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公路穿越城区兼做市政道路的中央分隔带方案研究
中分带施工设计方案

至灵山一级公路工程 N0.1 合同段〔K0+000~K49+760〕〔绿化工程〕。
本分项为中央分隔带绿化工程,具体包括:垂榕柱 14336 株、马尼拉草 64510 平方米、黄素梅 20220 平方米,种植形式为:均种植于中央分隔带。
普通路段按间距要求种植垂榕柱、马尼拉草,过城镇及中带分隔带开口处按设计要求用黄素梅过渡。
本分项〔中央分隔带绿化〕未涉及水、电预埋管道、接口施工,主要是种植垂叶榕、黄素梅、马尼拉草施工前对图纸发展认真复核,掌握图中的苗木工程数量及施工要求,做好施工用水方案。
1、人员准备分工如下:工程经理:覃学英工程总工:邓山生产安全部主任:燕瑶质量技术部副主任:漆登飞试验室主任:金虎荣施工负责人:黄荣磊、梁作希现场负责人:雄翔施工队长:黄少龙〔8 人〕、施工队长〔豫备队〕:胜〔12 人〕绿化施工队伍已落实,由工程部的质量技术部抽调精干人员成立绿化工作组。
作好生产指挥、技术指挥、后勤指挥及质量检验等工作安排,与施工队协调好、组织好种植工人,按施工需要进场,能够在袭击种植时保证劳动力充足。
常务副经理:周倪杰副经理:滕开周质量技术部主任:敏物资设备部主任:学庆测量负责人:吴翔现场技术负责:周志波2、机械准备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技术状况拟用何处挖掘机 1 良好中分带机动三轮车 2 良好中分带洒水车1良好中分带3、技术准备:开工前,要求对全部参加施工的劳动人员发展分门别类的技术培训,学习操作规程,提高技术操作能力。
包括安全培训。
确定施工程序:清理场地〔平整中分带泥土〕→ 定点放线→挖坑→选苗、起苗、运输→ 苗木修剪→苗木栽植→ 苗木浇水管护。
施工过程中,有些工序可穿插发展,如前三项可同时分别组织实施。
4、安排劳动方案:根据工程任务和劳动量,做出劳动方案,组织好劳力来源和使用时间以及具体的劳动组织形式。
5、落实材料、工具、苗木等供应方案:根据工程进度和苗木的生理原特性,确定栽植的顺序和材料的供应及运输等工作。
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研究

doi :10.3969/j.issn.1673-6478.2018.02.022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研究双晓娟(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06)摘要: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整体式路基一般都设有中央分隔带,以保证双向行驶的车辆不互相进入反方向行车道,但在有需要的时候,车辆需要通过中央分隔带开口到反向车道行驶。
本文对中央分隔带开口设置原则、开口位置、开口长度及开口护栏等进行了研究,为设计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道路工程;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中图分类号:U41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6478(2018)02-0078-03Study on the Opening of Highway Central DividerSHUANG Xiaojuan(Shanxi Provincial Academy of Transportation Science ,Taiyuan Shanxi 030006,China )Abstract :Expressway and Grade I highway monoblocs are provided with central divider strips to ensure that vehicles travel-ing in both directions do not enter the opposite lane to each other ,but vehicles need to pass through the central divider open-ing to the opposite lane when needed .In this paper ,the principle of setting the opening of the central divider ,the location of the opening ,the length of the opening and the guardrail of the opening a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which provide reference for designers.Key words :road engineering ;central divider ;opening ;guardrail0引言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整体式路基为保证行车安全,一般都设有中央分隔带,并根据需要按不同间距设置了中央分隔带开口。
浅析辽宁省一级公路中央分隔带设置形式

浅析辽宁省一级公路中央分隔带设置形式郑效锋【摘要】介绍了中央分隔带设置的背景和意义及辽宁省一级公路中央分隔带设置现状,分析了常用中央分隔带护栏设计形式及优缺点,为辽宁省一级公路改造增设中央分隔带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北方交通【年(卷),期】2016(000)007【总页数】4【关键词】一级公路;中央分隔带护栏;保障交通安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版,已经在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第4.0.4条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整体式断面必须设置中间带,中间带由中央分隔带和两条左侧路缘带组成。
1 一级公路中央分隔带设置意义建设公路中央分隔带设施,对于减少交通安全事故、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1)采用实体分隔公路上下行车道,约束交通行为首先,中间隔离设施的设置,使车辆不能随意转弯或调头,其必须在中隔带开口处按照相应的标志标线转弯或调头,避免了对向车辆随意转弯或调头带来的混乱和危险,既降低了交通事故率,同时又提高了公路通行能力。
