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热转换张毓花

合集下载

太阳能光热转换张毓花

太阳能光热转换张毓花

太阳能集热器的基本类型
太阳能集热器的基本类型 a)直晒式平板集热器,温升0~10℃ b) 透明盖板式集热器
这一阶段,开发利用太阳能成为政府行为,不少国家制定 了近期和远期阳光计划,取得了一批成果,如真空集热管, 非晶硅太阳电池,光解水制氢,太阳能热发电等.太阳能热 水器,太阳电池等产品开始实现商业化,太阳能产业逐渐 形成,但规模较小,经济效益尚不理想.
在各国制定的太阳能发展的计划中,普遍存在要求过高, 过急问题,对实施过程中困难估计不足,希望在较短的时 间内实现大规模利用太阳能,取代矿物能源.
❖ 1、 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
它是目前太阳能利用技术中效率最高、技术上最成熟、经济效益最好的一种 太阳能利用技术。
❖ 2、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将太阳的光能转换成电能,并加以利用。它是太阳能利用技术今后的发展趋 势。目前太阳能光电转换的效率还比较低,成本仍然太高。在我国,目前主 要用在远离电网的偏远地区。
❖ 3、 太阳能制氢利用技术
利用太阳能通过分解水或其它途径转换成氢能。如电解水制氢、光化学分解 制氢。目前,太阳能制氢技术还处在研究阶段。
4、太阳能—生物质能转换利用技术
植物经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成有机物(生物质能),并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大规模转换利用太阳能的途径。
太阳能利用的主要方式 --光热光伏利用主要技术
从理论上讲,太阳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转换成任何形式的能 量,但转换次数越多,则太阳能转换的最终效率就越低。
太阳能加热热水原理 ----温室效应原理
1、太阳光透过透明玻璃板照射到 太阳集热板上,
2、集热板吸收太阳光把光能转变 成热能,并把热能传导给储热水 箱内的水,
提高利用效率的关键 点

生物质制氢专利技术综述

生物质制氢专利技术综述

生物质制氢专利技术综述
杨姗姗;刘昱
【期刊名称】《河南科技》
【年(卷),期】2022(41)12
【摘要】相比于化石能源制氢和分解水制氢,生物质制氢具有节能、可再生和不消耗矿石资源等许多突出的优点,是未来规模化产氢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研究通过分析生物质制氢领域的国内外专利申请文献,分析了该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归纳出专利技术国别分布及重点申请人和专利权人,对国内专利权人的重点专利进行探讨,为相关产业及研究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总页数】5页(P136-140)
【作者】杨姗姗;刘昱
【作者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天津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5.53
【相关文献】
1.太阳能制氢前景广阔——《太阳能制氢器》生产可行性综述
2.制氢铝合金专利技术分析
3.制氢铝合金专利技术分析
4.天津工生所研发生物质制氢新方法
5.生物质制氢与煤制氢过程的技术经济分析与生命周期评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功能生物质气凝胶在太阳能光热转换的应用研究

多功能生物质气凝胶在太阳能光热转换的应用研究

多功能生物质气凝胶在太阳能光热转换的应用研究
多功能生物质气凝胶在太阳能光热转换的应用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涉及到多个学科,如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多功能生物质气凝胶在太阳能光热转换中的应用研究,并拓展其应用领域。

一、多功能生物质气凝胶的介绍
多功能生物质气凝胶是一种由生物质材料、水、添加剂等混合而成的凝胶。

它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优异的热稳定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

同时,它还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设计,制备成不同的形态和结构,如多孔结构、梯度结构等。

二、多功能生物质气凝胶在太阳能光热转换中的应用
太阳能光热转换是指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然后利用热能进行能源的利用。

多功能生物质气凝胶在太阳能光热转换中的应用,主要是将其制备成太阳能吸收器,用于吸收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热能。

具体来说,可以将多功能生物质气凝胶制备成太阳能吸收器,将其粘贴在太阳能收集器的表面,用于吸收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热能。

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多功能生物质气凝胶可以释放出存储的热量,用于能源的利用。

