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张爱玲的爱情观作文
浅谈张爱玲的爱情观作文

浅谈张爱玲的爱情观作文对于张爱玲这个人,我所知道的不过是很多人称她是才女罢了,不过经历了一些特殊的事情,遇到了一些特殊的人之后,我慢慢发现其实那么多人赞赏她还是有原因的。
我对张爱玲并不是很熟悉,也并没有看过很多她写的书,不过对她对爱情的看法还是让我挺感兴趣的。
本来我是想非常极端的反驳她的观点,但是当我了解了一些关于她的事迹以及看了一些她写的话之后,我发现其实很多时候她还是很正确的。
尽管如此,我依旧认为她的爱情观还是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
我不想自以为是的说自己的想法多么多么正确,因为对于爱情,我可以说是完全不懂。
张爱玲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
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哦,你也在这里吗?”那么,这句轻轻的问候,想表达的.相遇的喜悦,还是一种不屑的情感呢?把这段话分成两段来理解,前一部分说的是缘分和巧合,后部分却因为一个“只能”,让缘分看起来那么微不足道,难道爱情给人带来的就只是这种无奈吗?这样说固然多了许多美感,但是这样真的客观真实吗?就算这是亲身经历,那么这样的说法又会不会让更多的人变得消极呢?同时,又说:“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既然最后相遇的时候只能轻轻的问一句,那么用同样的逻辑来推理,不管知不知道,不管有没有人在等,又有什么好期待的?等着相遇之时尴尬的轻描淡写的那句问候吗?很好,为了反对这样的推理,还有一句:“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所以才会失望。
因为有爱,才会有期待,所以纵使失望,也是一种幸福,虽然这种幸福有点痛。
”那么这想表达的是什么,一边告诉痴男怨女感情会痛,没有结果,一边又鼓励着他们去自寻烦恼和痛苦吗?还有,她说:“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是一首最悲哀的诗……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
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
张爱玲-600字作文_0

打造高品质/双击可去除张爱玲-600字作文
张爱玲,一个依依情深、临水照花的女子,不管她的故事远去多少年,这世间依然流转着她的传说。
一吻定情,一念沧桑,一扇桃花,一景苍凉。
张爱玲本是一个遗世高贵,以冷眼静观人间花开花落的孤傲女子,可是,这位上世纪的民国绝代才女遇见胡兰成时,她不仅为他芳华自现、情窦顿开,同时也为他柔情万千、低到尘埃。
向来情深,奈何缘浅。
想那张爱玲幽幽道出“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遇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时是怎样的一种花开嫣然?想她落笔“此生,你不来找我,我亦不去寻你,就让我们隔着流水光阴,守着剩下的岁月,彼此各自安好,现世安稳”时又是怎样的一种叶落飘零?。
介绍张爱玲的作文

介绍张爱玲的作文
今天咱们来聊聊张爱玲。
这张爱玲啊,就像是旧上海夜空里一颗独特的星,闪着冷冽又迷人的光。
张爱玲的出身那可是不一般。
她就像从那种大家族的深宅大院里走出来的神秘女子。
她的家庭关系复杂得就像一团乱麻,父亲是个封建遗少,母亲呢,是个追求新思想的新潮女性,这样两个观念截然不同的人凑一块儿,家庭氛围就像个随时会爆炸的火药桶。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长大,张爱玲就像一朵在石头缝里挣扎着盛开的花,有着独特的坚韧和敏感。
张爱玲自己的感情生活也像是一部充满波折的小说。
她爱上胡兰成,那胡兰成可不像个靠谱的男主角。
他是个多情的人,到处留情。
张爱玲呢,却一头扎进这份感情里,爱得那叫一个热烈又卑微。
她在爱情里低到了尘埃里,还满心欢喜地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可最后还是被伤得遍体鳞伤。
这段感情就像她生命里一道深深的伤痕,影响了她的创作,也影响了她的人生态度。
她的穿着打扮也很有特色。
她就像是从自己笔下的小说里走出来的时尚女子。
