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 习题汇总精编版

锂离子电池 习题汇总精编版
锂离子电池 习题汇总精编版

……………………………………………………………最新资料推荐…………………………………………………

高考必考题锂离子电池习题汇总

材料:锂离子电池实际上是一种锂离子浓差二次电池(充电电池),正负电极由两种不同的锂离子嵌入化合物组成。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从正极脱嵌,Li充电时,Li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程中,+从负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正极,正极处于贫锂态;放电时则相反,Li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正极处于富锂态

在充放电过程中,负极材料的化学结构基本不变。因此,从充放电反应的可逆性看,锂离

子电池反应是一种理想的可逆反应。目前,用作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是过渡金属和锰

的离子嵌入化合物,负极材料是锂离子嵌入碳化合物,常用的碳材料有石油焦和石墨等。国内外已商品化的锂电池正极是LiCoO,LiNiO,LiMn O,负极是层状石墨2222锂离子电池:锂系电池分为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使用的都是锂离子电池,通常人们俗称其为锂电池,而真正的锂电池由于危险性大,很少应用于日常电子产品

+导电固体为电为正极,嵌入锂的碳材料为负极,含Li、某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以LiMn O142解质。放电时的电池反应为:Li+LiMn O=LiM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2224+-=LiMn+eO放电时,正极反应为:LiO+LiMn OA.放电时,LiMn发生氧化反应B.4 222442+-=Li Li+e D.充电时,阳极反应为:发生氧化反应C.充电时,LiMnO 2 42、(2014天津6)已知: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应为:LixC+Li1-x CoO=C+LiCoO锂硫电池的2(2)总反应为:2Li+S=Li S 有关上述两种电池说法正确

的是( ) 2

A.锂离子电池放电时,Li+向负极迁移.锂硫电池充电时,锂电极发生还原反应B.理论上两种电池的比能量相同C

D.右图表示用锂离子电池给锂硫电池充电、天津是我国研发和生产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基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含锂的二氧化钻3+C()中充电时LiCoOLi被氧化,Li中,迁移并以原子形式嵌入电池负极材料碳)(LiCoO,622

表示。电池反应为Li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以6-

Li+C LiC A.充电时,电池的负极反应为-e66-+

+e LiCoOCoO+Li.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为B22.羧酸、醇等含活泼氢气的有机物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C .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单位质量释放的能量)低D1

……………………………………………………………最新资料推荐…………………………………………………

4、(双选)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新一代实用化的蓄电池,该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电压高的特性。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为

-+(C Li表示锂原子嵌入石墨形成的复合材料) ==CLi+xLi负极反应:CLi-xe61-x66+-==LiMO(LiMO表示含

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MO+xLi) +xe正极反应:Li221-x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锂离子电池充电时电池反应为C Li+Li==MOLiMO+C Li1-x2621-x6B.电池反应中,锂、锌、银、铅

各失去1 mol电子,金属锂所消耗的质量最小

+向负极移动Li C.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内部+-=C+xeLi+xLiLi

D.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阴极反应为C661-x

,C=6C+LiCoOLiCoO+Li5、某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的反应为2lxx26-)其电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发生氧化反应.放电时,Li CA6x+.充电时,Li通过阳离子交换膜从左向右移动B C.充电时,

将电池的负极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CoO.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为Li+xLi+ xe=LiCoOD2xl2-、锂离子电池因其工作电压高(3.6V)、无污染等优点倍受市场青睐。6

+LiC CoO最常见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是:C+LiCoO下列有关这种Li6 2—16 2 xx锂离

子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B.负极材料是填充了金属锂的石墨(Li C)Li A .电池内部运载电荷的是6x+.锂离子电池电解质溶液是Li盐的水溶液C

—+ = LiCoO Li D.放电时的正极反应为+ xeCoO + x Li2

21—x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3年全国新课标(、20142)2013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为电池的正极

Mn=LiO LiMn B.电池充电反应为+xLi O41-x242 aC.放电时,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Li.放电时,

溶液中的D从a向b迁移

2

……………………………………………………………最新资料推荐…………………………………………………

8、(双选)LiFePO电池具有稳定性高、安全、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可用于电动汽车。电池4

,负极材料是石墨,LiFePO LiFePO,电池的正极材料是反应为:FePO+Li

444+)电池说法正确的是(含Li导电固体为电解质。下列有关LiFePO4A.可加入硫酸以提高电解质的导电性+Li向负极移动B.放电时电池内部.充电过程中,电池正极材料的质量减少C-+ e+Li==LiFePO+D.放电时电池正极反应为:FePO44电池是一种正在开发的车载电池,该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Al/FeS9-+)Li S+Fe 2Li有关该电池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FeS+2e═2S+Fe

═LiA.该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2Li+FeS2 +1价在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该材料中Li的化合价为B.Li-Al3+ -AlAl-3e═.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 电池是一种一次性电池D.Li-Al/FeS、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10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不LiOH板为电极材料,以)正确的是(.放电时正极上有氢气生成 B A.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 O=2LiOH+H↑D.总反应为:2Li+2H OH 向正极移动C.放电时22、新型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的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可用作节能环保电动汽车的动力11)是新型锂离子电池的首选电极材料,它的制备方法如下:电池。磷酸亚铁锂(LiFePO4充分研磨后,、磷酸二氢铵按一定比例混合、-COO)[(CHFe]乙酸亚铁方法一:将碳酸锂、23同时生成的乙酸及其它产物均以惰性气体氛围中煅烧制得晶态磷酸亚铁锂,800在℃左右、气体逸出。方法二:将一定浓度的磷酸二氢铵、氯化锂混合溶液作为电解液,以铁棒为阳极,石墨为℃左右、惰性气体氛围800阴极,电解析出磷酸亚铁锂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在中煅烧制得晶态磷酸亚铁锂。在锂离子电池中,需要一种有机聚合物作为正负极之间锂

离表示)子移动的介质,该有机聚合物的单体之一(用M的结构简式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上述两种方法制备磷酸亚铁锂的过程都必须在惰性气体氛围中进行。其原因是(13

……………………………………………………………最新资料推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除生成磷酸亚铁锂、乙酸外,还有_______、)(2在方法一所发生的反应中,(填化学式)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方法二中,阳极生成磷酸亚铁锂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M与足量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写出5)已知该锂离子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阳极的磷酸亚铁锂生成磷酸铁,则该电池放电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锂锰电池的体积小、性能优良,是常用的一次电池。该电池反应原16海南卷12、(2014+通过电解理如图所示,其中电解质LiCIO。溶于混合有机溶剂中,Li

4MnO晶格中,生成LiMnO。回答下列问题:质迁移入22 _____极。(填字母)(1)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由_____极流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池正极反应式为,”)“是”或“否3()是否可用水代替电池中的混合有机溶剂?____(填____________

原因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和KClO,在高温下反应,生成K MnO(4)MnO可与

KOH43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KMnO和M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KMnO在酸性溶液中歧化,生成2424年课标卷Ⅰ)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很广,其正极材料可再生利用。某锂离子电池正、(201313、导电剂乙炔黑和铝箔等。充电时,该锂离子电池负极发生的反LiCoO)极材料有钴酸锂(2- +。现欲利用以下工艺流程回收正极材料中的某些金属资源(部分条件+xe6C+xLiC= Li应为6x未给出)。

中,1()LiCoOCo_______

元素的化合价为回答下列问题:2(2)写出“正极碱浸”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最新资料推荐…………………………………………………℃下进行,写出该步骤中发生的所有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酸浸”一般在80(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混合液,但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盐酸代替HSO和HO2242。”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沉钴Li与CoO之间的转化,写出放电时电池反应方程式(5)充放电过程中,发生LiCoO221-x ___________。。在整有利于锂在正极的回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6)上述工艺中,“放电处理”

