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苏教版《莫高窟》

合集下载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8课《莫高窟》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8课《莫高窟》
历史背景
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1961年,莫高窟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作者生平及代表作品
作者生平
本文的作者是余秋雨,浙江余姚人,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 文化史学家。
民族精神
探讨莫高窟壁画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精 神特质,如勤劳、智慧、包容等,培养 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旅游学角度
旅游资源开发
了解莫高窟作为旅游资源的价值,探讨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以吸引更多 游客前来参观。
地方经济发展
分析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如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等,培养 学生的经济意识和实践能力。
03
第四自然段
阐述了莫高窟的文化价值。文章指出,莫高窟不仅是艺术的宝库,更是
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通过莫高窟,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风貌
和人民的生活状态,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
语言表达
文章语言准确、生动、形象,既符合语文规范,又具有文学色彩。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动词和比喻 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心得1
在阅读《莫高窟》一文时,我深刻感受到了莫高窟的雄伟壮观和博大精深。文章通过对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艺 术特色等方面的介绍,让我对这座世界文化遗产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心得2
通过阅读《莫高窟》,我不仅了解了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还感受到了作者对祖国文化遗产的热爱和赞美。这让我更 加意识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自然因素破坏
01
莫高窟地处沙漠地区,自然风化、雨水冲刷等自然因素对壁画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莫高窟PPT课件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莫高窟PPT课件苏教版

难点词汇解释与运用
01
02
03
04
鬼斧神工
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 非人力所能为。在文章中用来 形容莫高窟彩塑的精湛技艺。
神态各异
形容人的表情、神态各不相同。 在文章中用来形容莫高窟彩塑
的生动形态。
宏伟瑰丽
形容气势宏大、华丽壮观。在 文章中用来形容莫高窟壁画的
艺术风格。
举世闻名
形容名声极大,全世界都知道。 在文章中用来形容莫高窟的知
04
跨学科知识拓展
敦煌学研究现状及成果展示
1 2 3
敦煌学研究机构及学者 介绍国内外知名的敦煌学研究机构、学者及其研 究成果,如敦煌研究院、北京大学敦煌学研究中 心等。
敦煌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概述敦煌文献的发现、流散、整理和研究历程, 以及敦煌文献在历史学、语言学、宗教学等领域 的重要价值。
敦煌石窟艺术研究 分析敦煌石窟的壁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探讨其 艺术风格、技艺传承以及对后世艺术的影响。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 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 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作者生平及代表作品
樊锦诗,1938年7月生于北平,成长于上海。1963年,樊锦诗以531分的高考成绩成为母校历史上第一个考上北京大学的学生。 1967年,樊锦诗与武汉大学考古专业的彭金章结婚。1987年9月1日,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樊锦诗 任敦煌研究院院长。
02
课文内容详解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总分总结构
文章首先总述莫高窟的地理位置 和重要性,然后分别介绍莫高窟 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最后总 结莫高窟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莫高窟》课件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莫高窟》课件
莫高窟的保护与传承
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莫高窟面临着严重的保护问题。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 产,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监管、修缮石窟、推广宣传等。同时, 也积极推动莫高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这些艺术瑰宝。
04
图文结合,形象展示莫高窟魅力
插图欣赏与解读技巧指导
相关文化、历史知识点补充
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是一处著名的佛教艺术胜地。它始建于十六国时期, 历经多个朝代的兴建和修缮,形成了现今规模宏大的石窟群。
莫高窟的艺术价值
莫高窟的石窟内保存了大量精美的佛教艺术作品,包括彩塑、壁画和佛像等。这些作品不 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是研究中国古代宗教、文化、历史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创作意图
作者希望通过《莫高窟》这篇文章,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时引发读者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和传承。此外,作者还希望通过对莫高窟的描绘,展现人类艺术的伟大和魅 力,激发读者对于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总分总结构
文章开头总述莫高窟的地位和重要性,中间 分别介绍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最 后总结全文,表达对莫高窟的赞美之情。
激发学生保护文化遗产意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介绍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价 值,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文化遗
产的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和面临的挑战,激发他们的保护
意识。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 行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如何践行保护文化遗产行动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身边的文物和古迹,不乱涂乱画,不随意破坏。 积极参加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公益活动,如志愿服务、宣传推广等。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件《莫高窟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件《莫高窟
的生活气息。
反映古代社会风貌
壁画中描绘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 生活和人物形象,对于研究古代社 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 重要价值。
融合多元文化
莫高窟壁画在表现佛教文化的同时 ,也吸收了中原文化、西域文化等 多种文化元素,呈现出独特的艺术 魅力。
塑像造型艺术特点分析
塑像造型生动传神
莫高窟的塑像注重人物的神态和 情感表达,通过细腻的刻画和传 神的塑造,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有力的排比
文章还运用了有力的排比手法,如“有的慈眉善目,有的 威风凛凛,有的强壮勇猛”,使得语言更加有气势和节奏 感。
PART 03
莫高窟艺术特色探讨
REPORTING
壁画内容及其反映的历史文化
壁画内容丰富多样
莫高窟壁画涵盖了佛教故事、历 史传说、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 既有神秘的宗教色彩,也有浓郁

