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
不饱和聚酯亚胺树脂

不饱和聚酯亚胺树脂
不饱和聚酯亚胺树脂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通常由聚酯和含有双酰亚胺基团的单体共聚而成。
该树脂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和耐水性能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汽车、建筑等领域。
不饱和聚酯亚胺树脂的制备过程较为复杂,需要采用多步反应进行。
首先将聚酯与含有双酰亚胺基团的单体在溶剂中混合,经过缩水、淬灭、裂解等处理后,得到不饱和聚酯亚胺树脂。
该树脂的特性取决于聚酯的结构、单体的含量和反应条件等因素。
不饱和聚酯亚胺树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它可以用于制造高温结构件、导电材料和耐高温涂层;在电子领域中,可以用于生产半导体器件、电容器和电阻器等元器件;在汽车领域中,可以用于生产高强度车身结构件、发动机零部件和制动系统等。
未来,不饱和聚酯亚胺树脂将成为高性能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
- 1 -。
不饱和聚酯亚胺树脂

不饱和聚酯亚胺树脂不饱和聚酯亚胺树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制备中的重要树脂。
它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和耐热性,被广泛用于航空、汽车、建筑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不饱和聚酯亚胺树脂的概念、制备方法、性能特点以及应用领域。
不饱和聚酯亚胺树脂是一种由不饱和聚酯和亚胺基团构成的树脂。
它具有双重功能,既能进行普通酯化反应,也能进行亚胺化反应。
不饱和聚酯亚胺树脂的制备方法可以通过酯化、亚胺化等反应进行。
一般是将不饱和聚酯与亚胺官能团含量较高的试剂进行共混反应,通过适当的温度和催化剂促进反应进行。
不饱和聚酯亚胺树脂具有许多优秀的性能特点。
首先,它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同时还具有较好的韧性和耐冲击性。
其次,不饱和聚酯亚胺树脂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可以在酸、碱等强腐蚀性环境中使用。
此外,不饱和聚酯亚胺树脂还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可以在高温环境中使用而不产生明显的性能退化。
不饱和聚酯亚胺树脂在航空、汽车、建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航空领域,不饱和聚酯亚胺树脂可以用于制备飞机结构件、机身壳体等部件。
它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性,能够满足航空器对材料强度和刚性的要求。
在汽车领域,不饱和聚酯亚胺树脂可以用于制备车身、底盘等部件。
它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热性,能够提高汽车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在建筑领域,不饱和聚酯亚胺树脂可以用于制备墙板、地板等建筑材料。
它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防火性能,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防火等级。
总之,不饱和聚酯亚胺树脂是一种重要的树脂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和耐热性。
它在航空、汽车、建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满足不同领域对材料性能的要求。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不饱和聚酯亚胺树脂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过程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过程不饱和聚酯树脂是一种常见的固化材料,用于制备各种具有高性能的工程塑料、涂料和复合材料。
固化是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中的一个关键步骤,通过固化过程,可以将液态的不饱和聚酯树脂转化为固态产物。
以下是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过程的详细描述。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是通过交联反应实现的。
在液态状态下,不饱和聚酯树脂是由一些高分子量的线性聚合物组成的,这些聚合物中含有双键或环氧基团。
在固化过程中,这些双键或环氧基团与固化剂反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从而使聚酯树脂固化。
在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一个固化剂,也称为交联剂或引发剂。
固化剂可以是一种化学物质,如有机过氧化物、硬脂酰过氧化物等,也可以是一种物理方式,如热固化或紫外线固化。
具体的固化剂选择取决于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性质和所需的固化条件。
在固化过程中,固化剂的引发剂或交联剂首先与聚酯树脂中的双键或环氧基团发生反应。
这个反应通常是一个自由基反应,产生自由基中间体。
这些自由基可以通过链传递反应,将聚酯树脂的链延长,或与其他聚合物链进行交联。
在固化过程中,固化剂的引发剂通常需要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进行。
