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2024年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趋势》范文

《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趋势》篇一一、引言电镀行业作为重要的金属表面处理产业,每天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中往往含有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表面活性剂等有害物质。
如果不进行恰当的处理和排放,这些污染物会对环境和生态造成极大的危害。
因此,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成为了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1. 物理法物理法是电镀废水处理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包括沉淀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等。
沉淀法通过向废水中加入化学试剂,使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物后进行分离。
吸附法则利用活性炭、硅藻土等吸附剂对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吸附。
膜分离法则利用特殊膜对废水中的物质进行分离和浓缩。
这些物理方法在电镀废水处理中具有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处理成本较高、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
2. 化学法化学法是电镀废水处理的另一种重要方法,主要包括中和法、氧化还原法、络合沉淀法等。
中和法通过加入酸或碱调节废水的pH值,使重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氧化还原法则利用氧化剂或还原剂将重金属离子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的化合物。
络合沉淀法则利用络合剂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后进行分离。
这些化学方法在处理电镀废水时具有较好的效果,但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试剂和反应条件,避免产生新的污染物质。
3. 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进行生物降解和生物吸附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成本低、环保性好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吸附法等。
这些方法在处理电镀废水时可以有效地去除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同时避免了二次污染的产生。
三、电镀废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1. 综合治理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资源日益紧张,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综合治理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
通过综合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处理方法,将电镀废水中的有用物质进行回收和利用,减少废水的排放量,同时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趋势

般 的 电镀生 产 工 艺 由前 处 理 、 电镀 和后 处 理
21 年 5 01 月
电 镀 与 精 饰
第 3 卷第 5 总28 3 期( 1 期)
・ 3・ 4
工艺 三部 分组 成 , 每个 工 艺 一 定 程 度 上 都有 废 水 产 生 , 中, 其 电镀 生 产 过 程 中 的镀 件 漂 洗 废 水 是 电镀 废 水 的主要 来 源之一 , 占车 间废 水 排 放量 的 8 % 约 0 以上 , 废水 中大部分 的污 染 物 质 是 由镀件 表 面 的附 着 液在 漂洗 时带 人 的 ; 液 过 滤废 水 是指 在 镀 液 过 镀
镀 废 水 处理技 术的发展 趋势进 行 了展 望 。
关
键
词 :电镀废 水 ;治理技 术 ; 势 趋 文献 标识 码 : A
中 图分 类号 : 7 3 X 0
Ad a c s a d Tr nd f Tr a m e t Te h i ue o v n e n e so e t n c n q s f r El c r p a i g W a t wa e e t 0 l tn se t r
sauso hea in /p e i iain pr c s a d n t r l n r lwae r ame t a e t n t e r ame t o tt fc l t o r c p tto o e s n a u a mi e a t r te t n g n i h te t n f ee to ltn se trwe e d s rb d.Co i e t h e e s i n sa a d l cr p ai g wa t wa e r e c i e mb n d wi t e n w miso tnd r s,t e e o me f h he d v lp nto ee to ltn se trte t n r nd sp o pe t d. l cr p ai g wa t wae r a me tte swa r s c e
