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全碑》集字欣赏及剖析
《曹全碑》

《曹全碑》原文
• 君讳全,字景完,敦煌效谷人也,其先盖周之胄,武王秉乾之机,翦伐殷商,既定尔勋,福禄攸同,封弟 叔振铎於 曹国,因氏焉,秦汉之际,曹参夹辅王室,世宗廓土斥竟,子孙迁於雍州之郊,分止右扶风,或在安定,或处武都 ,或居陇西,或家敦煌,枝分叶布,所在为雄,君高祖父敏,举孝廉,武威长史,巴郡朐忍令,张掖居延都尉,曾 祖父述,孝廉,谒者,金城长史,夏阳令,蜀郡西部都尉,祖父凤,孝廉,张掖属国都尉丞,右扶风隃糜侯相,金 城西部都尉,北地太守,父琫,少贯名州郡,不幸早世,是以位不副德,君童龀好学,甄极瑟纬,无文不综,贤孝 之性,根生於心,收养季祖母,供事继母,先意承志,存亡之敬,礼无遗阙,是以乡人为之谚曰:重亲致欢曹景完 ,易世载德,不陨其名,及其从攻,清拟夷齐,直慕史鱼,历郡右职,上计掾史,仍辟凉州,常为治中,别驾,纪 纲万里,朱紫不谬,出典诸郡,弹枉纠邪,贪暴洗心,同僚服德,远近惮威,建宁二年,举孝廉,除郎中,拜西域 戊部司马,时疏勒国王和德,弑父篡位,不供职贡,君兴师征讨,有率脓之 仁,分醪之惠,攻城野战,谋若涌泉, 威牟诸贲,和德面缚归死,还师振旅,诸国礼遗,且二百万,悉以簿官,迁右夫风槐里令,遭同产弟忧弃官,续遇 禁网,潜隐家巷七年,光和六年,复举孝廉,七年三月,除郎中,拜酒泉禄福长,訞贼张角,起兵幽冀,兖豫荆杨 ,同时并动,而县民郭家等,复造逆乱,燔烧城寺,万民骚扰,人褱不安,三郡告急,羽檄仍至,於时圣主谘诹, 群僚咸曰:君哉,转拜郃阳令,收合馀烬,芟夷残逆,绝其本根,遂访故老商量,俊艾王敞、王毕等,恤民之要, 存慰高年,抚育鳏寡,以家钱籴米粟,赐癃盲,大女桃婓等,合七首药神明膏,亲至离亭,部吏王宰、程横等,赋 与有疾者,咸蒙瘳悛,惠政之流,甚於置邮,百姓襁负,反者如云,辑治廧屋,市肆列陈,风雨时节,岁获丰年, 农夫织妇,百工戴恩,县前以河平元年,遭白茅谷水灾害,退於戊亥之间,兴造城郭,是後旧姓及修身之士,官位 不登,君乃闵缙绅之徒不济,开南寺门,承望华岳,乡明而治,庶使学者李儒、欒规、程寅等,各获人爵之报,廓 广听事官舍,廷曹郎合,升降揖让朝觐之阶,费不出民,役不干时,门下掾王敞,录事掾王毕,主簿王历,户曹掾 秦尚,功曹史王颛等,嘉慕奚斯,考甫之美,乃共刊石纪功,其辞曰:懿明後,德义章,贡王廷,徵鬼方,威布烈 ,安殊荒,还师旅,临槐里,感孔怀,赴丧纪,嗟逆贼,燔城市,特受命,理残圯,芟不臣,宁黔首,缮官寺,开 南门,阙嵯峨,望华山,乡明治,惠沾渥,吏乐政,民给足,君高升,极鼎足中平二年十月丙辰造
曹全碑的结构特点要紧表现为疏朗平整,伸展奔放,字

《曹全碑》的结构特点要紧表现为疏朗平整,伸展奔放,字形多取横势,间有长、方结体,横向开张流畅,纵向含蓄稳健,从而使结构显得雍容大度、飘逸多姿。
《曹全碑》结体之伸展、用笔之放纵、意态之醇美,表现了书家于动荡中求稳固,于自由中见奔放的艺术匠心和创作自信,使作品秀美当中存豪气。
该碑飘逸风格的独特个性与具体内涵,远非其他汉隶所能比拟。
在具体分析《曹全碑》的结构特色之前,咱们先谈谈临习该碑结构应注意的问题。
写好《曹全碑》的结构应做到“纵横占位力求准,呼应笔势应分明”。
“纵横占位”是指每一笔画所处位置和纵向和横向各占多少位置。
笔画所处位置不同,那么纵横各占的位置也不同。
吃准纵横占位和写好结构有直接的关系。
然后再理清各个笔画或部位之间的呼应关系,同时还必需看清笔势,并能在笔下表现出来。
依照此法来临《曹全碑》能够专门快把握多种用笔之方式,临习成效十分显著。
但此前第一要认真读帖,即观看字帖必然要细致,从每一笔到整个字的面貌都要熟记于心。
只有眼睛看得真切,观看细致入微,注意字帖中的点画结构安排,行笔提按、转折或方圆一一默记心中,才能更好地把握字体的风格,提高欣赏能力。
这是临帖的第一步。
第二,观看字要准。
正如王羲之所说:“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而下笔前要动头脑,用心思琢磨所写字的长短、斜正、粗细、转折、提按及其间架结构的安排,并牢记于心,下笔才能准确无误。
