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工作与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社会工作与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创新

作者:林文兄

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06期

摘要: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为社会工作介入养老服务提供了契机。养老服务方式发展的现状迫切需要社会工作服务方式,将养老服务理念创新和工作方法创新与社会工作融合,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开展养老服务,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促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

关键词:社会工作养老服务融合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6-0086-02

一、社会工作介入养老服务的契机

老年人作为年龄上的弱势群体,从远古时期的救济到近代的慈善事业,自古以来就是社会关注的对象,而社会工作从诞生之日起,就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给予了相当的关怀和照顾。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开始进行“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改变过去社会福利由政府包办和企业办社会的传统模式。在养老服务方面要实现两项变革。

(一)养老服务对象的转变

养老服务对象由原来的以“五保户”和“三无”人员为主要对象的模式,转向社会上有需求的所有公民。只要老人愿意,就可以到养老机构养老。

(二)养老保障形态的转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影响,中国的社会保障主要以提供基本生存保障的救济型为主。2000年的全国社会福利社会化工作会议上,系统提出福利机构市场化经营的新型社会福利模式,面向全体公民提供生活照顾、医疗保健、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精神慰藉等全方位福利型的保障服务。

随着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步伐加快,社区老年服务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农村和城市老年福利机构发展迅速,这就为社会工作介入养老服务提供了基石和契机。

二、养老服务方式现状

(一)养老服务方式的类型

养老服务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角度或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这些都取决于养老服务需求。理论界通常把养老服务方式分为家庭服务方式、院所服务方式和社区服务方式。家庭服务方式是最主要、最基本的服务方式,主要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服务。院所服务方式是由各类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和技术护理。社区服务方式是指由社区提供一系列服务,包括送餐、代购物、陪就医、老年活动中心、社区康复护理等,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服务内容。

(二)中国养老服务方式现状

第一,家庭养老服务仍然是我国最主要的服务方式,但功能逐步弱化。家庭养老服务是我国养老服务的主要形式。老年人居住在家里,由家庭成员为其提供生活照护、精神慰藉。越是不发达地区,家庭养老服务的比重越大。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代际流动,家庭的养老功能,特别是精神慰藉和日常照料功能不断弱化。

第二,院所养老方式虽然规模逐渐增大,但服务形式过于单一。近年来,养老机构的数量有了很大的增加,规模和设施也越来越好,但是服务形式大多只停留在生活照料上,特别是护理型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年龄大、文化程度低、人员流动性大,加上机构本身经济能力有限,仅能勉强提供生活护理服务,无法顾及其他。服务方式单调,精神慰藉和个性化的服务很少。

第三,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快,但服务缺乏系统化。自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提出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以来,社区养老服务在城市迅速发展起来。一些发达城市基本建立了以家庭为依托,以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为载体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遍及城市各主要街道和社区,但从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内容来看,还是以社区老年活动为主,服务对象也比较注重身体相对健康的老人。

第四,“社会工作”服务方式的运用尚未引起重视,专业人员缺乏。国内外经验表明,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客观上需要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需要职业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和技巧,为老年人提供各种专业服务。但是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我国社会学、社会工作等学科发展缓慢、社会影响力小等因素,社会各界对“社会工作”介入养老服务的认同度较低。

第五,信息化手段开始运用于养老服务,但还十分薄弱。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手段也运用于养老服务之中。虽然一些大中城市基本建立了社区服务网络,但总体来看,全国大多数地区信息化建设还处于滞后状况,信息化服务方式的运用还比较薄弱。

三、养老服务方式创新与社会工作理念、方法的融合

(一)养老服务方式创新

(1)养老服务体制创新。改变过去单纯依靠政府办养老的做法,推进养老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的创新,允许社会资本甚至外国资本投资养老事业,发挥各方面个人和企业的积极性,

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养老服务社会化。进一步推进政府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充分利用政府资源,优化养老服务。

(2)养老服务模式创新。传统养老机构为了满足不同群体老年人的需要,往往实行“大而全”“小而全”的混合型服务模式,但随着养老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发展,服务模式开始趋向根据老人身心健康和社交需求的不同划分,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适应的服务,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服务也更加标准化和系统化。

(3)养老服务手段创新。现代通讯工具的使用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养老服务信息网络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在很多大城市,老年人在家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订餐、家居保洁等服务需求。服务手段的创新还体现在服务的专业化。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这些学生充斥在养老服务市场,为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4)养老服务工作方法创新。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介入养老服务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我国政府也要求每个养老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社工,这就为社工专业服务在养老机构中开展提供了政策支撑。

(二)养老服务理念创新与社会工作的融合

养老服务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的理念。老年人是社会上的特殊群体,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老年人对社会养老服务的内容要求更细,标准要求更高。这就要求养老服务从人性化、个性化、亲情化角度,为老年群体提供各种高质量的服务。

(1)人性化服务,就是要从老人角度,想老人所想,最大限度地满足老人需求。服务中要学会换位思考,运用同理心开展服务。针对不同年龄阶段老人的特点,开展适合老人的活动,如健康的老人,我们要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发挥才能。体弱的老人,要帮助他们增强和维持最大限度的自我照顾能力。

(2)个性化服务,就是针对每个老人的不同需求及潜在需求,提供有别于其他标准服务的、超出老人想象之外的、具有附加值的服务。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要预知老人需求,用创意的方法满足老人需求,让老人在每一个环节中感受到属于自己的服务。

(3)亲情化服务。就是要把老年人当成自己的家人、亲人一样,除了给他们提供周到的生活照料以外,还要关心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陪老人说说话、聊聊天,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充满亲情、充满温馨的环境,稳定老人的思想和情绪,使老人安心快乐。

老年社会工作正是对有困难有需求的老人提供有效服务,帮助其走出困境与误区,使他们保持独立与尊严,幸福安度晚年。在为老服务中,专业社会工作者遵循尊重、理解、接纳、案主自决、保密、个别化等原则,为老年人解决问题,挖掘老人潜能,增强老人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