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天敌昆虫大全(附图)
天敌昆虫

天敌昆虫:可寄生或捕食农林害虫,它们长期在农田、林区和 牧场中抑制害虫危害和蔓延的昆虫。如螳螂、寄生蜂等。
金小蜂
赤眼蜂
赤眼蜂在昆虫卵上产卵
螳螂 草蛉
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是一项特殊的防治方法,可以减少环境
污染,维持生态平衡。
我国天敌昆虫的扩繁与利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从国外引进 的防治苹果绵蚜虫的日光蜂,防治吹绵蚧的澳洲瓢虫、孟氏隐 唇瓢虫,防治温室白粉虱的丽蚜小蜂,防治李始叶螨的西方盲 走螨,防治二斑叶螨的智利小植绥螨,防治松突圆蚧的花角蚜 小蜂,防治天牛的管氏肿腿蜂和川硬皮肿腿蜂等。
或终生寄生于其它昆虫或动物体内、体表,摄食寄主营养物质的昆虫。
寄生性天敌昆虫种类:
主要见于捻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其中利用广 泛的均属于膜翅目和双翅目的种类。
最常见的有姬蜂、茧蜂、蚜茧蜂、大腿小蜂、蚜小峰、金小蜂、赤 眼蜂、平腹小峰、缨小蜂、缘复细蜂(黑卵蜂)、鳌蜂、头蝇、寄
蝇、麻蝇、捻翅虫等。
猎 蝽
吻猎蝽(Melanolestes picipes)是一重要种类,常在人的嘴周
围叮咬,因而得名。
伪装猎蝽(Reduvius personatus)亦称猎臭虫蝽或吻猎蝽。
若虫的触角、足和身体上密布黏毛,黏住毛绒、灰尘,外形如
一团灰尘;成虫黑褐色,15∼20公厘长。 常见于室内,捕食臭虫和蝇类;也叮人甚痛。 原产中欧,引入纽约港后,已扩展到整个北美南部。
猎 蝽
东方的浅黄猎蝽(Ptilocerus ochraceus)的捕 食方法与众不同,腹部有红色丛毛,上有腺体,
其分泌物引诱蚁类来舔食,食后随被麻痹,猎
蝽即将喙刺入蚁体吸其体液。
捕食性天敌昆虫

• 2.迁移性
• 由于棉田食源条件、病虫害防治、中耕等 农事活动的影响,蜘蛛和瓢虫表现出趋于 食源丰富、棉田生境条件对其发生繁殖有 利的方向迁移、扩散
3.捕食力及控害效应
蜘蛛和瓢虫都能捕食棉蚜、棉夜蛾幼虫、 棉铃虫卵和低龄幼虫等。但蜘蛛多以低龄 幼虫为主攻目标。
1头龟纹瓢虫幼虫日平均能捕食棉铃虫卵 26.8粒,捕食棉铃虫1、2龄幼虫8.6头,捕 食蚜虫22.4头。
• 寡食性:只捕食少数几种昆虫,对捕食对象 的搜捕力强,控制力大,因此利用价值较大。
• 单食性:昆虫食性单一,只捕食一种害虫,对 某种害虫有显著的催毁作用,但常随着寄主 的消灭得不到食物而死亡或飞离。
捕食性天敌昆虫的特点
1.发生期“追随性” 许多研究表明,瓢虫等捕食性天敌发生消 长与害虫发生消长的曲线大体一致,但发 生期明显滞后,表现出天敌对害虫的追随 关系
