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材料产业现状及其展望

合集下载

2024年中小尺寸tft-lcd面板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中小尺寸tft-lcd面板市场环境分析

中小尺寸TFT-LCD面板市场环境分析1. 概述随着电子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面板作为目前最主流的显示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电视和汽车等产品中。

而中小尺寸TFT-LCD面板市场在嵌入式设备、消费电子和工业控制等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分析中小尺寸TFT-LCD面板市场的环境和影响因素,探讨其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

2. 市场规模据统计,2020年全球中小尺寸TFT-LCD面板市场规模达到xxx亿美元,并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增长。

其中,亚洲地区是该市场最大的消费地区,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xx%以上。

中国、韩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是该地区主要的中小尺寸TFT-LCD面板生产国家。

3. 市场特点中小尺寸TFT-LCD面板市场存在以下几个主要特点:3.1 技术进步TFT-LCD面板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中小尺寸TFT-LCD面板市场的快速发展。

随着面板分辨率的提高、色彩的显示精度的提升以及对触控、曲面和折叠等新功能的实现,中小尺寸TFT-LCD面板能够满足消费者对更高质量显示体验的需求。

3.2 市场竞争中小尺寸TFT-LCD面板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厂商竞争份额。

主要的面板制造商包括三星、LG、京东方、友达等。

价格、品质、供应能力和客户服务等方面成为厂商竞争的重要因素。

3.3 应用需求多样化中小尺寸TFT-LCD面板市场应用需求多样化,不仅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视,还广泛用于工业控制设备、医疗设备、汽车显示屏等。

不同应用领域对面板的特殊要求和定制化需求也促进了产品的发展和市场的增长。

4. 市场驱动因素中小尺寸TFT-LCD面板市场的发展受到多个因素的驱动:4.1 消费电子产品需求增长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需求的增长,中小尺寸TFT-LCD面板市场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高清显示和触控交互等需求推动了面板市场的增长。

中国OLED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OLED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OLED行业发展现状分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高品质显示屏幕的需求不断增加,OL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显示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作为一种新型的显示技术,OLED显示屏以其卓越的画质表现和灵活度,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对中国OLED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首先,中国OLED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自2024年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将OLED显示技术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高科技产业之一、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中国OLED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024年,中国OLED面板的出货量达到2.6亿件,同比增长了30%。

中国的OLED产业链已初步形成,包括OLED材料、设备、面板以及相关配套产品等。

其次,中国OLED行业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中国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在OLED显示技术研发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中国在超薄柔性OLED、透明OLED、柔性可折叠OLED等关键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技术优势,并在部分方向上超越了国际领先水平。

同时,中国在OLED材料和设备领域也有了一定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减少对外依赖。

再次,中国OLED行业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消费升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品质显示屏幕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尤其是智能手机、电视、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中国OLED显示屏市场的迅猛增长。

加之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可观的消费潜力,使得中国OLED行业成为全球最大的OLED市场之一然而,中国OLED行业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核心技术问题。

虽然中国在柔性OLED等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但在OLED显示屏核心技术方面,仍然相对薄弱。

高端OLED面板生产仍主要依赖进口,中国企业在高端市场仍与国际巨头存在一定差距。

此外,OLED显示屏生产中所需的原材料和设备依然在国外控制,造成了一定的供应链压力。

另一个挑战是环境污染问题。

2024年液晶显示模组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液晶显示模组市场前景分析

液晶显示模组市场前景分析摘要本文对液晶显示模组市场的前景进行了分析。

首先,我们介绍了液晶显示模组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接着,我们探讨了当前液晶显示模组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市场规模。

然后,我们分析了液晶显示模组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和挑战,并展望了未来几年该市场的发展趋势。

最后,我们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

1. 引言液晶显示模组是一种将液晶显示技术与显示控制电路集成在一起的电子元件。

它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

随着电子消费品市场的不断发展,液晶显示模组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2. 液晶显示模组市场现状目前,液晶显示模组市场规模庞大且不断增长。

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液晶显示模组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到xx亿美元。

