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神秘瓷器

合集下载

古代陶瓷有趣的故事

古代陶瓷有趣的故事

古代陶瓷有趣的故事古代陶瓷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杰作,拥有丰富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内涵。

其制作工艺和独特之处让人们对其充满兴趣。

以下是关于古代陶瓷的一些有趣的故事。

1. "唐三彩"的神奇之旅:唐三彩是中国唐代(618-907年)的宫廷瓷器,以其丰富多彩的色彩和独特的造型而闻名。

相传唐三彩的生产工艺是由一位名叫张春草的普通村民发现的。

他在挖井时无意中发现了瓷土,为了摆脱贫困,他开始研究陶瓷制作技术。

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摸索,他最终成功制作出了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唐三彩。

这个神奇的故事成为了古代陶瓷艺术发展历程中的佳话。

2. 瓷器的海上之旅:在古代,中国的瓷器以其精美的工艺和质量,成为世界各地的热门商品。

而这些瓷器通常需要经过漫长而危险的海上航行才能抵达目的地。

据传,有一位名叫郑和的明代航海家,率领庞大的船队,多次出海远航,将中国的瓷器带到了非洲、印度和中东等地。

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陶瓷的远销之旅,也显示了中国的航海技术和贸易能力。

3. 破损瓷器的再生之道:有些古代陶瓷瓷器因为年代久远或者意外损坏而出现了裂纹或碎片。

然而,中国陶瓷艺人发展出一种独特的修复技术,称为“金缝”。

这种修复技术利用金属粉末和粘合剂填补了瓷器的裂纹,将其恢复到原本的美丽。

通过“金缝”,瓷器不仅得到了修复,还增加了一抹独特的艺术魅力,重新焕发了生命。

这些故事展示了古代陶瓷的丰富内涵和独特之处。

不仅仅是艺术品,古代陶瓷也承载了历史记忆和文化智慧。

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故事深入了解古代陶瓷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展现了人们对陶瓷艺术的追求和创造力。

关于景德镇的神话故事

关于景德镇的神话故事

关于景德镇的神话故事中国有着丰富多样的神话故事,其中之一就是来自江西省的景德镇的神话传说。

景德镇以其瓷器而闻名于世,这里孕育出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传承了千百年的文化和艺术。

让我们一同探索这些神话故事,领略景德镇的魅力。

据史书记载,远古时期曾有一位名叫寿王的神仙下凡,在当地炼制瓷器。

他制作的瓷器精美绝伦,色泽明亮,质地坚韧,远胜于常人所能制作的瓷器。

因此,寿王被尊称为“瓷器之神”。

人们相信他的瓷器可以带来好运和幸福。

故事流传至今,人们对于瓷器之神的崇敬仍未减退。

在景德镇的古城里的很多角落,你都可以看到人们为瓷器之神所建立的神庙或观音堂。

尤其在每年的寿王庙会上,成千上万的人们涌入景德镇,向瓷器之神祈福。

这场盛大的庙会持续数天,期间有各种表演、民俗活动和庙会游戏。

参与其中的人们都倾其所有,希望能够获得瓷器之神的保佑。

除了寿王的传说之外,景德镇还有一个著名的神话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勇敢的少年和一只神奇的瓷器狮子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位美丽而善良的公主住在景德镇,她拥有一只名叫“玉霞”的瓷器狮子。

这只狮子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可以带走邪恶的气息,保护人民免受邪恶的侵害。

公主和狮子形影不离,守护着景德镇的安宁。

然而,一天,一位邪恶的巫师来到了景德镇,企图夺取玉霞狮子的力量。

他使用黑魔法制造了一场巨大的洪水,威胁到了整个城镇的安危。

公主不顾自身的安危,带着玉霞狮子和勇士们一起抵御洪水,保卫了景德镇。

最终,巫师被打败,景德镇重新恢复了往昔的繁荣。

人们对于公主和玉霞狮子的事迹传颂至今。

公主被尊称为“瓷器公主”,瓷器狮子成为了景德镇的象征。

每年,景德镇都会举办玉霞狮子舞表演,舞者们化身为狮子,表演出勇敢和力量的象征。

除了这些神话故事,景德镇还有许多民间故事流传至今,揭示了这片土地的历史与文化。

小说《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身穿的“景德镇镇府花翎蘸墨折梅裙”的字句,也让景德镇更加著名。