三、多功能生物质气凝胶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除了太阳能光热转换应用外,多功能生物质气凝胶还可以用于其他方面的应用,如生物医学应用、环境保护应用等。

在生物医学应用方面,多功能生物质气凝胶可以用于制备生物材料、药物释放系统等。

在环境保护应用方面,多功能生物质气凝胶可以用于制备污染物吸收材料、水净化系统等。

四、总结
多功能生物质气凝胶在太阳能光热转换中的应用研究,为太阳能的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多功能生物质气凝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也为环境保护、生物医学等领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具光热转换效应的聚多巴胺修饰金纳米花及其制备方法的制作技术

具光热转换效应的聚多巴胺修饰金纳米花及其制备方法的制作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光热转换效应的聚多巴胺修饰金纳米花及其制备方法,金纳米花具有多支化结构、粒径为80120nm,表面包覆有厚度为815nm聚多巴胺层,该聚多巴胺修饰金纳米花的近红外吸收范围在650740nm。

通过(1)还原反应制备金纳米花分散液;(2)在金纳米花分散液中加入多巴胺溶液获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合成方便、快捷,只需在碱性条件下在金纳米花中加入多巴胺溶液就可反应,并可通过多巴胺溶液的浓度控制聚多巴胺层的厚度从而影响材料的最大吸收波长。

因此,本技术作为光热治疗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技术要求1.一种具光热转换效应的聚多巴胺修饰金纳米花,其特征在于,其中金纳米花表面包覆有厚度为8-15nm聚多巴胺层,金纳米花和聚多巴胺的质量比为80~90:10~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光热转换效应的聚多巴胺修饰金纳米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纳米花具有多支化结构、粒径为80-12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光热转换效应的聚多巴胺修饰金纳米花,其特征在于,该聚多巴胺修饰金纳米花的近红外吸收范围在650-740nm。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多巴胺修饰的金纳米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0℃反应温度条件下,在氯金酸溶液中加入碳酸钾溶液,均匀搅拌过程中加入抗坏血酸溶液,进行第一次还原反应,使金离子形成金种;然后加入盐酸羟胺溶液,再进行第二次还原反应,金离子还原成金原并在原来的金种上持续生长,形成金纳米花,产物经离心分离、洗涤后,在水中重新超声分散,得到金纳米花分散液;(2)碱性条件下,在金纳米花分散液中加入多巴胺溶液,反应后离心分离、洗涤后、冷冻干燥即获得聚多巴胺修饰金纳米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光热转换效应的聚多巴胺修饰金纳米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氯金酸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2%,碳酸钾溶液的浓度为150-250mM,抗坏血酸溶液浓度为1-10mM,氯金酸溶液、碳酸钾溶液和抗坏血酸溶液的体积比为101:2-6:0.01-0.05。

建筑用太阳能光热相变储能瓦片设计

建筑用太阳能光热相变储能瓦片设计

建筑用太阳能光热相变储能瓦片设计韩兴超;章学来;华维三;袁维烨;罗孝学【期刊名称】《可再生能源》【年(卷),期】2018(036)003【摘要】为了解决太阳能不连续、不稳定的问题,在传统的太阳能光热系统中,创新性地加入了相变储能模块,并利用相变温度为58℃的相变材料,持续地向用户提供热水.在此太阳能光热系统中,太阳能光热被转化为显热和潜热并储存起来,这样能够显著提高太阳能的综合利用率.研究结果表明:串联方式下,相变材料的蓄热时间较短,并且当循环水入口流量为0.3 L/min时,相变材料的蓄热时间最短,为134 min;并联方式下,夜间相变储能瓦片的热水生成量较大,并且当循环水出口流量为0.5 L/min时,热水的生成量为9.6 L.【总页数】6页(P359-364)【作者】韩兴超;章学来;华维三;袁维烨;罗孝学【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蓄冷技术研究所,上海201306;上海海事大学蓄冷技术研究所,上海201306;上海海事大学蓄冷技术研究所,上海201306;上海海事大学蓄冷技术研究所,上海201306;上海海事大学蓄冷技术研究所,上海2013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512+.4【相关文献】1.建筑用太阳能热管式光伏光热系统优化 [J], 王瑞祥;常旭东;唐文涛;吴会娇2.《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设计标准》结构设计内容解析 [J], 李红星;何邵华;杜吉克;易自砚3.塔式熔盐太阳能光热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数值模拟设计计算 [J], 江晶亮;顾磊;陈世通4.太阳能光热发电用高温熔盐截止阀的设计 [J], 刘智;张智博;吴玉良;曹家亮;胡世强;叶凯强5.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标准》和《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设计标准》发布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光伏光热系统导热流道传热性能的数值模拟

