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术后对中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合集下载

全身麻醉的不同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全身麻醉的不同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a f t e r t h e o p e r a t i o n . Re c o r d t h e o p e r a t i o n t i me ,a n e s he t s i a t i me ,p o s t o p e r a i t v e e y e o p e n i n g t i m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nd a e x t u b a t i o n
郭 媛媛
【 摘要 】 目的 研究探讨不 同麻醉方式对老 年患者术 后认知 功能 障碍 的影 响。方法 以 7 2 例 老 年患者为研究 对象 , 随机平均分为三组。A组术 中给予瑞芬太尼、 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 , B组给予七 氟烷
吸人麻 醉 , C组给予异氟烷 吸入 麻醉 , 术 中根据患者的脑电双频指数监 测值 调整用药 量 , 术后进行持续 镇
痛 。记 录三组患者 的手术时 间、 麻 醉时 间、 术后 睁眼时 间及 拔管 时间。 比较三组 患者 手术前 、 后 各时 间
点( 1 、 3 、 6 、 2 4 h ) 的认知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三组 患者手术 时间、 麻 醉时 间对 比差 异无统计 学意义 ( P
> 0 . 0 5 ) 。B组和 C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 、 拔管 时间均明显长 于 A组 ( P< 0 . 0 5 ) 。三组 患者术后 1 h简
n i t i v e d y s f u n c t i o n i n t h e e l d e r l y p a t i e n t s . Me ho t d s I n 7 2 c a s e s o f e l d e r l y p a t i e n t s a s he t r e s e a r c h o b j e c t , r a n -

全麻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分析

全麻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分析

“ O D影 响 因素 调 查 问卷 ” 内容 包 括年 龄 、 别 、 PC , 性 文化 程 度 、 高、 重 、 身 体 各种慢性 病合 并情况 ( 括 呼吸、 包 消化 、 泌尿 和循 环系统等 )吸烟情况 、 、 手术中发生并 发症数 和平 均手术 时间 , 体质量指数 ( MI按 体质 量/ 高 k / 2计 算 , B ) 身 (gm ) 调查 问卷在出院前完成 。 12 3 统计学方法 .. 使用 S S 0 0分析软件 对收集 到 的 P S1 . 数 据进行处理 , 量资料以 ( ) 计 ± 表示 , 采用 t 检验 , 计数 资 料 以百分 ( 比表示 , %) 采用 检 验 , P<0 0 表差别 有统 .5代
手术 、 急诊 手术 和腹 部手 术后 的 中老年 患者 , 别是 接受全 特 身麻醉方 式 , 临床表 现为精 神错乱 、 虑 、 格改 变、 忆受 焦 人 记 损 。这种 认 知 功 能 、 立 能 力 及 技 巧 的变 化 , 为 术 后 独 称 P C 一般 可持续 数月或数年 , 至发生永 久性认知 功能障 O D, 甚
后 , 别是 全麻术后 出现 的中枢神 经系统 并发 症 , 特 常见 于大
术 的安全性 , 但术后 P C O D发 生仍不 少见 , 发病原 因及 影 其
响因素引起 了麻醉科室 医务人员 的广 泛重视 。因此 , 调查 和
了解接受全身麻 醉手术 患者发生 P C O D危 险 因素较 为重要 ,
例( 对照组) O D组 的平均年龄 、 。P C 平均慢性病合并数 、 平均吸烟指数 、 平均术 中并发症数和平 均手术 时间均明显高于对 照组 , 而后 者中平均
文化程度明显低于前者( P均 <O0 ~ .1。结论 : 手术患者术后 P C .5 00 ) 全麻 O D与年龄 、 合并慢性病 、 吸烟、 文化程度以及术中并发症 数、 手术 时

