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曝气池施工方案

生物曝气池施工方案
生物曝气池施工方案

生物曝气池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目的

二、施工步骤

三、施工技术措施

四、施工准备

五、施工安全措施

六、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一、编制目的

由于污水装置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及曝气生物滤池并不能按正常程序进行间断反洗操作,及上游水质频繁波动等,导致曝气生物滤池污堵、曝气生物滤池池面曝气不均匀。为及时解决曝气生物滤池曝气器污堵或损坏问题,需对各曝气生物滤池进行清池检修,改造更换内部生物微孔曝气管、底部多孔板长柄排水帽、单孔曝气器等。

二、施工步骤

1中位放水

停止进水、鼓风、搅拌器、及回流污泥泵,静沉完成后,打开中位放空阀门,使上清液均匀排出。为了防止出现意外跑水,需派专人进行巡视,随时调节防水流量。

2清理池内陶粒和鹅卵石

人工清理曝气生物滤池内陶粒及鹅卵石,并使用大型吊车运至池体外,定点存放,存放点铺塑料布。

2.1施工前进行分析检测,检测合格后进入池内作业。监护人佩带四合一在池内进行连续监护。

2.2进出池内作业时,人员利用软爬梯作为进出通道。人员进入池内后利用铁锹等工具把滤料装填到料斗内,有专职起重工指挥吊车把料斗吊运到指定存放地点,重复上述施工作业,直至滤料全部清出。清理过程中小心工作,保护好管路及曝气池其他设备。

2.3滤料应存放在指定地点(与设备人员沟通),滤料存放点下方铺设塑料布,对滤料进行围护保存,派人员对滤料进行筛分,合格滤料还要进行装填。

3拆除曝气管及曝气器等

将内部滤料移出后,将原有曝气管及单孔曝气器拆除,下部多孔板上长柄排水帽拆除。

4调整滤料板

对滤料板进行水平观测,池板面水平误差不大于±2mm,各格滤池的标高误差不大于± 5mm。测量完成后应有设备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

5回装排水帽和曝气器等

调整结束后重新更换新排水帽、单孔曝气器。更换曝气主管和支管,主管安装后进行水平观测,水平误差不大于± 5mm。主管与支管连接采用法兰或螺纹连接,方便以后维修管理。安装结束后,对每个曝气支管水平进行重新校核后固,定固定架采用ABS材质(与曝气主管、支管相同),与固定架连接采用ABS抱箍加橡胶衬垫。

6回填滤料和调试

6.1、对单孔曝气器、长柄排水帽等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注入清水进行曝气管均匀性试验及安装质量检查,以曝气管施工验收标准为准。

6.2、筛分合格的填料进行回装,不够的用新料代替。

6.3、进水试用,调试单池曝气生物滤池,确保出水水质正常。

三、施工技术措施

1、施工人员进入清淤现场,安全防护装置必须佩带齐全,否则禁止施工。

2、在污泥的清淤工作中, 要待现场有害气体浓度监测仪检测合格后方可派员下的池底施工,同时要坚持施工场所强制排风、时时监测,一旦有害

气体浓度超标,应立刻停止施工,待检测合格后再继续施工。

3、在清淤施工中,要不留死角,务必清除干净,重点要注意生物闸门后涵管内、、水泵吸水口四周、池壁四角及隔断处。

4、污泥清除后要及时清刷池壁及池内设施、设备,认真检查其腐蚀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建设单位工程管理人员,以便及时解决处理,消除事故隐患,保证施工安全。

5、对于生物池剩余污水的排放,冲刷池壁及池内设备、设施污水的排放,污泥调运等项工作都要作好防止污水和污泥泄漏,以免造成二次污染;同时污水和污泥的排放要严格按照建设单位指定的地点进行排放,也是为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四、施工准备

作业前观察曝气池,明确施工位置,工器具摆放位置,滤料存放地点,提前进行现场维护。曝气池排放完成后,办理票证,分析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

1.工器具表

2.人员表:

五、施工安全措施

1.施工作业前,需确保作业票证办理齐全,以及曝气池气体检测合格。

2.曝气池施工时设专人负责安全工作,必须坚持在现场指挥施工,提醒施工人员加强防范意识,做到万无一失。

3.工作范围拉设警戒区,非施工人员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4.现场负责人员应对人员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管,防止出现机械伤害、触电、砸伤、坠落、烫伤、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5.施工现场的滤料、废件等应分类存放、集中收集,统一处置。滤料必须

定点存放,并有防护措施。

6.施工现场应配备相应的灭火器,以便使用。

7.吊装前应检查机械索具、夹具、吊环等是否符合要求并应进行试吊。

成立应急管理小组,负责对检修施工潜在的HSE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的应急处理。其职责是:对外紧急联系、现场救护、组织现场紧急疏散、清点人数和确认无伤害。

组长:王建民

组员:朱建林、晁瑞铭、张军

六、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1.该工程在施工现场管理中,要严格按现代化施工的客观要求,使施工现场保持良好的施工环境和施工秩序。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法规、行业要求,采取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2.合理定置、布置好施工现场,使施工现场清晰、标志明显。进出道路保持畅通。

3.各种材料的堆放,要严格按ISO9002有关标准进行堆放和标识。

4.施工现场应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妥善处理各种垃圾和边角余料,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对产生噪声、振动的施工机械,应采用有效的控制措施,以减少噪声的污染。

5.遵守建设单位现场文明施工管理规定,保持现场不堆积因施工造成的废料和垃圾。

6.保证施工现场和临时堆料场处于干净、整洁、安全状态。

危险源分析(JHA)记录表受限空间作业

危险源分析(JHA)记录表起重作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