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处方的制定

合集下载

运动处方的制定

运动处方的制定

第二节运动处方的制定一、运动处方的内容运动处方的内容大体上包括七项:运动的目的、运动种类、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度以及注意事项和调整。

(一)运动的目的依据性别、年龄、爱好和身体健康状况、职业的不同,运动的目的也是多方位的,它包括:强身保健、防治疾病、健美减肥、消遣娱乐以及提高运动的成绩等等。

(二)运动种类走、如:运动种类大体上可以分为日常运动、劳动和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运动形式,跑、跳、投;利用工具、将对象物间接移动而助自身运动的运动,羽毛球、乒乓球和网球等一些项目和种类。

1.对外界,利用运动器官移动的运动(跑、走等)。

2.将对象直接移动、以便帮助自身活动的运动(投掷、篮球、足球、排球等)。

3.在固定器械上的运动(双杠、单杠等)无氧运动以及有氧运动、从运动生理学中氧的代谢程度上来看,可以将运动分为三种:混合运动。

有氧、无氧以及混合项目1—2 图表有氧运动无氧运动混合运动步行短距离跑足球慢跑举重橄榄球自行车拔河手球网球跳跃项目篮球排球投掷冰球高尔夫球肌力训练间歇训练在运动实践中,由于个体机能的差异,在同一项目的运动中,如短距离加速跑,体力强的人就是有氧运动,而体力较差的人则有可能变成无氧运动。

再如按照运动形式,长跑运动、放松慢跑都是有氧运动,但是在正式的比赛中即为无氧运动。

所以,运动项目的辨别不能一概的评判是有氧还是无氧运动。

(三)运动项目运动项目是指根据不同体育运动参加者不同的目的,有选择的、有针对性的制定活动内容。

例如,为了健身或改善心脏功能和代谢,或者为了预防现代社会中出现的“亚健康”、“文明病”、老年病而选择的耐力性项目,主要包括有氧代谢为主的走、慢跑、游泳、自行车等活动;为了增强肌肉,宜选择力量性项目;为了松弛精神,预防高血压和神经衰弱,可选择太极拳、保健按摩、散步和放松体操等。

(四)运动强度运动强度指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运动量。

运动量是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的乘积。

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定量化和科学化的核心问题,而运动量也是取得锻炼效果与安全性的关键。

运动处方制定的六个方面

运动处方制定的六个方面

运动处方制定的六个方面运动处方制定是指根据个体的身体状况、健康目标、运动能力和兴趣爱好等因素来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

一个合理的运动处方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改善身体健康,还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和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在制定运动处方时,需要考虑以下六个方面。

1.健康状况分析:在制定运动处方之前,首先需要对个体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

这包括调查个体的身体症状、基本健康指标(如体重、血压、血脂、血糖等)以及家族病史等。

通过这些信息,可以评估个体的健康风险,判断是否存在潜在的健康问题。

2.目标设定:制定运动处方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根据个体的健康状况和需求来设定合理的运动目标。

这些目标可能包括改善心肺健康、增强肌肉力量、改善柔韧性、减轻压力等。

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可以激励个体坚持运动并获得期望的效果。

3.运动选择:根据个体的健康状况和目标,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有氧运动(如跑步、骑自行车、游泳)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力;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柔韧性训练可以保持关节灵活性。

运动处方需要根据个体的情况来安排运动方式和时间。

4.运动强度:运动处方还需要根据个体的运动能力来确定运动强度。

无论是有氧运动还是力量训练,都需要根据个体的个人极限和疲劳来确定适当的强度。

运动处方可以包括每周的运动频率、单次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等指标,以帮助个体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

5.运动进展:运动处方还应具有一定的进展性。

根据个体的运动能力和身体适应性,逐渐增加运动的时间、强度和难度。

适当的进展可以帮助个体逐渐适应运动负荷,提高身体素质,防止运动过载和受伤。

6.安全措施:在制定运动处方时,还需要考虑个体的安全问题。

根据个体的身体状况和运动需求,要求合理的热身和放松,以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对于有潜在健康问题的个体,需要特别关注运动安全并与医疗专业人员协商。

