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图书集成索引》网络版推出

合集下载

单选一

单选一

1.搜索引擎中常用的结果输出限定方法不包括(时间限定)。

2.利用布尔逻辑检索技术来检索费孝通所写的关于“东方文化”的著作,输入的检索条件是(费孝通*东方文化)。

3.综述主要提供的是(三次文献)4.网页时间是指(网页生成的时间)5.下列哪项不是印刷版工具书的排检方法(检索词)。

6.在CAJ-CD规范中,符号“J”表示的参考文献类型是(期刊文章)7.三次文献包括(综述)8.概述一切门类知识或某一门类知识的工具书被称为(百科全书)。

9.利用布尔逻辑检索技术来检索包含司马迁或包含《史记》的文章,输入的检索条件是(司马迁not《史记》)。

10.下列哪项工具书不是资料性工具书(索引)11.“民用!!建设”中的两个叹号代表嵌入的字数是(0—2个)。

13.《说文解字》中的部首数量是(540)。

14.手册的基本特点是(所收资料侧重基础知识,注重实用性)。

15.二次文献包括(目录)16.三次文献具有的特点是(参考性)17.利用布尔逻辑检索技术来检索包含司马迁但不包含《史记》的文章,输入的检索条件是(司马迁—《史记》)。

18.使用简体汉字编码的地区有(新加坡)19.循环衍生法的具体内容不包括(语音衍生法)20.信息检索中的检索词可分为四类,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检索词的分类(表示数据的检索词)。

21.我国现存最早的用于教授学童识字的字书是(《急就篇》)。

22.(《康熙字典》)分12集,以12地支标名,每集分上、中、下3卷。

2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字书,并且代表了当时字书编纂最高水平的著作是(《说文解字》)24.将《说文解字》开创的540部首改为214部首的著作是(《字汇》)。

25.大规模查考汉语字词的代表性工具书是(《汉语大字典》)。

26.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方言词典性质的汉语比较方言词汇集是(《方言》)27.以讲解字义、训释名物为住,兼及形体、读音的书称为(训诂书)。

28.在中国辞书编纂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部首法,首创于(《说文解字》)。

《古今图书集成》的四种版本

《古今图书集成》的四种版本

《古今图书集成》的四种版本展开全文《古今图书集成》(以下简称《集成》),系清康熙帝敕令编纂。

最初由陈梦雷纂集,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十月至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完成初稿。

到雍正帝即位,又命蒋延锡等重新编校,于雍正四年(1726年)用铜活字排印,雍正六年(1728年)完成,这是《集成》的初版。

连同一部试印样本,共印成65中,每部正文一万卷,目录四十卷,分装5020册。

印本用两种纸张,一种为开化纸印本,一种为太史连纸印本。

两种纸质量上乘,印刷精细,装帧富丽,美观大方。

《集成》第二次印本,称“铅字本”或“扁字本”。

光绪十年(1884年)设立图书集成印书馆,用三号扁体铅字排印,费时四年,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印成,绘图部分为石印,用的是连史纸。

每半页十二行,行三十八字,细黑口,单栏,鱼尾下小字印明汇编、典、卷、部、项目、页数。

共印1500部,每部分1620册,另有8册目录。

该版由于校勘不精,讹脱颇多,不称善本,但从此《集成》广泛流传。

《集成》第三次印本称“同文版”、“光绪版”。

光绪十六年(1890年),光绪皇帝下令石印《集成》,由上海同文书局承办,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完成,照殿本原式印出100部。

此版增刊了《考证》二十四卷,这是“铜活字版”和“扁字体版”所不具有的。

《考证》订正了引文的错误及脱缺,皆核对原书,每书正文仍是5020册,合《考证》24册,共5044册。

此次印刷校证详细,精细加工,所以印出的本子墨色鲜明,胜过殿本。

这个印本,一部分运到外地,留存上海栈房的后被火烧毁,所以这个本子流传稀少。

《集成》第四个印本,称“中华书局版”、“中华版”。

1934年《集成》由上海中华书局缩小影印,它是依康有为所藏的铜活字原印本缩小印刷。

将原书九页缩为一页,仍旧白口,四周双边。

每半页二十七行,行二十字,版口中缝上端大字印《集成》,双线,单鱼尾,鱼尾下小字印明汇编、典、卷、部,中缝下端双行分印册次、页码和“中华书局印”字样。

《古今图书集成》目录

《古今图书集成》目录

《古今图书集成》目录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影印本。

【简介】古今图书集成,全书共10000卷,目录40卷,原名《古今图书汇编》,与《四库全书》相似,是清朝康熙时期由福建侯官人陈梦雷(1650-1741)所编辑的大型类书。