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个回收工艺中,可回收到的金属化合物有

等)可用于回收钴、锂,、Fe及少量14、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含有LiCoOAl2工艺流程如下:

2-2-,LiCoOSO)在上述溶解过程中,SO在溶解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被氧化成(12423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除杂过程中,通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废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淀钴”和“沉淀锂”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废渣可以回收利用外,本工艺还可回收的副产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Zn-MnO干电池应用广泛,其电解质溶液是ZnCl-NHCl混合溶液。422(1)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_____。电池工作时,电子流向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2+,会加速某电极的腐蚀,其主要原因是Cu混合溶液中含有杂质2()若ZnCl-NHCl422+,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_______(填代号)。欲除去Cu _______________a.NaOH b.Zn c.Fe d.NH·HO

23(3)MnO的生产方法之一是以石墨为电极,电解酸化的MnSO溶液。阳极的电极反应式42是__________________。若电解电路中通过2 mol电子,MnO的理论产量为________g 2

5

……………………………………………………………最新资料推荐…………………………………………………

16.[2014·北京卷] 用FeCl酸性溶液脱除HS后的废液,通过控制电压电解得以再生。23某同学使用石墨电极,在不同电压(x)下电解pH=1的0.1 mol/L FeCl溶液,研究废液再生2机理。记录如下(a、b、c代表电压值):

序号电压/V 阳极现象检验阳极产物

3+Cl、有Ⅰ有ax≥Fe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有气泡产生23+ⅡCl、无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无气泡产生有a>x≥b Fe23+Cl、无无无明显变化b>xⅢ>0

Fe23+的现象是________。KSCN溶液检验出Fe (1)用32+-+氧化。写出有关将Fe(2)Ⅰ中,Fe在阳极放电,生成的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Cl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2+++________在阳极放电。原因是Fe性。由Ⅱ推测,(3)Fe具有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Fe-NaCl 的=1Cl,但Cl在阳极是否放电仍需进一步验证。电解pH(4)Ⅱ中虽未检验出2溶液做对照实验,

记录如下:

检验阳极产物阳极现象电压/V 序号Cl x≥c有无明显变化Ⅳa>2xc>≥b无Cl无明显变化Ⅴ2①NaCl溶液的浓度是________mol/L。

②Ⅳ中检验Cl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③与Ⅱ对比,得出的结论(写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最新资料推荐…………………………………………………

参考答案: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原电池及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所给电池放电时金属锂失电子发

+-====LiMnO,B正确,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A不正确,正极反应:Li+e+LiMnO42224生氧化反应,LiMnO应为还原产物,显然C不正确,又由充电时LiMnO为反应物,故D42242不正确,故本题答案为B

2、B

3、试题分析: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充电相当于是电解池,放电相当于是原电池。充电时,电池的负极和电源的负极相连,做阴极得到电子,-+是活泼Li不正确;放电时,正极得到电子,Be正确;=LiC,A电极反应式应该是Li+C+66的金属,能和羧酸、醇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所以不能用羧酸、醇等含活泼氢气的有机物作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C不正确;Li的相对原子质量小,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单位质量释放的能量)高,D不正确,答案选B。

4、试题分析:由题目所给的放电时的电极反应知电池反应为CLi+LiMO====LiMO+CLi,1-x21-x662充电反应为放电反应的逆反应,A不正确;比较这些金属失去1 mol电子时所对应质量知B选项正确;在电池放电时电池内部的阴离子向电源负极移动,C不正确;在锂电池充电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锂的单质,结合其存在形式知D正确,所以答案选BD。

5、B

6、C

7、C

8、CD

9、A 10、C

-+-+ +2HFe+HPO-2e+Li==LiFePOO(为了防止亚铁化合物被氧化2)CO;H;NH(3)(11、1)442232(4)

-+ +Li+e==LiFePO(5)FePO44+ Li是活泼金属,能与水反应;电极=LiMnO; (3) 否+e-+Li12、(1) b a (2) MnO22O; 2:1.

+KCl+3H+KClO3MnO+6KOH=3KMnO(4)23224上发生的电极b2。流向负极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由正极试题分析:(1)ba()在电池正极7

……………………………………………………………最新资料推荐…………………………………………………+所以是活泼的金属,能够与水发生反应,=LiMnO; (3)由于负极材料反应式为MnO+e-+LiLi22根据题意结合原子守恒、电子守恒可得方程式:不可用水代替电池中的混合有机溶剂。(4).和MnO在酸性溶液中歧化,生成KMnOMnO3MnO+KClO+6KOH= 3K+KCl+3HO; KMnO22243 2244、的MnO2mol的电子,产生1mol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等于电子转移的数目可知:每转移22:1. M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所以生成KMnO和2mol KMnO244-O = 2Al(OH)- 4 + 3H2Al + 2OH↑+ 6H+3 (2)13、(1)22

O

+ 2CoSO + O↑+ 4HO2LiCoO + 3HSO+ HLiSO(3)224224 2224

↑;有氯气生成,污染较大。2H2HOO + O2222O +CO↑+ HHCO = CoCO ↓+ (NH)SO(4)CoSO + 2NH232244434 + 6C

C = LiCoO)LiCoO + Li(52261-xx+SOLi Al(OH)、CoCO)(6Li、从负极中脱出,经由电解质向正极移动并进入正极材料中 4 332元素的iCo价,O为-2价,1)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LiCoO中Li为+1试题分析:(2)根据工艺流程和相关产物可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只有铝箔与氢氧2化合价为+3。(-。+ 6HO = 2Al(OH)- 4 + 3H↑化钠反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 + 2OH22 2LiCoO “酸浸”的反应物和反应条件,发生的所有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根据2

O

O2H + O↑+ 4HO,HO自身发生分解反应,2HSO+ 3H+ HOLiSO + 2CoSO2222222224224 4的混合液,氯气生成,污染较O;LiCoO具有较强的氧化性,用盐酸代替HSO和H↑+ O242222大。= CoCO沉钴”过程中反应物和产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SO + 2NHHCO(4)根据“3434 )SO +CO↑+ HO。↓+ (NH22244之间的转化,放电时负极发生的反应为)充放电过程中,发生LiCoO与LiCoO5(21-x2+--+= LiC= LiCoO+ xLi,电池总反应方程式LiCoO LiC-xe=6C+xLixe,正极LiCoO+ + 662 1-x2 xx1-x2+ 6CLiCoO。2+从负极中脱出,经由电解质向正极移动并进入正极材料中,有利Li(6)进行放电处理时,、可回收到的金属化合物有Al(OH)于锂在正极的回收。根据整个工艺流程的化学反应原理,3三种、CoCOLiSO423CoSO +NaSO+Na8LiCoOSO+11H=4LiSO+8CoSOSO+1lHO (14、答案:1)42223224244422+3+ A1(OH)和Fe(OH)Fe(2)将氧化成Fe332+-+2-=LiCO↓2Li ↓)()

