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地方政府

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地方政府

◇读◇书◇文◇摘◇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地方政府□王秀平服务型政府,是一个能够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公众和全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一项比经济体制改革更为艰巨的任务,要求政府从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实现根本性转变。

一、地方政府转型的态势已基本形成建设服务型政府,基础是理顺行政管理体制,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突破口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

要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要进一步合理界定和调整政府职能,集中精力抓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

要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坚决把不该由政府管的事交给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

当前中国的社会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各级政府要成为“有效”和“有为”政府,就要把资源更多投入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给予社会公正更多的关注。

事实上,在社会发展程度提高,社会阶层持续分化、人民群众呼声强烈、经济全球化压力增加背景下,地方政府转型的态势业已形成。

第一,21世纪的中国地方政府,虽然还不得不把许多精力放在经济方面,但同时也开始把更多的资源集中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并更多地关注社会公平问题。

但这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平衡。

第二,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人均GDP水平已超过5000美元。

在公共政策和管理模式方面做出重大调整的条件已具备。

第三,人民群众要求政府公务员改变其工作方式和希望得到更多的公共服务的愿望非常强烈。

建设服务型政府调查报告

建设服务型政府调查报告

建设服务型政府调查报告学号1161001414485 姓名:温瑞一、调查的目的意义服务型政府,是一个能够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公众和全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

新华网北京2月23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3日上午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

他强调,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

近期,我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到市政府部门咨询等形式,对我市服务型政府建设开展了深入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二、调查的时间、地点、方式1、调查时间:2012-10-10至10-202、调查地点:甘泉县政府3、调查方式:实地考察三、调查的内容分析(一)、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情况近年来,甘泉县政府坚持树立现代公共管理的行政理念,不断强化“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服务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群众观念,把服务型政府的理念贯穿到每个工作环节中,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县政府施政的每一个方面。

1、是建立健全公共决策机制。

县政府坚持依法行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每次决策的重大问题、重大事项、重大人事任免和大额资金使用,都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每年坚持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报告一年来所做的工作,并对新的一年各项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年度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草案和财政预决算草案都必须经过人代会审议通过,县政府组成人员和政府部门主要领导调整时,必须向县人民代表大会或县人大常委会供职,并进行司法考试。

县政府在决策拆迁、用地、招商引资、取暖费收缴标准等问题上,充分征求了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并及时召开了听证会议,不仅保证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还保证了决策的顺利实施。

2、是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公开。

县政府注重强化“阳光政务”,在县区部门建立了政务公开机构,将行政机关的工作职责、工作标准、执法依据、办事程序、工作纪律及群众举报、投诉途径和方法等多项以公示栏、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向社会公开。

创新公共服务体系 建设服务型政府

创新公共服务体系  建设服务型政府

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型政府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这对于新时期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

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目标,关键在于加快改革创新,建立健全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体制上的保障。

本文从五个方面提出加快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创新的思考和建议,以期进一步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一、创建公共服务分工合理的政府职责体系提供公共服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核心职能,这一职能不是某一级政府可以独自完成的,而是通过不同层级政府的分工合作来共同完成的。

这就需要根据各种公共服务的属性和特点,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职责范围,健全公共服务职责分工体系,从整体上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

只有明确了政府间职责划分,才能为各级政府的收支划分和组织机构设置提供客观依据。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其主要内涵就包括健全政府公共服务职责分工体系。

建立政府公共服务职责分工体系,应遵循中央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原则,并根据受益原则、效率原则、公平原则、溢出效应原则与财力相匹配原则,对各级政府的职责范围作出明确合理的界定。

其基本框架是:中央政府的职责范围是提供全国性公共服务;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责范围是提供地方性公共服务;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共有职责范围是提供跨区域性公共服务。

二、创建与强化公共服务相适应的财政体系提供公共服务需要有相应的财力支撑,财政支出就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

可以说,财政支出结构是衡量政府公共服务情况的最量化、最客观的指标。

政府提供了什么服务,提供了多少服务,都将在财政支出结构上有所体现。

从实际情况看,目前各级财政对公共服务的投入不足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尚未形成与强化公共服务相匹配的财政体系,需要加快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建立适应公共服务要求的财政体系。

