课件
9
超声波对植物的作用 用一定的强度和频率的超声波处理大麦,结果发现其发芽 的平均时间缩短,萌发的机能也增长了。
用超声波处理种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了种子的萌发,并且可 以打破有些种子的休眠期, 在中草药种植方面效果尤为显著。这是因为种子由于超声 波能量的影响,从而加强了种子细胞中的氧化过程。
能够引起人听觉的声强范围大约为10-12W·m-2~1W·m-2。此 范围很大。
最新课件
4
在声学中常用声强级来描述声波在介质中各点的强弱。
声强级
通常规定声强I0=10-12W·m-2(即相当于频率为1000Hz的声波
能够引起听觉的最弱的声强)为测定声强的标准。如果某一
声波的声强为I,则比值I/I0的对数,叫作相应于声强I 的声
在气体中大得多
最新课件
2
声压 介质中有声波传播时的压强与无声波时的静压强之间有一 差值,这一压强差称为声压。 声压的成因很明显,由于声波是疏密波,在稀疏区域,实 际压强小于原来静压强,在稠密区域,实际压强大于原来 静压强。
显然,由于介质中各点声振动作周期性变化,声压也在作 周期性变化。前者声压为负值,后者声压为正值。
7
超声检测技术
利用超声波的定向发射性质,可以探测水中的物体,如探测 鱼群、潜艇等,也可以测量海水的深度,研究海底的地形起 伏,发现海礁和浅滩.
在工业上,超声波可以探测工件内部的缺陷(如气泡、裂缝、 砂眼等)
超声波与捕鱼
如试验研究发现,鱼在觅食时可发出一定的特征声谱。当
人工模仿或直接播放鱼在觅食时发出的特征声谱时,即使
10-2 10-5 10-6 10-10 10-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65年,美国的R.M.White和F.M.Voltmov发 明了能在压电材料表面激励声表面波的金属叉指换 能器(IDT),大大加速了声表面波技术的发展,相 继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声表面波器件,使这门年 轻的学科逐步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声学和电子学 相结合的边缘学科。
2
声表面波特点(相比电磁波)
6
8.2 声表面波技术的基础知识
1. 什么是声表面波
SAW泛指沿表面或界面传播的各种模式的波
机械波
在表面传播,能量 集中在厚度不超过 1个波长的表层
7
SAW
8
SAW的激发
1. 基于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与逆压电效应
电能
机械能
电能
2. 波在不连续介质处的反射
9
Concept: IDT
外加电压 吸声材料
16
Materials
17
8.3 SAW问题的基础理论
1. 压电效应及其本构方程
Tij
cE ijkl
Skl
ekij Ek
Di
eikl Skl
S ik
Ek
2. 压电体内的波动方程
ciEjkluk ,lj
ekij ,kj
2ui t 2
0
eikluk ,li
S
ik ,ki
0
18
3. 压电介质中的Christofel方程
第8章 声表面波传感技术
➢8.1 概述 ➢8.2 声表面波技术基础知识 ➢8.3 研究声表面波的基础理论 ➢8.4 声表面波传感器技术 ➢8.5 典型声表面波传感器及应用
1
8.1 概述
声表面波(SAW)是一种能量集中在表面传播 的弹性波。最早是由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在19世纪80 年代在研究地震波过程中偶然发现的。
13
4. SAW技术应用与器件
目前SAW技术的应用已涉及地震学、天文学、 雷达通讯及广播电视中的信号处理、航空航天、石 油勘探、无损检测、识别定位和传感器等许多学科 领域。随着电子学、声学、微平面工艺的飞速发展, SAW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目前已成为电子、 超声领域最为活跃的学科分支之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4
(1)具有较低的传播速度和较短的波长; (2)沿固体表面传播的,且传播速度较慢; (3)晶体表面传播的弹性波,不涉及晶体内 部电子的迁移过程; (4)采用单晶材料和用平面工艺制造,故重 复性和一致性好,易于大批量生产。
3
声表面波器件
滤波器、延迟线、振荡器、混频器、放大器、卷积器、
相关器、编码器、声光调制器、声光偏转器、声光开
关、超声马达、射频标签和传感器等。特别是其作为