总结起来,运动处方制定需要考虑个体的健康状况、目标设定、运动选择、运动强度、运动进展和安全措施等六个方面。

运动处方制定的六个方面

运动处方制定的六个方面

运动处方制定的六个方面如何制定一份运动处方。

第一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需求在制定一份有效的运动处方之前,首先要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需求。

这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病史调查和健康评估来完成。

通过询问患者的过去运动经历、现有健康问题和目标,医生或运动咨询师可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特定需求。

第二步:确定运动目标在了解了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需求后,下一步是帮助患者确定运动目标。

运动目标可以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长期目标可能包括减肥、增加肌肉质量、改善心血管健康等。

短期目标可以是在短时间内提高某项运动能力或减少特定身体问题。

第三步:选择合适的运动类型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运动类型是制定运动处方的关键。

不同的运动类型对身体的影响不同。

一般来说,患者可以选择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性训练和平衡训练等。

对于肥胖患者,有氧运动可能更适合帮助他们减肥和改善心血管健康。

而对于想增加肌肉质量的患者,力量训练可能更有效。

第四步:制定适当的运动强度和时长在选择了合适的运动类型后,下一步是制定适当的运动强度和时长。

运动处方应该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目标调整。

运动强度可以根据心率、呼吸频率或RPE(运动前感知评分)来确定。

运动时长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目标来确定,一般建议每次运动至少30分钟。

第五步:安排适当的运动频率和休息时间核算运动频率和休息时间是制定运动处方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运动频率取决于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目标。

一般来说,健康成人每周至少要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和两次力量训练。

休息时间对于身体的恢复和适应也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安排运动和休息时间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运动并避免受伤。

第六步:监测和调整最后一步是监测和调整运动处方。

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需求可能会随时间而变化,因此运动处方也需要不断调整来适应这些变化。

通过定期监测患者的进展和调整运动强度、时长和频率,可以确保运动处方的效果并帮助患者达到他们的运动目标。

综上所述,制定一份运动处方需要六个方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需求、确定运动目标、选择合适的运动类型、制定适当的运动强度和时长、安排适当的运动频率和休息时间、以及监测和调整。

制定运动处方的内容

制定运动处方的内容

制定运动处方的内容制定运动处方是健身教练根据个人情况制定的一种定制化的运动计划。

运动处方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个体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以提高身体健康状况、增进健康水平和改善体形。

制定运动处方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健康评估:在制定运动处方之前,健身教练会首先进行健康评估,了解个体的身体状况、健康问题、运动经验、个人目标等。

这有助于确定一个适合个体的运动处方。

2. 目标制定:根据个体需求和目标,健身教练可以帮助制定具体的健身目标,例如减重、增肌、增强体能等。

目标的设定需要考虑个体的体质状况、日常生活习惯和能力水平。

3. 运动方式:根据个体的需求和健康状况,制定适合的运动方式。

运动方式可以包括有氧运动、无氧运动、柔韧性训练等。

根据个体的兴趣、身体状况和时间安排,运动方式可以选择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瑜伽等。

4. 运动频率和时长:根据个体的情况,制定适合的运动频率和时长。

运动频率一般建议为每周3-5次,每次约30-60分钟。

运动时长可以根据个体的体力水平、日常活动量和运动方式灵活调整。

5. 强度和负荷:根据个体的体力水平和运动经验,确定适当的运动强度和负荷。

强度可以通过心率和RPE(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来调节,以达到合理的身体挑战和锻炼效果。

6. 逐渐增加:针对运动初学者,应该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负荷,以避免受伤和过度疲劳。

