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技术的英文介绍
关于蓝牙技术

圈 1 蓝牙系统功能模块圈
传 输距离 :正 常有 效工作 范 围为 0.1~10m,通过 加大发 射 功率 可达 10。 ;最 大 数 据传输 率 :理 论上每 信
道 1Mbids,实 际使用 时有效 值 为每信道 712Kbit/s,可传 输语 音或数 据 ;运行 频段 :2,4GHz,rSM([ndustrlc Scien— tific Medical,非授 权 的工业 、医学 、科学频段 );发射 功率 :lmW(0dBm);最 大 的语 音 通 道 :每个 微微 网 3个 ;最
在微微 网 内的连接被 建 立起 之前 ,所有 的设备都 处 于 Stanaby(待令 )状态 .在这 种模 式下 ,未 连接 的单 元 每隔 1 28s周 期 性地 “监 听”信 息 每 当一个 设 备被激 活 ,它 就监 听规 划给 该单 元 的 32个 跳频 频 点 .跳频 频 点 的数 目因地理 区域 的不 同而 异 ,32这个数 字 只适 用 于 除 日本 、法 国和西 班 牙 之外 的 大 多数 国家 .作 为 master 的设备首 先初 始 化连接 程序 ,如 果地址 已知 ,则通过 寻 呼 (page)消息建立 连 接 ,如果 地址 未知 ,则通 过 一个 后 接 page消息 的 inquiry( ̄ 询 )消息 建立 连 接 在 最 初 的 寻呼状 态 ,l ̄mster单元 将 在分 配 给被 寻 呼单 元 的 l6个 跳频频 点上 发送 一 串 16个 相 同 的 page消 息 ,如果没 有应答 ,master则按 照激 活次 序 在剩余 l6个 频点 上继 续 寻呼 .Slave收 到从 inaster发来 的消息 的最 大延 迟 时间为 激 活周 期 的 2倍 (2.56s),平均 延 迟时 间是 激活 周 期 的一半 (0 6s)Inquiry消息 主要用来 寻 找蓝 牙设备 ,如共享 打 印机 、传 真机 和其 它一 些 地址 未 知 的类似 设备 . Inquiry,消息 和 page 消息 很 相象 ,但是 Inqui ̄, 消息需 要 一个额 外 的数据 串周 期来 收集 所有 的 响应 .
12种无线接入方式

12种无线接入方式伴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宽带需求的不断增多,原来羁绊人们手脚单一、烦人的电缆和网线接入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接入方式的需要。
这时,因势而起的另一种联网方式消然走入了人们视线,并在新旧世纪交替过程中演绎着一场“将上网进行到底”的运动,这就是无线接入技术。
借助无线接入技术,无论在何时、何地,人们都可以轻松地接入互联网。
或许,未来的互联网接入标准也将在此诞生。
本文特选出当前国内、国际上流行的一些无线接入技术,并对其进行一次大检阅,希望对大家今后选择无线接入方式有所帮助。
1、GSM接入技术GSM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
该技术是目前个人通信的一种常见技术代表。
它用的是窄带TDMA,允许在一个射频?即…蜂窝‟?同时进行8组通话。
GSM是1991年开始投入使用的。
到1997年底,已经在100多个国家运营,成为欧洲和亚洲实际上的标准。
GSM数字网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和抗干扰性,音质清晰,通话稳定,并具备容量大,频率资源利用率高,接口开放,功能强大等优点。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采用此项技术标准,此前一直是采用蜂窝模拟移动技术,即第一代GSM技术(2001年12月31日我国关闭了模拟移动网络)。
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各拥有一个GSM网,GSM手机用户总数在1.4亿以上,为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
2、CDMA接入技术CDMA即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的缩写,译为“码分多址分组数据传输技术”,被称为第2.5代移动通信技术。
目前采用这一技术的市场主要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全球用户达9500万。
CDMA手机具有话音清晰、不易掉话、发射功率低和保密性强等特点,发射功率只有GSM手机发射功率的1?60,被称为“绿色手机”。
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宽带技术的CDMA使得移动通信中视频应用成为可能。