2024年电镀废水处理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电镀废水处理市场发展现状摘要电镀废水是一种含有高浓度金属离子和有机物质的工业废水,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相关法规的推行,电镀废水处理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通过对电镀废水处理市场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了目前主流的电镀废水处理技术和设备,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1. 介绍电镀行业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金属表面处理工艺,但其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金属离子和有机物质,对水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电镀废水必须经过专门的处理才能达到排放标准。
电镀废水处理市场涉及到多种技术和设备,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2. 市场现状目前,电镀废水处理市场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2.1 技术多样化电镀废水处理技术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化学处理、物理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化学处理主要是通过添加各种化学试剂,使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和有机物质与化学试剂反应,从而被沉淀、凝固或氧化分解。
物理处理则通过物理手段如过滤、吸附、离子交换等去除废水中的杂质。
生物处理则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或转化金属离子。
目前,这些技术在市场上都有广泛应用。
2.2 高效节能电镀废水处理市场对处理技术和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能够高效处理污水的同时降低能耗,减少处理成本。
因此,在市场上出现了一些高效节能的电镀废水处理设备,如利用膜分离技术实现废水的高效过滤和浓缩,以及利用生物降解技术降低有机物质的处理成本等。
2.3 自动化与智能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电镀废水处理设备越来越趋向于自动化和智能化。
自动化设备可以实现对废水处理过程的自动监测和控制,提高处理效率和稳定性。
智能化设备则通过传感器和数据分析,实现对废水处理过程的优化和预测,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和人为失误。
3. 发展趋势未来,电镀废水处理市场将出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3.1 绿色环保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电镀废水处理市场将越来越关注绿色环保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摘要:介绍了电镀废水的来源、组成及危害,分析总结了目前一些常用的电镀废水处理技术,及各种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二种处理电镀废水的新技术,并结合国家2008年颁布的新的排放标准对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电镀废水;研究现状;展望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庞大的劳动力市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业王国,享有世界加工工厂的称号,但制造业的发展却带来了大量的污染。
在各种污染源中,电镀废水以其毒性大,排放量大,难治理尤其值得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1.5万家电镀生产厂,每年排出的电镀废水约40亿m3,其中约有50 %未达到国家排放标准⑴。
长期以来,我国电镀企业以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型经营为特点,与国外相比,我国电镀行业存在明显差距,据报道国外电镀1m2的镀件平均用水量仅为0. 08 t,而我国的平均用水量为0. 82 t,是国外的10倍多,每年我国单对含重金属电镀废水的处理费用就高达4亿元以上。
电镀废水水质复杂,涉及到各种重金属离子、有机化合物及无机化合物等诸多有害物质,有些还含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剧毒物质,对人类危害极大。
这些物质如果不经处理进入环境,必定会对生态环境及人类产生广泛而严重的危害[2,3]。
另外,回收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可以彻底全面利用资源,极具经济价值。
因此电镀废水的治理是工业废水治理的重中之重的问题。
2.电镀废水的来源及组成一般的电镀生产工艺都由前处理、电镀和后处理工艺三部分组成,每个工艺一定程度上都有废水产生,其中,电镀生产过程中的镀件漂洗废水是电镀废水的主要来源之一,约占车间废水排放量的80%以上,废水中大部分的污染物质是由镀件表面的附着液在漂洗时带入的;镀液过滤废水是指在镀液过滤过程中,滴漏的镀液以及在过滤前后冲洗过滤机、过滤介质或镀槽等的排放水;废镀液包括清理镀槽时排出的残液、老化报废的镀液、退镀液和受污染严重的废弃槽液等。
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趋势

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趋势电镀废水是指电镀工业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废水,含有各种金属离子、有机物和非金属离子等污染物。