穿着那种古色古香又带着点奇思妙想的衣服,站在人群里,那气质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
她就像是一个旧上海的时尚标杆,很多人都模仿她的风格,可又没人能模仿出她那种独特的韵味。
张爱玲啊,就是这么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女子。
她的文字至今还在散发着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去解读她、品味她。
她就像一个谜,虽然已经远去,但她留下的作品和故事却永远地刻在了文学的长河里,让我们这些后人在阅读她的作品时,不断地感叹她的才华和她独特的人生经历。
《倾城之恋》爱情观的看法

《倾城之恋》爱情观的看法《倾城之恋》爱情观的看法篇1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迷上了张爱玲的作品,尤其是她的《倾城之恋》。
记得初读时,略过字里行间的一篇小故事,感觉似乎有点晦涩难懂,感叹最终的凄美爱情。
再读本书时,我已迈入大学大门,我仿佛从书中看到了张爱玲的影子;该书所讲述的其实恰是它情感世界的缩影,反射着她自身的爱情观。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是张爱玲在《倾城之恋》里反复吟咏的一句话,它不仅仅表达了张爱玲最高的感情理想,也是所有女生对感情的最高憧憬。
的确,所有的女人最终都希望和自己的爱人踏进婚姻殿堂,幸福生活,白头偕老;正因为只有婚姻能代表这个男生是真的爱自己,它是男生对一个女生最高的承诺。
该书讲述了女主角白流苏和男主角范柳原的爱情故事。
白流苏,一个离过婚的女生。
在那个暧昧的时代和同样暧昧的旧上海,离婚是要受道德谴责的。
范柳原,一个海外归来的浪子,本是无根的浮萍,四处飘摇。
加上生活的纸醉金迷,便把"女生看成他脚底下的泥"。
感情和婚姻原是他不坚信,也不敢指望的。
但他内心深处是渴望安稳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白流苏与范柳原两个各怀鬼胎的人遇到一处,展开了一场相互试探的感情攻防战。
白流苏的目的显而易见,她期望他能承诺她一纸婚姻。
之后,白流苏,她的出路,除了另一个男生的怀抱以外,恐怕再无其他了。
一个女生,把命运当做了人生的赌注,看来似乎没有比这更悲催的事了……看似最终经历战争,最终他们在一起了,可以说白苏是幸运的,一场陷落让她等到了一个男生,一段婚姻,但毕竟是偶然的;然而,该小说看似成全了白、柳的一段姻缘,但实则以世俗的表象掩盖了真正的悲凉与凄惨。
正如张爱玲所说“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会有这么圆满的收场”。
故事中,张爱玲在原本苍凉的基调上又刻画了一位悲惨的女性,基于对“过渡阶段新时代女性”生存状况的不满,基于对文化败落命运的思虑,把笔下的每一位女性都推向了绝望的端头,命运使得她们无法挣扎,不得不低头,看似自愿其实无可奈何的往下跳!有人说,《倾城之恋》就是张爱玲自身爱情观的缩影。
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读后感1500字作文(精选3篇)

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读后感1500字作文(精选3篇)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1500字篇1初识张爱玲,已是很多年前的事了,一向不忍读她的作品,因为她用浪漫的名称做幌子,用颠覆的笔调阐释了她对男性的嘲讽。
张爱玲关于男人心中红玫瑰和白玫瑰的比喻虽然有些老调,却如一柄锋利的手术刀,轻轻地划一下,便把创口挑破给你看。
她说:“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男人听罢,面上虽然不动声色,却是暗底击节,短短三句两言,便扎穿了自我心窝里那见不得光的隐晦念想。
女人听毕之后,怅然若失的同时,也是会在心底默默盘算,到底自我是要做男人的蚊子血还是朱砂痣?距离,或许会给彼此裹上一层柔光加一重幻彩,但务必是时光加空间的作用,才能人为地创造出这虚拟的效果。
可当两个人真要冲破时光的沙滩,淌过空间的湍流,不顾一切飞奔向对方的时候,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相见不如怀念之类的感触油然而生,一些过来人口口相传的老生常谈,往往是在你被现实的暗礁碰撞得七零八落的时候,才会幡然领悟。
