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世界一流大学共同特征的研究

合集下载

争创大学双一流演讲稿(3篇)

争创大学双一流演讲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争创大学双一流。

首先,我要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如此优越的学习平台,让我们有机会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在此,我代表全体同学,向为学校发展辛勤付出的领导和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一、什么是双一流?双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这是我国为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于2015年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

双一流建设旨在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二、争创双一流的意义1. 提升学校知名度争创双一流,意味着学校将站在世界高等教育的前沿,提高国际竞争力。

这将有助于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吸引更多优秀学子前来求学,为学校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2.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双一流建设要求学校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将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3. 促进科技创新双一流建设强调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这将有助于学校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贡献力量。

4.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高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

争创双一流,将有助于学校更好地服务地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我国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三、如何争创双一流1. 加强学科建设学科是高校的灵魂。

我们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

具体措施如下:(1)优化学科布局,重点发展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

(2)加大投入,吸引和培养高水平人才。

(3)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2.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教学是高校的根本任务。

我们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

(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 深化科研创新科研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双一流”建设中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建设研究—基于构建新的本科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视角

“双一流”建设中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建设研究—基于构建新的本科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视角

“双一流”建设中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建设研究—基于构建新的本科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视角摘要:本科教育质量已成为高校声誉的重要载体。

“双一流”战略实施后,本科教育在教育中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凸显。

因此,在“双一流”建设中,各大高校纷纷推出本科教学改革路线图,旨在打造一流本科教育。

但各地区地方高水平大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相对落后,主要表现为人才培养目标空泛、本科教育基础地位不牢固、生源选拔标准单一等方面。

针对于此,本文基于构建新的本科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视角,提出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育人、建立综合素质考核制度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双一流;本科教育质量;现状;对策引言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双一流”首个五年建设收官关键阶段,是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改革创新的攻坚时期。

在此背景下,各高校应严格按照“双一流”建设要求,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结构优化协调、资源合理配置等多方面,厘清高水平、高质量本科教育发展的创新路径,从而为建设中国特色一流世界大学固本强基。

且已有研究指出“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本科教育质量提高面临较多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郝芳(2020)提出,在推进“双一流”建设过程中,行业特色大学需明确院校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围绕科学办学理念积极探索新时代大学发展的创新路径。

王建华(2019)发现,“双一流”在建设期间面临大学与学科排名困扰,强调各大高校应超越以排名论一流的政策取向,转而从理念到行动均朝向卓越的目标不断前进。

彭华涛与朱滔(2021)则立足“双一流”建设背景,探讨了新时期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路径及人才培养模式,并设计出“双一流”建设下专创融合的开放式模式、四螺旋路径与多重PDCA循环路径。

有鉴于此,本文立足“双一流”建设背景,探究本科教育质量提升的创新路径,试图为本科教育融入“双一流”建设提供思路,从而解决本科教育教学当前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办学理念转变难、教学变革受阻、高水平人才培养定位不清等问题。

聚焦服务国家安全战略全面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大学建设

聚焦服务国家安全战略全面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大学建设

|JIAO YU LUN TAN|教育论坛緊焦服务国家S全战暱全面推诅但界一滴字f f l4穴字建设■文/王龙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 科(简称“双一流”),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 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 “985 工程”以后重点推进实施的重大战略。

2017年9月,中国人民公安 大学(以下简称公安大学)人选国 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并被确 定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 137所),公安学学科人选“世界一 流建设学科”(共465个)。

这充分 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关系国家安全战略的公安学科的高度重视,在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为公安高等教 育战线赢得了一席之地,为新时代 公安教育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公安大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 机遇。

公安部党委高度重视和指导支持学校“双一流”建设,2020 年批准建立支持学校世界一流学 科建设的协调推进机制与合作共 建机制,为世界一流学科大学建设 提供了强大动力和保障支持。

近年来,公安大学牢牢把握“双一流”建设标准要求,以世界 一流学科大学建设为牵引,以“三 严一看齐”准军事化建设标准®为 抓手,以公安部支持学校世界一流 学科建设的协调推进机制与合作 共建机制为动力,坚持“对标一流 标准、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 果、提升一流能力”的高质量发 展主线脉络,推进落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

学校坚持全面布局、突出重点、一体建设的基本思路,在首轮建设周期内确定了规划布局年(2016)、全面启动年(2017)、内涵建设年(2018)、深化改革年(2019)、评建攻坚年(2020)五个主题工作年,聚焦主题任务进行特色内涵建设。

