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号高速道岔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客专线系列18号高速道岔基本知识

客专线系列18号高速道岔基本知识

客专线系列18号高速道岔简介高速铁路道岔均为单开道岔,其种类可以按采用的技术系列、速度、轨下基础类型进行分类。

从技术系列上,可以分为客专线系列(我国自主研发)、CN系列(德国技术)和CZ 系列(法国技术)。

自主研发的客运专线道岔,除18号采用单圆曲线的平面线形外,大号码道岔采用圆曲线+缓和曲线的平面线形。

一.客运专线道岔主要尺寸18号道岔线形及主要尺寸二.客专线系列道岔主要特征尖轨采用60D40钢轨制造;尖轨跟端采用间隔铁、限位器或无传力结构;翼轨采用轧制的特种断面翼轨;翼轨与长心轨或岔跟尖轨胶接;岔跟尖轨用60kg/m钢轨制造;所有铁垫板采用硫化处理;部分滑床板间隔设置施维格辊轮,辊轮高度可方便地进行调整;扣件为弹条Ⅱ型扣件;混凝土岔枕采用长岔枕,垂直于道岔直股布置;牵引点设两岔枕之间,尖轨采用多机多点、分动转换。

客专线系列高速道岔扣件系统一.通用扣件有砟道岔与无砟道岔采用相同的Ⅱ型弹条分开式扣件系统,即钢轨和弹性铁垫板的联结采用Ⅱ型弹条结构,铁垫板与岔枕的联结采用φ30岔枕螺栓及带缓冲套、缓冲调距块的结构。

轨下设5mm橡胶垫板,板下设20mm橡胶垫层与铁垫板硫化在一起(弹性铁垫板)。

调高垫板设在岔枕顶面和弹性铁垫板之间,可实现-4~+26 mm调高量。

铁座与轨底间设置轨距块,与缓冲调距块相结合,可实现-8~+4 mm的调距量,调距精度为1mm。

缓冲调距块轨距块盖板及橡胶垫圈通用型弹性铁垫板5mm厚轨下橡胶垫板二.特殊零部件(一)滑床板(二)辊轮与辊轮滑床板单辊轮双辊轮(三)弹性夹SSB4(360mm)用于尖轨跟端SSB3(303mm)用于滑床板SSB2(224mm)用于护轨垫板三.弹性铁垫板(一)编号说明位数含义第一~二位第三位第四~五位第六位道岔号数垫板类型偏心值或垫板序号右(左)开向辊轮滑床板18/42L偏心值Y(Z)普通滑床板H偏心值Y(Z)转辙器其它垫板Z垫板序号Y(Z)可动心轨辙叉垫板K垫板序号Y(Z)(二)编号示例18 L03Y 18 H00Y18(18)号右开(Y)道岔用偏心距为3(03)的辊轮滑床板(L) 18(18)号右开(Y)道岔用偏心距为0(00)的普通滑床板(H)18 K44Y18Z68Z18(18)号右开(Y)道岔辙叉区(K)用编号为44(44)的弹性铁垫板18(18)号左开(Z)道岔转辙器区(Z)用编号为68(68)的弹性铁垫板四.道岔螺栓标称扭矩序号螺栓种类标称扭矩(N·M)五.扣件伤损标准(一)道岔扣件系统安装与调整应符合铺设图要求,各零部件应保持齐全,作用良好。

