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专业常用计算公式

一、枢纽建筑物计算

1、进水闸进水流量计算:Q=B 0δεm(2gH 03)1/2

式中:m —堰流流量系数

ε—堰流侧收缩系数

2、 明渠恒定均匀流的基本公式如下:

流速公式:

u = Ri

C 流量公式

Q =Au =A Ri

C 流量模数

K =A R

C 式中:C —谢才系数,对于平方摩阻区宜按曼宁公式确定,即

C =6/1n 1R

R —水力半径(m );

i —渠道纵坡;

A —过水断面面积(m 2);

n —曼宁粗糙系数,其值按SL 18确定。

3、水电站引水渠道中的水流为缓流。水面线以a1型壅水曲线和b1型落水曲线最为常见。求解明渠恒定缓变流水面曲线,宜采用逐段试算法,对棱柱体和非棱柱渠道均可应用。逐段试算法的基本公式为

△x=f

21112222i -i 2g v a h 2g v a h ???? ??+-???? ??+ 式中:△x ——流段长度(m );

g ——重力加速度(m/s2);

h 1、h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水深(m );

v 1、v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平均流速(m/s );

a 1、a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动能修正系数;

f i ——流段的平均水里坡降,一般可采用

??? ??+=-2f 1f -f i i 21i 或???

? ??+=?=3/4222224/312121f f v n R v n 21x h i R

式中:h f ——△x 段的水头损失(m )

; n 1、n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曼宁粗糙系数,当壁面条件相同时,则n 1=n 2=n ; R 1、R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水力半径(m );

A 1、A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过水断面面积(㎡);

4、各项水头损失的计算如下:

(1)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为

???

? ??+?=3/4222223/412121f v n v n 2x h R R (2)渐变段的水头损失,当断面渐缩变化时,水头损失计算公式为:

L f 2122c f c i g 2v g 2v f h h h -+???

? ??-=+=ω 5、前池虹吸式进水口的设计公式

(1)吼道断面的宽高比:b 0/h 0=—;

(2)吼道中心半径与吼道高之比:r 0/h 0=—;

(3)进口断面面积与吼道断面面积之比:A 1/A 0=2—;

(4)吼道断面面积与压力管道面积之比:A 0/A M =1—;

(5)吼道断面底部高程(b 点)在前池正常水位以上的超高值:△z=—;

(6)进口断面河吼道断面间的水平距离与其高度之比:l/P=—;

6、最大负压值出现在吼道断面定点a 处,a 点的最大负压值按下式确定:

γανp *

w 2

0a h g 2h h -+++Z +?Z =∑、B

式中:Z —前池内正常水位与最低水位之间的高差(m );

h 0—吼道断面高度(m );

∑w h

—从进水口断面至吼道断面间的水头损失(m ); γ/p *—因法向加速度所产生的附加压强水头(m )。

附加压强水头按下式计算:

?????

????????????? ??+-=200020*2h 1g 2/p γγνγ 式中:0γ—吼道断面中心半径(m )

计算结果,须满足下列条件:

v a a h h h -≤、B

式中: h a —计算断面处的大气压强水柱高(m )

H v —水的气化压强水柱高(m )

最小淹没深度S ,可按下式估算:

0075.1~1h /γF S )(=

式中:0γF —吼道断面的水流弗劳德数,000gh /V F =γ。

虹吸的发动与断流宜选用以下的几种装置和方法来实现:

(1)用真空泵抽气发动,可根据设计条件和工况做设备选型;

(2)自发动;

(3)水力真空装置;

(4)水箱抽气装置。

断流装置常采用真空破坏阀。在已知h B 、a 值时,真空破坏时的瞬间最大进气量可按下式估算: a a

a gh 2、B Q ρρμω= 式中:μ—真空破坏阀系统的流量系数;

a ω—真空破坏阀的断面面积(㎡);

a ρρ、—分别为水河空气的密度。

7、水库蓄水容积

1、总库容估算公式

(1)根据库区尺寸初佑: V=BLH/K

V —水库总库容,104·m 3

(万立米)。

B —坝址处的河谷宽度(相当于坝顶的部仪),m 。

L —蓄水后库区延伸长度(回水长度),km(公里)。

H —最大坝前水深,m 。

K —按库尾蓄水断面与坝址蓄水断面之比采用的系数: l:lO 时,K=32;1:5时,K=27

(2)根据淹没面积初估: V=HA/K

V —水库总库容,104·m 3(万立米)。

A —库区最大水面面积(淹没面积),亩。

K —按以下原则采用的系数:

库底平坦 K=25~30, 库底坡度陡 K=30~38

2、有效库容估算公式: V=ChoF

V —水库有效库容,104·m 3(万立米)。

ho —多年平均径流深(查《水文手册》),mm(毫米)。

F —水库集雨面积(流域面积),km 2(平方公里)。

C —按以下原则采用的系数:

水库为不完全年调节 C=~

水库为完全年调节 C=~1

水库为不完全多年调节 C=l~

水库为完全多年调节 C=~

3、水库灌溉放水流量估算公式: Q=CA

Q —最大灌溉放水流量,m3/s 。

A —水库负担的灌溉面积,104·m 3

(万立米)。

C —按以下原则采用的系数:

灌区内小型水利设施很少 C=~

灌区内有一些孤立的小型水利设施 C=~

灌区小型水利设施互相串连 C=~

4、均质土坝坝坡初估公式

m 上=H/20+2,m 下=H/20+

m 上、m 下—均质土坝上、下游坝坡的边坡系数。

H —设计坝高,m 。

5、堆石坝坝坡初估公式

m 上=H/30+,m 下=~

m 上、m 下—堆石坝上、下游坝坡的边坡系数。

H —设计坝高,m 。

6、水库调洪演算水量平衡方程式: ()()21212122V V Q Q Q Q t

t

-=?'+'+?+

式中:△t ——调洪时段,(s )

Q 1、Q 2——时段初、末进库流量(m 3/s )

