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机械性能试验报告

钢筋机械性能试验报告

钢筋机械性能试验报告

委托单位:某建筑公司试验编号:090848823

试验单位(章):负责人:××审核:××试验:××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A2)实验报告 徐嘉宁 沈阳理工大学 2006.10

目录 一. 皮带传动实验报告 (1) 1.1. 实验目的 (1) 1.2. 实验机构造及测试原理 (1) 1.3. 实验步骤 (1) 1.4. 数据和曲线 (1) 二. 齿轮传动效率实验报告 (3) 2.1. 实验目的 (3) 2.2. 实验机构及测试原理 (3) 2.3. 实验步骤 (3) 2.4. 数据和曲线 (3) 2.5. 思考题 (4) 三. HS-A型液体动压轴承实验报告 (5) 3.1. 实验目的 (5) 3.2. 实验机构及测试原理 (5) 3.3. 实验步骤 (5) 3.4. 数据和曲线 (5) 四. JDI-A型创意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 (8) 4.1. 实验目的 (8) 4.2. 实验内容 (8) 4.3. 实验结果 (8) 五. JDI—A型创意组合式轴系结构分析实验报告 (10) 5.1. 实验目的 (10) 5.2. 实验内容 (10) 5.3. 实验结果 (10) 六. JCY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报告 (12) 6.1. 实验目的 (12) 6.2. 实验内容 (12) 6.3. 实验步骤 (12) 6.4. 实验结果 (12)

一.皮带传动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 1.1.实验目的 1.2.实验机构造及测试原理 1.3.实验步骤 1.4.数据和曲线

二.齿轮传动效率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 2.1.实验目的 2.2.实验机构及测试原理 2.3.实验步骤 2.4.数据和曲线

钢筋力学性能检测作业指导(可编辑修改word版)

建筑用钢筋检验指导书 1、试验目的 为了规范土建试验室对钢筋混凝土用钢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弯曲变形性能、平面反向弯曲变形性能及钢筋的耐反复弯曲性能检验的工作程序,实现标准化操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与焊接钢筋。 3、引用标准: GB/T228-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232-1999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GB238-2002 《金属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 GB13013-91 《钢筋混凝土热轧光园钢筋》 GB13014-91 《钢筋混凝土余热处理钢筋》 GB1499-1998 《钢筋混凝土热轧带肋钢筋》 GB/T701-1997 《低碳钢热轧园盘条》 GB13788-92 《冷轧带肋钢筋》 JGJ18-200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T27-2001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 4、检测的环境要求 试验室的温度应在10℃-35℃范围内。 5、试验项目和质量要求

5.1实验项目 钢筋拉伸试验: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 钢筋冷弯试验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 5.2质量要求 5.2.1钢筋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应符合表一、表二、表三、表四,冷弯试验时受弯曲部位外表面不得产生裂纹。 热轧直条光圆钢筋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GB13013-91) 表一 表面形状钢筋 级别 强度等 级代号 公称 直径 mm 屈服点σs Mpa 抗拉强度σ b Mpa 伸长率σ5 % 冷弯 d-弯芯直径 α-钢筋公称直径 不小于 光圆I R235 8~20 235 370 25 180o d=α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GB/T701-1997) 表二 牌号 力学性能 冷弯试验180? d-弯芯直径 α-试样直径屈服点σs,Mpa 抗拉强度σb,Mpa 伸长率δ10,% 不小于 Q215 215 375 27 d=0 Q235 235 410 23 d=0.5α 热轧带肋钢筋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GB1499-1998) 表三

机械设计试验报告2(附答案)