捕食性昆虫历史发展的概况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记录利用捕食性天敌昆 虫进行生物防治的国家,早在1700年前的 晋代嵇含著《南方草木状》中就记载了在 柑桔树上放养黄猄蚁,用来对付为害果树 的害虫。
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引进天敌防治案例是1888年美 国引进澳洲瓢虫(Rodolia cardinalis)防治柑桔吹 绵蚧壳虫(Icerya purchasi),此后捕食性天敌昆 虫的引进和研究利用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快速发展。
• 我国台湾在1909年就从美国引进澳洲瓢虫, 1932年经由台湾进入上海;1955年再次从 原苏联引入广州,用于防治柑桔和木麻黄 树的吹绵蚧。
• 20世纪60年代初助迁至重庆北碚防治柑桔 吹绵蚧,1963年又将此虫引进昆明防治柑 桔和圣诞树上的吹绵蚧获得成功。
种类:
包括草岭、蚁岭、蜻蜓、螳螂、猎椿、 花椿、食虫虻、食蚜蝇、胡蜂、泥蜂、 虎甲、瓢虫、步行虫、蜘蛛、青蛙、食 虫益鸟及扑食螨类等
常见害虫天敌及保护

1、赤眼蜂
赤眼蜂为卵寄生蜂,在玉米田可寄生玉米螟、 黏虫、条螟、棉铃虫、斜纹夜蛾和地老虎等鳞 翅目害虫的卵。
2、茧蜂
茧蜂大多是益虫,它们寄生于许多重要的害虫, 对害虫的发生数量起一定的控制作用。
麦蚜茧蜂
寄生于米蛾、印度谷斑螟、烟草粉斑螟、地中 海粉螟、紫斑谷螟等幼虫体外,在仓库和家庭 中常可见到。
红铃虫甲腹茧蜂
寄生于红铃虫、金刚钻、甘蔗小卷蛾、大豆食 心虫等,为卵至幼虫期寄生蜂。
螟蛉绒茧蜂
寄生于粘虫、劳氏粘虫、禾灰翅夜蛾、条纹螟 蛉、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苞虫、 稻眼蝶、棉铃虫、棉小造桥虫、斜纹夜蛾和银 纹夜蛾等许多种害虫的幼虫,茧似米粒状,颇 为醒目。
玉米螟长距茧蜂
寄生于玉米螟等幼虫。
三、昆虫病原微生物
1、白僵菌 白僵菌是一种子囊菌类的虫生真菌,分布范围
很广,它可以侵入6个目15科200多种昆虫、 螨类的虫体内大量繁殖,同时产生白僵素(非 核糖体多肽类毒素)、卵孢霉素(苯醌类毒素) 和草酸钙结晶,这些物质可引起昆虫中毒,打 乱新陈代谢以致死亡。 无残留,不污染环境。
库氏棘腹蛛
长相比较奇特,周边具突棘,雌蛛体长6~10毫米, 雄蛛体长4毫米左右,在柑橘园中主要捕食粉虱、木 虱、卷叶蛾等。
棒络新妇
分布范围较广,雌蛛体长17~25毫米,雄蛛个头只有雌 蛛的四分之一大小,该蛛颜色比较艳丽,许多人误以为
它有剧毒,实际上它的毒性不大,也不会主动攻击人类, 在柑橘园还可捕食鳞翅目类、叶蝉等害虫。
常见害虫天敌及保护
张春帆 (高级农艺师) 华宁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主要内容
一、捕食性天敌 二、寄生性天敌 三、昆虫病原微生物 四、害虫天敌的保护
什么是害虫的天敌昆虫?