麻醉方式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麻醉方式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手术结束 之后 , 需进行 白控镇痛 , 向1 0 0 m L的生 理盐水 中加入
髓 内钉 内 固定 , 8例需进行 人工股骨头 的置换 , 6例属于 股骨颈
骨折 : ②观察 2组 : 共有 2 5例病人 , 其中有 1 1例女性和 1 4位 男 性. 他们 的年龄在 6 3 ~ 7 5岁 的范 围间 . 年龄平 均为 6 9 . 2岁 , 有 8 例患高血压 . 7例患糖 尿病 , 1 0例需进行股 骨近端的髓 内钉 内同 定. 7例需进行人工股骨头的置换 , 8例属 于股 骨颈骨折 。该研 究
静脉微量泵 以持续输 注的方式 , 联合气管导管实现复合麻 醉 , 所
用 的药物是 异氟醚 ( 2 %) 与丙泊 酚( 2 m g / k g) ; ③手 术结束之后 :
进行皮下 自控镇 痛 , 给予病人 0 . 0 0 2 %浓度的芬太 尼, 开始时计量 是 2 m L ,以 1 . 5 m L / h的方式持续给药, 1 . 5 m L / 次, 把 时间控 制在 1 0m i n . 连用 4 8 h的镇痛 。 1 . 2 2 观察 2组的麻醉操作 该组患者 使用的是单侧 腰一 硬联合 麻 醉的方式 . 按照病 人的具体病情来确定科学 的体位 , 需配 3 mL 的轻 比重 液 ( 主要包括 1 m L的蒸馏 水与 2 m L浓度为 0 . 7 5 %的 罗哌卡 因) ; 还需要配 3 mL的重 比重液 ( 所需 药物 主要有 1 m L 浓度为 1 0 %的 G S和 2 m L浓度 为 0 . 7 5 %的罗哌卡 因) ; 在 1 5 s 之
间所收治的 5 0例病人 的病例 , 这些病人 的年龄都超过 了 6 0岁 且
都属 于股骨 手术病人 .该研究 的主要 内容 是他们 的手术方式 及 病人术后认 知的能力问题 , 现做如下总结。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2 组患者手术 各监测项 目 础值和 基
手术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组患者术后 17d 2 、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 MS ) M E 评分均较术前 明显下降 , 术后 7d 较术后 1 d
明显升高 , 硬膜外组术后 17dMMS 、 E评分均显著高于全麻组 。2组术后 7d认知功能障碍 ( O D) P C 发生率均低于术后 1d 硬 ,
b t ru s r n t tt t a ys nf a t Th n na sa s x miain( ohgo p e o ai i l g icn . emii we s s c l i i metl tt a n t ue o MMS soe n E) cr i
oto e i p t nsno r optl r n o y i d dit e ea a etei go p( =6 ) n rh p dc ai t i u s i e a dml dv e ogn rl n s s ru e h a we r i n h a 8 ad
老年 骨科 患者经过全麻 和硬膜外麻醉 后均有
文章编号 :17 6 2—2 5 (0 2 1 —0 1 3 3 2 1 ) 3 18一O 3
Ef e t f d f e e ne t tc t c ni e f c s o if r nta s he i e h qu s
f r p s o e a i e c g ii e f n to n o o t p r tv o n tv u c i n i e d r y o t o e c p te t l e l r h p di a i n s
g o pwee sg i c n l ih rt a h s n t e g n r la e t ei ru r u r inf a t hg e h n to e i h e ea n sh sa go p.Th n ie c ae o i y e icd n er t f

接受全麻会影响寿命?

接受全麻会影响寿命?

接受全麻会影响寿命?全麻,称为全身麻醉,是现代麻醉中最重要的麻醉方法。

全身麻醉是指患者通过静脉注射或吸入呼吸道进入血流并最终到达大脑的情况,这会暂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患者失去意识,没有疼痛感。

临床表现为患者的意识消失,所有身体疼痛消失并遗忘,各种反射被抑制。

同时,使用辅助麻醉剂,如肌肉松弛剂,可以放松骨骼肌,使外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可以轻松操作。

因为人们对全身麻醉的了解还不够,很多人认为全身麻醉或多或少会对人体产生影响,甚至认为全身麻醉会缩短人的寿命。

那么我们会接受全身麻醉真的会缩短寿命吗?作者将在本文中为您提供详细的答案。

一、关于全麻麻醉是手术治疗的重要环节,就临床而言,麻醉主要的运用方式大致可分为全身麻醉、局部麻醉以及椎管内麻醉,这些麻醉方式均有着显著的运用价值,且在不同的手术治疗中具有各自的独特优势。

