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透镜》讲义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光的折射透镜复习教学讲义ppt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探究一:物距大于2倍 焦距时成像规律
(3)成像规律一
⑴模拟实验(实物动画)
物的位 像的位 像 的 性 质
置
置
缩倒虚
物距(u) 像距(v) 放 正 实
A
u>2 f
2f vf
缩 小
倒 立
实 像
(4)应用:照相机
(2)作图法
F
F
A
2、探究二:物距小于2 倍焦距大于焦距时成像 规律
应用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异侧 f<v<2f 照相机
u=2f f<u<2f
u=f
倒立 倒立
等大 实像 异侧 v=2f 放大 实像 异侧 v>2f 不成像
幻灯机 投影仪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同侧
放大镜
很难记,怎么办?
记忆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实像异侧倒,虚像同侧正。
(在1f以外)物近像远像增大, (在1f以内)物近像近像变小。
(3)成像规律三
物的位 置
物距(u)
u f
像的位 像 的 性 质
置
缩倒虚
像距(v) 放 正 实
vu
放 大
正 立
虚 象
(4)应用:放大镜
(2)作图法
A
A
F
F
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记忆口诀:
像的情况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物物距近(像u)远倒像、变正大,大实、小像异虚侧、头实朝异下同.侧
像距 (v)
使光屏上的光斑最小且最明亮,此时透镜与光屏的间距为凸透
镜焦距。这是一种简便的粗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想一想,给 你一个小灯 泡和一个凸 透镜,如何 得到平行光?
《光的折射 透镜》ppt课件

γ
α<γ
从物理走向生活
看看书本P86-87页给我们举了 哪些和光的折射有关的现象
从物理走向生活
w w w
•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在水中看见岸上的路灯 位置变高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哪一 幅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 C )
空气
C
D
题组练习
1、在平静的湖水中可以看到天上的云和水中的鱼,看到 水中的鱼是鱼的____ 虚像 (“实像”或 “虚像”),这是由于 光的 _ 射形成的,看到天上的云是云的____ (“实像” 折 虚像 或 “虚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射形成的 反.
近视眼及其矫正
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变 厚 ,对光线的会聚能力 变 强 ,使像成在视网膜 前 方,矫正近视眼所 配戴眼镜的镜片是 凹透镜
远视眼及其矫正
远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变 薄 ,对光线的会聚能力 变 弱 ,使像成在视网膜 后 方,矫正远视眼所 配戴眼镜的镜片是 凸 透镜
题组练习: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用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射入,经透镜 后会 聚于A点,测得A点距透镜10厘米, 则透镜的焦距是( 10 )厘米。 (2)若烛焰放在此透镜前12厘米处,经透镜 倒立、放大、实 可得到一个 像。 (3)若烛焰放在此透镜前25厘米处,经透镜 可得到一个 倒立、缩小、实 像。
6.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u) 倒、正 大、小 虚、
u>2f u=2f f<u<2f u=f u<f
像的情况
倒立 倒立 倒立 正立
缩小 等大 放大
实像 实像 实像 虚像
实
异同 侧
异侧
像距 应用 ( v) f<v<2f 照相机 v=2f v>2f
α<γ
从物理走向生活
看看书本P86-87页给我们举了 哪些和光的折射有关的现象
从物理走向生活
w w w
•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在水中看见岸上的路灯 位置变高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哪一 幅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 C )
空气
C
D
题组练习
1、在平静的湖水中可以看到天上的云和水中的鱼,看到 水中的鱼是鱼的____ 虚像 (“实像”或 “虚像”),这是由于 光的 _ 射形成的,看到天上的云是云的____ (“实像” 折 虚像 或 “虚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射形成的 反.