光伏光热系统导热流道传热性能的数值模拟

光伏光热系统导热流道传热性能的数值模拟
江乐新;李雅瑾;季桂树;江劲松
【期刊名称】《应用能源技术》
【年(卷),期】2013(000)001
【摘要】对光伏光热系统实体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并建立了包含单条流道、带翅片的单条流道、单侧排列两条流道的三种型式导热流道的物理模型.以20℃蒸馏水为流动工质,借助FLUENT分别对三种不同型式的导热流道的传热性能展开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导热流道的出口平均温度和壁面导热速率.
【总页数】5页(P43-47)
【作者】江乐新;李雅瑾;季桂树;江劲松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83;湖南蓝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2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K519
【相关文献】
1.光伏光热系统流程与数值模拟 [J], 王丽文;张君美;张镇;吕建;牛彦雷
2.商用太阳电池改造的光伏-光热组件传热性能分析 [J], 杜强;汤珂
3.太阳能光伏/光热复合集热器能量转换性能的数值模拟 [J], 刘仙萍;饶政华;廖胜

4.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塔式光热系统及光伏-光热混合系统运行性能分析 [J], 杨竞择;杨震;段远源
5.水幕光伏窗光电光热转换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J], 郭强;邱宽宽;闫帅;钟洋;邱ue863;郑鑫;陈海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太阳能光热熔盐发电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太阳能光热熔盐发电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太阳能光热熔盐发电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汪琦;俞红啸;张慧芬【摘要】介绍了三元混合熔盐和二元混合熔盐的配方比例,对光热发电中熔盐蓄热储能系统的工艺流程进行了设计开发,介绍了熔盐设备和管道的制作材料,总结了熔盐循环系统在开车启动和停车过程中进行熔盐预热融化以及伴热保温的注意事项,分析了高温熔盐液下泵的结构型式和设计方法.最后,对光热发电站中熔盐贮罐的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讨论了防止熔盐凝固的电伴热系统的设计方案,分析了光热发电站系统的整体与远程温度监测和控制方法.【期刊名称】《上海化工》【年(卷),期】2016(041)011【总页数】4页(P34-37)【关键词】光热熔盐发电;蓄热储能系统;熔盐液下泵;熔盐贮罐;电伴热系统;温度监控系统【作者】汪琦;俞红啸;张慧芬【作者单位】上海热油炉设计开发中心上海200042;上海热油炉设计开发中心上海200042;上海热油炉设计开发中心上海200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615太阳能光热熔盐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太阳跟踪系统,高温熔盐的蓄热、传热、热交换蒸汽发生器,冷却系统,低压汽轮机等发电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

塔式光热熔盐发电站设计开发的重点为太阳能光场系统,特别是定日镜需要对每一面镜子进行跟踪控制,并根据光热发电站发电出力确定光场的建设面积,同时根据光场的面积计算出集热器的高度和接收器的位置。

在熔盐蓄热储能系统的设计开发中,需要计算并设计出储热系统的储热时间,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并从设计角度确保熔盐循环系统的安全运行,防止熔盐的低温凝固造成的管路堵塞现象的发生。

太阳能光热熔盐发电站可连续24 h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这将增强人们利用太阳能替代化石能源的信心。

特别是对太阳能光热熔盐发电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将会加深投资界对太阳能光热熔盐发电的认识,从而为光热熔盐发电站的开发建设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和开发资金。

