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一、基本原理与操作

原理装置图操作要领

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1)平衡:必须平衡摩擦力(改变小车或重物质量,无

需重新平衡摩擦力)

(2)质量:重物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若使用力

传感器,或以小车与重物的系统为研究对象无需满

足此要求)

(3)要测量的物理量

①小车与其上砝码的总质量(天平)

②小车受到的拉力(约等于重物的重力)

③小车的加速度(根据纸带用逐差法或根据光电门

数据计算加速度)

(4)其他:细绳与长木板平行;小车从靠近打点计时

器的位置释放,在到达定滑轮前按住小车,实验时先

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1)利用Δx=aT2及逐差法求a。

(2)以a为纵坐标,F为横坐标,根据各组数据描点,如果这些点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如图1甲所示,说明a与F成正比。

图1

(3)以a 为纵坐标,1

M为横坐标,描点、连线,如果该线为过原点的直线,如图乙所示,

就能判定a

与M成反比。

注意事项

(1)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在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垫上小木块,使其适当倾斜,利用小车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与摩擦力平衡。

(2)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一般可目测,必要时可通过打点纸带,看上面各点间的距离是否均匀。

(3)平衡摩擦力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平衡摩擦力时不能在轻绳的另一端挂托盘

②平衡摩擦力必须让小车连上纸带,且让打点计时器处于工作状态

③平衡摩擦力时可借助纸带上点迹是否均匀来判断

误差分析

(1)质量的测量、纸带上计数点间距离的测量、拉线或纸带不与木板平行等都会造成误差。

(2)实验原理不完善引起误差。

通过适当的调节,使小车所受的阻力被平衡,当小车做加速运动时,可以得到a=

m M+m g,F T=

M

M+m

mg=

mg

1+

m

M

,只有当M m时,才可近似认为小车所受的拉力F T

等于mg,所以本实验存在系统误差。

(3)平衡摩擦力不准确会造成误差。

教材原型实验

命题角度实验原理与实验操作

【例1】(1)我们已经知道,物体的加速度a同时跟合外力F和质量M两个因素有关。探究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思想方法是____________。

(2)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2所示,他想用沙和沙桶的总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F,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他先做了两方面的调整措施:

图2

①用小木块将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垫高,目的是____________。

②使沙和沙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目的是使拉小车的力近似等于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利用实验中打出的纸带求加速度时,处理方案有两种:

A.利用公式a=2x

t2计算;

B.根据a=Δx

T2,利用逐差法计算。

两种方案中,你认为选择方案________比较合理。

【试题解析】: (1)探究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思想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2)想用沙和沙桶的总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F,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应使沙和沙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还要用小木块将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垫高,目的是平衡摩擦力。

(3)利用实验中打出的纸带求加速度时,需要根据a=Δx

T2,利用逐差法计算,选项B正

确。

【试题参考答案】: (1)控制变量法(2)①平衡摩擦力②沙和沙桶的总重力(3)B

拓展训练1 如图3所示,某学生实验小组定量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使小车在砝码和托盘的牵引下运动。

图3

(1)实验室准备了打点计时器及配套的电源、导线、复写纸及如图所示的器材。若要完成该实验,必需的实验器材还有________________。

(2)为达到平衡摩擦力的目的,取下细绳和托盘,通过调节垫片的位置,改变长木板倾斜程度,根据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________运动。

(3)实验开始时,先调节木板上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木板平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避免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抖动

B.可使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清晰

C.可以保证小车最终能够实现匀速直线运动

D.可在平衡摩擦力后使细绳拉力等于小车受的合力

【试题参考答案】: (1)天平、刻度尺(2)匀速直线(3)D

拓展训练2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质量用M表示(乙图中M包括小车与传感器,丙图中M包括小车和与小车固连的滑轮),钩码总质量用m表示。

图4

(1)为便于测量合外力的大小,并得到“小车质量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的结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三组实验中只有甲同学的实验需要平衡摩擦力

B.三组实验都需要平衡摩擦力

C.三组实验中只有甲同学的实验需要满足所挂钩码的总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的条件

D.三组实验都需要满足所挂钩码的总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的条件

(2)若乙、丙两位同学发现某次测量中力传感器和弹簧测力计读数相同,通过计算

得到小车加速度均为a=g

3(g为当地重力加速度),则乙、丙两位同学实验时所用的

小车质量之比为________,乙、丙两位同学实验时所用的钩码总质量之比为________。

【试题参考答案】: (1)BC(2)1∶21∶2

命题角度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例2】某同学用如图5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用钩码的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根据打点计时器在小车后端拖动的纸带上打出的点迹计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图5

(1)实验时先不挂钩码,反复调整垫木的位置,直到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5个计数点A、B、C、D、E,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迹没有标出,测出各计数点到A点之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两端,则此次实验中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测量值a=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图6

(3)实验时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分别测量小车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6所示。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O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题解析】: (1)反复调整垫木的位置,直到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目的是平衡摩擦阻力。

(2)由逐差法求解加速度,a=(x CD+x DE)-(x AB+x BC)

(2T)2

,其中x AB=3.90 cm,x BC=

4.90 cm,x CD=

5.90 cm,x DE=

6.90 cm,T=0.1 s,则a=1.0 m/s2。

(3)由a-F图像可知,当加速度为0时,外力F≠0,图线不过原点O的原因是没有

平衡摩擦力或摩擦力平衡不够。小车的加速度实际是a=

1

M+m

mg,开始时,由于满

足M m,图线斜率近似为1

M,其图线近似为直线,随着m的增大,a-F图线的斜率

不再是1

M,而是

1

M+m

,故图线上部是弯曲的。

【试题参考答案】: (1)平衡小车运动中受到的摩擦阻力(2)1.0(3)没有平衡摩擦力或摩擦力平衡不够未满足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

