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酒降酸方法的研究现状
离子交换树脂法降低苹果酒酸度研究

q u a l i t y o f t h e a p p l e c i d e r . T h e a b s o r b a n c e f o a d s o pt r i o n r e s i n D3 1 4 w a s 2 4 . 4 3 mg・ mL~ . wi t h t h e a d s o r p t i o n e q u i l i b i r u m t i me b e i n g
S t u d y o n t h e De a c i d i ic f a t i o n o f Ci d e r b y I o n Ex c h a n g e Re s i n
S UN Hu i — y e, L I J i n g , F AN Mi n g — t a o, DUAN Xu - c h a n g
时间为 6 0 m i n , 适宜工作流量为 5 m L ・ mi n 一 。
关键词: 苹果酒 ; 离子交换树脂 ; 降酸
中 图分 类 号 : T Q 4 2 5 . 2 3 文 献标识 码 : A DO I编 码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6 —6 5 0 0 . 2 0 1 5 . 0 5 . 0 1 1 , 采用 了 4种吸附性树脂对其降酸效果进行 了研究 。结果表 明 , 苹果酒经过 4种树脂处理后酸
度都有所 降低 , 降低顺序 为 D 3 1 4> D 9 1 4> 3 3 5>L X 一 3 0 0 。将 降酸效果 和降酸后 的苹果酒 品质 等因素进 行综 合考虑 , 以D 3 1 4树 脂 的降酸效果最为理想。在 D 3 1 4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的吸附苹果酒中 , 有机酸的表观吸附量为 2 4 . 4 3 m g ・ m L ~ , 吸附平衡
酒酒球菌在干猕猴桃酒中初步降酸作用

03
实验结果
酒酒球菌生长曲线
延迟期
在接种初期,酒酒球菌需 要适应新环境,因此生长 缓慢,此阶段为延迟期。
对数生长期
在适应环境后,酒酒球菌 开始迅速繁殖,生长曲线 呈指数上升,此阶段为对 数生长期。
稳定期
随着营养物质消耗殆尽, 酒酒球菌生长速度逐渐放 缓,最终趋于稳定,此阶 段为稳定期。
干猕猴桃酒初始酸度
将选用的酒酒球菌株接种在适宜的培养基上, 进行菌株的培养和繁殖。
菌液制备
将培养好的酒酒球菌株进行菌液制备,得到足够 的菌液备用。
降酸处理
将制备好的菌液添加到干猕猴桃酒中,进行降酸处 理。
酸度测定
在降酸处理前、后分别测定干猕猴桃酒的酸度, 记录数据。
数据分析
对测定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酒酒球菌在干猕猴桃 酒中的降酸效果。
日期:
酒酒球菌在干猕猴桃酒中初步降酸 作用
汇报人:
目录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01
引言
酒酒球菌概述
定义与特性
酒酒球菌(Oenococcus oeni) 是一种乳酸菌,广泛应用于葡萄
酒发酵过程中。
功能
它能够将苹果酸转化为乳酸,从而 降低酒的酸度,改善口感。
工业应用
香气物质生成
酒酒球菌在降酸过程中,能够产生多种香气物质 ,使干猕猴桃酒香气更加浓郁。
稳定性提高
通过酒酒球菌降酸处理后的干猕猴桃酒具有更好 的稳定性,有利于长期保存。
与其他降酸方法的比较
化学降酸
与化学降酸方法相比,酒酒球菌降酸更为自然,不会引入外源性 化学物质,对干猕猴桃酒的品质无负面影响。
物理降酸
在酒类生产中,酒酒球菌对于酒的 口感和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
猕猴桃果酒

果酒生产的研究摘要:果实因其本身营养物质丰富,适合酵母菌的生长,故可以酿造酒。
一般我国果酒酒精含量在12—18度之间]1[。
猕猴桃果实富含糖分、有机酸、维生素及 C a、F e、K 等营养成分,是世界公认的“水果之王”]2[,可加工成为果酒。
猕猴桃果酒属于营养型低度发酵酒]3[,利用果实中的糖质原料进行发酵,风味独特。
但其发展因大都沿用古法古方制作,科技含量低;推介不力,缺乏全面的分析研究;产品质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知名度低等导致猕猴桃果酒的发展缓慢。