一种快速、超小型的频率控制、选择和信号处理器件,
对电子和通信系统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
SAW器件正在朝着GHz频段到10GHz频段的超高频化
发展。可以预测它将在信号检测、信号处理中发挥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
4
用SAW器件研制、开发新型传感器始于20世纪 80年代,起初,人们发现外界因素(如温度、压力、 磁场、电场、某种气体等)对声表面波传播特性会 造成影响,进而研究这些影响与外界因素的关系。 根据这些函数关系.设计了各种所需结构.用于测 量各种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被测参数。
ciEjkl nl n j v2ij Ak ekijnk n j A4 0
eikl nl ni Ak
s ik
nk
ni
A4
0
各种SAW问题的解都是从上述公式出发, 结合各个问题的对称性和边界条件来求得。
19
4. 声表面波特性的理论分析
声表面波特性的理论分析就是根据给定的材料常 数(包括弹性常数、压电常数、介电常数、密度、 热膨胀系数及其相应的一阶和二阶温度系数常数) 按Christofel方程和边界条件来计算某个切向条件下 的声表面波速度(包括自由化表面和金属化表面)、机 电耦合系数(K2)、能流角(PFA)、延时温度系 数(TCD)等特性参数,这是进行SAW器件设计的 基础和出发点。
在层状结构的基片存在有乐甫波(Love waves)、
西沙瓦波(Sezawa waves)、斯东莱波(Stoneley
waves)等。
12
3. 瑞利波特点
瑞利波是在半无限基片边界条件下沿介质表面传播的声 波,SAW技术中所应用的绝大部分是瑞利波,它具有特点: ①非色散波,即波速与频率无关; ②质点作椭圆偏振,偏振平面不一定在弧矢平面内,椭圆的 主轴也不一定与传播方向或表面法线平行; ③质点通常有三个位移分量,并随深度方向呈衰减振荡,能 量几乎集中在1~2个波长的深度范围内; ④波的相速度依赖于晶体的切向和波的传播方向,除沿纯模 方向外,能流方向一般也不平行于传播方向。
接收端
接地电极 压电基体
10
SAW的描述
❖ 声波可以用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来表示,对 于压电体,声波的传播还伴随着电场和电势,因 此描述声波的变量还要有电势,一共四个量。
11
2. 声表面波的类型
不同的边界条件和传播介质条件可以激发出不同 模式的声表面波。
在半无限基片上存在的声表面波有瑞利波 (Rayleigh waves)、漏波(Leaky SAW)、广义瑞利波 (Generalized Rayleigh waves)、水平剪切波(SHSAW)、电声波(B-G waves)、兰姆波(Lamb waves) 等。
5
尽管SAW传感器的历史并不长,在实用化方面尚有 很多困难,但由于它的符合信号系统小型化、数字化、 智能化和集成化、高精度的发展方向,因而越来越受到 传感器行业的青睐,世界上许多国家对SAW传感器的开 发研究极为关注。从80年代至90年代,SAW传感器在 欧美,特别是在日本,获得了迅速发展,出现了十几种 类型的SAW传感器。近十几年来,SAW技术、电子技 术和微平面工艺的不断发展,使SAW振荡器的频率不断 提高,器件和电路Q值不断增大,这为SAW传感器的发 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5. SAW器件材料
SAW器件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压电基片材 料决定的,一般描述SAW器件材料的性能指标有: 机电耦合系数,延时温度系数,相速度、各向异性 因子、插入与传播损耗、密度、弹性模量与杨氏模 量等。
15
目前使用的SAW基片材料主要有: 压电单晶:石英(SiO2)、铌酸锂(LiNbO3)、钽酸锂 (LiTaO3)、铌酸钾(KNbO3)等,重复性好、可靠性高、 传播损耗小 ,一般它们是各向异性材料 ,难以同时满足机电 耦合系数高,而温度系数又要小的要求; 压电陶瓷:机电耦合系数最大 ,一致性差 ,工作频率受到多 晶晶粒大小和晶粒间界状况、内部气孔大小的限制,一般只适 宜作低频器件。 压电薄膜:如ZnO ,表面波传播特性由压电薄膜和衬底的特 性共同决定,它可以很方便的与半导体电子器件集成为单片器 件,使声表面波信号处理器件或传感器与外围电路集成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