其次,中间隔离设施可以起到拦截的作用,防止驾驶员误操作或发生侧滑意外驶入对向车道,阻止与对向车辆正向碰撞,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若一旦发生车辆碰撞引起的侧翻等交通事故,中央隔离设施也能起到缓冲作用,减轻事故的损失。
(2)起到稳定驾驶员心理和诱导视线的作用中央分隔带隔离设施成线性设置,对于缺乏驾驶经验的新驾驶员起到稳定心理的作用,防止驾驶员意外驶入对向车道,增强驾驶信心,轻松安全驾驶。
中央分隔带设施附着式轮廓标和警告性线形诱导标,夜间具有反光性,轮廓标可诱导驾驶员沿着合理的路线行驶,警告性线形诱导标可提醒中隔带开口设置,提示驾驶员减速,防止与横穿公路的车辆或行人相撞。
(3)最大限度地保护行人和非机动车设置的中央分隔带设施有固定的开口,行人和非机动车只有在这些开口处,才能安全有序地过马路,限制了行人和非机动车随意横穿公路,避免公路交通伤亡事故的频发。
省道一级公路中央分隔带护栏施工组织设计(优秀工程范文)

六、施工组织设计1. 投标人应按以下要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字宜精炼、内容具有针对性,总体控制在30000字以内):(1)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2)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交通管制方案(3)工期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4)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5)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6)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7)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8)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9)廉政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2. 施工组织设计除采用文字表述外可附下列图表,图表及格式要求附后.附表一施工总体计划表附表二施工总平面图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临时用地表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第一节工程概况S316永莘路为省道一级公路,本次东营段增设中央隔离设施的段落及类型有:K26+985-K34+810段采用预制新泽西护栏,本合同段施工里程总长7.625K米.1、中央隔离设施新泽西护栏,防撞等级为A米,护栏采用C30砼预制,每块预制长度2米.路口护栏断开位置设置端头,端头长度为3米,由20厘米渐变至正常高度.2、安全设施1)附着式轮廓标用膨胀螺丝、五角防盗螺母连接;每25米设置一处,双面配置黄色反光体,反光体采用反光片制作,反光等级大于二级.2)防撞桶由玻璃钢制成,底色为黄颜色,内装2/3筒高细砂,防撞桶前半周贴红白相间反光膜,三个一组,用尼龙绳捆绑.3)路面标线设置中央分隔带护栏后除原中央分隔带双黄线以外,其余车道分界线、车道边缘线均擦除重画.车道分界线:采用热熔反光白色虚线,线宽15厘米,实线段长6米,间距9米.车道边缘线:采用热熔反光白色单实线,线宽20厘米.中央分隔带预制砼新泽西护栏刷黄黑相间常温反光型涂料,宽15米,与路面成45°角.第二节编制依据一、说明在认真学习领会投标文件的基础上,我们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并综合考虑我公司的施工实力、技术、特长、机械配套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在充分理解标书精神的前提下,编制了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对于本工程施工组织计划,实施方案以及关键工序之间的相互协调和衔接等方面问题,我们在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已进行了技术措施可行性论证,认为科学合理,能达到实现施工管理目标,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效益的目的.二、编制依据1、S316永莘路K26+985-K34+810段增设中央护栏工程施工招标文件.2、S316永莘路中央隔离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第三节总体布置及规划一、主要工程数量二、人员、设备动员周期本项目工期预计90日历天,计划2012年9月1日开工2012年11月30日完工.一旦中标,我们将在3天内安排所有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到位并展开工作.三、人员、设备到达现场的方式及材料的要求所有试验仪器设备通过汽运到达施工现场,对于水泥混凝土强制式拌和设备拟采用平板拖车直接运至现场.本合同段工程全线周围无砂石等材料,所需材料均需从东营市境外的青州、临朐、昌乐等地市运进.其中砂料从临朐或昌乐运进,普通石料从青州的朱崖、庙子等料场运进,可以满足该工程对各种规格的砂石料的需要.本合同段工程所需水泥材料由东营当地水泥厂家生产供应,所需钢筋材料从东营当地采购,生产厂家为济钢或青钢等单位,各项指标均满足该工程需要.四、工程及生活用水、用电的布设本合同段工程沿线供水和电力设施齐全,完全能满足工程生产生活需要,为防止意外断电对生产造成的影响,我部特意准备一台发电机组,为保证工程连续施工创造条件.第二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交通管制方案第一节施工准备计划一、原材料的准备工作本工程使用的工程材料,由厂家提供的质保书外,还按设计、施工进度计划,在施工前分批备好本工程所用的主要材料:水泥、钢筋、砂、石料等,并在实际使用时核对调整.