通过深化建设和改革发展,推动学校世界一流学科大学建设和公安学科建设不断深化升级,各项核心办学指标增长性明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动力活力并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进一步提升了杨L、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和战略服务支撑力,有关理念和实践做法在全国公安院校中发挥了弓I领示范的“排头兵”作用。

国际科研合作助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国际科研合作助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国际科研合作助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随着全球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国际科研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重要挑战和发展机遇。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际科研合作对于助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际科研合作不仅可以促进科学研究的交流与合作,还能够提升院校的学术声誉、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同时推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1.促进科学研究的交流与合作科学研究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而国际科研合作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广泛的合作伙伴和更丰富的科研资源,促进科学研究成果的共享与交流。

通过国际科研合作,可以加速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推动科学技术的跨国交流与合作,提高研究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2.提升院校的学术声誉和排名国际科研合作可以让世界一流大学更加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声誉,提高学术排名和国际影响力。

与国际一流大学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可以让世界一流大学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学术形象和品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推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国际科研合作有利于引进国际一流的科研人才和学科资源,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

国际化的学术环境和资源共享,可以激发学生和教师的创新潜力和学术热情,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和研究团队。

4.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国际科研合作可以让世界一流大学更好地适应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国际科研合作可以促进前沿科技成果的引进和运用,推动科学技术与产业经济融合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提供科技支撑。

1.构建开放型国际合作平台构建开放、包容的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加强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合作交流,搭建国际合作交流的桥梁和平台。

通过有针对性地提升国际合作的水平和质量,实现科研成果共享,加强跨学科合作,引进国际一流科研成果,提高学校科研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2.建立科学的国际合作机制建立科学的国际合作机制和规范,制定合理的科研合作计划和项目,推动国际科研合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发展。

软实力_国际一流警察大学的考量指标

软实力_国际一流警察大学的考量指标

中国刑警学院和中国武警学院为 明确办学方向和思路,强化理论
4. 大学师资力量。拥有一支
代表的公安院校确立建设国际一 学习与实战能力学习的双重标准, 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
流警察大学的奋斗目标,需要在 鼓励广大师生不断求实创新。
践经验的专业教师队伍是警察大
目标细化和路径选择上认真研究。
2. 大学制度体系。这是全校 学软实力指标的重点,一流名师
际政治的能力(包括建立和主导 有学者认为④,提升大学软实力要 始对英国大学进行评价,确定的
国际政治规则、制度,确定国际 通过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坚持 15 项指标分别是 :入学标准,师
政治议程)三部分组成。软实力 以人为本实施科学管理、加强高 生比例,研究、发展与咨询收入,
是国家权力的一部分,与硬实力 校品牌建设、弘扬特色等方法来 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数量,教授
质和获奖情况,研究论文的学术
力表现出来的,拥有垄断性的资
(一)国际一流大学的标准
水平。
源、 能 源、 设 施 越 多, 其 威 慑 力
在我国提出建设国际一流大
3.《 美 国 新 闻 与 世 界 报 道 》
和竞争力就越强大 ;软实力恰恰 学的目标,可以追溯到 1998 年 5 通过对国家级大学的评判,认为
2012/05
胡一鸣,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0 级硕士研究生。
046
王柏杨,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0 级硕士研究生。
魏永忠,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系副主任、教授。
教 育 论 坛 JIAO YU LUN TAN
交政策)、主导国际秩序和确定国 风学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 ;还 晤士高等教育副刊》自 1986 年开
念明确 ;(5)管理科学规范,杰 办学理念是“追求学术性,培养 流的制度体系做后盾,只有建立

2021-2022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评价及结果分析

2021-2022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评价及结果分析

第4期2021年11月评价与管理Evaluation&ManagementVol.19 No.4Nov.2021•“金平果”排行榜•2021-2〇22to界一镝穴穿与一谪字靦anns结索b»r张蕊12祖文玲2邱均平2舒非2刘姝2(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2.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抗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浙江)【摘要】文章根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2021-2022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评价结果,进行了 “双一流”评价的评价对象、指标体系、数据来源的介绍,并通过国家或地区科研竞争力、世界一流大学科研竞争 力、分指标排行榜、同类大学比较等方面,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双一流”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有提升空间,仍需进一步加强“双一流”建设,提升我国髙校的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大学评价;大学排名“金平果排行榜”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教 评价研究院、浙江高等教育研究院和高教强省发展战略 与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联合 中国科教评价网()研发,包括中国大 学、世界大学、研究生教育和学术期刊四大评价报告。

