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 酸碱滴定曲线练习题

合集下载

溶液的酸碱滴定练习题滴定曲线滴定终点与酸碱反应

溶液的酸碱滴定练习题滴定曲线滴定终点与酸碱反应

溶液的酸碱滴定练习题滴定曲线滴定终点与酸碱反应溶液的酸碱滴定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确定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

在滴定过程中,通过向待测溶液中滴加已知浓度的酸碱溶液,观察化学指标的变化,从而确定待测溶液的浓度。

本文将通过几个酸碱滴定练习题,讨论滴定曲线、滴定终点以及酸碱反应等相关主题。

1. 题目一:强酸与强碱的滴定首先,我们考虑一种常见的酸碱滴定情景:强酸与强碱的滴定。

假设我们需要测定一溶液中NaOH的浓度,我们可以使用HCl作为滴定液。

在滴定过程中,逐渐向待测溶液中滴加HCl,观察滴定过程中pH值的变化。

首先,待测溶液中的pH值会随着HCl滴加量的增加逐渐下降。

当HCl滴加量较小的时候,待测溶液中的OH-离子会被中和,但pH值仍然较高。

当HCl和NaOH的物质摩尔比接近1:1时,待测溶液中的pH值会急剧下降,这个时候称为滴定终点。

滴定终点的出现是由于酸碱中和反应达到了摩尔比接近1:1的情况,滴定溶液的酸碱指示剂的颜色也会发生明显变化,用来指示滴定终点的指示剂可以是酚酞。

2. 题目二:弱酸与强碱的滴定接下来,让我们考虑不同酸碱性质的滴定情况。

例如,我们需要测定一溶液中乙酸(CH3COOH)的浓度,我们可以选择NaOH作为滴定液。

这里的滴定过程与题目一有所不同。

由于乙酸是一个弱酸,所以在滴定过程中pH值的变化就显得非常重要。

当NaOH滴加量较小的时候,乙酸在水溶液中仅部分中和产生CH3COO-离子,pH值会上升但仍然较低。

当NaOH滴加量逐渐增加时,CH3COOH的中和反应逐渐水解产生H2O和CH3COO-,pH值也会逐渐上升。

在滴定终点,CH3COOH的中和反应完全进行,pH值急剧上升,这个时候也是指示剂变色的点。

用于指示滴定终点的指示剂可以是溴酚蓝。

3. 题目三:多个酸碱滴定曲线的比较最后,让我们比较不同酸碱滴定曲线的特点。

我们以弱酸与强碱滴定曲线和弱碱与强酸滴定曲线为例。

在弱酸与强碱滴定曲线中,pH值的变化相对平缓,滴定终点的pH值较大,这是因为弱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较低,所以需要较大的NaOH滴加量才能使其完全中和。

化学酸碱滴定练习题酸碱反应与酸碱滴定计算

化学酸碱滴定练习题酸碱反应与酸碱滴定计算

化学酸碱滴定练习题酸碱反应与酸碱滴定计算酸碱滴定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用于确定溶液中酸碱的浓度。

它基于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通过滴定剂与待测溶液中的酸碱反应,计算出待测溶液中酸碱的浓度。

本文将介绍一些化学酸碱滴定练习题,并探讨酸碱反应与酸碱滴定计算的相关知识。

1. 题目一已知标准稀盐酸溶液浓度为0.100 mol/L,若用该盐酸溶液滴定25.00 mL的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需消耗23.50 mL的盐酸溶液。

求NaOH溶液的浓度。

解答:根据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 + HCl → NaCl + H2O可知,酸碱的摩尔比应该是1:1。

根据滴定的结果可知,23.50 mL 的盐酸溶液与待测NaOH溶液中的酸完全中和。

因此,盐酸的摩尔数等于NaOH的摩尔数,即:0.100 mol/L × 23.50 mL = C(NaOH) mol/L × 25.00 mL求解上述方程,可以得出NaOH溶液的浓度为0.094 mol/L。

2. 题目二已知标准稀盐酸溶液的浓度为0.100 mol/L,若用该盐酸溶液滴定25.00 mL的Na2CO3溶液,滴定至终点需消耗38.50 mL的盐酸溶液。

求Na2CO3溶液的浓度。

解答:根据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Cl + Na2CO3 → 2NaCl + CO2 + H2O可知,酸碱的摩尔比应该是2:1。