第一,按照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使财政从市场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退出,增加各级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支出比重,使政府支出主要用于提供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基本公共服务。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服务型政府建设探析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服务型政府建设探析
第 1 8卷 第 3期
Vo1 8 No 3 .1 .
北京电子科 技学院学报
Ju a o e i l t nnS i c n ehooyIstt or l f in Er r i c nea dT cnl tue n B jg co e g ni
21 0 0年 9月
P o e o h u l a i n o sc P b i e vc n h r b n t e Eq ai t fBa i u l S r ie a d t e z o c Co sr c i n o e v c n t u t fS r ie—o in e v r m e t o re t d Go e n n
jsc , opo t sca hr o y s bi igtecn et f ev e— r ne oe m n,t igtesp l ut e t rmo oi am n .E t lhn o cp r c o e t gvr e t a n u py i e l a s h os i i d n k h
PAN G an Ju
பைடு நூலகம்
(D p r n f cn m c ,G a gi nvri f iac n eat t oo is u nx i syo n n ea d me o E U e t F
E o o c , ann u n x 5 0 0 , . C ia cnmi N n igG agi 30 3 P R. hn ) s
o u l e ie s a b s u cin o o e fp b i s r c sa a i f n t f v mme t n u t g mo e f a ca e o r e n p b i e vc sa e c v c o g n .a d p t n r n n i r s u c s i u l s r ie 】 i i l c f h e o b i n e vc t e k y t ul i g a s r i e—o e td g v r me t d i r ne o e n n. Ke wo d :s ca p r n f r t n;g v r me t r n fr a in;s r ie—o e td g v mme t a i p b i y r s o i t e ta s ma i l y o o o e n na ta so l m t o e vc i r ne o e n ;b s u l c c

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加强公共服务的途径

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加强公共服务的途径

摘要农村公共服务是一个十分新鲜而又非常重要的课题。

研究农村公共服务,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对于农村的农村的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的稳定都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的公共服务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现象,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城乡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公共安全和社会保障等方面。

采取切实手段强化乡镇政府服务职能,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已刻不容缓。

文章以公共服务和服务型政府为逻辑起点,细致地分析了农村公共服务的特点、供给方式以及乡镇政府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相关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基本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文章通过对清水桥乡镇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发现农村公共服务不高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一)乡镇政府公共服务意识不强。

服务意识的淡薄必然导致对农民公共服务需求的漠视。

服务意识不强的具体表现有:公共服务理念滞后,角色意识错位,家长作风等。

(二)公共服务职能薄弱。

公共服务职能薄弱是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的直接原因。

职能薄弱的表现有:投入不足,供给不足,效率不高,质量不高等。

(三)政府公共服务体制滞后。

政府服务体制的滞后影响了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

政府服务体制的滞后主要体现是行政空间的限制,体制滞后和职能配置不科学。

(四)乡府工作人员素质偏低。

乡府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影响了公共服务方式的选择。

(五)农民缺乏参与热情。

这主要体现在农民参与热情不足、信任程度低和文化事业落后。

在深入分析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原因的基础上,文章认为要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树立公众导向的服务理念,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建立公共决策模式,创新服务模式和实施公共财政。

关键词:乡镇政府;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政府AbstractRural public services is a very fresh and very important issue. Researching on public services in rural areas and upgrading public services in rural areas of the level of supply in rural areas for rural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stability of the entire country of great importance. At present, the public service there were serious imbalances, the difference mainly in urban and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public health, public culture, public safety and social security. Take effective means to strengthen the functions of township government services, public services in rural areas to raise the level of supply is no time to lose.The article in the public service and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as a logical starting point for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services in rural and township government and the way the supply of building a public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of the relevant theories, and here'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township government in public service Problems and these problems are the basic reasons.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investigation, we found that the township government is not strong sense of public service, public service functions of the weak government's public service system lags behind, township government staff quality on the low side, the township government building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is the lack of farmer participation in the existing public services in rural areas.At the same time, in our view, to establish public-oriented service concept, clearly define the role of governmen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ivil servants, the establishment of public decision- making model, innovative service delivery and implementation of public finance will help improve public services in rural areas.Key words: Township government;Public service;Government public service湘潭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服务型政府论文

服务型政府论文

浅谈构建服务型政府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序论: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体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

要站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步伐的逐步加快,政府服务体系已成为全世界关注及研究的焦点。