(3Co+2OH=CoOH +CO(4) NaSO4

223328

……………………………………………………………最新资料推荐…………………………………………………分析: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为O与NaS(1)通过题给信息可知LiCoO3222,氧化剂对应的产物是还原产物;SO+11HO+11HSO=4LiSO+8CoSO+NaO8LiCoO+NaS22442423422)铝离子、亚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分别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亚铁沉淀,氢氧化亚2(铁不稳定易被氧化生成氢氧化铁;)氢氧化钠和钴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钴沉淀,碳酸钠和锂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锂沉淀;(3 )根据溶液中的溶质判断.(42-解答:O,SSO、NaSO(1)正极材料主要含有LiCoO及少量Al、Fe等,加入稀H 解:342222232-反应生ONaSOS,具有还原性,正极材料中只有LiCoO具有氧化性,与反应被氧化成34222,+11HO+8CoSO=4LiSO+NaSO成CoSO,反应化学方程式为:8LiCoO+NaSO+11HSO2242242424342,故答案为:CoSO该反应中还原产物是4 CoSO;+11HO,

+NaO+11HSO=4LiSO+8CoSOSO+Na8LiCoOS4342424222224)弱酸性条件下,铝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亚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2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但氢氧化亚铁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所以废渣的成分是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通入空气的作用是将亚铁离子氧化生成铁离子而除去,3+2+;(OH)和;A1(OH故答案为:将Fe)氧化成FeFe33)根据流程图知,钴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钴沉淀,离子方程式为:3(-2+,碳酸根离子和锂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锂沉淀,离子方程式为:↓(CoOH+2OH)=Co22-+,=Li2LiCO+CO↓3322-+2+-;2LiCO+COCo↓+2OH=Li=Co(OH)↓;故答案为:3223)稀硫酸和氢氧化钠、硫代硫酸钠反应都生成硫酸钠,且硫酸钠是可溶性的,所以溶液4(NaSOSO中存在硫酸钠,则还可以得到副产物Na,故答案为:4422 );正极1)Zn(或锌15、(b 2)锌与还原出的铜构成铜锌原电池而加快锌的腐蚀;(+2+-87

O=MnO+2H(2)Mn+4H-2e;22322++---①2Fe===2CL+0.2(3)还原(4)2Fe-(1)16.溶液变红(2)2Cl2e===Cl Cl+2③通过控制电压,证实了产生试纸上,试纸变蓝②取少量阳极附近的溶液,滴在淀粉KI23-++Fe放电的两种原因都成立;通过控制电压,验证了Fe先于Cl--Cl↑,生成的能够与溶液中=氯离子在阳极放电:[解析] (1)在电解池中,2Cl-2eCl22322+++-Fe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2Fe===2Cl2Fe++。29

……………………………………………………………最新资料推荐…………………………………………………

(2)阳极产物没有氯气,二价铁离子具有还原性,也可能是二价铁离子失电子变为三价铁离子,体现了其还原性。

×的浓度:2=①根据对照试验,则需要(3)Cl浓度等于原FeCl溶液中Cl2;②用--0.2 0.1 mol/L

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来检验有无氯气,若试纸变蓝,说明有氯气生成;③与mol/L-产生,说Cl产生,说明电压较大时Ⅱ对比,电压较大时有ClCl放电;电压较小时没有22223-+-++Cl。FeFeCl 明在电压较小的时候,没有放电,即放电变为Fe,故放电顺序:>

10

计算题汇总

声:评价公式: 1、声压级计算公式:L p=20lg(P/P0) P0=2×10-5Pa P144 例题: 填空题:喷气式飞机喷气口附近声压为630pa,其声压级为150dB,声压为0.002pa, 其声压级为40dB。 2、噪声级相加公式:L1+2=10lg(10L1/10+10L2/10) P146 几个噪声级相同公式:L总=L p+10lgN 3、衰减:点声源:⊿L=10lg(1/4лr2);P147 ⊿L=20lg(r1/r2), 当r2=2r1时,ΔL=-6dB 线声源:⊿L=10lg(1/2лrl); ⊿L=10 lg(r1/r2)当r2=2r1时,ΔL=-3dB 无限长线声源判别方法:r/l<1/10,可视为无限长线声源 4、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公式:L(r)=L(r0)- 20lg(r/r0)P155 无限长线声源几何发散衰减公式:L(r)=L(r0)- 10lg(r/r0) 例题: 1、已知锅炉房2米处测为80dB,距居民楼16米;冷却塔5米处测为80dB,距居民楼20 米。求:二设备噪声对居民楼共同影响的声级。 解:L1=80-20lg(16/2) =62dB L2=80-20lg(20/5) =68dB L=10lg(106.2+106.8)=69dB 答:二设备噪声对居民楼共同影响的声级为69dB。 2、噪声线源长10km,距离线声源100m噪声为90db,问300m处噪声量? 解:l=90-10lg(300/100)=85dB 答:300m处噪声量为85dB。 3、选择题:两个80dB的噪声叠加后为多少?(83dB) 4、在距离疗养院150m有一个泵站,此泵站有5台泵机,每台泵机的噪声级为80dB,问

电磁兼容题库整理终极版本

一.填空 1.电磁干扰按传播途径可以分为两类: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构成电磁干扰的三要素是【干扰源】、【干扰途径】和【敏感单元】。抑制电磁干扰的三 大技术措施是【滤波】、【屏蔽】和【接地】。 8.辐射干扰的传输性质有:近场藕合及远场藕合。 传导干扰的传输性质有电阻藕合、电容藕合及电感藕合。 什么是传导耦合?答:传道耦合是指电磁干扰能量从干扰源沿金属导体传播 至被干扰对象(敏感设备) 2.辐射干扰源数学模型的基本形式包括电流源和磁流源辐射。或辐射干扰源 可归纳为【电偶极子】辐射和【磁偶极子】辐射 3.如果近场中,源是电场骚扰源,那么干扰源具有小电流、大电压的特点。6.屏蔽效能SE 分别用功率密度、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来描述应为10logP1/P2 ,20logH1/H2 ,20logU1/U2 。 13 .设U1 和U2 分别是接入滤波器前后信号源在同一负载阻抗上建立的电压,则插入损耗可定义为【20lg(U2/U1) 】分贝。 7.反射滤波器设计时,应使滤波器在通带内呈低的串联阻抗和高并联阻抗。 13 .常见的电阻藕合有哪些? (1) 公共地线阻抗产生的藕合干扰。 (2) 公共电源内阻产生的藕合干扰。 (3) 公共线路阻抗形成的藕合干扰。 9.双绞线多用于高频工作范围,在单位长度线长中互绞圈数越多,消除噪声效果越好。在额定互绞圈数中,频率越高屏蔽效果越好。

10 .反射滤波器设计时,应使滤波器在阻带范围,其并联阻抗应很小而串联阻抗 则应很大。 11 .100V= 40 dBV= 40000 dBmV 。 12 .一般滤波器由电容滤波器和电感滤波器构成。 13 .减小电容耦合干扰电压的有效方法有三种:减小电流强度、减小频率、 减小电容。 14 .金属板的屏蔽效能SE(dB) 包括吸收损耗、反射损耗和多次反射损耗 三部分。 15 .传导敏感度通常用电压表示、辐射敏感度可以用电场,或V/m 表示。 17 .信号接地的三种基本概念是多点、单点和浮地。 18 .(1)静电的产生有摩擦、碰撞分离带电和感应带电。 (2))术语解释:静电放电(答:静电放电是指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产生 很强的电场,找到合适的路径二产生的放电现象 (3))静电放电需要满足三个要素,“不”属于静电放电三要素的是P58 【三要素:积累一定电荷、放电途径、静电敏感器件 (4))静电屏蔽必须具备完整的【屏蔽导体】和良好的【接地】。 (5))CMOS 集成芯片很容易受严重的静电影响 19 .硬件技术法、软件技术法、软硬件结合法是计算机电磁兼容性设计的 三种方法,其中软件技术法是计算机电磁兼容性设计特有的方法。 20 .一般辐射源依其特性可分为电压源和电流源,电压源在近场为高阻抗场,电流源 在近场为低阻抗场场,近场和远场的粗略划分为,当r 0.15915 λ时为远区场。 辐射近区场场点与源点之间的距离及和干扰源的工作波长λ的关系是r<0.15915 λ