近视眼及其矫正
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变 厚 ,对光线的会聚能力 变 强 ,使像成在视网膜 前 方,矫正近视眼所 配戴眼镜的镜片是 凹透镜
远视眼及其矫正
远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变 薄 ,对光线的会聚能力 变 弱 ,使像成在视网膜 后 方,矫正远视眼所 配戴眼镜的镜片是 凸 透镜
题组练习: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用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射入,经透镜 后会 聚于A点,测得A点距透镜10厘米, 则透镜的焦距是( 10 )厘米。 (2)若烛焰放在此透镜前12厘米处,经透镜 倒立、放大、实 可得到一个 像。 (3)若烛焰放在此透镜前25厘米处,经透镜 可得到一个 倒立、缩小、实 像。
6.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u) 倒、正 大、小 虚、
u>2f u=2f f<u<2f u=f u<f
像的情况
倒立 倒立 倒立 正立
缩小 等大 放大
实像 实像 实像 虚像
实
异同 侧
异侧
像距 应用 ( v) f<v<2f 照相机 v=2f v>2f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复习(课件)-苏科版初中物理单元复习课件

重点实验 1.探究光的折射特点.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模拟探究近视眼、远视眼的缺陷.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重要方法
1.转换法:如在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用转换法显示光路。 2.归纳法:如光的折射特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都是运用归纳法 总结出来的。 3.控制变量法:如在探究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大小、凸透镜的 焦距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都要运用控制变量法。 4.比较法: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这三种光现象及 其规律、凸透镜与凹透镜的特点及其应用、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凸透 镜成像的一些规律、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等知识,同 学们要注意运用比较法进行辨析。
第一节 光的折射
如图甲所示,一束激光在 均匀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射到 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 如图乙所示,向水槽中注入适 量的水,水面位于a处时,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在水面发生折射, 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的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水槽底 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左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水面升到b 处时,由于入射角不变,所以折射角不变,此时的折射光线与 水面位于a处时的折射光线平行.
物 理 八年级上册
单元复习ppt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第二节 透镜
复习内容导览
第四节
照相机 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
第一节 光的折射
第三节
凸透镜成像 的规律
第五节
望远镜与 显微镜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知识网络
光的折射 透镜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光的折射特点
应用——透镜的奥秘
凸透镜
作用——对光有会聚作用
为法线,则②为分界面.图中OA、OB位于法线的同侧,据光的反射定律
和折射特点可知,CO为入射光线,OA为反射光线,OB为折射光线, ∠3为入射角,∠1为反射角,∠2为折射角. 图中∠2>∠3,据光的折射 特点可知,分界面上方为水,下方为空气. 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特点可 知,当∠3减小时,∠1和∠2都随之减小,则∠AOB增大。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重要方法
1.转换法:如在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用转换法显示光路。 2.归纳法:如光的折射特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都是运用归纳法 总结出来的。 3.控制变量法:如在探究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大小、凸透镜的 焦距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都要运用控制变量法。 4.比较法: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这三种光现象及 其规律、凸透镜与凹透镜的特点及其应用、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凸透 镜成像的一些规律、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等知识,同 学们要注意运用比较法进行辨析。
第一节 光的折射
如图甲所示,一束激光在 均匀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射到 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 如图乙所示,向水槽中注入适 量的水,水面位于a处时,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在水面发生折射, 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的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水槽底 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左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水面升到b 处时,由于入射角不变,所以折射角不变,此时的折射光线与 水面位于a处时的折射光线平行.
物 理 八年级上册
单元复习ppt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第二节 透镜
复习内容导览
第四节
照相机 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
第一节 光的折射
第三节
凸透镜成像 的规律
第五节
望远镜与 显微镜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知识网络
光的折射 透镜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光的折射特点
应用——透镜的奥秘
凸透镜
作用——对光有会聚作用
为法线,则②为分界面.图中OA、OB位于法线的同侧,据光的反射定律
和折射特点可知,CO为入射光线,OA为反射光线,OB为折射光线, ∠3为入射角,∠1为反射角,∠2为折射角. 图中∠2>∠3,据光的折射 特点可知,分界面上方为水,下方为空气. 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特点可 知,当∠3减小时,∠1和∠2都随之减小,则∠AOB增大。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复习ppt课件

答案:放大 倒立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0
四、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方法技巧】(1)改变晶状体的厚度,相当于改变凸透镜(晶状 体)的厚度;正常人的眼睛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厚度,使远处和 近处物体的像都能成在视网膜上. (2)采用“比较”的方法复习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区分及其矫
正.按照以下顺序依次进行比较:形成原因—晶状体的形状—
3.折射规律:可概述为“同平面、分两侧、角不等”.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 在同一平面内(三线 (1)同平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面).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分居______ 法线 的两侧(三线的 (2)分两侧:____________________ 位置关系).