Q 1′、Q 2′——时段初、末出库流量(m 3/s )

V 1、V 2——时段初、末水库库容

7、枢纽建筑物计算

1、进水闸进水流量计算:Q=B 0δεm (2gH 03)1/2

式中:m —堰流流量系数

ε—堰流侧收缩系数

依据Q=s ,在正常引水时进水闸净宽为。

8、岩基上的当水墙、堰、闸等重力式建筑物,岩基底面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应按下列抗剪断强度公式计算

K 1=P A

W f ∑+∑c 1

式中:K 1—按抗剪强度计算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f 1—混凝土与岩基接触面的抗剪断摩擦系数;

c —混凝土与岩基接触面的抗剪断粘聚力(MPa );

A —建筑物与岩基接触面的面积(m 2);

W ∑—作用在结构物上的全部荷载对计算滑动面的法向分量(包括扬压力)

(kN ); ∑P —作用在结构物上的全部荷载对计算滑动面的切向分量(包括扬压力)(kN );

对中、小型工程,若无条件进行抗剪试验取得c 值时,也可按下列抗剪强度公式计算岩基底面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K 2=

P W f ∑∑2

式中:k 2—按抗剪强度计算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f 2—混凝土与基岩接触面的抗剪摩擦系数。

9、堰流过水流量计算:Q=B 0δεm (2gH 03)1/2

式中:m —堰流流量系数

ε—堰流侧收缩系数

δ—堰流淹没系数

10、挖深式消力池校核长度计算:Lsj=Ls+βLj

式中:Lsj —消力池长度(m )

Ls —消力池斜坡段投影长度(m )

β —水跃长度校正系数

Lj —水跃长度(m )

1、挖深式消力池深度按下式校核:d= h c h s △Z Ls+β L j

式中:d —消力池深度 (m)

h c —水跃跃后水深 (m)

h s —出池河床水深 (m)

△Z —出池落差 (m)

2、、护坦式海漫长度计算:L p =Ks (q (△H )1/2)1/2

式中:L p —海漫长度 (m)

Ks —海漫长度计算系数

q —消力池末端单宽流量(m 3/s )

△H —下泄时上下游水位差(m )

3、稳定河宽阿尔图宁公式:B=

式中:B —稳定河宽(m )

A —河宽系数取(m 2)

Q —造床流量(m 3/s )

J —河床比降

11、建筑物基底抗滑稳定校核:K c =f ΣG/ΣH

式中:K c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f —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摩擦系数

ΣG—作用于堰体、闸室上的全部竖向荷载

ΣH—作用于堰体、闸室上的全部水平荷载

2、建筑物基底应力计算:P min max =ΣG/A m +ΣM/W

式中:P min max —闸室基底压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KN/m 2)

A m —闸室基础底面面积

ΣM—作用在闸室上的全部水平向和水平荷载对基础底面垂直水流方向的形心轴的力矩(KN·m )

W —闸室基础底面对该底面垂直水流方向的形心轴的截面矩(m 3)

12、水文计算公式

1、水文比拟法:Q 设= F 设/ F 参·Q 参

式中Q 设——设计站多年平均流量,m 3/s ;

Q 参——参证站多年平均流量, m 3/s ;

F 设——设计站流域面积,km 2;

F 参——参证站流域面积,km 2。

2、水文等值线图法:Q=1000F·R/(3600×365×24)

式中R ——多年平均径流深。

F ——设计站流域面积,km 2;

3、(水文洪水)水科院推理公式:Q=???

??-μτn S ·F 式中:Q ——洪峰流量,m 3/s ;

S ——雨力,mm/h ;

μ——损失参数,mm/h ;

n ——暴雨递减指数;

F ——汇流面积, km 2。

τ——汇流时间,h ,τ=4131

Q mJ L

其中:m ——汇流参数;

J ——主河槽比降;

L ——主河道长度,km ;

13、河道稳定性计算

1、纵向稳定系数

按下式计算:Φh =d/hJ

式中:

d —床砂平均粒径(m );

h —平滩水深(m );

J —纵坡,为‰;

研究表明,Φh 值越大,水流作用越弱,底沙不易运动,河床越稳定;反之,则Φh 值越小,水流作用越强,底沙容易运动,河床越不稳定。

2、横向稳定系数计算公式

按下式计算:Φb =2

.05

.0J B Q ? 式中:

Q —造床流量,采用相当于频率为50%的平滩流量作为造床流量;

B —相当于造床流量下平滩河宽(m ),为52m ;

J —纵坡;

研究表明,Φb 值越大,河身相对较窄,比降较少,水流平缓归顺,河岸越稳定;Φb 值越小,河身相对较宽,河岸越不稳定。

3、河道相关系计算公式

用宽深比公式计算,即:ξ=h

式中:

ξ—断面河相系数,可根据同一河流上的模范河段的实际资料确定。

B —相当于造床流量下平滩河宽(m );

h —平滩水深(m )。

稳定河宽采用阿尔图宁经验公式和河道水流阻力连续方程式两种办法计算。

①阿尔图宁经验公式:

B=A·计算:

式中:B──稳定河段的水面宽度。

A──稳定河道系数,由于工程区河床横向较不稳定。

Q──采用相当于频率为50%的平滩流量作为造床流量m 3/s 。

②河道水流阻力连续方程式: B=11

62135J ζ????????????n Q 其中:ζ——断面河相系数;

n ——根据河道特征,选取河床综合糙率;

B──稳定河段的水面宽度。

4、洪水水面线计算公式

水面线按下列公式计算:

Z 1+g 221V α=Z 2+g

222V α+ h f +h j 式中:Z 1、Z 2──上、下游断面水位高程(m );

X ?──两断面水平距离(m )

; Q──设计洪峰流量;

α1、α2──上、下断面的动量修正系数;

V 1、V 2──上、下断面的平均水流流速,(m/s);

h f ──上、下断面间的沿程水头损失,用公式Q 2×

2X K ?计算,2

K =22221K K +,即将流量模数的平方取算术平均值, K =n 32R

A ?。

h j ──上、下断面间的局部水头损失,按下列情况计算:

(1)河槽断面收缩 h j =×(g

V g V 222122-) (2)河槽断面扩大 h j =×(g

V g V 222221-) 5、 弯道段计算公式

h j =ξ(g

V g V 222122-) 式中:ξ=???