拓展训练3 某组同学设计了“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的关系”实验。如图7甲为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电火花计时器,C为装有细砂的小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的拉力F等于细砂和小桶的总重力,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可用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得。

图7

(1)如图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已知实验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 。根据纸带可求出电火花计时器打B 点时的速度为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 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2)在“探究加速度a 与质量m 的关系”时,某同学按照自己的方案将实验数据都在坐标系中进行了标注,但尚未完成图像(如图丙所示)。请继续帮助该同学作出坐标系中的图像。

(3)在“探究加速度a 与合力F 的关系”时,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 与合力F 的图线如图丁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解析】: (1)B 点的瞬时速度为

v B =AB +BC 4T =(6.19+6.70)×10-2

4×0.02

m/s ≈1.6 m/s, 由逐差法求解小车的加速度,a =(CD +DE )-(AB +BC )4×(2T )2

=(7.21+7.72-6.19-6.70)×10-2

4×(0.04)

2 m/s 2≈3.2 m/s 2。

(2)根据描点法作出图像,如图所示。

(3)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F不为零时,加速度仍为零,则实验前没有平衡摩擦力或者平衡摩擦力不够。

【试题参考答案】: (1)1.6 3.2(2)见解析图

(3)实验前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实验拓展创新

命题角度实验方案的改进(合力测量的创新)

【例3】(2020·福建六校联考)为了探究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甲、乙同学设计了如图8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M为小车的质量,m为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0为滑轮的质量。力传感器可测出轻绳中的拉力大小。

图8

(1)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A.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总质量

B.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C.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力传感器的示数

D.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

(2)甲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9所示的一条纸带(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图9

(3)甲同学以力传感器的示数F 为横轴,加速度a 为纵轴,画出的a -F 图线是一条直线,如图10所示,图线与横轴的夹角为θ,求得图线的斜率为k ,则小车的质量M =__________。

图10 图11

A.1tan θ

B.1tan θ-m 0

C.2k -m 0

D.2k

(4)乙同学根据测量数据作出如图11所示的a -F 图线,该同学做实验时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解析】: (1)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原理是F =Ma ,本题绳中拉力可以由力传感器测出,不需要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也就不需要使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 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 ,A 、D 错误;用力传感器测量绳子的拉力,则力传感器示数的2倍等于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大小,需要平衡摩擦力,B 正确;释放小车之前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该实验还需要记录力传感器的示数,C 正确。

(2)由逐差法计算加速度

a =(x 34+x 45+x 56)-(x 01+x 12+x 23)(3T )

2≈2.00 m/s 2。 (3)对小车与滑轮组成的系统,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 =2m 0+M

F ,图线的斜率为k ,则k =2m 0+M

,故小车的质量M =2k -m 0,故选项C 正确。 (4)图线在F 轴上的截距不为零,说明力传感器显示有拉力时,小车仍然静止,这是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造成的。

【试题参考答案】: (1)BC(2)2.00(3)C(4)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命题角度加速度测量方案的创新

【例4】如图12(a)(b)所示分别为甲、乙两位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他们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一个光电门B,滑块上固定一宽度为d的遮光条,由数字计时器(图中未画出)可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甲同学直接用细线跨过定滑轮把滑块和钩码连接起来[如图(a)],乙同学用细线绕过定滑轮把滑块与力传感器相连,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如图(b)],每次滑块都从A处由静止释放。

图12

(1)实验时应先调节气垫导轨下面的螺钉,使气垫导轨水平,在不增加其他实验器材情况下,如何判定调节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两同学首先将滑块从A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Δt,若要得到滑块的加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位同学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来改变滑块所受的合外力,甲同学在实验时还需要测量记录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乙同学在实验时需要测量记录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同学在完成实验时,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_。(填选项前字母)

A.应使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

B.应使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C.应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

D.应使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

【试题解析】: (1)判定调节到位的依据是在不挂钩码时,滑块能在任意位置静止不动。

(2)两种情况下,滑块在导轨上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滑块的初速度为零。到达光电

门B的瞬时速度v=d

Δt,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v

2=2ax可知,只要

测出A位置与光电门B间的距离L即可求得滑块的加速度。

(3)甲同学所做实验中滑块(设质量为M)和钩码(设质量为m)所受的合外力等于钩码的重力mg,则有mg=(M+m)a,所以甲同学还需要测量所挂钩码的质量m和滑块的质量M,在实验时,认为滑块所受合外力等于钩码的重力,为了尽量减小实验误差,应满足条件m M;乙同学所做实验中,力传感器测出的力就是细线对滑块的真实拉力(设为F T,可直接读出),则有F T=Ma,所以需要记录传感器的读数和测量滑块的质量M。

(4)力传感器测出的力就是细线对滑块的真实拉力,不存在系统误差,无需满足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测量距离时,适当增大测量距离可以减小测量误差;实验时要满足气垫导轨水平且细线与导轨平行。