本书编辑历时28年,共分6编32典。

是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类书。

、《古今图书集成》是采取各家思想所占总书比例平均的做法(只是大致上的平均),至乾隆年间,统治阶级需要更进一步地控制文人思想,加大了儒家文化的比例,使儒家思想巩固了主导性地位。

【成书过程】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陈梦雷原本因附逆罪流放奉天,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皇帝东巡,得以放还,侍奉三皇子诚亲王胤祉读书。

在这段优游的岁月里,康熙四十年十月陈梦里根据协一堂藏书和家藏一万五千多卷经、史、子、集的典籍编纂《图书汇编》一书,前后花了四年半(1701年—1706年)目营手检,无间晨夕,共有一万卷,目录四十卷,分历象、方舆、明论、博物、理学、经济等六汇编、每编再分若干典,共三十二典,每典又分若干部,共6117部,初版本有五千零二十大册,五十多万页,一亿七千多万字,万馀幅图片,引用书目达六千多种,分装五百七十六函。

是现存最大部的类书(因《永乐大典》大多已毁)。

康熙四十五年四月完成初稿,先誉目录、凡例为一册上呈,康熙御览后认为尚需修订增益,改赐书名《古今图书集成》。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逝世,雍正(1723)下令经延讲官、户部尚书蒋廷锡(1669—1732)重新编校《古今图书集成》。

蒋廷锡把陈梦雷的名字涂掉,写上自己的名字,他重编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共收医书520卷,采集历代名医著作,分门别类,为中医学类书之冠,于雍正六年完成。

陈梦雷在《松鹤山房集》卷二进汇编启提到:凡在六合之内,钜细毕举,其在十三经,二十一史者,只字不遗。

其在稗史子集者,亦只删一二,张廷玉评价说:自有书契以来,以一书贯串古今,包罗万有,未有如我朝《古今图书集成》者。

信息检索与利用练习题与答案

信息检索与利用练习题与答案

信息检索与利用练习题与答案第一章概说综合练习一、填空题1、文献信息资源,在载体形式上,包括纸质文献和电子资源。

2、一次文献是依据作者本人的研究或研制成果创作的文献,即通常所说的“原始文献” 、“第一手资源” 。

一次文献在形态上具有多样性,在内容上具有原创性,在出处上具有分散性。

3、二次文献是按一定的方法对一次文献进行整理加工,以使之有序化而形成的文献,主要包括目录、索引、文摘等。

二次文献通常又被称为“检索性文献”、“线索性文献”。

4、三次文献是对大量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而形成的评述研究性文献,如综述、述评等。

三次文献在内容上具有综合性,在功效上具有参考性。

5、传统的文献检索工具体系由印刷版工具书构成。

6、电子化的检索工具是以数据库的形式出现的,数据库类型有数值型数据库、事实型数据库、文献型数据库。

7、部首法首创于东汉时期著名学者许慎的《说文解字》。

8、在现有的电子版检索工具中,检索词主要有两大类:字段词和任意词以数值型数据库、事实型数据库和书目数据库出现的电子版检索工具,检索词是字段词。

以全文数据库出现的电子版检索工具,检索词可以是“任意词”。

9、“循环衍生法”包括定义衍生法、语素衍生法、语境衍生法。

10、现有的中文电子版检索工具一般都设有高级检索功能,较多地使用的检索技术是布尔逻辑检索、截词检索和位置检索,体现出的检索特点是组配检索、模糊检索和限定检索。

11、逻辑“与”(and)符号表示为“ * ”。

表示“同时包含”关系。

逻辑“或”( or)符号表示为“+”。

表示“分别包含”关系。

逻辑“非”(not)符号表示为“- ”。

表示“排除其他”关系。

12、中文检索引擎的检索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分类方式,二是关键词方式。

13、文献信息资源的引证标注有3 种情况:注释、引文出处、参考文献。

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的国家标准是1987年5 月《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15、文后参考文献列表可以采用“顺序编码制”,也可以采用“著者——出版年制”。