? ??+r b R C L 43162.192 R ──为水力半径(m );

b ──为河宽,对梯形断面应为水面宽(m );

r ──为河弯轴线的弯曲半径(m );

L ──为河弯轴线的长度(m );

C ──为谢才系数;

ξ──断面河相系数。

6、堤顶高程计算公式

堤顶高程按设计洪水位加堤顶超高确定,堤顶超高采用下式计算:

Y =R+e+A

式中:Y ——堤顶超高(m );

R ——设计波浪爬高(m );

e ——设计风壅水面高度(m );

A ——安全加高(m )。

7、设计波浪爬高计算公式

设计波浪爬高采用公式R p = K β·K △·K v ·K p ·R 0·H 计算。

K △——斜坡糙率渗透性系数,混凝土护面取;

K β——斜向波折减系数,;

K v ——经验系数;

K P ——P=2%爬高累计频率换算系数;

R 0——无风情况下的爬高值;

8、风浪要素选用莆田试验站公式计算:

??????????

??????????????? ????? ????????????? ??=7.0245.027.0227.013.00018.07.013.0V gd th V gF th V gd th V H g 5

.029.13???? ??=V H g V T g L

d th T g L ππ222

= 其中:T ——平均波周期,s ;

L ——堤前波浪的波长,m ;

H ——堤前波浪的平均波高,m ;

V ——计算风速,采用历年汛期最大风速平均值的倍;

14、设计风壅水面计算公式 设计风壅水面高度采用公式e=βcos 22gd

F KV 计算: K ——综合摩阻系数;

d ——水域的平均水深, m ;

F ——由计算点逆风向量到对岸的距离,m ;

β——风向与垂直于堤轴线的法线的夹角。

15、冲刷深度公式计算

①水流平行于岸坡产生的冲刷深度可按下式计算:

h B =h p ·[(v cp /V 充)n -1]+h p

式中:h B ——局部冲刷深度(m ),从水面算起;

h p ——冲刷处的水深(m ),以近似设计水位最大深度代替;

v cp ——平均流速(m/s );

v 充——砂砾石段河床面上允许不冲流速(m/s );

n ——与防护岸坡在平面上的形状有关,一般取1/4。

②水流斜冲防护岸坡产生的冲刷深度可按下式计算:

△h p =[(23tg (a/2)·V j 2)/((1+m 2)·g )]-30d

式中:

△h p ——从河底算起的局部冲刷深度(m );

a ——水流与岸坡交角(度);

m ——护坡迎水面边坡系数;

d ——坡脚处土壤计算粒径,取大于15%(按重量计)的筛孔直径(m );

V j ——水流局部冲刷流速(m 3/s ),按滩地河床段计算:

g ——重力加速度,取。

V j =(Q/B 1H 1)·(2η/1+η)

式中:

B 1——河滩宽度,从河槽边缘至坡脚距离,(m );

Q ——通过河滩部分的设计流量(m 3/s );

H 1——河滩水深(m );

η——水流流速不均匀系数,查表得。

16、混凝土护坡斜坡计算公式

①混凝土护坡斜坡式土堤

满足混凝土板整体稳定所需的最小厚度由下式确定:

当砼板作为堤防护面时,满足砼板整体稳定所需的护面板厚度度t 按下式确定:

t =η·H

Bm

L r r r b ?- 式中:

t ——混凝土面板厚度(m );

η——系数,对开缝板可取0. 075;对上部为开缝板,下部为闭缝板可取;

H ——计算波高,取H 1%;

r b ——混凝土的重度25kN/m 3;

r ——水的重度10kN/m 3;

L ——波长m ;

B ——沿斜坡方向的护面板长度,m ;

m ——斜坡坡率。

②浆砌石护坡斜坡式土堤

该公式适用于m=的条件,在此仅作为参考数值。

311

.0?

??? ?

?=b r Q nc t

式中:

t ——浆砌石厚度(m )

Q ——主要护面层的护面块石个体质量t ;

其中:

Q=m r r K H r b D b 33

1??? ??-;

K D ——稳定系数;

r b ——浆砌石重度,26kN/m 3;

r ——水重度,10kN/m 3;

n ——护面块石的层数;

c ——系数。

H──设计波高,取H 5%,;

17、堤防稳定计算公式

①施工期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②水位降落期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b ——条块宽度(m);

W ——条块重力(kN),W=W l +W 2+ρw Z b ;

W l ——在堤坡外水位以上的条块重力(kN);

W 2——在堤坡外水位以下的条块重力(kN);

Z ——在堤坡外水位高出条块底面中点的距离(m);

u i ——水位降落前堤身的孔隙压力(kPa);

B ——条块的重力线与通过此条块底面中点的半径之间的夹角(°);γw ——水的重度(kN/m 3);

C u ,φu ,C cu ,φcu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kN/m 3);

③桥梁过流能力计算

现状桥梁的过流量按无坎宽顶堰计算:

Q =σs m′b′(2g)式中:Q——桥过流量(m3/s);

m′——包括侧收缩影响的流量系数;

H o——桥前水深,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公路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要求拱(平)顶至最高水位预留净空(m);

b′——桥宽(m)。

σs——淹没系数。

18、泵站扬程计算公式

①管径确定

按公式:D=计算管径

由于管道内流速的大小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和日常运转费用,按经验管内流速范围一般在—之间,取V=s的经济流速作为设计流速。

②扬程确定

扬程由净扬程和损失扬程两部分组成,损失扬程由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两部分组成。