【试题参考答案】: (1)在不挂钩码时,滑块能在任意位置静止不动

(2)A位置与光电门B间的距离L

(3)所挂钩码的质量m和滑块的质量M m M传感器的读数和滑块的质量M

(4)A

命题角度实验方案的创新

【例5】(2019·湖南湘潭三模)实验小组用如图13甲所示器材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水平桌面上放有相同的两辆小车,两辆小车左右两端各系一条细绳,左端的细绳都绕过定滑轮并各挂一个质量不同的钩码。用黑板擦把两辆小车右端的细线按在桌面上,使小车静止。实验前,通过垫高桌子右端的方式来平衡摩擦力。实验时抬起黑板擦,两辆小车同时由静止开始运动,按下黑板擦,两辆小车同时停下,用刻度尺测出两辆小车通过的位移。

图13

(1)本实验将钩码的重力当作小车受到的外力,应使钩码的质量________(填 “远大于”“远小于”或“等于”)小车质量;若小车所受外力的计算存在误差,则此类误差属于________(填“系统”或“偶然”)误差。

(2)经过测量,两辆小车通过的位移分别为s 1、s 2,两钩码的质量分别为m 1、m 2,只要满足关系式________,就可验证小车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外力成正比。

(3)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精确,某同学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来做实验,如图乙所示,在长木板上相距为L 的A 、B 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分别记录小车到达A 、B 两点时的速率,实验中使用的小车及拉力传感器总质量约为200 g,每个钩码的质量约为50 g 。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调整长木板的倾斜角度,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②由静止释放小车,读出拉力传感器的读数F ,让小车依次经过位于A 、B 两点的速度传感器,记录速度v A 和v B ,并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 ′;

③增加钩码数量;

④重复步骤②③,得到多组数据,并作出a ′-F 图像,步骤②中小车的加速度a ′=________(请用题中符号表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a ′-F 图像最接近

________。

【试题解析】: (1)当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时,可以近似认为小车受到的拉力等于钩码的重力;小车所受外力的计算存在误差,此类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2)小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s =12at 2=12·mg M t 2,则有s 1s 2=12·m 1g M t 212·m 2g M t

2=m 1m 2,只要满足s 1s 2=m 1m 2

,就可验证小车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外力成正比。

(3)④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可知,小车的

加速度为a′=v2B-v2A

2L;小车受到的拉力可以由拉力传感器测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

得a′=

1

M′F,在质量M′一定时,a′与F成正比,故A正确。

【试题参考答案】: (1)远小于系统(2)s1

s2=

m1

m2

(3)④v2B-v2A

2L A

拓展训练 4 在用DIS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某实验小组采用了如图14(a)所示的实验装置。重物通过滑轮用细线拉小车,位移传感发射器随小车一起沿倾斜轨道运动,位移传感接收器固定在轨道一端。实验时近似认为重物的重力等于小车受到的拉力F,改变重物重力重复实验四次,列表记录小车受到的拉力F 及小车加速度的四组数据:

a/(m·s-2) 2.01 2.98 4.02 5.01

F/N 1.00 2.00 3.00 4.00

图14

(1)在图(c)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小车加速度a随拉力F变化的图线。

(2)从所得图线分析该实验小组在操作过程中的不当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实验时,在小车和重物之间接一不计质量的微型力传感器来测量拉力F,实验装置如图(b)所示,从理论上分析,该实验图线的斜率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试题解析】: (1)根据已知数据,画出小车加速度a和拉力F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2)由图像可知,当小车拉力为零时,已经产生了加速度,分析可知在操作过程中轨道的倾角过大,平衡摩擦力过度。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挂重物时,a=

mg

M+m

,图线的斜率表示系统质量M+m的

倒数。用力传感器时,a′=F

M,图线的斜率表示小车质量M的倒数,可知图线的斜率

变大。

【试题参考答案】: (1)见解析图(2)轨道倾角过大(或平衡摩擦力过度)(3)变大

最新整理高一物理必修一实验专题教学教材

高一物理必修一实验专题 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1、电磁式打点计时器:6V 以下的交流电。 电火花式打点计时器:220V 的交流电。 2、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打点间隔为0.02s 3、根据纸带算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4、算各点的瞬时速度,描点法做出V —t 图 实验:1、先开电源,然后释放小车。 2、开头过于密集的点舍掉,一般每5个点或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使相邻计数点之间时间间隔为T =0.1s 数据处理: 计算法:根据纸带求某点瞬时速度和加速度 (1)求某点瞬时速度,如: T 指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 (1)瞬时速度 (2)求加速度: a 、理想纸带(即ΔX 相等): b 、不理想纸带(即ΔX 不相等):用逐差法 注意化单位 数据处理:图象法: 1根据所得数据,选择合适的标度建立坐标系,让图象尽量分布在坐标系平面的大部分面积。 2、此实验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要用直线拟合数据点,让尽可能多的点处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均匀地分布在直线两侧,个别偏离较大点舍去。 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1. 实验目的: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 实验原理:(1)两个力F 1、F 2的作用效果与一个力F '的作用效果相同:使像皮绳在某一方向伸长一定的(相同)长度。 (2)以F 1、F 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求出F 1、F 2的合力F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比较F '与F 。如果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F '与F 相同,就验证了两个力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 实验器材:方木板一块;白纸;图钉(若干);橡皮条;细绳套(两个);弹簧秤(两只);三角板;刻度尺;铅笔。 4. 实验条件:为使橡皮绳有较明显的伸长,同时弹簧测力计有较大的示数,两测力计所拉线绳之间的夹角不宜过大和过小,一般在60°~120°之间较合适。 5. 主要测量:用两个测力计拉线绳,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到达O 点,记录此时两个测力计的数值F 1和F 2及两个力的方向;用一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 点,记录此时F 的大小和方向。 T X X V V EG F 265+==2T X a ?=23216 549)()(T X X X X X X a ++-++=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1.在利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来做“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砝码盘及盘内砝码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 B.连接砝码盘和小车的细绳应跟长木板保持平行 C.平衡摩擦力后,长木板的位置不能移动 D.小车释放前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选项A中平衡摩擦力时,不能将砝码盘及盘内砝码(或小桶)通过细绳拴在小车上,A错;选项B、C、D符合正确的操作方法,B、C、D 对. 答案BCD 2.“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主要的步骤有: A.将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两个质量相等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长木板上; B.打开夹子,让两个小车同时从静止开始运动,小车运动一段距离后,夹上夹子,让它们同时停下来,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两个小车在这一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大小; C.分析所得到的两个小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与小车所受的水平拉力的大小关系,从而得到质量相等的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作用力大小的关系; D.在小车的后端也分别系上细绳,用一只夹子夹住这两根细绳; E.在小车的前端分别系上细绳,绳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内分别放着数目不等的砝码,使砝码盘和盘内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分别用天平测出两个砝码盘和盘内砝码的总质量. 上述实验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实验步骤,对于实验的一些常识,必须牢记于心,结合本实验的实验步骤,不难排列出正确的顺序. 答案AEDBC 3.用如实图4-1所示的装置来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小盘和砝码牵引小车,使小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实图4-1 (1)此实验中可以不测量小车加速度的具体值,原因是