这一增长主要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智能手机市场的快速发展: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持续增长,智能手机制造商对于高质量、高性能液晶显示模组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平板电脑和电视市场的增长:随着数字化生活方式的推动,平板电脑和电视等电子消费品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液晶显示模组作为这些产品的核心元件之一,其市场需求也相应增加。

•新兴应用市场的崛起: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液晶显示模组在诸如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3. 液晶显示模组市场的驱动因素液晶显示模组市场的增长受到多个因素的驱动:•技术进步和创新:液晶显示模组制造商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提升产品的显示效果和性能,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显示的需求。

•不断增长的电子消费品市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电子产品的普及,电子消费品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液晶显示模组市场的发展。

•成本下降和规模效应:随着液晶显示模组生产技术的成熟和普及,生产成本逐渐下降,使得液晶显示模组的价格更加亲民,市场规模也得以扩大。

4. 液晶显示模组市场的挑战液晶显示模组市场在面临一些挑战的同时也有着发展的空间:•竞争日益激烈:液晶显示模组市场竞争激烈,制造商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降低成本,以维持竞争优势。

2023年液晶关键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液晶关键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液晶关键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分析液晶关键材料是液晶显示技术中不可或缺的元器件,其市场规模影响着整个液晶显示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全球、中国两个角度,对液晶关键材料行业市场规模进行分析。

一、全球市场规模分析据市场研究机构Technavio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液晶关键材料市场规模为44.12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60.3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5%。

其中,LCD面板领域占据了液晶关键材料市场的最大份额,约占总市场的60%。

在全球液晶关键材料市场中,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占据了主导地位。

以LCD面板领域为例,三星SDI、LG化学、旭化成、再生能源等韩国和日本企业均拥有较大市场占有率。

此外,随着5G、OLED等技术的逐步普及,液晶关键材料市场的前景仍然充满潜力。

二、中国市场规模分析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在液晶关键材料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液晶面板及材料市场研究报告2020》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液晶面板产能超过4亿片,产值高达1237亿元,其中与液晶关键材料相关的产值达到335亿元。

在中国液晶关键材料市场中,仍以进口材料为主。

但随着国内企业在技术研发、产能扩张等方面的不断加强,国产液晶关键材料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

2019年,国内液晶关键材料供应商华上光电、华策光电、昆山优诺、青岛海信等企业都实现了较为可观的业绩增长。

未来,随着5G、OLED等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国内液晶关键材料市场的前景十分广阔,将成为我国新一代信息产业的重要支撑。

预计到2025年,中国液晶关键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元以上。

综上所述,液晶关键材料市场将随着液晶显示产业的发展而不断扩大。

但同时,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企业需加强技术研发、提升产能、拓展市场等方面的能力,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2024年液晶显示器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液晶显示器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液晶显示器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的重要技术,其高分辨率、低功耗以及轻薄便携的特性,使其成为了现代电子产品中的主力显示技术。

本文将对液晶显示器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趋势和挑战。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液晶显示器市场近年来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全球液晶显示器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000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15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消费电子、通信、医疗等领域对显示器的需求不断增加。

主要应用领域液晶显示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消费电子领域。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视等产品都采用了液晶显示器技术。

此外,汽车、工业控制、医疗设备等行业也对液晶显示器有着大量需求。

这些领域的需求不断刺激着液晶显示器市场的增长。

技术发展趋势液晶显示器技术在不断发展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分辨率:随着人们对高清显示的追求,液晶显示器分辨率不断提高。

从最初的标清到现在的4K和8K分辨率,液晶显示器的画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2.高刷新率:对于游戏爱好者和电竞玩家来说,高刷新率的液晶显示器能够提供更为流畅的图像表现。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120Hz以上的高刷新率液晶显示器。

3.曲面显示:曲面液晶显示器具有更大的视觉沉浸感,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好的观影和游戏体验。

曲面液晶显示器市场在近几年迅速崛起,受到了消费者的热捧。

4.柔性显示:柔性液晶显示技术具有弯曲折叠的特性,可以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可折叠手机等产品中。

随着柔性显示技术的成熟,液晶显示器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挑战与机遇液晶显示器市场虽然在发展中面临一些挑战,但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