沿程损失按下式计算:v=C

式中:C——谢才系数

R——过水断面水力半径(m)

J——水力坡降(m/m)

沿程损失为:Hf=L·J

式中:L—计算管段长度(m)

局部损失:一般情况下,局部水头损失可按沿程水头损失的5%—10%计,因管线较长,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损失的10%计算。即:Hj=。

损失扬程为:Hw=Hf+Hj

③总扬程确定

H总=H净+ Hw

19、管道管径确定

①管道设计内径计算

管道设计内径,应根据设计流量和设计流速确定,即:

D=

V Q 4

式中:D—管道计算内径(mm)Q—管段设计流量,(m3/s)V—经济流速,(m/s);

(4)水头损失计算

①沿程水头损失(hf)

hf=iL

式中:hf—沿程水头损失(m)

L—计算管段长度(m)

i—单位管长水头损失(m/m)

②UPVC管、PE管等硬塑料管的单位管长水头损失

i=

式中:Q——计算流量(m3/s)

d—管道计算内径(m)

③钢管、铸铁管的单位管长水头损失

当ν<s时,

i= 2(1+v)d

当ν≥s时,

i= 2/d

式中:V—管内流速,(m/s);

d—管道计算内径,(m)

④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的单位管长水头损失,

i= 2Q 2/d

式中:Q—管段流量,m3/s;

d—管道内径,m;

n—粗糙系数,根据管道内壁光滑程度确定,取~。

⑤输水管和配水管网的局部水头损失(hj)

按沿程水头损失的10%计算。

⑥总水头损失(hw)

工程造价计算公式规则-最新版

工程预算计算规则 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 S=(A+4)×(B+4)=S底+2L外+16 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 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 (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

弱电工程中常用设备材料数量计算方法

弱电工程中常用设备材料数量计算方法 弱电工程量计算: 一辅材的计算 1、统计信息点数,包括各房间和机房,填入点位分布表中; 2、确定是否超长?如超长,应在何处设置子配线间,几个?如有子配线间,那么交换机的数量也相应有变化。3、确定路由的走向;4、确定各处桥架的型号和长度。计算方法:(长×宽)×0.4/28,结果为信息点数,常用标准桥架有:300×100,200×100,100×100,100×50,50×50,其它桥架都需要定做。 一、辅材的计算 1、统计信息点数,包括各房间和机房,填入点位分布表中; 2、确定是否超长?如超长,应在何处设置子配线间,几个?如有子配线间,那么交换机的数量也相应有变化。 3、确定路由的走向; 4、确定各处桥架的型号和长度。计算方法:(长×宽)×0.4/28,结果为信息点数,常用标准桥架有:300×100,200×100,100×100,100×50,50×50,其它桥架都需要定做。 注:如果分支路由有相同的桥架型号,则分别计算其长度,最后才统计该桥架型号的总长度。 5、?25和?20管的计算(通常?25可以布6根线,?20可以布4根线)。计算时,以?20为准,平均某一信息点从桥架到终端需要?20的长度,如为A,那么就可以计算出所有信息点需要?20的长度了,即B=A×(总点数/4),而实际在工程中,?20=2/3×B,?25=1/3×B。

6、角钢(30×30)的计算。角钢的长度=30cm×(桥架的总长m/1.5m),即每根角钢的平均长度为30cm,每隔1.5m的距离就需要一根角钢。 7、龙骨(75×45)的计算。龙骨的长度=70cm×(总点数/2),即每根龙骨的长度为70cm,通常布置为双口面板。 8、龙骨卡子、管接、盒接、铆钉、钢锯条等辅料的计算。=总辅料价格×10% 9、底盒(86×86)的计算。底盒的数量=总点数/2 二、设备材料的计算 1、线缆的计算:(最远+最近)/2×点数×1.1/305 说明: 最远为从机房到信息点的最远点;最近为机房内的信息点,一般为20米; 点数为从机房开始所覆盖的信息点,如果有子配线间,那么该点数就为从子配线间开始路由所覆盖的信息点数,1.1中的0.1为富裕量,即10%。305为每箱线的长度为305米。 如果有子配线间,则应该分别计算,公式是一致的。即:中心机房覆盖信息点所需的线缆数量+子配线间覆盖信息点所需的线缆数量+子配线间到中心机房级联线所需的线缆数量。 还有一点请注意网线的数量一般为300米左右,不到305米,如果这个工程线缆数量比较大的时候,这个也有考虑。比如穿线设备端预留的线缆长度,也要综合考虑,这个也会根据您的施工队伍的整体施工