根据滴定的结果可知,38.50 mL的盐酸溶液与待测Na2CO3溶液中的酸完全中和。

因此,盐酸的摩尔数是Na2CO3溶液中酸的两倍,即:0.100 mol/L × 38.50 mL = 2 × C(Na2CO3) mol/L × 25.00 mL求解上述方程,可以得出Na2CO3溶液的浓度为0.038 mol/L。

通过这两道题目,我们可以看到在酸碱滴定中,通过计算滴定剂和待测溶液的摩尔比,可以确定待测溶液中酸碱的浓度。

酸碱滴定法习题

酸碱滴定法习题

酸碱滴定法习题一、判断题1、滴定分析法是将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中,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计算被测物含量的测定方法。

2、能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是有确定的化学计算比。

3、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有直接配制法和间接配制法,后者也称为标定法。

4、常用的一些酸碱如HCl,H2C2O4,H2SO4,NaOH,NaHCO3,Na2CO3都不能用作基准物质。

5、滴定分析中,反应常数k越大,反应越完全,则滴定突越范围越宽,结果越准确。

6、溶液的pH决定比值[In-]/[HIn]的大小,pH=p K(HIn)时,指示剂呈中间色。

7、通常酸碱指示剂要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需要溶液有1个pH单位的变化。

8、在酸碱滴定中被测物与滴定剂溶液各变化10倍,可使突越范围增加2个pH。

9、失去部分结晶水的硼砂作为标定盐酸的基准物质,将使标定结果偏高。

10、强碱滴定弱酸时,滴定突越范围大小受酸碱浓度和弱酸的p K a o控制。

11、滴定剂体积随溶液pH变化的曲线称为滴定曲线。

12、变色范围在滴定突越范围内的酸碱指示剂也不一定都是能用作酸碱滴定的指示剂。

13、硼酸的K a1o=5.8×10-10,不能用标准碱溶液直接滴定。

14、无论何种酸或碱,只要其浓度足够大,都可被强碱或强酸溶液定量滴定。

15、若一种弱酸不能被强碱滴定,则其共轭碱必定可被强碱滴定。

16、配制NaOH标准溶液时,必须使用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

17、甲醛与铵盐反应生成的酸可用NaOH溶液滴定,其物质的量关系为n(NaOH)∶n(酸)=1:3。

18、草酸作为二元酸,可被NaOH溶液分步滴定。

二、选择题1、有下列水溶液:(1)0.01 mol·L-1CH3COOH;(2)0.01 mol·L-1CH3COOH溶液和等体积0.01 mol·L-1HCl 溶液混合;(3)0.01 mol·L-1CH3COOH溶液和等体积0.01 mol·L-1NaOH溶液混合;(4)0.01mol·L-1CH3COOH溶液和等体积0.01 mol·L-1NaAc溶液混合。

《分析化学》 酸碱滴定曲线练习题

《分析化学》 酸碱滴定曲线练习题

酸碱滴定曲线练习题一、填空1.在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是以为依据的。

2.强碱滴定弱酸,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在碱性范围内,因此甲基橙、甲基红等都作为滴定的指示剂。

3.滴定范围的大小与滴定剂和被滴定物的浓度有关,浓度越,突跃范围越长,可供选择的指示剂越。

4.在酸碱滴定分析过程中,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滴定溶液中H+浓度的变化规律,通常以为纵坐标,以加入滴定剂的为横坐标,绘成曲线。

此曲线称为。

5.酸碱滴定曲线是以变化为特征的。

滴定时酸碱的浓度越大,滴定的突跃范围。

6.酸碱滴定法是用去滴定各种具有酸碱性的物质,当达到化学计量点时,通过滴定剂的体积和,按反应的关系,计算出被测物的含量。

7.在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是根据和来确定的。

8.二元弱酸被准确滴定的判断依据是,能够分步滴定的判据是。

二、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能用HCl标准溶液准确滴定0.1 mol·L-1NaCN。

已知HCN的K=4.9×10-10。

()2.强酸滴定强碱的滴定曲线,其突跃范围大小只与浓度有关。

()3.酸碱滴定中,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值与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的pH值相等。

()4.酸式滴定管一般用于盛放酸性溶液和氧化性溶液,但不能盛放碱性溶液。

()5.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是变色敏锐、用量少。

()6.各种类型的酸碱滴定,其化学计量点的位置均在突跃范围的中点。

()三、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1.由于弱酸弱碱的相互滴定不会出现突跃,也就不能用指示剂确定终点,因此在酸碱滴定法中,配制标准溶液必须用()。