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严重破坏水体生态平衡,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及趋势。
目前,电镀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法三种。
化学法是指利用化学反应来处理废水,常用的方法包括沉淀法、氧化法和还原法。
物理法是指利用过滤、吸附、膜分离等物理过程来去除污染物。
生物法则是利用微生物代谢来降解和去除污染物。
化学法中的沉淀法是最常用的电镀废水处理方法之一。
通过添加沉淀剂,将废水中的金属离子转化为沉淀物,进而去除废水中的金属污染物。
氧化法则是利用氧化剂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处理,将其转化为无机酸和水。
还原法则是在废水中加入还原剂,还原废水中的金属离子,使其沉淀或转化为无害物质。
物理法中的过滤是常见的废水处理方法之一。
通过不同孔径的过滤介质,将废水中的悬浮固体、悬浮液等颗粒物质截留下来,实现固液分离。
吸附则是利用高表面活性物质吸附污染物,将其从废水中去除。
膜分离则是利用特殊的膜材料,将废水中的溶解性污染物通过透析、渗透等方式与传递膜分离开。
生物法是一种环保、经济、高效的废水处理方法。
通过培养适宜的微生物,利用微生物代谢降解或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金属离子。
生物法处理电镀废水具有操作简单、能耗低和产生的废物易于处理等优点,但对温度、pH值等环境条件有一定要求。
未来,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资源化和智能化。
资源化是指将废水中的有用物质进行回收和利用。
例如,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可以通过电解沉积和电渡法等技术进行回收。
智能化则是指利用先进的监测、控制技术来提高电镀废水处理的自动化程度和减少人为干预,从而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成本。
未来的研究重点将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进现有的废水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处理成本。
电镀重金属废水治理技术的现状及展望

电镀重金属废水治理技术的现状及展望电镀是利用化学和电化学方法在金属或在其它材料表面镀上各种金属。
电镀技术广泛应用于机器制造、轻工、电子等行业。
电镀废水的成分非常复杂,除含氰(CN-)废水和酸碱废水外,重金属废水是电镀业潜在危害性极大的废水类别。
根据重金属废水中所含重金属元素进行分类,一般可以分为含铬(Cr)废水、含镍(Ni)废水、含镉(Cd)废水、含铜(Cu)废水、含锌(Zn)废水、含金(Au)废水、含银(Ag)废水等。
电镀废水的治理在国内外普遍受到重视,研制出多种治理技术,通过将有毒治理为无毒、有害转化为无害、回收贵重金属、水循环使用等措施消除和减少重金属的排放量。
随着电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目前,电镀废水治理已开始进入清洁生产工艺、总量控制和循环经济整合阶段,资源回收利用和闭路循环是发展的主流方向。
1.电镀重金属废水治理技术的现状1 .1化学沉淀化学沉淀法是使废水中呈溶解状态的重金属转变为不溶于水的重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中和沉法和硫化物沉淀法等。
1.1.1中和沉淀法在含重金属的废水中加入碱进行中和反应,使重金属生成不溶于水的氢氧化物沉淀形式加以分离。
中和沉淀法操作简单,是常用的处理废水方法。
实践证明在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中和沉淀后,废水中若pH值高,需要中和处理后才可排放;(2)废水中常常有多种重金属共存,当废水中含有Zn、Pb、Sn、Al等两性金属时,pH值偏高,可能有再溶解倾向,因此要严格控制pH值,实行分段沉淀;(3)废水中有些阴离子如:卤素、氰根、腐植质等有可能与重金属形成络合物,因此要在中和之前需经过预处理;(4)有些颗粒小,不易沉淀,则需加入絮凝剂辅助沉淀生成。
1.1.2硫化物沉淀法加入硫化物沉淀剂使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生成硫化物沉淀除去的方法。
与中和沉淀法相比,硫化物沉淀法的优点是:重金属硫化物溶解度比其氢氧化物的溶解度更低,而且反应的pH值在7—9之间,处理后的废水一般不用中和。
浅谈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浅谈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摘要:目前国内的电镀废水中主要有含氰废水、含重金属废水、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四大类,主要来源于电镀清洗过程和报废毂镀液,它们具有毒性大、难治理等特点。
针对各种电镀废水的性质,国内通常采用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进行处理,这些处理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范围在文中进行了总结。
电镀废水处理的发展趋势也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关键词:电镀废水;重金属离子;处理工艺;研究进展引言:电镀是利用化学或电化学的方法对金属和非金属表面进行装饰、防护及获取某些新性能的一种工艺过程,在工业上通用性强,使用面广,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如机械、机电、交通、电子、仪表、纺织、轻工等)都有电镀厂(车间)。
但由于电镀厂分散而面广,镀件功能要求各异,镀种、镀液组分、操作方式及工艺条件等种类繁多,相应带入电镀废水中的污染物也就变得较为复杂,电镀废水水质成分不易控制,常见的铬、铜、镍、锌、锡、铅、镉及铁等各种重金属离子危害性更大,因此被列为当今全球三大污染工业之一。