公路工程测量方法总结

公路工程测量方法总结 一、常用计算公式和常用命令 1、已知A(X1,Y1)、B(X2,Y2)、C(X3,Y3)三点,求圆心O点坐标(X,Y)。 Y= ((X32+ Y32- X22- Y22)/(2X3-2X2) -(X22+ Y22- X12- Y12)/(2X2-2X1))/((Y1- Y2)/(X2-X1)-(Y2- Y3)/(X3-X2)) X=(X22+ Y22-2Y2Y- X12- Y12+2Y1Y)/(2X2-2X1) 结论:(X1-X) 2 +(Y1-Y) 2=(X2-X) 2 +(Y2- Y) 2=(X3-X) 2 +(Y3- Y) 2 2、三角形面积计算: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A、B、C,求三角形面积S。 D=(A+B+C)/2 S=√(D*(D-A)*(D-B)*(D-C))。 3、已知两条直线方位角和两条直线上任一点坐标,求交点坐标O(X,Y)。【直线MN,方 位角F、N点坐标(X1,Y1);直线HP:方位角E、H点坐标(X2,Y2)】。 交点O坐标:X=(X2*tan E- X1*tan F- Y2+Y1)/(tan E-tan F) Y= X*tan F- X1* tan F+ Y1 4、已知路基设计标高A、计算填土高程B、上次填土高程或原地面高程(基本为直线)C、 路基设计宽度L和边坡坡度为i,标高B到标高C的填土面积S。 S=((2A-B-C)*i+L)*(B-C) 5、缓和曲线坐标计算公式:【R为圆曲线半径(右偏为正,反之为负)、L为缓和曲线总长、 Z为起算切线方位角(即ZH或HZ点所在直线上的方位角)、D为起算点桩号、(X1,Y1)为ZH或HZ点坐标】 A=K-D W=A-A5/(40R2L2) (数学坐标X) E=A3/(6RL)-A7/(336R3L3) (数学坐标Y) X= X1+W cos Z-E sin Z Y= Y1+W sin Z+E cos Z C=A-A5/(90R2L2) 【(C为弦长,A为计算点到起算点的缓曲线弧长,L为缓和曲线全长),由于A5/(90R2L2)此值为微量,可以把C约等于A,得A=C+C5/(90R2L2) 】 F"FWJ"=Z+90*A2/(RLπ)为偏角(计算点的切线方位角)(F"FWJ":在CASIOfx-4800 计算器中将F值赋给FWJ并显示出来,在CASIOfx-4850计算器中将F值赋给FWJ并 显示出来为:"FWJ":F)。 6、圆曲线坐标计算公式:【R为圆曲线半径(右偏为正,反之为负)、Z为起算方位角、D 为起算点桩号、(X1,Y1)为ZY或YZ点坐标】 L=K-D【(计算点到起算点的弧长,D为起点桩号),弧长另一计算公式:L=Raπ/180 】

工程施工常用计算公式修订稿

工程施工常用计算公式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工程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各类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大全 1.钢板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长度(m)×宽度(m)×厚度(mm) 例:钢板6m(长)×(宽)×(厚) 计算:×6××= 2.钢管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外径-壁厚)×壁厚mm××长度m 例:钢管114mm(外径)×4mm(壁厚)×6m(长度) 计算:(114-4)×4××6= 3.圆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直径mm×直径mm××长度m 例:圆钢Φ20mm(直径)×6m(长度) 计算:20×20××6= 4.方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宽(mm)×边宽(mm)×长度(m)× 例:方钢 50mm(边宽)×6m(长度) 计算:50×50×6×=(kg) 5.扁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宽(mm)×厚度(mm)×长度(m)× 例:扁钢 50mm(边宽)×(厚)×6m(长度) 计算:50×5×6×= 6.六角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对边直径×对边直径×长度(m)× 例:六角钢 50mm(直径)×6m(长度) 计算:50×50×6×=102(kg) 7.螺纹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直径mm×直径mm××长度m 例:螺纹钢Φ20mm(直径)×12m(长度) 计算:20×20××12= 8.扁通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长+边宽)×2×厚××长m? 例:扁通 100mm×50mm×5mm厚×6m(长) 计算:(100+50)×2×5××6= 9.方通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宽mm×4×厚××长m? 例:方通 50mm×5mm厚×6m(长) 计算:50×4×5××6= 10.等边角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宽mm×厚××长m(粗算)? 例:角钢 50mm×50mm×5厚×6m(长) 计算:50×5××6=(表为 11.不等边角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宽+边宽)×厚××长m(粗算)? 例:角钢 100mm×80mm×8厚×6m(长) 计算:(100+80)×8××6=(表 其他有色金属 12.黄铜管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外径-壁厚)×厚××长m? 例:黄铜管 20mm×厚×6m(长) 计算:×××6= 13.紫铜管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外径-壁厚)×厚××长m? 例:紫铜管 20mm×厚×6m(长) 计算:×××6= 14.铝花板重量计算公式

工程测量计算公式总结

工程量计算 土建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3、注意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 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 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 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 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 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如下图 S下=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包括工作面、排水沟、放坡等)。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S中和S下 3、挖土方计算的难点 ⑴、计算挖土方上中下底面积时候需要计算“各自边线到外墙外边线图”部分的中心线,中心线计算起来比较麻烦(同平整场地)。 ⑵、中截面面积不好计算。 ⑶、重叠地方不好处理(同平整场地)。

工程造价常用计算公式整理

建筑 工程造价常用计算公式整理 一、各类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1、钢板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 7.85×长度 (m)×宽度 (m)×厚度 (mm) 例:钢板 6m(长)×1.51m(宽)×9.75mm(厚) 计算: 7.85×6×1.51×9.75=693.43kg 2、钢管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外径 -壁厚)×壁厚 mm×0.02466×长度 m 例:钢管 114mm(外径)×4mm(壁厚)×6m(长度) 计算:(114-4)×4×0.02466×6=65.102kg 3、圆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直径 mm×直径 mm×0.00617×长度 m 例:圆钢Φ 20mm(直径)×6m(长度) 计算: 20×20×0.00617×6=14.808kg 4、方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宽 (mm)×边宽(mm)×长度 (m)×0.00785 例:方钢 50mm(边宽)×6m(长度) 计算: 50×50×6×0.00785=117.75(kg) 4、扁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宽 (mm)×厚度(mm)×长度 (m)×0.00785 例:扁钢 50mm(边宽)×5.0mm(厚)×6m(长度) 计算: 50×5×6×0.00785=11.7.75(kg) 5、六角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对边直径×对边直径×长度 (m)×0.00068 例:六角钢 50mm(直径)×6m(长度) 计算: 50×50×6×0.0068=102(kg) 6、螺纹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直径 mm×直径 mm×0.00617×长度 m