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 注意事项 1.平衡摩擦力: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即不要给小车加任何牵引力,且要让小车拖着纸带匀速运动。 2.实验条件:小车的质量M 远大于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 。 3.操作要领:改变拉力和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且应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按住小车。 误差分析 1.因实验原理不完善引起误差。以小车、小盘和砝码整体为研究对象得mg =(M +m )a ; 以小车为研究对象得F =Ma ;求得F =M M +m ·mg =11+m M ·mg <mg ,本实验用小盘和砝码的

总重力mg 代替小车的拉力,而实际上小车所受的拉力要小于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 2.摩擦力平衡不准确、质量测量不准确、计数点间距测量不准确、纸带和细绳不严格与木板平行都会引起误差。 考点一 教材原型实验 考向1 实验原理与实验操作 (2019·广东实验中学月考改编)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 质量的关系。 (1)实验中除了需要小车、砝码、托盘、细绳、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垫木、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两根导线、复写纸、纸带之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B .在调节木板倾斜角度平衡小车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托盘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 C .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 .通过增减小车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 E .用托盘和盘内砝码的重力作为小车和车上砝码受到的合外力,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 (3) 某同学以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的倒数1M 为横坐标,小车的加速度a 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出的a -1M 关系图线如图甲所示。由图甲可分析得出:加速度与质量成________关系(填“正比”或“反比”);图线不过原点说明实验有误差,引起这一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平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含答案

物理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为了研究加速度跟力和质量的关系,应该采用的研究实验方法是() A.控制变量法B.假设法C.理想实验法D.图象法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不变,a正比于F,对F、a的单位不限 B.对于相同的合外力,a反比于m,对m、a的单位不限 C.在公式F=ma中,F、m、a三个量可以取不同单位制中的单位 D.在公式F=ma中,当m和a分别用千克、米每二次方秒做单位时,F 必须用牛顿做单位 3.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球之间系着一根不计质量的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球紧靠竖直墙壁,今用水平力F将B球向左推压弹簧,平衡后,突然将F撤去,在这瞬间() ①B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 F ②B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m ③在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之后,A才离开墙壁 ④在A离开墙壁后,A、B两球均向右做匀速运动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①B.②③C.①④D.②③④ 4.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访一质量为m的物体A用轻绳通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物体B相联接,如图所示,物体A的加速度为a1,先撤去物体B,对物体A施加一个与物体B重力相等的拉力F,如图所示,,物体A的加速度为a2.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a1=2 a2 B. a1= a2 C. a2=2 a1 D.以上答案都不对。 5.对物体的惯性有这样一些理解,你觉得哪些是正确的?() A 汽车快速行驶时惯性大,因而刹车时费力,惯性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有关 B 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惯性比在月球上大 C 加速运动时,物体有向后的惯性;减速运动时,物体有向前的惯性

D 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物体原有运动状态如何,物体的惯性是客观存在的,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6.从地面竖直上抛一小球,设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为t1,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为t2,若考虑到空气阻力的作用,则() A t1 > t2 B t1 < t2 C t1 = t2 D 无法判断t1 , t2的大小 7.质量为8×103kg的汽车以1.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阻力为2.5×103N。那么,汽车的牵引力是() A 2.5 ×103N B 9.5 ×103N C 1.2 ×104N D 1.45×104N 8.(多选)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图示状态。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T,关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空题第二题图 A.若小车向左运动,N可能为零 B.若小车向左运动,T可能为零 C.若小车向右运动,N不可能为零 D.若小车向右运动,T不可能为零 9.(多选)关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这个实验实际上是永远无法实现的 B. 只要接触面相当光滑,物体在水平面上就能匀速运动下去 C. 利用气垫导轨,就能使实验成功 D. 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是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 10.(多选)从水平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空中运动后最后又落回地面,在空气对物体的阻力不能忽略(假设阻力大小一定)的条件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上升的加速度大于下落的加速度B.物体上升的时间大于下落的时间C.物体落回地面的速度小于抛出的速度D.物体在空中经过同一位置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二:填空题: 1.给出以下物理量或单位,请按要求填空。 A.米B.牛顿C.加速度D.米/秒2E.质量F.千克G.时间 H.秒I.位移J.厘米2K.千克/米2L.焦耳 (1)在国际单位制中作为基本单位的是__________。(2)属于导出单位的是___________。 2.如图,A、B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体之间用一根轻弹簧(即不计其质量)连接,并用细绳悬挂在天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 一.填空题(共10小题) 1.(2016秋?滑县期末)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采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 (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 (2)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检查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做a与的图象.(3)如图(a),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做出的a﹣F图线,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 (4)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图(b)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 (5)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利用图2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2015秋?枣强县校级月考)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的实验.