第三,运笔要稳。
即书写进程中行笔要稳当,力送笔端,下笔要做到胸有成竹。
这就要求临习者要下真功夫,有真本领。
只有反复地练习,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运用自如。
下面咱们来具体分析《曹全碑》的结构特点。
1.扁平伸展。
结构呈扁方形是汉隶的共性,这是由汉隶结字多取横势而决定的。
但《曹全碑》中有些字的结构之扁到了几乎不能再扁的境界,这是在其他汉碑中所罕有的。
如图一“共”字,两横上束下展,左右逸荡,上两竖与下两点紧束对应,更显中宫紧结,与中部一大波画造成对照。
曹全碑(附曹全碑全文及曹全碑隶书教程、二玄社曹全碑字帖)

曹全碑(附曹全碑全⽂及曹全碑⾪书教程、⼆⽞社曹全碑字帖)曹全碑(附曹全碑全⽂及曹全碑⾪书教程、⼆⽞社曹全碑字帖)曹全碑,曹全碑是启明初学⾪书时临习的第⼀本⾪书字帖,启明按:今天给⼤家介绍的是《46种经典书法⼊门碑帖》之曹全碑记得当时这本字帖还是堂姐送给我的⽣⽇礼物,第⼀次临完曹全碑就被爷爷夸奖了⼀番(你看,长辈对晚辈某种兴趣萌芽期的⿎励多么重要~),说我学得像,其实话说回来,曹全碑要摹其形很容易,因为曹全碑相⽐其他碑帖来说,笔画的规律相对简单,⽽且⽐较瘦,⽐较秀美,⽽很多初学者本⾝就会⾃然⽽然把笔画写得很细,所以说上⼿快,但是真正要得到曹全碑的神,曹全碑的全⽂等⽅⾯让您全⾮常难,但是这丝毫不妨碍它成为⾪书⼊门的经典范本。
今天这篇⽂章讲从曹全碑的字帖展⽰,曹全碑的全⽂曹全碑⾪书教程,希望对⼤家有帮助。
⽅位了解曹全碑,同时在⽂章末尾附上了纸质版和视频版的曹全碑⾪书教程曹全碑字帖(⼆⽞社⾼清字帖)这是⽇本⼆⽞社出版的曹全碑⾼清字帖,这⾥启明将⼤部分图⽚都上传上来了,有些图⽚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始终⽆法上传上来,如果⼤家有需要这个字帖的电⼦版,我可以发给⼤家,⼤家加我qq:282295839,添加好友时注明“新浪”即可。
曹全碑全⽂简体释⽂曹全碑碑阳君讳全,字景完,敦煌效榖⼈也,其先盖周之冑,武王秉乾之机,翦伐殷商,既定尔勋,福禄攸同,封弟叔振铎于曹国,因⽒焉。
秦汉之际,曹参夹辅王室,世宗廓⼟斥竟,⼦孙迁于雍州之郊,分⽌右扶风,或在安定,或处武都,或居陇西,或家敦煌,枝分叶布,所在为雄。
君⾼祖⽗敏,举孝廉,武威长史,巴郡朐忍令,张掖居延都尉。
曾祖⽗述,孝廉,谒者,⾦城长史,夏阳令,蜀郡西部都尉,祖⽗凤,孝廉,张掖属国都尉丞,右扶风隃糜侯相,⾦城西部都尉,北地太守,⽗琫,少贯名州郡,不幸早世,是以位不副德。
君童龀好学,甄极毖纬,⽆⽂不综,贤孝之性,根⽣于⼼。
收养季祖母,供事继母。
先意承志,存亡之敬,礼⽆遗阙。
中华碑帖精粹:曹全碑

目录分析
出版说明
曹全碑
作者介绍
这是《中华碑帖精粹:曹全碑》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精彩摘录
这是《中华碑帖精粹:曹全碑》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感谢观看
中华碑帖精粹:曹全碑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曹全碑
孙承泽 赵董清人
曹全碑
碑帖
字
郃阳县
中华
内容摘要
《曹全碑》,东汉灵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十月立于郃阳县(今陕西省合阳县)。明万历初年发掘于 郃阳县旧城,今存于西安碑林。碑高二百五十三厘米,宽一百二十三厘米,碑阳二十行,行四十五字。《曹全碑》 内容为颂扬时任郃阳县令曹全之功德,由县吏王敞等人集资镌立。《曹全碑》是汉隶代表作之一,以用笔秀丽多 姿、结体飘逸端稳、布局舒朗匀净而著称于世。杨守敬《平碑记》载:“分书之有《曹全》,犹真行之有赵董。” 清人孙承泽称赞其“字法遒秀,逸致翩翩”,为“汉书中的至宝”。
读书笔记
