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及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主要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的任务是讲授现代汽车底盘构造、工作原理、检测、故障诊断、维修等知识。其目标是在掌握汽车底盘维护与修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决策方法的基础上,力求科学地反映当前汽车底盘维修工作新工艺、新技术,培养学生解决底盘结构的认知能力和维修相关技术作业等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国家和相关行业现行实施规范、规程、标准的能力,加强对底盘维修理论与应用的探讨,促进学生处理实际工作问题能力的提高。本专业学生应达到汽车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技术考证的基本要求。

(二)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是:变传统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理论课、实验、实训的验证式的课程设置模式,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本课程标准以汽车检测与维修及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汽车维修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

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工作项目和任务内容。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本课程按照汽车底盘维修的工作顺序即汽车传动系,汽车行驶系,汽车转向系,汽车制动系进行项目内容安排,选择具有代表性的CA1092、EQ1092型中型货车与桑塔纳、捷达轿车的整个底盘维修工作过程为载体组织课程内容。

二、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掌握汽车底盘维修的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对各类分项工作的工作流程有一个基本了解,能够承担汽车底盘维修作业、维修方案制定等工作任务。同时培养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1.知识目标:

掌握现代汽车底盘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掌握现代汽车底盘的性能、正确使用、检测、维修的基本方法;掌握汽车底盘常见故障的原因、特点及诊断分析方法。

2.职业技能目标

能描述汽车底盘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能正确使用汽车底盘的相关拆装,检测工具。

能按正确工作规程要求和顺序完成汽车底盘各总成、部件的拆装作业。

能按规范完成汽车底盘各总成、部件的一级和二级维护作业。

能运用相关知识诊断简单的汽车底盘故障。

会检修汽车底盘各总成、部件。

3.思想教育(态度)目标

具有谦虚、好学、追求上进的态度;

具有创新精神,初步具备自主学习新技术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和较强的质量意识和客户意识;

具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小组团结合作的精神;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开设本课程的基础与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必须在开设了高职全部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后,再开设本课程。

1.汽车机械基础:掌握“机械制图、力学基础、机械传动、液压传动和汽车常用材料”等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掌握“直流/交流电路、磁路及电磁器件、半导体器件、集成运算放大器和数字电路基础”等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3.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掌握“汽车发动机总体构造、工作原理、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等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4.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掌握“汽车电源、起动、点火、仪表信号、全车电路”等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项目一:汽车底盘相关知识的介绍

(一)参考课时:2学时。

(二)学习目标:

了解汽车底盘的发展状况,汽车底盘的组成与功用及汽车维修高级工考核标准。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1.技能要求:

了解汽车维修国家标准;掌握汽车底盘维修高级工部分内容。

2.知识要求:

了解汽车底盘的发展状况;掌握汽车底盘的组成及基本功用。

项目二:汽车传动系

(一)参考课时:35学时;其中理论27 学时;实践 8学时。(二)学习目标:

熟悉汽车传动系的类型,基本结构组成,工作原理,维修方法。(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1.技能要求:

掌握汽车传动系各零部件的结构和检修方法。

2.知识要求:

掌握传动系部件的维修方法,能解决传动系常见的故障。

3.实践内容:

(1)离合器的拆装与调整。

(2)手动变速器的拆装与检修。

(3)万向传动装置与驱动桥的拆装。

(4)万向传动装置与驱动桥的检修与调整。

4、教学重点与难点;

变速器、驱动桥的拆装、检修、调整。

(四)教学活动设计:

1.课堂讨论—以现代汽车的故障案例分析讨论,引出本章节的内容。

2.视频观看—通过传动系统的拆装与维修视频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

3.现场实操—通过相应的传动部件的拆装,使学生进一步的加深对知识点的了解。

(五)考核标准:

根据授课内容掌握情况,对课堂表现、课堂提问和现场实操打分。

项目三:汽车行驶系

(一)参考课时:18学时;其中理论 12学时;实践 6学时。

(二)学习目标:

熟悉汽车行驶系的基本结构组成,工作原理,维修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1.技能要求;会维修行驶系部件,能排除行驶系故障。

2.知识要求;掌握汽车行驶系的各个零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实践内容;

(1)悬架拆装检修。

(2)车轮的拆装与检修。

(3)熟悉电控悬架的结构原理。

4、教学重点与难点;

悬架的拆装、检修及对汽车行驶系的常见故障的诊断与维修。

(四)教学活动设计:

1.课堂讨论—以现代汽车的故障案例分析讨论,引出本章节的内容。

2.视频观看—通过行驶系拆装与维修视频的观看,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