这些条件可以通过热固化或紫外线固化来实现。
热固化通常需要将不饱和聚酯树脂和固化剂放置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形成固态产物。
紫外线固化通常需要将不饱和聚酯树脂和固化剂放置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通过紫外线光照来引发固化反应。
固化过程的时间会受到固化剂表观活性、温度、固化剂添加量和固化剂与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相容性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固化剂添加量越多、不饱和聚酯树脂与固化剂的相容性越好,固化速度越快。
固化过程会由于多方面的因素而受到影响,例如固化剂种类、温度、时间等等。
因此,在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试验和工艺调整,以实现最佳的固化效果。
总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过程是通过交联反应实现的。
在固化过程中,固化剂与不饱和聚酯树脂中的双键或环氧基团反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
双酚不饱和聚酯树脂a型

前言:温馨小提示:本篇文档是通过查阅资料精心整理编制的,希望能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内容不一定完美契合各位的需求,请各位根据需求进行下载。
文档下载后可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对内容进行任意改写,确保能够帮助到大家。
除此之外,本店铺还提供各种文档材料,涉及多个领域例如活动文案、工作方案、读后感、读书笔记等,大家按需搜索查看!Warm tip:This document is prepared by consulting information carefully. Hope to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content of the document is not necessarily perfect to match your needs. Please download according to your needs. Thenyou can rewrite the conten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situation to ensure that we can help. In addition, the store also provides a variety of documents and materials, covering areas such as copywriting for activitie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reading notes, etc.正文如下:双酚A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深入解析一、引言在化学材料领域,双酚A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简称双酚A型树脂)因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和优异的性能而备受关注。
作为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双酚A型树脂不仅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耐热性和机械强度,还广泛应用于化工、建筑、电子、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详细解析双酚A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特性、制备方法、应用领域及未来发展趋势。
2.1-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合成原理与方法

异构化程度
凝胶化时间 固化时间 最高放热温度 热变形温度
抗弯强度 抗弯模量
2021/8/14
20
2.2.4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工艺
通用UP合成配方 顺酐:苯酐:丙二醇 = 1.0:1.0:2.1~2.2 (mol比); 醇比酸过量5~10%(mol数)。
提问2:为什么醇要过量5~10%?
2021/8/14
在三大热固性树脂中,不饱和聚酯树脂成型工艺性 能最好,价格便宜,因此,其性能/价格比高。成为增 强塑料中使用最普遍的树脂,其用量远远超过其它各 种树脂。
2021/8/14
3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结构与性能
结构特点:含有多个C=C和重复-COO-, 活性官能团为C=C, 端基为-COOH或-OH 性能特点:
21
1、通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合成方法
一步法: 将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1,2-丙二 醇同时加入到反应釜中进行缩聚反应,直到产 品达到技术要求。
二步法: 将邻苯二甲酸酐、1,2-丙二醇加入到反应釜 中进行缩聚反应,当反应到一定程度后,再加 入顺丁烯二酸酐继续进行缩聚反应,直到产品 达到技术要求。
2021/8/14
11
2.2.1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原理
醇酸缩聚反应,即二元醇与二元酸或酸酐发生 酯化反应,脱出小分子水,缩聚成酯的过程。
反应历程:线型缩聚反应。
提问1: 两种单体进行线型缩聚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线型缩聚的特征是什么?