二、施工准备工作1、临时设施准备在施工前办好开工等申请报批手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各单位联系,为工程顺利进行创造有利条件.在施工前,准备好临时设施的场地,建立临时生活区,准备好工区所需各种设施、设备.为施工人员能安心的施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2、技术准备工作(1)组织各方人员针对本工程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处理、编制有效的解决措施.(2)进场后进行完整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并在短期内完成.(3)由项目部牵头,各职能部门有关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3、生产准备工作(1)取得各方面的配合,及时办理施工许可证及施工标识牌.(2)在生活区内搭建办公室、保卫、料具设备、工人宿舍等.(3)建立临时供电、供水系统,系统铺设完毕后就依手续办理验收及备案待查.(4)预制场地应平整、坚实、并应采取必要的排水措施,防止场地沉陷.(5)按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所需的机械设备进行检查、保养、作进场准备.三、施工设备计划我部有足够施工机械设备满足本工程生产任务的需要.在本工程的施工中水泥混凝土的生产和护栏的预制安装是保证工程质量,满足工期要求的关键.第二节总体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交通管制方案一、护栏施工1、预制场的布置新泽西护栏预制前必须做到预制场三通一平、硬化、排水等工作,完成张拉台座及护栏预制底座施工,临时电力布置,存放护栏区平整,安全设施准备就绪,张拉设备标定完成.2、新泽西护栏施工工艺流程图新泽西护栏施工工艺框图3、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本合同段的主要施工项目是新泽西护栏的预制安装和标志、标线的安装喷涂,针对本项目的工程特点准备了以下施工方案.3.1钢筋工程3.1.1一般要求钢筋必须符合最新国标的技术要求.钢筋进场均须有出厂合格证,试验部门检测其质量合格后方可允许使用.钢筋进场后根据不同规格插标识牌,标明规格、型号、产地、出厂日期等.钢筋焊接人员要持证上岗,焊接头经过试验检测合格后,才允许正式作业.成型的钢筋,应按图纸编号顺序挂牌,堆放整齐.为防止钢筋生锈要做到下垫上盖.保护层垫块用工程塑料垫块,钢筋绑扎焊接成型自检合格后,报技术人员复查,确认无误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支立模版.3.1.2钢筋加工与安装严格按照图纸与规范要求加工钢筋,防撞墙钢筋均在钢筋加工棚中集中加工制作半成品,现场焊接绑扎成型,在绑扎之前应严格检查并符合下列内容:(1)钢筋表面洁净,绑扎前应将表面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弯曲的钢筋应调直.(3)绑扎前应对焊接接头的钢筋检查其接头是否符合焊接要求.检查合格后方可按技术交底和作业指导书中要求焊接,绑扎前应将预埋的间距位置校正好,事先间隔2.5米或5米设一根定位钢筋,将箍筋等距的点焊在预埋筋上,以免在补焊过程中钢筋位置移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保护层垫块,垫块与钢筋扎紧,并互相错开.防撞护拦迎撞面的主钢筋最小保护层为40米米,其余面主筋最小保护层为30米米 ,钢筋保护层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绑扎成型后,按要求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支立模板.3.1.3钢筋位置允许偏差表3.2模板工程3.2.1模板加工模板是保证防撞护栏各部尺寸和外观质量的基础.从模板制作开始就要高标准、严要求.钢模板具有刚度大、平整度好不易变形等优点,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产生变形,保证了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线条顺直.模板正面用4米米厚新钢板,根据护栏尺寸和形状决定用整板加工,无论用何种方法,都要保证钢模板的各部尺寸绝对准确,且边缘顺直,钢板表面有良好的光洁度.钢模板制作完成后,在正式使用前要进行试拼装,主要是检查模板安装后的整体效果,模板接缝处是否平顺,有无缝隙和明显错台 ,检查无误后方可正常使用.3.2.2模板安装钢模板在正式安装使用前应将表面浮锈清除干净,并用脱模剂将模板表面涂抹均匀,涂刷不宜过多(如果过多,模板支好后往下流,污染混凝土连接面),以此保证混凝土表面光洁和混凝土不沾模板.预留孔洞,预埋件的模板要确保位置准确,稳定可靠.模板的支撑,必须有足够刚度和强度,支承部位必须牢固可靠.安装模板的人员要熟悉本工作项目的质量要求,有必要时主管技术人员要向施工人员详细解答,对于预制混凝土护栏块之间的纵向连接企口型式必须熟悉到位,同时预留泄水孔及吊装孔,对于端头开口一侧无连接企口.安装人员必须对护栏结构尺寸型号熟记在心.模板固定一般下部使用拉杆螺栓固定,上部用花杆螺栓配合支杆固定,还可用其它方法固定,无论使用何种方法,要能达到既能牢固固定模板,又不致于漏浆跑模.在模板安装前,首先应根据已测好的平面线形在抹好的砂浆底座上弹出模板内外侧的支护线,这样比较方便支模,模板的加固须牢固以防止变形跑模,模板之间的板缝应用密封胶带粘贴好以防止漏浆,在浇筑前应对模板进行全面检查,线形不顺的地方应做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其断面尺寸和桥梁宽度等指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3.2.3模板拆除拆模板必须等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并征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后才能进行.拆除的模板应垫平堆放,防止扭曲变形,并及时清理干净.