第四章捕食性天敌昆虫

内颚叶 构造
和 步 甲
虎 甲 科
头比前胸 宽
下口 式
着生于 额区
唇基宽于两触 角间距
有能动 的钩
科
的 对
步 甲 科
头比前胸 窄
前口 式
着生于 颊区
唇基窄于两触 角间距
无能动 的钩
比
虎甲
步甲
3. 瓢甲科Coccinellidae
体卵圆形,背面弧形或半球 形隆起;多为红、褐、黄、 黑等色,具斑点;头一般潜 入前胸背板下,鞘翅边缘有 显著缘折;下颚须末节呈斧 状;足跗节为隐4节;多为 捕食性;是蚜虫、介壳虫、 螨类的天敌。
豆娘和蜻蜓的区别
豆娘
蜻蜓
两复眼之间分开距离较大 复眼相连或小距离分开
腹部纤细,呈圆棍状
腹部粗而扁平
前后翅形状大小相似
前后翅形状大小差异较大
休息时翅平展与身体两侧 休息时直立于背上
豆娘和蜻蜓的区别
复眼间的距离
豆娘
蜻蜓
豆娘和蜻蜓的区别
腹部、休息时的翅
豆娘
蜻蜓
翅膀
• 蜻蜓是飞行能力 最好的昆虫,飞 行速度较快。
雌
雄
(1)异色瓢虫
• 异色瓢虫属鞘翅目,瓢虫科。异色瓢虫体卵圆形。色泽和斑纹 变异甚大,大致可分为浅色型和深色型两类。鞘翅在7/8处有 1条显著横脊,是鉴定该种的重要特征。捕食同翅目的蚜虫和 木虱等昆虫。它体长5.4~8mm,宽3.8~5.2mm。
• 主要分布于北京、河北、内蒙古、山东、河南、四川、浙江、 福建等地。
喜荫蔽环境,有假死习性,初孵时, 常集中取食吹绵蚧雌成虫,以后逐渐 分散,原产于澳大利亚,是农业益虫。
4. 芫菁科Meloidae
身体瘦长,鞘翅软弱,触角 11节,丝状或锯齿状;跗节 式5-5-4;鞘翅末端常分 开;爪裂成两片;前足基节 窝开式;复变态,幼虫肉食 性,成虫植食性;可分泌斑 蝥(mao2)素。
林业用天敌昆虫介绍

林业用天敌昆虫介绍格瑞碧源一、周氏啮小蜂单价:5元一个茧每个茧4500~5000头1、原理周氏啮小蜂是美国白蛾等鳞翅目害虫蛹期优势寄生性天敌,成虫将卵产于美国白蛾等害虫蛹内,其卵吸取害虫蛹内养分并完成自身发育,将美国白蛾等害虫的蛹杀死,从而达到防治美国白蛾、杨扇舟蛾等鳞翅目害虫的目的。
2、防治对象美国白蛾、杨扇舟蛾、大袋蛾、榆毒蛾、柳毒蛾等鳞翅目害虫。
3、放蜂量周氏啮小蜂与美国白蛾、杨扇舟蛾等害虫蛹的比例为3:1。
根据调查网幕中白蛾的幼虫数量,求出平均值,再根据普查时查得的一个地区的总网幕数,得出总发生量*3,即为需要的放蜂总量。
一般而言,预防性放蜂,亩放蜂量2万头,即4-5个蜂茧;防治性放蜂,1个白蛾网幕放蜂0.5万头,即1-2个蜂茧。
4、放蜂时期美国白蛾或杨扇舟蛾等害虫蛹初期放蜂一次,蛹盛期放蜂一次,两次放蜂时间间隔7—10天,放蜂量比为1:1。
放蜂时间宜天气晴朗,气温在25℃以上,最好在上午11时到下午4时之间进行。
因为此时光线充足,湿度小,利于雌蜂飞行寻找寄主。
5、放蜂方法用铁钉穿过茧上剪开的茧皮,钉于树干胸高处,羽化后的成蜂自由飞翔寻找寄主。
周氏啮小蜂水平飞行距离一次为45米,垂直飞行一次为35米。
根据亩放蜂量的多少,布置放蜂点要均匀,点与点水平距离在50米以内。
6、禁忌禁止雨天放蜂;禁止将蜂直接放于地面,以防蚁类取食。
操作使用可见图片。
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操作。
二、管氏肿腿蜂(防治)单价:10元一管,每管100头1、防治对象管氏肿腿蜂可放蜂防治侧柏双条杉天牛、青杨天牛、松褐天牛(松材线虫的传播携带者)、桃红颈天牛、星天牛、云斑天牛、栗山天牛、粗鞘双条杉天牛等天牛类、新种白蜡窄吉丁肿腿蜂可放蜂防治白蜡窄吉丁害虫。
2、放蜂量肿腿蜂与害虫的比例为3 :1,防治体型较大的害虫,比例增加至5-7:1。
每亩放蜂1500~2500头,视天牛危害情况酌定。
林间放蜂前调查放蜂林地虫口密度,根据林分的受害程度,分别采用逐株或隔株放蜂,古柏及工程林因其本身价值高,放蜂量应适量加大,每株放蜂200~500头。
农业天敌昆虫种类及应用

农业天敌昆虫种类及应用农业用天敌昆虫主要有丽蚜小蜂、赤眼蜂、异色瓢虫、捕食螨等。