2021/8/14
13
2.2.2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原材料
2021/8/14
22
两种方法生产通用UPR固化后性能对比
一步法 二步法
玻璃化转变 温度(℃)
68
191系列不饱和聚脂树脂[精解]
![191系列不饱和聚脂树脂[精解]](https://img.taocdn.com/s3/m/2eb83e3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3b.png)
191系列不饱和聚脂树脂,系由二元酸(酐)和二元醇(及其缩合物)经酯化反应,缩聚成线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然后经具有交联作用的活性单体溶剂(苯乙烯)所溶解而配制成的透明粘稠液体。
本产品在加入适量引发剂后,能在常温下较快交联固化,成为坚实的固体,可用来粘合多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固化后具有良好的耐水、耐腐蚀等性能。
本型号聚酯树脂,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工艺品,也可用于粘接玻璃钢制品、宝丽板或作为其它金属、玻璃、陶瓷、木材等的粘合剂用。
为提供使用厂家方便,本型号产品在出厂前已加入适量的促进剂。
质量指标(部分质量指标要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1.外观:无色透明粘稠液体 2.固体含量:62±3% 3.粘度:40—60秒(涂4号杯,25℃) 4.酸值:≤35mgKOH/克使用方法(参考配方):树脂引发剂(过氧化甲乙酮液)0.8—2份(若过氧化环己酮糊1.5-4份) 促进剂(辛酸钴液) 0.5-3份(本型号产品已加入适量,可不必再加) 客户应根据使用时的天气温度情况和制作工艺要求,分别称取树脂(促进剂已加入,需要时可自行考虑补加量)、引发剂调和成均匀的树脂胶。
QJ-191不饱和聚酯树脂是一种固化时放热峰低、收缩率小的新型聚酯树脂。
用于制造各种人造大理石制品,如各种规格、形状的卫生洁具、平板和装饰品等。
1、物理性质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相对密度在1.11~1.20左右,固化时体积收缩率较大,固化树脂的一些物理性质如下:⑴耐热性。
绝大多数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热变形温度都在50~60℃,一些耐热性好的树脂则可达120℃。
红热膨胀系数α1为(130~150)×10-6℃。
⑵力学性能。
不饱和聚酯树脂具有较高的拉伸、弯曲、压缩等强度。
⑶耐化学腐蚀性能。
不饱和聚酯树脂耐水、稀酸、稀碱的性能较好,耐有机溶剂的性能差,同时,树脂的耐化学腐蚀性能随其化学结构和几何开关的不同,可以有很大的差异。
⑷介电性能。
不饱和聚酸树脂的介电性能良好。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过程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过程首先是预聚阶段。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过程非常重要,主要通过酯交换反应将酯基交换为活性官能团。
在酢酸乙酯、丙二醇、间苯二甲酸等原料的作用下,在催化剂的催化下,聚合物链的端部生成大量活性酯基,即带有C=C键的双键官能团。
这些官能团可以进行自由基反应,从而参与后续的固化反应。
其次是成型阶段。
通过将预聚产物与硬化剂、稀释剂以及其他助剂混合,得到体系。
硬化剂可以是过氧化物类化合物,稀释剂可以是溶剂类物质。
混合后的体系根据需求可以通过加热、加压或者其他方式进行成型,如喷涂、浇注、刷涂等。
最后是固化阶段。
在成型的过程中,稀释剂可挥发或被溶解进树脂体系,使树脂体系黏度逐渐增大。
同时,在硬化剂的作用下,树脂中的双键活性官能团逐渐聚合形成网状结构,从而实现聚酯树脂的固化。
在这个过程中,硬化剂通过引发剂作用生成自由基,引发聚合反应。
这种自由基反应会不断地进行,直到所有的双键官能团都参与反应,树脂体系中的双键全部消失,形成稠化的固态产品。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过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温度、时间、硬化剂类型和用量等。
在较低的温度下,固化的速度较慢,需要较长的时间。
而在较高的温度下,固化的速度加快,但需要注意过高的温度可能会导致产生大量的气泡和缩孔等缺陷。
此外,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也会对固化过程产生影响,不同的硬化剂有不同的催化活性,选择合适的硬化剂可以控制树脂的固化速度和性能。