A.强碱或强酸B.弱碱或弱酸C.强碱弱酸盐D.强酸弱碱盐2.用NaOH测定食醋的总酸量,最合适的指示剂是()。

A.中性红B.甲基红C.酚酞D.甲基橙3.在酸碱滴定中,一般把滴定至等量点()的溶液pH值变化范围称为滴定突跃范围。

A. 前后±0.1%相对误差B. 前后±0.2%相对误差C. 0.0%D. 前后±1%相对误差4.用强碱滴定一元弱酸时,应符合cK a≥10-8的条件,这是因为()。

分析化学酸碱滴定法试卷

分析化学酸碱滴定法试卷

概论及酸碱滴定法作业一、填空题1. 写出下列物质的PBE :1)NH 4HCO 3水溶液的PBE 为( )。

2)NaNH 4HPO 4水溶液的PBE 为( )。

2. 一元弱酸HA 在溶液中以( )和( )两种型体存在,若一元弱酸的解离常数为Ka ,则两种型体的分布分数分别为:δHA =( ),δA -=( )。

当pH=pKa 时,δHA =δA -=0.5;当pH <pKa 时, δHA ( )δA -,溶液中以( )为主要的存在型体;当pH >pKa 时, δHA ( )δA -,溶液中以( )为主要的存在型体。

3. 用0.20 mol·L -1NaOH 溶液滴定0.10 mol·L -1酒石酸溶液时,在滴定曲线上出现个突跃范围。

(酒石酸的1pKa 3.04=,2pKa 4.37=)4.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OH -的共轭碱是 。

5. H 2C 2O 4的pKa 1=1.2, pKa 2=4.2。

当pH=1.2时,草酸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__当[HC 2O 4-]达最大值时的pH=______。

6. 酸碱滴定曲线是以 变化为特征的。

滴定时酸、碱的浓度愈 ,滴定突跃范围愈 。

酸碱的强度愈 ,则滴定的突跃范围愈 。

7. 某酸碱指示剂的pK =10.1,则该指示剂的pH 变色范围大约为 。

8. 有一碱液,可能是NaOH ,或Na 2CO 3,或NaHCO 3,或它们的混合物溶液。

今用标准盐酸滴定,若以酚酞为指示剂,耗去盐酸V 1 mL ;若取同样量的该碱液,也用盐酸滴定,但以甲基橙为指示剂,耗去盐酸V 2mL 。

试由V 1与V 2的关系判断该碱液的组成;(1)当V 1=V 2时,组成是 (2)当V 2=2 V 1时,组成是(3)当V 2>2 V 1时,组成是 (4)当V 1<V 2<2 V 1时,组成是(5)当V 1=0, V 2>0时,组成是9.已知NH 3的K b =1.8×10-5, 当NH 3-NH 4Cl 缓冲溶液的pH=9.0时, 该溶液中 [NH 3]/[NH 4Cl]为_ _。

分析化学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习题)

分析化学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习题)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一、选择题1、 浓度为c(HAc)(mol .L -1)的HAc 溶液中加入c(HCl)(mol .L -1) HCl 和c(NaOH)(mol .L -1)NaOH 后的质子平衡方程是 A. [H +]+ c(HCl)=[Ac -]+ c(NaOH)+[OH -] B. [H +]=[Ac -]+ c(NaOH)+[OH -] + c(HCl) C. [H +]+ c(HCl) + c(NaOH)=[Ac -]+[OH -] D. [H +]+ c(NaOH) =[Ac -]+ c(HCl)+[OH -] 答案:D2、 下列各组酸碱对中,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A. H 2CO 3—CO 32-B. H 3O +—OH -C. HPO 42-—PO 43-D. NH 3+CH 2COOH —NH 2CH 2COO - 答案:C3、 用0.10 mol .L -1 NaOH 溶液分别滴定25mL 某一H 2SO 4和HCOOH 溶液,若消耗的NaOH 体积相同,则这两种溶液中H 2SO 4和HCOOH 浓度之间的关系是 A. c(HCOOH)=c(H 2SO 4) B. 4c(HCOOH)=c(H 2SO 4)C. c(HCOOH)=2c(H 2SO 4)D. 2c(HCOOH)=c(H 2SO 4) 答案:C解: 2NaOH~1H 2SO 4,1NaOH~1HCOOH ,消耗的NaOH 体积相同,HCOOH SO H c c 2142=。