CDMA与GSM一样,也是属于一种比较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
蓝牙测试及介绍

1.3 蓝牙系统组成
1、无线射频单元(Radio):负责数据和语音的发送
和接收,特点是短距离、低功耗。蓝牙天线一般 体积小、重量轻,属于微带天线。
2、基带或链路控制单元(LinkController):进行射 频信号与数字或语音信号的相互转化,实现基带 协议和其它的底层连接规程。
3、链路管理单元(LinkManager):负责管理蓝牙设 备之间的通信,实现链路的建立、验证、链路配 置等操作。
谢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1 蓝牙应用场景
从手机、平板、PC到车载设备, 到耳机、游戏手柄、音响、电视, 再到手环、电子秤、智能医疗器械(血糖仪、数字血压计、血气计、数字脉搏/心 率监视器、数字体温计、耳温枪、皮肤水分计等), 再到智能家居等领域均占有一席之地
2.2 蓝牙抓包
Log为离线日志,缓冲区选择为默认,路径为 /sdcard/log
1.1 发展历史
6、V4.0 版本 蓝牙4.0包括三个子规范,即传统蓝牙技术、高速蓝牙和新的蓝牙低功耗技术。蓝牙 4.0的改进之处主
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电池续航时间、节能和设备种类上。拥有低成本,跨厂商互操作性,3毫秒低延迟、100米 以上超长距离、AES-128加密等诸多特色此外,蓝牙4.0的有效传输距离也有所提升。3.0版本的蓝牙的有效传输 距离为10米,而蓝牙4.0的有效传输距离最高可达到100米。 7、V4.1版本
更佳的省电效果:蓝牙2.1版加入了SniffSubrating的功能,透过设定在2个装置之间互相确认讯号的发送间隔来 达到节省功耗的目的。
5、V3.0+HS版本
2009年4月21日,蓝牙技术联盟(Bluetooth SIG)正式颁布了新一代标准规范"Bluetooth Core Specification Version 3.0 High Speed"(蓝牙核心规范3.0版 ),蓝牙3.0的核心是"GenericAlternate MAC/PHY"(AMP),这是一种全新的 交替射频技术,允许蓝牙协议栈针对任一任务动态地选择正确射频。最初被期望用于新规范的技术包括802.11以及UMB,但 是新规范中取消了UMB的应用
ZigBee技术简介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 辛业 ZigBee协议栈研究及在SenHopen上的移植与改进 2009
为解决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ZigBee协议栈的应用,如何移植整个ZigBee协议栈到目标系统等问题,对ZigBee协议栈移植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br> 在研究过程中,分析了现阶段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提出的基于数据流特性的节点操作系统SenHopen,在这个操作系统之 上,以构件化的方式移植ZigBee协议栈,提出了在SenHopen节点操作系统上移植ZigBee协议栈的方法,并针对目标环境对ZigBee协议栈进行改进。 <br> ZigBee协议栈不同于其它的协议栈,它主要应用于短距离低速率的无线环境,协议栈具有组网灵活、适用于大量节点的无规则随机组网等特点,非常适 合低功耗的无线传感器设备,同时ZigBee协议栈是按照OSI结构模型设计,其层次结构相当清晰,十分有利于在不同目标环境下的移植工作。<br> 对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ZigBee协议栈,使用了已有的开源协议栈MicrochipZigBee协议栈作为移植本体,根据ZigBee协议栈的层次结构,从底至上 逐一分析了Microchip ZigBee协议栈的实现方法。在移植过程中,针对特定的操作系统和目标平台,分析了移植环境的差异,并对这些差异进行移植方 案设计,相应的对Microchip ZigBee协议栈源程序代码进行改进,以适应SenHopen节点操作系统。同时为了测试及验证移植结果,阐述了硬件与软件平 台的搭建部署过程,为ZigBee协议栈移植代码的运行和调试提供平台支持,根据ZigBee协议栈的要求,按步骤测试无线传感器节点的组网过程,并用协 议分析仪分析测试结果,验证了ZigBee协议栈移植到目标系统的可用性。通过对Microchip ZigBee协议栈的移植,为ZigBee协议栈的移植提出了一种通 用的、有效的解决方案。
蓝牙耳机的编解码技术、主要功能和发展趋势