景德镇因其瓷器文化而闻名于世,这些神话故事无疑为瓷器添加了更多的神秘色彩和艺术寓意。

古代瓷碗上的传世故事

古代瓷碗上的传世故事

古代瓷碗上的传世故事瓷器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品的代表,历经千年仍然保持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从古代的青铜器、陶器到后来的瓷器,它们记录着许许多多的传世故事。

在这些瓷器中,古代瓷碗作为生活中常见的器皿,因其多样的形状和装饰,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故事。

让我们一同来探索一些古代瓷碗上的传世故事。

一、汉代青花瓷碗的传世故事汉代青花瓷碗是中国瓷器的先驱者之一。

这种瓷器以其深蓝色的青花装饰而闻名于世。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汉代青花瓷碗的制作工艺极为精湛,器形优美,装饰纹饰多样,镶嵌珍珠、玛瑙等宝石,显示出当时瓷器制作技艺的高超水平。

传世故事中有一碗汉代青花瓷碗,其背后隐藏着一段动人的故事。

据传说,这碗是一位古代宫廷画匠用来保存他多年来积攒的艺术心血而制成的。

他用细腻的青花装饰这碗,将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表达其中。

这碗通过多代传承,最终被珍藏于国家博物馆中,成为了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明代景德镇瓷碗的传世故事明代景德镇瓷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风格而闻名于世。

其中的景德镇瓷碗更是受到了广泛欢迎。

这些碗以其绚丽多彩的釉色和精细的装饰,成为明代宫廷贵族们喜爱的餐桌上的艺术品。

传世故事中,有一碗明代景德镇瓷碗格外引人注目。

这是一碗名为《飞龙在天》的瓷碗。

这碗采用宝蓝釉与红彩相结合的装饰,以绘画般的技法刻画出栩栩如生的飞龙图案。

据传闻,这碗是一位明代宫廷画家在闲暇时间创作的佳作。

这位画家以其卓越的绘画技巧给予了这碗瓷器独特的魅力。

始作于明代的这碗《飞龙在天》瓷碗流传至今,是瓷器制作技艺和绘画艺术完美结合的杰作。

三、清代青花瓷碗的传世故事清代青花瓷碗是瓷器史上的又一代表作。

这种碗采用青花技法,经过多次绘制、上釉、烧制等工艺制成。

清代青花瓷碗以其深邃的蓝色和精湛的工艺制造而成为珍贵的收藏品。

其中一碗名为《和平长寿》的清代青花瓷碗有着令人动容的传世故事。

这碗制作于乾隆年间,直径约18厘米,碗内壁绘有和平鸽和祥云图案,寓意着安定和幸福。

鸳鸯莲瓣纹金碗的故事

鸳鸯莲瓣纹金碗的故事

鸳鸯莲瓣纹金碗的故事鸳鸯莲瓣纹金碗,是一件珍贵的古董,被誉为中国陶瓷艺术的瑰宝之一。

它的故事始于明代,是在一个小山村里偶然被发现的。

据说,在一个春天的清晨,一位村民走进附近的一处草地,准备放牧他的牛群。

突然,他注意到草地上有一种奇特的植物在盛开,像莲花一样美丽,但却是鸳鸯的颜色,一半红色,一半白色。

这一奇特的景象引起了村民的好奇心,他小心翼翼地采摘了几朵花朵,带回家中。

这些花朵被村民保存了下来,引起了一位陶艺师的注意。

这位陶艺师叫刘明,他以制作精美的陶瓷制品而闻名。

他决定以这些神奇的花朵为灵感,创作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经过数月的研究和实验,刘明终于成功地制作出了鸳鸯莲瓣纹金碗。