人体解剖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相邻椎体借______、______和______连结。 2.胸骨自上而下分为 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3部组成。胸骨角平对第___肋 3.鼻旁窦包括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4对。 4.翼点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骨的相接处,内有________________过。 5.肩胛骨上角平对第___肋;下角平对第____肋。 6.椎骨由前方的_______和后方的_______构成,二者共同围成 _________ 7.在肘部可摸到的骨性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髋骨由______、______和_____骨于_________处会合而成;两侧骼嵴的最高点连线约平第 ____椎棘突。 9.膝关节由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构成。 10.大隐静脉注入________,小隐静脉注入________。 11.膈有3个裂孔:位于第12胸椎前方是_______孔,在第10胸椎水平左前方是________孔,腔静脉孔约平第____椎平面。 12.胰的外分泌分泌部________,内分泌部分泌________。 13.脑的动脉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 14.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是________。 15.髋关节最强大的韧带是________。 16.肋结节的关节面与________相关节 17.腮腺导管开口于________________。 18.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是________。 19.胆囊三角由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围成,是胆囊手术时寻找__________的标志。 20.齿状线以上受________神经支配,齿状线以下受________神经支配。 21.从腹主动脉发出的不成对的脏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危险三角是_______到_________的三角区。 23.关节的基本构造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4.上颌窦开口于________。 25.眼的屈光装置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腹膜腔的最低位置在________。 27.纹状体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28.注入右心房的三大静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人体解剖学试题及答案

套系统解剖学试卷及答案 系统解剖学试题1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30个空,每空0.5分,共15分) 1.小腿三头肌由________和________合成,该肌可上提________。 2.临床上常把________到________的消化管称为上消化道。 3.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在________与_______交点的稍下方。 4.盲肠和结肠的形态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上呼吸道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6.射精管是由____________末端与____________的排泄管汇合而成。 7.心的传导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分支等部分。8.睾丸动脉起自_________动脉,阑尾动脉起自__________动脉。 9.眼球内容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三叉神经的三大分支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1.位于中脑的躯体运动神经核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12.脊髓颈段有__________节,腰段有__________节。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肱骨体后面中份有 A.尺神经沟B.桡神经沟C.大结节D.小结节E.鹰嘴窝 2.黄韧带连于两个相邻的 A.椎弓板之间B.椎弓根之间C.椎弓之间D.棘突之间E.椎体之间 3.属于面颅骨的是 A.额骨B.下鼻甲C.蝶骨D.颞骨E.枕骨 4.下列哪块肌参与大腿后伸 A.股四头肌B.长收肌C.大收肌D.梨状肌E.臀大肌 5.属于腹膜外位器官的是 A.胃B.十二指肠水平部C.肝D.脾E.胆囊 6.由双层腹膜形成的韧带是 A.子宫阔韧带B.子宫圆韧带C.子宫主韧带D.骶子宫韧带E.卵巢固有韧带7.胆总管 A.位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B.由肝左、右管汇合而成C.行于肝胃韧带内D.行于肝门静脉的后方E.无血管营养 8.阑尾 A.无系膜B.由回肠动脉直接营养C.位于右腰部 D.属于腹膜外位器官E.三条结肠带均在阑尾根部集中 9.右主支气管的特点是 A.细而短B.粗而长C.粗而短D.细而长E.较横平 10.肾 A.长轴呈垂直状B.位于腹膜后方C.位置右侧较左侧高 D.后面下部有第12肋斜过E.属于腹膜内位器官 11.输尿管 A.属于腹膜间位器官B.通过肾门C.分为腹部(段)和盆部(段) D.腹部下行于腰大肌前方E.开口于膀胱体两侧 12.输精管道不包括 A.精囊腺排泄管B.尿道C.射精管D.输精管E.附睾

职业卫生评价考试计算题题型汇总word版本

1. 某喷漆工位每天工作6h,经过职业卫生现场调研得知,工作中接触苯(PC-TWA为6mg/m3、STEL为10mg/m3)、甲苯(PC-TW A为50mg/m3、STEL为100mg/m3)、二甲苯(PC-TW A为50mg/m3、STEL为100mg/m3)有害因素,且具有相似的毒性作用,对其工位进行定点短时间检测,检测结果如:请分析判断该工位是否符合卫生接触限制要求。 答:苯的TW A=(4.5×2+5×2+5.5×2)/8=3.75mg/m3 甲苯的TW A=(40×2+60×2+50×2)/8=37.5mg/m3 二甲苯的TW A=(50×2+35×2+45×2)/8=32.5mg/m3 三种有害物质的C-TWA1 所以该工位不符合卫生接触限制要求 2. 3. 某车间某工种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时间8h。据调查劳动者工作中接触乙酸乙酯(PC-TWA为200mg/m3)状况为:300 mg/m3,接触3小时;60 mg/m3,接触2小时;120 mg/m3,接触3小时。根据上述情况,请分析判断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是否符合卫生学要求,要求说明理由。 答:该工种劳动者每工作班接触乙酸乙酯浓度为: TWA=(C1T1+C2T2+C3T3)/8=(300×3+60×2+120×3)÷8=172.5(mg/m3) 小于PC-TWA(200mg/m3)因此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未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符合要求。 4. 某车间某工种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时间8h。据调查劳动者工作中接触乙酸乙酯(PC-TWA为200mg/m3)状况为:300 mg/m3,接触3小时;60 mg/m3,接触2小时;120 mg/m3,接触3小时。根据上述情况,请分析判断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是否符合卫生学要求,要求说明理由。 解:(1) 该工种劳动者美工作班接触乙酸乙酯浓度为: CTWA=(C1T1+C2T2+C3T3))/8=(300×3+60×2+120×3)÷8=172.5(mg/m3) (2) 由于该工种劳动者每周作业时间为48h,因此PC-TWA折减系数为:RF=(40÷48) ×[(168-48) ÷128]=0.78

电磁兼容习题

2012年《电磁兼容》习题 第1讲电磁兼容导论 [1] 比较电磁交互作用和电磁耦合的含义。 [2] 你希望通过这门科学到那些知识? [3] 描述一个你所见到的电磁兼容问题。 [4] 举例说明某种设备产生的电磁骚扰对其自身产生电磁干扰。 [5] 上网浏览一个电磁兼容网站,介绍其主要内容。 第2讲电磁骚扰源 [1] 分析比较5kA的2.6/50μs和10/350μs冲击电流的频谱特性。 第3讲电磁骚扰传播机理 [1] 分析雷电作用在建筑物内的电子设备的途径。 [2] 如图3.1所示的高功率负载的温度监控电路,Q1和Q2为用来放大热电耦元件的输出信号,与高功率负载同接在一组蓄电池上,该负载须经常通过开关S 开端来调整温度。请指出该电路中的骚扰源、耦合途径及敏感体。 图3.1 高功率负载的温度监控电路 [3] 在图3.2中,如果在导线2周围放置一个接地的屏蔽体,从导线2到屏蔽体的等于100pF,导线2和导线1之间的电容是2pF,导线2和地之间的电容是5pF,在导线1上有一电压为10V、频率为100kHz的交流信号。假若使用电阻RT端接导线2,请问:若电阻RT取下面的值时,导线2拾取的噪声电压是多少? a.无穷大 b.1000Ω c.50Ω