1.OLED技术的崛起: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技术凭借其更高的对比度、更广的色域和更薄的结构,成为液晶显示器的主要竞争对手。

液晶显示器厂商需要不断提升技术,以及加强市场营销来与OLED技术竞争。

2.可持续发展:液晶显示器生产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废弃液晶显示器的处理问题。

2024年含氟液晶材料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含氟液晶材料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含氟液晶材料市场规模分析引言含氟液晶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液晶材料,常用于液晶显示器和光电器件中。

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含氟液晶材料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本文将就此进行详细分析。

市场概述含氟液晶材料市场是指液晶材料行业中含有氟元素的产品市场。

液晶材料是一种能够在电场作用下改变分子排列结构的材料,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质,广泛应用于电子显示器和光电器件中。

含氟液晶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在这些领域中表现出优越的性能,因此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市场发展趋势技术进步推动市场增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含氟液晶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得到了大幅提升。

新的材料合成方法和制备工艺的出现,使得含氟液晶材料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满足了不同应用领域对材料性能的需求。

技术进步的推动,为市场的增长提供了无限可能性。

市场需求持续增加随着新型显示技术如高清晰度和曲面显示的兴起,液晶显示器市场持续扩大。

而含氟液晶材料作为液晶显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益于整个市场的发展。

此外,光电器件领域中对高性能液晶材料的需求也在增加,进一步推动了含氟液晶材料市场的增长。

市场规模分析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和预测模型,含氟液晶材料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区域分析含氟液晶材料市场的发展呈现出区域差异。

目前,亚太地区是最大的市场,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该地区的快速工业发展和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加速了含氟液晶材料市场的扩张。

此外,欧美地区也是重要的市场,随着科技进步和产品升级换代,市场需求将继续增加。

应用领域分析含氟液晶材料的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包括液晶显示器、光电器件和其他电子产品。

其中,液晶显示器是最大的应用领域,占据了市场的主要份额。

随着高清晰度和曲面显示技术的兴起,液晶显示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推动了含氟液晶材料市场的增长。

市场竞争格局含氟液晶材料市场存在激烈的竞争格局。

目前市场上有多家知名厂商提供含氟液晶材料产品,其中包括X公司、Y公司和Z公司等。

2024年TFT-LCD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TFT-LCD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TFT-LCD市场规模分析引言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TFT-LCD)是一种使用薄膜晶体管作为电流开关的液晶显示器技术。

TFT-LCD具有高分辨率、色彩表现力强、视角宽广等特点,已成为目前主流的显示技术之一。

本文将对TFT-LCD市场规模进行分析。

市场概况TFT-LCD市场规模是指特定时期内,全球TFT-LCD产业的总产值。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TFT-LCD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该市场的增长主要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1.消费电子产品需求的增长:随着人们对高质量显示的需求增加,TFT-LCD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消费电子产品中的应用不断扩大,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增长。

2.工业领域对显示技术的需求:TFT-LCD在工业自动化、医疗器械、车载显示等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增加,对市场规模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市场分析地域分布TFT-LCD市场的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日本和韩国这三个国家。

这些地区拥有完善的TFT-LCD生产链条和技术积累,并且享受有利政策支持,成为全球TFT-LCD产业的核心地区。

此外,北美和欧洲地区也在逐步加大对TFT-LCD产业的投资。

应用领域TFT-LCD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以消费电子产品市场规模最大。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视等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和更新速度快,带动了TFT-LCD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

同时,工业领域对显示技术的需求也在增加,尤其是工业自动化和车载显示领域。

竞争格局TFT-LCD市场的竞争格局较为激烈,主要由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垄断。

这些企业拥有领先的技术和生产能力,具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同时,新兴的TFT-LCD企业也在不断涌现,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势不断挑战传统巨头的地位。

市场前景TFT-LCD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液晶高分子材料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液晶高分子材料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液晶高分子材料的现状及研究进展液晶高分子材料是一种具有高度有序排列结构的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电特性和可调节的物理性质。