史学意义、书法价值双绝,文辞稍逊。 曹碑一妙在每字收尾处的一捺或一横,线划婀娜灵动,好似汉时美人窈窕之身姿。 好帖要时常读不停写,潜移默化地,就会入到你骨子里了,想写丑都难。 碑帖需常读,常读常新。 初学乍练,未得章法,看着好就学习一下,有待进一步提高,四个月算写了一遍,需要加强练习。 对于练字一事,我一直坚信,哪怕我没有天赋,只要勤奋刻苦,也能不输常人。 应是修字版,字迹清楚,天衣无缝。 是汉隶的代表作之一,以用笔秀丽多姿,结体飘逸端稳,布局疏朗匀净而著称于世,是“汉书中的至宝”初 学者可以选临。 曹全碑是汉隶代表作之一,以用笔秀丽多姿、结体飘逸端稳、布局舒朗匀净而著称于世。 看到曹全碑,有种莫名的亲近和熟悉。
曹全碑说明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该碑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品,在汉隶中此碑独树一帜,是保存汉代隶书字数较多的一通碑刻,字迹娟秀清丽,结体扁平匀称,舒展超逸,风致翩翩,笔画正行,长短兼备,与《乙瑛》、《礼器》同属秀逸类,但神采华丽秀美飞动,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态,实为汉隶中的奇葩。
它以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于世,因此历来为书家所重。
清万经评云:“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
孙承汉评其书云:“字法遒秀逸致,翩翩兴《礼器碑》前后辉映汉石中至宝也。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碑高253厘米,宽123厘米,隶书,字共20行,满行45字,有碑阴5列,篆额佚失无存。
东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十月,由王敞等人镌立,明万历初出土于陕西郃阳(今陕西合阳)莘里村,碑石高二百五十三厘米,宽一百二十三厘米,隶书,碑阳二十行,每行四十五字,碑阴五列,第一列一行,第二列二十六行。
第三列五行,第四列十七行,第五列四行。
在明代末年,相传碑石断裂,人们通常所见到的多是断裂后的拓本。
1956年移立陕西西安博物馆碑林。
该碑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品,在汉隶中此碑独树一帜,是保存汉代隶书字数较多的一通碑刻,字迹娟秀清丽,结体扁平匀称,舒展超逸,风致翩翩,笔画正行,长短兼备,与《乙瑛》、《礼器》同属秀逸类,但神采华丽秀美飞动,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态,实为汉隶中的奇葩。
它以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于世,因此历来为书家所重。
清万经评云:“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
孙承汉评其书云:“字法遒秀逸致,翩翩兴《礼器碑》前后辉映汉石中至宝也。
[汇品]清梁巘:学隶初临《曹全》易飘。
(《评书帖》)清朱履贞:惟《曹全碑》,明季始出土,于汉碑中最为完好,而未断者尤佳。
迩来击拓既久,字迹模糊,时人重加刻画,惟碑阴五十馀行,拓本既少,笔意俱存。
虽当时记名、记数之书,不及碑文之整饬,而萧散自适,别具风格,非后人所能仿佛于万一。
「曹全碑隶书集字」《白居易忆江南》

「曹全碑隶书集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江南,一直是中国人心中最柔软的一个角落。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自然风光;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的秀丽精致;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的繁华富庶;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的欢乐游冶……这里是一切最美风华的体现,是诸多优美文辞的缘起!