健身教练可以给予指导,制定适合个体的逐步增加计划,使运动过程更科学和有效。

7. 全身训练:制定运动处方时,应该考虑到全身的锻炼需求,使各个肌群得到均衡锻炼。

可以通过设计全身性训练计划,包括推、拉、腿部和核心训练,以达到全面锻炼的效果。

8. 休息和恢复:制定运动处方时,要充分考虑个体的休息和恢复需求。

合理的休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身体回复和适应运动负荷,预防过度训练和伤病的发生。

9. 健康食谱:运动处方的内容还可以包括一些健康饮食建议,以帮助个体更好地满足运动需求和促进身体健康。

制定运动处方的5个原则

制定运动处方的5个原则

制定运动处方的5个原则
1、定要明确既定地处方,确定健身目标和运动原则:为了达到最好的
体质和身体素质水平,首先要确定自己的运动目标,如减肥减重,训
练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和锻炼肌肉,提高全身体力等。

2、选择合理的运动方式和训练方案:合理的定制运动处方,要从体质、年龄和患的病症分析,结合改善健身状况、增强体能水平,以及提高
乐趣这三个因素考虑,并且运动内容形式要有一定的变化,必要时,
可使用一些抗体器械或体力训练机,根据患者体能水平及训练效果,
及时调整训练强度和结构。

3、科学安全,选择温和运动方式:要因材施教,体力弱的患者要选择
温和的运动,比如走路等,避免力型运动,比如徒步登山,减少运动
前的热身,防止激烈的运动及发动机。

4、谨慎使用药物:如果发现有任何运动后不适症状,及时停止运动,
并及早咨询医生,避免使用所有贴身或补药,不滥用药物,以免发生
不必要的危害。

5、定期调整指导:要定期更新患者体质和目标,并将运动安排更加精细,指导患者认清运动的实际效果,确定合理的把控训练,控制完成
效果,以及协助患者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运动处方制定和实施

运动处方制定和实施

运动处方制定和实施运动处方是指根据个体的身体状况、健康目标和运动能力,制定出一套个性化的运动计划。

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是运动健康管理的关键环节,可以帮助人们更科学地进行运动锻炼,提高健康水平。

本文将介绍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一、运动处方的制定1. 评估个体身体状况:运动处方的制定需要先对个体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心率、血脂、血糖等指标的检测。

通过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了解个体的健康状况和潜在风险。

2. 确定健康目标:根据个体的身体状况和健康需求,制定出合理的健康目标。

比如,减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体力等。

健康目标应该具体、可量化,并且符合个体的健康状况和能力。

3. 设计运动计划:根据个体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目标,设计出一套个性化的运动计划。

运动计划要包括运动种类、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在设计运动计划时,需要考虑到个体的运动能力和时间安排,确保运动计划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二、运动处方的实施1. 了解运动技巧:在实施运动处方之前,个体需要了解所选择的运动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比如,如果选择跑步作为运动方式,个体需要学习正确的跑步姿势、呼吸方法和防护措施等。

2. 渐进式运动:运动处方的实施需要渐进式进行,即从低强度、低频率开始,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运动频率。

这样可以避免运动过度造成的伤害和不适,同时也可以提高运动的效果。

3. 定期评估和调整:在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身体状况的评估,比如每个月检测一次身体指标。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运动计划,确保运动处方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4. 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运动处方的实施还需要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个体应该坚持按照运动计划进行运动,保持规律的运动频率和运动时间。

同时,个体还应该注意休息和恢复,避免过度训练和运动损伤。

5. 监督和指导:在实施运动处方的过程中,个体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监督和指导。