图3.2 [4] 因为功率晶体管的开关动作,在开关电源的电源输出导线和电源外壳之间会引入噪声电压,即图3.3中的V N1。这个噪声电压能以容性耦合方式进入相邻的电路2。C N是电源输出导线和电源外壳之间的等效耦合电容。 a.在该电路中,请将V N2/V N1表示成频率的函数,并绘制出该函数的曲 线(忽略图中用点线画出的电容C)。 下一步,按照图示在输出电源导线和电源外壳之间增加电容C,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b.请问该电容是如何影响噪声耦合的? c.电源导线的屏蔽是怎样才能改善电路的噪声性能? 图3.3 [5]有两根导线,长度均为10cm,导线间距为1cm,用它们构成一个电路。将该 电路放在10G、60Hz的磁场中,请问:电路中磁场耦合产生的最大噪声电压是

计算题典型例题汇总

计算题典型例题汇总: 1 消费者均衡条件。 1. 已知张先生每月收入收入1600元,全部花费于X 和Y 两种产品,他的效用函数为U XY =,X 的价格是10元,Y 的价格20元。求:为获得最大效用,他购买的X 和Y 各为多少? 2 APL MPL 的极大值的计算。 假定某厂商只有一种可变要素劳动L ,产出一种产品Q ,固定成本为既定,短期生产函数L L L Q 1261.023++-=,求解:(1)劳动的平均产量L AP 为极大时雇佣的劳动人数。 (2)劳动的边际产量L MP 为极大时雇佣的劳动人数 3 成本一定,产量最大化;产量一定,成本最小化条件。 3588 =Q L K 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 劳动价格为3美元,资本价格为5美元, 求产量为10时的最低成本,求总成本为160美元 时的产量。 4 完全竞争厂商长期生产中利润最大化条件。 322+1510Q Q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 STC=0.1Q , 试求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 5 完全垄断厂商短期均衡。 2=32Q ++已知某垄断厂商的成本函数为TC 0.6Q , 反需求函数为P=8-0.4Q. 求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收益和利润。 6 GDP 核算 假定某国某年发生了一下活动:(a )一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给矿工开采了50千克银卖给一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b )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造了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 (1)用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GDP (2)每个生产阶段生产多少价值?用增值法计算GDP (3)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和利润各为多少?

电磁兼容原理与设计试题

电磁兼容原理与设计试题 (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1. 区别电磁骚扰和电磁干扰两个术语的不同。(10分) 答:电磁噪声(骚扰):(强调原因和过程)任何可能引起设备或系统性能下降的包磁现象——强调任何可能的电磁危害现象原因。 电磁干扰:(强调的是结果)。 2. EMI 、EMS 和EMC 分别指什么,有何区别?(5分) 答: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电磁干扰。 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EMS ,电磁敏感性。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电磁兼容。 电气和电子设备在正常运行的同时,也往外发射有用或无用的电磁能量,这些能量会影响其它设备的正常工作,这就是电磁干扰。 对电磁干扰进行分析、设计和验证测试的学科领域就是电磁兼容。 电磁敏感性是指设备、器件或系统因电磁干扰可能导致工作性能下降的特性。 3.电磁干扰三要素是什么?(5分) 答:电磁干扰三要素是干扰源、耦合通道、敏感设备。 4.功率信号发生器XG26,最小输出功率10-8mW ,请换算成dB (mW )。(5分) 5. 已知V=1mV ,求:dBmV V 、V dB V 。(5分) 答:(1mV )dBmV=20lg (1mV/1V*10-3 )=20(lg1+3)=20*0+60=60 dBmV (1mV )dBuV=20lg(1mV/1V*10-6)= 20(lg1+6)= 20*0+120=120 dBuV 6. 术语解释:静电放电(5分) 答:静电放电是指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靠近或直接接触是发出的电荷转移 7. 什么是传导耦合?(5分) 答:传道耦合是指电磁干扰能量从干扰源沿金属导体传播至被干扰对象(敏感设备) 8.电磁屏蔽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10分) 答:电磁屏蔽是指同时抑制或削弱电场和磁场。 电磁屏蔽一般也是指高频交变电磁屏蔽(10kHz ~ 40GHz)。 在频率较低(近场区,近场随着骚扰源的性质不同,电场和磁场的大小有很大差别。 高电压小电流骚扰源以电场为主(电准稳态场-忽略了感应电压),磁场骚扰较小(有时可忽略)。

《人体解剖学》试题与答案

E ?棘上韧带为连于胸?腰?骶椎各棘突之间的纵行韧带 7.膈的裂孔 A.中心腱内有腔静脉孔,约平第 10胸椎 C ?腔静脉孔由下腔静脉通过 E.主动脉和迷走神经通过主动脉裂孔 8.腹外斜肌 A.参与形成胸腰筋膜 B.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 C. 肌纤维方向是由外下到前上 D.参与构成腹股沟镰 9.可使肩关节外展的肌是 A.三角肌和胸大肌 B.三角肌和冈上肌 D. 三角肌和大圆肌 E.三角肌和肩胛下肌 10.臀大肌对髋关节的主要作用是 A. 屈B.伸C.展 D.收E.旋内 11 .有一患者,因转移性右下腹痛伴发热,以阑尾炎收住入院;检查发现:右下肢做后伸、外展和旋 内时明显加剧腹痛。 手术证实阑尾炎症波及右髂窝软组织充血肿胀。 试分析下列哪块肌与上述检查发 现有关: ( ) A.髂腰肌 B.梨状肌 C ?闭孔内肌 D ?闭孔外肌 E.腹横肌 12.有一患者股骨骨折,行动困 难,靠拄拐杖行走,三个月后下肢完全恢复功能,但出现患侧肩关节 外展功能障碍,体怔表现为“方肩”畸形,可能是下列哪个肌损伤: ( ) A.斜方肌 B.三角肌 C.冈上肌 D.斜角肌 E.胸大肌 13. 有一患者足呈背屈、外翻畸形,可能是下列哪个肌损伤: ( ) A.腓骨长肌 B.胫骨前肌 C.胫骨后肌 D.踇长屈肌 E.趾长屈肌 14.关于咽,下列正确的是 ( ) A ?口咽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通道 B .上端附着颅底,下通食管和气管 C. 鼻咽后壁有咽鼓管咽口 D ?口咽侧壁有咽隐窝 E. 喉咽下端续气管 15.食管异物与食管癌易发生于 ( ) A ?食管穿膈处 B ?食管第四、五胸椎间水平 《人体解剖学》 选择题: 1. 计数椎骨序数的骨性标志是 A.齿突 B.隆椎棘突 C.胸椎棘突 D.腰椎棘突 E.骶椎棘突 2. 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约平对 A.第1腰椎棘突B.第2腰椎棘突 C.第3腰椎棘突D.第4腰椎棘突 3.关节囊内有关节盘的关节是 A. 颞下颌关节 B. 肩关节 C. 肘关节 4. 参与构成椎管后壁的韧带是 A.前纵韧带 B.后纵韧带 C.黄韧带 5. 有关膝关节的叙述,何者为错 ? A.由股骨下端与胫、腓骨上端构成 C.有囊内、外韧带加强 E ?可沿冠状轴作屈伸运动 6.脊柱的连结 A.前纵韧带构成椎管前壁 C.黄韧带连于相邻椎弓根 E.第5腰椎棘突 D ?髋关节E.踝关节 D.棘间韧带E.棘上韧带 B. 关节囊薄而松弛 D. 关节腔内有内、外侧半月板 B. 后纵韧带参与构成椎管后壁 D. 棘间韧带在颈部称项韧带 ( B. 食管裂孔位于主动脉裂孔的右前方 D. 食管裂孔有食管和胸导管通过 E ?腱膜形成腹股沟管皮下环 ) ( C.三角肌和冈下肌