18号高速单开道岔(有碴)铺设说明

18号高速单开道岔(有碴)铺设说明

60-18高速单开道岔(有碴)铺设说明
高度分别为:2~3、40~92、94~124号为0mm; 5~39号为-1mm;4号为-80.7mm;93号为-58mm) c.按图纸尺寸粗调岔枕间距; d.按岔枕钉孔粗调岔枕纵向位置。(该步骤亦可 在安装垫板后进行) 2.摆放塑料垫片、垫板及橡胶垫板 按图纸所示将塑料垫片、垫板及橡胶垫板依次摆 放于岔枕上,并将岔枕螺栓手工入扣。 注意:①滑床板区域(序号4~序号36号岔枕) 基本轨下及翼轨下不设橡胶垫板,尖轨区辙跟垫板 (序号37~序号39号岔枕)的基本轨和尖轨轨下均 设置4.5mm厚橡胶垫板,其余轨下设置9mm厚橡胶垫 板;除滑床板下设置9mm厚橡胶垫板、翼轨垫板下 设置9mm厚橡胶垫板、尖轨区辙跟垫板设置 4.5mm厚 中铁宝桥股份有限公司
中铁宝桥股份有限公司
60-18高速单开道岔(有碴)铺设说明
≤1mm,若有超差点,应同时配合调整岔枕及垫板 使其达标。 4.在直上股钢轨上作出岔枕位置的标记 用油漆笔在直上股钢轨轨肢上做出岔枕位置的相 应标记。 5.移动岔枕及垫板 ①根据所作标记精确调整垫板及岔枕的位置,位置 偏差不得大于3mm。 ②用扭矩扳手紧固直上股钢轨垫板的岔枕螺栓,各 处岔枕螺栓的扭矩要求分别为:L=170的为225N· m; L=161、155的为245N· m。
道岔始端钢轨对齐、枕木垂直度
道岔全长、枕木间距 局部长度、距离测量 轨头密贴、轨底与台板密贴、顶铁缝隙 间距测量、局部尺寸测量 高低测量 轨顶、工作边直线度、平直度测量 轨顶、工作边、轨底平直度测量,主要用于调整;心轨尖 端抗线测量 岔枕纵向对齐、工作边方向、轨顶高低、岔枕高低、直线 度
中铁宝桥股份有限公司
60-18高速单开道岔(有碴)铺设说明

18号道岔-线岔图纸兼说明

18号道岔-线岔图纸兼说明

无交叉线岔(18号道岔)1无交叉线岔,锚段关节式线岔,各吊弦点的双支高度。

2定位柱A1在距岔心不小于25m,即道岔开口不小于1320mm处;相邻支柱B1与岔心距离在10—15m之间可调,接触线拉出值正线40 0mm,侧线1050—1150mm之间可调;支柱C1满足相邻跨距差和抬高要求,接触拉出值正线200mm,侧线600—800mm可调。

正线工作支一般采用弹性链形悬挂,正线非支和侧线采用简单链形悬挂。

3交叉吊弦应安装在正线接触线距侧线线路中心线,侧线接触线距正线线路中心线水平投影550mm-600mm 的范围内,正线与侧线上的两根吊弦的间距一般为2m;交叉吊弦与其他吊弦的间距(始触区反侧)不大于6~8m。

4连接螺栓紧固力矩符合标准,止动垫片应揋到位。

交叉线岔1交叉线岔交叉点的位置,非支的抬高;始触区内是否有线夹;交叉吊弦的位置、距离。

2A、C为悬挂点,B为交叉点,悬挂A点一般位于线间距0~400 mm范围之内,交叉点B位于线间距400~700mm范围之内;在悬挂点A处,正线接触线拉出值为300~400mm,并按正常接触线高度设计,侧线接触线拉出值一般为400~550mm,并抬高约150mm,使得A点处侧线接触线位于受电弓的正常动态抬升量以外;在悬挂点C处,正线接触线按正常高度设计,侧线接触线比正线高30mm。

3在交叉点B处,为了减小接触网的硬点影响,正线接触线相对于正常高度抬高10mm(通过吊弦实现),侧线接触线相对于正线抬高20mm,与悬挂点C处高度一致;侧线在AB段按抛物线抬高,在BC段靠近线岔处(线间距550mm~600mm处)设有一交叉吊弦(正线接触线通过吊弦悬挂于侧线承力索上,侧线接触线通过吊弦悬挂于正线承力索上),正线与侧线上的两组吊弦的间距一般为2m,意在使始触区附近两支接触线在动态作用下能够同步抬升;交叉吊弦与其他吊弦的间距(始触区反侧)不大于6~8m。