为了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严格控制电镀废水的污染,做好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
目前,电镀废水的治理把握住无害化的原则,但是如何更好地实现电镀废水的资源化,回收利用有用资源,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本文重点对各种处理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对螯合沉淀法和NMSTA天然矿物污水处理剂在电镀废水治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介绍,并结合新的排放标准,对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向进行展望。
1、电镀废水的来源电镀废水主要来源是在电镀生产过程中的镀件清洗用水、镀液过滤用水、钝化废水、镀件酸洗废水、刷洗地坪和极板的废水以及由于操作或管理不善引起的“跑、冒、滴、漏”产生的废水,另外还有废水处理过程中自用水的排放以及化验室的排水等。
电镀废水的性质主要决定于化学清洗液和电镀液的性质,一般可分为四类,分别为含氰废水、含铬废水、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
废水中主要的污染物质均为各种金属离子,其次是酸类和碱类物质,有些电镀液还使用了颜料等其他物质,这些物质大部分是有机物。
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引言: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电镀行业已经成为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电镀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严重污染了环境,威胁着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因此,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对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目前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
一、电镀废水的成分和污染特点电镀废水的成分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金属离子、有机物、无机酸和碱等。
其中,重金属离子特别危险,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危害大。
此外,电镀废水具有浓度高、酸碱度强、COD和BOD5低等污染特点,使得其处理难度较大。
二、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1. 沉淀法沉淀法是一种常见且成熟的电镀废水处理技术。
通过加入适量的沉淀剂,使废水中的悬浮固体沉淀下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然而,沉淀法无法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且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淤泥也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
2. 吸附法吸附法是将废水中的污染物通过固体吸附剂吸附下来,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目前常用的吸附材料包括活性炭、树脂和氧化石墨烯等。
吸附法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的优点,但是吸附剂的再生和废弃物的处理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3. 生物法生物法是指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最终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生物法具有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的优点,因此逐渐成为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
然而,生物法对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去除效果有限,且微生物的生长和降解受到温度、pH值等环境条件的限制。
4.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通过膜的选择性渗透来实现对废水中离子、分子的分离和去除。
目前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包括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
膜分离法能够高效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但是膜的成本高、污染物的堵塞和膜的寿命成为其应用中的难点。
三、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展望1. 多技术联合应用鉴于目前单一技术的局限性,未来的电镀废水处理技术将更加注重多技术联合应用,例如生物法和膜分离法的结合,以提高处理效果和降低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摘要:介绍了电镀废水的来源、组成及危害,分析总结了目前一些常用的电镀废水处理技术,及各种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二种处理电镀废水的新技术,并结合国家2008年颁布的新的排放标准对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电镀废水;研究现状;展望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庞大的劳动力市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业王国,享有世界加工工厂的称号,但制造业的发展却带来了大量的污染。
