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健身运动处方教案11

合集下载

健身跑运动处方

健身跑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班级:XXXXXX姓名:XXXXXX'学号:XXXXXX健身跑运动处方一、运动目的:强身健体,提高有氧耐力,提高心肺功能,兼顾力量。

二、运动方式:运动场跑步、徒手力量练习。

三、运动强度:以心率、脉搏调控运动强度时,运动时最高心率不超过[220-19×]。

四、注意事项1、在跑步时要调节好跑步速度,姿势、动作要正确;如感到吃力,可缩短快跑时间;跑完步后进行深呼吸,呼吸均匀后再进行力量练习。

2、有身体不适或感冒、发烧等症状时,将暂停实施运动处方。

3、在锻炼时会根据自己的感觉(轻松或吃力),稍微调节运动强度,以锻炼后第二天不感觉疲劳为宜。

4、选择良好的锻炼环境,避免在严寒、酷暑、风暴等恶劣环境下锻炼。

5、锻炼前后注意适宜补液,防止脱水。

6、根据能量平衡和膳食平衡的原则,调节好自己的饮食。

五、1—12周的运动处方第一周的运动处方1、运动频度:2—3次(隔天休息)2、运动时间:30—40分钟。

3、运动强度:运动时心率:115—140次/分。

4、运动内容:(1)低强度慢跑5分钟,在慢跑时或结束时做一些头颈、肩、腰、髋、膝等关节部位的轻微活动;(2)强度低的慢跑与强度稍大的快跑轮换20分钟,可采用慢跑4分钟,接快跑50秒,轮换进行;(3)俯卧撑:2—3组,第一组6次,第二组8次,第三组10次,组间歇1—3分钟;》(4)放松慢走5分钟,在放松慢走时或结束时做一些头颈、肩、腰、髋、膝等关节部位的活动;第二周运动处方1、运动频度:2—3次(隔天休息)2、运动时间:30—40分钟。

3、运动强度:运动时心率:115—140次/分。

4、运动内容:(1)低强度慢跑5分钟,在慢跑时或结束时做一些头颈、肩、腰、髋、膝等关节部位的轻微活动;(2)强度低的慢跑与强度稍大的快跑轮换25分钟,可采用慢跑4分钟,接快跑50秒,轮换进行;(3)俯卧撑:3组,第一组6次,第二组8次,第三组10次,组间歇1—3分钟;第三周的运动处方1、运动频度:2—3次(隔天休息),2、运动时间:30—45分钟。

运动处方教案

运动处方教案

注:①X=上臂部皮褶厚度(mm)+肩胛下部皮褶厚度(mm);②引自全国体育学院 教材委员会. 运动医学.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体制百分比
皮褶厚度测量法,是通过对身体某些部位的皮褶 厚度进行测量,将测得结果代入公式再计算体制 百分比的一种计算方法。主要测量部位有两个: 肱三头肌、肩胛下角。
第二章 运动处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有氧运动 评定运动强度的指标 评定心脏功能和制订运动处方的 常用指标 F.C.的评定 运动处方的制订
第一节 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的概念: 有氧运动是指运动时可以得到充足的氧
气供应,供能的主要物质——糖可以完全分 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供 给人体长时间运动,称为“有氧系统”或” 有氧代谢系统”。有氧运动是指运动时以有 氧代谢系统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有氧运动 可以持续很长时间,也被称为耐力练习。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良的生活方 式引起的疾病增多且有老年病年轻化的趋 势,大众健身引起人们的重视。运动处方 在以提高国民体质、增进健康、预防慢性 病的健身活动中能正确指导健身者科学的 进行锻炼,以较短的时间、较轻的体力负 荷,取得较大的锻炼效果。
运动处方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运动处方源于现代康复医学。1954年,美国生 理学家曾提出“运动处方”的概念由于运动处方 被用于冠心病的康复,引起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 的一场革命而受到重视。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正式采用了“运动处方”这一术语,使 “运动处方”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
但心率的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用同样的强度做 功时,不同人的心率并不相同。反之,不同的人或同一 个人在不同时期内,虽然心率相同,但是其做功的强度 可能并不相同。但是,对于某一测试者,在一定时期内, 他的心率与运动强度成正比,所以还是可以用心率来表 示运动强度的。

运动处方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处方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处方课程教学大纲运动处方课程教学大纲引言:运动是保持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运动处方课程则是一种旨在帮助人们制定个性化运动计划的教学方案。

本文将探讨运动处方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其对个体健康的重要性。

一、课程目标运动处方课程的目标在于帮助个体改善身体素质、增强体能能力、预防疾病和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课程旨在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内容1. 健康评估:课程开始时,通过体检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个体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包括身体指标、生活习惯、疾病史等。