建筑 例:螺纹钢Φ 20mm(直径)×12m(长度) 计算: 20×20×0.00617×12=29.616kg 7、扁通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 (边长+边宽)×2×厚× 0.00785×长 m 例:扁通 100mm×50mm×5mm厚×6m(长) 计算: (100+50)×2×5×0.00785×6=70.65kg 8、方通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宽 mm×4×厚× 0.00785×长 m 例:方通 50mm×5mm厚×6m(长) 计算: 50×4×5×0.00785×6=47.1kg 9、等边角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宽 mm×厚× 0.015×长 m(粗算) 例:角钢 50mm×50mm×5厚×6m(长) 计算: 50×5×0.015×6=22.5kg(表为 22.62) 10、不等边角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 (边宽+边宽)×厚× 0.0076×长 m(粗算) 例:角钢 100mm×80mm×8厚×6m(长) 计算: (100+80)×8×0.0076×6=65.67kg(表 65.676) 其他有色金属 11、黄铜管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 (外径-壁厚)×厚× 0.0267×长 m 例:黄铜管 20mm×1.5mm厚×6m(长) 计算: (20-1.5)×1.5×0.0267×6=4.446kg 12、紫铜管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 (外径-壁厚)×厚× 0.02796×长 m 例:紫铜管 20mm×1.5mm厚×6m(长) 计算: (20-1.5)×1.5×0.02796×6=4.655kg 13、铝花板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长 m×宽 m×厚 mm×2.96 例:铝花板 1m宽×3m长×2.5mm厚

弱电工程管线工程量计算

一辅材的计算 1、统计信息点数,包括各房间和机房,填入点位分布表中; 2、确定是否超长?如超长,应在何处设置子配线间,几个?如有子配线间,那么交换机的数量也相应有变化。 3、确定路由的走向; 4、确定各处桥架的型号和长度。计算方法:(长×宽)×0.4/28,结果为信息点数,常用标准桥架有:300×100,200×100,100×100,100×50,50×50,其它桥架都需要定做。 注:如果分支路由有相同的桥架型号,则分别计算其长度,最后才统计该桥架型号的总长度。 5、?25和?20管的计算(通常?25可以布6根线,?20可以布4根线)。计算时,以?20为准,平均某一信息点从桥架到终端需要?20的长度,如为A,那么就可以计算出所有信息点需要?20的长度了,即B=A×(总点数/4),而实际在工程中,?20=2/3×B,?25=1/3×B。 6、角钢(30×30)的计算。角钢的长度=30cm×(桥架的总长m/1.5m),即每根角钢的平均长度为30cm,每隔1.5m的距离就需要一根角钢。 7、龙骨(75×45)的计算。龙骨的长度=70cm×(总点数/2),即每根龙骨的长度为70cm,通常布置为双口面板。 8、龙骨卡子、管接、盒接、铆钉、钢锯条等辅料的计算。=总辅料价格×10% 9、底盒(86×86)的计算。底盒的数量=总点数/2

二设备材料的计算 1、线缆的计算:(最远+最近)/2×点数×1.1/305 说明: 最远为从机房到信息点的最远点;最近为机房内的信息点,一般为20米;点数为从机房开始所覆盖的信息点,如果有子配线间,那么该点数就为从子配线间开始路由所覆盖的信息点数,1.1中的0.1为富裕量,即10%。305为每箱线的长度为305米。 如果有子配线间,则应该分别计算,公式是一致的。即:中心机房覆盖信息点所需的线缆数量+子配线间覆盖信息点所需的线缆数量+子配线间到中心机房级联线所需的线缆数量。 还有一点请注意网线的数量一般为300米左右,不到305米,如果这个工程线缆数量比较大的时候,这个也有考虑。比如穿线设备端预留的线缆长度,也要综合考虑,这个也会根据您的施工队伍的整体施工工艺来判断。 2、模块的计算。为信息点的数量; 3、双口面板的数量:总点数/2; 4、48口配线架的计算。总点数/48,如果有子配线间应分别计算,即各自覆盖的信息点数/48,然后相加,4U; 5、线管理器的计算。48口配线架不需要线管理器(自带),主要是给交换机,如有子配线间应分别计算。1U; 6、机柜跳线(2m)。从配线架跳接到交换机的跳线+交换机之间的级联线。 7、工作站的跳线。总点数的数量; 8、RJ45头。(机柜跳线+工作站跳线)×2×1.1;

建筑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大全及附图

建筑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大全及附图 工程量计算公式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 S=(A+4)×(B+4)=S底+2L外+16 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 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 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 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 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点击>>工程资料免费下载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 (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 式中:V—基槽土方量; A—槽底宽度; C—工作面宽度; H—基槽深度; 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 V=1/6H[A×B+a×b+(A+a)×(B+b)+a×b]。 式中:V—基坑体积; A—基坑上口长度; B—基坑上口宽度; a—基坑底面长度; 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 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 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 式中:底—底层建筑面积; 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

工程造价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

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 土建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3、注意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 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 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 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 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 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如下图 S下=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包括工作面、排水沟、放坡等。

弱电工程中常用设备材料数量计算方法

弱电工程中常用设备材料数量计算方法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弱电工程中常用设备材料数量计算方法 弱电工程量计算: 一辅材的计算 1、统计信息点数,包括各房间和机房,填入点位分布表中; 2、确定是否超长如超长,应在何处设置子配线间,几个如有子配线间,那么交换机的数量也相应有变化。3、确定路由的走向;4、确定各处桥架的型号和长度。计算方法:(长×宽)×28,结果为信息点数,常用标准桥架有:300×100,200×100,100×100,100×50,50×50,其它桥架都需要定做。 一、辅材的计算 1、统计信息点数,包括各房间和机房,填入点位分布表中; 2、确定是否超长如超长,应在何处设置子配线间,几个如有子配线间,那么交换机的数量也相应有变化。 3、确定路由的走向; 4、确定各处桥架的型号和长度。计算方法:(长×宽)×28,结果为信息点数,常用标准桥架有:300×100,200×100,100×100,100×50,50×50,其它桥架都需要定做。 注:如果分支路由有相同的桥架型号,则分别计算其长度,最后才统计该桥架型号的总长度。 5、?25和?20管的计算(通常?25可以布6根线,?20可以布4根线)。计算时,以?20为准,平均某一信息点从桥架到终端需要?20的长度,如为A,那么就可以计算出所有信息点需要?20的长度