实验二、机械设计课程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减速器名称班级日期 同组实验者姓名

回答下列问题 减速器拆装步骤及各步骤中应考虑的问题 一、观察外形及外部结构 1.起吊装置,定位销、起盖螺钉、油标、油塞各起什么作用?布置在什么位置? 答: 定位销:为安装方便,箱座和箱盖用圆锥定位销定位并用螺栓连接固紧 起盖螺钉:为了便于揭开箱盖,常在箱盖凸缘上装有起盖螺钉 起吊装置:为了便于吊运,在箱体上设置有起吊装置箱盖上的起吊孔用于提升箱盖箱座上的吊钩用于提升整个减速器 油标:为了便于检查箱内油面高低,箱座上设有油标 油塞:拔下即可注油,拧上是为了防止杂质进入该油箱,常在箱体顶部位置设置油塞 2.箱体、箱盖上为什么要设计筋板?筋板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布置? 答: 原因:为保证壳体的强度、刚度,减小壳体的厚度。 作用:增大减速机壳体刚度。 布置:一般是在两轴安装轴承的上下对称位置分别布置较好。 3.轴承座两侧联接螺栓应如何布置,支承螺栓的凸台高度及空间尺寸应如何确定? 答: 轴承旁凸台高度h 由低速级轴承座外径确定,以便于扳手操作为准。取50mm 轴承旁连接螺栓的距离S 以Md1螺栓和Md3螺钉互不干涉为准尽量靠近一般取S=D。 4.铸造成型的箱体最小壁厚是多少?如何减轻其重量及表面加工面积? 答: 大约10mm左右。减轻重量主要是减少厚度,做加强筋来满足。 5.箱盖上为什么要设置铭牌?其目的是什么?铭牌中有什么内容? 答: 为了显示型号,基本参数,外国的产品还包含序列号,给厂家提供序列号,可以查到出厂时的所有参数,方便使用维护,比如用了几年,你要买备件或备机,提供名牌信息。 二、拆卸观察孔盖 1.观察孔起什么作用?应布置在什么位置及设计多大才是适宜的? 答: 为了检查齿轮与齿轮(或涡轮与蜗杆)的啮合情况、润滑状况、接触斑点、齿侧间隙、齿轮损坏情况,并向减速器箱体内注入润滑油。 应设置在箱盖顶部的适当位置:孔的尺寸大小以便于观察传动件啮合的位置为宜,并允许手伸入箱体内检查齿面磨损情况。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前言 一、实验课目的 本课程实验课目的在于:验证、巩固和加深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及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机械实验方法、测量技能及用实验法来测定一些机械参数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踏实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因此,实验课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每个学生必须认真对待,在课前进行预习,在课后分析试验结果,写成正规的实验报告。实验课为评定学生成绩的一部分。 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要求在实验前做好准备工作,教师在实验前要进行检查和提问,如发现有不合格者,提出批评,甚至停止实验的进行,实验准备工作包括下列几方面内容: 1.预习好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的目的及要求;搞懂实验的原理;了解实验进行的步骤及主要事项,做到心中有底。 2.准备好实验指导书中规定自带的工具、纸张。 3.准备好实验数据记录表格。表格应记录些什么数据自拟。 三、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1.验前必须了解实验设备、仪器的使用性能、操作规程及使用须知,否则不得操作。 2.严格按照规定,精心操作设备、仪器。 3.实验室内与本实验无关的设备与仪器,一律不得乱动。 4.在实验室严守纪律,不得高声谈笑,保持室内整洁。 5.实验完毕后,用过设备、仪器放回原处,并整理清洁、经教师同意后才得离开。 四、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对实验所有数据、现象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一定结论与看法的书面文件。学生在实验后必须按照要求,整理并分析处理所的结果,写成正规的实验报告。 为了写好实验报告,提出以下几点: 1.实验结果记录应经实验指导教师过目签字,并随实验报告一起交上。 2.报告中的结果分析及讨论应力求具体,应针对试验具体情况,防止不切实际的空谈。 3.实验报告要求每人一份。 4.实验报告应在实验完毕后一星期内,由班委汇集交老师。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2018年9月10日

材料力学性能静拉伸试验报告

静拉伸试验 一、实验目的 1、测45#钢的屈服强度s σ、抗拉强度m R 、断后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 2、测定铝合金的屈服强度s σ、抗拉强度m R 、断后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 3、观察并分析两种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二、使用设备 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0.02mm 游标卡尺、试验分化器 三、试样 本试样采用经过机加工直径为10mm 左右的圆形截面比例试样,试样成分分别为铝合金和45#,各有数支。 四、实验原理 按照我国目前执行的国家 GB/T 228—2002标准—《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的规定,在室温1035℃℃的范围内进行试验。将试样安装在试验机的夹头当中,然后开动试验机,使试样受到缓慢增加的拉力(一般应变速率应≤0.1m/s ),直到拉断为止,并且利用试验机的自动绘图装置绘出材料的拉伸图。 试验机自动绘图装置绘出的拉伸变形L ?主要是整个试样,而不仅仅是标距部分的伸长,还包括机器的弹性变形和试样在夹头中的滑动等因素,由于试样开始受力时,头部在头内的滑动较大,故绘出的拉伸图最初一段是曲线。 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的区别: (1)塑性材料: 脆性材料是指断后伸长率5%δ≥的材料,其从开始承受拉力直至试样被拉断,变形都比较大。塑性材料在发生断裂时,会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也会出现屈服和颈缩等现象; (2)脆性材料: 脆性材料是指断后伸长率5%δ<的材料,其从开始承受拉力直至试样被拉断,变形都很小。并且,大多数脆性材料在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上都没有明显的直线段,几乎没有塑性变形,在断裂前不会出现明显的征兆,不会出现屈服和颈缩等现象,只有断裂时的应力值—强度极限。 脆性材料在承受拉力、变形记小时,就可以达到m F 而突然发生断裂,其抗拉强度也远远 小于45钢的抗拉强度。同样,由公式0m m R F S =即可得到其抗拉强度,而根据公式,10 l l l δ-=。 五、实验步骤 1、试样准备 用笔在试样间距0L (10cm )处标记一下。用游标尺测量出中间横截面的平均直径,并且测出试样在拉伸前的一个总长度L 。 2、试验机准备:

机械工程综合训练与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目录 (一)模具设计过程 (1) (二)钻床接线 (6) (三)创新设计 (9) (四)总结 (10)

(一)模具设计过程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注射成型模具的常见类型及结构 (2)掌握注射模具的整体结构及单分型面模具的拆装 (3)了解注射成型模具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成型原理:将颗粒状或粉状塑料加热熔化呈流动态后,以高压和较快的速度注入温度较低的闭合模腔中,在模具的冷却作用下固化并定型,得到具有特定形状和质量的塑件。 二:实验要求 (1)对新拆装模具零件进行测绘,按要求画出相应的零件结构图 (2)熟悉拆装过程及有关的操作规则 三:准备工作 (1)选择注塑模具一副 (2)选择好必要的操作工具:包括内角扳手、钳工台、旋具、润滑油、等(3)选择好测量工具:钢直尺、游标卡尺、等量具(注意:测量取整数)四:模具的拆装步骤 (1)上下模分离,左右分别摆放 (2)冲出定位销,松动内六角螺钉,将上下模分别拆分,并按顺序摆放(3)对拆分的模具进行测量并作好记录 (4)安装从下往上的顺序进行组装,并上好润滑油 五:模具的绘制 (1)定模座板