矫正
凹透镜 ,物镜为凸透镜 4.望远镜:常见双筒望远镜目镜为_______ ______,
放大虚像 成__________.
凸透镜 ,成__________. 放大虚像 5.显微镜:目镜、物镜均为________
【活学巧用】 投影仪
(1)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______、
______的实像原理工作的. (2)投影仪中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 ___________. (3)当透镜向下调节时,屏幕成的 像_________,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应________.(均选填“变 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如图所示
【备选例题】如图所示,MM′为主光轴,S为发光体,S′为它 通过凸透镜所成像的位置,试在图中:
(1)画出凸透镜所放的位置. (2)标出凸透镜的焦点.
【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的应用.由于通过光心 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故可以连接S、S′,与MM′的交点即为 光心O;射向透镜的所有光线经折射后会聚于像点S′.故平行于
光的折射和透镜(物理中考复习课件)

A
20cm
B
C 像
40cm时,光屏上可得到缩小的
D
10cm时,在光屏上得不到像
典型例题解析
【例4】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 同学先把凸透镜固定在 光具座上,然后将光屏和点燃 的蜡烛分别放置在凸透镜的两侧,如果他在光具座上 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烛焰的 像,则可能有几种原因?
【例2】如图1-2-5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并在 容器底部形成一光斑,这时往容器中逐渐加水,则光 斑的位置( B )
A
B
C
D
图1-2-5
图1-2-6
典型例题解析
【例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实验中,当烛焰到凸透 镜的距离是20cm 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 个放大的像,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
2020中考物理复习
第二课时 光的折射 凸透镜的应用
要点考点聚焦 课前热身 典型例题解析 方法小结 课时训练
要点考点聚焦
本课时的相关考点有光的折射规律,光的折射在日常 生活中的应用,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 应用.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考命题更注重考查学 生理论联系实际 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涉及的知识点大部 分出现在对日常生活中的折射实例加以分析的过程中 .分 析解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正确理解光的折射定律和凸透镜 成像的特点,要将观察到的现 象与折射规律进行比较, 结合题目所述物理情景,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画折射光 路图,理解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画特殊光线经透镜的折射 光路图,通过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运用凸透镜成 像规律,分析解决问题仍是这部分内容今后中考命题的热 点.
__大__于__2_倍___焦距的地方.
图1-2-8
光的折射透镜-复习课件

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时,发现怎样移动光 屏,都无法在光屏上出现物体的像,这 是怎么回事? ①透镜、光屏、烛焰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②烛焰位于凸透镜焦点处或一倍焦距内
(江苏无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 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
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 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 什么关系
4.如图所示为光在玻璃和空气两种介质 中传播时发生的现象,若折射光线和 反射光线垂直,则反射光 线和入射光 线的夹角为 120°,折射角为 30° 。
B
M
界面的左侧是 空气
。
P O
C
法线Q
30°
A
界面
N
5.光通过玻璃砖时,正确的光路 是( )
A
B
凸透镜和凹透镜知识点考点要求
①了解凸透镜凹透镜及其焦点和焦距等基本 概念。 ②了解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③能列举生活中的透镜例子并分析它们对光 的作用。 ④能画出透镜前后的光路。
右移动光屏时,光屏上_______.