1.1 熔盐光热发电中使用的熔盐是由KNO3,NaNO2和NaNO3组成的混合物。

光伏与光热发电齐头并进

光伏与光热发电齐头并进

光伏与光热发电齐头并进
张桂玲
【期刊名称】《中国建设动态:阳光能源》
【年(卷),期】2011(000)006
【摘要】2011年9月28日,2011中国(成都)新能源国际峰会——企业家论坛在成都世纪城娇子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常务副会长、中海阳新能源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阳”)董事长薛黎明应邀出席此次论坛。

【总页数】1页(P50-50)
【作者】张桂玲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动态:阳光能源》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3.3
【相关文献】
1.光伏与光热发电发展前景对比分析 [J], 高博;卢卫青;罗亚桥;李远松;郑国强
2.太阳能光伏与光热发电对比简析 [J], 陈丽;付颖
3.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光热发电的发展现状及优劣势对比 [J], ;
4.太阳能光伏与光热发电对比简析 [J], 陈林;张鹏
5.基于光伏、光热发电的全太阳能驱动小车 [J], 王浩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熟悉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工艺的原理、特点、及发展趋势
◇ 了解目前太阳能产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其它)
精选课件
3
概述
(1)
太阳与地球 ----太阳
(2)
❖ 太阳是银河系中1.5亿颗恒 ❖ 太阳内部一直进行核聚变,
星之一
释放出巨大能量。
❖ 太阳的直径1.361×106 km
❖ 太阳的质量1.982×1027t, 是地球质量的30多万倍
❖ (二)资源较丰富区
(年太阳辐照量120-150万千卡/M2) 新疆北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
❖ (三)资源一般区
((年太阳辐照度100-120万千卡/M2)
湖南、安徽、浙江、江西、福 建。
❖ 4.资源贫乏区
(年太阳辐照度小于100万千卡/M2)
四川大部、贵州大部、成都平原。
精选课件
13
太阳能概念
❖ 2、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将太阳的光能转换成电能,并加以利用。它是太阳能利用技术今后的发展趋 势。目前太阳能光电转换的效率还比较低,成本仍然太高。在我国,目前主 要用在远离电网的偏远地区。
❖ 3、 太阳能制氢利用技术
利用太阳能通过分解水或其它途径转换成氢能。如电解水制氢、光化学分解 制氢。目前,太阳能制氢技术还处在研究阶段。
❖ 2、年辐照量是目前世界上可以开发利用的最大的能源资源。
地球接受的太阳辐照量为130万亿T标煤/年。而目前全球的能 源消耗总量为100亿T标煤/年,不到太阳到达地球年辐照量的 万分之一。
❖ 3、分布广泛,几乎地球上任何地方,都可直接开发利用。
❖ 4、洁净环保无污染。
❖ 5、可自由免费利用。
精选课件
狭义:指通过光热、光电和光化学的 手段直接转换的太阳辐射能。
广义:不仅包括狭义的太阳能,还 包括地球上的风能、水能、海洋能、 波浪能、生物质以及部分潮汐能。而 化石燃料,从根本上说也是远古以来 储存下来的太阳能。
精选课件
14
太阳能的优点:
(一) 优点
❖ 1、蕴藏量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太阳质量为1.982×1027 吨。按目前太阳热核反应的消耗速度, 可足以维持60亿年。
太阳能利用技术
精选课件
1
课程要求 ◇ 要求学生记好笔记、理解每节课所讲述的内 容
◇ 按时完成作业
◇ 上课不得迟到、早退、玩手机等
精选课件
2
❖ 课程的目的
◇ 培养学生对能源重要性的认识,了解不可再生能源的储存 量及开采状况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状况;
◇ 了解各种太阳能利用技术基本知识;(知识)
◇ 了解各种太阳能利用技术原理及实际应用;(技能)
光伏利用
❖ 1、户用太阳能电池电源
❖ 2、太阳能电围栏
❖ 3、太阳能路灯
❖ 4、太阳能光伏水泵
❖ 5、太阳能黑光灯
❖ 6、太阳能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 7、太阳能电器
❖ 8、太阳能卫星电源等
精选课件9、太阳能汽车、游船
18