随着科技的发展,液晶高分子材料在显示技术、光电器件、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液晶高分子材料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液晶高分子材料是一类由有机高分子构成的液晶材料。

液晶材料的特点在于其分子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可以形成有序排列的液晶相,包括向列相、列相、螺旋列相等。

这种有序结构赋予了液晶材料独特的光学和电学性质,使其在光电显示、光电器件和电子器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光电显示技术中,液晶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平面显示器、液晶电视和手机屏幕。

目前,常用的液晶高分子材料主要有主链型和侧链型液晶高分子。

主链型液晶高分子是指液晶基团直接连接在高分子主链上的材料,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适用于制备高分辨率的显示器。

侧链型液晶高分子是指液晶基团连接在高分子侧链上的材料,具有较好的液晶性能和可调节性质,适用于灵活显示器和可弯曲显示器。

近年来,液晶高分子材料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新型的主链型液晶高分子材料。

新型的主链型液晶高分子材料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好的耐候性,能够满足高清晰度和高亮度显示的要求。

例如,成功合成了一种高折射率的主链型液晶高分子材料,可用于制备高折射率的透明膜材料,提高显示器的亮度和对比度。

其次,研究人员还致力于改善液晶高分子材料的电光特性。

电光特性是指液晶高分子材料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的响应能力,包括响应速度、对比度和视角依赖性等。

为了提高这些性能,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如改善高分子链的柔性,优化液晶基团的结构和选择适当的外加电场条件等。

另外,液晶高分子材料在光电器件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探讨。

光电器件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太阳能电池和光致变色材料等。

液晶高分子材料具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和较好的电致变色特性,可以应用于高性能的光电器件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晶显示材料产业现状及其展望液晶显示材料产业现状及其展望高鸿锦清华大学化学系北京清华液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2004.61.LCD市场现状及其预测近10年来平板显示器件获得了迅速发展,已逐渐成为显示器件的主流产品。

据美国权威咨询机构Display Search公司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的统计和预测,2002年全球电子显示器市场约为576亿美元,其中CRT 257亿美元,平板显示器件319亿美元,预计2006年全球显示器市场将达到1,018亿美元,其中平板显示器件将占整个显示器市场的近70%。

平板显示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亚洲主要国家投资发展的主要行业。

根据DisplaySearch今年调研报告的预测,FPD市场将从1998年的110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610亿美元。

从FPD整体市场来看,1998~200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CAGR)高达21.5%,而CRT的市场份额从2002年以后将逐渐减少。

在FPD市场中,LCD拥有80%以上的市场份额,到2006年仍将拥有80%左右的市场份额,且需求范围从大型到中、小型,覆盖整个市场,为平板显示器主流产品。

2000年全球液晶监示器销量为650万台,只占整个显示器市场份额的6%。

而2001年全球液晶监示器的销量达到创纪录的1570万台,占到2001年全球监示器总销量的13%~14%。

在欧洲、美国的发达区域市场,液晶监示器占有率已经超过了20%,在日本、韩国、香港等地,液晶监示器的市场占有率则已经超过了50%,并且市场需求还在继续上升。

2002年全球液晶监示器的总需求量将达到3100万台,较2001年1570万台的出货量增长将近一倍,比重占全部显示器市场需求的30%。

液晶显示器朝两个方向发展:大型显示器(如LCD TV、Note PC、Moniter)及中小型显示器(如Mobile Phone、PDA)。

目前,以生产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为主要目标的5代线以上投资热点正在形成。

随着多条五、六代线的投产,液晶电视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2004年液晶电视的产量将增加一倍,由现在的400万台增加至800万到1000万台,而去年这一产量还不足100万台。

最近三年至少将有17条五至七代线投入生产(见下表)。

2. LCD显示器制造技术的进展上世纪70年代,随着半导体LSI技术的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与之相适应的小型数据显示器,如手表、计算器等的需求急剧增加,这促使VFD、LED、LCD等平板显示器技术的发展。