蓝牙发展技术中一个重要的标准是A2DP(Advanced Audio Distribution Profile,蓝牙音频传输协议)。
简单地说,现在的蓝牙耳机,都是建立在A2DP这个协议基础上,毕竟,蓝牙从诞生之初并不是专门为传输音频信号而设计的,而是覆盖了更广泛的应用。
最新的蓝牙5.0版本在传输距离上相对之前的版本有大幅增加,对于音频信号传输本身也是有益的。
A2DP解决的是“能听”的问题。
如何让声音“好听”,如何让蓝牙耳机的音质更优秀?这是业界目前最热门的话题,也是很多消费者最关注的话题。
从A2DP协议最基础的SBC、到AAC再到aptX、aptX™ HD、LDAC和HWA,各种更先进的编解码方式不断涌现。
可以说,如今蓝牙耳机的音质飞速进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编解码技术的进步。
不同的编解码技术如何会影响到蓝牙的音质表现?这涉及蓝牙音频传输的流程:实际上,整个蓝牙音频传输过程要经历两次解码和一次编码。
具体过程是这样的:如果播放的原本是一个FLAC无损音频文件,那么整个默认过程就是播放设备将FLAC 解码为PCM,再将PCM编码为SBC,SBC文件传输到接收端,接收端将SBC解码为PCM输出,整个流程后,我们听到的已经不是最早播放的那个无损音源了。
如果我们播放的音源是MP3这类有损压缩格式,这个过程就会变得更糟。
我们都知道“木桶理论”: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木桶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
对于蓝牙耳机来说,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蓝牙耳机的音质瓶颈为蓝牙传输。
即使耳机单元很昂贵,音质也会被影响。
当然,现在越来越多的蓝牙耳机开始支持各种更先进的编解码技术,比如aptX™ HD、LDAC、HWA,配合更高的传输带宽,极大地提高了蓝牙耳机的音质表现——至少在传输端是这样。
所以我们不妨先来一一了解那些对于一般人来说稍显晦涩的蓝牙编解码技术。
尽量用最通俗的语言描述技术和原理。
SBC:SBC是A2DP协议强制规定的一种编码格式,为最基础的编码格式所有的蓝牙音频芯片也支持这个协议。
形容蓝牙耳机特点的英文单词

形容蓝牙耳机特点的英文单词摘要:一、前言二、蓝牙耳机的特点1.无线连接2.便携性3.舒适度4.音质5.功能多样性6.充电便捷性三、形容蓝牙耳机特点的英文单词1.Wireless connection2.Portabilityfort4.Sound quality5.Functional diversity6.Charging convenience四、总结正文:【前言】随着科技的发展,蓝牙耳机已经成为许多人的日常必备用品。
它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本文将介绍蓝牙耳机的特点以及形容这些特点的英文单词。
【蓝牙耳机的特点】1.无线连接蓝牙耳机最大的特点就是摆脱了有线束缚,让用户能够自由自在地享受音乐、接听电话等。
英文中可以用"Wireless connection"来形容这一特点。
2.便携性蓝牙耳机体积小巧,携带方便。
用户可以随身携带,无论是在户外运动、旅行还是办公,都能轻松应对。
英文中可以用"Portability"来形容这一特点。
3.舒适度佩戴舒适度是衡量蓝牙耳机品质的重要指标。
高品质的蓝牙耳机通常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佩戴起来非常舒适。
英文中可以用"Comfort"来形容这一特点。
4.音质虽然蓝牙耳机在音质上可能无法与有线耳机相媲美,但如今的蓝牙耳机音质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英文中可以用"Sound quality"来形容这一特点。
5.功能多样性现代蓝牙耳机功能丰富,如防水、降噪、触控操作等。
英文中可以用"Functional diversity"来形容这一特点。
6.充电便捷性蓝牙耳机通常采用内置可充电电池,充电方式多样,如USB充电、充电盒充电等。
英文中可以用"Charging convenience"来形容这一特点。
【总结】蓝牙耳机以其无线连接、便携性、舒适度、音质、功能多样性以及充电便捷性等特点,赢得了广大用户的喜爱。
蓝牙技术联盟,每个蓝牙都要给他交买路钱

蓝牙技术联盟,每个蓝牙都要给他交买路钱
国际上有一个组织,囊括了Agere、爱立信、IBM、英特尔、微软、摩托罗拉、诺基亚、东芝、苹果、联想……等30000家科技企业。
全世界卖的几乎所有智能手机、电脑以及智能设备,都要给它缴纳费用。
它就是成立时间1998年9月,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州柯克兰市的——蓝牙技术联盟!
