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基础知识—区域地理12(南极洲和北极地区)
南极洲北极洲知识点总结

南极洲北极洲知识点总结1. 地理位置南极洲位于地球南极圈内,是地球上最南的大陆,大部分地区都被冰雪覆盖。
南极洲包括本大陆和周围的岛屿,总面积约为1.4亿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
而北极洲则位于地球北极圈内,包括北极地区的大部分陆地和海洋,其中包括北冰洋。
北极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因为北冰洋周围没有陆地围绕,所以北极海冰季节性的变化非常明显。
2. 气候特点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之一,冬季的气温可以达到零下80摄氏度以上。
而北极洲的气候相对要温暖一些,因为北极地区受到大西洋和太平洋暖流的影响。
尽管如此,北极地区的气温仍然非常低,冬季的气温也可以达到零下50摄氏度左右。
此外,由于南极洲和北极洲地处极地,所以极昼和极夜现象非常明显,即在一段时间内,这些地区将会经历全天光照或全天黑暗的情况。
3. 生物多样性由于极地地区的气候和环境非常苛刻,所以南极洲和北极洲的生物多样性相对较低。
然而,这两个地区依然存在着独特的动植物种类。
南极洲上有一些特有的动物,比如企鹅、海豹和霸鲸等,它们都是适应极端环境的特殊物种。
而北极洲的动植物种类也相对较少,但是在北极地区依然可以看到一些特有的动物,如北极熊、驯鹿、北极狐等。
4. 冰川和冰盖南极洲和北极洲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冰盖区,同时也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储存地。
南极大陆的冰盖厚度可达到几千米,其冰川的体积之大足以影响全球海平面的变化。
与此同时,北极地区的海冰季节性地变化也是极为显着,冬季时北冰洋会被大片的海冰覆盖,夏季时海冰又会大幅度减少。
5. 科学研究南极洲和北极洲地处地球的两极,其独特的气候、地理、生态等特点,使得这两个地区成为了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场所。
科学家们通过对这两个地区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并且更好地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
此外,由于这两个地区的环境和生态系统相对封闭、健全,所以也成为了很多科学家开展生物学、地质学、气象学等多学科研究的重要区域。
高二北极和南极地理知识点

高二北极和南极地理知识点地理知识点一:北极地理特征北极是地球表面上位于北纬66°33'N以北的地区,也被称为北极圈。
以下是北极地理的一些特征:1. 地理位置:北极位于北冰洋中心,被包围的陆地主要有格陵兰、加拿大、俄罗斯和挪威等国家。
2. 气候条件:北极地区常年严寒,气温低于零度。
由于地球自转和倾斜轴,北极夏季(6月至9月)极昼持续,冬季(11月至次年2月)极夜持续。
3. 冰盖覆盖:北极地区主要由冰盖、冰山和浮冰构成。
这些冰体主要来自于北冰洋上的海冰。
北极冰盖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正逐渐融化。
4. 生态环境:北极地区是北极熊、北极狐等生物的栖息地。
此外,鸟类和海洋生物也在北极地区寻找食物和繁殖。
地理知识点二:南极地理特征南极是地球表面上位于南纬66°33'S以南的地区,也被称为南极圈。
以下是南极地理的一些特征:1. 地理位置:南极位于南冰洋中心,被包围的陆地主要有南极洲,面积约为1.4亿平方公里,是地球上仅次于亚洲的第二大洲。
2. 气候条件: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平均气温低于零度。
南极洲的冬季(4月至9月)由于大范围的极夜,气温更低。
3. 冰盖覆盖:南极地区有巨大的冰盖覆盖大部分土地,同时也有海冰。
南极冰盖储存着地球上大部分的淡水资源。
4. 生态环境:南极地区是企鹅、海豹和鲸类等特有生物的栖息地。
此外,丰富的浮游生物和鱼类也在南极洋的海域中生活。
地理知识点三:北极和南极的异同尽管北极和南极都是寒冷的地带,但它们在地理特征上有着一些显著的区别:1. 地理位置:北极位于北纬66°33'N以北,而南极位于南纬66°33'S以南。
这意味着它们在地理位置上相互对称。
2. 大陆类型:北极地区是北冰洋上的浮冰和北冰洋沿岸地区的岛屿,而南极则是一个大陆,南极洲被大片冰盖所覆盖。
3. 气候差异:北极地区的气温比南极地区更温和一些,但北极的海冰融化速度比南极更快。
高二区域地理两极地区课件