关键词:猕猴桃果酒;工艺条件;发展The research of fruit wine productionAbstract:Nutrient-rich fruits of its own, suitable for the growth of yeast, it can be brewed wine.Alcohol content in wine country is generally 12-18 degrees.Kiwi fruit is one of our specialty, fresh fruit soft and juicy, moderately sweet, fragrant and delicious, rich in vitamins B, C and P, can be processed into wine.Kiwi fruit is fermented low-nutrition,The use of fruit quality raw materials for fermentation of sugar, unique flavor.However, its development followed by most of the ancient Cuban production, low-tech;Promotion, the lack of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product quality can not meet consumer demands, and low visibility led to the slow development of kiwi fruit.Key Words:Kiwi fruit; process conditions; development近几年来,我国猕猴桃产业发展很快,2004年,栽培面积已接近6万hm2,居世界第1 ,年产量约40 万t ,居世界第2]4[。
沙棘果酒的降酸处理实验方案

沙棘果酒降酸处理实验方案一、实验目的:以沙棘为原料酿造的干红沙棘果酒口感柔和、后味绵长、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沙棘本身有机酸成分含量高,糖分含量较少,酿造后造成沙棘酒过酸,口味不够协调。
本实验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干红沙棘果酒进行降酸处理研究,探讨最佳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意义:以沙棘为原料酿造的沙棘干红果酒酒香浓郁并具有沙棘果独特风味,但原汁酿造的干红沙棘果酒酸度偏高, 我们希望通过降酸试验最终确定最佳降酸方案,酿造出风味纯正﹑酒体丰满且酸度适中的营养型沙棘干红酒。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酸度计,碱式滴定管,容量瓶,水浴锅,CaCO3,K2CO3、酒石酸钾,0.01mol/L氢氧化钠。
四:实验方法:(一)、测定发酵后沙棘果酒的总酸度。
方法: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用酸度计或电位滴定计指示溶液的pH,以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试液到pH 8.2为终点,根据氢氧化钠溶液的用量计算试样的滴定酸,结果以酒石酸表示。
吸取10.00 mL样品于100 mL烧杯中,加50 mL水,插入电极,开始搅拌,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开始时滴定速度可稍快,当样液pH=8.0后,放慢滴定速度,每次滴加半滴溶液直至pH=8.2为其终点,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同时做空白试验。
起泡葡萄酒和加气起泡葡萄酒需排除二氧化碳后,再行测定。
结果计算1000075.0)(201⨯⨯-⨯=V V V c X (8)式中:X —样品中滴定酸的含量(以酒石酸计),g /L ;c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 /L ; V0—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1—样品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2—吸取样品的体积,mL ;0.075—与1.00 mL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 (NaOH )=1.000 mol /L ]相当的以克表示的酒石酸的质量。