近年来我国在全国范围内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大力构建服务型政府,但是目前在观念、规章制度、管理体制、效率等方面都存在着有多问题,本文从治理理念、民主参与、制度建设、管理模式、角色转变等方面阐述了应对措施。

推进政府转型,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服务型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政府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字:服务型政府,存在问题,应对措施经济全球化进程步伐的逐步加快,政府服务体系已成为全世界关注及研究的焦点。

近年来我国在全国范围内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大力构建服务型政府,这是我国政府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是我国行政改革的目标选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正确步骤,也是顺应国际形势的重要举措。

一、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意义和必要性(一)服务型政府的概念从功能上讲,服务型政府就是要使政府由原来的控制者变成服务者,政府以控制管理为要务转变为以服务为目标,管理目标由经济领域转变为公共服务领域;从管理模式上讲服务型政府就是用有限管理社会的权利,对经济社会管理负有限责任,通过对市场主体提供公共服务等方式实现政府对市场主体的互动式管理的政府模式;从特征角度上讲服务型政府就是用全新的服务理念支撑,在服务中试自己充满生机和活力,不断追求发展和进步的政府,突出以民为本,以提高政府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为中心,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协调发展为目标,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公共服务为特征的政府管理体系;从理念和宗旨上讲,服务型政府就是在社会本位和公民本位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公民和社会服务为宗旨的政府。

吉林省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对策思考

吉林省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对策思考
改变了经济建设型政府的职能 ;服务型
全的有机整体时 ,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
功能才能充分发挥 出来。 3政府要优化 ()

树 立 公 共服 务 型政 府 理念
理念主张管理就是服务,政府的存
2 2 声 2o 年第 4 o6 期
政府将会大力促进市场经济的成熟 与发
经济发展环境 , 塑造本地竞争优势 。 加强
的原则和执行 、 监督 、 协调 的要 求 , 改革
和完善决策机制 , 提高决策 的科学化 、 民
主化水平 。同时,要 整合政府机构 ,压 “
平” 政府层级 , 构建综合化 、 扁平 化组织
保 障制 度 。
与群众利益 密切 相关 的重大决策事项 , 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 ,广泛征求社会各 界意见 ; 建立重大行政决策 听证制度 , 提 高行政 决策的群众参与度 ;完善行政决 策专家咨询制度 ,未经论证和未经专家 咨询不能决策 ; 强化行政 决策责任制 , 对 因违反决策程序给 国家和群众利益造成 重大损 失的,必须追究部门主要领导和 当事人的责任。
实践中掀起了政府改革或政府再造的热 潮 ,其最终 目标就是为了塑造服务型政
府。
府科学合理的政策导 向对一个地 区产业 结构调整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对 国家 需要重点发展 的基础产业 、 支柱产业 高 新技术产业 , 政府要积极加 以影响, 把政
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 的标准。
第四 , 树立有限政府的理念。 现代政 府是一个权力有限的政府 ,其权力范围 的最大边界是 以不损 害公 民合法权益为
第一 , 树立以民为本的理念。 政府要
确立公民驱动 、公 民取向的公 民第一主
义, 政府必须为人民服务 , 对人民负责。 第二 , 树立主权在民理念。 国家主权

公共财政视角下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进展、问题和对策

公共财政视角下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进展、问题和对策
余 芳梅 , 屈 维 意
【 摘 要】 文章从 公共 财政 的视 角研 究 了服 务型政 府 的建设 的进展 、 存在 的 问题和 对策 。由于政 府 的公
共财 政体 制 不 完善 、 公 共 财政 资 源不足 、 缺 乏科 学有 效 的监督 机制 等原 因导致公 共 财政 支 出结构 不合 理 、
失 ,城 乡收入 差 距 拉大 ,政府 官 员 日益 腐 败等 问
题, 这 些 都逼 迫 我 国政府 进 行 根本 变 革 , 把 自己 的
从 表 l可 以看 出 2 O 0 7年 到 2 0 1 1 年, 我 国的教
育支出由 2 0 0 7年 7 1 2 2 . 3 2亿 元 , 上升到 2 0 1 1 年 的
刺 激 需求 、 提振信心 , 更 可 以改 善 劳 动 力 市 场 , 推
动 经 济 改 革 进 程 。 据 了解 , 中 国 总 工 会 先 后 对
( 区、 市) 最低工资 , 且年调整幅度多在 2 0 %1 ) . 2 _ 1 2 。
表 2 社 会 保 障支 出状 况
数据 来 源 : 中 国统 计年 鉴 社 会 保 障作 为 为 第 二大 类 支 出 ,社 会 保 障 支 1 8 8 0个 ( 主要 原 因是实 施 乡村一 体 化管 理 后村 卫 生 室合 并 ) , 专 业公 共 卫 生机 构 增 加 2 8 4个 。在 医 院方 面 ,全 国共 有公 立 医院 1 3 4 2 0个 ,民 营 医院 1 0 5 9 4个 。 与2 0 1 2年 7月底 比较 . 公立 医 院减少2 0 个, 民营医 院增 加 1 3 6 9个 。在 基层 医疗 卫 生 机 构
分 配 的不公 、 地 方财政 支 出管理 混乱 等 问题 ; 应 通过 实施 导向性 政 策 , 使 公 民享有优 质 高效 的公 共 服 务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政府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问题分析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和方向,也是地方政府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必然选择。从日前我国地方政府在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方面的现状看,应把改革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支持民间组织发展等方面作为建设地方政府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思路。