比如,可以请教运动教练或健康管理师,帮助制定和调整运动计划,提供正确的运动指导。

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康复指导

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康复指导

康复指导可以帮助患者恢复社 交和职业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指导可以帮助患者建立自 信和自尊,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指导的步骤
评估损伤情况
观察患者的运动表现, 了解其运动能力
询问患者的病史,了 解其受伤原因和病程
检查患者的身体状态, 包括肌肉、骨骼、关
节等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 了解其对康复的期望
和态度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 相应的康复计划和指
康复指导可以帮助 患者恢复身体功能, 减少再次受伤的风 险。
康复指导可以指导 患者进行正确的运 动和锻炼,避免错 误的运动方式导致 再次受伤。
康复指导可以指导 患者进行正确的饮 食和营养补充,增 强体质,减少再次 受伤的风险。
康复指导可以指导 患者进行正确的心 理调适,避免心理 压力过大导致再次 受伤。
根据个体反馈及时调整运动处方
定期评估运动效果,根据个体反馈调整运动处方 关注个体运动过程中的不适和疼痛,及时调整运动处方 结合个体的运动习惯和喜好,调整运动处方 考虑个体的运动能力和健康状况,调整运动处方 结合个体的运动目标和需求,调整运动处方
注意事项与建议
注意个体差异和禁忌症
制定运动处方时,要考虑个体的体质、健康状况、运动能力等因素 禁忌症包括但不限于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疾病 运动处方的制定应由专业医生或康复治疗师进行 运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个体的反应和感受,及时调整运动强度和方式 运动后,要注意个体的恢复情况,避免过度疲劳和损伤
运动类型:根据患者的身体 状况和康复需求选择合适的 运动类型,如有氧运动、力 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运动时间:根据患者的身体状 况和康复需求确定运动时间, 如每次多长时间、每周几次等。
制定运动计划