小学阶段简便计算练习题大全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一)加减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 定义: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字母表示:a = a+ + b b 例如:16+23=23+16 546+78=78+546 2.加法结合律 定义: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表示:) a+ + = b + + ) ( (c b a c 注意:加法结合律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其中有两个加数的和刚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话,那么就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将原式中的加数进行调换位置,再将这两个加数结合起来先运算。 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式: (1)63+16+84 (2)76+15+24 (3)140+639+860 举一反三: (1)46+67+54 (2)680+485+120 (3)155+657+245 3.减法交换律、结合律 注:减法交换律、结合律是由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衍生出来的。 减法交换律: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后面两个减数的位置可以互换。 字母表示:b = - - - c c a- a b 例2.简便计算:198-75-98

减法结合律: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相当于从这个数当中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 字母表示:) = - - a+ - c (c b a b 例3.简便计算:(1)369-45-155 (2)896-580-120 4.拆分、凑整法简便计算 拆分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大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拆分成整百、整千与一个较小数的和,然后利用加减法的交换、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例如:103=100+3,1006=1000+6,… 凑整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小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写成一个整百、整千的数减去一个较小的数的形式,然后利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例如:97=100-3,998=1000-2,… 注意:拆分凑整法在加、减法中的简便不是很明显,但和乘除法的运算定律结合起来就具有很大的简便了。 例4.计算下式,能简便的进行简便计算: (1)89+106 (2)56+98 (3)658+997 随堂练习:计算下式,怎么简便怎么计算 (1)730+895+170 (2)820-456+280 (3)900-456-244

电磁兼容 题库汇总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构成电磁干扰的三要素是【干扰源】、【传输通道】和【接收器】;如果按照传输途径划分,电磁干扰可分为【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 2.电磁兼容裕量是指【抗扰度限值】和【发射限值】之间的差值。 3.抑制电磁干扰的三大技术措施是【滤波】、【屏蔽】和【接地】。 4.常见的机电类产品的电磁兼容标志有中国的【CCC】标志、欧洲的【CE】标志和美国的【FCC】 标志。 5. IEC/TC77主要负责指定频率低于【9kHz】和【开关操作】等引起的高频瞬间发射的抗扰性标准。 6.电容性干扰的干扰量是【变化的电场】;电感性干扰在干扰源和接受体之间存在【交连的磁通】;电路性干扰是经【公共阻抗】耦合产生的。 7.辐射干扰源可归纳为【电偶极子】辐射和【磁偶极子】辐射。如果根据场区远近划分,【近区场】主要是干扰源的感应场,而【远区场】呈现出辐射场特性。 8.随着频率的【增加】,孔隙的泄漏越来越严重。因此,金属网对【微波或超高频】频段不具备屏蔽效能。 9.电磁干扰耦合通道非线性作用模式有互调制、【交叉调制】和【直接混频】 10.静电屏蔽必须具备完整的【屏蔽导体】和良好的【接地】。 11.电磁屏蔽的材料特性主要由它的【电导率】和【磁导率】所决定。 12.滤波器按工作原理分为【反射式滤波器】和【吸收式滤波器】,其中一种是由有耗元件如【铁氧体】材料所组成的。 13.设U1和U2分别是接入滤波器前后信号源在同一负载阻抗上建立的电压,则插入损耗可定义为【20lg(U2/U1)】分贝。 14.多级电路的接地点应选择在【低电平级】电路的输入端。 15.电子设备的信号接地方式有【单点接地】、【多点接地】、【混合接地】和【悬浮接地】。其中,若设备工作频率高于10MHz,应采用【多点接地】方式。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 答:电磁兼容一般指电气及电子设备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能够执行各自功能的共存状态,即要求在同一电磁环境中的上述各种设备都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其它设备构成不能承担的电磁骚扰的能力。或者说,电磁兼容是指电子线路、设备、系统相互不影响,从电磁角度具有相容性的状态。 2.电磁屏蔽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答:电磁屏蔽是以某种材料(导电体或导磁体)制成的屏蔽壳体,将需要屏蔽的区域封闭起来,形成电磁隔离,即其内的电磁场不能越出这一区域,而外来的辐射电磁场不能进入这一区域(或者进入该区域的电磁能量将受到很大的衰减)。 3.高频、低频磁场屏蔽措施的主要区别? 答:(1)高频磁场屏蔽采用低电阻率的良导体材料,如铜、铝等。其屏蔽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在屏蔽体表面所产生的涡流的反磁场来达到屏蔽的目的。 (2)低频磁场屏蔽常用高磁导率的铁磁材料,如铁、硅钢片坡莫合金。其屏蔽原理是利用铁磁材料的高磁导率对干扰磁场进行分路。 4.接地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答:(1)接地是指系统的某一选定点与某个接地面之间建立低阻的导电通路。

人体解剖学试题和答案..

二、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人体或任一局部在标准姿势条件下作相互垂直的三个切面,它们是 ,,。 2、按照解剖学姿势,近颅的为,远颅是的为。 3、腹部由两条纵线及两条横线分为9区,它们分别是,, ,,,,,,。 (二)单项选择题 1、胸骨线是 A、胸骨正中所作的垂直线。 B、胸骨正中线与锁骨中线之间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 C、沿胸骨外侧缘所作的垂直线。 D、胸骨外侧缘与锁骨中线之间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 2、对于胃的粘膜层,最能表达其与其它层次的关系术语是:() A、上、下 B、前、后 C、内侧与外侧 D、内和外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解剖学姿势不因人的姿势改变而改变。 B、无论是倒立还是睡势,足底是下,而头顶是上。 C、水平面就是横切面,在描述器官的切面时,也是如此。 D、内侧与外侧是描述器官或结构与人体正中面相对距离关系的名词。 (三)、多项选择题 1、中空性器官 A、多呈管状或囊状。 B、管壁通常分为4层或3层。 C、管腔口径可在神经或体液调节下发生变化。 D、粘膜内常有腺体。 (四)名词解释 1、矢状面 2、冠状面 3、解剖姿势 (五)问答题 1、请描述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机体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 2、上、下 3、右季肋区、腹上区、左季肋区、右外侧区、脐区、左外侧区、右髂区、腹下区、左髂区 (二)单选题 1、C 2、D 3、C (三) 多项选择题

