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中学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 ……………………………答……………………………………………………题…………………………………………线………………………

……………………………答……………………………………………………题…………………………………………线………………………

2018~2019学年度凤台四中七年级历史学科竞赛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有个初中的学生误入了时光的隧道,到达了河姆渡地区,看到这样一个原始农耕的场景,河姆渡原始居民在收割粟,他们用铁制农具翻地,赶着牛在犁地,通过都江堰引入黄河的水灌溉。回到现代后把见到的场景告诉了大家,大家都说这是假的,因为有口处错误,口处是? A .2处 B .3处 C .4处 D .5处

2.2011年3月,中国历史博物馆将馆藏青铜国宝“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该鼎建造的时代以及它内部的文字应该是

A .商代,甲骨文

B .商代,金文

C .两周,甲骨文

D .两周,金文 3、战国七雄中,处于长江流域的是

A .燕国

B .齐国

C .秦国

D .楚国 4、在谈到秦朝郡县制时,柳宗元说:“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从制”,“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柳宗元的观点是

A .郡县制推动了秦朝的统一

B .郡县制强化了君主专制

C .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D .郡县制有利于民族融合 5.你可以读《史记》了解的历史事件有

①商鞅变法 ②中国同欧洲直接来往 ③焚书坑儒 ④昭君出塞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6.战国时期,诸子各派外出游说、讲学时,随身携带的各种著作和典籍往往要用车为搬运,很不方便。后来促使这一现象发生根本变化的发明是

A .造纸术

B .火药

C .印刷术

D .指南针

7.蒲松龄的名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中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哪两个历史时期

A .春秋和战国

B .秦末和春秋末

C .战国和三国

D .秦初和汉初 8.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去实地探访古代“丝绸之路”,他们不应该去的省是 A .四川 B .陕西 C .甘肃 D .新疆

9.俗语“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请问佛教传人我国是在

A .秦朝时期

B .西汉时期

C .魏晋时期

D .隋唐时期

10、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1、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意思是教育的对象应该不分高低贵贱和贫富差别,但为了养家糊口,孔子对他的学生还是收了一定的“学费”。他收的“学费”主要是____________ 12、“初出茅庐”中的“茅庐”本意是指___________的住处? 13、黑孩儿(打一先秦历史人物)_________ 14、捷报(猜一古代历史人物)______________

15、俗语有说三教九流,其中的“三教”指什么?_____________

16、酒泉是我国的卫星发射中心,酒泉这一名称和_____________(历史人物)有关 17、丝绸之路通道把欧亚大陆连成一条“文明地带”,为这条通道开辟奠定基础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_______,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8、汉武帝在文景之治的基础上,推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经济方面是将_______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__,实行盐铁专卖。

19、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原来生活在西北的_______和_______,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

四、材料与问答 (共26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圣,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引自《魏书》材料二:政治上,平城是鲜卑贵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强大……所以在旧都平城,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其次,在经济上,平城偏北地寒,六月风雪,风沙常起……恶劣的气候环境,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还有从地理位置看,平城偏北的位置更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

材料三:孝文帝曰:“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魏主”是谁?他决定将都城迁到哪里?(4)

(2)依据材料二,你认为迁都的目的是什么?(2)

(3)说明材料三“北语”、“正音”各指什么?(4)

……………………………答……………………………………………………题…………………………………………线………………………

……………………………答……………………………………………………题…………………………………………线……………………… ……………………………密……………………………………………………封…………………………………………线………………………

21.材料一: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1)从材料一看,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其主要依据是什么?(2分)

材料二: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司马迁《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2) 依据材料二,指出司马迁又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并结合书本知识指出秦始皇的乱政 在 思想上有何具体体现?(4分)

材料三:以下是某校初一学生小明对秦始皇做的评价: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他的功大于过。他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战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他还建立起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所沿用,影响深远。但是他实行暴政,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3) 材料一、二只摘取了翦伯赞和司马迁对秦始皇某个方面的评价。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在评价人物的方法上有何特点?(4分)

22.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蜿蜒伸展,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版图上从容铺开——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丝绸之路经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辟的?(1分)根据材料指出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物品和文化。(1分)

材料二 、

(2)丝绸之路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2分)

材料三 、 2015年3月,习近平在博鳌论坛上发表演讲,再次谈及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丝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丝路崭新的时代内涵”的理解。(2分)

×××××××中学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 ……………………………答……………………………………………………题…………………………………………线………………………

……………………………答……………………………………………………题…………………………………………线………………………

2018~2019学年度历史学科知识竞赛(答案)

一、选择题1-5:DBDCA 6-10:ABABC 二、填空题:

11、束修即一束干肉 12、诸葛亮 13、墨子 14、陈胜 15、儒 佛 道 16、霍去病

17、张骞,西域都护 18.铸币权,五铢钱 19.羌,氐

三.材料:20、故答案为: (1)孝文帝;洛阳.

(2)为了便于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或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便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3)鲜卑语;汉语.

21、(1)认为秦始皇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杰出人物(1分)依据:他开创了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时代。(1分)

(2)认为他实行了暴政,导致民不聊生,秦二世而亡(1分)焚书坑儒(1分) (3)特点:全面或一分为二(1分)

22、(1)汉武帝。(1分)物品:手工业品、农产品。(丝绸、瓷器、茶叶等亦可) 文化:信仰、价值观念、宗教信念等。(答出一点给2分)

(2) 作用: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分)

(3)古丝路曾搭起古代中国与世界友好交流的桥梁。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深化合作,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繁荣发展。(围绕和平、合作、共赢等方面,言之有理即可,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