4岔区等电位两只悬挂,如果间距较小(小于300mm),应在承力索上并接一段长度为400mm 的35mm2铜绞线,以避免动态放电。

18#可动心提速道岔

18#可动心提速道岔
(六)、翼轨跟端用间隔铁分别与长心轨和岔跟轨胶接,胶接层厚度 不大于 1mm。技术要求参照 TB/G2975《胶接绝缘钢轨技术条件》。
(七)、心轨采用 60D40钢轨组合的结构,短心轨后端仍为斜接头, 具有制造简单、实现容易的特点。采用 60D40钢轨拼接,可有效降低 心轨的转换阻力。心轨前端不再轧制转换凸缘,在牵引点处将轨底刨 切成 32mm,为方便电务钩锁设置,轨底也刨切 10mm。
-4-
40Omm的过渡段将翼轨扭成平坡。 (5)尖轨用 60kg/m钢轨制造,设 1:40轨底坡。短心轨跟部与叉跟 尖轨非工作边相互贴合,在心轨转换过程中,短心轨跟部可前后滑 动,滑动量约为 6mm。 (十五)、外锁闭装置
外锁闭就是道岔通过本身的锁闭装置直接把尖轨与基本轨、心轨与 锁闭铁密贴夹紧锁闭(内锁闭是指通过杆件将密贴尖轨锁闭在转辙机 内)。 (十六)、提速道岔各部分的水平
-3-
轨 用 间 隔 铁 联 结 螺 栓 扭 矩 为 1000N.m, 垫 板 用 M30螺 栓 扭 矩 为 300~350N.m。 (九)、道岔钢轨设置 1﹕40的轨底坡或轨顶坡。
(十)、扣件采用Ⅱ型弹条扣件,一般部位轨距块及缓冲调距块的号 码。轨距块 9、10、11、12;缓冲调距块的号码有 6~9、5~10、4~11、 7~8等。轨距调整采用轨距块和缓冲调距块联合进行,即可单独调距, 也可联合调整。 (十一)、绝缘接头两侧采用绝缘轨距块。 (十二)、转辙器和可动心轨辙叉的滑床台板表面应设置减磨涂层。 (十三)、钢轨轨下设置 5mm厚橡胶垫板,铁垫板下设置 20mm厚橡胶 垫板。橡胶垫板下可以采用调高垫板进行调高,最大调高量 30mm。
提速道岔的尖轨和心轨采用 AT轨制造,除尖轨和心轨轨顶刨切部分 外,不存在构造水平。因此,水平的检查地点与轨距的检查地点相 同。 三、提速道岔应保持的良好状态

18#无交叉线岔技术标准

18#无交叉线岔技术标准

津秦客专18#无交叉线岔技术标准
高速区段正线道岔一般为18号道岔,接触网均采用无交分道岔布置。

侧线间道岔接触网采用普通交叉形式布置。

一、无交分道岔调整:
1、先复核腕臂偏移,腕臂顺线路偏移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允许偏差为±20mm。

2、支撑、弹吊、吊弦和悬挂等非接触间隙不应小于80mm。

3、拉出值、导高应符合设计要求,拉出值施工允许偏差为±20mm,导高施工允许偏差为10mm。

4、受电弓中心距相邻一支接触线的距离600~1050mm范围和抬升量200毫米立体范围内为始触区,始触区内不安装任何线夹或设备零件。

5、交叉吊弦与一般吊弦间距按正常取值,始触区前安装交叉吊弦,位置在线间距550-600mm(测量方法与始触区相同)范围内,两交叉吊弦间距为2米,受电弓从道岔开口方向驶向岔心时应先接触到侧线承力索和正线接触线之间的交叉吊弦,交叉吊弦采用带载流环的滑动吊弦,载流环位于倾斜吊弦的上方,接触线吊弦线夹螺栓穿向斜上方。