53运动处方制定原则和身体活动咨询的5A模式

53运动处方制定原则和身体活动咨询的5A模式
1.1.4帮助(Assist)
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提供合适的帮助,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表 示理解。对所取得的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
1.1.5随后的安排(Arrange follow-up)
向病人重申所确定要实行的计划,安排随后的日程(如我每两周会 与你联系,检查一下您进展的怎么样了。)
1.2应用行为改变阶段模式指导身体活动的开展
(intensity)、时间(time)和类型(type) 2.3确定活动进度 2.4预防意外
三、单纯性肥胖患者运动处方制定
目标:增加能量消耗、减控体重,保持和增加瘦体重,改变身体成分分布、 减少腹部脂肪,改善循环、呼吸、代谢调节功能 。 ➢ 制定运动处方之前,有必要进行运动前的医学检查和医生监督下的运
1.1身体咨询活动的5A模式
1.1.2建议(Advice)
提供改变所带来的个性化风险和益处,提供生理学指标,清晰且强 烈建议就诊者改变目前状况。
1.1.3共识(Agree)
向病人描述可进行干预的一些方案。与病人一起商量一个干预方案, 找到适合病人行为阶段的干预措施,并达成共识
1.1身体咨询活动的5A模式
➢ 由于肥胖本身就是发生运动损伤的危险因素,对于体重特别 高、日常又缺乏运动者,开始锻炼时更需采取保护措施;
➢ 运动大量出汗的情况下,应合理安排补液。
四、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处方制定
目标:促进肌肉摄取葡萄糖,辅助降低血糖,预防和治疗与糖尿病有关的 并发症;改善心血管功能,改善血脂和血压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 应在全面的疾病诊断和运动能力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
CVD危险因素数目
≥2
<2
年龄 家族史 吸烟史 静坐少动生活方式 肥胖高血压 脂代谢紊乱糖尿病前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龄 (岁)
女 1级 很差 2级差 3级 及格 4级好 5级 很好 6级 优秀
13--19 <1600 1600~
1890~ 2065~ 2290~ >2415 1775~ 1950~ 2145~ >2320 1680~ 1890~ 2065~ >2225 1570~ 1775~ 1985~ >2145 1490~ 1680~ 1890~ >2080
游泳
游泳健身运动是利用人体在水中受到浮 力、阻力、磨擦力,以及人体在水中处 于失重状态下进行锻炼的一种全身运动, 适合于各类人群。 游泳健身运动的强度与跑步大体相似, 每分钟心率可控制在180减去年龄数,再 减去10,比如一个60岁的人,其游泳时 的心率可控制在每分钟180-60-10= 110次,运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周 不少于3次。
1.健身运动处方的制定原则 2.制定健身运动处方的步骤和方法
健身运动处方的制定原则
个性化
专门性
四条原则
适时调整
安全性
健身运动处方的制定程序
1.制订前要对自己的体能、健康状况、各 项素质进行检查与预测。 2.运动试验和体质测试。 3.确定目标。 4.选择运动。 5.制定健身运动处方。
制定健身运动处方的方法
慢跑
慢跑是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有氧代谢运动方法,对保持 良好的心脏功能,防止心脏功能衰退,预防肌肉萎缩,防 治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肥胖症等,都具有良好的 作用。 慢跑的速度不宜太快,要保持均匀速度,主观上不感觉难 受,客观上以每分钟心率控制在180减去年龄数为宜。例 如一个60岁的人,其慢跑时的心率应为每分钟180-60= 120次,运动时间不少于20分钟,每周不少于4次。 对于慢性病患者宜选择强度小、时间短的方案,中老年及 体质较差者宜选择强度小而持续时间较长的方案,年轻人 及体质较好者,宜选择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短的方案。
运动处方的制定
运动处方的概念
运动处方的概念最早是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在 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及对冠 心病等疾病的康复训练的开展,运动处方开始受 到重视。 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始使用运动处 方术语,从而在国际上得到认可。 运动处方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和科学地锻 炼的一种方法。
运动处方的完整概念
运动处方的完整概念是:康复医师或体 疗师,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 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和体力测 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 状况,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种类、运 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提出运 动中的注意事项。
运动处方的分类
运动处方
健身运动处方
竞技运动处方
跑走交替
跑走交替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走后跑, 即走1分钟后跑1分钟,交替进行。每隔2周 可调整增加一次运动量,缩短走的时间, 增加跑的时间。 另一种是由走开始锻炼,随着身体适应能 力的增强,渐渐过渡到由慢跑代替行走。 运动时间可持续20~30分钟,每周不少于4 次。适合初参加锻炼及年老体弱者。
登楼梯