“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排行榜(2021- 2022 ) ”作为四大报告之一,对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数据库中收录两个 学科及以上的1701所大学进行了全面、系统、深人的评 价与分析。

本排行榜是全球最为全面的世界一流大学和 一流学科的评价排行榜之一,是世界五大著名排行榜之 一,对于准确把握我国大学的世界定位,促进我国高等 教育的国际化,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推 动其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排行榜对排行对象科研 竞争力进行了评价,是各个学科的科研产出及其影响力 方面的数据集成,更是采用科学研究方法对世界大学进 行评价分析和对策研究的有力工具。

校训、校徽、校旗、校色与一流大学建设探析

校训、校徽、校旗、校色与一流大学建设探析

校训、校徽、校旗、校色与一流大学建设探析[摘要]校训作为大学灵魂的凝结,校徽、校旗、校色作为大学的象征。

它们彰显了大学的办学理念,突显了大学的办学特色,承载着大学文化精神,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象征、内化、经济、促进的功能,是对大学过去办学理念的总结及未来发展方向的引导。

对于我国的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亟待根据本校的治学理念、办学精神、文化传统等加强其标识研究和设计。

[关键词]校训;校徽;校旗;校色[作者简介]刘树堂(1982—),男,山东泰安人,闽江学院教务处教学科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决策与评估研究、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引言:社会的发展彰显了知识的重要,便捷的信息流通为我们在第一时间捕捉信息提供了可能。

而一所大学的校训、校徽、校旗、校色无疑是彰显其治学传统、办学理念、文化特色最直接、最简易而又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之一。

纵观古今,世界一流大学的特征之一都有符合本校特色的校训、校徽、校色、校旗。

它们而对大学人有着凝聚作用;对大学的发展有着指导、引导作用;对社会有着感召作用。

一、校训、校徽、校旗、校色在大学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卡夫曼(Herbert kaufman)认为组织由五种纽带维系着,他们是物理的、习惯的、利益的、道德的、和情感的纽带。

其中,情感的纽带常常最强有力,是由人们共同的象征和共同的观念的情感以及学以知识基础的特性决定了大学组织是以情感纽带。

情感的纽带常常最为有力,是由人们共同的象征和共同的观念的情感记忆对共同的领袖的爱和各人对一切人的互爱铸造而成的。

“大学作为研究高深学问的组织,以传递、传播、创造知识为职责”[1]。

作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组织,是有其共同的象征和观念的情感记忆。

大学观念和象征的表征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校训、校徽、校色、校旗。

(一)校训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凝聚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是从校风、学风的精神中提炼出来的[2]。

反映了全校师生的意志和追求,指导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师生的行为。

美国一流大学办学经验的借鉴和启示——以美国马里兰大学为例

美国一流大学办学经验的借鉴和启示——以美国马里兰大学为例

大 学校 长 联 谊 会 年会 ” 暨 “ 流 大 学 建 设研 讨 会 ” 一 与会学者认 为 ,从共 性上来 看 ,世 界一流大 学都有若 干 学科处 于世界 先进水平 ,培养 出杰 出人才 ,取得 一 批 在世界上有 一定影 响 的科 技文化创 新成果 ,教师 队
流 大 学 的步 伐 。教育 部发 布
6 03 2 0 教 育 2 0- 07年
振 兴行 动计划 》 ,着手 建 设若 干所 世界 一流 大 学和 一 批 国际 知名 的 高水平 大 学 。 《 国家 中长期 教 育改 革和 发展 规 划 纲要 (0 0 2 2 2 1 — 0 0年 ) 中提 出 : “ 2 2 》 到 00
高 教 探 索
21 0 2年第 5期
Hi h r Ed c to p o a i n g e u a i n Ex l r to
美 国一 流 大 学 办 学经 验 的借 鉴 和启 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以美国马里兰大学为例
杨运 东

要 :本文综述 了国内外关于世界一流大学及其特征 的认识 ,通过对美国一流 大学马里 兰大学办学理
马里 兰大 学为 例 2 1 年 笔者 受华 南 农业 大 学选 派 ,到 美 国 马里 01
教 授传 授 获 得 终 身教 职 的各 种 经验 ;教 学 卓越 中心
主 任 介绍 如 何 备课 、上 课 、准 备 个 人教 学 、学 术档 案 以及 应用 新 教学技 术手 段等 问题 。 “ 任 教 师 指 导 ”工 作主 要 由院 系承 担 。学 院 初
良。网
作 者简介:杨运 东,华南农业大学财务处处 长,硕士 。 ( 广州/ 16 2 5 0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