近年来,麻醉的安全性问题日渐受到重视,尤其是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又被称为全麻。

该麻醉方式是将麻醉药从患者的呼吸道吸入,或是通过肌肉注射或是静脉注射的方式来对中枢神经系统实现短暂的抑制,多以患者的神志消失、存在反射抑制现象、全身痛觉消失等为其临床主要表现。

全身麻醉能够对患者的中枢神经起到抑制的效果,但抑制的程度通常受到患者血液内药物的浓度影响,是可被调节和控制的。

此外,全身麻醉所造成的抑制效果是具有可逆性的,当患者体内的药物从患者体内排出或是代谢后,患者将会恢复神志和各项反射功能。

目前临床采用的全身麻醉药物通常有3种,第一种为吸入性麻醉药物,如氟烷等;第二种为静脉麻醉药物,如阿片类(吗啡、芬太尼等)等;第三种是肌肉松弛类药物,如去极化肌松药琥珀胆碱等。

这些药物的运用均经过诸多临床运用实践证实了其麻醉效果,且不会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患者在接受全身麻醉时,依据实际的麻醉需求可将麻醉方式分为吸入麻醉、静脉麻醉以及复合麻醉。

吸入麻醉方式主要是指采用麻醉机,将挥发性麻醉药、麻醉气体向患者呼吸道系统进行供给,让其被血液吸收,从而对中枢神经起到抑制的方式,目前吸入麻醉已成为临床实施全身麻醉运用的主要方式。

颈动脉粥样硬化对老年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颈动脉粥样硬化对老年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颈动脉粥样硬化对老年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李世梅;尹坚【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arotid artery arteriosclerosis (CAA) on the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 of elder patients after general anesthesia.Methods A total 48 elder patients with CAA were assigned as study group and 56 non-CAA elder patients as control group.All these patients accepted a unified standard anesthetic protocol by two high qualification Anesthetists.MMSE score was evaluated:24 h before surgery and 24,72 h,1,4 and 12 W after surgery.Results 24 h after surgery the MMSE score decrease in both groups (P < 0.05).The mean MMSE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at all the time point postsurgery(P <0.05).There were 12 patients with POCD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only 5 patients were detect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24 h after surgery (P < 0.05).After 12 W follow up study,the MMSE score restored to the level of pre-surgery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whil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MMSE score still lower than the level of pre-surgery (P < 0.05).After 12 W follow up study six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still with POCD while only one patient with POCD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Conclusions The elder patients with CAA may be more easier to develop to POCD when accept general anesthesia,thus it is important to explore anesthesia protocol which has a less effect on the cognitive function for these patients.%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对老年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全身麻醉手术并经由颈动脉超声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患者48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进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患者56例为对照组,分别在术前24 h,术后24、72 h,1、4、12周对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术后24 h两组的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并且观察组较对照组MMSE评分更低(P<0.05);在认知功能障碍方面术后24 h观察组有12例而对照组有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72 h,1、4、12周两组的MMSE评分较术后24 h有所上升,但是两组之间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比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在术后72h MMSE评分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仅有1例患者MMSE水平随访到12周仍低于正常;而在观察组随访至12周,平均MMSE水平仍未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且有6例患者仍有认知功能障碍.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患者在接受全身麻醉手术后更易造成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因此要积极的筛查此类患者并探索更好的对认知功能影响更小的麻醉方式.【期刊名称】《安徽医药》【年(卷),期】2017(021)010【总页数】4页(P1826-1829)【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全身麻醉;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作者】李世梅;尹坚【作者单位】昆明市西山区人民医院麻醉科,云南昆明650100;昆明市西山区人民医院外科,云南昆明650100【正文语种】中文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老年患者术后尤其是全身麻醉术后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可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人格改变,记忆力减退,有些患者短期内认知功能障碍可能恢复而一部分患者认知功能长期不能恢复,严重可能导致痴呆的发生,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