登楼梯是一项健身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运动, 是一种简便、有效、容易开展,且运动量便于 调节的健身运动方法,深受世界上居住在大都 市高层建筑中居民的青睐。 登楼梯是一项较激烈的有氧锻炼形式,锻炼者 须具备良好的健康状态,一般采用走、跑、多 级跨越和跳等运动形式。 锻炼者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环境条件,选 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初练者宜从慢速并持 续20分钟开始,随着体能的提高,逐步加快速 度或延长持续时间。当体能可耐受30~40分钟 时,即可逐步过渡到跑、跳或多级跨楼梯。
1. 确定健身运动处方的目的。 2.确定健身运动处方的类型和运动项目。 3.确定每次运动的强度。 4.确定每周练习的次数和时间。 5.明确锻炼时的注意事项。 6. 确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运动处方书写格式
姓名: 性别: 年龄: 健康状况:
运动目的:
运动项目及运动时间: 运动强度: 锻炼次数及每次持续时间:
运动的频率
运动的频率是指每周锻炼的次数。
1.有氧耐力为主的锻炼,每周3-4次。 2.力量性锻炼一般为每日或隔日练习一次。 3.伸展运动坚持每天练习,则会取得最佳效 果。
注意事项
1.明确指出禁忌的运动项目。 2.提出运动中自我观察的指标和应 停止运动的指征。 3.要求重视准备与整理活动。
二、如何制定健身运动处方?
12分钟跑测验的方法 ① 最好用400米的田径跑道,每隔20米或50米用 标志表示。 ② 测验前应做充分的准备活动。 ③ 测验中出现不适或异常症状,应减慢速度或 停止运动。 ④ 完成12分钟跑后,应在进行放松整理活动, 不要即刻停止运动。 ⑤ 记录受试者在12分钟内所跑的距离。
12分钟跑测验的评定标准
康复运动处方
一、什么是健身运动处方?
1、健身运动处方:健康人进行运动处方锻炼,以 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目的。 2、竞技运动处方:专业运动员进行运动处方训练, 以提高专业运动成绩为目的。 3、康复运动处方:对患者应用运动处方以治疗和 康复为目的。
健身运动处方的基本要素
运动目的
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 Nhomakorabea间20--29 <1540 1540~ 30--39 <1500 1500
40--49 <1410 1410~
50--59 <1345 1345~ 60以上 <1250 1250~
1375~ 1570~ 1745~ >1890
介绍几种简单健身方法
步行
运动医学研究结果揭示:快步行走是一种 最简单而有效的有氧健身运动。 锻炼者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健康情况、体力、 年龄和习惯,自行掌握强度。速度一般应 控制在每分钟100~130米,每次步行持续 不少于20分钟。每天最好选择在晚饭前或 进餐半小时以后,在空气清新、环境幽雅 的场所步行。
骑车
骑自行车健身的锻炼效果不亚于慢跑和游 泳。 为了达到健身目的,锻炼者必须掌握好运 动的强度:初始者一般应达到每分钟蹬车 60次;对于有一定基础的锻炼者,每分钟 蹬速可为75~100次。每次锻炼的时间不得 少于30分钟,每周不少于4次。
男 年龄(岁) 1级 很差 13--19 20--29 30--39 40--49 50--59 60以上 <2080 <1950 <1890 <1825 <1650 <1390 2级差 2080~ 1950~ 1890~ 1825~ 1650~ 1390~ 3级 及格 2190~ 2100~ 2080~ 1985~ 1855~ 1630~ 4级好 2500~ 2385~ 2320~ 2225~ 2080~ 1920~ 5级 很好 2750~ 2625~ 2500~ 2450~ 2305~ 2110~ 6级 优秀 >2975 >2815 >2705 >2640 >2530 >2480
注意事项:
准备活动项目: 整理活动项目: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锻炼的目的必须明确。
2、运动项目要精心选择。 3、尽可能有同伴一起练习。
运动的禁忌症
1.严重的心脏病(如:心力衰竭、严重的心律失常、不稳 定的心绞痛和心肌梗塞、急性心肌炎、严重的心瓣膜病等)。
2.严重的高血压。 3.严重的呼吸系统、代谢系统、肝、肾疾病、贫血等(如: 严重的糖尿病、甲亢等)。 4.急性炎症、传染性等。 5.下肢功能障碍、骨关节病等。
运动强度
一、耐力性(有氧)运动的运动强度 二、力量性运动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三、伸展运动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运动时间
1.运动持续的时间 有氧运动需持续20-60min 运动强度 反 比 运动时间 2.运动时间在一天中的安排 两个因素:一是人的生物节律及日节律周期 二是锻炼时的空气环境 最佳时段:下午14—18点时段
运动频率
注意事项
运动目的
1.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2.增强体质,提高体适能,延缓衰老。 3.防治某些疾病,保持健康。 4.丰富生活,调节心理,提高生活质量。 5.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提高竞技水平。
运动类型
1.发展心肺功能的运动类型 2.发展肌肉力量的运动类型 3.发展柔韧性的运动类型 4.发展灵敏性与协调性的运动类型 5.发展速度的运动类型 6.控制体重的运动类型
运动的终止指标
在运动中出现以下症状应立即终止运动: 1.运动负荷增加,而收缩压降低。
2.运动负荷增加,而心率不增加或下降。
3.出现胸痛、心绞痛等。
4.出现严重的运动诱发的心律失常。
5.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冷汗、呼吸急促、下肢 无力、动作不协调等。
肌力训练的负荷强度
负荷强度 最大重复次数(RM) 最大负荷 1 大致临界负荷 2-3 大负荷 4-7 稍大负荷 8-12 中度负荷 13-18 小负荷 19-25 很小负荷 25以上 最大肌力(﹪) 100 85-95 75-85 60-75 40-60 25-40 25以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