CB
A
0
20
40 60
80 100cm
(江苏南京)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
实验,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过程中,
如图所示,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 (选填“放大”、
“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
就是
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图中若固定凸透镜,将蜡
小明矫正了近视眼后看书轻松多了,心想 也该帮爷爷矫正老花眼了,下图用来表示 老花眼的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其中正确 的是( )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各式 各样 的望 远镜
②烛焰位于凸透镜焦点处或一倍焦距内
(江苏无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 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
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 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 什么关系
4.如图所示为光在玻璃和空气两种介质 中传播时发生的现象,若折射光线和 反射光线垂直,则反射光 线和入射光 线的夹角为 120°,折射角为 30° 。
B
M
界面的左侧是 空气
。
P O
C
法线Q
30°
A
界面
N
5.光通过玻璃砖时,正确的光路 是( )
A
B
凸透镜和凹透镜知识点考点要求
①了解凸透镜凹透镜及其焦点和焦距等基本 概念。 ②了解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③能列举生活中的透镜例子并分析它们对光 的作用。 ④能画出透镜前后的光路。
右移动光屏时,光屏上_______.
CB
A
0
20
40 60
80 100cm
(江苏南京)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
实验,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过程中,
如图所示,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 (选填“放大”、
“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
就是
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图中若固定凸透镜,将蜡
小明矫正了近视眼后看书轻松多了,心想 也该帮爷爷矫正老花眼了,下图用来表示 老花眼的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其中正确 的是( )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各式 各样 的望 远镜
第三章 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复习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2024)

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第二节 透镜
知识结构
第二节 透镜
①凸透镜:中间比边缘厚的叫作凸透镜.
分类
②凹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叫作凹透镜.
③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透
镜
对光的
作用
①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也叫会聚透镜;
②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也叫发散透镜。
①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
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左平移,入射点左移,入射角不变,折射角
也不变,则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向左平移,所以光斑左移,故A不符合题意;
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入射点向右上方移动,入射光线及入射
角不变,折射光线向右移,所以光斑右移,故B符合题意;
【例题3】如图所示,虚线框内为一透镜,MN为透
镜的主光轴,O是透镜光心,已知一条光线a通过透镜之
后与MN交于P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
A.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小于焦距
B.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p小于焦距
C.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大于焦距
D.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p大于焦距
由图可知,a光线经透镜后会聚,由此可判定此透镜为凸透镜。
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用 F 表示。
(2)焦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 f 表示。凸透镜
表面越凸,焦距越短,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
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F1、 F2,这两个焦点关于光心O对称,两
侧的两个焦距 f 相等。
平行光通过凸透镜的光路
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4. 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第二节 透镜
知识结构
第二节 透镜
①凸透镜:中间比边缘厚的叫作凸透镜.
分类
②凹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叫作凹透镜.
③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透
镜
对光的
作用
①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也叫会聚透镜;
②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也叫发散透镜。
①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
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左平移,入射点左移,入射角不变,折射角
也不变,则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向左平移,所以光斑左移,故A不符合题意;
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入射点向右上方移动,入射光线及入射
角不变,折射光线向右移,所以光斑右移,故B符合题意;
【例题3】如图所示,虚线框内为一透镜,MN为透
镜的主光轴,O是透镜光心,已知一条光线a通过透镜之
后与MN交于P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
A.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小于焦距
B.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p小于焦距
C.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大于焦距
D.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p大于焦距
由图可知,a光线经透镜后会聚,由此可判定此透镜为凸透镜。
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用 F 表示。
(2)焦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 f 表示。凸透镜
表面越凸,焦距越短,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
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F1、 F2,这两个焦点关于光心O对称,两
侧的两个焦距 f 相等。
平行光通过凸透镜的光路