电针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

电针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
师 学会 ( A S A ) 分 级 I~ I I I 级 、择期 在全 身麻 醉 下行腹腔镜胆 囊切除术的老 年 患者 7 0例 , 随机 分为 全身麻 醉 组 ( 对 照组) 和全 身麻 醉加 电针 组 ( 针 刺组 ) , 每组 3 5例 。针 刺 组 在 全 身 麻 醉 复 苏 后 及 术 后 连 续 7 d予 以 电针 百 会 、 内 关 穴 , 对 照 组
・1 3 2・
S h a n g h a i J Ac u- mox , Fe b 2 0 1 5 . V_ 0 l 3 4 . No 2
文章编号 : 1 0 0 5 - 0 9 5 7( 2 0 1 5 ) 0 2 — 0 1 3 2 — 0 2
0 . 0 5 ) 。术 后 第 1 、3天 , 针刺组 M M S E评 分与 对 照 组 相 比有 显著 改 善 ( 尸 <0 . 0 5 ) , 且P O C D的 发 生 率 显 著 低 于对 照 组 。 术后 第 7 天, 两 组 患者  ̄ / I S E评 分 均恢 复 至 术前 水平 , 两组问 咖S E评 分 与 P O C D发 生率 无 显 著差 异 ( P >O . 0 5 ) 。 结论 术 后予 电针 百会 、
临床 研 究 ・
电针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
张陈麟, 朱玲丽, 严栋 ( 上海 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上海 2 0 0 0 3 2 )
【 摘要】 目的 观察 电针 百会 、内关穴 对老 年 患 疗效 。方法 选择 美 国麻醉 医
D O I : 1 0 . 1 3 4 6 0 / j . i s s r 1 . 1 0 0 5 — 0 9 5 7 . 2 0 1 5 . 0 2 . 0 1 3 2

不同全身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不同全身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1 8 . 2 ) m m, V A S — M 2 4 h为( 2 6 . 2± 1 7 . 2 ) m l T l , 4 8 h为( 4 2 . 3± 2 0 . 2 ) l n i T l , 两组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 两组 患
者术前简 易智力状 态检测评 分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P> 0 . o 5 ) , 术后第 1 、 5 天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结 论 老年人全身麻 醉后 P O C D是老年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 与吸入麻 醉的药物有很 大的关系。
术后 进 行 简 易智 力状 态检 测 评 分 。 结 果 低 B I S组 V A S R 2 4 h为( 1 9 . 2±1 3 . 2) mm, 4 8 h为 ( 3 2 . 5±1 9 . 5 ) m m.
V A S — M 2 4 h为( 2 8 . 1 ±1 7 . 6 ) l l l m, 4 8 h为( 4 4 . 4± 2 0 . 3 ) i n l n , 高B I S组 V A S . R 2 4 h为( 1 8 . 3±1 4 . 1 ) I n l n , 4 8 h为( 3 0 . 3±
数, 发现存在 P O C D的迹象应积极对症 治疗 。
参 考 文 献
[ 1 ] S t a u d e n ma y e r K L , Ma i e r R V, J e l a c i c S , e t a 1 . H y p e r t o n i c s a l i n e m o d u — l a t e s i n n a t e i m mu n i t y i n a mo d e l o f s y s t e m i c i n f l a mma t i o n [ J ] . S h o c k , 2 0 0 6 , 2 4 ( 5 ) : 4 5 9 - 4 6 3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身麻醉术后对中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研究全身麻醉术后对中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2014年4月行全麻结肠术59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术前、术后0.5、1、3、7d的MMSE评分及PCOD的发生情况。

结果术后0.5、1、3d的MMSE評分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显著(P<0.01),术后7d时与麻醉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同时术后7d PCOD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术后0.5、1、3d(P<0.05)。

结论对于中老年行全身麻醉术患者来说,早期存在较高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可逐渐减轻,但仍需给予临床重视。