这件金碗由陶瓷制成,釉色纯正,形状优美。

它的内壁以白色釉料绘制出鸳鸯的形象,而外壁则以红色釉料绘制出莲花的形象,两者相互交织,犹如生动的画卷。

这件金碗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需要经验丰富的陶艺师用心制作。

然而,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制作的难度,更在于它背后的寓意。

鸳鸯代表着爱情和忠诚,而莲花象征着纯洁和美丽。

这样一件结合了爱情、忠诚、纯洁和美丽的艺术品,自然成为了无数人追逐的宝贝。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件鸳鸯莲瓣纹金碗的名声越来越大,引起了国内外收藏家的关注。

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美丽和珍贵,更因为它所代表的文化价值。

它成为了中华文化艺术的象征之一,被许多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梦寐以求的藏品。

然而,正因为它的稀有和价值,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和抢夺。

一些不法分子试图将其盗走,但幸运的是,这件金碗每次都能被认真的保护者保护起来。

它被安置在一家专门的博物馆中,每个人都可以欣赏到这件宝贵的艺术品。

鸳鸯莲瓣纹金碗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背后的故事,更是一个民俗传说的象征。

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让它们得以传承下去。

关于陶瓷的民间故事

关于陶瓷的民间故事

关于陶瓷的民间故事如今,陶瓷作为一种重要的工艺品和艺术品被广泛应用和欣赏,但其背后却有许多有趣且神奇的民间故事。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这些与陶瓷相关的传说故事吧。

1. "大禹治水"与陶瓷在中国古代,有一位名叫大禹的年轻人。

他因为能力出众被任命负责治理大洪水,他利用陶土制作了许多陶片和土堤来阻挡洪水的蔓延。

由于他对陶土的精湛掌握,大禹成功地治理了洪水,保护了百姓的生命和财产。

这个故事讲述了陶土在古代的重要性,以及陶瓷对于人们生活的贡献。

2. "被陶瓷壶嘲弄的天官"相传远古时期,有一位名叫赖道明的平民,他非常勤奋且聪明,被天界的玉皇大帝看中,决定提拔他为天官。

然而,在赖道明接受了智力测试后,却被一只陶瓷壶取笑,壶声称只有真正聪明的人才能解开他的谜题。

赖道明决定接受挑战,并成功地解开了陶瓷壶的谜题。

壶赞叹他的聪明才智,并向他道别。

赖道明最终成为了一位享有盛名的天官,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智慧,开始使用陶瓷壶代替普通的茶杯。