塑造手法多样
塑像采用了圆雕、浮雕、线刻等 多种塑造手法,既有立体的造型
效果,也有教 艺术的传统,又融入了中原地区 的雕塑技艺和审美观念,形成了
独特的艺术风格。
建筑风格与布局规划
建筑风格独特
莫高窟的建筑风格以洞窟为主,结合山势地形进行布局,既体现了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也展示了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 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 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作者生平及代表作品
蒋勋,1947年生,福建长乐人,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 。毕业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历史系、艺术研究所,后留学巴 黎大学艺术研究所。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东海大学 美术系主任,现任《联合文学》社长。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18、《莫高窟》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18、《莫高窟》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18、《莫高窟》第一篇: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 18、《莫高窟》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 18、《莫高窟》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二到四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并学会编写段落提纲。

4、理解课文内容,赏读、积累课文介绍莫高窟的优美词语、句段。

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和所收集的课外资料,引领学生走进敦煌莫高窟这一艺术宝库,了解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创造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品读理解“彩塑”和“壁画”的特点。

积累优美语段,背诵课文第二段。

难点: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说具体的方法。

三、教学评价设计:1.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看预习单、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移情体验、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词文对照,读懂词的意思和意境;借助文中关键词语体会莫高窟是艺术宝库。

4.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教师: 1.教学课件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紧扣题目,设置疑念,激发情趣,引导初读1、开门见山:(事先板书好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第18课,齐读课题。

2、设置疑念:课前读课文了吗?那我来考考大家,你能结合课文内容猜猜“莫高窟”这个名字的由来吗?3、这个“莫”字呀,读音同沙漠的“漠”,在这里是沙漠的意思,“高”嘛,应该是——(引导学生说)是说她的位置高罗,请再读课文,看谁最先发现文中哪段话与“莫高窟”的名字联系最紧密。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8莫高窟(全课时)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8莫高窟(全课时)



第四自然段:藏经洞有六万多件珍贵文物
《莫高窟》的主要内容是:

敦煌莫高窟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 中,四周布满沙丘,洞窟排列在断崖绝壁 上。它保存两千多尊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的彩塑,四万五千多平方米雄伟壮丽的壁 画,六万多件珍贵文物,是举世闻名的艺 术宝库。
阅读训练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
生字词学习
精妙绝伦
采摘鲜花 倒悬身子 漫天遨游 灿烂辉煌 藏经洞 啧啧赞叹
宏伟瑰丽 臂挎花篮 怀抱琵琶 轻拨银弦 自天而降 彩带飘拂 舒展双臂 翩翩起舞 艺术殿堂 腐败无能 帛画 刺绣 掠走 描摹
给课文分段

(1)课文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 分别讲了什么? (2)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为一段?
(3)学生标出分成的三段。


课文分为三段,用简明的话写出三段段意。
第一段:写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及概貌; 第二段:介绍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 洞; 第三段:写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课文的第二段有三个自然段,即三 层意思,每个自然段都可以再用一句话 概括大意

第二自然段:莫高窟保存两千多尊个性鲜 明、神态各异的彩塑; 第三自然段:莫高窟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 宏伟瑰丽的壁画;
神态安详的卧佛
慈 眉 善 目 的 菩 萨
威 风 凛 凛 的 天 王
强 壮 勇 猛 的 力 士
神态安详的卧佛
慈眉善目的菩萨
威风凛凛的天王 强壮勇猛的力士
神态安详的卧佛
有慈眉善目的菩萨 有威风凛凛的天王 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有慈眉善目的菩萨 有威风凛凛的天王 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8课《莫高窟》课件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8课《莫高窟》课件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8课《莫高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8课《莫高窟》。