别人的经验永远只是说教,自我那点哪怕是不带血的教训,也会铭刻于心、永难释怀。
就像多年之后,佟振保与王娇蕊的重逢。
那是一种俗艳、苍老的美丽,还是一如既往地爱打扮要漂亮,但终归是败给了岁月。
但生活还是要继续,哪怕是漏洞百出,哪怕是千疮百孔,哪怕是无以为继。
眼泪终究只是一时,触动也只是转瞬的事情。
佟振保在完成了这次意想不到的情感消费之后,再一次整装待发,重新做回了一个好人。
而娇蕊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一个丝毫没有准备负职责的男人身上后,幸福也随之坍塌。
誓言中的他许给的水晶宫殿但是是一间歪歪斜斜的土房子,就连倒掉时趁势而起的灰尘都能让她迷眼流泪不止,悲哀和痛苦都只能是自我一个人的,他永远都看不见,就连最后你委曲求全说要给他自由的时候,他也只是看到了解脱的快乐而无视你流血不止的一颗心。
张爱玲的爱情观

张爱玲的爱情观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她的作品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的小说歌颂了女性的美丽和魅力,展现了上海浪漫而复杂的城市生活。
但是,张爱玲的作品中又有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那就是她对爱情的独特理解和反思。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张爱玲的爱情观。
一、爱情是一种错觉在张爱玲的小说中,爱情常常被描绘成一种虚幻的东西。
她认为,爱情只是一种臆想,一种由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感觉。
在《色,戒》中,她写道:“我们的心灵它的幸福,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的臆想罢了。
其实我们体会不到爱情,我们只是体会到一种好像是爱的东西,好像是快乐,不是就是悲哀。
”张爱玲认为,所谓的爱情,只是人们在追寻幸福时,自欺欺人地想象出来的一种情感。
当这种幻觉消失时,爱情也随之烟消云散。
人们往往为了一种虚幻的感觉,而牺牲了现实生活的幸福。
张爱玲用她精湛的语言,表现了现代人在爱情中的迷茫和痛苦。
二、爱情的复杂性如果说张爱玲在小说中表现了对爱情的怀疑和不信任,那么在她的日记和私人信件中,她又揭示了爱情的复杂性。
她认为,爱情是一种细腻的情感,需要通过思考和体验,才能真正理解。
在她与徐志摩的周旋中,张爱玲更是感受到了爱情的种种挑战和矛盾。
很多时候,她不知道自己究竟是爱徐志摩还是恨他。
在信件中,她写下:“他似乎真的和我玩斗智斗勇的游戏……我每每想和他彻底分手,当我见到他面容时就已经输了半个赌局。
”张爱玲对于爱情的质疑,来自于对爱情的深度思考和自我反省。
三、爱情的世俗性张爱玲的小说中,爱情往往与物质和权力联系在一起。
她通过对于细节的描述,揭示了爱情和现实生活的矛盾。
在《色,戒》中,她描绘了一个被物质和阶级利益支配的社会,而爱情也受到了这种世俗性的影响。
在张爱玲看来,爱情不可避免地与人们的利益和欲望相结合。
他们往往为了物质利益而决定了自己的爱情选择。
这种爱情,虽然带有一定的世俗性,但在张爱玲看来,也是一种真正的感情,值得尊重和认可。
四、爱情的自由对于张爱玲来说,爱情应该是一种自由的选择。
读她_关于张爱玲的作文900字

读她_关于张爱玲的作文900字不知从何时起,爱上了读她。
读她“爬满虱子到生命”,读她“低到尘埃的美好”,亦读她“于千万人中所要遇见的人”。
我喜欢张爱玲,喜欢一个人,无需缘由,亦不问因果。
喜欢她年少的孤芳自赏,喜欢她对爱情的痴心不悔,亦喜欢她人生迟暮的离群索居。
在她韶华初好的时候,写过这么一句话:“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虱子。
”该是怎样明澈的女子,能够悟得如此醒透,她不是天才少女,却仿佛可以煮字论命,卜算前世今生之卦。
时光苍绿,因为我们都在老去。
如今再看披着锦衣华服的上海滩,高贵而妖娆,绝世亦独立。
这座城,在三十年代,也曾经历乱世硝烟,掀起江湖风浪。
只是沧海桑田,所有的一切都被锁在那座叫过往的城里,早已寂静安然。
那场民国的风,曾吹拂至上海滩的每个角落,而那个年代的人,总是在慌乱中寻找人生归宿。
后来在张爱玲的文章中,总是能看到“乱世”两个字。
民国男子多如星火,却偏偏有那么无情的一颗点亮了张爱玲。
人生的相遇,是一件多么美丽的事,而我们却总要为美丽,扮演一个深情或无情的角色。
她为胡兰成低到尘埃里,在尘埃里开出花来。
这朵花,开错了时间,在他背离的那一刻,她甘愿独自萎谢。