东方站
酷寒 干燥 烈风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5°C以下,极端气温达-88°C以下;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55mm以下,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mm;
*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风速17米/秒~18米 /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
①纬度高――地处高纬,一年之内地面接受太阳光热最少,造成严寒 ②地势高――南极洲的高原地形和巨厚的冰层,加剧气候的寒冷,形成酷寒 ③气压高――酷寒使南极洲形成了极地高压中心,从大陆中心向边缘地带经常吹反时针方向(即从陆地吹向海洋)的极地东风,降水稀少而风力极大,形成干燥、烈风.酷寒使降水以暴雪形式出现,长久的积雪形成庞大而深厚的大陆冰盖.烈风、暴雪和巨大的冰盖又是南极大陆酷寒的原因 ④洋流――南纬40°――60°持续西风环流,造成一种特殊的“风壁”.它阻碍南极地区与低纬地区的热量交换,也是造成该地区气候酷寒的原因之一
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几乎涉及每一个科 学领域,在这里可以获得任何其他大陆所得不到的异常宝 贵的科学资料。
南极条约主要内容规定:
南极的利用只限于和平目的。
62
中国的南极考察
长城站:1985年建立
中山站: 1989年建立
2009年1月27日,昆仑站正式建立
1、南极地区
——(5)科研宝地
2、所占经度最广,兼跨东、西 两半球。
3、四周被辽阔的三大洋所包围 与其他大洲远隔重洋,是世 界上发现最晚的大陆。
从地球位置来看,南极洲是联 系南美洲、非洲和澳大利亚大陆 的空间交通捷径,战略地位重要。
二、自然地理特征
1 、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2350m)
(三)资源
世界最大的煤田
岩石中的石英晶体
高考地理基础知识—区域地理12(南极洲和北极地区)

中国极地考察站地理坐标 极地考察站 62° 58° 62°13′S, 58°57′W 长城站 69° 76° 69°22′S, 76°22′E 中山站 80° 77° 80°25′S, 77°06′E 昆仑站 78° 11° 78°55′N, 11°56′E989.2.26 2009.1.27 2004.7.28
南极洲和北极地区
极地的范围
北极地区
北冰洋
位置
北冰洋
纬度位置: ①纬度位置: 几乎全部位于北极圈内, 几乎全部位于北极圈内,属于北寒带 海陆位置: ②海陆位置: 周围被亚洲、欧洲、 周围被亚洲、欧洲、北美洲包围
概况: 概况:
气候:极地气候为主,终年酷寒、干燥、 气候:极地气候为主,终年酷寒、干燥、大风 洋流: 摩尔曼斯克) 洋流:北大西洋暖流(摩尔曼斯克) 资源:沿岸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资源:沿岸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渔业资源丰富 科考: 科考:黄河站 地理坐标:78°55′N,11°56′E; N,11 ①地理坐标:78°55 N,11°56 E; 建站时间:2004年 28日 ②建站时间:2004年7月28日
南极洲
位置、 位置、范围
印 度 洋
位置: 位置: 纬度位置: ①纬度位置: 几乎全部在南极圈内 海陆位置: ②海陆位置: 四周被太平洋、 四周被太平洋、印度 洋、大西洋包围 位置 : 南 大 南极 : 平
太 平
洋
地形
冰雪覆盖的高原大陆 海拔高度: 海拔高度: 平均海拔2350米,世界七大洲中海拔最 平均海拔2350米 2350 高的大洲 冰层厚度:平均厚度2000 2000多米 冰层厚度:平均厚度2000多米
1989—1990年国际考察队穿越南极大陆路线 1989 1990年国际考察队穿越南极大陆路线 1990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知识点归纳