1:拉伸出带四个销孔和一个浇注口的实体2:拉伸出定位圈 (2)型腔板 1:拉伸出下半面为弧形的实体 2:拉伸切除销孔 (4)动模板

1:拉伸出上半部分为弧形的实体2:拉伸切除销孔 (五)顶针固定板 1:拉伸出固定板 2:拉伸出各个顶针和导柱(六)左右模板 1:拉伸出带孔的实体 2:倒角

(七)推板 1:拉伸出带孔实体 2:倒角 (八)动模底板 1:拉伸出带孔实体 2:倒角 (九)销钉及螺丝钉 销钉可用拉伸做出,螺丝钉可用拉伸和混合扫描切口做出(十)组装

钢筋力学性能检测报告word精品

XX)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钢筋力学性能检验报告 工程名称:/ 报告编号:BRZ115OOO92 (第2页 共2页) 批准: 审核: 校核: 检验: OOOOOOOOOOOR 有效期限至:2016-04-05

(E5 工程名称7 委托单位00000000R 有效期限 2016-04-05 钢筋力学性能检验报告 委托编号 钢材种类 报告编号:BRZ11500092 15000697-2 热轧带肋钢筋 HRB400 委托日期 检测日期 2015-04-27 2015-04-28 2015-04-29 样品编号 公称 直径 (mm 技术指标要求 序 号 屈服 强度 Re(MPa) 极限 强度Rm (MPa 伸长 率 A(%) 最大力 下总伸 长率(%) 冷弯 实测强度比值 重量 偏差 (%) 生产 厂别 炉号 岀产合 格证编 号 代表 数量 (t ) 弯心直 径d (mm 弯曲 角度 a () 结果 Rm/Re Re/Re K 屈服 强度 (MPa) 极限 强度 (MPa) 伸 长 率 (%) 最大力 下总伸 长率(%) 重量 偏差 (% BZ11500389 10 > > > > ± 1 445 580 29.5 / 40.0 180 合格 1.30 1.11 -7 三钢 / / 60 400 540 16 7.5 7 2 450 585 29.0 / 40.0 180 合格 1.30 1.1 3 BZ11500390 12 > > > > ± 1 470 590 27.5 / 48.0 180 合格 1.25 1.18 -6 三钢 / / 60 400 540 16 7.5 7 2 465 595 27.5 / 48.0 180 合格 1.28 1.16 BZ11500391 14 > > > > ± 1 450 585 27.0 / 56.0 180 合格 1.30 1.13 -4 三钢 / / 60 400 540 16 7.5 5 2 450 580 27.0 / 56.0 180 合格 1.29 1.13 报告日期 结构部位 证书编号 检验性质 见证单位 委托检验 见证人 / / / 检验依据 仪器名称:电液式万能试验机 管理编号:YQ-061 牌 号 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GB/T228.1-2010《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样品编号: BZ11500389 试样 依据标准所检验项目符合指标要求 主要仪 结论 样品编号: BZ11500390 试样 依据标准所检验项目符合指标要求 器设备 规格型号:WA-100B 有效期至:2016-01-14 声明 批准: 样品编号: BZ1150039 1 试样 依据标准所检验项目符合指标要求 1、 报告未盖检测单位“检测报告专用章”无效。 2、 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检测单位“检测报告专用章”无效。 3、 对报告若有异议,应及时向检测单位提岀。 审核: 校核: 地址:xxxxxxxxxxxxxxxxx(xxx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 站)邮编:000000 电话:0000-00000000 传真:0000-00000000 检验:

中南大学机械基础实验报告机类

机械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类) 中南大学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2011年8月 目录 训练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1) 实验二动平衡实验 (3) 实验三速度波动调节实验 (4) 实验四机构创意组合实验 (5) 实验五平面机构创新设计及运动测试分析实验 (6) 实验六螺栓联接静动态实验 (7) 实验七螺旋传动效率实验 (8) 实验八带传动实验 (9) 实验九液体动压轴承实验 (10) 实验十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 (12) 实验十一滚动轴承综合性能测试分析实验 (13) 实验十二机械传动设计及多轴搭接实验 (14) 实验十三减速器拆装实验 (15)

训练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专业班级第组姓名成绩 1.一个正确的“机构运动简图”应能说明哪些内容?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2.机构自由度与原动件的数目各为多少?当机构自由度=原动件的数目,机构的

运动是否确定? 五.收获与建议

实验二动平衡实验 专业班级第组姓名成绩一、实验目的: 二?设备名称: 三?实验数据 实验转速: 四.思考题: 转子动平衡为什么要在左右两个平面上进行平衡?