1、ABCD (四)名词解释 1、按前后方向,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 2、按左右方向,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3、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 (五)问答题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许多形态各异、功能不同的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组织。人体有四种组织,它们是肌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几种不同组织形成某个器官,完成一定功能。由几个器官参与构成一个系统,完成比较复杂的特定功能,如消化系统由口腔、咽、食管、胃等构成,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多个系统构成一个复杂的有机体,而人体是更为复杂的富有情感的有机体。 第二章骨学 二、练习题 (一) 填空题 1、骨按部位可分为、和三部分;按外形分为、、 和四类。 2、颅盖的密质骨形成较厚的_________和________其间的松质称_________。 3、长骨呈状,两端较,一般都有光滑的,体又称,内部容纳 ,中部有1~2个通向髓腔的小孔叫。 4、骨的基本构造包括、和。 5、骨内在的可改变其形态结构的特性叫。 6、颈椎的一般形态特点是、、。但第、、 颈椎形态较特殊。 7、胸椎的侧面和横突末端有与肋相连的、棘突,伸向。 8、腰椎的椎体,棘突为,呈位,伸向后方。 9、胸骨角在______骨,横突孔在______骨,大转子在_______骨上。 10、上肢带骨包括和;下肢带骨包括。 11、肩胛骨前面凹陷叫,后面的高嵴叫,其上、下分别有、;外侧角的浅窝叫,其上方的突起叫。内侧角平,下角平。 12、髂骨分和两部。髂骨翼上缘叫,最高点平对,前后端的突起分别叫和;内侧面前部称,其下界的骨嵴叫。 13、下颌骨体的结构有、、;下颌支的结构有、、、 。 14、颅中窝的孔裂包括、、、。 15、颅后窝的孔是、;沟是、;门是向内通;坡是 ,向上与相续。 16、颅的侧面的门:;弓:;窝:、;点:。 17、颅的前面有两深窝叫,孔叫。 18、骨性鼻腔前口是,后口称;正中有一矢状位的,它由和的垂直板构成。外侧壁有上、中、下三个和三条。 19、鼻旁窦位于内,含,与相通,它们包括、

(完整)经济学计算题典型例题汇总,推荐文档

计算题典型例题汇总: 1 消费者均衡条件。 1.已知张先生每月收入收入1600元,全部花费于和两种产品,他的效用函数X Y 为,的价格是10元,的价格20元。求:为获得最大效用,他购买的U XY =X Y 和各为多少? u =1600,1600=10x*20y ,8=xy X Y 2. xy 为整数,x=2,y=4,或x=4,y=2 2 APL MPL 的极大值的计算。 假定某厂商只有一种可变要素劳动,产出一种产品,固定成本为既定,短期生产L Q 函数,求解:(1)劳动的平均产量为极大时雇佣的劳动人数。 L L L Q 1261.023++-=L AP (2)劳动的边际产量为极大时雇佣的劳动人数 L MP 对于生产函数Q=-0.1L3+6L2+12L 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 =-0.1L2+6L+12 令 求得L=30 即劳动的平均产量APPL 为极大时雇佣的劳动人数为30。$对于生产函数Q=- 0.1L3+6L2+12L 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 =(-0.1L3+6L2+12L) =-0.3L2+12L+12 令 求得L=20 即劳动的边际产量MPPL 为极大时雇佣的劳动人数为20。$由1题结论 当平均可变成本极小(APPL 极大)时, L=30 代入生产函数Q=-0.1L3+6L2+12L 中, Q=-0.1×303+6×302+12×30=3060 即平均可变成本最小(APPL 极大)时的产量为3060。$利润π=PQ-WL =30(-0.1L3+6L2+12L)-360L =-3L3+180L2 π'=-9L2+360L 令π'=0 即-9L2+360L=0 L1=40 L2=0(舍去)

电磁兼容基本知识问题及答案(原)

电磁兼容课程作业(问答58题) 1.为什么要对产品做电磁兼容设计? 答:满足产品功能要求、减少调试时间,使产品满足电磁兼容标准的要求,使产品不会对系统中的其它设备产生电磁干扰。 2.对产品做电磁兼容设计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 答:电路设计(包括器件选择)、软件设计、线路板设计、屏蔽结构、信号线/电源线滤波、电路的接地方式设计。 3.在电磁兼容领域,为什么总是用分贝(dB)的单位描述?10V是多少dBV? 答:因为要描述的幅度和频率范围都很宽,在图形上用对数坐标更容易表示,而dB就是用对数表示时的单位,10V是20dBV。 4.为什么频谱分析仪不能观测静电放电等瞬态干扰? 答:因为频谱分析仪是一种窄带扫频接收机,它在某一时刻仅接收某个频率范围内的能量。静电放电等瞬态干扰是一种脉冲干扰,其频谱范围很宽,但时间很短,这样频谱分析仪在瞬态干扰发生时观察到的仅是其总能量的一小部分,不能反映实际干扰情况。 5.在现场进行电磁干扰问题诊断时,往往需要使用近场探头和频谱分析仪,怎样用同轴电缆制作一个简易的近场探头? 答:将同轴电缆的外层(屏蔽层)剥开,使芯线暴露出来,将芯线绕成一个直径1~2厘米小环(1~3匝),焊接在外层上。 6.一台设备,原来的电磁辐射发射强度是300V/m,加上屏蔽箱后,辐射发射降为3V/m,这个机箱的屏蔽效能是多少dB? 答:这个机箱的屏蔽效能应为40dB。 7.设计屏蔽机箱时,根据哪些因素选择屏蔽材料?

答:从电磁屏蔽的角度考虑,主要要考虑所屏蔽的电场波的种类。对于电场波、平面波或频率较高的磁场波,一般金属都可以满足要求,对于低频磁场波,要使用导磁率较高的材料。 8.机箱的屏蔽效能除了受屏蔽材料的影响以外,还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答: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机箱上的导电不连续点,例如孔洞、缝隙等;另一个是穿过屏蔽箱的导线,如信号电缆、电源线等。 9.屏蔽磁场辐射源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答:由于磁场波的波阻抗很低,因此反射损耗很小,而主要靠吸收损耗达到屏蔽的目的。因此要选择导磁率较高的屏蔽材料。另外,在做结构设计时,要使屏蔽层尽量远离辐射源(以增加反射损耗),尽量避免孔洞、缝隙等靠近辐射源。 10.在设计屏蔽结构时,有一个原则是:尽量使机箱内的电缆远离缝隙和孔洞,为什么?答:由于电缆近旁总是存在磁场,而磁场很容易从孔洞泄漏(与磁场的频率无关)。 因此,当电缆距离缝隙和孔洞很近时,就会发生磁场泄漏,降低总体屏蔽效能。 11.测量人体的生物磁信息是一种新的医疗诊断方法,这种生物磁的测量必须在磁场屏蔽室中进行,这个屏蔽室必须能屏蔽从静磁场到1GHz的交变电磁场,请提出这个屏蔽室的设计方案。 1答:首先考虑屏蔽材料的选择问题,由于要屏蔽频率很低的磁场,因此要使用高导磁率的材料,比如坡莫合金。由于坡莫合金经过加工后,导磁率会降低,必须进行热处理。因此,屏蔽室要作成拼装式的,由板材拼装而成。事先将各块板材按照设计加工好,然后进行热处理,运输到现场,十分小心的进行安装。每块板材的结合处要重叠起来,以便形成连续的磁通路。这样构成的屏蔽室能够对低频磁场有较好的屏蔽效能,但缝隙会产生高频泄漏。为了弥补这个不足,在坡莫合金屏蔽室的外层用铝板焊接成第二层屏蔽,对高频电磁场起到屏蔽作用。