(1)图甲中打点计时器应该使用频率50Hz、电压为V的交流电.(2)图乙为实验得到的纸带,由此可以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使用控制变量法,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改变砂和砂桶质量M,得到了加速度a随合力F变化的图线如图丙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原点的原因是. 3.(2015春?保定校级期末)如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 (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

高中物理必修一实验专题

高考物理必修一实验专题 姓名:班级: 【题型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 (1)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__。(填选项代号) A.电压合适的50 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2)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 B.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 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3)如图所示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4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共7个计数点,测出1、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V4= __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在做“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细线一端与小车相连,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悬挂钩码,通过打点计时器和纸带记录了小车的运动情况。 (1)实验中除了电磁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直轨道、细线、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__(填选项代号) A. 220 V、50 Hz 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4-6 V、50 Hz 交流电源 D. 刻度尺 E. 秒表 F. 天平 (2)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代号) A. 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一端 B. 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一端 C. 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D. 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4)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知识梳理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 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3.掌握利用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 1.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依据是牛顿运动定律,即F=Ma,当研究对象有两个以上的参量发生变化时,设法控制某些参量使之不变,而研究另外两个参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本实验中有力F、质量M和加速度a三个变量,研究加速度a与F及M的关系时,先控制质量M不变,讨论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然后再控制力F不变,讨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 2.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测量方法是:小车及砝码的总质量M;用天平测出.小车受到的拉力F认为等于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mg. 小车的加速度a利用纸带根据Δs=aT2计算. 三、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片、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重物、夹子、细绳、低压交流电源、导线、天平(带有一套砝码)、刻度尺、砝码. 四、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 1.用天平测出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把数值记录下来. 图3-4-1 2.按如图3-4-1所示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车上,即不给小车加牵引力. 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块木板.反复移动木板的位置,

直至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时,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恰好与小车所受的重力在斜面方向上的分力平衡. 4.把细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滑轮悬挂小盘,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打完点后切断电源,取下纸带,在纸带上标上纸带号码. 5.保持小车和砝码的质量不变,在小盘里放入适量的砝码,把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 ′记录下来,重复步骤4.在小桶内再放入适量砝码,记录下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 ″,再重复步骤4. 6.重复步骤5两次,得到三条纸带. 7.在每条纸带上都选取一段比较理想的部分,标明计数点,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算出每条纸带上的加速度的值. 8.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a ,横坐标表示作用力F ,作用力的大小F 等于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平面上画出相应的点,如果这些点是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便证明了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 9.保持小盘和砝码的质量不变,在小车上加砝码,重复上面的实验,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a ,横坐标表示小车和砝码总质量的倒数,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平面上画出相应的点.如果这些点是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就证明了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交流与思考:若由实验结果画出的小车运动的a-F 图线是一条并不过原点的直线,说明实验中存在什么问题图线的斜率有何物理意义实验中并不画出a-M 图线,而是画出M a 1 -图线,这包含了哪些物理思想方法 提示:a -F 图线是一条并不过原点的直线,说明F 并不是小车受到的合外力.若图线在F 轴上有截距,说明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若图线在a 轴正向有截距,说明平衡摩擦力过度,此时图线的斜率表示 M 1.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 与M 成反比,所以a-M 图线并不是直线.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也为了将曲线转化为便于研究的直线,画出M a 1 -图线,这包含了物理学中化曲为直的思想方法,此时图线的斜率表示F . 五、注意事项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课题: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一、方法指导:控制变量法逐差法图像法 二、命题分析 以课本实验为基础的创新实验,主要考查实验的原理的理解、纸带的处理以及误差分析 三、知识梳理 1实验目的 (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 (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3)掌握利用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 2、实验原理(应用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1)保持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跟合外力的关系. (2)保持合外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1 ⑶作出a—F图象和a—-图象,确定其关系. m 3、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盘、夹子、细绳、低压交流电源、 导线、天平、刻度尺、砝码. 4、实验步骤 (1)测量:用天平测量小盘和砝码的质量m'和小车的质量 m. (2)安装:按照如实验原理图所示装置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即不给小车牵引力) (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的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块,使小车能匀速下滑. (4)操作:①小盘通过细绳绕过滑轮系于小车上,先通电源后放开小车,取下纸带编号码. ②保持小车的质量 m不变,改变砝码和小盘的质量m',重复步骤①. ③在每条纸带上选取一段比较理想的部分,测加速度 a. ④描点作图,作a — F的图象. 1 ⑤保持砝码和小盘的质量m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重复步骤① 和③,作a—m图象. 5、数据处理 (1)计算加速度(用逐差法) (2)做图像找关系 6、实验结论 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7、误差分析 (1)因实验原理不完善引起的误差,以小车、小盘和砝码整体为研究对象得 研究对象得 F=Ma;求得F M一mg 一1— mg mg M m 1 m IM 力mg代替小车的拉力,而实际上小车所受的拉力要小于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越接近于小车的质量,误差越大;反之,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越小于小车的质量,由此引起的误差就越小.因此,满足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小因实验原理不完善而引起的误差. (2)摩擦力平衡不准确、质量测量不准确、计数点间距测量不准确、纸带和细绳不严格与木板平行都会引起误差. &注意事项 (1)一定要做好平衡摩擦力的工作,也就是调出一个合适的斜面,使小车的重力沿着斜面方向的分 力正好平衡小车受的摩擦阻力?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把悬挂小盘的细线系在小车上,即不要给小 车加任何牵引力,并要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 (2)整个实验平衡了摩擦力后,不管以后是改变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还是改变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 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⑶每条纸带都必须在满足小车的质量远大于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的条件下打出?只有如此,小盘和 砝码的总重力才可视为小车受到的拉力. (4)改变拉力和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 车,且应在小车到达滑轮前按住小车? mg=(M+m)a;以小车为 本实验用小盘和砝码的总重 .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