安装如下图
交叉吊弦安装位置
6、当受电弓正线通过时一般只与正线接触线接触,侧线接触线在A,B,C柱处的高度分别抬高20mm,120mm,500mm。

7、弓形定位器支座位于线路上方时,定位支座下沿距工支接触线高度应>250毫米。

8、定位柱A柱在距岔心不小于25m即道岔开口不小于1320mm处,相邻支柱B柱与岔心距离在10-15m之间可调。

二、无交叉线岔安装图
1、支柱位于正线侧
2、支柱位于侧线侧
3、武广无交叉线岔。

18号道岔导曲线起点至道岔基本轨接缝的距离

18号道岔导曲线起点至道岔基本轨接缝的距离

想要计算从第18号投票率曲线起点到投票率基本铁路联线的距离吗?不像听起来那么复杂!您可以使用此精细公式:距离=曲线长度—
从起点到基本铁路联线的距离。

为了找到曲线的长度,只要把数字插到这个有趣的公式上:曲线长度 = (π × 半径× 角)、 180。

不用担心,x只是一种奇特的说法3。

xxx,半径是曲线的半径,而角则是
曲线的以度为单位的中心角。

一旦有曲线长度,只需测量从起点到铁
路基本关节的距离即可计算总距离。

很简单吧?现在去给你的朋友留下深刻的印象你的新发现的铁路数学技能!
要准确测量距离,需要使用测量带或轮子来测量曲线长度和从起点到
基本铁路联线的距离。

一定要确定你的测量值是准确的这样你就不会在计算最后距离时出错对投票率结构和铁轨布局有很好的了解也是至
关重要的,这样就可以确定曲线的起点和铁路基本联线的位置。

如果
你对铁路有很深的了解那真的会帮助你正确测量
在进入铁路轨道进行测量之前,必须遵守安全条例并获得必要的许可。

最好与有经验的铁路人员合作,并寻求有关当局的指导,以确保安全
和法律程序。

严格遵守铁路当局为测量这种距离规定的任何具体要求
或标准至关重要。

总体而言,准确测量和遵守安全规程对于确定从第18次投票率曲线起点到基本铁路联线的距离至关重要。

这种做法符合我们按照既定政策和准则确保铁路业务完整和安全的规定。

GLC(07)02—18#道岔各部框架尺寸(直通线)

GLC(07)02—18#道岔各部框架尺寸(直通线)