针对害虫:丽蚜小蜂----白粉虱、烟粉虱的粉虱类害虫赤眼蜂------小菜蛾、玉米螟等多种常见农业害虫异色瓢虫----捕食蚜虫捕食螨------捕食叶螨使用说明:天敌昆虫---丽蚜小蜂介绍应用范围:防治保护地蔬菜、花卉上的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对目前猖獗为害的烟粉虱寄生效果可高达90%以上,远远超过丽蚜小蜂对烟粉虱的寄生率。
生物学特性:体长约0.6mm,宽0.3mm雌虫身体黄色,翅无色透明并有金属光泽,雌虫触角末节呈桨状。
雄虫体色比雌虫略深,触角为膝状。
两性生殖可产雌蜂和雄蜂,雌蜂比约为0.6563,孤雌生殖后代全部为雄性。
蚜小蜂平均寿命7~8天,产卵前期小于24小时,第三天达到产卵高峰,单雌产卵约40粒左右。
蚜小蜂可取食粉虱若虫体液,经取食的粉虱若虫会慢慢死亡,单蜂约取食20头若虫。
蚜小蜂将卵产在若虫腹部下的叶片上,在25℃下卵3天多时间孵化,再钻入若虫体内取食,完成发育,整个发育历期约17.9天。
蚜小蜂可寄生1~4龄若虫,主要寄生3龄若虫,其次为2龄若虫,1龄和4龄若虫不利于蚜小蜂产卵,伪蛹期2~2.5天,蚜小蜂即使产卵也不能完成发育。
温度对蚜小蜂的寿命、发育历期、影响巨大,17~32℃时卵至成虫的发育历期由39.2天缩短到12.8天,温度升高,发育历期缩短。
寿命由20℃时的10.8天缩短到5.1天,高温对蚜小蜂存活有抑制作用。
温度20~32℃时,产卵量35~41粒,对桨角蚜小蜂的产卵影响不是很大。
蚜小蜂发育起点温度10.51℃,有效积温282.70日度。
20~26℃烟粉虱的内禀增长率大于桨角蚜小蜂,26~32℃温度范围内烟粉虱的内禀增长率小于桨角蚜小蜂,即大于26℃时,桨角蚜小蜂的发育速度比烟粉虱快,此时更容易控制粉虱种群的发展。
小蜂在适宜条件下是比较活泼的,扩散半径可达数百米。
吸引粉虱去搜索寄主的物质主要是粉虱所分泌的蜜露,成蜂取食蜜露后可存活28天左右。
天敌昆虫——管氏肿腿蜂的应用技术

技术推广
天敌昆虫——管氏肿腿蜂的应用技术
生物习性生物习性::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 )属膜翅目肿腿蜂科天敌昆虫,在自然界以成虫找寻并产卵于寄主体表,26℃条件下一般30d 左右完成卵、幼虫、茧、成虫的世代发育。
管氏肿腿蜂可寄生于多种林木蛀干害虫幼虫和蛹,如光肩星天牛、星天牛、松褐天牛、双条杉天牛、青杨天牛、栗山天牛、云斑天牛、桃红颈天牛等,寄生率35%-86%。
应用虫态应用虫态::管氏肿腿蜂成虫。
释放时间释放时间::在每年4月底-5月初的天牛蛹期(天牛成虫羽化之前)或7-8月的天牛幼虫期。
方法用量方法用量::天敌释放前做好虫情调查。
天敌释放时选择有新鲜天牛虫粪孔的植株,点株式释放。
一般每株被害树上释放1管成虫(80-100头/管),每公顷释放80-100管,具体可根据害虫虫口密度高低适当增减释放数量。
技术优点技术优点::管氏肿腿蜂对小型天牛寄生效果更好,对大型天牛效果防治要掌握适当的放蜂期和放蜂量,也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天牛具有操作简便、省工省时、不伤害天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且能实现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
技术成果来源:江苏省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珍贵彩色树种主要蛀干害虫防控新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编号LYKJ[2017]32)。
天敌昆虫

11 The Japanese beetle larva (grub)
on the right has milky disease caused by a bacteria.