二、降酸处理:以CaCO 3 、K 2CO 3 、酒石酸钾对干红沙棘果酒进行降酸,从酒的品质、稳定性、香气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干红沙棘果酒的最佳降酸方法 1、物理降酸方法方法:取发酵后的果酒测定其总酸度,利用冰箱进行冷冻处理,-5℃冷藏一周,过滤除去沉淀,测定处理后果酒的总酸度。
果酒降酸方法的应用研究进展

果酒降酸方法的应用研究进展作者:康孟利凌建刚林旭东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24期摘要有机酸是果酒中重要风味物质之一,目前酿酒工艺中降酸的方法主要有化学降酸法、物理降酸法和生物降酸法。
对这几种降酸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为生产优质的果酒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关键词果酒;滴定酸;化学降酸;物理降酸;生物降酸中图分类号 TS26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4-0025-02滴定酸是果酒中所有可与碱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的酸的总和,其具体种类及含量因酿酒原料不同而有所差异。
主要是一系列的有机酸,包括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乳酸、醋酸等。
滴定酸是果酒中重要风味物质之一,对葡萄酒的感官质量起重要的作用。
适量的有机酸能使酒醇厚且爽口,平衡酒中的苦味,还能抑制细菌活动。
但过高的有机酸含量,则造成酒味过酸,酒体粗糙,难以入口,往往还会出现酒液失光混浊的现象。
因此,必须对果酒的有机酸进行严格控制,适时进行加酸或降酸。
基于目前降酸工作中的难点及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以下几种代表性的降酸方法。
1化学降酸法在果汁或酒液中加入化学试剂(如碳酸钙、碳酸氢钾、酒石酸钾和双钙盐等),其操作简单易行,降酸效果明显,但其化学反应往往会影响口感和酒液的色泽,同时由于金属离子的大量溶入,可能会带来酒液的不稳定,如失光、混浊等。
这些化学试剂一般为弱酸盐,它们与酒样中的强酸盐发生化学反应,置换出强酸,从而达到降酸的目的。
1.1CaCO3降酸利用CaCO3降酸反应快,成本低,使用方便,其限用量为1.5g/L,可以降酸1.5g/L。
不要将CaCO3直接加入葡萄汁中,因为加入的CaCO3会和酒石酸反应,产生酒石酸钙。
这一处理如果在葡萄酒中进行,一是直接降低酒的质量,给酒带来一种邪味;二是Ca2+带来的不稳定因子,即使冷冻也不能保证酒石酸钙的稳定。
因此,建议CaCO3降酸在葡萄汁澄清阶段配合皂土使用,分离清汁时采用虹吸法。
果酒降酸实用方法大全

果酒降酸方法大全果酒是以野生或人工种植物的果实为原料发酵而成的低酒精度饮料,其保留了水果原有的糖类、氨基酸、有机酸和矿物质等成分。
有机酸是果酒中重要的风味物质,有机酸的存在,可加速多糖的转化和果胶物质的分解,促进果酒的老熟和澄清;能与酒精起酯化反应生成酯,使果酒具有酯香;能使果酒具有清凉爽口的风味。
果酒中适量的酸可以使果酒具有爽口感,而过高的酸会使酒体口感粗糙,刺舌、有锐利感。
调节果酒酸度使其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是果酒酿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因此,本文研究果酒降酸方法,并且对果酒降酸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与展望。
1 物理降酸法1.1 低温冷冻法低温冷冻法主要利用冷冻设备对葡萄酒进行降温,使酒体中的酒石酸盐类结晶沉淀,从而达到降酸的目的,通常可以降低酸度0.5~2.0g/L 不等(以酒石酸计)。
用低温冷冻降酸法处理葡萄酒,虽然在降酸过程中保证了酒原有的品质且不引入其他影响酒质的杂质,但是降酸种类单一,主要是降低酒中游离的酒石酸,而对乳酸和辛辣感较强的苹果酸无作用。