标签:地方政府;公共服务 地方政府是与中央政府相对应的术语,代表中央政府对地方实施管理。地方政府是一个国家结构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国家只有一个中央政府,却有多个地方政府,当今世界绝大部分国家都在国内设有不同层级和不同类型的地方政府。〔1〕地方政府能否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不仅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公共行政的效能。

一、地方政府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现状分析 近来,我国理论界与学术界对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问题展开了积极的探讨与争鸣,形成许多共识与创新。与此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纷纷顺应时代潮流和政府转型的浪潮,开始积极投身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实践中。我国地方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改革实践,大体上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入世之后广泛兴起,在2003年提出新的发展观后全面铺开。〔2〕在中央政府的宏观指导、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以及学术界的大力支持倡导下,我国地方政府构建服务型政府从理论到实践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这为构建公共服务型地方政府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地方政府的改革实践为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我国地方政府探索服务型政府是伴随经济体制改革过程而进行的,这既是出于对环境的刺激回应,也是地方政府自主发展的需要,更是地方政府为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的自觉过程。正是在上述动因下,地方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提出了“服务行政”和建设“服务型政府”概念。入世后,地方政府为迎接入世挑战,开始自觉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这一阶段服务政府建设主要是围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实行国民待遇、完善投资软环境等展开。十六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公共服务型地方政府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各级地方政府特别是省政府纷纷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施政目标。这一阶段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心是强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3〕正是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对服务型政府的积极探索,使得我国地方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表现出了清晰的发展轨迹,这为我国地方政府进一步建设服务型政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和水平有所提高 政府是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相对于中央政府而言,地方政府更了解和掌握本地方民众的实际需求和具体偏好,从这个意义上讲,地方政府比 中央政府能更有效、更直接地为本地公众提供公共服务,服务质量和水平以及服务效率也要比中央政府高。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地方政府从本地实践出发,努力提供适合本地方公众客观需求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增加了公共产品的数量,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水平,初步形成了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农村公共服务等全方位公共服务体系,公共服务总量有较大的增长,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得到加强。同时,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水平也不断提升,反映公共服务水平的各种指标都有所提升,许多重要指标超过了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和世界平均水平,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三)地方政府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体制 公共服务体制是指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和社会组织以及公民积极参与、以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为主要任务、以全体社会成员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基本目标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公共服务体制的建设主体是地方政府,这与地方政府公共职能的定位高度相关。地方政府如果不能充分体现民意,顺利进行职能转变,则公共服务体制很难建立和完善,为公众服务的积极性很可能为地方政府的自利性所左右。因此,各级地方政府一项很重要的职能就是根据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依照受益范围的区别提供地方公共产品。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基础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各级地方政府的财力都大大加强,就地方性公共产品而言,应该说具备了为广大群众提供比以前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的能力。但是,地方政府在实际运行中,公共服务的供给发生了缺位和一定程度的扭曲。就公共服务体制建设而言,迫切需要政府转型,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使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形成良好的压力和动力机制。

二、地方政府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思路 在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地方各级政府的核心职能。目前我国建设公共服务型地方政府,要形成政府、市场与民间组织的三维共治结构,建立地方政府与公众的双向互动机制。