总的来说,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过程是一个将液态树脂转化为固态产物的过程,需要经历预聚、成型和固化三个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稀释剂逐渐挥发或被溶解,树脂中的双键活性官能团通过硬化剂引发剂产生自由基进行聚合反应,最终形成稠化的固态树脂。
固化过程可以通过调控温度、时间、硬化剂等因素来实现。
这些因素的选择和控制对于确保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产物质量的提高非常重要。
4-4不饱和树脂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4-4不饱和树脂生产工艺操作规程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安全操作规程一、准备工作:1.仔细检查反应釜内、减速机及搅拌、仪表、液体进料阀、釜底排放阀、以及导热油管路进出口阀门使之处于备用状态。
2.检查真空系统,使之处于备用状态。
3.检查冷却水系统(包括冷却水泵、冷却水塔、冷却管路阀门等)使之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4.通知锅炉房,检查油加热系统,做好配合。
二、投料:1.固体投料:投料前戴好口罩、手套、护目镜等劳保用品,打开人孔盖,检查釜内有无杂物等,确认无误后,投料,投料过程中,防止物料外洒、防止工具等高空坠落。
2.液体投料:液体投料通过抽真空进行,由于液体物料为易燃易爆物品,因此在投料过程中,严禁用工具猛力敲打管路,同时做好防护工作。
3.在投料过程中,要按照投料单要求,物料严格称量,一人操作、一人监护,防止物料数量出错。
三、升温:1.通知锅炉岗位配合,调节进反应釜夹套的油加热阀门和出口阀门,严格按照各牌号树脂生产的升温曲线,控制好升温速度,逐步升温。
2.升温时注意开氮气保护。
3.在升温过程中,点动试开搅拌,直到开起来为止。
4.在升温过程中,二次投料,按照规定的滴加速度加料,同时严密监视反应釜温度的变化情况,出现升温过快时,停止滴加,随时开启冷油系统循环降温。
四、稀释通过测酸值和粘度,确定反应到达终点后,关闭热油,开启冷油系统降温,至160℃时,开启釜底放料阀,往稀释釜中放料兑稀。
在放料前必须确定稀释釜夹套的循环冷却水处于完全开启状态,在兑稀过程中,严格控制稀释釜中温度不能超过80℃,如果超过,停止放料,待稀释釜温下降后在进一步放料。
五、成品包装兑稀后的产品通过产品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过滤、称重、包装。
在放料包装时一定要检查釜温,是否冷却至常温(40℃以下),严禁高温放料包装,以免物料溅出烫伤。
六、出现爆聚现象时的操作整个生产工艺过程,在安全操作过程中,主要是反应釜在完成投料升温反应过程中釜温的控制。
严防出现爆聚现象—就是反应釜温急剧上升通过正常调节无法控制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
不饱和聚酯的制备
髙材 131
黄鑫成
学号:
1303010129
指导老师: **
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
实验九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通过实验掌握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原理及合成方法;
2、考察原料种类和配比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3、了解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特征。
二、实验原理
o
大分子链中含多个酯键 c o 的聚合物称为聚酯。 按化学结构
不同,聚酯树脂一般可分为二大类。第一类为饱和聚酯树脂,其分子结构中的碳原子皆以单链
连接。 再进一步加工过程中不会发生结构及分子量的变化,呈热塑性。涤纶、聚芳酯、聚碳
酸酯等属此类。第二类为不饱和聚酯树脂, 其结构中部分原子间以双键相连, 在进一步加工
过程中分子中的双键可参与化学反应, 一般由可溶的线型结构转变为不溶不熔的体型结构,
所以呈现热固性。
不饱和聚酯树脂通常是指不饱和二元酸 (或酸酐),饱和二元酸与二元醇三者之
间的缩聚产物。当其与乙烯基单体(常用苯乙烯)
按一定比例混合,在有机过氧化物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存在下即
可发生共聚反应而交联, 由线型结构转化为体型结构, 加入促进剂叔
胺可使固化反应在常温下进行。
1