蓝牙技术联盟(BluetoothSpecialInterestGroup),英文简称SIG。
本质上说,蓝牙技术联盟是一家贸易协会,由电信、计算机、汽车制造、工业自动化和网络行业的领先厂商组成。
由于几乎囊括了地球上的所有科技企业,影响力广泛,会费收的够多。
蓝牙技术联盟也有小联合国之称。
联盟致力于推动蓝牙无线技术的发展,为短距离连接移动设备制定低成本的无线规范,并将其推向市场,引导世界各国企业使用。
作为最常见的传输协议,蓝牙通过功能手机得到了大规模普及,智能手机时代蓝牙进一步普及和发展,目前已发展到蓝牙5.0。
蓝牙因为不依赖外界互联网,在物联网发展中,独具优势,十分有利于人与物、物与物的大规模连接。
据云里物里产品总监介绍,蓝牙的技术、商标、标准等一切发展都绕不开蓝牙技术联盟!它主导了蓝牙技术从1.0迭代到5.0的每一次技术标准。
世界上所有使用蓝牙技术、蓝牙商标(Bluetooth)的设备及企业都需向蓝牙技术联盟缴纳商标使用费和产品认证费用。
而中国大陆有一些企业因为使用了蓝牙但没有向蓝牙技术联盟缴纳费用,吃了不少官司。
12种无线接入方法

12种无线接入方法关于12种无线接入方法无线发展,离不开无线技术的进步。
那么我们现在的无线接入技术都有哪些呢?有些技术我们还在使用,有些已经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归纳下这些无线接入技术类型吧。
无线接入技术类型1 GSM接入技术GSM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该技术是目前个人通信的一种常见技术代表。它用的是窄带TDMA,允许在一个射频即“蜂窝"同时进行8组通话。GSM是1991年开始投入使用的。到1997年底,已经在100多个国家运营,成为欧洲和亚洲实际上的标准。GSM数字网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和抗干扰性,音质清晰,通话稳定,并具备容量大,频率资源利用率高,接口开放,功能强大等优点。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采用此项技术标准,此前一直是采用蜂窝模拟移动技术,即第一代GSM技术(2001年12月31日我国关闭了模拟移动网络)。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各拥有一个GSM网,GSM手机用户总数在1.4亿以上,为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无线接入技术类型2 CDMA接入技术即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的缩写,译为“码分多址分组数据传输技术",被称为第2.5代移动通信技术。CDMA手机具有话音清晰、不易掉话、发射功率低和保密性强等特点,被称为“绿色手机"。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宽带技术的CDMA使得移动通信中视频应用成为可能。CDMA与GSM一样,也是属于一种比较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与使用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技术的GSM不同的是,CDMA并不给每一个通话者分配一个确定的频率,而是让每一个频道使用所能提供的全部频谱。因此,CDMA数字网具有以下几个优势:高效的频带利用率和更大的网络容量、简化的网络规划、通话质量高、保密性及信号覆盖好,不易掉话等。另外,CDMA系统采用编码技术,其编码有4.4亿种数字排列,每部手机的编码还随时变化,这使得盗码只能成为理论上的可能。无线接入技术类型3 GPRS接入技术相对原来GSM的拨号方式的电路交换数据传送方式,GPRS是分组交换技术。由于使用了“分组"的技术,用户上网可以免受断线的痛苦?情形大概就跟使用了下载软件NetAnts差不多。此外,使用GPRS上网的方法与WAP并不同,用WAP上网就如在家中上网,先“拨号连接",而上网后便不能同时使用该电话线,但GPRS就较为优越,下载资料和通话是可以同时进行的。从技术上来说,如果单纯进行语音通话,不妨继续使用GSM,但如果有数据传送需求时,最好使用GPRS,它把移动电话的应用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同时,发展GPRS技术也十分“经济",因为它只需对现有的GSM网络进行升级即可。