再后来,她邂逅了一段异国爱情,和一个叫赖雅的老者,执子之手,相濡以沫。
可这个年事已高的男子,只陪伴了她一段短暂的时光。
那段日子像结了霜,她带着垂死的他四处奔波,为了生计。
终于明白,光阴会将一切消耗殆尽,最怕流光催人老,老到不能动弹之时,回忆都是悲哀的。
赖雅的死让张爱玲的心再次变成孤岛,她得以放下尘世的所有包袱,重回寂寞的心,做回真实的自己。
这个孤苦无依的老人,为了躲避世上的纷繁,选择了遗忘所有人,也期待被人遗忘。
如果人间答应许她最后一个愿望,那就是,被遗忘地活着。
她愿意用她剩余的残年,同这个慈悲的世界,妥协。
在一出戏锣鼓喧天地开幕时,就要知道散场后灯火尽消的冷清。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遗憾,曹雪芹遗憾《红楼梦》没写完,张爱玲遗憾那篇未了的《小团圆》。
正文从半生缘分析张爱玲的爱情观(5篇)

正文从半生缘分析张爱玲的爱情观(5篇)第一篇:正文从半生缘分析张爱玲的爱情观引言张爱玲是中国现代作家,她是现代文艺界的才女。
张爱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的矛盾:她是一个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
她是名门之后,却又常常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人情练达,但生活上却始终与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她前半生都在努力生活,最终却因战争而耽误了许多重要的事情,这与《半生缘》中的情感纠葛中张爱玲的情感有类似点,《半生缘》中有许多因为战事而耽搁的事,最终随着流年似水滔滔逝去,那些曾经刻骨铭心的爱,慢慢淡去;那些曾经撕心裂肺的痛,已然远去;而那些曾经摧肝裂胆的恨,也变得轻如飞絮……张爱玲用她一贯的冷色调画出来对男女的爱“缘”是孽缘?还是无缘?有缘相见,无缘结果,有情人在时间的海洋内未曾冲淡彼此的爱,而是选择了尘封这一刻骨铭心的感情。
生命必死更可怕,生命可以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变得更坏,更坏,比当初想象中最不堪的境界还要不堪。
在现在的生活中,人们都慢慢适应了快节奏的生活,人们都忙于赚钱,忙于事业,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默然,人们也没有时间闲下来去好好谈一场恋爱。
即便有恋爱的人也因为时间、空间、彼此的原因而没有那么刻骨铭心的恋情。
就因为如此,人们才更加珍惜得来不易的爱情,但世事无常,我们所珍惜的,往往最后都是无疾而终,最后都逃不过时间的消磨。
从这篇小说中感受人物的悲欢离合,体验上世纪的爱恨情仇。
1 第一章顾曼桢和沈世钧无疾而终的爱1.1相知相爱他们的相爱并不离奇,属于日久生情的那种,用现在时髦点的话是办公室恋情。
因为他们认识一个共同的朋友——许叔惠。
叔惠与曼桢是同一办公室的,世钧与叔惠是大学同学,起初叔惠比世钧大几届先毕业,世钧毕业后,叔惠便把他也介绍到厂里来作实习生。
小说中有写到世钧第一次在饭店正式认识曼桢的感觉:世钧判断一个女人的容貌以及体态衣着,本来是没有分析性的,他只是笼统地觉得她很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张爱玲的爱情观作文 对于张爱玲 这个人, 我所知道的不过是很多人称她是才女罢了, 不过经历了一些特殊的 事情, 遇到了一些特殊的人之后, 我慢慢发现其实那么多人赞赏她还是有原因的。
我对张爱玲并不是很熟悉, 也并没有看过很多她写的书, 不过对她对爱情的 看法还是让我挺感兴趣的。
本来我是想非常极端的反驳她的观点, 但是当我了解 了一些关于她的事迹以及看了一些她写的话之后, 我发现其实很多时候她还是很 正确的。
尽管如此,我依旧认为她的爱情观还是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
我不想 自以为是的说自己的想法多么多么正确,因为对于爱情,我可以说是完全不懂。
张爱玲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