古今图书集成

古今图书集成

《古今图书集成》大型类书,它是既经也史,是子也是集,包括中国一万五千多卷经史子集的典籍,融合为一。

它的著者陈梦雷在《松鹤山房集》卷二“进汇编启”云:“凡在六合之内,巨细毕举,其在十三经,二十一史者,只字不遗。

其在稗史子集者,亦只删一二”。

(一)缕析条分,汇集群言:类书离析每一部书的内容,再依据主题类聚。

从以“图书”为单元,变为以“文献信息”为单元。

(二)分类编排、随类相从:将每一部古籍的内容离析之后,依主题类聚成篇。

计分:六大“汇编”、三十二“典”、六一一七“部”。

亦即分六大类,每一“汇编”其下再分三十二个“典”。

“典”之下又分“部”,形成:汇编、典、部的三层结构。

(三)区分款目、标题隶事:工具书特色是“分条列款”且“款款并列”。

《古今图书集成》亦如是。

每“部”之下,分为:1.汇考:各主题之下以年代汇集文献。

2.总论:一般性的论文或针对某一问题的概述。

3.列传:与主题有关的传记数据。

4.艺文:以诗词歌赋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短的全引,长的摘录。

5.选句:在特殊的佳作中选取佳句,可供采择之用。

6.纪事:包括琐细的史事与逸话亦可传者。

笔记小说中的故事大量囊括。

7.杂录:凡是典籍中零碎的部分,考究欠真,难入“汇考”的;或议论偏驳,难入“总论”的;或文藻未工,难入“艺文”的,统收于此。

8.外编:古代作品及思想,荒唐难信的或譬喻臆造的,俱录于此。

9.图表:用来平行列举,一目了然。

如:星躔、官度、纪元等。

10.图像:用来显示文字所难表达的一切。

如禽虫、草木、器物、服饰等。

11.地图:专用于地理部分。

12.考证:订正原书的错误。

历象汇编:记天文,历法,节令,灾荒,变异等.方舆汇编:记地理,包括名山大川,全国各省府地理,边疆及外国.明伦汇编:记帝王,百官,家族,师友,姓氏,妇女,及人的身体及部位等.博物汇编:记动植物,农医,鬼神,释道等.理学汇编:记经学,文学,字学与学者.经济汇编:经世济民,治国安邦之道,包括选举人才,官制,政治,教育,经济,音乐,军事,律令,刑法,以及器物制造之考工等.。

《古今图书集成》书目全书共10000卷,目录40卷

《古今图书集成》书目全书共10000卷,目录40卷

《古今图书集成》书目全书共10000卷,目录40卷《古今图书集成》,全书共10000卷,目录40卷,原名《古今图书汇编》,是清朝康熙时期由福建侯官人陈梦雷(1650-1741)所编辑的大型类书。

该书编辑历时28年,共分6编32典,是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类书。

《古今图书集成》,采撷广博,内容非常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有人类、禽兽、昆虫,乃至文学、乐律等等,包罗万象。