GPRS的用途十分广泛,包括通过手机发送及接收电子邮件,在互联网上浏览等。GPRS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数据传输速度非WAP所能比拟。目前的GSM移动通信网的数据传输速度为每秒9.6K字节,而GPRS达到了115kbps?此速度是常用56K modem 理想速率的两倍。除了速度上的优势,GPRS还有“永远在线"的特点,即用户随时与网络保持联系。无线接入技术类型4 CDPD接入技术CDPD接入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传输速度快,最高的通信速度可以达到19.2kbps。另外,在数据的安全性方面,由于采用了RC4加密技术,所以安全性相对较高;正反向信道密钥不对称,密钥由交换中心掌握,移动终端登录一次,交换中心自动核对旧密钥更换新的密钥一次,实行动态管理。此外,由于CDPD系统是基于TCP/IP的开放系统,因此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接入Internet,所有基于TCP/IP协议的应用软件都可以无需修改直接使用;应用软件开发简便;移动终端通信编号直接使用IP地址。CDPD 系统还支持用户越区切换和全网漫游、广播和群呼,可与公用有线数据网络互联互通。无线接入技术类型5 固定宽带无线接入(MMDS/LMDS)技术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可以按使用频段的不同划分为MMDS(Multi-channel Multi-point Distribution Service)和LMDS(Local Multi-point Distribution Service)两大系列,中文含义叫本地多点分配业务。这是一种微波的宽带技术,又被喻为“无线光纤"技术。它可在较近的距离实现双向传输话音、数据图像、视频、会议电视等宽带业务,并支持ATM、TCP/IP和MPEG2等标准。采用一种类似蜂窝的服务区结构,将一个需要提供业务的地区划分为若干服务区,每个服务区内设基站,基站设备经点到多点无线链路与服务区内的用户端通信。每个服务区覆盖范围为几公里至十几公里,并可相互重叠。由于NMDS/LMDS具有更高带宽和双向数据传输的特点,可提供多种宽带交互式数据及多媒体业务,克服传统的本地环路的瓶颈,满足用户对高速数据和图像通信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是解决通信网接入问题的利器。无线接入技术类型6 DBS星接入技术DBS技术也叫数字直播卫星接入技术,该技术利用位于地球同步轨道的通信卫星将高速广播数据送到用户的接收天线,所以它一般也称为高轨卫星通信。其特点是通信距离远,费用与距离无关,覆盖面积大且不受地理条件限制,频带宽,容量大,适用于多业务传输,可为全球用户提供大跨度、大范围、远距离的漫游和机动灵活的移动通信服务等。在DBS系统中,大量的数据通过频分或时分等调制后利用卫星主站的高速上行通道和卫星转发器进行广播,用户通过卫星天线和卫星接收Modem接收数据,接收天线直径一般为0.45m或0.53m。由于数字卫星系统具有高可靠性,不像PSTN网络中采用双绞线的模拟电话需要较多的信号纠错,因此可使下载速率达到400kbps,而实际的DBS广播速率最高可达到12Mbps。目前,美国已经可以提供DBS服务,主要用于因特网接入,其中最大的DBS网络是休斯网络系统公司的Direct PC。Direct PC的数据传输也是不对称的,在接入因特网时,下载速率为400kbps,上行速率为33.6kbps,这一速率虽然比普通拨号Modem提高不少,但与DSL及Cable Modem 技术仍无法相比。无线接入技术类型7 蓝牙技术蓝牙的英文名称为“Bluetooth",实际上它是一种实现多种设备之间无线连接的协议。通过这种协议能使包括蜂窝电话、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相关外设和家庭Hub等包括家庭RF的众多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交换。蓝牙应用于手机与计算机的相连,可节省手机费用,实现数据共享、因特网接入、无线免提、同步资料、影像传递等。