然而,说到最能表达对江南的眷恋,当属这首白居易的《忆江南》。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
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余年间,写下了《忆江南》三首,表达对江南的思念和向往。
每一首都是字短情长,写尽江南风姿!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那过去熟悉的风景依然历历在目。
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映照的一片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得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呢?
这笔下的江南风光,这字里行间的悠然神往,是不是明显又真挚?配上《曹全碑》的秀美生动,更是美上加美!。
曹全碑经典集字隶书书法作品《春江花月夜》

曹全碑经典集字隶书书法作品《春江花月夜》姓名 |王克文 | 日期:2020.06一、文档介绍。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因曹全字景完,所以又名《曹景完碑》。
《曹全碑》系东汉王敞等人为郃阳令曹全纪功颂德而立。
此碑立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十月。
碑阳20行,每行45字;碑阴题名33行,分5横列。
书体为隶书,全碑共1165字。
碑高253厘米,横宽123厘米。
此碑于明万历初在郃阳(今陕西合阳)莘里村出土,传碑石在明代末年断裂,人们通常所见到的多是断裂后的拓本。
现保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藏有明拓本。
《曹全碑》属东汉末隶书完全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它记载了东汉末年曹全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是研究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重要的历史资料,也是现存中国汉代石碑中保存比较完整、字体比较清晰的少数作品之一。
其结字匀整,用笔方圆兼备,而以圆笔为主,风致翩翩,美妙多姿,是汉隶中秀美风格的代表。
网上关于曹全碑集字作品也不少,但是长篇的不多见,而且很多单字都是经过“修补”的,虽然清晰但失去了原碑沧桑灵动,古朴秀逸的艺术魅力,略显板滞,所以笔画结构能忠实于原碑风貌的更是凤毛麟角,曹全碑总共八百多字,在集字时很多字都是没有的,所以如何在保证原碑精神的前提下又能完成作品的集字,完成书法美与文学美的完美结合,这是一个挑战,本集字作品的母本是在十几种《曹全碑》版本中遴选而出,具有咄咄逼人的汉隶所特有艺术魅力,让人见之爱不释手遏制不住想要拾笔临写的冲动,集字作品中所有单字的再次组合完全使用了原碑中单字的结构与笔势,最大程度的保持了《曹全碑》那特有的书法美感,并提供了落款内容,使得本集字作品尽善尽美,本集字作品的图片格式为保存图片信息最佳的PNG格式,可打印A3高清晰大幅书法临本教材,是书法爱好者学习曹全碑的最佳临本,结合文学名著《春江花月夜》更是珠联璧合、烁烁生辉,临写后可以悬挂于饭店、办公室、会议室、客厅等场所,一举数得。
曹全碑集字 锦言精华 四字常用格言(附图)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是中国东汉时期重要的碑刻,立于东汉中平二年 (185)。
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为历代书家推崇备至。
整理曹全碑集字,四字、多字常用锦言供书友们参考研习!