太阳能利用简史
人类利用太阳能已有3000多年历史.将太 阳能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只有300 多年的历史.
15
(二)缺点
❖ 1、分散、能量密度低。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 能在1KW/M2左右。
❖ 2、不稳定,受季节、昼夜、天气阴晴云雨等 因素影响。
❖ 3、太阳能利用设备的初投资相对较大。
精选课件
16
太阳能利用的主要方式
❖ 1、 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
它是目前太阳能利用技术中效率最高、技术上最成熟、经济效益最好的一种 太阳能利用技术。
蒸发
精选课件
7
太阳与地球 ---太阳辐射
❖ 大气层外太阳辐射强度1367W/m2。
❖ 大气层可吸收、反射太阳光,地 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受大气透 明度影响很大。
❖ 晴天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可 达1kw/m2,云雾天时,显著下降。
精选课件
8
◆太阳能来源
太阳能是指太阳内部进行着由氢聚变成氦的 原子核反应,不停地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不断地 向宇宙空间辐射能量。
方米.时)。
由于通过地球外大气层吸收反射,太阳光到 达地面的辐射强度大大降低
精选课件
10
◆太阳辐射能和到达地球的太阳能
整个太阳每秒钟释放出来的能量是无比巨大 的,高达3.826×10的33次方尔格或37.3×10的6 次方兆焦,相当于每秒钟燃烧1.28亿吨标准煤所 放出的能量。
太阳辐射到达地球陆地表面的能量,大约为 17万亿千瓦,仅占到达地球大气外层表面总辐射 量的10%。即使这样,它也相当目前全世界一年
近代太阳能利用历史可以从1615年法国工程 师,所罗门·德·考克斯,在世界上发明第一台 太阳能驱动的发动机算起.该发明是一台利用 太阳能加热空气使其膨胀做功而抽水的机器.
太阳内部的这种核聚变反应可以维持很长时 间,据估计约有几十亿至几百亿年,相对于人类 的有限生存时间而言,太阳能可以说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
精选课件
9
◆太阳常数
太阳常数指在太阳地球间平均距离外,在地 球大气层以上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平面上,单位面 积,单位时间内的太阳辐射能的数值,该数值是 个常数,一般取1367瓦/平方米。(4920千焦/平
❖ 太阳表面温度 5762K, 中心(8~40)×106 K
❖ 按目前太阳热核反应的消耗 速度,可足以维持60亿年。
精选课件
4
◆太阳的基本结构
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构成的球体,主 要组成是氢和氦,其中氢占80%,氦占 19%。 。
精选课件
5
太阳与地球 -----太阳辐射
(1) ❖ 太阳以辐射方式传热,辐
内能源总消耗量的3.5万倍。
精选课件
11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
我国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全国有2/3 以上的地区,年辐照总量大于502万千焦/平 方米,年日照时数在2000小时以上。
精选课件
12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情况
❖ (一)资源丰富区
(年太阳辐照量大于150万千卡/M2 ) 新疆南部、西藏西部、青海西部。
4、太阳能—生物质能转换利用技术
植物经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成有机物(生物质能),并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大规模转换利精用选太课件阳能的途径。
17
太阳能利用的主要方式
--光热光伏利用主要技术
光热利用
❖ 1、太阳热水器(系统) ❖ 2、太阳灶 ❖ 3、太阳房 ❖ 4、太阳能温室
5、太阳能干燥等
射功率约为3.75×1026 W
❖ 地球获得的太阳能量约 1.7×1017 W,仅占亿分 之一,但它却相当于人类 现有各种能源总和的上千 万倍。
精选课件
6
太阳与地球 ---太阳辐射
❖ 太阳辐射的紫外光部分 具有杀菌作用
❖ 可见光部分可使植物发 生光合作用
❖ 红外光部分能提高植物
的温度,并加速水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