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4. 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光的折射、透镜》ppt2

v=2f
v>2f 无穷 任意
测焦距
投影仪 平行光源 放大镜
知识梳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
2F
F
1
F2
O
2F
f定虚实
2f定大小
虚同实异
实倒虚正
知识梳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移动规律
越靠近焦点像越大 像距越大像越大
2F
F
1
F2
O
2F
实像: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虚像:物距变大,像距变大,像变大 物距变小,像距变小,像变小
练一练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 光屏处于图中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 晰的像。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 A.照相机 B.幻灯机 C.放大镜 D.潜望镜
练一练
8.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0 cm的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 一侧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若把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 8cm,则所成的像一定是( ) A. 缩小的 B. 放大的 C. 正立的 D. 倒立的
O’
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同时发生了折射和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 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强调:折射角、反射角、入射角都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知识梳理
光的折射规律
空气 水或玻璃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 一平面内(三线共面)。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法线居中) 。 3.角度关系:A.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 方向(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B.当光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 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方向(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总是空气中的角 度大) 4.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5.当光垂直射入其它介质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6.光的折射也具有可逆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光线经 过不均匀的大气时发生了 折射 而成
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 乙 位置(选填 “甲”或“乙”)
4.如图所示为光在玻璃和空气两种介质 中传播时发生的现象,若折射光线和 反射光线垂直,则反射光 线和入射光 线的夹角为 120°,折射角为 30° 。
B
M
界面的左侧是 空气
。
置
置
缩倒虚
物距(u) 像距(v) 放 正 实
A
u>2 f
2f vf
缩 小
倒 立
实 像
(4)应用:照相机
(2)作图法
F
F
A
2、探究二:物距小于2 倍焦距大于焦距时成像 规律
(3)成像规律二
⑴模拟实验(实物动画)
物的位 置 物距
(u)
像的位 置
像距(v)
像的性质
缩倒虚 放正实
2f uf v 2f
放倒 大立
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 线偏离法线方向,即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光的折射规律:
三线共面; 法线居中;
M
α
空气
界面
空气中的角大。γN 玻璃
三线关系 两角关系 是否在同种介质内传播
反射 三线同平面 相等 在同种介质内传播 折射 法线在中间 不等 不在同种介质内传播
1、如图所示,一条光线射到O点后,发生反射
M
α
界面
γ
N
二、光的折射规律: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 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垂直入射时折射角等于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 线偏向法线方向,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和折射,则法线是 ,界面是
,入
射光线
,入射角是
,
反射光线
,反射角是
,折
射光线是
,折射角是
。
三、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及 解释:
池水变浅 筷子“弯折” 渔民叉鱼 海市蜃楼
池水变浅
筷子弯折的解释
Q
Q/
空气
BA
P/
水
P
渔民叉鱼
由于光的折射,水中物体 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
要高些。
渔民怎样才能叉到鱼?
海 市 蜃 楼
P O
C
法线Q
30°
A
界面
N
5.光通过玻璃砖时,正确的光路 是( )
A
B
凸透镜和凹透镜知识点考点要求
①了解凸透镜凹透镜及其焦点和焦距等基本 概念。 ②了解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③能列举生活中的透镜例子并分析它们对光 的作用。 ④能画出透镜前后的光路。
透镜的种类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叫凸透镜
如何粗略测定一个凸透镜的焦距?说 出你的方法,取什么器材,在哪里测 由你自己决定
要求(1)至少说出两种方法
(2)简要说明每种方法的步骤、 器材测量的物理量以及焦距的表达式。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探究一:物距大于2倍 焦距时成像规律
(3)成像规律一
⑴模拟实验(实物动画)
物的位 像的位 像 的 性 质
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时发生折射, 形成的虚像。
下列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的有(__2__)__(_4__),属于光的反射现 象的有(__1_)__(__5)__属于光的 折射 现象的有_(__3_)__(__6_)_。
( 1)水中倒影 (4)日食月食
(2)立竿见影 (5)黑板反光
(3)雨后彩虹 (6)海市蜃楼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叫凹透镜
对光线会聚
对光线发散
主光轴
F
F
F
F
光心
焦点
完成下列光路图
S
F
F
F
F
(1)
(2)
完成下列光路图
F
F
F
F
F
辨别透镜种类的方法
提问:近视眼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结论:
通过透镜形状特征判断(“摸”的方式)
通过透镜成像特点判断(“看”的方式) 通过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判断(“照”的方式)
实 像
(2)作图法
A
A
(4)应用:投影仪
3 、探究三:物距小于焦 距时的成像规律
⑴模拟实验(实物动画)
(3)成像规律三
物的位 置
物距(u)
u f
像பைடு நூலகம்位 置
像距(v)
像的性质
缩倒虚 放正实
vu
放 大
正 立
虚 象
(4)应用:放大镜
(2)作图法
A
A
F
F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物体位置
像的性质
(物距U) 正倒 放缩 虚实
凸透镜的焦距为
()
A、60厘米
B、40厘米
C、20厘米
D、10厘米
3、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 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 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 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四、折射规律的应用:
1.将一束激光射入空杯底,记下光斑的位置, 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慢慢向杯中倒水。 观察光斑的位置是否改变?