了,即B=A×(总点数/4),而实际在工程中,?20=2/3×B,?25=1/3×B。 6、角钢(30×30)的计算。角钢的长度=30cm×(桥架的总长m/,即每根角钢的平均长度为30cm,每隔的距离就需要一根角钢。 7、龙骨(75×45)的计算。龙骨的长度=70cm×(总点数/2),即每根龙骨的长度为70cm,通常布置为双口面板。 8、龙骨卡子、管接、盒接、铆钉、钢锯条等辅料的计算。=总辅料价格×10% 9、底盒(86×86)的计算。底盒的数量=总点数/2 二、设备材料的计算 1、线缆的计算:(最远+最近)/2×点数×305 说明: 最远为从机房到信息点的最远点;最近为机房内的信息点,一般为20米; 点数为从机房开始所覆盖的信息点,如果有子配线间,那么该点数就为从子配线间开始路由所覆盖的信息点数,中的为富裕量,即10%。305为每箱线的长度为305米。 如果有子配线间,则应该分别计算,公式是一致的。即:中心机房覆盖信息点所需的线缆数量+子配线间覆盖信息点所需的线缆数量+子配线间到中心机房级联线所需的线缆数量。

工程经济常用计算公式及例题

2013建设工程经济计算题考点 1.资金等值的计算 (1)掌握一次性支付的终值计算(已知P求F) 公式:F=P(1+i)n F= 一次支付n年末的终值(本利和) P=一次性支付(投资)的资金金额 i= 年、月、季度利率(计息期复利率) n= 计息的期数(P使用的时间) (1+i)n为终值系数,表示为(F/P,i,n).如果题中给出系数,则计 算公式为:F=P(F/P,i,n) 例题:某公司借款1000万元,年复利率为10%,试问5年末连本带利一次偿还多少? 答:F=P(1+i)n=1000*(1+10%)5=1610.51万元 (2)掌握一次性支付的现值计算(已知F求P) 公式:P=F/(1+i)n= F(1+i)-n F= 一次支付n年末的终值(本利和) P=一次性支付(投资)的资金金额 i= 年、月、季度利率(计息期复利率) n= 计息的期数(P使用的时间)

(1+i)-n 为现值系数,表示为(P/F,i,n ), 如果题中给出系数,则 计算公式为:P=F (P/F,i,n ) 例题:某公司希望所投资项目5年末有1000万元资金,年复利率为 10%,试问现在需一次性投资多少? 答:P= F(1+i)-n =1000×(1+10%)-5=620.9万元 (3)掌握等额支付系列的终值计算(已知A 求F ) 公式:F=A i i n 1)1(-+ F= 等额支付系列的终值(本利和) A= 年金,等额支付每一次支付的资金金额 i= 年、月、季度利率(计息期复利率) n= 计息的期数(A 使用的时间) i i n 1)1(-+为等额支付系列的终值系数(年金终值系数),表示为:(F/A,i,n ),如果题中给出系数,则计算公式为: F=A (F/A,i,n )。 例题:某投资人若10年内每年末存10000元,年利率8%,问10 年末本利和为多少? 答:F=A i i n 1)1(-+=10000×%81%)81(10-+=144870元 (4)掌握等额支付系列的现值计算(已知A 求P )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 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 一、综合布线系统 1.1 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 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1.2 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 ?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需要轴数=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

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1.3 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 ?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 ?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 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二、有线电视系统 2.1 星型布线计算法: 此方法定义为:所有的楼层分支分配器集中在弱电间内,从每个用户终端(插座)独立敷设一根射频电缆到相应的弱电间与分支分配器联接。 水平部分电缆(通常为RG6),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用户终端水平距离+最近用户终端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度) ?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3) ?电缆需要总数=用户终端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 注:最远、最近用户终端水平距离是从楼层分配箱到最远、最近终端用户插座的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楼层分配箱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主干电缆(通常为RG11/RG9),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楼层分配箱距离+最近楼层分配箱距离)/2 ?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电缆需要总数=楼层分配间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 注:最远、最近楼层分配箱距离是从楼层分配箱到卫星或有线电视中心机房(或延续放大器)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有线电视中心机房的水平距离。 2.2 分支器串接布线计算法:

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3、注意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 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 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 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如下图 S下=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包括工作面、排水沟、放坡等)。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S中和S下 3、挖土方计算的难点

工程造价进阶知识必备

一、提醒 1、09的规费删除了工程定额测定费。 2、措施费中(环境保护费、文明施工费、安全施工费、临时设施费)合并为安全、文明施工费。 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费,脚手架费变成专业措施项目(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费被列为建筑工程的专业措施项目;脚手架费被列为建筑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和市政工程的专业措施项目)。 增加了(冬雨季施工增加费)和(地上、地下设施、建筑物的临时保护设施费)。施工排水、降水费拆分为(施工排水费,施工降水费)。 另外:夜间施工增加费,二次搬运费,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没有变化。 二、措施费 1、今夜冬雨增加夜间施工增加费\冬雨季施工增加费 专业大型机械二次搬运专业措施项目\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二次搬运费 地上地下建筑需要保护地上、地下设施、建筑物的临时保护设施费 排水降水工作也已完成施工排水费\施工降水费\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 安全文明措施就有保障安全、文明施工费等措施费就能记住. 2、二次搬动费 冬冬雨季施工增加费 夜间施工增加费 临建筑物的临时保护设施费 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 水施工排水费、施工降水费(两项合一记住) 地地上地下设施费 砖专业措施费 已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 安安全、文明施工费