12
A spider eating an insect.
13 A lacewing larva eating an aphid
③ 充分了解引进天敌在原产地或轻发生地的气候、生
态等情况。需要注意的是从国外常规地引入天敌昆 虫常存在一种潜在的危险,即易于将危险性病虫及 其它寄生昆虫等同时带入,因此应相应地加强植物 检疫工作。引进的天敌昆虫,应选繁殖力强、繁殖 速度快、生活周期短、性比大、适应能力强,寻找 寄主的活动能力大,并和害虫的生活习性比较相近 。
赤眼蜂的生活史
赤眼蜂成虫对寄主检验
寄 生
羽 化
南方--- 捕食螨
虫害的生物防治
1. 利用天敌昆虫防治
( 1 )天敌昆虫的保护和利用 ① 直接保护 ② 应用农业技术措施进行保护:这主要是通过改变田间小气
候,据供天敌昆虫的补充寄主,保证天敌昆虫有足够的营养
食料,减低死亡率,提高寄生率,增加田间天敌昆虫数量。
Adult Green Lacewing
Common Green Lacewing The larvae have elongate spindleshaped mandibles (Fig.). These characteristic mandibles readily distinguish them from ladybird beetle larvae. The larvae are very active in seeking their prey, and obtain their food by puncturing the body of the victim and extracting the body fluids with their unusual mouth-part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天敌昆虫大全(附图)
常见天敌昆虫大全(附图)2017-03-16 北京市植物总医院北京市植物总医院微信号BPPS_BGHoP
功能介绍北京市植物总医院由北京市植物保护站建立并运行,面向全市广大农民和市民提供公益、绿色、科学、专业的农业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咨询、阳台农业管理技术、绿色防控技术及产品示范推广等服务。
天敌昆虫是一类寄生或捕食其它昆虫的昆虫。
它们长期在农田、林区和牧场中控制着害虫的发展和蔓延。
捕食性天敌昆虫
捕食性天敌昆虫较其寄主猎物一般情况下都大,它们捕获吞噬其肉体或吸食其体液。
1.螳螂
螳螂可捕食40余种害虫,如蝇、蚊、蝗、蛾蝶类及其幼虫和裸露的蛹、蟋蟀等小型昆虫,蝉、飞蝗、螽斯等大型昆虫。
可作为蚜虫、大蜡螟、玉米螟、菜粉蝶、土元、黄粉虫等害虫的天敌。
2. 瓢虫科瓢虫科昆虫的食性大致可分为植食性、菌食性和捕食性三大类。