高一物理必修1实验题汇总

高一物理必修1实验题汇总练习 1.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的加速度,图甲给出了该次实验中,从O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测得:s1=1.40 cm,s2=1.90 cm,s3= 2.38 cm,s4=2.88 cm,s5= 3.39 cm,s6=3.87 cm. (1)在计时器打出点1、2、3、4、5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1=________cm/s,v2=________cm/s,v3=________cm/s,v4=________cm/s,v5=________cm/s. (2)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cm/s2. 2.如图2-4-6(a)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 图2-4-6 (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需要测量(记录)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4-6(b)是弹簧所受弹力F与弹簧伸长长度x的F-x图线,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 N/m.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①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______方向(填“水平”或“竖直”) ②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______时,长度记为L自,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0;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1至L6,数据如下表表:

实验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基本要求] [数据处理] 1.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以加速度a 为纵轴、F 为横轴,先根据测量的数据描点,然后作出图象,看图象是否是通过原点的直线,就能判断a 与F 是否成正比. 2.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以a 为纵轴、m 为横轴,根据各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将会得到如图甲所示的一条曲线, 由图线只能看出m 增大时a 减小,但不易得出a 与m 的具体关系.若以a 为纵轴、1m 为横轴,将会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据此可判断a 与m 成反比. [误差分析] 1.因实验原理不完善引起的误差:本实验用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m ′g 代替小车的拉力,而实际上小车所受的拉力要小于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 2.摩擦力平衡不准确、质量测量不准确、计数点间距测量不准确、纸带和细绳不严格与木板平行都会引起误差.

[注意事项] 1.平衡摩擦力:一定要做好平衡摩擦力的工作,也就是调整出一个合适的斜面,使小车的重力沿着斜面方向的分力正好平衡小车所受的摩擦阻力.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即不要给小车加任何牵引力,并要让小车拖着打点的纸带运动. 2.不需要重复平衡摩擦力:整个实验中平衡了摩擦力后,不管以后是改变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还是改变小车的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3.实验条件:每条纸带必须在满足小车的质量远大于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的条件下打出,只有如此,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才可视为小车受到的拉力. 4.“一先一后”:改变拉力和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考向1 对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的考查 [典例1] (1)我们已经知道,物体的加速度a 同时跟合外力F 和质量M 两个因素有关.要研究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需采用的思想方法是 . (2)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她想用砂桶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F ,为了减少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她先做了两方面的调整措施: ①用小木块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垫高,目的是 . ②使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目的是使拉小车的力近似等于 . (3)该同学利用实验中打出的纸带求加速度时,处理方案有两种: A.利用公式a =2x t 2计算 B.根据逐差法利用a =Δx T 2计算 两种方案中,选择方案 比较合理. [解析] (1)实验研究这三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思想方法是控制变量法.(2)用小木块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垫高,目的是平衡摩擦力,只有在满足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时,拉力才可近似等于砂桶的重力.(3)计算加速度时,用逐差法误差较小. [答案] (1)控制变量法 (2)平衡摩擦力 砂桶的重力 (3)B 考向2 对数据处理和误差的考查 [典例2] (2016·新课标全国卷Ⅲ)某物理课外小组利用图(a)中的装置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之间的关系.图中,置于实验台上的长木板水平放置,其右端固定一轻滑轮;轻绳跨过滑轮,一端与放在木板上的小滑车相连,另一端可悬挂钩码.