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3.3混凝土浇筑3.3.1基本要求根据设计的强度要求准确计算出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试配,合格后应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应派专业试验人员到搅拌站监督检查混凝土配合比执行情况,原材料、坍落度、试样取样、称量衡器检查校准以及拌和时间等是否按规定进行,特别注意检查水泥品种,规格与出厂证书是否相符.由于钢筋较密、预埋件较多,振捣棒选择ZN35型插入式振捣器.浇筑混凝土前,全部模板和钢筋应清洁干净,不得有杂物,模板若有缝隙须填塞严密,自检合格并经过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混凝土预制前,必须经过坍落度的试验,符合要求后才能浇筑.3.3.2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时,要严格按分层施工,所有的混凝土一经浇筑,应立即进行全面的振捣,使之形成密实、均匀整体,并注意避免发生漏振、过振现象.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密切相关,相辅相成.护栏的施工工艺强调浇筑与振捣同样重要,应准确把握浇与振的时机,振捣时间长短,遍数应根据浇筑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早振,也不能迟振,不要欠振,也不要过振,以确保均匀密实,外表光洁.○1分层分段混凝土的浇捣,应从一端开始,一段一段向另一端,呈倾斜层全断面推进,每一段的长度2米为宜,每层浇筑的厚度不宜超过30㎝,在阴坡或倒角部位,分层厚度宜适当减小.○2浇捣步骤混凝土的浇筑要按分层厚度连续地由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切勿无规则的堆积,上层与下层应呈倾斜层次的浇露面,注意浇筑和振捣的衔接配合,不能早振.所谓“早振”就是本层浇筑的混凝土尚未到位或未布满范围,层次不清而过早振捣,早振宜导致水泥浆被溢至低处或边上,拌和物失去均匀性,再浇混凝土时,则较多的水泥浆上浮,紧靠侧模面,形成色差,另外应注意不能过振,以防止云鳞状色斑的产生.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分三层的浇筑方法.第一层浇筑到护栏底部斜边下角变点,第二层浇筑到斜边上角变点,第三层浇筑到顶,由振捣人员控制三层混凝土的入模时间及方量.○3振捣方法底层振捣先振捣内侧倒坡阴角,把气泡排向外侧,然后振捣外侧,气泡沿外侧直墙背溢出,然后再回到内侧,进行二次振捣排气,可以将振捣棒触钢筋架,借助振实.振捣腹层时,振捣棒应离模板5-10㎝,若振捣棒太靠近模板会在混凝土表面留下不均匀的砂浆或水泥浆层.顶层振捣,振棒主要在钢筋骨架内振捣,按先外侧后内侧复振排气,应注意不要棒碰钢筋,因为腹层混凝土已趋稳定,若棒触钢筋,易使底层斜面钢筋保护层上出现不均匀斑或沁水.在各层的振捣过程中,振捣棒的插入位置应离模板拼缝稍远,以防振裂拼缝上密封胶带造成漏浆.若混凝土已无显著沉落,不冒气泡,呈平坦泛浆,则振捣适宜,对于底部或阴角部位,宜快插慢提,快速插入,上下抽动3-4次以助混凝土沉落稳定,每次提升按2-3㎝控制,每提一次停顿2-3s,以利于排出气泡.另外注意拌和物较稀时,应相应缩短振捣时间,减少抽动次数.振捣棒的移动间距一般按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控制,一般25㎝左右,便可防止漏振.3.3.3混凝土的抹修与养护①墙顶抹面,混凝土浇筑到顶面后,必须把多余砂浆清除,先大致收平等混凝土略收缩开始凝固前压实、抹平、收光.②墙面修饰.拆模后,应立即对表面缺陷进行修饰,对于较小的气泡麻点,可采用白水泥与普通水泥调配的干灰修饰,白灰与普通水泥的比例一般控制在1:3左右(可提前进行调配试验,以使调配的灰粉颜色与混凝土面颜色一致),不宜拌制灰浆涂刷,这样做易使混凝土失去原有光泽,修饰应分2-3次进行.对于面积较大的蜂窝麻面,可用白水泥与普通水泥,按适当比例配制水泥浆涂抹,待干后,可用配制好的干灰再一次修饰,接缝处的漏浆棱角可用磨光机轻轻打磨平整,再用干灰修饰,砂线色差,云鳞状班等缺陷部位可先用砂纸打毛,再用灰浆及干灰修饰.③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及产生的原因蜂窝——漏振,局部未振到位;麻面——欠振,振捣时间不足;砂线——过振,振捣时间过长造成混凝土离析或泌水;色差——早振,浇铺未到位,急早捣振,水泥浆不匀;气泡——快振,振捣时间过短;云鳞斑——早振或快振;冷缝——迟振,上下层混凝土浇捣时间间隔过长,已接近水泥初凝时间.④洒水养生防撞墙应洒水湿养一周,若水份蒸发过快可覆盖不易透气的养生布或塑料薄膜保湿,气温较高时,宜多洒水,始终保持混凝土面湿润.3.4脱模及吊装混凝土护栏构件在脱底模、移动、堆放、吊装时,混凝土的强度不应低于设计所要求的吊装强度,一般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70%.在起吊、运输和堆放过程中,不得损坏混凝土护栏构件的边角.如有小的碰损,安装就位后,应采用高于构件强度的拌和物及时修补.3.5安装混凝土护栏构件在安装前,应先精确放样定位,按设计要求在路面顶部做好整平层,在整平层夯实、整平,并复核标高和平面位置无误后,方可开始安装护栏.混凝土护栏的安装应从一端逐步向前推进.在安装过程中应使每块护栏构件的中线与公路中心线相一致.在曲线路段,应使护栏布设圆滑;在竖曲线路段,应使护栏与公路形线协调.凡采用传力钢筋与基础连接的路段,应根据传力钢筋的布设放样,并把传力钢筋固定在基层混凝土块中,再将混凝土护栏吊装就位.二、交通标志、标线施工1、突起路标材料要求突起路标应按图纸要求的指示地点设置,设置时路面面层应干燥清洁,五杂屑,突起路标外形为矩形,反光颜色为微黄色,其面向行车方向的边长及平行于行车方向的边长符合规定.突起路标采用工程塑料及棱镜级反射器等材料组成,底面粗糙以保证粘结剂将其与路面牢固粘结.突起路标反射体的反射性能均匀,完整无缺角、缺口,突起路标壳体成型完整,外表面无明显的划伤,颜色均匀一致,无飞边.突起路标经抗压强度试验,抗压荷载大于160KN.突起路标的色度性能、逆反射特性、机械性能、耐候性能、耐盐雾及腐蚀性能符合规定.2、突起路标的安装①路面标线喷涂和安装突起路标前应仔细清洁路面,表面干燥,无起灰现象;②将环氧树脂均匀涂覆于突起路标的底部,涂覆厚度约为8米米,将突起路标压在路面的正确位置上,轻微转动,直到四周出现挤浆并及时清除其溢出部分,在凝固前突起路标不得扰动.