4、 今有0.20 mol .L -1二元弱酸H 2B 溶液30mL ,加入0.20 mol .L -1 NaOH 溶液15mL时的pH= 4.70;当加入30mLNaOH 时,达到第一化学计量点的pH= 7.20。

则H 2B 的2a pK 是 A. 9.70 B. 9.30 C. 9.40 D. 9.00 答案:A解:中和到pH= 4.70时,溶液成为1:1:2=NaHB B H c c 的缓冲溶液,70.411lg 70.4lglg2121=-=-=⇒+=--BH HB a BH HB a c c pH pK c c pK pH达到第一化学计量点时,溶液成为0.10 mol .L -1 NaHB 溶液][)][(][121--+++=HB K K HB K K H a W a a当 c HB ≈-][,W a K c K 202>,120a K c >21][a a K K H =∴+,即 )(2121a a pK pK pH +=70.970.420.72212=-⨯=-=a a pK pH pK5、 用标准NaOH 溶液滴定同浓度的HAc ,若两者的浓度均增大10倍,以下叙述滴定曲线pH 突跃大小,正确的是 A. 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 均增大B. 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 不变,后0.1%的pH 增大C. 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 减小,后0.1%的pH 增大D. 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 均减小 答案:B解:化学计量点前0.1%形成的是NaAc —HAc 缓冲溶液HAcAc HAc a c c pK pH -+=lg)(,)前()前(21pH pH =∴化学计量点后0.1%形成的是NaAc —NaOH 溶液,)(lg 14过量NaOH c pH -= NaOH 的浓度增大,pH 也增大。

酸碱滴定化学反应 练习题

酸碱滴定化学反应 练习题

酸碱滴定化学反应练习题
1.试说明滴定反应的基本原理。

2.已知硝酸(HNO3)是一种强酸,氨水(NH3)是一种弱碱,请回答以下问题:
a) 当用0.1M硝酸滴定0.05M氨水时,应如何选择指示剂?请解释原因。

b) 如果反过来用0.05M氨水滴定0.1M硝酸,应如何选择指示剂?请解释原因。

3.某种化合物X为一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形成酸性溶液,试判断该化合物X是酸还是碱。

请列出可能的化合物X,并说明原因。

4.请解释滴定过程中终点和终点指示剂之间的关系。

5.在滴定中,为什么滴加试剂的速度要逐渐变慢?
6.为了准确测定一种酸或碱的浓度,为什么要进行多次滴定?最少需要几次滴定?
7.试说明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应注意的原则。

8.滴定中的滴定误差会对结果产生哪些影响?如何减小滴定误差?
9.氢氧化钠(NaOH)是一种强碱,硫酸(H2SO4)是一种强酸。

请回答以下问题:
a) 当硫酸溶液滴定氢氧化钠溶液时,如何选择指示剂?请解释原因。

b) 当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硫酸溶液时,应如何选择指示剂?请解释原因。

10.已知ML为一种弱酸,已知其酸解离常数(Ka)较小,请回答以下问题:
a) 在滴定过程中,为了取得良好的滴定曲线,应该调整溶液的酸碱比例是偏酸、偏碱还是中性?请解释原因。

b) 若ML浓度较高,在滴定过程中应采用哪种指示剂?请解释原因。

以上是关于酸碱滴定化学反应的练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1年高考化学考点62酸滴定碱的曲线必刷题

2021年高考化学考点62酸滴定碱的曲线必刷题

考点六十二酸滴定碱的曲线1.室温下,将0.10 mol·L-1 盐酸滴入20.00 mL 0.10 mol·L-1 氨水中,溶液中pH和 pOH随参加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

:pOH=-lg c(OH-),以下正确的选项是〔〕A. M点所示溶液中可能存在c(Cl-)> c(NH4+)B. N点所示溶液中可能存在c(NH4+)+c(NH3•H2O)=c(Cl-)C. Q点盐酸与氨水恰好中和D. M点到Q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变大后减小【答案】B2.室温下,用一样物质的量浓度的 HC1 溶液,分别滴定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0.1 mol/L 的三种碱溶液,滴定曲线如下图。