1.2 稀释降酸法采用稀释降酸法对山楂干酒进行降酸处理,在每I00mL 山楂果汁中分别按不同比例添加白砂糖,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后监测pH 的变化,当pH 不再变化时即达到酸稀释平衡。
然后用滤纸过滤,测定其滴定酸度。
研究表明,稀释法降酸效果明显,成本低且操作工艺简便,但是高浓度的糖度会使果汁变的浑浊不通透,黏稠度增加。
2 化学降酸法生产中常常利用碳酸钙、碳酸氢钾、酒石酸钾、双盐等进行化学降酸,化学降酸具有操作方便、易控制且降酸效果明显等优点。
但其化学反应往往会影响酒液的口感和色泽,同时由于金属离子的大量溶入,可能会带来酒液的不稳定,如失光、混浊等现象。
2.1 CaCO3降酸CaCO3作为降酸剂在葡萄酒上的应用较为广泛。
CaCO3降酸反应快,成本低,使用方便,其限用量为1.5g/L。
但不要将CaCO3直接加入葡萄汁中,因为加入的C CaCO3和酒石酸反应,产生酒石酸钙,会直接降低酒的质量,给酒带来一种邪味。
发酵型果酒降酸工艺及其对风味影响的研究进展

董冰冰,田方,刘静,等. 发酵型果酒降酸工艺及其对风味影响的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23,44(22):368−376.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23020078DONG Bingbing, TIAN Fang, LIU Jing, et al. Research Advances on Organic Acid Degradation Process and Its Effects on Flavor of Fermented Alcohol Beverage[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2023, 44(22): 368−37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23020078· 专题综述 ·发酵型果酒降酸工艺及其对风味影响的研究进展董冰冰1,2,田 方2, *,刘 静2,蔡路昀1,*(1.浙江大学宁波科创中心,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浙江宁波 315100;2.浙江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浙江省海产品健康危害因素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舟山 316022)摘 要:适量有机酸能使果酒风味舒爽,口感细腻,但在发酵过程中,果酒中的有机酸含量并不稳定,过高易导致酒体口感涩苦、风味不佳,过低则会使酒体平淡无味,且有机酸的种类也会对果酒风味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更好地保留果酒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及调控果酒风味,生产中常采用不同的降酸工艺精准降低果酒中主体有机酸的含量,以达到改善风味、提高品质的目的。
因此,本文概述了果酒中主要的降酸工艺及其原理,分析不同工艺的优缺点和局限性,探讨降酸工艺对果酒中风味物质种类的影响,并对未来果酒风味调控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提高果酒品质和优化酿造工艺提供理论依据,促进果酒产业规模化可持续发展。
红豆越橘果酒降酸酵母的筛选及酿造工艺的研究

红豆越橘果酒降酸酵母的筛选及酿造工艺的研究红豆越橘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天然野生浆果,对红豆越橘酿酒的探索性研究与开发,符合人们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有利于红豆越橘资源的有效利用。
通过对红豆越橘果酒发酵效果不良原因的探究、红豆越橘果酒酿造条件的优化、降酸菌株的筛选及鉴定,建立了一个比较优良的红豆越橘果酒生产方法,并对红豆越橘果酒的抗微波辐射及抗紫外辐射性能做出评估。
1.探明红豆越橘果酒不发酵的主要原因是:红豆越橘果汁酸度过高及氮含量过低造成酵母菌不生长发酵。
红豆越橘果汁p H值为2.2~2.4,酸度过高。
其次红豆越橘中的氮含量仅为50.35±1.00 mg/L,相对较低。
2.酿酒酵母D15酿造的红豆越橘果酒总的感官得分最高,酒精度数最高。