(一)改革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地方公共财政体制 地方公共财政体制是地方政府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关键。地方公共财政是国家财政的组成部分,是地方政府为了满足本辖区内的社会公共需要所从事的经济活动或经济行为,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生产和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及为生产和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而筹集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两个方面。〔4〕从财政角度来讲,地方财政收入不是目的,支出才是目的,地方财政支出最能体现财政的职能。所以衡量一个政府是不是服务型政府,不仅要看取得收入的来源和途径,更要看这些钱用到什么地方去了,是否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如果还像过去那样,把有限资金的大部分花在干预企业经济活动和投入一般竞争性经济建设项目,就根本谈不上政府职能转变的问题。〔5〕

当前我国地方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同中央财政一样,都是将财政资金过多地 运用在投资国有企业或国有资产上,过多地投资于基础领域和竞争性行业,而忽视了就业、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方面的投入。〔6〕导致地方政府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应方面还存在很大缺口,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所需要的财政资金没有配置到位。这就要求地方公共财政在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将尽可能多的资源投入到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上来,把更多的公共资源用于社会公共需要的领域。加快调整和优化政府公共服务结构,增加政府公共服务支出,重点是不断增加社会性公共服务支出;建立公共收入制度,逐步提高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7〕同时调整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大力压缩非公共性的财政支出,坚决杜绝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不大的项目支出,从那些不属于社会公共需要的领域抽身,加大在社会公共需要的领域的投入,将地方财政支出的重点转向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逐步把经济建设型财政转变为公共服务型财政。

(二)提升服务水平,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共服务人才队伍 强化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切实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体制改革是关键,队伍建设是保障。没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共服务人才队伍,地方政府就很难较好地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公共服务人才队伍的素质能力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公共服务职业意识不强、公共服务的专业能力不高、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薄弱等方面仍不尽如人意。为提高公共服务人员的素质能力,必须要按照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深入调查了解公共服务领域人力资源的基本状况,研究制定公共服务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将公共服务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到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规划当中,不断改进教育培训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进行分类、分级培训,切实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共服务人才队伍,才能为各级政府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提供强有力的智力资源和人才支撑。〔8〕

(三)积极支持民间组织发展,充分调动公民积极参与,形成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的互动机制

无论什么形态的政府,履行其内在职能是保证政府存续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的根本。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职能主要围绕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展开。但公共服务并不代表就是政府服务,要区分服务的政府属性与非政府属性,公共服务主体应当是多元的,要遵循先市场——社会组织——政府的逻辑原则。地方政府的服务功能主要是提供核心公共产品、提供市场服务和社会服务的制度平台与公平竞争的发展空间。即使应当由地方政府直接提供的服务,也应把公共服务的供给者与具体的生产、经营、管理者分开,实现服务产品不同环节由不同主体承担。从这个意义上讲,地方政府政府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不仅取决于政府提供了什么性质的服务,而且还取决于这种服务是否真正惠及了服务对象,同时也决定了地方政府不是公共服务提供的唯一者或直接的供给人,这就要求各级地方政府积极规划、组织和引导公共服务的供给,且在多样性、灵活性以及数量、质量和机会上都能够使服务对象得到相当水准的满足。因此,公共服务的关键不是谁提供了服务,而是谁以何种方式能够确保服务供给的有效和有益。在这一逻辑前提下,政府可以借助于市场和社会的力量,联合供给服务,满足社会需求。 现代社会是参与型社会,必须努力培养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意识。只有通过公民的积极参与才能真正形成政府与公民的双向互动。同时,公民积极参与的过程也是一个公民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过程。这将有助于改变公民的精神面貌,养成良好习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不仅要求政府对公民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也要求公民对社会尽其义务。最终形成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双向互动机制,共同促进公共服务型地方政府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黄顺康.论地方政府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J〕.理论月刊,2005,(5):66-68.

〔2〕李军鹏.公共服务型政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43. 〔3〕李军鹏.公共服务型政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43-246. 〔4〕沈荣华.中国地方政府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9):235.236.

〔5〕姚大金.公共服务型政府和公共财政体制〔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6):40-41.

〔6〕何颖.加快政府转型,塑公共服务型政府〔J〕.技术与市场,2005,(3):41.

〔7〕于健慧.关于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几点思考〔J〕.北方经贸,2005,(8):12.

〔8〕薄贵利.完善公共服务: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和重点〔J〕.新视野,2004,(5):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