在各种污染源中,电镀废水以其毒性大,排放量大,难治理尤其值得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1.5万家电镀生产厂,每年排出的电镀废水约40亿m3,其中约有50 %未达到国家排放标准[1]。
长期以来,我国电镀企业以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型经营为特点,与国外相比,我国电镀行业存在明显差距,据报道国外电镀1m2的镀件平均用水量仅为0.08 t,而我国的平均用水量为0.82 t,是国外的10倍多,每年我国单对含重金属电镀废水的处理费用就高达4亿元以上。
电镀废水水质复杂,涉及到各种重金属离子、有机化合物及无机化合物等诸多有害物质,有些还含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剧毒物质,对人类危害极大。
这些物质如果不经处理进入环境,必定会对生态环境及人类产生广泛而严重的危害[2,3]。
另外,回收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可以彻底全面利用资源,极具经济价值。
因此电镀废水的治理是工业废水治理的重中之重的问题。
2.电镀废水的来源及组成一般的电镀生产工艺都由前处理、电镀和后处理工艺三部分组成,每个工艺一定程度上都有废水产生,其中,电镀生产过程中的镀件漂洗废水是电镀废水的主要来源之一,约占车间废水排放量的80%以上,废水中大部分的污染物质是由镀件表面的附着液在漂洗时带入的;镀液过滤废水是指在镀液过滤过程中,滴漏的镀液以及在过滤前后冲洗过滤机、过滤介质或镀槽等的排放水;废镀液包括清理镀槽时排出的残液、老化报废的镀液、退镀液和受污染严重的废弃槽液等。
这部分废液的浓度很高,如果直接排放,则环境污染更为严重。
因管理不善产生的电镀车间“跑、冒、滴、漏”废水一般与冲刷设备、地坪等冲洗废水一并考虑处理;另外,化验用水主要包括电镀工艺分析和废水、废气检测等化验分析用水,其水量不大,但成分较复杂,一般排入电镀混合废水系统进行统一处理后排放[4]。
电镀废水组成复杂,除含氰废水和酸碱废水外,还含有铬、镍、镉等多种重金属,同时,废水中还含有相当数量的添加剂、光亮剂等有机化合物,例如各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EDTA、柠檬酸、酒石酸、乙醇胺、乙二醇、硫脲、苯磺酸、香豆素及丁炔二醇等。
3.电镀废水的危害电镀废水中的污染物较为复杂,水质成分不易控制,但总的来讲,可分为重金属离子废水、酸碱废水及含油脂类废水等,表现的成分却常常是同时含有多种污染物。
其中有毒有害的物质有镉、铅、铬、镍、锡、锌、酸、碱、悬浮物、石油类物质、含氮化合物、表而活性剂及磷酸盐等[5]。
另外,目前采用氰化电镀工艺的厂家,其电镀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氰化物。
电镀废水未经处理排放,会污染饮用水和工业用水,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危害;酸碱废水会破坏水中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影响正常水源的酸碱度;含氰废水毒性很大,微量就能致人死亡; 重金属离子属于致癌、致畸或致突变的剧毒物质,如果大量含有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富集而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其中铬、镉和铜可导致肺癌; Cr( Ⅳ) 的毒性较镉次之,但人体若大量摄入则能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摄入也能引起慢性中毒; 镍和铅在人体内有蓄积作用,长期摄入会引起慢性中毒。
镉、铬、铅及铝四种物质均为国家一类有害物质,铜、锌毒性相对较小,是国家二类有害物质。
日本震惊世界的水俣病和骨痛病就分别是由重金属汞和镉引起的[6];有机物( 氨氮、磷酸盐等) 进入水体会引起富营养化,导致水中生物大量死亡。
氰化物是剧毒物质,最高允许排放质量浓度为0.3mg/L[7],氰化物中毒治愈后,还可能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
4.电镀废水的处理技术4.1. 化学法化学法就是向废水中投加化学药剂,通过化学反应改变废水中污染物的化学性质,使其转变成无害或易于与水分离的物质从废水中除去的处理工艺。
化学法处理电镀废水是一种历史悠久和应用广泛的方法,从近几十年的国内外电镀废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来看,电镀废水有80 %采用化学法处理[8],化学法处理电镀废水,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电镀废水处理技术,技术上较为成熟。
该法具有投资少、处理成本低、操作容易掌握等特点,能承受大水量和高浓度负荷冲击,可适用各类电镀废水治理。
但其最大的不足之处在于生产用水不能节约回用,存在二次污染的隐患,且占用场地较多。
化学沉淀法是传统而实用的电镀废水处理技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如氢氧化钠、碳酸盐、硫化物、氨基甲酸盐、苯甲酸盐等沉淀剂,使重金属被沉淀而除去。
该法是一种较为成熟实用的电镀废水处理技术,且处理成本低,便于管理,加上砂滤能使出水水质澄清,处理后废水能达标排放,不失为既经济又有效的一种方法。
工业上处理电镀混合废水使用中和沉淀法是经济而实用的,出水可达标排放[9~11]。
在含铬废水典型处理的方法中,以钡盐、铅盐等的沉淀法较为成熟,曾一度在我国上海、苏州、沈阳等大中城市广泛应用[12]。
天津某厂含铅废水用磷酸钠化学沉淀法处理,出水可达国家排放标准[13]。
为从电镀废水中回收银还可选择沉淀氯化银法。