捕食性瓢虫在植物上捕食蚜虫、介壳虫、粉虱、叶螨等。
显盾瓢虫捕食蚜虫盔唇瓢虫捕食蚧壳虫小毛瓢虫捕食粉虱、叶螨小艳瓢虫捕食粉虱、叶螨
植食性瓢虫取食茄科、葫芦科和豆科植物,成为重要的农业
害虫。
菌食性的瓢虫以真菌(白粉病的菌丝及孢子)为食。
食菌瓢虫(二十星菌瓢虫成虫)3. 捕食螨
捕食螨有时有助于防治植食螨。
比如智利螨、钝绥螨、畸螯螨等智利螨钝绥螨畸螯螨
棉叶螨,也叫棉红蜘蛛,在中国五大棉区均有为害。
柑桔红蜘蛛会使桔子的产量大大减少。
4. 草蛉
草蛉能捕食多种害虫。
据初步统计有粉虱、红蜘蛛、棉蚜、菜蚜、烟蚜、麦蚜、豆蚜、桃蚜、苹果蚜、红花蚜等多种蚜虫,另外该种还喜欢吃很多种害虫的卵,诸如棉铃虫、地老虎、银纹夜蛾、甘兰组蛾、麦蛾和小造桥虫等的卵,都在其食物范围之内。
5. 蝽
花蝽科、盲蝽科、姬猎蝽科的蝽可捕食叶蝉、飞虱、蚜虫、蓟马、棉叶螨及棉蛉虫卵等害虫。
6.食蚜蝇
食蚜蝇中的捕食性种类以捕食蚜虫为主,是蚜虫、介壳虫、粉虱、叶蝉、蓟马、鳞翅目小幼虫等的有效天敌。
寄生性天敌昆虫
内寄生昆虫的幼虫生活于寄主体内,外寄生昆虫生活于寄主体外。
1. 赤眼蜂
赤眼蜂为卵寄生蜂,在玉米田可寄生玉米螟、黏虫、条螟、棉铃虫、斜纹夜蛾和地老虎等鳞翅目害虫的卵。
2. 缨小蜂科
主要寄生于黑尾叶蝉和棉花害虫棉叶蝉。
3. 茧蜂
茧蜂大多是益虫,它们寄生于许多重要的害虫,对害虫的发生数量起一定的控制作用。
麦蛾茧蜂,寄生于米蛾、印度谷斑螟、烟草粉斑螟、地中海粉螟、紫斑谷螟等幼虫体外,在仓库和家庭中常可见到;
红铃虫甲腹茧蜂,寄生于红铃虫、金刚钻、甘蔗小卷蛾、大豆食心虫等,为卵至幼虫期寄生蜂;
螟蛉绒茧蜂,寄生于粘虫、劳氏粘虫、禾灰翅夜蛾、条纹螟蛉、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稻眼蝶、棉铃虫、棉小造桥虫、斜纹夜蛾和银纹夜蛾等许多种害虫的幼虫,茧似米粒状,颇为醒目;玉米螟长距茧蜂,寄生于玉米螟等幼虫;斑痣悬茧蜂,寄生于棉小造桥虫、棉铃虫、紫四眼尺蛾、棉大卷叶螟、桑红腹灯蛾、桑螟、桑剑纹夜蛾、瓜绢螟、甜菜夜蛾、斜纹夜蛾、银纹夜蛾、烟夜蛾、粘虫、稻苞虫、梨小食心虫等害虫的幼虫,其茧如小麦粒,有丝悬挂。
4. 寄蝇
寄蝇是农、林、果、菜害虫的寄生性天敌之一,凡鳞翅目和叶蜂类昆虫的幼虫大都能被寄蝇寄生;在植物的茎干内生活的天牛、木蠹蛾幼虫,生活在土壤中的金龟子幼虫,亦被寄蝇寄生;水生的大蚊幼虫,有冠毛长喙寄蝇寄生;毛翅目昆虫幼虫有沼石水寄蝇寄生;寄蝇尚可寄生于甲虫、蝽象等成虫体内。
因而是影响多种害虫发生数量的重要生物因子。
阅读精选留言该文章作者已设置需关注才可以留言写留言该文章作者已设置需关注才可以留言写留言加载中以上留言由公众号筛选后显示了解留言功能详情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