北极、南极地区知识结构图
一、位置、范围
1、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及一些岛屿。
北冰洋几个最(面积最小、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温度最低、深度最浅、位置最北)
2、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沿海岛屿和陆缘冰,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
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南极洲几个最(平均海拔最高、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气温最低、降水最少、风力最大、风暴最多、树木最少、河流最少、位置最南)
二、气候:气温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干燥。
为什么南极地区气温比北极地区低(①南极地区主要是陆地,陆地冷热变化剧烈②南极洲地势高,风力大③南极洲覆盖具厚的冰层反射部分的太阳辐射)
三、资源
.长城站.中山站
1、淡水资源:在南极地区冰雪世界中,一目了然的丰富资源便是巨大的冰雪资源。
据统计,在南极地区,冰雪总量之和约达2700万立方公里,储存了全世界可用淡水的72%。
2、矿产资源: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
据已查明的资源分布来看,煤、铁的储量最为丰富,其它的矿产资源还正在勘测过程中。
在南极地区,可望发现更多更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人类利用这些资源提出科学依据。
3、生物资源:受气候的影响,南极地区的生物集中在沿海地带及周围海域,主要的生物资源有:磷虾、鲸、海豹以及企鹅等。
四、居民
在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南极洲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
五、极地科学考察
中国在乔治王岛建立了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后又建了中山站,长城站在中山站的西北方向,在中山站有极昼极夜现象。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完整版PPT课件

共同点: 覆盖厚厚的冰川
1960年8月,科学家在苏联东方站 曾测得-883℃的极端最低气温。在 这样的温度下,将一杯热水向空中 泼洒,水未落地就冻成了冰粒。
一、两极地区的范围和位置
1、北极地区的范围和位置特点 2、南极地区的范围和位置特点
北极地区:
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 些岛屿。
北极地区
0
1230(千米)
大
西D
洋
北
美A
洲
太
E平
洋
北冰洋是亚、欧、和北美洲交通重要的通道 北冰洋
欧
洲B
亚 C洲
南极地区: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 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 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酷寒
南极洲是世界上风力最大和风暴最
多的地方,每年约有2/3的时间刮 大风。法国设在南极的迪蒙.迪尔 维尔观察站曾纪录过925米/秒的 世界最高的风速(12级台风的风速 为33米/秒)。
多狂风
南极洲的降水几乎全部是雪, 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是地 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南极洲 高原地区的降水量与非洲撒哈 拉大沙漠差不多,故有人称南 极洲为“白色沙漠”。
居民
•在北极圈内。长期居住的人口已 300万。当地土著居民主要是因 纽特人和拉普人。 •南极洲则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
二、自然环境
1、地貌景观
2、气候特点
北冰洋是世界四大洋中最寒冷的一个。浮冰面积 要占到北冰洋总面积的2/3以上。北极点处海水 深达2 000多米,常年为厚厚的冰层所覆盖。夏季, 北冰洋上到处可见漂动的浮冰。
北极和南极地区课件

气候特点
北极
气候寒冷,大部分地区被冰雪覆盖, 属于极地气候,气温低且变化大,夏 季短暂且气温相对较高,冬季漫长且 气温极低。
南极
气候极度干燥,风力强大,属于冰原 气候,气温极低且变化小,全年大部 分时间为暴风雪和冰霜覆盖。
生态环境
北极
生态环境相对较为简单,主要包括北极熊、海豹、驯鹿等动 物和苔原植物等。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北极生 态环境正在发生改变。
北极和南极地区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北极和南极地区简介 • 北极地区 • 南极地区 • 全球变暖对两极地区的影响 • 两极地区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01 北极和南极地区简介
地理位置
北极
位于地球的最北端,被北冰洋环 绕,周边接壤的国家包括俄罗斯 、加拿大、美国、丹麦(格陵兰 岛)等。
南极
位于地球的最南端,被南极洲和 周边海域环绕,无长期居住的人 类居民,但有科研站和研究人员 。
北极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 天然气、稀土等矿产资源 和渔业资源。
北极生物
动物种类
北极地区生活着北极熊、 海豹、海狮、驯鹿等多种 动物。
生态平衡
这些动物在极端的自然环 境中相互依存,维持着北 极地区的生态平衡。
保护措施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 地区的生物面临生存威胁, 需要采取保护措施。
北极资源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04 全球变暖对两极地区的影 响
气温上升
总结词
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和南极地区的气温显著升高,导致冰川和海冰融化加速。
详细描述
近年来,两极地区的平均气温上升速度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由于气候变化, 北极地区的夏季海冰范围不断缩小,南极地区的冰川也开始不稳定,容易发生 冰架崩解等事件。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课件