高中物理会考复习实验题必修全

物理必修实验复习 有效数字及一般仪器读数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分为______误差和______误差,均不可避免。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是改进实验方法,改良实验仪器;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可以多进行几次测量,求出几次测量的数值的平均值。 【有效数字】从左往右,从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右边最末一位估读数字为止,包括末位的零都是有效数字。如是____位有效数字。 1、以下数据是三位有效数字的是( ) A 、 B 、 C 、 D 、×105km 【读数】刻度尺、秒表、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等一般仪器的读数,要求读到最小刻度后再往下估读一位。 2、请读出以下仪器读数 A 、用刻度尺测量,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cm B 、电压表量程为3V 时,读数为_____V C 、电压表量程为15V 时,读数为_____V D 、该秒表的读数为____分______秒 实验一:长度的测量 【游标卡尺】除电子仪器外,游标卡尺是高中阶段唯一不需要估读的测量仪器。 利用___________可以测量零件的厚度和管的外径,利用___________可以测量槽的宽度和管的内 径,利用___________可以测量槽和筒的深度。 10分度 20分度 50分度 游标总格数 ____格 ____格 ____格 游标总长 ____mm ____mm ____mm 精确度 10 1 mm=____mm 20 1 mm=____mm 50 1 mm=____mm 最终读数mm 以下位数 ____位 ____位 ____位 【读数规则】 读数=主尺读数+游标读数 =[(从游标的0刻度对上去读)主尺cm ×10 +主尺mm] + 游标对齐格数×精确度mm 3、用右图游标卡尺测量长度,可以准确到____mm ,若用该游标卡尺测量一金属铜的外径如图所示,读数为_______mm 。测量时应在_____(同一/不同)位置测量几次,再取_____值。 4、 图左游标卡尺的精确度为____mm ,读数为________mm ;图右是____分度的游标卡尺,读数为________cm 实验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0 1 2 3 4 5 6 7 8 9 10 0 1 2 3 V 5 10 15 0 31 2 3 3 4 3 5 6 3 7 8 39 41 10 43 12 14 45 16 47 18 49 20 51 22 53 24 26 55 57 28 59 0 1 2 6 7 8 9 10 11 3 4 5 12 13 14

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一、基本原理与操作 原理装置图操作要领 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1)平衡:必须平衡摩擦力(改变小车或重物质量, 无需重新平衡摩擦力) (2)质量:重物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若使用力 传感器,或以小车与重物的系统为研究对象无需满 足此要求) (3)要测量的物理量 ①小车与其上砝码的总质量(天平) ②小车受到的拉力(约等于重物的重力) ③小车的加速度(根据纸带用逐差法或根据光电门 数据计算加速度) (4)其他:细绳与长木板平行;小车从靠近打点计 时器的位置释放,在到达定滑轮前按住小车,实验 时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二、数据处理和实验结论 (1)利用Δs=aT2及逐差法求a。 (2)以a为纵坐标,F为横坐标,根据各组数据描点,如果这些点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如图1甲所示,说明a与F成正比。 图1 (3)以a为纵坐标, 1 M为横坐标,描点、连线,如果该线为过原点的直线,如图乙

所示,就能判定a与M成反比。 注意事项 (1)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在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垫上小木块,使其适当倾斜,利用小车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与摩擦力平衡。 (2)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一般可目测,必要时可通过打点纸带,看上面各点间的距离是否均匀。 (3)平衡摩擦力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平衡摩擦力时不能在轻绳的另一端挂托盘 ②平衡摩擦力必须让小车连上纸带,且让打点计时器处于工作状态 ③平衡摩擦力时可借助纸带上点迹是否均匀来判断 误差分析 (1)质量的测量、纸带上计数点间距离的测量、拉线或纸带不与木板平行等都会造成误差。 (2)实验原理不完善引起误差。 通过适当的调节,使小车所受的阻力被平衡,当小车做加速运动时,可以得到a = m M +m g,T= M M+m mg = mg 1+ m M ,只有当M m时,才可近似认为小车所受的拉力T等于mg,所以本实验存在系统误差。 (3)平衡摩擦力不准确会造成误差。 教材原型实验 命题角度实验原理与实验操作 【例1】(1)我们已经知道,物体的加速度a同时跟合外力F和质量M两个因素有关。探究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思想方法是____________。 (2)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2所示,他想用沙和沙桶的总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F,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他先做了两方面的调整措施:

高中物理必修一实验专题

实用标准 文案大全高考物理必修一实验专题 姓名:班级: 【题型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 (1)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 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__。(填选项代号) A.电压合适的50 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2)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 B.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 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3)如图所示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4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共7个计数点,测出1、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V4=__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在做“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细线一端与小车相连,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悬挂钩码,通过打点计时器和纸带记录了小车的运动情况。 (1)实验中除了电磁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直轨道、细线、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__(填选项代号) A. 220 V、50 Hz 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4-6 V、50 Hz 交流电源 D. 刻度尺 E. 秒表 F. 天平 (2)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代号) A. 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一端 B. 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一端 C. 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D. 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实用标准 文案大全(3)下图给出了从0点为计时起点,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

高中物理必修1实验专题复习

必修一实验专题复习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四个实验。我们要掌握这四个实验的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实验方法的迁移运用。 实验一: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必会内容: 1.打点计时器:计时仪器,电源频率50Hz,每隔0.02 s 打一次点. 2.打点计时器的工作条件 (1)电磁打点计时器:6 V 以下交流电源. (2)电火花计时器:220 V 交流电源. 3.纸袋的处理: (1).判断物体运动情况 a.如果 123....x x x ===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如果213243.....x x x x x x k -=-=-==(常数),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求加速度 a.“逐差法”求加速度,即41123x x a T -=,52223x x a T -=,63323x x a T -=然后取平均值,即123 3a a a a ++=,这样使所给数据全部得到利用,以提高准确性. b.“图象法”求加速度,即由“平均速度法”求出多个点的速度,画出v -t 图,直线的斜率即为加速度. (3).“平均速度法”求速度 利用匀变速运动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的平均速度,即1 2n n n x x v T ++=,如图所示. 4.释放小车前,应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钩码落地或小车与滑轮碰撞.实验后先断开电源,后取下纸带。 5.在坐标纸上,纵、横轴选取合适的单位,仔细描点连线,不能连成折线,应作一条直线,让各点尽量落到这条直线上,落不到直线上的各点应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 例: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交流电源、复写纸、弹簧测力计.其中在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_. (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由打点计时器得到的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T =0.02 s ,其中s 1=7.05 cm 、s 2=7.68 cm 、s 3=8.33 cm 、s 4=8.95 cm 、s 5=9.61 cm 、s 6=10.26 cm.