③突起路标设置高度,顶部不得高出路面25米米,设置间距为10厘米,宽度为15厘米.④在降雨、风速过大或温度过高过低时,不进行设置.⑤突起路标纵向安装应成直线,不得出现折线,曲线段的突起路标应与道路曲线相吻合,线性圆滑、顺畅,突起路标粘结剂不得造成路面污染.三、交通管制措施1、开工前,结合设计、技术要求,向监理提交施工安全组织设计,包括施工安全措施及方案、交通管制安全组织方案、施工作业现场布置图、交通标志设置方案等,审批后,方可开工.2、实行半幅封闭施工作业时提前10日向路政大队、交警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核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半幅封闭或者中断交通的,在进入施工路段前的相关入口处和施工路段前方按照公安机关公路交通管理机构的要求设置公告标志牌.3、施工期间,机械设备、车辆、工程材料及其他任何物品不得停(堆)放于作业控制区以外.4、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穿颜色鲜明的反光服,施工起始和中止路段要设立明显的标志牌并配专人作为交通引导员用旗指挥和疏导交通,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车辆通行.作业区周围要设立反光锥.考虑到路面有行车,应在距施工路段500米处就设立警告标志.5、需夜间占用车道或施工时,现场增设LED闪光警告和指示灯号.6、施工作业完毕,迅速清除道路上的障碍物,消除安全隐患,经路政大队验收合格,符合通行要求后,方可恢复通行7、遇雨、雾等恶劣天气,应暂停施工.暂停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在原有标志的基础上增设警告、LED指示灯等措施,采取有效的临时补救措施,降低因施工对交通安全造成的影响,减少安全隐患.8、施工期间遇交通事故发生,作业人员应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向后续车辆发出警告,采取有效手段,保护现场人员的安全.作业人员应服从现场交警、路政人员的指挥,协助清理事故现场.9、加强交通管制,有明显的安全交通警示、指向标志,封闭措施得力,配备专职人员指挥.10、未尽事宜按国家养护维修作业的有关规定办理.实施封闭交通措施见下图:第三章工期的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一、工期保证体系1、工期目标保证按照业主限定工期内完成本标段全部施工任务,并确保业主各个阶段施工进度和工期目标的实现.2、工期组织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有关人员参加的领导小组,健全岗位责任制,从组织上、制度上、控制方法上、防范措施上保证施工进度总工期目标的实现.二、工期计划施工准备阶段:2012年9月1日至2012年9月5日护栏预制阶段:2012年9月5日至2012年11月5日护栏安装阶段:2012年9月20日至2012年11月20日安全设施安装:2012年11月1日至2012年11月25日标线工程涂画:2012年11月15日至2012年11月30日保证工期组织机构框图三、工期保证措施1、工期目标细化:依据招标文件对总工期要求和已拟定的施工方案,配齐足够的生产要素,将总工期目标予以分解细化,合理确定出各阶段性工期目标和分部或单位工程工期目标,以按期实现各分部和单位工期目标来保证阶段性工期和总工期目标的实现.2、强化工期组织管理:加强施工指挥调度,全面协调现场施工,超前谋划,精心安排,均衡生产,重点项目或工序采取垂直管理,横向强制协调的强硬手段,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决策速度和工作效率,从而提3、按工作内容和施工进度配足各项生产要素:快速组织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和物资材料进场开工,抓住有利的施工季节,狠抓施工进度,以充足的人力、物力保证施工进度计划按步骤实施.4、强化关键工序作业,挖掘内部潜力优化施工方案,赢得预计工期目标的实现.5、狠抓施工质量、安全为总工期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在施工中以质量、安全为重点,全面展开施工生产,制度先行,依措施进行施工防护,确保施工中不出现任何安全质量事故,且一次成优,以保证工程进度稳步向前.6、提前做好施工准备,达到“三快”,即“进场快、安家快、开工快”,迅速掀起施工高潮.7、精心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明确工期,突出重点、难点,实行动态网络管理,及时调整各分项工程的计划进度、劳力和机械设备,确保工程按期完成.8、优化施工方案,合理配置施工队伍,科学配套机械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机械化作业程度,为工程施工赢得时间.9、调遣精兵强将,由责任心强、经验丰富、有特长的骨干人员,组成干练务实的项目部严密组织施工,精心安排工序,保证均衡生产.10、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广泛开展施工生产劳动竞赛,营造比、学、赶、帮、超和人人争先的氛围,并适时掀起施工高潮;确保总工期目标和阶段工期目标的顺利实现.11、强化施工调度指挥与协调工作,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跟班作业,靠前指挥,超前布局谋策,加强监控落实,及时解决问题,避免搁置延误.12、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设备及检测仪器,以科学手段加快施工进度.13、严密组织施工,精心安排工序,各工程项目尽可能采取分段平行流水作业,以获取时间的最佳利用,保持均衡生产.14、备足动力设备和主要机械易损件,杜绝机械保障不力造成工期延误.15、施工进度动态信息处理和工期控制。
一级建造师(公路实务)中央分隔带及路肩施工技术

一级建造师(公路实务)中央分隔带及路肩施工技术中央分隔带施工一、中央分隔带的开挖当路面基层施工完毕后,即可进行中央分隔带的开挖,先挖集水槽后挖纵向盲沟,一般采用人工开挖的方式。
二、防水层施工沟槽开挖完毕并经验收符合设计要求后,即进行防水层施工,可喷涂双层防渗沥青。
防渗层沥青要求涂布均匀,厚薄一致,无漏涂现象,涂布范围应是中央分隔带范围内的路基及路面结构层。