一般化学沉淀法处理废水的问题是达不到深度处理的效果,须配合使用各种高分子絮凝剂等,而且处理效率低,沉渣量大,而且,钡盐来源、沉淀物分离以及污泥的二次污染也须进一步解决[14]。
4.1.2.氧化—还原法用氧化—还原反应治理电镀废水,操作简单,工艺成熟,可以处理和回收电镀废液中的金、银、镍、铬等[15~19],其中工业上以化学还原法除铬比较成熟。
具体地讲,工业上化学还原法处理电镀含铬废水的方法,有硫酸亚铁-石灰法、亚硫酸盐法、二氧化硫法、亚铁盐法、硫化碱法等。
其中亚硫酸盐法处理量大,综合利用方便,在国内外应用最广。
如:六价铬质量浓度为140 mg/L的某种电镀废水,用亚硫酸氢钠进行处理,出水Cr3+质量浓度可降为0.7~1.0mg/L[20]。
另采用二氧化硫作还原剂处理高浓度大流量的含铬废水,国内也已有工程实例[21]。
亚铁盐还原沉淀法也是治理含铬电镀废水的经典方法,被许多厂家采用。
如某五金厂电镀废水:六价铬质量浓度为100 mg/L,Ni2+50 mg/L,pH=4~6,经该法处理后出水达排放标准[22]。
目前英、美等国应用水合肼对镀铬漂洗水进行槽内还原,反应速度快,处理效果也比较好[23]。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铁屑法。
铁屑处理废水最初就是从治理电镀废水开始的。
国内外许多文献报导了生产规模的铁屑处理电镀废水的情况。
铁屑法整个装置易于定型化及设备制造工业化,我国某些大型电镀企业乃至乡镇企业都使用了铁屑处理电镀废水[24]。
氧化-还原法对某些类型的电镀废水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其出水水质差,不能回用,处理混合废水时,易造成二次污染,而且通用氧化剂还有供货和毒性的问题也有待解决。
铁氧体技术是电镀废水处理中的另一项工艺,是根据生产铁氧体的原理发展起来的处理方法。
该法形成的污泥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容易进行固液分离和脱水处理。
铁氧体法处理重金属废水,能一次脱除多种金属离子,特别适用于重金属混合电镀废水的一次处理。
我国大连、沈阳、上海的某些电镀厂已应用铁氧体法数十年,处理后的废水、镉、铜、锌均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20,25,26]。
铁氧体法处理含铬废水是硫酸亚铁还原法的演变和发展,在工程上已比较成熟[25,27,28]。
其典型工艺有间歇式和连续式,在我国工业中均应用较多。
总之,铁氧体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不产生二次污染之优点,可收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效益。
但是该法能耗高,污泥量大,处理后出水盐度高,不能处理含汞和络合物等的废水。
另外,铁氧体的回用也还存在问题,影响推广。
4.2. 物理法物理方法是利用物理作用分离废水中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如电镀废水中的除油、蒸发浓缩回用水等。
4.2.1.蒸发浓缩法蒸发浓缩回收,是一种对重金属电镀废水进行蒸发使之获得浓缩,并加以回收和利用的处理方法,一般用于处理含铬、铜及镍离子废水。
蒸发浓缩法处理电镀重金属废水,工艺成熟简单,不需要化学试剂,无二次污染,可回收利用水和重金属,有良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但因能耗大,操作费用高,杂质干扰资源回收问题还待研究,使应用受到限制。
目前,一般将其作为其它方法的辅助处理手段[29]。
4.2.2.反渗透法反渗透法的原理简单,是一种采用半透膜进行高压过滤的浓缩分离技术。
对于此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很多,进展较快。
在电镀废水处理中,特别用于处理镀镍、镀锌、镀铜及镀镉废水。
它的特点是完全用物理操作,在运转中产生一部分浓缩液或回用或综合利用,稀液回用于漂洗,此外并无其它废弃物。
该法的关键是应选择具有选择性和透水性好的半透膜,同时,反渗透膜的强度,寿命有待提高,由于膜对金属离子的去除率不同,长期运行在漂洗槽可能有杂质离子累积的问题[30]。
4.3. 吸附法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的独特结构去除重金属离子的一种方法。
利用吸附法处理电镀重金属废水的吸附剂主要有活性炭、腐植酸、粘土、聚糖树脂等。
该法吸附装备简单,在废水治理中应用广泛,但吸附剂的再生效率低,处理水质很难达到回用要求,一般只用于电镀废水的预处理。
4.3.1.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工艺简单,装备制造便宜,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已经应用且比较成熟的方面是电镀工业上处理含铬废水、含镉废水、含铜废水和铜氰废水等[31~33]。
活性炭适用范围广,能除去大多数重金属、有机物和生物分子。
但是活性炭再生效率低,使用寿命短,出水水质也很难满足现在的回用水要求。
故目前多用活性炭吸附法作为电镀废水处理的一种预处理手段。
4.3.2.腐植酸类吸附法腐植酸(HA)类物质可用于处理工业重金属废水。
用作吸附剂的腐植酸类物质有两大类,一类是天然的富含腐植酸的风化煤、泥煤、褐煤、塘(沟)泥等,价格低廉,用于重金属废水的吸附处理具有一定实用价值[34~36],尤其是关于褐煤腐植酸用于电镀重金属废水治理的应用研究已有报导[37~38];另一类是把富含腐植酸的物质做成腐植酸系树脂,其在处理电镀工业废水方面已有成功经验和设备,如应用腐植酸树脂处理镀镉钝化废水[21]、镀铬废水[39]、镀镍废水[40]等。
4.3.3.粘土吸附法一些粘土矿物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开发其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为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类新的方法[41,42]。
斜发沸石对多种重金属离子都具有良好的吸附或交换性能,是处理低浓度、大水量的混合电镀废水较好的吸附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