AB
2. 古诗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
诗句,“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
光的 折射
现象;“池水映
明月”说的是光的反射
现
象。
3.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的壮美诗句,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
1、把一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当 物体位于距凸透镜焦点2厘米处,若凸透 镜的焦距为10厘米,那么物体通过凸透镜 所成的像( )
A)一定成正立的像 B)可能成正立的像,也可能成倒立的像 C)一定成倒立的像 D)不能成像
2、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
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则
精品
《光的折射透镜》复习课 件
考点要求 光的折射现象知识点
①了解光的折射规律 ②能解释日常生活中有关折射的简单实例
一、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 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1. 能够传播光的物质,例 如空气、水、玻璃等透明物质, 通常叫做光的介质。
2.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空气 玻璃
实像变化规律 (1)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也变大 (2)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也变小
特殊点 2F点:是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F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实像都是正立的,与物异侧,物与像左 右、上下相反,可呈现于光屏上。
虚像都是倒立的,与物同侧,物与像左 右、上下相同,不可呈现于光屏上。
若物距大于像距则成缩小的像,若物距小 于像距则成放大的像。
像位置
同侧 异侧
像距v
应用
物距变化 对像及像 距的影响
U>2f 倒立 缩小 实 异侧 f<V<2f 照相机 U变小,则
U=2f 倒立 等大 实 异侧 V=2f
V变-----,
f<U<2f 倒立 放大 实 异侧 V >2f 幻灯机 像变----
U=f
不
成
像
U<f 正立 放大 虚 同侧
放大镜
U变小则V 变--像变---
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 乙 位置(选填 “甲”或“乙”)
4.如图所示为光在玻璃和空气两种介质 中传播时发生的现象,若折射光线和 反射光线垂直,则反射光 线和入射光 线的夹角为 120°,折射角为 30° 。
B
M
界面的左侧是 空气
。
置
置
缩倒虚
物距(u) 像距(v) 放 正 实
A
u>2 f
2f vf
缩 小
倒 立
实 像
(4)应用:照相机
(2)作图法
F
F
A
2、探究二:物距小于2 倍焦距大于焦距时成像 规律
(3)成像规律二
⑴模拟实验(实物动画)
物的位 置 物距
(u)
像的位 置
像距(v)
像的性质
缩倒虚 放正实
2f uf v 2f
放倒 大立
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 线偏离法线方向,即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光的折射规律:
三线共面; 法线居中;
M
α
空气
界面
空气中的角大。γN 玻璃
三线关系 两角关系 是否在同种介质内传播
反射 三线同平面 相等 在同种介质内传播 折射 法线在中间 不等 不在同种介质内传播
1、如图所示,一条光线射到O点后,发生反射
M
α
界面
γ
N
二、光的折射规律: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 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垂直入射时折射角等于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 线偏向法线方向,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和折射,则法线是 ,界面是
,入
射光线
,入射角是
,
反射光线
,反射角是
,折
射光线是
,折射角是
。
三、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及 解释:
池水变浅 筷子“弯折” 渔民叉鱼 海市蜃楼
池水变浅
筷子弯折的解释
Q
Q/
空气
BA
P/
水
P
渔民叉鱼
由于光的折射,水中物体 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
要高些。
渔民怎样才能叉到鱼?