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 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哦,你也 在这里吗?”那么,这句轻轻的问候,想表达的相遇的喜悦,还是一种不屑的情 感呢?把这段话分成两段来理解, 前一部分说的是缘分和巧合, 后部分却因为一 个“只能”, 让缘分看起来那么微不足道, 难道爱情给人带来的就只是这种无奈 吗?这样说固然多了许多美感,但是这样真的客观真实吗?就算这是亲身经历, 那么这样的说法又会不会让更多的人变得消极呢? 同时,又说:“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 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既然最后相遇的时 候只能轻轻的问一句,那么用同样的逻辑来推理,不管知不知道,不管有没有人 在等,又有什么好期待的?等着相遇之时尴尬的轻描淡写的那句问候吗?很好, 为了反对这样的推理,还有一句:“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 所以才会失望。
因为有爱,才会有期待,所以纵使失望,也是一种幸福,虽然这 种幸福有点痛。
”那么这想表达的是什么,一边告诉痴男怨女感情会痛,没有结 果,一边又鼓励着他们去自寻烦恼和痛苦吗? 还有,她说:“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是一首最悲 哀的诗……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
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 人是多么小,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 别离开。
”好象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
那么,我们真的做不了自己的主么?我 不想说人定胜天之类的雄心壮志, 但是就能不能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来说, 我认为 孔子的:“尽人事,知天命。
”更加合理一些。
的确,我们对于自然,对于生离 死别来说显得极其渺小, 但是我们自身所能决定的还是很多的, 并不是无能为力。
永远在一起和一生一世不离开虽然听起来更像是甜言蜜语, 但是真正的爱情又怎 么是所谓的强大的外界力量所能妨碍甚至是摧毁的呢?
当然,我之前说过,我的本意是为了反驳张爱玲的一些观点,但是渐渐的我 发现,在很多地方她还是对的,虽然她的话还是过于极端,不过说来也巧,我也 是一个特别极端的人, 因而她的很多话在我身上类似巧合的应验了。
我曾一直过 于理性, 以至于我也曾一度认为人的情感无比卑微渺小, 认为爱情虽美只是如梦, 但是为什么人要自己给自己设立那么多屏障呢?有伤害有喜悦才是生活, 不是吗? 如果只是一味的给自己裹上保护膜, 确实可以保证自己不被伤害, 但是麻木的自 己是真的开心吗?人生不过短暂几十载, 为什么不打开心扉, 真真切切的去体会 人的情感呢? 一直以来都没有人能够改变我内心的感受和意志, 但是我想, 就算我一直这 么坚强的支撑下去, 对于那些或许有的真情实意的对我的人来说也太不公平了吧。
说到赞同张爱玲的观点,可以举些例子来说明:“爱情本来并不复杂,来来去去 不过三个字,不是‘我爱你,我恨你’,便是‘算了吧,你好吗?对不起’。
” 虽然还是明显的带着极端,但是不得不承认我很赞同。
还有,她说:“一个人在 恋爱时最能表现出天性中崇高的品质。
”“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 开出花来。
”我想,这时候的我应该是卑微的崇高了吧,就当是自嘲好了。
人海 茫茫, 找到一个自己深爱同时也深爱自己的人那么虚无缥缈, 但是幸福并不是必 须具备这两点,我们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如果拥有,珍惜知足罢了。
写这篇文章的本意似乎已经不重要了, 或者说, 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是想要表 达些什么意思了。
不管是不是因为张爱玲和她的那些唯美的话, 我只希望可以好 好的和喜欢的人在一起,真心相对,就算是异想天开,也不辜负现有的疯狂而荒 唐的青春。
最后,我还是想用张爱玲的话来作为结束:“如果我不爱你,我就不会思念 你,我就不会妒忌你身边的异性,我也不会失去自信心和斗志,我更不会痛苦。
如果我能够不爱你,那该多好。
”但是我想说,就算痛苦就算受伤,我也不会不 爱你,我也不会停止想你。
同样的,用我仅有的承诺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