这个故事传达了智慧和勤奋的重要性,并唤起了人们对陶瓷壶的珍视和赞美。

3. "磁器与动物生命"相传在古代,有一只聪明的海豚。

它喜欢游弋在海岸边的陶瓷作坊附近,因为它发现当陶瓷作坊里的陶土在被烧制成磁器时,会发出类似海浪声的声音。

海豚与陶瓷师傅交流后,它们发现使用不同的陶土制作瓷器会有不同的声音。

这些独特的声音激发了陶瓷师傅创作出更加独特的磁器。

为了感谢海豚带给他们灵感,陶瓷师傅们制作了一批以海豚为主题的磁器,并赠予了海豚一件精美的瓷器作为回礼。

这个故事传递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并展示了陶瓷艺术背后的无穷创造力。

4. "关于红陶的传说"古代有一个名叫王明的陶匠,他以制作出一种红陶而闻名。

这种红陶色泽鲜艳,光洁度极高,深得人们的喜爱。

有一天,一位国王听说了这位陶匠制作的红陶,非常想拥有一件。

于是他派遣士兵到王明的陶瓷作坊,抢走了一批红陶器,带回宫中。

越窑青瓷中的神话传说

越窑青瓷中的神话传说

越窑青瓷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瓷器之一,以其独特的青绿色和精湛的工艺而著称。

在越窑青瓷的发展过程中,也有一些与越窑青瓷相关的神话传说。

其中一个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是关于越窑青瓷的起源。

传说在古时候,越国的国王勾践为了向吴国的国王献礼,命令国内的能工巧匠烧制一种青瓷器。

经过多次尝试和失败,最终成功地烧制出了温润如玉、晶莹剔透的青瓷器。

这种青瓷器的颜色和质地都非常特殊,被认为是神灵所赐,因此被人们奉为至宝。

另一个神话故事是关于越窑青瓷的神奇功能。

传说中,越窑青瓷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拥有神奇的力量。

据说,在战场上,如果将士们使用越窑青瓷作为酒杯喝酒,就能增加力量和勇气,提高战斗力。

此外,还有一些传说认为越窑青瓷能够辟邪、镇宅、保平安等。

这些神话传说虽然并非真实的历史事件,但它们反映了人们对越窑青瓷的热爱和敬仰,也体现了越窑青瓷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如今,越窑青瓷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地应用于艺术、收藏、展览等领域。

青花瓷的传说故事

青花瓷的传说故事

青花瓷的传说故事
青花瓷是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被誉为中国瓷器的国宝。

青花瓷的传说故事有很多,其中一则著名的传说是以下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在中国的一个古村落里住着一个贫穷但勤劳善良的陶匠,名叫李白。

李白崇尚自然之美,并且对于陶瓷的制作非常精通,他总是用心地打磨每个器物,希望能将自己所见所闻的美景表现在瓷器上。

有一天,李白在江边的一株桃树下休息,突然看见一只翠绿色的孔雀停在树枝上,展现出美丽的羽毛。

这幅美景深深地触动了李白的灵感,他想要将这美丽的一刻永远地定格在陶瓷上。

李白返回家中,开始尝试创作。

他用从桃树下找到的泥土,制作了一把形状独特的陶罐,并画上了那只翠绿色的孔雀。

李白发现,他的陶瓷罐与众不同,充满了生机和美丽。

不久后,李白将自己的作品带到了当地的质物行。

质物行的主人看到这把陶罐后,惊叹不已,并立刻以高价购买了它。

从此以后,李白的作品开始大受欢迎,人们纷纷购买他的青花瓷器。

李白用自己灵感创作的青花瓷器展现了自然之美,被视为独具魅力的艺术品。

故事流传开来,李白的作品越来越受到各地的推崇和追捧。

而传说中的青花瓷器,也成为了中国瓷器的代表之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灵感和热爱能够创造出美丽的艺术作品。

青花瓷象征了中国传统陶瓷的精髓,也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表达。

关于瓷器的40个小故事

关于瓷器的40个小故事

关于瓷器的40个小故事1. 瓷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的古埃及。

当时的陶瓷器皿主要用于储存食物和液体。

2. 中国是瓷器的发源地之一。

最早的中国瓷器是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遗址中发现的。

3. 在中国古代,瓷器是贵族阶层的专属物品,只有富人和皇室才能拥有。

4. 日本的瓷器文化起源于公元8世纪,当时从中国引进了瓷器制作技术。

5. 英国的瓷器文化起源于17世纪末,当时英国人开始模仿中国瓷器制作技术。

6. 意大利的瓷器文化起源于18世纪初,当时意大利人开始制作瓷器并将其出口到欧洲其他国家。

7. 法国的瓷器文化起源于19世纪初,当时法国人开始制作瓷器并将其出口到世界各地。

8. 在中国,瓷器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神秘力量的物品,可以辟邪驱鬼。

9. 在日本,瓷器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灵性的物品,可以保佑家庭平安。

10. 在英国,瓷器被认为是一种具有高贵气质的物品,可以显示主人的品位和财富。

11. 在法国,瓷器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浪漫气息的物品,可以增加家庭的浪漫气氛。

12. 在德国,瓷器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精湛工艺的物品,可以展示工匠的技术水平。

13. 在印度,瓷器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神秘力量的物品,可以保护家庭免受邪恶的侵害。

14. 在泰国,瓷器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神圣力量的物品,可以保佑家庭平安和繁荣。

15. 在越南,瓷器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神秘力量的物品,可以辟邪驱鬼。

16. 在韩国,瓷器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神秘力量的物品,可以辟邪驱鬼。

17. 在墨西哥,瓷器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神秘力量的物品,可以保佑家庭平安和繁荣。