GLC(07)02—18#道岔各部框架尺寸(直通线)GLC(07)02—18#道岔各部框架尺寸(直通线)一、尖轨尖端绝对位置:距岔前轨端1951mm。

距4#枕中心向前120mm。

二、转辙部分框架尺寸:(±1.0mm)(两基本轨作用边测量)1、尖轨尖端:1435,mm。

2、第一牵引点中心:距尖轨尖端470mm。

1437.5mm。

3、12#--13#枕间:距尖轨尖端5168mm。

1461.8mm。

4、第二牵引点中心:距第一牵引点中心4800mm。

1462.1mm。

5、第三牵引点中心:距第二牵引点中心5400mm。

1504.2mm。

6、21#--22#枕间:距尖轨尖端10847mm。

1506mm。

7、35#枕中心:直股181mm。

曲股181.2mm。

(弹性可弯中心)8、39#枕向后110mm:直股231.6mm。

曲股231.9mm。

9、尖轨长度:21450mm。

基本轨长度:24592mm。

三|辙岔部分框架尺寸:(两翼轨作用边测量)1、岔趾:436.2mm。

81#枕:423.9mm。

82#枕:398.2mm。

83#枕:372.1mm。

84#枕:345.7mm。

85#枕:319mm。

86#枕:291.9mm。

87#枕:264.5mm。

88#枕:236.8mm。

89#枕:208.8mm。

2、第一间隔铁中心:194.4。

3、第二间隔铁中心:165.9。

4、第三间隔铁中心:132.7。

5、心轨理论尖端:119mm。

(距92#枕中心向后100mm)(第一牵引点中心距92#枕中心350mm)四、长短心轨支距1、第二牵引点中心:132.1mm。

2、第一间隔铁中心:157.4mm。

3、第二间隔铁中心:179.6mm。

4、第三间隔铁中心:213.3mm。

5、第一顶铁(短心轨)中心:233.8mm。

6、第二顶铁(短心轨)中心:257mm。

7、第三顶铁(短心轨)中心:291.2mm。

8、岔跟尖轨尖端:315mm。

9、最后间隔铁中心:567.8mm。

正线18号道岔铺设培训教材

正线18号道岔铺设培训教材

CRTS无砟轨道时速350公里18号道岔施工技术培训教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客运专线监理项目部2010年12月5日目录第一部分正线18号道岔无砟道床 (2)一、技术标准 (2)二、基面验收 (3)三、施工要求 (3)第二部分正线18号道岔铺设 (6)一、主要技术标准 (6)1、基本参数 (6)2、组装件参数: (6)3、道岔钢轨组成: (6)4、道岔结构: (7)二、道岔产品特点 (8)三、扣件系统 (8)1、通用扣件结构特征及其零部件 (8)2、特殊零部件 (11)四、岔枕 (13)五、装卸、运输、储存技术要求 (14)1、总体要求 (14)2、出厂运输形式 (15)3、总体拆解方案 (15)4、吊装 (15)5、运输 (24)6、储存 (25)六、道岔铺设 (27)1、原位铺设法 (27)2、施工准备 (28)3、道岔组装机铺设技术要求 (29)七、电务转换设备及安装 (42)1、转换锁闭设备 (42)2、电务转化器设备安装 (45)八、调正整道 (47)九、钢轨预打磨应具备的条件: (48)1、钢轨预打磨应具备的条件: (48)2、钢轨预打磨后应符合的规定: (48)十、钢轨焊接 (48)1、焊接顺序 (48)2、焊接方式 (49)3、焊接技术要求 (49)4、焊接允许偏差 (50)十一、道岔养护 (50)十二、检查验收 (50)18号道岔铺设程序控制要点及标准 (54)CRTS无砟轨道时速350公里18号道岔施工技术第一部分正线18号道岔无砟道床一、技术标准1、道岔部件采用国产18号客运专线(07)009可动心轨高速道岔,直向通过速度350k/h,侧向通过速度80k/h。

2、道床板分预制道岔板和现场浇注两种,桥上采用预制道岔板组合铺设,路基上采用予铺岔枕现场浇注完成。

道床板厚300mm,道床板边缘至外侧轨道中心的距离为1600mm,道床板顶面横向设2%排水坡,纵、横向钢筋及纵向钢筋间应根据综合接地和轨道电路绝缘要求设置焊接接头或绝缘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号高速道岔基本知识客专线系列18号高速道岔简介高速铁路道岔均为单开道岔,其种类可以按采用的技术系列、速度、轨下基础类型进行分类。

从技术系列上,可以分为客专线系列(我国自主研发)、CN系列(德国技术)和CZ 系列(法国技术)。

自主研发的客运专线道岔,除18号采用单圆曲线的平面线形外,大号码道岔采用圆曲线+缓和曲线的平面线形。

一.客运专线道岔主要尺寸18号道岔线形及主要尺寸二.客专线系列道岔主要特征尖轨采用60D40钢轨制造;尖轨跟端采用间隔铁、限位器或无传力结构;翼轨采用轧制的特种断面翼轨;翼轨与长心轨或岔跟尖轨胶接;岔跟尖轨用60kg/m钢轨制造;所有铁垫板采用硫化处理;部分滑床板间隔设置施维格辊轮,辊轮高度可方便地进行调整;扣件为弹条Ⅱ型扣件;混凝土岔枕采用长岔枕,垂直于道岔直股布置;牵引点设两岔枕之间,尖轨采用多机多点、分动转换。

客专线系列高速道岔扣件系统一.通用扣件有砟道岔与无砟道岔采用相同的Ⅱ型弹条分开式扣件系统,即钢轨和弹性铁垫板的联结采用Ⅱ型弹条结构,铁垫板与岔枕的联结采用φ30岔枕螺栓及带缓冲套、缓冲调距块的结构。