这一步骤对于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至关重要。

2. 目标设定:根据个体的健康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运动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是可量化的,例如减轻体重、增加肌肉力量、改善心血管健康等。

3. 运动方案:根据个体的目标和健康状况,设计适合的运动方案。

这些方案应该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不同类型的运动,以满足个体的全面需求。

4. 运动指导:为个体提供正确的运动指导,包括运动技巧、姿势正确性、呼吸方法等。

这有助于个体在运动中减少受伤风险,提高运动效果。

5. 定期评估:在运动处方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定期进行评估,以监测个体的进展情况并调整运动计划。

这有助于确保运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三、教学方法1. 个体化指导:运动处方课程应该注重个体差异,根据个体的需求和能力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

教师应该与个体进行面对面的指导,确保他们正确地理解和执行运动计划。

2. 互动学习:通过小组讨论、互动活动等方式,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这有助于学员间的学习和经验分享,提高整体的学习效果。

3. 实践训练:在课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实践训练的机会,让学员亲身体验不同类型的运动,并学习正确的运动技巧和方法。

四、实施与评估1. 实施方式:运动处方课程可以在健身房、学校、社区等场所进行实施。

可以采用个别指导、小组指导或集体指导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式。

运动处方实用PPT学习教案

运动处方实用PPT学习教案

1. 病史和运动史调查
2. 健康检查
(1)体格检查
(2)临床检查
目的是对锻炼者当前的健康状况进
行评价,了解是否有潜在的疾病或危险因
素,判断能否进行系统的负荷运动,防止 运动事故发生。
第24页/共47页
健康检查主要项目和内容如下:
• 人体测量及身体脂肪测定
• 心脏功能:脉搏、血压、心电 图等。
准)
下限靶心率=(个体最大心率-安静心率)×0.6+安静心率 上限靶心率=(个体最大心率-安静心率)×0.8+安静心率 个体%HRmax) 表示法
最大心率百分比是指运动时
的心率占个体最大心率的百分数。
运动强度
50
60
70
80
(%HRman)
运动运心率动时1心10 率与12运0 动强140度关1系60
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柔韧性等机能的能力。
1. 12分钟跑体力测验。
要求:
(1)35岁以下,身体健康;
(2)有半年以上运动经历;
(3)为参加12分钟跑至少进行了6周的运动。
2. 2400米跑
第28页/共47页
( 四)
制 订 运 动 处 方
第29页/共47页
第30页/共47页
三、制订运动处方应注意的事项
• 肺功能:肺活量、时间肺活量、 肺通气量等。
• 运动负荷试验:功率自行车、 跑台等。
• 体力测验:1第225分页/共4钟7页 跑测验及运 动能力测验等。
(二) 运动试验
运动试验的目的主要是了解锻炼者
对运动负荷的反应,评定心脏功能,发现
潜在的心血管等疾病,确认是否能够参加
运动锻炼;通过运动试验测得运动的最大

科学的运动处方

科学的运动处方

科学的运动处方1. 为什么需要科学的运动处方?• 1.1 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1.2 预防慢性病发生• 1.3 改善心理健康• 1.4 增强免疫力2. 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的原则• 2.1 个性化• 2.2 安全性• 2.3 渐进性• 2.4 多样性3. 科学的运动处方的要素• 3.1 运动类型选择– 3.1.1 有氧运动– 3.1.2 筋骨运动– 3.1.3 柔韧性运动• 3.2 运动频率• 3.3 运动强度• 3.4 运动时长4. 科学的运动处方的制定过程• 4.1 调查和评估– 4.1.1 个人信息收集– 4.1.2 健康状况评估– 4.1.3 运动历史与兴趣了解• 4.2 目标设定– 4.2.1 确定长期目标– 4.2.2 制定短期目标• 4.3 制定运动计划– 4.3.1 确定运动类型及频率– 4.3.2 设定运动强度与时长– 4.3.3 制定周计划及每日计划• 4.4 监测与调整– 4.4.1 运动过程中的监测指标– 4.4.2 调整运动计划的时机– 4.4.3 遇到困难时的解决方案5. 科学的运动处方的实例• 5.1 案例一:减肥– 5.1.1 目标设定:每周减少1公斤体重– 5.1.2 运动计划:每周进行3次有氧运动,每次60分钟,运动强度达到中等水平– 5.1.3 监测与调整:每周测量一次体重,并根据进展情况微调饮食和运动计划• 5.2 案例二:增强肌肉力量– 5.2.1 目标设定:增加上肢肌肉力量– 5.2.2 运动计划:每周进行2次筋骨运动,每次30分钟,包括俯卧撑、举重等– 5.2.3 监测与调整:每周记录一次运动重量和次数,并逐渐增加负荷以提高力量6. 科学的运动处方的优势与注意事项• 6.1 优势– 6.1.1 个性化的运动计划更容易坚持– 6.1.2 根据身体状况进行运动可最大程度地避免运动损伤– 6.1.3 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可以更好地达到预期效果• 6.2 注意事项– 6.2.1 制定运动计划前需充分了解个人健康状况– 6.2.2 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避免运动过度– 6.2.3 运动过程中注意自身的身体信号,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停止运动并咨询专业人士7. 结论科学的运动处方能够根据个人的需求制定出最适合的运动计划,通过合理的运动来提高身体健康水平、预防慢性病发生、改善心理健康和增强免疫力。