海 市 蜃 楼
P O
C
法线Q
30°
A
界面
N
5.光通过玻璃砖时,正确的光路 是( )
A
B
凸透镜和凹透镜知识点考点要求
①了解凸透镜凹透镜及其焦点和焦距等基本 概念。 ②了解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③能列举生活中的透镜例子并分析它们对光 的作用。 ④能画出透镜前后的光路。
透镜的种类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叫凸透镜
如何粗略测定一个凸透镜的焦距?说 出你的方法,取什么器材,在哪里测 由你自己决定
要求(1)至少说出两种方法
(2)简要说明每种方法的步骤、 器材测量的物理量以及焦距的表达式。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探究一:物距大于2倍 焦距时成像规律
(3)成像规律一
⑴模拟实验(实物动画)
物的位 像的位 像 的 性 质
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时发生折射, 形成的虚像。
下列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的有(__2__)__(_4__),属于光的反射现 象的有(__1_)__(__5)__属于光的 折射 现象的有_(__3_)__(__6_)_。
( 1)水中倒影 (4)日食月食
(2)立竿见影 (5)黑板反光
(3)雨后彩虹 (6)海市蜃楼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叫凹透镜
对光线会聚
对光线发散
主光轴
F
F
F
F
光心
焦点
完成下列光路图
S
F
F
F
F
(1)
(2)
完成下列光路图
F
F
F
F
F
辨别透镜种类的方法
提问:近视眼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结论:
通过透镜形状特征判断(“摸”的方式)
通过透镜成像特点判断(“看”的方式) 通过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判断(“照”的方式)
实 像
(2)作图法
A
A
(4)应用:投影仪
3 、探究三:物距小于焦 距时的成像规律
⑴模拟实验(实物动画)
(3)成像规律三
物的位 置
物距(u)
u f
像பைடு நூலகம்位 置
像距(v)
像的性质
缩倒虚 放正实
vu
放 大
正 立
虚 象
(4)应用:放大镜
(2)作图法
A
A
F
F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物体位置
像的性质
(物距U) 正倒 放缩 虚实
凸透镜的焦距为
()
A、60厘米
B、40厘米
C、20厘米
D、10厘米
3、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 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 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 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四、折射规律的应用:
1.将一束激光射入空杯底,记下光斑的位置, 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慢慢向杯中倒水。 观察光斑的位置是否改变?
AB
2. 古诗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
诗句,“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
光的 折射
现象;“池水映
明月”说的是光的反射
现
象。
3.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的壮美诗句,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
1、把一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当 物体位于距凸透镜焦点2厘米处,若凸透 镜的焦距为10厘米,那么物体通过凸透镜 所成的像( )
A)一定成正立的像 B)可能成正立的像,也可能成倒立的像 C)一定成倒立的像 D)不能成像
2、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
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则
精品
《光的折射透镜》复习课 件
考点要求 光的折射现象知识点
①了解光的折射规律 ②能解释日常生活中有关折射的简单实例
一、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 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1. 能够传播光的物质,例 如空气、水、玻璃等透明物质, 通常叫做光的介质。
2.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空气 玻璃
实像变化规律 (1)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也变大 (2)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也变小
特殊点 2F点:是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F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实像都是正立的,与物异侧,物与像左 右、上下相反,可呈现于光屏上。
虚像都是倒立的,与物同侧,物与像左 右、上下相同,不可呈现于光屏上。
若物距大于像距则成缩小的像,若物距小 于像距则成放大的像。
像位置
同侧 异侧
像距v
应用
物距变化 对像及像 距的影响
U>2f 倒立 缩小 实 异侧 f<V<2f 照相机 U变小,则
U=2f 倒立 等大 实 异侧 V=2f
V变-----,
f<U<2f 倒立 放大 实 异侧 V >2f 幻灯机 像变----
U=f
不
成
像
U<f 正立 放大 虚 同侧
放大镜
U变小则V 变--像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