18. 在巴西,瓷器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神秘力量的物品,可以保佑家庭平安和繁荣。

19. 在澳大利亚,瓷器被认为是一种具有高雅气质的物品,可以展示主人的品位和财富。

20. 在美国,瓷器被认为是一种具有高雅气质的物品,可以展示主人的品位和财富。

21. 在加拿大,瓷器被认为是一种具有高雅气质的物品,可以展示主人的品位和财富。

22. 在俄罗斯,瓷器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神秘力量的物品,可以保佑家庭平安和繁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觅秘色瓷
相传,唐代有一种叫“秘色瓷”的瓷器,这种瓷器除皇室成员之外,其他任何人都无权享用。

凡是有幸见到“秘色瓷”的人,无不为它的美轮美奂所倾倒。

要烧成这种瓷器,必须使用一种秘密配方。

但不知从何时起,这个秘密配方和这种神秘瓷器一同消失了。

几百年来,再也没有人亲眼见过“秘色瓷”。

人们只能在古人零星的诗赋中想象它的神奇美妙。

据说,清乾隆年间,皇宫中奇珍异宝堆积如山,无所不有,唯独缺少一件秘色瓷。

乾隆皇帝不由感叹:“李唐越器人间无。


20世纪初,中国的考古学还不是一个专门的学科,而是被笼统地称作金石学。

大多数对此感兴趣的人,只是就手边玩物进行讨论琢磨,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30岁的陈万里(1892-1969,中国近代享誉世界的陶瓷专家)迈出了中国田野考古的第一步。

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陶瓷专家,陈万里知道,寻找秘色瓷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找到它的产地,也就是窑址。

唐代诗人陆龟蒙曾写过一首诗,其中一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形容的是一种颜色青绿的茶具。

这首诗的题目《秘色越器》一语道破了天机。

如果“秘器”指的是秘色瓷,那么,越窑就是这种瓷器的产地。

据史籍记载,越窑在浙江,那里应该就是那个传说的诞生地。

陈万里下定决心,为了寻找真相,宁可踏破铁鞋。

陈万里的努力没有白费,经过反复调查、对比、走访,考古界渐渐形成了统一看法:在浙江的余姚、上虞、慈溪一带,有一“上林湖”,那里就是越窑的窑址所在地。

这一带在战国时属越国,唐代时改为越州,“越窑”因此而得名。

自此开始,无数仁人志士追随着陈万里的脚步,在上林湖越窑的遗迹废墟中,年复一年地寻找着有关秘色瓷的蛛丝马迹。

秘色瓷真的存在吗
在方圆数十千米的上林湖区域内,分布着几百处窑址遗迹,破碎的瓷片和废弃的窑具残片堆成了山岭,俯拾即是。

然而,在这些碎片中,人们既没找到带有“秘色瓷”字样的残片,也找不到任何与秘密配方有关的证据。

除了破碎窑具之外,只有青瓷碎片。

青瓷,是中国陶瓷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瓷器。

而这种瓷器,就是越窑创烧的。

古人在诗赋里,把秘色瓷比作薄冰上的青云,说明秘色瓷也是一种颜色青绿的瓷器,文献中又说秘色瓷在越窑,这是不是意味着秘色瓷就是青瓷呢?那为什么又要给它取个秘色瓷的名字,还有秘密配方一说呢?
在找不到任何实物证据的情况下,人们开始重新解释秘色瓷。

一些学者认为,秘色瓷就是越窑青瓷中的精品。

“秘色”一词并没有其他特别的含义,只是带文学色彩的形容词,实际就是碧色、青色的意思。

还有的学者认为,秘色瓷作为一种青瓷中的精品,专供皇室使用,当然要与一般的青瓷区别开,因此在烧造时,就特意取了个“秘色瓷”的名字,而至于所谓的秘密配方,则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

一时间,各种观点和猜测层出不穷,秘色瓷是青瓷?是用不为人知的神秘配方烧造出来的特殊瓷器?抑或根本就是一个捕风捉影的传说,在中国陶瓷史上,根本就没有出过秘色瓷?层层迷雾缭绕,真相似乎离人们越来越远了……
在学术界此消彼长的争论声中,时光已经流逝了近半个世纪。