不同种类的酵母发酵红豆越橘果酒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含量及种类差别较大,酿酒酵母D15酿造的红豆越橘果酒总的香气成分含量虽然最低,为84.01%,但是其香气成分种类最丰富,有57种香气成分,综合考虑用酿酒酵母D15作为发酵红豆越橘果酒的最优酵母。
3.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获得红豆越橘果酒优化的发酵工艺:红豆越橘果汁的初始最适p H值是3.0,硫酸铵添加的质量分数为0.045%,蔗糖的添加量为140 g/L,酵母菌的接种量为5%,发酵温度为25℃,发酵时间为7 d。
在此条件下发酵得到的红豆越橘果酒酒精度数达到8.7±0.2%(vol),感官评定得分为79分。
4.筛选分离出一株对红豆越橘果酒具有明显降酸效果的酵母—BY-9。
对BY-9菌株进行形态学和生理学特征鉴定以及ITS区序列解析,鉴定出BY-9菌株为酵母属中的二孢结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bisporus)。
将BY-9菌株接入主发酵结束后的红豆越橘果酒,23℃下处理4 d,并于15℃的条件下后发酵20 d,可以使红豆越橘果酒的总酸含量降低12.26%。
BY-9菌株的最适宜生长温度是30℃,最适宜生长p H值为5.0,最适宜培养转速180 r/min,对酒精的耐受性为20%(V/V),对于KCl的渗透胁迫耐受性为14%,SO2耐受性为300 mg/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酒降酸方法的研究现状摘要:酸是果酒的构架,是果酒风味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适度的酸给人带来清新、爽口和愉快的感觉。
随着果酒的开发和酿制,发现原酒的酸度非常高,因此降酸及降酸方法对果酒非常关键,既不损害果酒的品质,又要改善果酒的适口性。
注:本文概述常用的降酸方法,比较各自的优缺点,为生产高品质的果酒提供参考。
证报批及产品开发、市场推广服务。
欢迎同行交流、共同推进产业升级。
关键词:果酒,降酸,降酸方法众所周知,水果为机体提供所需的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矿物质,膳食纤维等。
我国是一个农产品生产大国,因气候和地域类型多样,水果种类繁多,但我国农产品贮藏与物流和农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相对较落后,除了鲜食外,每年果品腐损近1200 万t [1]。
最近几年,我国水果逐年得到了大力开发和综合利用,如加工成果脯、果汁、果醋、果酱、低度果酒等。
进入21 世纪后,人们的饮料酒消费观发生了改变,追求天然、低糖、低度的有益于健康的果酒,进一步促进了饮料酒品种结构的改变[2]。
大多水果肉嫩汁多,酸甜可口,属于浆果类,适合酿制低度保健饮料酒,因此果酒顺势而生。
果酒是以新鲜水果或果汁或果浆,采用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的,酒度在体积分数7% ~18% 的各种低酒度饮料酒[3]。
虽然我国的果酒种类很多,但果酒的品质还有待提高,口感有待改善。
或许是受气候、温度、地域、品种以及原料成熟度等因素的影响,酿制好的果酒的酸含量不适宜。
酸是果酒的构架,是其风味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适量的有机酸可以赋予果酒醇厚感和清爽感,但过多的有机酸果酒有酸涩感,口味粗硬,酒体不协调[4],直接影响果酒的口感和品质,必须进行降酸处理。
1 酸对果酒的影响果酒中酸的来源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水果本身就含有多种有机酸,如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还有少量的草酸,水杨酸等; 二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如乳酸乙酸、琥珀酸等[5]。
不同种类的果酒主体酸不同,各种酸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如少量的苹果酸可赋予果酒新鲜的酸味; 酒石酸和琥珀酸对葡萄酒较为重要,对其他果酒并不重要; 柠檬酸可以来阻止果酒铁混浊病的发生; 乳酸的酸味柔和,在果酒陈酿过程十分重要等[5]。