轨下设5mm橡胶垫板,板下设20mm橡胶垫层与铁垫板硫化在一起(弹性铁垫板)。

调高垫板设在岔枕顶面和弹性铁垫板之间,可实现-4~+26 mm调高量。

铁座与轨底间设置轨距块,与缓冲调距块相结合,可实现-8~+4 mm的调距量,调距精度为1mm。

缓冲调距块轨距块盖板及橡胶垫圈通用型弹性铁垫板5mm厚轨下橡胶垫板二.特殊零部件(一)滑床板(二)辊轮与辊轮滑床板单辊轮双辊轮(三)弹性夹SSB4(360mm)用于尖轨跟端SSB3(303mm)用于滑床板SSB2(224mm)用于护轨垫板三.弹性铁垫板(一)编号说明位数含义第一~二位第三位第四~五位第六位道岔号数垫板类型偏心值或垫板序号右(左)开向辊轮滑床板18/42L偏心值Y(Z)普通滑床板H偏心值Y(Z)转辙器其它垫板Z垫板序号Y(Z)可动心轨辙叉垫板K垫板序号Y(Z)(二)编号示例18 L03Y18 H00Y18(18)号右开(Y)道岔用偏心距为3(03)的辊轮滑床板(L)18(18)号右开(Y)道岔用偏心距为0(00)的普通滑床板(H)18 K44Y18Z68Z18(18)号右开(Y)道岔辙叉区(K)用编号为44(44)的弹性铁垫板18(18)号左开(Z)道岔转辙器区(Z)用编号为68(68)的弹性铁垫板四.道岔螺栓标称扭矩序号螺栓种类标称扭矩(N·M)1 T型螺栓弹条前部应与轨距宏观接触(缝隙0~1mm),扭矩120~1502 岔枕M30螺栓300~3503 长短心轨连接螺栓540~6604 限位器、转辙器跟端用间隔铁及翼轨间隔铁连接螺栓900~11005 防跳卡铁、顶铁螺栓、护轨螺栓、轨撑水平螺栓以弹性垫圈齐平控制,不宜采用过大扭矩,但不应小于120~1506 扣板螺栓、轨撑竖向螺栓300五.扣件伤损标准(一)道岔扣件系统安装与调整应符合铺设图要求,各零部件应保持齐全,作用良好。

(二)应使用铁路专用防腐油脂定期对螺栓涂油,螺栓保持润滑状态。

(三)扣件有以下伤损情况,应及时更换:1.岔枕螺栓、T 形螺栓折断或严重锈蚀。

2.调高垫板损坏。

3.弹性铁垫板或弹性基板的橡胶与铁件严重开裂。

4.弹条、弹性夹、拉簧、弹片等损坏或不能保持应有的扣压力。

弹性夹、弹片、挡板损坏、弹性夹离缝、弹片与滑床板挡肩离缝、挡板前后离缝大于2mm 。

5.轨距块、挡板、缓冲调距块、偏心锥等严重磨损。

6.套管失去固定螺栓的能力。

7.垫板、滑床板、护轨垫板的焊缝开裂。

8.滑床板损坏、变形或滑床台磨耗大于3mm 。

9.弹性垫板静刚度值超过设计上限的25%。

(四)不得对转辙器滑床台涂油,辙叉滑床台可涂固体润滑剂。

各部位螺栓涂油时不得污染橡胶垫板、弹性铁垫板和弹性基板。

道岔几何尺寸调整作业方法一.轨距、支距调整(一)扣件系统具有-8~+4mm轨距调整量,通过调整轨距块可实现-2~+4mm 的轨距调整,附以缓冲调距块的调边可实现-8~+4mm的轨距调整,调整无需备件。

轨距块及缓冲调距块号码配置表单股钢轨位置钢轨内侧钢轨外侧缓冲调距块轨距块轨距块缓冲调距块外侧内侧外侧内侧+2 6 9 12 9 6 9 +1 6 9 11 10 6 90 6 9 10 11 6 9-1 6 9 9 12 6 9 -2 9 6 11 10 9 6 -3 9 6 10 11 9 6 -4 9 6 9 12 9 6(二)对滑床板和护轨垫板,由于钢轨一侧采用弹性夹扣压基本轨,为滑床板,无轨距块,不能通过钢轨另一侧与铁垫板挡肩间的轨距块进行钢轨左右位置的调整,只能通过更换不同号码的缓冲调距块移动滑床板和护轨垫板来进行轨距调整。

滑床板和护轨垫板处缓冲调距块具体配置表单股钢轨位置钢轨内侧钢轨外侧缓冲调距块缓冲调距块外侧内侧外侧内侧+2 4 11 4 11+1 5 10 5 100 6 9 6 9-1 7 8 7 8-2 8 7 8 7-3 9 6 9 6-4 10 5 10 5(三)缓冲调距块初始配置6-9型、轨距块的初始配置为9-11(钢轨外侧)、10-12号(钢轨内侧),钢轨内外侧的定义、缓冲调距块、轨距块初始安装位置如下图所示。