忍义、廉德、福禄
开卷有益、学以致用、仁者无敌、马到成功、尊师重道、教学相长
春华秋实、桃李满园、国色天香、春和景明、道德为师、清风高节
平安云海、墨趣孝道、金石缘功到自然成、德润身家和万事兴
修身养性、澄怀观道、安居乐业、美意延年、和谐社会、以人为本
积健为雄、博大精深、乐行书道、风神高迈、闻鸡起舞、锲而不舍
登高望远、无愧我心、金色年华、风华正茂、源远流长、山光水色
博古通今、推陈出新、龙凤呈祥、百年好合、志同道合、金玉良缘
源于勤奋、养心莫善于诚、有志者事竟成、云山风度、龙马精神
见贤思齐、功德无量、临池神功、博学乾坤、同乐至美、清明雅兴
真善美有容德乃大、民生听雨、无忧归真、清泉洗心、弘道养正
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开拓进取、自强不息、人寿年丰、万事如意
学海无涯、天道酬勤、泉清月明、曲径通幽、书为心画、文以载道
诚信为本、从善如流、学有恒温故而知新、面壁善思、直节修远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任重道远、励精图治、敬业修德、贤仁博雅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天地相攸、惠风和畅、文贵天成、独辟蹊径
知无涯学而时习之、书道千载、雅俗共赏、时不我待、事在人为
和为贵仁义礼智信、思无邪志当存高远、亲和万物、心师造化
兼济天下、德高望重、海纳百川、慕贤载德、读书乐好、学无常家
知足常乐、百忍成金、敏而好学、业精于勤、诗情画意、学书养志
雄风怀远、懿德如意、国泰民安、政通人和、以天下为已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全碑》集字欣赏及剖析
临写《曹全碑》之类圆笔风格的作品,特别要注意逆行
蓄势。《曹全碑》的波画舒展而婀娜,飘逸中含刚劲,为达
到这个效果,必须做到中锋逆行,笔笔送到位。仔细观察这
幅对联有几点需要注意:一是长撇要富有弹性,并宜写得长
些,“谷”字的中横波笔不宜太弯而乏力。二是相同部首要
做到同中有异,如“泉”和“水”字的不同形态,“清”和
“流”字的三点水旁。
这件作品中“共”字上横短平,波横特别舒展,且呈弧形(起
笔和收笔重捺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上两竖和下两点对准。
“治”字左斜右正,“幽”字左右对称。“居”字左右伸展,
“口”字要居中。
“先”字的上部两横不宜太长。下部撇收而捺放。“退”字
的走之底的捺的起笔在“艮”末行的左侧。“谷”字上两点
和下“口”相应。“尚”字上部的左右两点呈相背之势。左
右结构的字要写得疏朗,不宜太紧,如“治”“馀”“德”等
字。要善于抓住特征,如“泉”字上部的“白”字左直右斜,
“流”字左收右放,“动”字右放左收,“雨”字首横特别长,
“山”字的横呈弧形等。
从这幅作品中,可以看出《曹全碑》的结字有以下的特点:
一、有些半包围结构都呈左短右长态势,如“风”、“月”(包
括“有”“情”“明”字中的“月”)等字。
二、主笔长横蚕头燕尾,而且有较大的弧度。三、走之底的
字左紧右松,长捺向右下伸展。写隶书特别要注意布白的匀
称。即横和横之间,竖与竖之间,撇与撇之间的空间分布要
匀称,这是一个基本原则。
隶书的撇的写法和其他的字体不一样,它向左伸展,和波画
一起形成了飞动的相背之势。
在这幅对联中,14个字中有11个字有撇(钩也作撇处理),
在书写时应该在角度、轻重、长短等方面有所变化。写对联
时,无论上下联,都要将每个字的重心放在同一条中轴线上,
而且上联和下联要左右对应,不宜参差不齐。
此外,遇到原碑有损坏的字要修补,如“长”“静”“开”等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