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
2
3
二、主要试剂配比与实验仪器
1、试剂与配比
试 剂
配 比
顺丁烯二酸酐(化学 33 份
16.5
纯)
g
邻苯二甲酸酐(化学 50 份
25g
纯)
丙二醇 (化学纯)
56.5 份
28.25
g
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
2、主要仪器
三口烧瓶、烧杯、量筒、温度计 300℃、冷凝管、可调式电加
热套、 50ml 碱式滴定管、 250ml 锥形瓶、台式天平等。
图 1、制备不饱和聚脂树脂仪器安装示意图
三、实验操作
如图 9-1 所示安装实验仪器,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顺次加
入计量的顺酐,苯酐和丙二醇,开始缓慢加热,同时在直形冷凝管内
通冷却水.在 15 分钟内升温到 80℃,充分搅拌,再用 45 分钟将温
度升到 160℃。以后在 30 分钟内将温度升到 190~200℃,并在此温度
下维持反应 1 小时,停止加热,将反应物冷却至 180℃。
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
四丶实验现象与记录
时间 操作 现象
1:50 称量药品,安装装置
2:09
开始加热,调节搅拌器转速 白色固体溶解
N=328rad/min
2:20
温度计示数达到 80℃
溶液些许泛黄
2:57
温度达到 160℃
溶液呈淡黄色
3:10
温度计示数℃左右 冷凝管回流明显
178
4:00
用温度计取几滴反应物到白纸 打开白纸,可见反应
上,液体变得很黏 物呈拉丝状
4:05 停止加热,开始降温至 95℃
4:10 将废液倒入废液桶,清洗整理
仪器
五丶实验分析
1 酸值
酸值对不饱和聚酯树脂有很明显的影响,随酸值的降低,聚
合物的分子量逐渐增大, 粘度逐渐增大, 但酸值过高容易导致缩聚反
应不完全,影响产物的物理性能。原材料配比必须充分考虑,从而确
定酸值的合适与否。
2 温度
温度过高,副反应多,体系黏度会在短时间内增加,反应难
以控制,当高于 200℃易使树脂凝胶化。温度过低,反应难进行,温
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
度低于 190℃,酯化反应太慢,耗时过长。
应尽量使用逐步升温的方式,合理控制反应的时间。
六丶实验思考 -------对反应的投料方式的思考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反应物原料一次加入三口烧瓶中,各种反应同时进行,
是否不利于聚合产物的结构控制及其结构影响的化学物理性能。所以,为什么不分步加入
反应原料,先加入邻苯二甲酸酐、丙二醇,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加入顺丁烯二酸酐,是否
更加利于聚合产物的结构控制及其结构影响的化学物理性能呢。
七丶怎样评估反应进行的情况
1通过酸值
随着反应的进行, 反应物不断被消耗, 体系酸值逐渐降低,通过测量体系的酸
值,便可以估计反应进行的程度。
2通过 水
此反应是生成不饱和聚酯, 在实验过程中会不断有副产物水的排出,通过收集反
应出的水的量可以计算反应物的消耗, 由此得出反应进行的程度
3通过 粘度
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粘度不断增大,在不同时刻取出一小滴反应液,测其粘
度,由此可大约估计反应进行的程度。八、思考题
1、计算树脂合成配方中 —OH 与 —COOH 哪者过量?过量多少怎么
定?
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
顺丁烯二酸酐 M=98,16.5g,0.168mol。邻苯二甲酸酐 M=148,25g,
0.168mol。丙二醇 M=76,28.25g,0.372mol。醇过量,过量数值大约
为酸的总量 10%,可以保证反应的顺利进行。
2、酸值的意义?为什么用酸值来判定反应的终点?
意义:中和 1g 树脂所消耗的 KOH毫克数( KOH/g树脂)。
因为在反应未开始前原料有一个理论酸值,随着反应的进行酸或酸酐不断被消耗,其酸
值随即改变,直到反应结束也应该有一个酸值,由此可以判断反应的终点。
3、树脂合成时为什么要逐步升温?分析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升温过快会导致丙二醇逸失, 使体系黏度增大而酸值高, 升温过快,副反应容易发
生。 升温过慢,反应速率很小, 反应时间被延长,同样导致丙二醇逸失。
温度过高,副反应多,体系黏度会在短时间内增加,反应难以控制,当高于 200℃易
使树脂凝胶化。温度过低,反应难进行,温度低于 190℃,酯化反应太慢, 耗时过长。所以反
应温度应以 190~200℃ 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