防水层也可铺设PVC防水板等,PVC防水板铺设时两端应拉紧,不应有褶皱,PVC板材纵横向应搭接,铺完后用铁钉固定。
三、纵向碎石盲沟的铺设1.碎石盲沟应做到填筑充实、表面平整。
2.反滤层可用筛选过的中砂、粗砂、砾石等渗水性材料分层填筑,目前高等级公路多采用土工布作为反滤层。
3,碎石盲沟上铺设土工布,使与回填土隔离,较之砂石料作反滤层,施工方便,有利于排水并可保持盲沟长期利用。
料排水管的进口须用土工布包裹,防止碎石堵塞。
接头处理:当塑料管不足一次埋设的长度时,需套接。
套接时,管口要对齐,并靠紧,接头处用一短套管套紧相邻两根塑料排水管,套管两端需用不透水材料扎紧。
5.沟槽回填。
横向排水管埋设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沟槽回填。
五、缘石安装1路缘石的预制安装或现场浇筑应符合图纸所示的线型和坡度。
2.路缘石应在路面铺设之前完成。
3.预制缘石应铺筑设在厚度不小于2cm的砂垫层上,砌筑砂浆的水泥与砂的体积比应为1:2o(考点)路肩施工一、土路肩施工对填方路段来说,采用培路肩的方法施工既经济又简便,土路肩通常随着路面结构层的铺筑,相应地分层培筑,可以先培也可以后培,各有利弊。
先培路肩的优点是,已培好的路肩在结构层碾压时起支撑作用,可以减轻或避免结构层侧移影响边缘的厚度和平整度,先培路肩的缺点是,横断面上易形成一个三角区。
培土路肩的材料,通常与填筑路堤的材料相同,应在填筑路堤、修整边坡时,将削坡剩余的材料暂存在靠近路肩的边坡上。
这样,不仅使用时很方便,而且可避免在铺筑路面的过程中,向路肩运送培路肩的材料可能要污染路面。
公路兼市政道路设计要点分析

公路兼市政道路设计要点分析摘要:城市发展,交通先行。
当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建设进程的快速发展期,撤县设区、设经济开发区等都表明城市在不断向外扩张。
越来越多的公路开始纳入城乡规划的范围内,导致公路在满足城际或区域交通功能的基础上,作为城市规划路网的一部分,应同时具备一定的市政功能,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公路兼市政道路;设计要点;分析1总体设计思路公路兼市政道路顾名思义本质上是公路,但同时又兼具市政道路的相关功能,它包括兼有市政功能的新建公路和既有公路的市政化改造。
设计时应在深入研究可研阶段成果的基础之上,充分理解项目的性质和特点,从总体出发确定合理的方案和技术标准。
首先,应当明确项目的性质,即新建还是改扩建,公路的等级、设计速度等;其次,明确项目全线是否按统一标准来设计,或分段而定(例如部分路段完全按城市道路标准进行设计),这将在后续设计各阶段中影响到各专业对于指标的选取。
根据以往经验,公路兼市政道路在设计时应以《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以下简称“公路规范”)为主,并结合《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6)(以下简称“市政规范”)择优取值。
2标准横断面确定2.1分隔带公路规范中有明确规定,一级公路整体式路基必须设置中间带,二、三、四级公路则无要求;非机动车、行人密集公路和城市出入口公路,可根据需要设置侧分隔带、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其宽度视实际情况而定。
相比在市政规范中,两幅路和四幅路设有中间分车带,三幅路和四幅路设有两侧分车带,而路幅的选取亦与道路等级相关。
因此,设计时应根据公路的等级确定是否设置中央分隔带,侧分隔带设置与否以及采取的隔离设施的形式应当参照可研报告或实际需要来进行合理选择。
在一级公路兼市政道路设计时,中央分隔带宜采用路缘石加绿化带的形式;在某些设计速度较低的一级公路(v≤60km/h),亦可采用分隔栏杆加双黄线或间隔景观设施的方式进行对向隔离。
市政穿跨越工程方案

市政穿跨越工程方案一、方案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市政道路与交通设施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然而,由于城市中心区域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市政道路逐渐出现了交通堵塞和人口密集问题,给城市交通和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为解决这一问题,市政部门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决定实施市政穿跨越工程,以适度地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提高市容形象,改善市民生活。
二、项目概述市政穿跨越工程是指在城市中心区域,通过建立地下通道、高架桥梁或其他方式,解决交通、绿化等市政设施在不同地点之间的穿越问题。
该工程旨在提高交通效率、改善市容环境、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市政部门将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划方案,并采用综合施工、统一管理的方式进行实施。
三、工程总体规划1. 路网系统优化(1) 通过规划调整道路布局,合理编排道路走向,设计合理的交通路线,减少拥堵瓶颈。
(2) 统筹规划发展城市快速路、环城高速公路等交通干道,促进城市快速交通网络完善。
2. 地下通道建设(1) 利用地下空间,增加穿越市政道路的地下通道,以解决市政设施交叉穿越的问题。
(2) 考虑地下管线、地质条件等因素,合理布局地下通道,并且加强排水系统、通风系统的建设,提高地下通道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3. 高架桥梁建设(1) 在城市道路交叉和干道交汇处,建设高架桥梁,以解决市政设施穿越问题。
(2) 根据城市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高架桥梁结构,确保通行顺畅、安全可靠。
4. 其他穿跨越方式(1) 根据实际需要,可采取其他方式进行市政穿跨越,如天桥、地下商业通道等,以满足市民出行和服务需求。