其中:地下地上设施、建筑物临时保护设施费为方便记忆拆开了~~ 三、规费 1、09的规费删除了工程定额测定费。 包(保)社会保障费 公住房公积金 无工程排污费 害危险作业意外伤害险 2、09的规费删除了工程定额测定费。 社保养老失医疗社会保障费(包含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医疗保险费 房公排污受伤害住房公积金\工程排污费\危险作业意外伤害险 四、企业管理费 1、(公差使用保险金务工(公差就是为国家做事的人,务工当然可以使用失业保险金啦) (注2009年无变化) 公办公 差差旅 使用资产使用,工具使用 保险劳动保险,财产保险 金税金 务财务 工工资,工会经费,职工教育 2、企业管理费:教会差使他具资办财险税险———— 教(职工教育经费) 会(工会经费) 差(差旅交通费) 使(固定资产使用费) 他(其他)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实用)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实用) 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本篇文章分系统介绍弱电线缆估算方法。 一、综合布线系统1.1 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 ×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 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1.2 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

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1.3 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 ×1.1+(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二、有线电视系统2.1 星型布线计算法:此方法定义为:所有的楼层分支分配器集中在弱电间内,从每个用户终端(插座)独立敷设一根射频电缆到相应的弱电间与分支分配器联接。水平部分电缆(通常为RG6),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用户终端水平距离+最近用户终端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3)电缆需要总数=用户终端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注:最远、最近用户终端水平距离是从楼层分配箱到最远、最近终端用户插座的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楼层分配箱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主干电缆(通常为RG11/RG9),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楼层分配箱距离+

各种流量计计算公式

V锥流量计计算公式为: 其中: K为仪表系数; Y为测量介质压缩系数;对于瓦斯气Y=0.998; ΔP为差压,单位pa; ρ为介质工况密度,单位kg/m3。取0.96335 涡街流量计计算公式:

一、孔板流量计 1.1 工作原理 流体流经管道内的孔板,流速将在孔板处形成局部收缩因而流速增加,静压力降低,于是在孔板上、下游两侧产生静压力差。流体流量愈大,产生的压差愈大,通过压差来衡量流量的大小。它是以流动连续性方程(质量守恒定律)和伯努利方程(能量守恒定律)为基础,在已知有关参数的条件下,根据流动连续性原理和伯努利方程可以推导出差压与流量之间的关系而求得流量。其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上式中:ε——被测介质可膨胀性系数,对于液体ε=1;对气体等可压缩流体ε<1(0.99192)Q工——流体的体积流量(单位:m3/min) d ——孔径(单位:m ) △P——差压(单位:Pa) ρ1——工作状况下,节流件(前)上游处流体的密度,[㎏/m3]; C ——流出系数 β——直径比 1.2 安装 孔板流量计的安装要求:对直管段的要求一般是前10D后5D,因此在安装孔板流量计时一定要满足这个直管段距离要求,否则测量的流量误差大。

1.3 测量误差分析 1.3.1 基本误差 孔板在使用过程中,会由于煤气的侵蚀而产生变形,从而引起流量系数增大而产生测量误差;而且流量计工作时间越长,流体对节流件的冲刷越严重,也会引起流量系数增大而产生测量误差。 1.3.2 附件误差 孔板节流装置安装于现场严酷的工作场所,在长期运行后,无论管道或节流装置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如堵塞、结垢、磨损、腐蚀等等。检测件是依靠结构形状及尺寸保持信号的准确度,因此任何几何形状及尺寸的变化都会带来附加误差。

【工程造价,预算】最全的工程造价工程量计算规则,土建安装文库

「 「 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 S=(A+4)×(B+4)=S底+2L外+16 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 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 (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 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 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 式中:底———底层建筑面积;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L内———内墙净长线长度。回填土厚度指室内外高差减去地面垫层、找平层、面层的总厚度,如右图: 四、运土方计算规则及公式: 运土是指把开挖后的多余土运至指定地点,或是在回填土不足时从指定地点取土回填。土方运输应按不同的运输方式和运距分别以立方米计算。 运土工程量=挖土总体积-回填土总体积 式中计算结果为正值时表示余土外运,为负值时表示取土回填。 五、打、压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 1、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体积,按设计桩长以体积计算,长度按包括桩尖的全长计算,桩尖虚体积不扣除。计量单位:m3,体积计算公式如下:

工程测量导线常用计算公式

二〇一二年八月二日 目录 一、方位角的计算公式 二、平曲线转角点偏角计算公式

三、平曲线直缓、缓直点的坐标计算公式 四、平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计算公式 五、竖曲线上点的高程计算公式 六、超高计算公式 七、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八、标准差计算公式 九、坐标中线测量与计算 十、全站仪的使用方法和坐标测量步骤 一、方位角的计算公式 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x1:QD的X坐标 y1:QD的Y坐标 x2:ZD的X坐标 y2:ZD的Y坐标 S:QD~ZD的距离

α: QD ~ZD 的方位角 2. 计算公式: ()()212212y y x x S -+-= 1)当y 2- y 1>0,x 2- x 1>0时:1 21 2x x y y arctg --=α 2)当y 2- y 1<0,x 2- x 1>0时:1 21 2360x x y y arctg --+?=α 3)当x 2- x 1<0时:1 21 2180x x y y arctg --+?=α 二、 平曲 线转角点偏角计算公式 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α1:QD ~JD 的方位角 α2:JD ~ZD 的方位角 β:JD 处的偏角 2. 计算公式: β=α2-α1(负值为左偏、正值为右偏) 三、 平曲线直缓、缓直点的坐标计算公式 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U :JD 的X 坐标

V :JD 的Y 坐标 A :方位角(ZH ~JD ) T :曲线的切线长,23 22402224R L L D tg R L R T s s s -+??? ? ??+= D :JD 偏角,左偏为-、右偏为+ 2. 计算公式: 直缓(直圆)点的国家坐标:X ′=U+Tcos(A+180°) Y ′=V+Tsin(A+180°) 缓直(圆直)点的国家坐标:X ″=U+Tcos(A+D) Y ″=V+Tsin(A+D) 四、 平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计算公式 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P :所求点的桩号 B :所求边桩~中桩距离,左-、右+ M :左偏-1,右偏+1 C :J D 桩号 D :JD 偏角 L s :缓和曲线长 A :方位角(ZH ~JD ) U :JD 的X 坐标 V :JD 的Y 坐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