运动处方教案

运动处方教案

最新运动处方教案一、教案简介最新运动处方教案是一套针对不同人群和运动需求设计的个性化运动指导方案。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员了解和掌握运动处方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如何为自己和他人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以达到增进健康、提高运动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运动处方的概念、作用和意义。

2. 掌握运动处方的基本制定原则。

3. 学会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

4. 提高学员的运动素养和健康意识。

三、教学内容1. 运动处方的定义和意义2. 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3. 运动处方的制定方法和步骤4. 不同人群的运动处方实例5. 运动处方的实施和监测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运动处方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人群的运动处方实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

4. 实践操作法:学员互相制定运动计划,并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互动:评估学员对运动处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估学员分析问题和制定运动计划的能力。

3. 实践操作:评估学员运用运动处方实施运动计划的效果。

4. 课后作业:评估学员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运动处方的定义和意义,讲解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

2. 第3-4课时:讲解运动处方的制定方法和步骤,分析不同人群的运动处方实例。

3. 第5-6课时:分组讨论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进行实践操作。

4. 第7-8课时:讲解运动处方的实施和监测,评估学员对运动处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 第9-10课时:分析案例,评估学员分析问题和制定运动计划的能力。

6. 第11-12课时:进行课后作业,评估学员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最新运动处方教案教材。

2. 课件:运动处方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的PPT课件。

3. 案例材料:不同人群的运动处方实例。

4. 实践器材:运动场地、运动器材等。

学生科学健身教案模板范文

学生科学健身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科学健身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正确的健身动作。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科学健身的能力,提高身体素质。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健身活动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科学健身的基本原则2. 常见健身动作的示范与讲解3. 锻炼计划的制定与执行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科学健身的意义,激发学生兴趣。

(2)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2. 讲解与示范(1)讲解科学健身的基本原则,如循序渐进、全面锻炼、持之以恒等。

(2)示范常见健身动作,如跑步、跳绳、仰卧起坐、俯卧撑等。

3. 学生练习(1)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2)鼓励学生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4. 教学总结(1)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科学健身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制定个人健身计划,持之以恒地锻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科学健身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练习中的动作规范程度。

3. 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次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总结,分析优点与不足。

2.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以下为教案范文:教案名称:科学健身基本动作与原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健身的基本原则。

2. 学会跑步、跳绳、仰卧起坐、俯卧撑等常见健身动作。

3. 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科学健身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科学健身的基本原则2. 常见健身动作的示范与讲解3. 锻炼计划的制定与执行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科学健身的意义,激发学生兴趣。

(2)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

2. 讲解与示范(1)讲解科学健身的基本原则,如循序渐进、全面锻炼、持之以恒等。

(2)示范跑步、跳绳、仰卧起坐、俯卧撑等常见健身动作。

3. 学生练习(1)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大学体育运动处方教案

大学体育运动处方教案

课时:1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处方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体育运动处方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教学重点:1. 体育运动处方的概念和作用。

2. 制定体育运动处方的基本步骤。

教学难点:1. 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体育运动处方。

2. 如何确保体育运动处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学生自我评估表3. 运动处方模板4. 相关运动器材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体育运动处方的概念和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制定体育运动处方?二、讲授新课1. 介绍体育运动处方的概念和作用。

- 体育运动处方是指根据个体健康状况、体质、运动能力等因素,制定出适合个人特点的体育锻炼方案。

- 作用:提高锻炼效果,预防运动损伤,促进身体健康。

2. 讲解制定体育运动处方的基本步骤。

- 第一步:自我评估。

包括健康状况、体质、运动能力等方面。

- 第二步:选择运动项目。

根据个人兴趣和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

- 第三步:制定运动计划。

包括运动时间、运动强度、运动频率等。

- 第四步:实施运动处方。

在锻炼过程中,注意观察自身反应,适时调整运动处方。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个案例,让学生分析如何根据案例制定体育运动处方。

2.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案例制定自己的体育运动处方。

四、实践操作1. 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利用运动处方模板,制定自己的体育运动处方。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定运动处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体育运动处方的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体育运动处方,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体育运动处方的概念和作用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制定体育运动处方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的表现,如运动效果、运动损伤等。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体育竞赛,检验体育运动处方的实际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