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验证 牛顿运动定律 一、实验原理 (1)保持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跟合外力的关系. (2)保持合外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要求 1.需要平衡摩擦力:目的是绳子的拉力表示小车所受合外力. 平衡摩擦力时①小车不系细线和小盘, ②让小车拉着纸带在开启打点计时器的情况下匀速运动. ③平衡摩擦力后,在实验过程中不再重复平衡摩擦力. 2.是否需要满足m<f,纵轴有正截距,如①图. 若木板倾斜过小(平衡摩擦力不够),有Mgsin θ

第13课时实验验证牛顿运动定律doc高中物理

第13课时实验验证牛顿运动定律doc 高中物理 1. 在利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来做〝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时,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平稳摩擦力时,应将砝码盘及盘内砝码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内 B .连接砝码盘和小车的细绳应跟长木板保持平行 C .平稳摩擦力后,长木板的位置不能移动 D .小车开释前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应先接通电源再开释小车 解析:此题考查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选项A 中平稳摩擦力时,不能将砝码盘及盘内砝码(或小桶)通过细绳拴在小车内,A 错;选项B 、C 、D 符合正确的操作方法,B 、C 、D 对. 答案:BCD 2. 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在研究加速度a 与小车的质量M 的关系时,由于没有注意始终满足M ?m 的条件,结果得到的图象应是以下图中的( ) 解析:在本实验中绳中的张力F =Mmg M +m ,那么小车的加速度a =F M =mg M +m ,在研究加速度跟小车质量M 的关系时,保持m 不变,假设横轴为1/(M +m ),那么a -1/(M +m )图象应 是过原点的直线,当满足M ?m 时,m 能够忽略不计,a ≈mg M ,a -1/M 图象还能够满足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当小车的质量较小、不满足M ?m 时,图象便发生向下弯曲.应选D. 答案:D 3. 图3-4-6 如图3-4-6所示,在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的演示实验中,假设1、2两个相同的小车所受拉力分不为F 1、F 2,车中所放砝码的质量分不为m 1、m 2,打开夹子后通过相同的时刻两车的位移分不为x 1、x 2,那么在实验误差承诺的范畴内,有( ) A .当m 1=m 2、F 1=2F 2时,x 1=2x 2 B .当m 1=m 2、F 1=2F 2时,x 2=2x 1

高中物理必修1胡克定律实验专题

第4讲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 关系 1.(多选)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B.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平衡状态 C.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 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相等 2.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将不同数量的钩码分别挂在竖直弹簧下端,进行测量,根据实验所测数据,利用描点法作出了所挂钩码的重力G与弹簧总长L的关系图象,如图2-4-5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以下问题. 图2-4-5 (1)弹簧的原长为________.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 (3)分析图象,总结出弹簧弹力F跟弹簧长度L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3.用如图2-4-6甲所示的装置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被测 弹簧一端固定于A点,另一端B用细绳绕过定滑轮挂钩码,旁边竖直固定一最小刻度为mm的刻度尺,当挂两个钩码时,绳上一定点P对应刻度如图乙中ab虚线所示,再增加一个钩码后,P点对应刻度如图乙中cd虚线所示,已知每个钩码质量为50 g,重力加速度g=9.8 m/s2,则被测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挂三个钩码时弹簧的形变量为________cm.

图2-4-6 4.某同学利用如图2-4-7(a)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 (1)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________状态. (2)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线.由此 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x0=________ cm,劲度系数k=________ N/m. (3)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c) 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x=________ cm. 图2-4-7 5.某实验小组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时,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4.6 cm,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下端挂钩码,每增加一只钩码均记下对应的弹簧的长度x,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1)

高中物理必修一:实验

实 验 一、 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原理:2 x aT ?= 注意: 1、什么是x ? x ?是x 2与x 1之差,而题目往往给的位移(x )0→1、0→2、0→3、0→4、0→5、0→6的位移,千万不能直接做差。先算0→1、2→3、3→4、4→5、5→6的位移,然后再差。 2、逐差法 41 123x x a T -= 52223x x a T -= 6332 3x x a T -= 123654321239a a a x x x x x x a T ++++---== ①是不是一定要用逐差法? 理论上讲,只要是实验数据,就一定要这样做。但有时题目给出的1→2与0→1、2→3与1→2……的位移差相同,随便拿一组数据,根据21 2 x x a T -=(注意分母)计算就可以。 ②若题目只给了两组数据 例如右图中,只给了x 1和x 5,只要根据 2 ()m n x x m n aT -=- 可得2 ()m n x x a m n T -= - 3、怎么算T T 是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由两个因素决定 ① 打点计时器所接的电源频率(原因高二学习时会讲到)决定打出点的时间间隔01 t f = ,一般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 ,即所打出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另电源应选交流电源。 ② 相邻计数点间有几个打出点的时间间隔。若为n 个打出点的时间间隔,则T=nt 0 4、注意x ?的单位(在这个问题丢分的同学特别多) 一般题目给出的x ?的单位为cm ,应化成m 。在计算中,一般相邻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s ,经过平方后变成0.01,刚好与分子中的cm 化成m 的10-2约去。 还可求瞬时速度(除0、6两点) 原理: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的平均速度 如12 12x x v T += 、2322x x v T +=…… 注意分母为2T 若要求0、6点速度,可在0→1、5→6段应用运动学公式求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