文章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壁画和彩塑,展现了敦煌莫高窟艺术的精美和灿烂,表达了作者对敦煌莫高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敦煌莫高窟艺术的美。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壁画和彩塑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敦煌莫高窟艺术的特点和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敦煌莫高窟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敦煌莫高窟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可以和同桌交流,也可以向老师请教。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壁画和彩塑的特点,让学生理解敦煌莫高窟艺术的价值。

4. 互动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讨论敦煌莫高窟的美。

5.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敦煌莫高窟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敦煌莫高窟历史壁画彩塑艺术价值七、作业设计1. 课后再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画一画你心中的敦煌莫高窟,并写一段话描述你的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敦煌莫高窟的了解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但在课堂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对于敦煌莫高窟艺术的特点和价值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或者艺术展览,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艺术的魅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8课《莫高窟》。

文章通过描绘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壁画和彩塑,展现了敦煌莫高窟艺术的精美和灿烂,表达了作者对敦煌莫高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敦煌莫高窟》课件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敦煌莫高窟》课件
3 文化交流
敦煌莫高窟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
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地理上为巴颜喀拉山下的几十个佛教石窟。这个位置被认为是选择 性合适的,既保护了壁画的完整性,也方便了研究和旅游。
敦煌莫高窟的文化艺术价值
艺术瑰宝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石刻代 表了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巅 峰,被誉为东方的梵高。
结语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宝库。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3
国际合作
在世界遗产保护方面,中国与国际组织和专家合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敦煌莫高窟的旅游意义
文化之旅
游览敦煌莫高窟,可以领 略中国古代艺术和文化的 瑰宝,感受历史的厚重。
精神洗礼
在敦煌莫高窟的宁静环境 中,人们可以沉浸在佛教 文化的氛围中,找到心灵 的宁静。
旅游经济
敦煌莫高窟成为了当地旅 游业的重要支柱,吸引了 大量国内外游客,带动了 当地经济的繁荣。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 册《敦煌莫高窟》ppt课 件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敦煌市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 瑰宝。它以丰富的壁画、石刻和文物闻名于世。
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
1 繁荣时期
敦煌莫高窟兴盛于东汉末年至唐朝时期,经历了近千年的发展。
2 隐匿与再现
长期被遗忘,直到20世纪初才被重新发现和重视。
民族文化
敦煌莫高窟融合了汉族、回 族、藏族等多个民族的文化 元素,展示了中国多元文化 的魅力。
历史见证
敦煌莫高窟记录了中国古代 社会、宗教和艺术发展的重 要历史资料,对于研究中国 古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慈眉善目的 菩萨,有威风凛 凛的天王,还有 强壮勇猛的力士。 有一尊卧佛长达 16米,他侧身卧 着,眼睛微闭, 神态安详。
18、莫高窟
威 风 凛 凛
18、莫高窟
威 风 凛 凛
18、莫高窟
有慈眉善目的 菩萨,有威风凛 凛的天王,还有 强壮勇猛的力士。 有一尊卧佛长达 16米,他侧身卧 着,眼睛微闭, 神态安详。
第三部分(5):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 库。
谢谢!
18、莫高窟
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18、莫高窟
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 颗明珠;是举世闻名的 艺术宝库;是我国古代 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8、莫高窟
莫高窟不仅有精 美绝伦的彩塑,有宏 伟瑰丽的壁画,还有 写满屈辱历史的藏经 洞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
2、用掌握的汉字特点自学 生字,记忆字形,理解词义。
细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小组交流,谈谈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文章主要写了莫高窟为我们 再现了一个瑰丽的艺术宝库, 令人深深感受到我们古代劳动 人民的超群智慧
给文章分段,并慨括大意
第一部分(1):简单 介绍敦煌莫高窟的情况。
第二部分(2——4):详细介绍莫高窟里的 彩塑、壁画和藏经洞。
小学语文苏教版第九册
18、莫高窟
第一课时
腾冲县界头镇永安明德小学
段志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西北部有一颗璀璨的明 珠,那就是敦煌莫高窟,它也叫“千佛 洞”。相传自前秦建元二年开始凿窟造像, 经隋唐至元代仍有修建,是举世闻名的艺 术宝库。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 课文,欣赏石窟灿烂的艺术宝库!
18、莫高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