只有适宜的酸度与合适的酒精度协调,才能形成果酒的特有的口感和风味,成就果酒的典型性[6]。
以葡萄酒为例,当含酸量太低时,则口感寡淡无味; 过酸有涩味,让人感到刺口、尖锐、难受[7]。
适度的酸才能给人带来清新、爽口和愉悦的感觉。
在实际生产中,增酸不常见,而降酸是果酒生产的一个棘手环节,所以需要更好的降酸方法或降酸工艺来解决这一难题。
2 国内外关于果酒降酸方法的研究目前国内外用于果酒或果汁的降酸方法主要有化学降酸法[8],物理降酸法如低温冷冻法、离子交换树脂降酸法[9]、电渗析降酸法[10-12]、壳聚糖吸附降酸法[13],微生物降酸[14]等。
化学降酸法化学降酸法的原理是利用偏碱性盐与酒体中的有机酸反应,达到降酸的目的。
常用的降酸剂有K2C4H4O6、Na2CO3或K2CO3、KHCO3等。
国外早在1968 年就有人采用双钙盐法处理部分葡萄酒,除去沉淀之后与含酸量高的葡萄酒混合,得到了理想酸391度的葡萄酒。
陈继峰[15]等人认为,需要大幅度降酸时,可使用K2CO3或KHCO3,二者不仅可以降低可滴定酸,对苹果酸也有一定的效果。
KHCO3降酸反应较快,成本低,但是处理果酒时一定要注意,除去过多的酒石酸后也会影响果酒的口感。
杨少海[16]从公酿一号的降酸实验中得出: 仅使用KHCO3会减弱葡萄酒的香气、口味,同时会改变葡萄酒的色度。
尹艳[17]等人采用CaCO3、K2CO3、KHCO3三种物质分别对降低荔枝酒的总酸、挥发酸的含量进行研究,实验表明在添加量控制在 /200mL 时,CaCO3对荔枝酒的降酸作用比K2CO3和KHCO3更为显着。
王进[18]等人采用了化学降酸和高分子有机材料作对比,对荔枝酒中的挥发酸进行了降酸实验的研究,表明采用高分子有机材料进行降挥发酸,可达到较好的效果。
赵燕[19]等人研究了CaCO3、K2CO3、K2C4H4O6对猕猴桃果酒的单独降酸和复合降酸,结果表明CaCO3、K2CO3、K2C4H4O6不适合单独降酸,前两者用量增加时对酒的口感破坏强,后者虽然降酸效果好,但单独降酸,成本高。
赵磊[20]等人对猕猴桃果酒的化学降酸和梨汁勾兑降酸技术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CaCO3、K2CO3对于猕猴桃果酒,都不适合单独降酸,相比之下Na2CO3的整体效果较好,但混合猕猴桃汁和梨汁的勾兑法亦可达到同样的降酸效果而且天然、健康,无任何化学添加剂,不仅能改善口感,还保持果酒的稳定性,因此效果更佳。
化学降酸主要是降低酒石酸的含量,理论上降1g 酒石酸,单一降酸剂的用量为CaCO3: /L、K2CO3: /L、KHCO3: /L、Na2CO3: /L 等。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降酸剂用量的增加,虽然降酸幅度大,但酒体苦涩感增加,酒体不稳定[19]。
使用单一降酸剂想要达到降酸的程度,可能需要的量大,可以选择几种降酸剂复合降酸,这样即减少了使用量,使得降酸过程中产生的CO2及所带入的金属离子如Ca、K、Na 等减少,进而减弱对果酒的口感和香气的坏,使得酒体更稳定。
虽然化学降酸时间短、见效快,但是无论用哪一种化学试剂,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安全隐患,且不符合消费者追求天然的、无添加剂的消费心理[8]。
物理降酸法物理降酸法中最早使用的是低温冷冻法,需趁冷过滤,随着对降酸方法的深入研究,陆续出现了离子交换树脂降酸法、电渗析降酸法、壳聚糖吸附降酸法等。
低温冷冻降酸低温冷冻降酸法是在低温( 一般0~2℃) 条件下,果酒中的酒石酸盐类结晶析出,然后趁冷过滤除去沉淀[15]。
为了加速酒石酸盐类的沉淀,通常是与化学降酸法联合,使用前预先加入一定量的酒石酸盐如K2C4H4O6。
此方法可在原酒贮陈阶段进行。
目前此法已纳入多数企业的生产规程。
利用冷冻法降低果酒的酸度主要是降低酒中的酒石酸含量,而果酒中所含的苹果酸变化不大,苹果酸给味觉带来的苦涩刺舌感,破坏口味的完整性[21]。
冷冻法可消除沉淀,保持酒的非生物稳定,但还不能完全解决改善果酒的口味问题。
陈继峰[13]等人的实验表明,冷冻处理可使葡萄汁的可滴定酸度降低/L,使苹果酸降低了 /L。
由于动力消耗大,工厂生产不常用。
离子交换树脂降酸法离子交换树脂降酸法是通过转型后阴离子交换树脂中的OH-与有机酸反应,中和酒中的酸根,达到降酸的目的。
离子交换树脂降酸法其实并不是新的降酸方法,早在1969 年,Peterson[22]等人就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来调整葡萄酒的酸度。