缓冲调距块、轨距块初始安装位置及其型号(单位:mm)(四)垫板孔中心与螺栓中心不重合,偏离1.5mm。

(五)轨距块分为9-11 、10-12两种型号,用于调整钢轨左右位置。

(六)缓冲调距块分为4-11、5-10、6-9、7-8四种型号,用于调整垫板位置。

(七)通过更换不同型号钢轨两侧轨距块来调整支距垫板处支距,对于其他部位支距,还可以辅助以缓冲调距块进行调整。

18号道岔导曲线及辙叉支距测量位置如下图所示。

18号道岔导曲线及辙叉支距示意图(单位:mm)18号道岔导曲线及辙叉支距表点号距直基本轨跟端距离x i(mm)导曲线支距y i(mm)点号距直基本轨跟端距离x i(mm)导曲线支距y i(mm)1 0 231.6 17 31000 1288.32 2000 273.5 18 32000 1336.93 4000 318.9 19 33000 1386.54 6000 367.9 20 34000 14375 8000 420.6 21 35000 1488.46 10000 477 22 36000 1540.77 12000 536.9 23 37000 1593.98 14000 600.6 24 38000 16489 16000 667.8 25 39000 170310 18000 738.7 26 40000 1758.611 20000 813.2 27 41000 1814.112 22000 891.4 28 42000 1869.713 24000 973.2 29 43000 1925.314 26000 1058.7 30 44000 1980.815 28000 1147.8 31 45000 2036.416 30000 1240.5 32 45593 2068.5二.高低和水平调整(一)混凝土浇筑前,通过调整竖向支撑限位装置的螺杆位置调整轨枕的竖向位置,进而实现钢轨上下位置的调整,使得钢轨高低和道岔水平符合要求;混凝土浇筑后,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调高垫板,实现钢轨上下位置的调整,使得钢轨高低和道岔水平符合要求。

(二)需要调整个别扣件位置钢轨的高低时(如轨枕平直度不符要求引起水平超限时),可以采用更换调高垫板的方式。

(三)扣件系统能够实现的道岔钢轨高低调整量为-4~+26mm ,调高通过在弹性铁垫板下加入调高垫板进行调整。

(四)调高垫板分为1、2、5、8mm 四种厚度,用以调整钢轨高低位置。

(五)垫板螺栓分为A、B两种型号,正常安装时采用A型,调高量大于15mm 时采用B 型。

三.轨向调整(一)有砟轨道直上股轨向的调整以调换轨距块和缓冲调距块实现。

(二)直下股钢轨的轨向通过调换轨距块和缓冲调距块控制轨距实现。

(三)曲上股钢轨轨向通过调换轨距块或缓冲调距块控制支距实现。

(四)曲下股钢轨轨向通过调换轨距块和缓冲调距块控制轨距实现。

四.密贴和间隔调整(一)通过增减顶铁调整片,调整尖轨、心轨顶铁间隙,并同时与调整轨距、支距相结合,确保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可动心轨在轨头切削范围内应分别与两翼轨密贴、开通侧股时,叉跟尖轨尖端与短心轨密贴。

心轨顶铁(二)结合道岔高低、水平的调整,使尖轨或可动心轨轨底应与台板间隙不超标。

(三)调整限位器位置使两侧的间隙值对称均匀并满足技术要求。

限位器结构(四)轨撑的顶铁应与翼轨轨头下颚密贴。

(五)通过调整扣件使尖轨跟端支距、辙叉趾跟端开口、护轨轮缘槽宽度、查照间隔满足要求。

(六)道岔密贴检查器设置位置。

道岔伤损标准一.道岔轮缘槽(一)查照间隔(心轨工作边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小于1391mm,测量位置按设计图纸规定。

(二)护轨轮缘槽宽度为42mm ,容许误差为-1~+3mm,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不小于63mm 。