正常人体解剖学期末考试试卷真题

正常人体解剖学》期末考试试卷【真题】 1、支配咀嚼肌的神经来自 A、眼神经 B、下颌神经 C、上颌神经 D、面神经 E、舌咽神经 2、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在 A、剑突下25cm B、右腋前线与肋弓相交处 C、右肋弓与右腹直肌外侧缘(半月线)相交处 D、胸骨旁线与右肋弓相交处 E、右肋弓中、外1/3交点处 3、胸导管汇入 A、左锁骨下静脉 B、右颈静脉角 C、左颈静脉角 D、左颈内静脉 E、右锁骨下静脉 4、下列结构中,哪一项不是关节的基本结构 A、关节面 B、关节囊纤维层 C、关节囊滑膜层 D、关节腔 E、关节盘 5、成人颅盖骨最薄弱处为 A、前囟点 B、人字点 C、翼点 D、乳突部 E、额部 6、维持子宫前倾位的韧带是 A、子宫阔韧带 B、子宫主韧带 C、子宫圆韧带 D、骶子宫韧带 E、以上均不是 7、肾的被膜由内向外依次为 A、肾筋膜、纤维囊、脂肪囊 B、纤维囊、脂肪囊、肾筋膜 C、脂肪囊、纤维囊、肾筋膜 D、肾筋膜、脂肪囊、纤维囊 E、脂肪囊、肾筋膜、纤维囊 8、解剖学姿势的描述,下列何者是错误的 A、身体必须直立 B、两眼平视前方 C、上肢在躯干两旁自然下垂 D、手掌面对躯干 E、两足跟靠拢,两趾接触并指向前方 9、腮腺导管的开口为 A、上颌第二磨牙的牙冠相对的颊粘膜上 B、上颌第二前磨牙的牙冠相对的颊粘膜上 C、上颌第一前磨牙的牙冠相对的颊粘膜上 D、上颌第一磨牙的牙冠相对的颊粘膜上 E、上颌第三磨牙的牙冠相对的颊粘膜上 10、下列何种说法是错误的 A、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 B、额窦开口于上鼻道 C、筛窦开口于中鼻道和上鼻道 D、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 E、鼻泪管开口于下鼻道 11、第1躯体运动中枢位于大脑皮质的 A、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后部 B、距状沟两侧 C、颞上回 D、边缘叶 E、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12、主动脉裂孔除了有降主动脉通过外还有下列何结构通过 A、迷走神经 B、胸导管 C、膈神经 D、奇静脉 E、半奇静脉 13、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在右锁中线平对 A、第6肋 B、第7肋 C、第8肋 D、第9肋 E、第10肋 14、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有 A、胆总管、腹腔干、门静脉 B、胆总管、肝总A、门静脉 C、胆总管、肝固有动脉、门静脉 D、胆总管、肝固有A、肝中静脉 E、胆囊管、肝总A、门静脉 15、女性绝育手术的结扎部位

电磁兼容经典例题汇总

1. 求下列各物理量以dB 表示的值:①mW P 11=和W P 202=; ② mV v 101=和V v μ202=; ③mA i 21=和A i 5.02=。 解: (1) dB P = 10log(P1/P2) = -43dB (2) dB P = 10log(P1/P2) = 54dB (3)dB P = 10log(P1/P2) = -48dB 2. 计算连接电缆的功率损耗(电缆特性阻抗与负载阻抗匹配) 解: 电缆的功率损耗 = dBm out dBm in P P - = L α686.8 (α为传输线损耗,L 为所选传输线的长度) 3. 使用dB 表示放大器的性能参数:增益。如果输入功率W μ1,放大器增益60dB ,其输出功率为多少W dB μ。 解:使用dB 表示放大器的增益为: dB in dB dB out P P -=增益 或者dBm in dB dBm out P P -=增益 或者W dB in dB W dB out P P μμ-=增益 若输入功率为W μ1即W indB P μ= 10log(1W μ/W μ) = 0W dB μ 故W outdB P μ = 60dB - 0W dB μ= 60W dB μ 4. 为什么大量的现代EMC 测试设备具有50Ω的纯电阻输入阻抗和源阻抗,并且用50Ω同轴电缆来连接。 解:如果电缆的终端阻抗不等于电缆的特性阻抗,那么从信号源向负载方向看

过去的电缆输入阻抗也不再对所有长度的电缆都是Ω50,而是会随着频率和电缆长度的变化而变化。选择Ω50以外的其他任何阻抗都是合适的,但是Ω50已经成为工业标准。这就是为什么大量的现代化EMC 测试设备具有Ω50的纯输入阻抗和信号源阻抗,并且用Ω50的同轴电缆来连接。 5. 一台50Ω的信号发生器(信号源)与输入阻抗为25Ω的信号测量 仪(EMI 接收机)相连,信号发生器指示的输出电平为-20dBm ,求信号测量仪的输入电压(以V dB μ为单位)。 解:由题意有,在负载接Ω50负载情况下,Ω50负载上的功率为: out P = 10/2010- = 0.01mW , 故Ω50负载上的电压为: out U = out P *50 = 0.707mV , 所以信号源的开路电压为: oc U = 2*out U = 1.414mV 再根据s R = Ω50和L R = Ω25分压计算得到: 'out U = OC S L L U R R R *+ = 53.47V dB μ. 6. 将内外半径分别为a 和b ,磁导率为μ的无限长磁性材料圆柱腔 置于均匀磁场0B 中。假设均匀磁场0B 的取向与无限长磁性材料圆 柱腔的轴线平行,试求解此圆柱腔的磁屏蔽效能。 解:由题意有,圆柱腔壁厚度a b t -=,平均半径2b a R += 。 相对磁导率0 μμμ=r (0μ为真空的磁导率) 故由屏蔽效能定义有: ])()(1log[20)21log(200b a a b R t SE r +-+=+ =μμμ

人体解剖考试题库

人体解剖复习题库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解剖学姿势: 为说明人体局部或器官及结构的位置关系而规定的一种姿势,即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拢,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2.冠状面: 按左右方向,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的纵切面,也叫额状面。 3.矢状面: 按前后方向,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的纵切面, 4.纵切面: 指与器官长轴平行的切面。 5.横切面: 指与器官长轴垂直的切面。 6.嗜酸性: 是细胞和组织内的碱性物质或结构与酸性染料亲合力强者。 二、填空题 1.解剖学的研究方法是借助___肉眼__观察;组织学的研究方法是借助____显微镜____观察。2.解剖学姿势是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下垂,手掌____向前_____,下肢并拢,足尖____向前______。 3.人体共有____九_____大系统,即____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___。 4.人体按部位可分为______头、颈、躯干、四肢_______等四大部分。 5.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称_______水平面__;分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称__矢状面_______;分为前、后两部分的面称为____冠状面_______面。 6.与器官长轴平行的切面叫_____纵切___面,与器官长轴垂直的面叫____横切____面。7.以正中矢状面为准的方位术语是______内侧____和____外侧______。 8.用于描述人体形态的轴有____垂直轴、矢状轴_和___冠状轴________。 9.用于描述人体形态的断面有_____冠状面、矢状面______和_____水平面_____。 三、单项选择题 1.矢状面是指(B) A.从上到下,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面 B.从前到后,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面C.从左到右,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面 D.从左到右,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的面E.从前到后,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的面 2.以体表为准的方位术语是(B) A.内和外 B.浅和深 C.上和下 D.内侧和外侧 E.近侧和远侧3.描述人体各局部或器官、结构与人体正中面相对距离关系的名词为(C) A.前和后 B.内和外 C.内侧和外侧 D.上和下 E.近侧和远侧 4.组织学教学标本常用的制片是(A) A.石蜡切片B.火棉胶切片C.冰冻切片D.组织压片E.超薄切片 5.扫描电镜主要用于观察(C) A.生物膜内部结构B.细胞器的内部结构C.组织和细胞的表面结构 D.细胞内的多糖E.细胞核内的结构 6.透射电镜主要用于观察(B) A.细胞表面的立体结构B.细胞内部的超微结构C.活细胞的生长情况 D.细胞内部的物质转运情况E.以上均不是 7.光镜和电镜观察的组织切片均为(A) A.普通切片B.冰冻切片C.固定后切片D.超薄切片E.未固定切片 8.冰冻切片主要用于研究(D) A.核酸 B.糖类 C.脂类 D.酶 E.肽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