四、关键技术方案1. 地下通道建设技术(1) 地下通道应采用现代化施工技术,如隧道掘进机、防水材料、通风设备等,保证地下通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2) 结合城市的地质条件和地下管线的情况,合理设计和布局地下通道,确保通道结构的稳固和通行的安全畅通。
2. 高架桥梁建设技术(1) 设计合理的高架桥梁结构,确保通行的安全可靠。
兼具市政与公路功能的道路工程总体设计要点探讨

和 曲线 最小 圆 曲线半 径都 有相 关 的要 求 。经 比较 , 公路 规范 不设缓 和 曲线段 对 于弯 道半 径要求 较 高 , 以 设 计 速度 6 0 k m/ h为例 , 公路规 范 为 1 5 0 0 I l l , 而市政 规 范为 1 0 0 0 m。 同时公路 规 范在对 路线 转 角等 于 或小于 7 。 时, 要求设 置 较长 的平 曲线 , 而市 政规 范没 有上 述要 求n ] 。 公 路 规范 更加 注重 车辆 过 弯指 标 上 的安全 性 和舒适 性 ; 而 市政 规 范考 虑 到在 城 市建 成 区建 筑 已形 成, 如 设置 超 高 , 与两 侧建 筑物 标高 不好 配合且 影 响街 景美 观 , 因此城 பைடு நூலகம்道 路适 当降低标 准 。
摘要 : 结合近期实施 的四川仪 陇嘉 陵江桥接线及铜 陵朱永路等工程设计实例 , 对兼具公 路与市政功能道路 工程 的总体设计 的若 干要点作了具体分析 , 以期对今后类 似工 程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关键 词 : 兼具市政与公路功能 ; 道路工程 ; 总 体 设 计 中 圈分 类 号 : U4 1 2 文献标志码 : A
1 . 1 平 面 设 计
市政 道 路工程 与公 路工 程线 形指 标 的标准 不一 。 公路 规 范线形 指 标的选 取 比市政 规 范要严 格 一些 , 特 别 是在 设置 缓 和 曲线 的 门槛 以及小 偏 角是 否 设 置 圆 曲线 等 方 面 。城市 道 路 工程 设 计 规 范 C J J 3 7 — 2 0 1 2 ( 以下 简称 “ 市 政 规范 ” ) 和公 路 路线 设计 规 范 J TG D2 O 一2 0 0 6 ( 以下 简 称 “ 公路 规 范 ” ) 关 于 不设 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卷第1期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 ol.14No.12015年3月JOURNAL OF GUANG DONG COMMUNICATIONPOLYTECHNICMarch 2015收稿日期:2014-12-28作者简介:陈贵(1982-),男,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道路路线、互通、路基、路面的设计与研究粤东地区某国道是粤东、赣南、闽西南一带的重要交通动脉,是某区城区的主要交通干线,在项目所在片区路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交通分析及政府部门的宏观规划,拟对该道路进行大修。
目前,该国道路段已高度城镇化,道路两侧均密集分布大量的居民建筑,该国道已经成为该区域的城市主干道。
1道路概况该国道路段为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为60km/h ,路基宽度为42m (双向六车道断面,如图1)和31.5m (双向四车道断面,如图2)两种断面结构。
其中42m 宽的横断面组成为:中央分隔带2.0m+路缘带2×0.5m+行车道2×(3×3.75m )+硬路肩2×3.25m+人行道2×5m ;31.5m 宽的横断面组成为:中央分隔带护栏0.7m+路缘带2×0.5m+行车道2×(2×3.75m )+硬路肩2×4.4m+人行道2×3m ,其中硬路肩平时作为非机动车道使用。
两种横断面结构的路线长度分别为1.2km 、5.4km ,路面结构为水泥砼路面。
从现状情况看,目前的该国道路段采用了两文章编号:1671-8496-(2015)01-0016-04一级公路穿越城区兼做市政道路的中央分隔带方案研究陈贵(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507)摘要:某路段的国道为一级公路兼做城市主干道的道路,在此类道路的改造升级过程中既要保留高等级公路的性质,又要充分考虑市政道路的功能,同时需要综合考虑用地、规划、环保、景观、安全性以及造价等多种因素。
此类道路的中央分隔带方案的选定应根据具体情况按照实际需要予以选择。
文中叙述了常见的四类中央分隔带形式,分别为绿化分隔带形式、混凝土护栏形式、钢护栏形式、钢护栏+花坛形式。
在城市道路的建设过程中可以按照项目所在地的社会需求,结合工程技术要求,确定合理的中分带(护栏)类型。
关键词:一级公路;市政道路;城区;中央分隔带;方案中图分类号:U491.2+24文献标识码:AInvestigating Different Types of Medial Divider for Cross-urban firstClass Highway Acting as Municipal RoadCHEN Gui(Guangdong Highway Design Institute Co.,Ltd.,Guangzhou 510507,China)Abstract:First class national highways which cross urban city were always designed as municipal roads as well.In this case,the enhancement of these highways should consider more influence factors than traditional cases,i.e.the satisfied performance of high-level pavement;the functional properties for urban roads.As a consequence,items such as land-using,planning,environmental protecting,sighting designing,safety ensuring and cost analyzing should be all evaluated.The type of medial dividers should be chosen based on actual condition for these roads.In this study,four