(三)岔后到发线连接曲线半径不应小于该道岔导曲线半径,超高不应大于15 mm,顺坡率不应大于2‰。

二.尖轨、心轨、叉跟尖轨伤损标准尖轨、心轨、叉跟尖轨出现以下不良状态或伤损,应进行修理或更换:(一)尖轨尖端与基本轨或可动心轨尖端与翼轨间隙大于1mm 。

(二)尖轨、可动心轨侧弯,造成轨距不符合要求,或尖轨与基本轨、可动心轨与翼轨间隙超过2mm。

(三)尖轨、可动心轨拱腰,造成与滑床台间隙超过2mm 。

(四)尖轨相对于基本轨降低值、心轨相对于翼轨降低值偏差超过1mm,且对行车平稳性有影响。

(五)尖轨与心轨因扭转或磨耗等原因造成光带异常,且对行车平稳性有影响。

(六)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

三.基本轨、翼轨、导轨和护轨伤损标准基本轨、翼轨、导轨和护轨出现以下不良状态或伤损,应进行修理或更换:(一)弯折点位置或弯折尺寸不符合要求。

(二)高锰钢摇篮出现裂纹。

(三)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

四.其他零部件伤损标准应使用铁路专用防腐油脂定期对螺栓涂油,螺栓保持润滑状态其。

他零部件安装应符合铺设图要求,缺少时应及时补充。

(一)间隔铁、限位器的连接螺栓、护轨螺栓、长短心轨联结螺栓、接头铁螺栓必须齐全,作用良好,折断时必须立即更换。

同一部位同时有两条螺栓或接头铁螺栓有一条缺少或折损时,道岔应停止使用。

(二)顶铁、心轨防跳铁、尖轨防跳限位装置等各部件的连接和固定螺栓变形、损坏或作用不良时应进行修理或更换。

(三)尖轨防跳限位装置、心轨防跳顶铁和心轨防跳卡铁损坏或作用不良时应进行修理或更换。

道岔检查内容和方法一.道岔检查内容和周期道岔检查内容和周期序检查内容检查检查周号方式期1 轨距、水平、支距、高低、轨向全面检测每月检查1遍2 斥离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最小间距全面查看,重点检测3 查照间隔4 护轨轮缘槽宽度5 尖轨与基本轨、心轨与翼轨、短心轨和叉跟尖轨间隙、尖轨与滑床台、心轨与滑床台间隙,尖轨与顶铁、心轨与顶铁间隙6 辊轮状态7 滑床台与基板脱焊及台面磨耗情况8 扣件状态9 弹性夹、拉簧状态10 弹性铁垫板、弹性基板等各种垫板状态全面查看,重点检测每月检查1遍11 限位器、间隔铁、顶铁、轨撑、接头铁、连杆等联结螺栓松动、变形或损坏情况12 尖轨防跳限位装置与斥离尖轨(标准开口)间隙,尖轨防跳顶铁与密贴尖轨间隙,心轨防跳顶铁、卡铁、间隔铁与心轨间隙13 尖轨相对于基本轨、心轨相对于翼轨的伸缩位移;两尖轨相对伸缩位移14 轮轨基础面(光带)检查、重点检查尖轨与基本轨共同受力部位接触面(位置、塑性变形、磨耗等)15 其他零件损坏、变形或缺失情况16 尖轨各控制断面相对于基本轨高差全面检测每季度检查1遍17 心轨各控制断面相对于翼轨高差二.道岔检查工具道岔检查工具序号名称检查项目1 轨道测量仪轨距、方向、水平、高低2 轨距尺(道尺)轨距、水平、查照间隔3 支距尺支距4 方尺道岔基本轨始端、尖轨尖端对齐、岔枕垂直度5 卷尺道岔部件长度、岔枕位置、间距等6 塞尺钢轨间、轨底与台板间、顶铁与钢轨间缝隙7 游标卡尺、卡钳间距、间隔等尺寸,部件尺寸8 1m平尺轨顶、工作边直线度9 2m平尺轨顶、工作边直线度,心轨尖端抗线,降低值(配合塞尺或深度尺)10 弦绳(绷线器)钢轨工作边方向、轨顶高低、钢轨直线度11 弹簧秤、磁力拉环道岔长度、钢轨长度12 扭矩板手螺栓扭矩13 钢轨轮廓(磨耗)测量仪钢轨顶面轮廓,轨顶坡、降低值14 尖轨降低值测量仪尖轨降低值、心轨降低值15 钢轨温度计钢轨轨温三.道岔检查方法道岔检查方法号项目工具检测方法示意图1 道岔全长轨件长度钢卷尺、弹簧秤、磁力拉环磁力拉环固定钢尺末端,弹簧称拉紧端头,测量全长2水平轨距尺、轨道测量仪观察气泡位置,测量水平高差.号项目工具检测方法示意图3 高低弦线钢板尺轨道测量仪在轨顶面使用10m弦线测量弦线至轨顶矢度值;轨道测量仪测量高低4 方向弦线、钢板尺、轨道测量仪轨头侧面(正线非工作边) 使用10m弦线测量弦线至轨头工作边矢度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