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复习资料(带答案)

数据库原理复习资料(带答案)
数据库原理复习资料(带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复习资料

【考试形式】

笔试,闭卷,120分钟

【题型】

选择、填空与应用

【复习内容】

一、基本概念的掌握。

1. 信息是现实世界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抽象反映。

2. 数据是描述客观事物的可储存并具有明确意义的符号序列。

3. 数据与信息有什么关系?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是数据的内涵。_

4. 数据模型就是对现实世界客观事物的数据特征的抽象。

5.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技术的核心与基础。

6. 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7. DDL意为数据定义语言,主要用于各级数据结构模式的定义和描述;DML意为数据

操纵语言,主要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查询、插入、修改和删除等操作;DCL意为数据控制语言,主要用来对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等进行定义与检查,以及数据的并发控制和故障恢复等功能的实现。

8. 计算机的数据管理主要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3个阶

段。

9. 数据库系统实现了整体数据的结构化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

10. 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与数据库数据结构之间相互独立。

11. 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__

实体的特征称为属性。

能唯一标识每个实体的属性或者属性组,称为实体的键。= 实体、属性和联系称为 E — R 模型的3要素。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指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 数据库的逻辑模型主要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三种。

层次模型采用树型结构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网状模型采用图(网络)结构表示数据 之间的联系;关系模型采用表结构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是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组成。

外模式/模式映像的设立保证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模式 /内模式的设立保证了数据的 物理独立性。

DBA 是指数据库管理员。

DBMS 是指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有:数据库的定义功能、数据库的操作功能、数据库的保 护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和数据库的组织、存储和管理功能等。 参考第一章课后习题一的所有概念

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关系是一种进过规范化笛卡尔积的有限子集。

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超键。

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为主键。

候选码的诸属性称为主属性。不包含在任何任何候选键中属性称为非主属性。 关系操作实际是对关系实施的各种操作,这种操作方式也称为一次一集合的方式。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关系模型中的三类完整性约是指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自定义的完整性。其

中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是关系模型必须满足的完整性约束条件,被称为关系的两个不变性,应该由关系系统自动支持。

31. 设F是基本关系R的一个或一组属性,但不是关系R的码。如果F与基本关系S的主

码K相对应,则称F是基本关系R的外键,并称基本关系R为参照关系,基本关系S 为被参照关系或目标关系。

32. 关系代数的5种基本运算是指并、差、笛卡尔积,选择、投影。

33. SQL的中文全称为结构化查询语言。

34. 视图表是由基本表或其它视图表导出的表,是虚表,不对应实际存储的数据。

35. 设R(U)是一个关系模式,X和Y是U的子集。对于关系模式R(U)的任意一个可能的

关系r,如果r中不存在两个元组,它们在X上的属性值相同,而在Y上的属性值不同,则称Y 函数依赖于X,记为X T Y。其中X称为决定因素。

36. 设X为R(U, F)中的属性或属性集,若X T (f)U,贝U X为R的候选码。

37. 如果关系R的每个属性值域都是不可分的简单数据项的集合,则称R为第1范式,简

记为1NF。

38. 若关系R是1NF,且R中的每一个非主属性都完全依赖R的键,贝U R是2NF。

39. 若关系R中的任何一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任何候选码,贝U R是3NF。

40. 关系模式R (U, F )是1NF,若函数依赖集合F中的所有函数依赖

41. 关系规范化的过程实质上是逐步消除不合适的数据相关的过程,或者说,是由一个低级范式通

过模式分解逐步转换为若干个高级范式的过程。

42. 关系规范化的目的在于控制数据冗余、避免插入和删除操作异常,从而增加数据库结构的稳定

性和结构性。

43. 习题四的1、2

44. 需求分析是数据库设计的起点。

45. 需求分析就是分析用户的需要与要求。

46. 在需求分析阶段用来描述系统的工具是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

47. 将需求分析阶段得到的用户需求抽象为信息结构,称为概念结构设计。

48. 概念结构设计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所在,描述概念模型的常用工具是E-R图。

49. 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就是把概念结构设计阶段设计好的E-R图转换为与选用DBMS

产品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

50. 所谓数据库的物理结构是指数据库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

51. 对数据库安全的威胁主要有篡改、损坏和窃取3种。

52. 按照可信任计算机系统评估准则,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级别有4组7个等级。

53. 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防止不合法的使用,以免数据被篡改、损坏和窃取。

54. 事务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

55. 事务必须具有4个特性,即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简称为事务的ACID

特性。

56. 并发操作会带来3种潜在的问题,它们是丢失更新问题、读脏数据问题和不可重复读问题。

57. 并发控制的主要技术是封锁技术。

58. 习题九的1、3

59. 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___

二、简述和应用

1. 习题一的13

2.习题二的12 、13

3.习题三的

2、4

4.习题四的5、6、7

5.习题五的9

6. 学生实体的属性有学号、姓名、性别和出生日期,其中学号是唯一的,每个学生公属于一个班;

班实体的属性有班号、系名,其中班号是唯一的;图书实体的属性有图书号、书名、作者、单价和出版社,其中图书号是唯一的。

根据以上描述设计该学生借书还书的E-R 图,并按照基本的转换规则将E-R 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式集。

7. 简述规范化的数据库设计分为哪6 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