kinds of common-used medial dividers were introduced,including green median strip,concrete barrier,steel guard fence and steel guard fence with flower bed.For designing reasonable medial divider of urban street,the social requirement on specific loca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well as technical feasibilities.Key words:first class highway;municipal road;urban area;medial dividers;program第1期陈贵:一级公路穿越城区兼做市政道路的中央分隔带方案研究种中央分隔带形式,分别为:路基标准横断面一设置2m 宽标准绿化带的结构形式,另一种为路基标准横断面二设置0.7m 宽的双向水泥砼防撞栏。
方案一为典型的公路、市政道路通用的中分带形式,采用凸起的路缘石分隔带,中间种植灌木,同时可作为路灯、市政管线的设置空间;方案二为典型的一级公路中分带分隔形式,采用硬分隔的方式将两侧的交通予以分离。
2中分带方案研究在大修的路基路面方案研究中,对中分带方案也进行了比选,其中主要有4种典型的形式:①与原横断面一一致的设置绿化带形式;②与原横断面二一致的设置水泥砼防撞栏形式;③与其他市政道路一致的钢护栏形式;④充分考虑到美观与合理利用既有断面宽度的钢护栏+花坛形式。
2.1方案一:设置绿化带的中分带(图3)此类中分带形式在高等级公路、城市主干道、次干道中广泛应用,中分带宽度一般根据用地、绿化、美观等因素综合考虑,本国道路段有1.2km 长的段落已经基本按照市政道路主干道的标准进行了改造,该路段的中分带采用了2m 宽的绿化带形式,中分带与左侧路缘带之间用45cm 高的路缘石予以分隔,同时也对灌木、绿化树木、路灯布置区域予以保护。
图1路基标准横断面一(单位:cm)图2路基标准横断面二(单位:cm)图3方案一:设置绿化带的中分带17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4卷方案一优点:符合城市主、次干道的绿化、美观、合理分隔交通的要求,并提供了路灯、地下管线的布置空间,使道路的市政化程度较高。
方案一缺点:中分带宽度达到了2m,在用地紧张的城市核心区域,占用了较多土地;需要设置绿化设施,养护成本较大。
2.2方案二:设置双向水泥砼防撞栏的中分带此类中分带形式在公路穿越城镇区域较为普遍。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很多地区的城镇化发展迅速,而以往的公路通过区域也可能成为城镇核心区域,原有的公路也就转变成为城市道路的一部分,因而存在公路兼做市政道路的功能。
此类防撞栏(图4)一般宽70cm,双向防撞,两侧为50cm路缘带,防撞效果较好。
一般不将路灯设置在中分带,在两侧的人行道设置路灯的空间受限时,可以考虑在水泥砼防撞栏中间设置路灯,将路灯基座设置在两段防撞栏之间。
方案二优点:一方面沿用了既有的公路设施,节约投资,另一方面双向防撞栏宽度仅为70cm,占地较少。
方案二缺点:在城市繁华区域的市政道路采用水泥砼防撞栏的形式予以分隔,美观效果差,同时由于防撞栏高度较低(一般高不超过1m),很可能存在行人横穿马路翻越防撞栏的情况,对行车和行人安全不利,不利于路灯、市政管线设置的布置。
2.3方案三:设置钢护栏的中分带(图5)此类中分带形式在城镇道路中较为普遍,一般在用地宽度受限、行车速度较低、对向交通有分隔要求的区域,较多采用此种形式。
图4方案二:双向水泥砼防撞栏(单位:cm)图5方案三:钢护栏(单位:mm)方案三优点:护栏宽度仅为40cm左右,占用土地最少,通过在护栏上画设诱导图案,可以有效引导交通,护栏形式简单、造价较低。
方案三缺点:护栏基础虽然可以通过锚栓固定于路面,但是由于宽度和材质的影响,防撞效果较差,钢护栏也存在利于行人横穿马路翻越的情况,对行车和行人安全不利,不能在中分带设置路灯和其他市政管线设施。
2.4方案四:设置钢护栏+花坛的中分带(图6)此类中分带形式目前在城镇区域应用不多,一般在既要考虑控制用地又要考虑景观效果的路段,尤其是在过境车辆较多的城区应用。
方案四优点:护栏宽度仅为80cm左右,占用土地少,在钢护栏之间设置了花坛,景观效果好,能较好地诱导驾驶员视线。
方案四缺点:护栏由凸起缘石、花坛、钢护栏等构成,构成较复杂,施工和维护较困难,造价较高,钢护栏段落也存在利于行人横穿马路翻越的情况,对行车和行人安全不利,不能在中分带设置路灯和其他市政管线设施。
3综合比选18第1期陈贵:一级公路穿越城区兼做市政道路的中央分隔带方案研究经过研究,4种典型的中分带结构的主要技术指标情况对比如表1。
图6方案四:钢护栏+花坛类型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方案四主要构造特点常规灌木+植草C30砼G B 700碳素结构钢护栏钢护栏、C30水泥砼护墩、花坛占地宽度/m2.00.70.40.8混凝土数量/m 30.1650.52-0.144绿化数量/m 21.7--0.2钢材数量/kg-162015造价/元200330150215常用路段公路、市政道路公路市政道路公路、市政道路表1主要技术指标对比(工程数量为每延米数量)综合比选,4种常见中分带中:方案一(绿化带)为常见的中央分隔带形式,符合城市道路对环保和景观的要求,造价相对适中,并且对地下管线和路灯设施提供了设置空间,但用地宽度较宽,对有用地控制要求的路段不适用;方案二(砼防撞栏)为高等级公路中常见设施,对于原有公路兼顾城市道路的区域较常见,用地较省,对于旧路改造路段可利用既有的防撞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但环保效果、景观效果差,不利于市政管线的设置,如果新建此类防撞栏设施,则造价较高,另外,设置此类防撞栏较为不利于行人的安全;方案三(钢护栏)为一般城市道路常用设施,设置简便,可重复利用,同时,造价低、占地少,对于用地受限、行车速度较低路段较为适用,但此类护栏的行车安全性较低,也对行人安全有影响,不利于市政设施的设置;方案四(钢护栏+花坛)适用于用地受限同时对景观要求较高的城市道路,景观效果较好,但构造相对复杂,施工较复杂,造价较高,在城市道路中使用的不多,一般适用于过境交通较多的路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