步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考古学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规范,考察范围触及到古人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埋藏在地下的古老文明,用一个又一个奇迹不断改变着人们的视线,曾经由秘色瓷引发的学术界大讨论,
在接二连三的各种惊喜中,似乎早已被人们遗忘了。

新技术解开秘色瓷的谜团
半个世纪后,在距离浙江千里之外的陕西,一个旷世惊天的大发现,意外又引出了人们对秘色瓷的关注。

这件事发生在1981年,由于地震,陕西法门寺的标志性建筑――传说中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宝塔,半边坍塌了。

法门寺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东距西安市110公里,是以安置释迦牟尼佛指舍利(即佛骨、释迦牟尼真身)而闻名于世的千年古刹,始创于东汉,唐朝发展到极盛。

自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唐太宗重修法门寺并开启地宫瞻仰佛骨开始,法门寺就成为唐皇室供奉释迦牟尼真身的最高道场和迎送佛骨的圣地。

从那以后“三十年一开”,将佛骨恭迎至京师长安或东都洛阳,进行供奉膜拜。

唐朝近300年间,共有八位皇帝七次开启地宫,以极其隆重的仪式迎奉佛指舍利。

成通十五年(公元874年)正月初四,唐僖宗最后一次送还佛骨,封闭了地宫。

静穆寂寥之中,历史走过了1000多年。

1987年4月3日,在重修法门寺塔清理塔基时,无意中发现了石函封闭的唐代地宫。

在这次考古发掘中,考古学家意外地发现了秘色瓷――“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碟子共六枚。


失传已久的秘色瓷无意间惊现天日,这个绝难料到的巧合,对所有听闻过秘色瓷的人来说,都是一个天大的喜讯,传说中的瓷器如今就在眼前,考古界的学者专家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迫切地想要一探究竟:这种瓷器就是青瓷吗?还是像传说中提到的那样:要烧成它,必须使用一种秘密配方?
2003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的冯松林决定用现代核分析技术揭开秘色瓷真相。

通过射线照射,每种物质都会发出自己特有的射线,测量这些射线,就能知道这种物质的组成元素和含量的多少。

用这种办法,让越窑中的青瓷精品与秘色瓷分别接受照射,对比它们的数据,就应该能够得到某种答案。

如果数据一致,证明两者是同一种东西,如果区别显著,则告诉人们,在看似相似的秘色瓷与青瓷之间,暗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结果,试验数据显示;秘色瓷胎样中锆、钴、铪、铀等元素含量较高,而在青瓷样品中,这些元素的含量则不是主要成分。

这说明,从最初的制泥土工艺开始,秘色瓷就已经被特殊对待了。

真相大白
秘色瓷很可能是专门烧制的。

这个大胆的假设使研究人员立刻着手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对比:分析两组样品的表面釉层。

这是整个谜团的焦点,如果秘色瓷确如传说中提到的那样使用了秘密配方,这个配方就应该是用在釉料上……
实验结果的出现,向人们勾勒出了秘色瓷的全新轮廓:选用精良的胎料,施涂特殊的釉料,在入窑前还要在匣钵上加以处理,最终烧成了润泽如玉、盈透似水的秘色瓷。

秘色瓷之“秘”,指的正是产品的色泽,纯正的“秘色”应是一种青中泛湖绿的釉色,即陆龟蒙诗中所云的“千峰翠色”,这是越窑青瓷中极为罕见的一种色泽。

由此可见秘色瓷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青瓷,而是由越窑创烧出来的一个新品种,其秘色瓷胎质和釉层的化学成分独具特色,说明确实存在着非同寻常的秘密配方和工艺。

这个直接脱胎于青瓷的特殊品种,曾经是中国陶瓷史上登峰造极的佼佼者,然而,它却
伴随着一个王朝的衰落而沉寂了,直到几个世纪后,秘色瓷再次出现,人们才真正了解了它的传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