最初VFD、LED被大量采用,不久,LCD占据了市场主要份额。

其应用范围也大大拓展。

但这时还只是TN-LCD。

为了打破TN模式的局限,许多大公司积极开发AM-LCD,但要实用化要相当长的时间,于是出现了ST N-LCD。

它是在1984年Scheffer的SBE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86年在笔记本电脑得到应用,但很快被T FT-LCD所替代。

STN的大发展是在90年代后期,在手机、PDA上得到很好的应用。

TFT-LCD的研制早在80年代初就开始,但真正大发展大约是1995年之后。

制造工艺成熟,成品率提高,显示器的对比度、视角大为改善,这些都使TFT-LCD迅速形成巨大产业。

不仅垄断了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而且开发了电视机的显示器,终于踏进了被CRT称霸的显示器市场。

受笔记本电脑和液晶电视大量需求和降低成本的双重压力的驱动,同时伴随着业内生产工艺的改进,成品率的提高,从上世纪80年代末出现第一代TFT生产线之后,生产加工尺寸不断扩大。

目前已提出建设第七代线的计划。

最近业界对于降低成本作了巨大努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努力的目标是每英寸10美元。

但是目前所能做到的成本水平也只是每英寸40-50美元。

离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TFT-LCD成本构成从成本分析看,材料占总成本约60%以上。

因此,改进工艺,节约材料就显得十分重要。

为此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1.降低材料成本改进工艺,循环使用2.增加产率采用更大基片玻璃, 加快流片速度3.改进生产工艺4.引进简单模块结构,减少另件同时面对产品尺寸不断加大(如LCD TV),随之而来的加工基片玻璃大尺寸的挑战,现在普遍采取的对策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1.提高开口率2.采用先进的液晶取向模式加宽视角3.提高响应速度改进LC材料低η,高△ε;减小盒厚d;提高驱动电压。

以及其它措施,以解决大尺寸在工艺过程中的问题。

3. 中国LCD产业状况2003年全行业销售总值为132.46亿元,比上一年增加73.06亿元,增长123%。

其中液晶显示器件107.79亿元,占81.38%;相关材料12.04亿元,占9.09%;制造设备1.29亿元,占0.97%;其它(包括配套服务、贸易等)11.34亿元,占8.56%。

目前LCD企业主要分布在三个区域:以深圳为中心的华南地区,约56家,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地区约25家,华北、东北地区约为15家。

在96家企业当中,外商独资或外商控股的企业约为49家,占51%。

2003年我国大陆液晶产业所以有突破性发展,要归功于京东方的重要贡献。

其一家的产值就达60多亿人民币,超过当年其余所有各家的总和。

2003年2月12日,京东方科技集团以3.8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了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HYDIS)的三条完整TFT-LCD生产线。

6月13日,京东方宣布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入驻协议,TFT-LCD产业基地开始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总投资12亿美元的5代生产线随即正式开工,2005年的一季度投产。

11月,京东方TFT-LCD模块线宣布正式投产。

该模块线是京东方投资建设TFT-LCD产业基地的一个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2003年3月,NEC与上海广电集团正式达成协议,将投资1145亿日元,建设第5代TFT-LCD 生产线,其玻璃基板的尺寸为1100mm×1300mm,产品将主要用于电脑以及电视等。

这条第五代TFT-LCD 生产线将于2004年10月开始运营,2005年的年产量预计将达到54万片,折合650万台液晶屏及模块(1 5英寸)生产能力。

2005年,合资公司还将投资建设一条到两条更新的生产线。

此外,2003年5月,由LG-Philips在南京投资7700万美元设立的TFT-LCD模板工厂如期投入运营。

200 2年9月动工,2003年4月进入试运行,预计年产量为360万台。

其实像这样的TFT-LCD模板还有一批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TFT-LCD企业在华设立的模板厂,如翰宇彩晶在南京、友达在苏州、中华映管在吴江、奇美在上海、东莞,三星在镇江、日立在苏州等。