北极地区的科学研究
气候变化研究 北极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 区域之一,对气候变化进行研究 有助于深入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 趋势和影响。
原住民文化和社会研究 对北极地区原住民文化和社会进 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当地文化和传 统生活方式,促进文化交流和保护。
生物多样性研究 北极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 对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有助于保 护和合理利用生物资源,维护生 态平衡。
南极地区的科学研究
南极的科学研究价值
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后一个未被大规模开发的地区之一,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 样本和实验基地。科学家们通过在南极进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地球的气候变化、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的 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南极的科学研究项目
目前,各国科学家在南极地区开展了一系列科学研究项目,包括气候变化监测、冰川学研究、地质学研究、生物 学研究等。这些项目不仅有助于提高人类对地球的科学认识,也为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 依据。
生态系统
北极地区的生态系统以冰川、冻土和极地生物为主,包括北极熊、驯鹿 等;南极地区的生态系统则以企鹅、海豹等南极生物为主,同时还有独 特的冰架生态系统。
经济活动和科学研究的比较
经济活动
北极地区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因此经济活动主要 围绕资源开发和利用展开;南极地区则以科学研究为主,各 国在此设立科考站并进行相关研究。
气候条件和环境特点
气候条件
北极地区的气候极端寒冷,温度可达 到零下50摄氏度左右,南极地区的 气候则更加严寒,温度可达到零下 80摄氏度左右。
环境特点
北极地区的环境相对较为干燥,南极 地区则由于冰雪覆盖,环境相对较为 湿润。
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
度
维
洋
多
利
亚
地
科考
原始的自然环境: 最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最好考察时间: 每年11月~次年3月,极昼期、暖季
我国的南极考察站: 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
南极条约: 利用只限于和平目的,禁止一切军事活动和任何
核爆炸或处理放射性废物等
极中地国考极察站地考察站地理坐标
长城站
62°13′S, 58°57′W
南极洲
位置、范围
位置:
①纬度位置:
几乎全部在南极圈内
②海陆位置:
四周被太平洋、印度
印 洋、大西洋包围
度 位置的重要性:
洋
未来南半球各大洲
横越南极空中交通的惟
一中间基地
太平洋
面积:
约1400万平方千米
地形
冰雪覆盖的高原大陆 海拔高度:
平均海拔2350米,世界七大洲中海拔最 高的大洲 冰层厚度:平均厚度2000多米
空间定位指导
空间定位指导
南极洲气候
练习题图解
P103例1
P104例2
P104
P105
P105
P106
P106
P106
极地的范围
北极地区
北冰洋
位置
北冰洋
①纬度位置: 几乎全部位于北极圈内,属于北寒带
②海陆位置: 周围被亚洲、欧洲、北美洲包围
概况:
气候:极地气候为主,终年酷寒、干燥、大风 洋流:北大西洋暖流(摩尔曼斯克) 资源:沿岸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渔业资源丰富 科考:黄河站
①地理坐标:78°55′N,11°56′E; ②建站时间:2004年7月28日
气候
特点:酷寒、干燥、烈风 原因:
①纬度高 ③极地高压控制
②地势高 ④冰层反射太阳光
南极洲气候成因: ①纬度高
②地势高 ③极地高压控制
④冰层反射太阳光
资源:
淡水资源: 体积占冰体积的
90%以上的冰层,
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 丰富的大洲
周围海洋上多冰山
资源:
矿产资源: 煤(维多利亚地)、 铁(印度洋沿岸) 生物资源:
中山站
69°22′S, 76°22′E
昆仑站
80°25′S, 77°06′E
黄河站
78989.2.26 2009.1.27 2004.7.28
1989—1990年国际考察队穿越南极大陆路 线
极地的气候
两 极 地 区 地 理 特 征 的 比 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