实验三速度波动调节实验专业班级第组姓名成绩一?实验目的: 二?设备名称: 三?实验数据 1?当转速不变时,采用不同的飞轮,数据记录: 结论:当转速不变时,飞轮转动惯量越大,则机构的速度波动越二?当飞轮不变时,转速变化,数据记录: 结论:当飞轮不变时,转速越大,则机构的速度波动越

实验四机构创意组合实验 专业班级第组姓名成绩 一、机构运动简图(要求符号规范标注参数) 二、机构的设计方案图(复印件) 三、机构有____________个活动构件?有______个低副,其中转动副_______个, 移动副__________个,有____________复合铰链,在_________处?有________处?有__________个虚约束,在__________处? 四、机构自由度数目为F=3n-2PL-PH=3X-2X-0= 五、机构有_________个原动件 在___________处用__________驱动,在__________处用___________驱动? 六、针对原设计要求,按照实验结果简述机构的有关杆件是否运动到位?曲柄是 否存在?是否实现急回特性?最小传动角数值?是否有“卡住”现象?(原无要求的项目可以不作涉及) 七、指出在机构中自己有所创新之处? 八、指出机构的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简述进一步改进的设想?

钢筋力学性能检测报告

00000000000R 有效期限至:2016-04-05 xxx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钢筋力学性能检验报告 工程名称:/ 报告编号:BRZ11500092 (第2页共2页) 委托单位/ 委托编号15000697-2 委托日期2015-04-27 施工单位/ 钢材种类热轧带肋钢筋检测日期2015-04-28 结构部位/ 牌号HRB400 报告日期2015-04-29 见证单位/ 见证人/ 证书编号/ 检验性质委托检验 样品编号 公称 直径 (mm) 技术指标要求 序 号 屈服 强度 Re(MPa) 极限 强度Rm (MPa) 伸长 率 A(%) 最大力 下总伸 长率(%) 冷弯实测强度比值 重量 偏差 (%) 生产 厂别 炉号 出产合 格证编 号 代表 数量 (t) 弯心直 径d (mm) 弯曲 角度 a() 结果Rm/Re Re/Re K 屈服 强度 (MPa) 极限 强度 (MPa) 伸 长 率 (%) 最大力 下总伸 长率(%) 重量 偏差 (%) BZ11500392 18 ≥ 400 ≥ 540 ≥ 16 ≥ 7.5 ± 5 1 475 600 27.0 / 72.0 180 合格 1.26 1.19 -4 三钢/ / 60 2 470 595 27.0 / 72.0 180 合格 1.27 1.18 BZ11500393 20 ≥ 400 ≥ 540 ≥ 16 ≥ 7.5 ± 5 1 470 600 26.5 / 80.0 180 合格 1.29 1.18 -4 三钢/ / 60 2 475 605 26.0 / 80.0 180 合格 1.27 1.19 BZ11500394 16 ≥ 400 ≥ 540 ≥ 16 ≥ 7.5 ± 5 1 460 595 27.0 / 64.0 180 合格 1.29 1.15 -4 三钢/ / 60 2 465 590 27.5 / 64.0 180 合格 1.27 1.16 检验依据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T228.1-2010《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主要仪 器设备仪器名称:油压万能材料试验机管理编号:YQ-03 规格型号: WI-100 有效期至:2016-01-14 结论样品编号:BZ11500392 样品编号:BZ11500393 样品编号:BZ11500394 试样依据标准所检验项目符合指标要求 试样依据标准所检验项目符合指标要求 试样依据标准所检验项目符合指标要求备注 声明1、报告未盖检测单位“检测报告专用章”无效。 2、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检测单位“检测报告专用章”无效。 3、对报告若有异议,应及时向检测单位提出。 地址 地址:xxxxxxxxxxxxxxxxx(xxx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 站) 邮编:000000 电话:0000-00000000 传真:0000-00000000 批准:审核:校核:检验:

材料力学性能拉伸试验报告

材料力学性能拉伸试验报告 材化08 李文迪 40860044

[试验目的] 1. 测定低碳钢在退火、正火和淬火三种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强度与塑性性能。 2. 测定低碳钢的应变硬化指数和应变硬化系数。 [试验材料] 通过室温拉伸试验完成上述性能测试工作,测试过程执行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1.1试验材料:退火低碳钢,正火低碳钢,淬火低碳钢的R4标准试样各一个。 1.2热处理状态及组织性能特点简述: 1.2.1退火低碳钢:将钢加热到Ac3或Ac1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后,缓慢而均匀 的冷却称为退火。 特点:退火可以降低硬度,使材料便于切削加工,并使钢的晶粒细化,消除应力。1.2.2正火低碳钢:将钢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30-50℃,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称为正 火。 特点:许多碳素钢和合金钢正火后,各项机械性能均较好,可以细化晶粒。 1.2.3淬火低碳钢:对于亚共析钢,即低碳钢和中碳钢加热到Ac3以上30-50℃,在此 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使钢的组织全部变成奥氏体,然后快速冷却(水冷或油冷),使奥氏体来不及分解而形成马氏体组织,称为淬火。 特点:硬度大,适合对硬度有特殊要求的部件。 1.3试样规格尺寸:采用R4试样。 参数如下:

1.4公差要求 [试验原理] 1.原理简介:材料的机械性能指标是由拉伸破坏试验来确定的,由试验可知弹性阶段 卸荷后,试样变形立即消失,这种变形是弹性变形。当负荷增加到一定值时,测力度盘的指针停止转动或来回摆动,拉伸图上出现了锯齿平台,即荷载不增加的情况下,试样继续伸长,材料处在屈服阶段。此时可记录下屈服强度R 。当屈服到一定 eL 程度后,材料又重新具有了抵抗变形的能力,材料处在强化阶段。此阶段:强化后的材料就产生了残余应变,卸载后再重新加载,具有和原材料不同的性质,材料的强度提高了。但是断裂后的残余变形比原来降低了。这种常温下经塑性变形后,材料强度提高,塑性降低的现象称为冷作硬化。当荷载达到最大值Rm后,试样的某一部位截面开始急剧缩小致使载荷下降,至到断裂。 [试验设备与仪器] 1.1试验中需要测得: (1)连续测量加载过程中的载荷R和试样上某段的伸长量(Lu-Lo)数据。(有万能材料试验机给出应力-应变曲线) (2)两个个直接测量量:试样标距的长度 L o;直径 d。 1.2试样标距长度与直径精度:由于两者为直接测量量,工具为游标卡尺,最高精度为 0.02mm。 1.3检测工具:万能材料试验机 WDW-200D。载荷传感器,0.5级。引伸计,0.5级。 注1:应力值并非试验机直接给出,由载荷传感器直接测量施加的载荷值,进而转化成工程应力,0.5级,即精确至载荷传感器满量程的1/500。 注2:连续测试试样上某段的伸长量由引伸计完成,0.5级,即至引伸计满量程的1/50。

(完整版)钢筋力学性能、工艺性能检验报告

钢筋力学性能、工艺性能检验报告 GD2102001□□有见证送检 委托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报告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样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件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报告编写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未经本站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检验报告(完整复制除外)。 批准:审核:校核:检验

说明 1、本报告适用于热轧圆钢筋、热轧带肋钢筋、低碳钢圆盘条、余热处理钢筋、 冷扎带肋钢筋等类型钢筋以及热轧钢板、钢带、型钢和棒钢等类型碳素结构钢材的力学工艺性能检验; 2、采用的技术标准分别为: 《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光圆钢筋》(GB/T13013-91) 《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GB1499-1998)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1997) 《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T13014-91) 《冷扎带肋钢筋》(GB/T13788-92) 《碳素结构钢》(GB/T700-88) 3、取样方法和代表批量: (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光圆钢筋及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1)同一厂别、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每6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 2)每一验收批取试件(拉伸2个,弯曲2个)。 3)在任选的两根钢筋切肋。 (2)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1)同一厂别、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每6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 2)每一验收批取一组试件,其中拉伸1个,弯曲2个(取自不同盘)。 (3)冷扎带肋钢筋 1)同一厂别、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每6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 2)每一验收批取拉伸试件1个(逐盘),弯曲试件2个(每批),松弛试件1个(定期)。 3)在每(任)盘中的任意一端截去500mm后切取。 (4)碳素结构钢材 1)同一厂别、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每6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 2)每一验收批取一组试件(拉伸,弯曲各1个)。

机械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机械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班级机械1006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张融 日10 月5 年2013. 多功能助 力器实验题目: 绩成名姓孙翔 批阅教师实验日期 批阅日期同组成员 ****************************************************************************** 实验目的一、 1、发挥学生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将涉及内容和设计方法邮寄的融合到一起,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教2材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突破原有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束缚,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3 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以及结合创新科学技术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所选课题的功能原理与工作原理分析;二、功能原理:多功能老人(残疾人)方便助力器,属于老人(残疾人)生活用建议坐便器结合起来的一款行动座椅、具。它是将老人方便助力器、多功能老年人(残疾人)用品,旨在协助老年人(残疾人)行动及上例如座板采用碳纤维,厕所,不仅如此,本项目还从材质上进行改革,整个产品易如拆装,并且满足产品设计轻量化原则;功能上透气舒适,方便在不用时将其拆卸,且便于更换损坏零件。工作原理: 行动不便的问通过支撑架的无力支撑作用解决老年人(残疾人)使得老年人行进题,将碳纤维材质做成坐板并使之安装在支撑架上,途中疲劳时可以坐下休息并且满座轻量化原则解决助力器笨重而不 便携带的问题;通过对坐板的改造,可以节省材料减轻产品重量,并且可以增加多功能助力器的另一功能——坐便器,通过提升坐便高度,帮助老年人解决起蹲不变的问题。本课题设计的创新点;三、、本课题将助力器、行动座椅、坐便器等功能综合一起;1 、产品结构简单易于拆装;2 3、产品材料新颖,牢固舒适; 4、产品设计采用轻量化原则;本课题设计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四、世纪下半叶,人类社会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为迅速的人口老20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龄化进程,尤其是发达国家。1%2005年全国是科学与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标志。而在我国,早在万人,占总岁以上人口达到10055人口抽样最新数据显示,我国651490160%人口数的。2006年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岁以上的人口是万人。占全国人口65岁以上的人口是10419,万人,占人口总数的%。可见在我国,老年群

钢筋力学试验检测试卷试题.docx

钢筋检测试验试题 一、填空题:(20 分) 1.钢筋混凝土用钢筋 , 牌号为 HRB400的钢筋屈服强度为不小于 ( 400 ) MPa, 抗拉强度应不小于 ( 540 )MPa,伸长率不小于 ( 16 )%。 2.钢筋混凝土用钢筋 , 牌号为 HPB300的钢筋屈服强度为不小于( 300 )MPa,抗拉强度应不小于(420)MPa,伸长率不小于(25 )%。 3.钢材在拉伸试验中的四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颈缩阶段)。 4.在钢筋拉伸试验中,若断口恰好位于刻痕处,且极限强度不合格,则试 验结果(作废)。 6.钢筋焊接接头的强度检验时,每批切取(3)个接头作拉伸试验。 7.钢筋焊接接头检验的现行标准代号是(JGJ 18-2012 ) 8.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检验的现行标准代号是(JGJ 107-2016) 9.某钢筋拉伸试验结果屈服强度为、抗拉强度为 , 按 GB/进行评定,则其测定结果的修约值分别为(412 ) MPa、( 588)MPa。10.能反映钢筋内部组织缺陷,同时又能反映其塑性的试验是(冷弯试验)。 11.钢材的屈强比是(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的比值,反映钢材在结构中适用的安全性。 1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的标准代号是()