虽然蓝牙在多向性传输方面上具有较大的优势,但若是设备众多,识别方法和速度也会出现问题;蓝牙具有一对多点的数据交换能力,故它需要安全系统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蓝牙的基本通信速度为750Kbps,不过现在带4Mbps IR端口的产品已经非常普遍,而且最近16Mbps的扩展也已经被批准。无线接入技术类型8 Home RF技术Home RF主要为家庭网络设计,旨在降低语音数据成本。为了实现对数据包的高效传输,Home RF采用了IEEE802.11标准中的CSMA/CA 模式,它与CSMA/CD类似,以竞争的方式来获取对信道的控制权,在一个时间点上只能有一个接入点在网络中传输数据。不像其他的协议,Home RF提供了对流业务(Stream Media)的真正意义上的支持。由于对流业务规定了高级别的优先权并采用了带有优先权的重发机制,这样就确保了实时性流业务所需的带宽和低干扰、低误码。Home RF工作在2.4GHz频段。它采用数字跳频扩频技术,速率为50跳/s 共有75个带宽为1MHz跳频信道。调制方式为恒定包络的FSK调制,分为2FSK与4FSK两种。采用调频调制可以有效地抑制无线环境下的干扰和衰落。在2FSK方式下,最大数据的传输速率为1Mbps;在4FSK方式下,速率可达2Mbps。最新版Home RF2.x 中,采用了WBFH wide band frequency hopping 技术来增加跳频带宽,从原来的1MHz增加到3MHz、5MHz,跳频的速率也增加到75跳/s,其数据峰值也高达10Mbps,接近IEEE802.11b 标准的11Mbps,基本能满足未来的家庭宽带通信。无线接入技术类型9 WCDMA接入技术WCDMA技术能为用户带来了最高2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在这样的条件下,现在计算机中应用的任何媒体都能通过无线网络轻松的传递。WCDMA的优势在于,码片速率高,有效地利用了频率选择性分集和空间的接收和发射分集,可以解决多径问题和衰落问题,采用Turbo信道编解码,提供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FDD制式能够提供广域的全覆盖,下行基站区分采用独有的小区搜索方法,无需基站间严格同步。采用连续导频技术,能够支持高速移动终端。相比第二代的移动通信技术,WCDMA具有更大的系统容量、更优的话音质量、更高的频谱效率、更快的数据速率、更强的抗衰落能力、更好的抗多径性、能够应用于高达500km/h的移动终端的技术优势,而且能够从GSM系统进行平滑过渡,保证运营商的投资,为3G运营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WCDMA通过有效的利用宽频带,不仅能顺畅的处理声音、图像数据、与互联网快速连接;此外WCDMA和MPEG-4技术结合起来还可以处理真实的动态图象。无线接入技术类型10 3G通信技术该技术又称为国际移动电话2000,该技术规定,移动终端以车速移动时,其传输数据速率为144kbps,室外静止或步行时速率为384kbps,而室内为2Mbps。但这些要求并不意味着用户可用速率就可以达到2Mbps,因为室内速率还将依赖于建筑物内详细的频率规划以及组织与运营商协作的紧密程度。然而,由于无线LAN一类的高速业务的速率已可达54Mbps,在3G网络全面铺开时,人们很难预测2Mbps业务的市场需求将会如何。无线接入技术类型11 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AN,简称WLAN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不受电缆束缚,可移动,能解决因有线网布线困难等带来的问题,并且组网灵活,扩容方便,与多种网络标准兼容,应用广泛等优点。WLAN既可满足各类便携机的入网要求,也可实现计算机局域网远端接入、图文传真、电子邮件等多种功能。无线接入技术类型12 无线光接入系统(FSO)无线红外光传输系统是光通信与无线通信的结合,通过大气而不是光纤来传输光信号。这一技术既可以提供类似光纤的速率,又不需要频谱这样的稀有资源。主要特点是:传输速率高,从2Mbps到622Mbps的高速数据传输;传输距离为200米到6公里的范围;由于工作在红外光波段,对其它传输系统不会产生干扰,安全性强;信号发射和接收通过光仪器,无需天馈线系统,设备体积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