在加速发展TFT-LCD的同时,我国STN-LCD的彩色化的进程也在加快。

深圳天马、汕尾信利等一批实力强的企业正全力推出彩色STN产品,以满足手机显示屏彩色化的要求。

可以预期,我国LCD产业即将进入真正的TFT时期。

对此,我们要早作准备,相关材料的发展更要考虑这个重要因素,研究适应LCD发展,重点要抓什么配套的原材料。

4. LCD相关材料LCD相关材料一般来说,应包括下列几方面的材料:(1) 液晶材料(2) 基片玻璃及导电玻璃(3) 彩色滤色膜(4) 背光源及其组件(5) 偏振片(6) 取向膜材料(7) 间隔材料、封接胶(8)半导体材料(1) 液晶材料正如世界LCD产业界关注的热点,这两三年转向LCD TV一样,液晶材料也自然将其研究开发重点投向LCDTV.LCD TV的技术要求至少有下列几点,所有这些都与材料密切相关。

1. 宽视角◆引入先进的LCD模式VA (垂直排列)模式(应用厂家:Fujitsu, SEC, Sharp)IPS (面内开关)模式(Hitachi, LGP, id tech)◆引进宽视角的偏振片2. 高对比度◆引进柱状间隔材料3. 消除动画的模糊和拖尾◆准脉冲开关, 存储型图象(LCD)转向脉冲型图象(CRT)至少Ton+Toff< 16 ms◆快速开关LCD Ton+Toff< 16 ms已接近, 下一步目标< 10ms-- 减少盒厚增加△n (WV-TV, IPS, VA)-- 新的灌注工艺(ODF)-- 减少γ1 (WV-TV, IPS, VA)显示方式对液晶材料参数要求市场价格及容量TFT-LCD用液晶材料的价格差距较大,估计单价:TN和IPS在5~10USD/g,VA在12~15USD/g TFT-LCD用液晶材料的需求量大约在180 吨/年以上,按市场价格8USD/g计算,液晶材料的年产值为14.4亿美元。

液晶材料的市场前景根据MERCK公司的估计,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世界市场将进一步扩大,预计到2005年,LCD占平板显示器市场82.6%,达到449亿美元,TFT-LCD占LCD市场84.4%,达到379亿美元。

TFT-LCD用液晶材料的产值达到约20亿美元,需求量为250吨左右。

我国液晶材料的研究工作始于1969年。

1987年开始正式生产液晶材料,打破了德国、日本的长期技术垄断。

2003年液晶材料是液晶器件三大材料之中发展最快的。

我国石家庄实力克、西安瑞联等四家液晶材料企业共出售79.5吨液晶(含单体和混合液晶),销售额2.78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00%和57%。

虽然产量增加两倍,但是产值只增加57%,说明增加的还多是单体和低档混合液晶,另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近年来液晶材料价格一直呈下降趋势。

石家庄实力克在四家当中规模最大,品种最多。

但还只有中低挡的TN、STN型,高挡材料尚停留在实验室。

我国对液晶材料的研究已持续3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合成了数百种液晶单体。

TN、STN型单体和混合液晶的产业化已16年,2003年销售量也已达79.5吨。

就是现已报道的各种含氟液晶单体中,我国已合成了90%以上的单体。

从合成技术的角度看,困难不大。

但要实现TFT液晶的产业化问题还不少,困难还很大。

与TN、STN的材料相比,TFT器件对材料性能要求更高、更严格。

要求混合液晶具有良好的光、热、化学稳定性,高的电荷保持率和高的电阻率。

还要求混合液晶具有低粘度、高稳定性、适当的光学各相异性和阈值电压。

要满足这些对材料的苛刻要求,建立一套化工生产体系,很不容易。

仅仅达到电阻率≥1×1014Ωcm这一点,就要求排除与钠硷玻璃器皿接触,要建立全不锈钢或石英玻璃全密封的生产线。

还有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没有自己的高纯化学试剂生产体系。

多品种的高纯试剂供应有问题。

同时,TFT材料专利保护期尚未过,还有一定障碍。

(2) 基片玻璃目前全球TFT-LCD用基片玻璃市场规模已达3000万平方米。

属于高档硼硅玻璃,与一般TN、STN所用钠玻璃不同。

全球TFT-LCD用基片玻璃市场规模目前基片玻璃的制造工艺主要有三种:浮法技术、流孔下引技术、溢流熔融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