二、选择题( 15 分) 1.钢筋拉伸试验一般应在(D)温度条件下进行。 A、23±5℃ B、0-35 ℃ C、5-40℃ D、10-35 ℃ 2.钢材焊接拉伸试验,一组试件有 2 根发生脆断,其抗拉强度均低于母材 强度的倍,应再取(C)根进行复验。 A. 2 B.4C . 6D、3 3.钢和铁的主要成分是铁和(C) A氧B硫C碳D硅 4.钢材的屈强比越小,则结构的可靠性(B) A、越低 B、越高 C、不变 D、二者无关 5.钢筋拉伸和冷弯检验,如有某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则从同 一批中任取( A )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目的复验 6.GB/T《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标准中提供 了( B)试验速率的控制方法。 A. 一种 B. 两种 C.三种 D.四种 7.3.下列哪种金属材料的焊接形式需作冷弯试验(B)A,电弧焊接头B,闪光对焊接头C,电渣压力焊接头

农业机械试验与性能检测报告(重心测定)

2012级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小 组 农业机械试验与性能检测报告 (四轮自走式动力机械的重心测定)

目录 1.前言 (2) 1.1设计意义 (2) 1.2依据 (2) 2.总体方案确定 (2) 2.1水平位置测量方法 (2) 2.2高度位置测量方法 (2) 3.理论分析及设计 (3) 3.1重心水平投影理论计算 (3) 3.2重心高度位置测量的设计 (3) 4.测试与试验结果分析 (4) 4.1 试验对象与设备 (4) 4.2 试验步骤与过程 (4) 4.3 试验结果 (7) 5 结论与讨论 (8) 5.1 结论 (8) 5.2 讨论 (8) 6 参考文献 (8) 7 附录 (8) 四轮自走式动力机械的重心测定 1.前言 1.1设计意义 测量四轮自走式动力机械重心的水平投影位置和高度位置。 1.2依据 根据力矩平衡原理测定重心水平位置以及论文《一种简易的车辆重心高度的测试

方法》(梁志力)测定重心高度位置。 2.总体方案确定 2.1水平位置测量方法 图1 将四轮车的四个轮子分别放在四个磅秤的中心位置,记录每个磅秤的读数m1、m2、m3、m4。测量前轮距离L1和前后轮距离L2。 2.2高度位置测量方法 采用论文《一种简易的车辆重心高度的测试方法》(梁志力)中的方法。

3.理论分析及设计 3.1.重心水平投影理论计算 以车尾中轴点O(如图1)建立坐标系,设重心坐标为(X,Y,Z)。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可以将每个磅秤的读数换算为轮子的支持力N1、N2、N3、N4。根据力矩平衡原理,有式子: (N1+N3)×(0.5L1+X)=(N2+N4)×(0.5L1-X); (N1+N2)×(L2-Y)=(N3+N4)×Y 可以计算出重心的水平投影X和Y坐标。 3.2.重心高度位置测量的设计 在车身上绑一条细绳,通过水平尺来调整细绳使绳子处于水平状态。根据水平测量得出重心的X轴坐标位置,在车尾后部画一条过重心X坐标垂线L。把小车放置在斜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慧鱼组)实验报告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慧鱼组 设计说明书 作品名称:多功能全自动储物柜 参赛人员:谢友春唐琳杨猛洪海闫亚娟 指导教师:覃莉杜超 所属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2012年 3 月

目录 1、设计背景 (2) 2、创新点分析 (3) 3、设计方案 (4) 3.1 外形设计 (4) 3.2 升降构件设计 (5) 3.3 伸缩取放构件设计 (5) 3.4 副柜设计 (6) 3.5 书桌设计 (7) 4、工作过程分析 (7) 5、控制程序 (9) 6、实用可行性及成本分析 (9) 7、作品应用前景 (10)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设计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房价也一涨再涨,小户型住房成了市场的宠儿。由于小户型房间面 积小,对各种家具的设计既是机遇又 是挑战,同时对储物柜的要求也有了 新的要求。因此对于居民来说,如何 利用有限的空间发挥最大的效益是 一个摆在每个家庭面前的难题。而对于家具制造商来说这却是一个极好的商机,谁能解决好这个空间利用的问题,谁就拿到了进入未来家具市场的门票。 传统的成品家用储物柜(图1)约有2.5米左 右,储物柜顶部距离屋顶还有一定的距离,但由于 这部分空间由于取放东西的不便且存有安全隐患, 因此绝大多数家庭不得不放弃使用这部分空间。当 今的小户型住房本来面积就不大,如果利用传统的 储物柜就不能充分地利用本来就小的空间,这无疑 是雪上加霜。 因此需要充分考虑传统储物柜到天花板之 间的这部分闲置空间,将这一部空间分利用上, 那么平时要占据很多空间而又不经常用的物什 就可以放置在这些空间里。目前常用的方法就是 根据房间的大小高低定制储物柜(图2,图3),但是定制的柜子成本较高,不能移动改变摆放位置,无法重复利用。 图1传统储物柜 图2传统储物柜 图3传统储物柜