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滴定前,三种碱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c(H+)大小关系: DOH>BOH>AOHB. pH= 7 时,c(A+)=c(B+)=c(D+)C.滴定至 P 点时,溶液中:c(Cl-)>c(B+)>c(BOH)>c(OH-)>c(H+)D.当中和百分数达 100%时,将三种溶液混合后:c(AOH)+c(BOH)+c(DOH)=c(H+)-c(OH-)【答案】D3.常温下,在20.0mL0.10mol•L-1氨水中滴入0.10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

0.10mol•L-1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C. M点处的溶液中c(H+)=c(OH-) D. N点处的溶液中pH>12【答案】D【解析】A.强酸弱碱相互滴定时,由于生成强酸弱碱盐使溶液显酸性,那么应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故A 表达正确;B.如果M点盐酸体积为20.0mL,那么二者恰好完全反响生成氯化铵,氯化铵中铵根离子水解导致该点溶液应该呈酸性,要使溶液呈中性,那么氨水应该稍微过量,所以盐酸体积小于20.0mL,故B表达正确;C.M处溶液呈中性,那么存在c〔H+〕=c〔OH-〕,故C表达正确;D.N点为氨水溶液,氨水浓度为0.10mol•L-1,该氨水电离度为1.32%,那么该溶液中c〔OH-〕=0.10mol/L×1.32%=1.32×10-3mol/L,c〔H+〕=10−14/1.32×10−3mol/L=7.6×10-12mol/L,所以该点溶液pH<12,故D表达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碱滴定曲线练习题
一、填空
1.在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是以为依据的。

2.强碱滴定弱酸,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在碱性范围内,因此甲基橙、甲基红等都作为滴定的指示剂。

3.滴定范围的大小与滴定剂和被滴定物的浓度有关,浓度越,突跃范围越长,可供选择
的指示剂越。

4.在酸碱滴定分析过程中,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滴定溶液中H+浓度的变化规律,通常以
为纵坐标,以加入滴定剂的为横坐标,绘成曲线。

此曲线称为。

5.酸碱滴定曲线是以变化为特征的。

滴定时酸碱的浓度越大,滴定的突跃范围。

6.酸碱滴定法是用去滴定各种具有酸碱性的物质,当达到化学计量点时,通
过滴定剂的体积和,按反应的关系,计算出被测物的含量。

7.在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是根据和来确定的。

8.二元弱酸被准确滴定的判断依据是,能够分步滴定的判据是。

二、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能用HCl标准溶液准确滴定0.1 mol·L-1NaCN。

已知HCN的K=4.9×10-10。

()
2.强酸滴定强碱的滴定曲线,其突跃范围大小只与浓度有关。

()
3.酸碱滴定中,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值与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的pH值相等。

()
4.酸式滴定管一般用于盛放酸性溶液和氧化性溶液,但不能盛放碱性溶液。

()
5.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是变色敏锐、用量少。

()
6.各种类型的酸碱滴定,其化学计量点的位置均在突跃范围的中点。

()
三、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
1.由于弱酸弱碱的相互滴定不会出现突跃,也就不能用指示剂确定终点,因此在酸碱滴定法中,
配制标准溶液必须用()。

A.强碱或强酸
B.弱碱或弱酸
C.强碱弱酸盐
D.强酸弱碱盐
2.用NaOH测定食醋的总酸量,最合适的指示剂是()。

A.中性红
B.甲基红
C.酚酞
D.甲基橙
3.在酸碱滴定中,一般把滴定至等量点()的溶液pH值变化范围称为滴定突跃范围。

A. 前后±0.1%相对误差
B. 前后±0.2%相对误差
C. 0.0%
D. 前后±1%相对误差
4.用强碱滴定一元弱酸时,应符合cK a≥10-8的条件,这是因为()。

A. cK a<10-8时滴定突跃范围窄
B. cK a<10-8时无法确定化学计量关系
C. cK a<10-8时指示剂不发生颜色变化
D. cK a<10-8时反应不能进行
5.为使pH滴定突跃范围增大,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中的()。

A.改变滴定方式
B.加热被滴溶液
C.增加溶液酸度
D.增加滴定剂浓度
6.下列酸碱滴定反应中,其等量点pH值等于
7.00的是()。

A. NaOH滴定HAc
B.HCl溶液滴定NH3·H2O
C.HCl溶液滴定Na2CO3
D.NaOH溶液滴定HCl
7.称取纯一元弱酸HA 1.250g溶于水中并稀释至50mL,用0.100mol·L-1NaOH滴定,消耗
NaOH50mL到等量点,计算弱酸的式量为()。

A. 200
B.300
C.150
D.2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