生物法降酸和化学法降酸对于高pH 和高可滴定酸的果酒的降酸无效,因为它们在降酸的同时升高了果酒的pH,调整高pH 和高可滴定酸的果酒的酸度可采用离子交换法[23]。
近几年国内一些研究人员热衷于离子交换树脂降酸法的研究。
季建生[24]利用D-X3 对干型杨梅果酒的降酸方法进行了研究,交换量为1∶20( v /v) ,总酸下降幅达71%,可以反复使用,使得干型杨梅果酒中总酸含量可达到感官要求,产品的色泽、风味良好。
袁怀波[25]等人研究了利用D941 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降低沙棘果汁的含酸量。
王春霞[26]等人分别在果汁发酵前和原酒后酵期进行采用D-X 树脂降酸等。
诸葛庆[7]用了五种不同的树脂对猕猴桃果酒进行降酸研究,发现不同树脂对果酒中的有机酸吸附有选择性的吸附。
选择该方法要考虑到所选树脂的价格、型号、耐用性及对所要降得酸的吸附性等,对于颜色深的果酒或果汁,可能会由于壳聚糖的吸附作用而变色。
壳聚糖吸附降酸法壳聚糖为天然高分子氨基多糖,是葡萄糖胺相互之间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线性偏碱性的多糖,它的降酸原理是[9]:P-NH2 + HOOC-R→P-NH+3·- OOC-R生成的胺盐遇到OH-就会游离成原来的有机酸,经过洗涤,壳聚糖还能回收再使用:P-NH+3·- OOC-R + OH →- P-NH2 + HOOC-R此方法的优点在于壳聚糖多孔膜制备简单,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吸附性,而且壳聚糖易于成膜,加工方便等。
诸葛庆[9]对比了离子交换树脂和壳聚糖吸附对猕猴桃果酒的降酸,结果表明两者都能降低猕猴桃酒的酸度,但苦涩感较重,总体质量没有得到改善。
王励治[27]利用壳聚糖和酒石酸钾复合降酸,实验结果表明11g /L 的壳聚糖和6g /L 的酒石酸钾联合添加,结合低温冷冻后趁冷过滤,能是降酸率达到50%,适合于柠檬酸含量高的果酒。
电渗析降酸法电渗析降酸法是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酒体中的阴、阳离子分别通过阴离子和阳离子交换膜,然后分别向阳极和阴极移动,进入浓缩室,达到了降酸的目的。
诸葛庆[9]利用电渗析降酸法对猕猴桃原酒进行降酸,结果表明电渗析降酸法使得酒体中各主体酸同步降低、酒精损失少、酒的总体质量得到提高。
王华一[11]等人研究了橙汁的电渗析降酸效果及最佳降酸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温度、流速和电压是影响电渗析降酸效果的主要因素,橙汁的电渗析降酸最佳条件是电压60V,流速550L /h,温度15℃。
周392增群[28]等人采用一种经改进的普通膜两隔室电渗析设备,对杨梅果酒进行了降酸处理,实验结果显示经电渗析处理的杨梅果酒的可滴定酸含量在短时间里,可从14~12g /L 降到8~6g /L,同时pH 升高,该实验结果表明电渗析降酸法也有可能用于其它高酸度果酒和果汁的降酸。
此方法不需要试剂,是个连续的降酸过程,但动力消耗大,成本高。
生物降酸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分解苹果酸,以达到降酸的目的。
生物降酸中主要是苹果酸-乳酸菌发酵降酸和酵母菌降酸。
该方法主要是针对苹果酸含量高的果酒降酸。
苹果酸-乳酸发酵降酸苹果酸-乳酸发酵降酸的降酸原理是乳酸菌把酸性较强的苹果酸中的两个羧基代谢掉一个变成酸性较弱的乳酸,即达到降酸的目的[29]。
许多年以来,国外的许多酿酒师都依赖于苹果酸-乳酸发酵来降低葡萄酒的酸度,不仅能降低酸度,而且可以提高果酒的品质。
许多实验表明没有经过苹果酸-乳酸发酵的果酒,可以感觉到其酸度高于经过苹果酸-乳酸发酵的果酒。
其实,在陈酿阶段会有苹果酸-乳酸发酵的发酵,只是不明显而已。
酒明串珠菌中的一些菌株常用于苹果酸-乳酸发酵法降酸之中,Gao[30]等曾采用高浓度酒明串珠菌( Leuconostoc oenos) 降酸。
Laaboudi [31]等人连续两年对法国勃艮地地区( Burgundy) 的黑比诺和霞多丽葡萄酒进行了研究,对经过苹果酸-乳酸发酵和未经过苹果酸-乳酸发酵的葡萄酒进行对比,发现前者的酸度较低。
郭永亮等[32]认为,经过精选的某些乳酸菌能突出和提升葡萄酒的品种特性,增加其典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