机械性能试验

机械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测定低碳钢拉伸时的屈服极限σsl ,强度极限σb ,断后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χ; 2. 测定铸铁拉伸时的强度极限σb ; 3. 观察低碳钢拉伸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包括屈服、强化和颈缩等),并绘出拉伸曲 线; 4. 观察并比较低碳钢、铸铁压缩时的变形和破坏现象; 5. 观察并比较低碳钢、铸铁扭转时的变形和破坏现象; 6. 熟悉试验机和其他有关仪器的使用。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 CSS-44000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 2. 扭转试验机 3. 游标卡尺及划线机 4. 拉伸试件、压缩试件、扭转试件。 三.实验原理和方法 1. 拉伸实验原理和方法 由拉伸试验来确定低碳钢材料的拉伸力学性能σsl 、σb 、δ、χ 和铸铁材料的拉伸力学σb 。由材料力学知 0A P sl sl = σ 0 A P b b =σ % 100%1000 1 00 1?-=?-= A A A L L L ψδ 首先,将被测材料按国标(GB6397-86)加工成标准试件,再根据(GB228-87)对其进行测定,用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加载。 试验时,利用CSS-44000电子万能试验机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输入有关参数,不但可以绘出被测材料的拉伸曲线图,同时可以计算出σsl 、σb 、δ、χ 。下图分别为低

碳钢和铸铁的拉伸图。 对于低碳钢,屈服阶段(B’-C)常呈锯齿形。上屈服点B’受变形速度和试件形式等影响较大,而下屈服点B则比较稳定。故工程上均以B点对应的载荷作为材料的屈服载荷P s,称为下屈服载荷P sl。过了屈服阶段,继续加载,曲线上升,直至载荷达到最大值,这时试件中的名义应力达到最大值。D点的工程应力即为材料的强度极限σb。过了D点,拉伸曲线开始下降,这时可观察到试件在某一截面附近产生的局部变形,既有颈缩现象,直至E点试件断裂。 对于铸铁,由于拉伸时的塑性变形很小,因此在变形(主要是弹性变形)很小时,就达到了最大载荷,而突然断裂,没有屈服阶段和颈缩现象。其强度极限σb即为试件断裂时的工程应力。 2.拉伸实验步骤 ⑴试件准备 * 低碳钢试件 (a). 在低碳钢试件长度L0=100mm的标距内,用刻线机每隔10mm刻一圆周线,即在长度标距内均匀地分为10格,以便观察试件变形沿轴向分布的情况和计算断后伸长率。铸铁试件不需要划圆周线。 (b). 用游标卡尺在标距两端和中间部位,分别沿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各测量一次直径,并计算这三处的平均值,取其最小值作为试件直径d0。 * 铸铁试件 用游标卡尺在试件两端和中间部位,分别沿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各测量一次直径,并计算这三处的平均值,取其最小值作为试件直径d0。 分别对低碳钢试件、铸铁试件进行试验。 ⑵试验机准备 根据CSS-44000电子万能试验机的试验步骤,打开EDC系统,打开计算机,根据计算机提示(或根据计算机操作详细说明)输入有关参数,系统进入试验状态。 ⑶安装试件 先将试件装夹在上夹头中,然后使用手动盒升降旋扭移动横梁至合适位置,把试件下端夹持在下夹头中。 ⑷进行实验 根据计算机提示(或根据计算机操作详细说明)进行试验,直至试件拉断,系统退出试验状态。对于低碳钢试件则进行下一步;对于铸铁试件则根据计算机提示打印拉伸曲线图和试验结果。 (5) 低碳钢试件断后标距测量和断口直径测量(铸铁没有这一步) (a). 测量断后标距 将被拉断试件的两段断口对齐并靠紧,如果断口到邻近标距点的距离大于1/3L0,则用游标卡尺直接测量断后的标距长度,此长度即为L1。若断口到邻近标距点的距离小于1/3L0,则需进行断口移中计算,计算所得长度即为断后标距L1。