标签:中老年;全麻术;MMSE;PCOD
全身麻醉术容易引起认知功能障碍(PCOD),是全麻术常见中枢系统的并发症,以意识、定向、认知、睡眠及思维记忆等方面紊乱为主要表现,一般发生于术后1~15d,甚至更久,特别是在中老年群体中的发生率较高,这可能与社会逐渐老龄化,体质较弱等原因相关。

该类并发症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中已有大量报道,而在非心脏外科术中的发生情况报道较少[1-2]。

本次研究对我院在2010年2月~2014年4月行结肠术59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结肠术中老年患者59例,其中ASA评分:I级39例、II级20例;男36例、女23例;年龄为50~72岁,平均(61.56±
2.87)岁。

纳入标准:术前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其认知功能未出现明显的异常;排除标准:心、肝、肾、肺等重要脏器出现功能不全者,患有精神和神经疾病或者病史者。

1.2方法所有患者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给予1.5~
2.0mg/kg异丙酚、2μg/kg 芬太尼、0.1mg/kg维库溴铵进行静脉诱导,选取百斯(Focus型)麻醉机进行机械通气,为气动电控的间歇正压通气方式,使ETCO2维持在4.0~5.33KPa,并依据血气分析的结果对通气指标进行调整。

术中的麻醉维持方法为:吸入1.0%~2.0%的异氟醚,依据监测结果追加适量的异氟醚。

术后麻醉方式:常规给予新斯的明和阿托品,剂量分别为0.04mg/kg、0.02mg/kg。

确认拔管时间:从异氟醚停止吸入至气管导管拔除;苏醒时间:从异氟醚停止吸入拔管至患者可听从口头指令进行睁眼、握手、说出自己姓名等相关信息。

术后镇痛方法:微量罗哌卡因(0.12%)和3~4μg/ml,止痛泵输注,给药速度为2ml/h,PCAO为0.5ml,间隔为15min/次。

1.3评价指标及标准在麻醉前、术后0.5、1、3、7d分别行MMSE(简易的智力状态检查评分),其中低于18分为重度的认知障碍;19~23分为中度认知障碍;24~27分为轻度认知障碍,28~30分无认知障碍。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8.0进行处理,计量数据用(x±s)来表示,采用组间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59例患者在术后0.5、1、3d的MMSE评分与麻醉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待到术后7d时,MMSE评分与麻醉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同时PCOD的发生率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下降,尤其第7d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术后0.5、1、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但仍有25.42%患者认知功能处于紊乱状态,即至少2项简易智力检测低于常人基础值80%以上,见表2。

3 讨论
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COD)主要表现为记忆力、语言理解力、精神集中力、社会适应力等下降,导致病死率不断增加、康复速度延迟、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增加,严重者可导致永久性的认知功能障碍从而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特别是近年来中老年患者接受全麻手术逐年升高,由于生理功能下降,伴有较多慢性基础疾病,,导致手术和麻醉风险增加,从而使得PCOD发生率不断上升,逐渐成为临床研究重点。

目前临床上对其进行评估的主要评量表为MMSE,可准确判断患者的认知功能状态。

临床研究显示异氟醚吸入和POCD之间存在密切内在联系。

因为异氟醚可激活GABAA受体,对NMDA、神经元烟碱等受体进行抑制,从而影响学习记忆及认知功能。

另外研究[5]认为PCOD的产生与手术类型、年龄、血压波动、麻醉深度等因素相关,但是尚无明确定论。

本次研究对行结肠术患者进行研究,发现术后0.5、1、3d的MMSE评分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显著(P<0.01),术后7d时与麻醉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同时术后7dPCOD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术后0.5、1、3d(P<0.05)。

综上所述,对于中老年患者来说,行全身麻醉术早期存在较高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虽然可逐渐减轻,但仍需给予临床重视。

参考文献:
[1]徐柏明. 异丙酚和异氟醚全身麻醉对老年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 海峡药学,2012,24(9):120-121.
[2]周辉,李静.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对老年人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J]. 吉林医学,2010,31(22):3634-3636.
[3]汪飞翔,严敏.不同全身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浙江医学,2010,32(3):36.编辑/哈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