机械性能检验报告记录

机械性能检验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泰安兴润检测有限公司 机械性能检验报告 委托单位济宁恒兴金属结构有限公司报告编号20130705-2 工程名称古城煤矿干燥工程干燥棚工程试验编号/ 样品名称H型钢、钢管、槽钢工程部位钢柱、钢梁 生产厂家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江天型 钢有限公司 材料规格H194*150*6*9、∮140*6、[14# 检验依据GB/T228-87、GB/T700-88 送样日期2013年07月01日检验地点肥城市龙山路001号检验日期2013年07月5日实验室地址:肥城市龙山路001号注册商标/ 编号试样名称材质及规格 屈服强度拉伸强度延伸率 收缩 率 冲击值 弯曲试验 Mpa Mpa % % J/㎝2 1 拉伸试样H194*150*6*9 255 455 25 2 拉伸试样Q235—B 260 445 24 3 冷弯试样合格 4 冷弯试样合格 5 拉伸试样∮140*6255 430 25 6 拉伸试样Q235—B 250 445 24 7 冷弯试样合格 8 冷弯试样合格 9 拉伸试样[14#250 455 25 10 拉伸试样Q235—B 260 440 24 11 冷弯试样合格 12 冷弯试样合格 13 拉伸试样 14 拉伸试样 15 冷弯试样 16 冷弯试样 综合结论该样品按GB/T228-87、GB/T700-88标准,所检项目合格 检测说明试件来源:委托委托人:济宁恒兴金属结构有限公司(仅对来样负责)见证人:济宁市兴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机械创新设计现场认识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实验11 机械创新设计现场认识实验 11.1 机械创新设计现场认识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机械创新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启迪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意识。 2. 了解机构创新设计和结构创新设计的基本途径与方法,提高创新设计能力。 二、实验设备 实验设备主要是CX-10B机械创新设计陈列柜,它是《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的“实物教材”。其内容以近年来出版的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创新设计等方面的国家级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校优秀教材为基本依据,以典型的创新产品设计为实例,展示了机械创新设计的原理和方法,突出了产品创造技法、原理方案创新、机构创新、结构方案创新和外观设计创新等内容。 机械创新设计陈列柜由10个展柜组成,分别是创新设计概述、创新思维方式、产品创造技法(1)、产品创造技法(2)、原理方案创新(1)、原理方案创新(2)、机构创新设计(1)、机构创新设计(2)、结构方案创新及外观创新设计等。 机械创新设计语音控制柜,由微处理器控制的新型大容量语音芯片组成,设有遥控和手控两种独立操作,可实现遥控、手控该柜全部模型电机同时转动。 三、现场教学内容简介 第1展柜创新设计概述 1. 创新设计源于实践。陈列柜中所示的蒸汽机车、内燃机车曾经是人们创新设计的产物。近年出现的磁悬浮列车,更凝聚着创新设计的智慧之光。 传统的列车必须通过车轮与轨道接触才能实现牵引运行。这种机械接触式轮轨关系带来许多弊端,如摩擦磨损严重,机械噪声大,运行速度难以大辐度提升。怎样才能克服这些弊端呢?有人破天荒的想出了让列车悬浮空中的创意。沉重的列车怎样才能悬浮起来呢?要解决这一问题,不能不进行创新设计。 经过人们的努力,磁悬浮列车脱颖而出。它利用超导磁体产生强磁场,运动时与布置在地面上的线圈相互作用,产生电动斥力,将列车悬浮于空中约100~200毫米。再用线性电机驱动,使列车高速前进。磁悬浮列车克服了传统机车车辆轮轨机械接触引起的弊端,令人刮目相看,可望能成为21世纪的新型陆上交通运输工具。 除了磁悬浮列车外,还可以列举许多极富新颖性和独特性的创新设计成果。 2. 设计,是将创意转化为技术方案的过程,是建立技术系统的第一道工序,它对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针对同一设计课题,可能有不同的设计方案,创新设计追求具有新颖性、独特性的技术方案。所谓机械创新设计,是指设计者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并设计出更具竞争力的机械新产品的设计实践活动,创新是它的灵魂。根据设计的内容特点,创新设计可分为开发设计、变异设计和反求设计等基本类型。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实验 报告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材料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拉伸和弯曲一、实验原理 拉伸实验原理 拉伸试验是夹持均匀横截面样品两端,用拉伸力将试样沿轴向拉伸,一般拉 至断裂为止,通过记录的力——位移曲线测定材料的基本拉伸力学性能。 对于均匀横截面样品的拉伸过程,如图 1 所示, 图 1 金属试样拉伸示意图 则样品中的应力为 其中A 为样品横截面的面积。应变定义为 其中△l 是试样拉伸变形的长度。 典型的金属拉伸实验曲线见图 2 所示。 图3 金属拉伸的四个阶段 典型的金属拉伸曲线分为四个阶段,分别如图 3(a)-(d)所示。直线部分的斜率E 就是杨氏模量、σs 点是屈服点。金属拉伸达到屈服点后,开始出现颈缩 现象,接着产生强化后最终断裂。 弯曲实验原理 可采用三点弯曲或四点弯曲方式对试样施加弯曲力,一般直至断裂,通过实 验结果测定材料弯曲力学性能。为方便分析,样品的横截面一般为圆形或矩形。 三点弯曲的示意图如图 4 所示。 图4 三点弯曲试验示意图 据材料力学,弹性范围内三点弯曲情况下C 点的总挠度和力F 之间的关系是 其中I 为试样截面的惯性矩,E 为杨氏模量。 弯曲弹性模量的测定 将一定形状和尺寸的试样放置于弯曲装置上,施加横向力对样品进行弯曲, 对于矩形截面的试样,具体符号及弯曲示意如图 5 所示。 对试样施加相当于σpb0.01。 (或σrb0.01)的10%以下的预弯应力F。并记录此力和跨中点处的挠度,然后对试样连续施加弯曲力,直至相应于σpb0.01(或σrb0.01)的50%。记录弯曲力的增量DF 和相应挠度的增量Df ,则弯曲弹性模量为 对于矩形横截面试样,横截面的惯性矩I 为 其中b、h 分别是试样横截面的宽度和高度。 也可用自动方法连续记录弯曲力——挠度曲线至超过相应的σpb0.01(或σrb0.01)的弯曲力。宜使曲线弹性直线段与力轴的夹角不小于40o,弹性直线段的高度应超过力轴量程的3/5。在曲线图上确定最佳弹性直线段,读取该直线段的弯曲力增量和相应的挠度增量,见图 6 所示。然后利用式(4)计算弯曲弹性模量。 二、试样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