它集清朝以前图书之大成,是各学科研究人员治学、继续先人成果的宝库。

乾象典天地总部天部阴阳部五行部七政部日月部日部月部星辰部天河部风部云霞部雾部虹霓部雷电部雨部露部霜部雪部火部烟部岁功典岁功总不春部孟春部立春部元旦部人日部上元部仲春不社日部花朝部季春部上巳部清明部夏部孟夏部立夏部仲夏部端午部夏至部季夏部伏日部秋部孟秋部立秋部七夕部中元部仲秋部中秋部季秋部重阳部冬部孟冬部立冬部仲冬部冬至部季冬部腊日部除夕部闰月部寒暑部干支部晦朔弦朢部晨昏昼夜部历法典历法总部仪象部漏刻部测量部算法部数目部文征典庶徵总部天变不日异部月异部星变部风异部云气异部霾雾异部虹霓异部雷电异部雨灾部雨异部露异部雹灾部旱灾部火灾部光异部寒暑异部丰歉部疫灾部地异部山异部石异部水灾部水异不冰异部人事异部人异不血肉异部梦部谣言部声音异部宫室异部器用异部金铁异部饮食异部冠服异部神怪异部禽异不鸡异不兽异部马异不牛异部羊异部犬异部豕异部鼠异部鳞介异部虫豸异部蝗灾部草木异部坤舆典坤舆总部土部泥部石部砂部汞部矾部黄部灰尘部水部冰部全部温泉部井部舆图部建都部留都不关隘部市肆部陵寝部冢墓部职方典职方总部京畿总部顺天府部永平府部保定府部河间府部真定府部顺德府部广平府部大名府部宣化府部盛京总部奉天府部锦州府部乌拉宁古塔部山东总部济南府部兖州府部东昌府部青州府部登州府部莱州府部山西总部太原府部平阳府部潞安府部汾州府部大同府部沁州部泽州部辽州部河南总部开封府部归德府部彰德府部卫辉府部怀庆府部河南府部南阳府部汝宁府部汝州部陕西总部西安府部凤翔府部汉中府部兴安州部延安府部平凉府部巩昌府部临洮府部庆阳府部榆林卫部宁夏卫部陕西行都司部四川总部成都府部保宁府部顺庆府部叙州府部重庆府部夔州府部马湖府部龙安府部潼川州部眉州部嘉定州部邛山川典山川总部山总部五岳总部长白山部医巫闾山部千山部十三山部西山部天寿山部大房山部碣石山部盘山部燕山部大伾山部泰山部历山部华不注山部徂徕山部新甫山部长白山部尼山部龟山部蒙山部凫山部峄山部羽山部牛山部沂山部云门山部琅琊山部成山部之于山部大昆仑山部劳山部蓬莱山部五台山部中条山部姑射山部壶口山部首阳山部五老山部夏屋山部龙门山部孟门山部底柱山部霍山部恒山部吕梁山部白登山部鴈门山部析城山部王屋山部太行山部林虑山部广武山部具茨山部伊阙山部苏门山部北邙山部熊耳山部嵩山部箕山部缑山部崤山部香山部女几山部桐柏山部....边裔典边裔总部东方诸国总部朝鲜部青丘部不屠何部不令支部肘头部俞人部发人部黑齿部秽貊部乌桓部新罗部百济部沃沮部大驾洛部三韩部鲜卑部扶余部日本部澶洲部夷洲部州胡部裨离部牟奴部伽罗部扶桑部女国部文身部豆莫娄部虾夷部儋罗部渤海部铁骊部兀惹不蒲奴里部曷苏馆部蒲卢毛朵部定安部东方未详诸国部西方诸国总部长股部渠搜部U侥部奇肱部氐部康居部白民部十卢部禺氏部独鹿部方扬部大夏部西申部规矩部区阳部史林部方人部羌部留昆部曹奴部赤乌部焉耆部龟兹部姑墨部月氏部鄯善部....皇极典皇极总部君父不君臣部帝纪部帝统部帝运部国号部帝号部登极部正朔不纪元部圣寿部君德部圣学部御制部宸翰部君道不治道部创守部敬天不法祖部莅政部勤民部用人部听言部法令部赏罚部宽严部风俗部文质宫序典宫闱总部太皇太后部太上皇部皇太后部皇后部妃嫔部宫女部乳保部东宫部东宫妃嫔部皇子部皇孙部公主驸马部外戚部宦寺部官常典官常总部宗藩部三恪部圣裔部贤裔部勳爵部公辅部中书部翰林院部宫僚部宗人府部吏部部户部部礼部部兵部部刑部部工部部都察院部通政司部大理寺部太常寺部光禄寺部太仆寺部鸿胪寺部四译馆部京兆部留守部国子监部给谏部行人司部钦天监部太医院部侍卫部仪卫部内府部司城部上林苑部将帅部节使部河使部漕使部藩司部臬司部监司部盐使部督学部郡守部郡佐部郡判部州牧部幕属部县令部县佐部县尉部广文部司狱部司仓部司库部巡检部驿丞部王寮部谏诤部忠烈部风节部政事部家范典家范总部祖孙部父母部父子部母子部教子部乳母部嫡庶部出继部养子部女子部姑媳部子孙部兄弟部姊妹部嫂叔部妯娌部叔侄部姑侄部夫妇部媵妾部宗族部外祖孙部甥舅部母党部翁婿部姻娅部妻族部中表部戚属部奴婢部交谊典交谊总部师友部师弟部主司门生部朋友部父执部前辈部同学部同年部世谊部结义部宾主部故旧部乡里部僚属部居停部拜谒部赠答部馈遗部宴集部乞贷部请托部盟誓部饯别部好恶部毁誉部规谏部品题部荐扬部嫌疑部傲慢部趋附部嘲谑部欺绐部疑忌部嫌隙部谗谤部忿争部构陷部恩雠部氏族典氏族总部东姓部童姓部蒙姓部公姓部翁姓部终姓部冯姓部洪姓部熊姓部丰姓部酆姓部鬷姓部种姓部崇姓部戎姓部丛姓部虫姓部衷姓部同姓部桐姓部肜姓部红姓部通姓部宫姓部弓姓部充姓部风姓部鸿姓部中姓部忠姓部隆姓部众姓部僮姓部蓬姓部雄姓部逢姓部仝姓部工姓部功姓部攻姓部嵩姓部冲姓部冬姓部封姓部雍姓部容姓部宗姓部锺姓部龚姓部龙姓部从姓部共姓部松姓部庸姓部鄘姓部侬姓部农姓部恭姓部重姓部雝姓部佟姓部邛姓部枞姓部琮姓部供姓部....人事典人事总部身体部头部颈部发部面部眉部目部耳部鼻部口部齿部须部手部足部腹部脏腑部便溺部形神部形貌部形影部形声部年齿部老幼部初生部周岁部三岁部四岁部五岁部六岁部七岁部八岁部九岁部十岁部十一岁部十二岁部十三岁部十四岁部十五岁部十六岁部十七岁部十八岁部十九岁部二十岁部二十一岁至三十岁部三十一岁至四十岁部四十一岁至五十岁部五十一岁至六十岁部六十一岁至七十岁部七十一岁至八十岁部八十一岁至九十岁部九十一岁至百岁部百岁以上部名字部称号部喜怒部忧乐部悲欢部恐惧部癖嗜部疑惑部讳忌部迷忘部错误部悔悟部含忍部志愿部....闺媛典闺媛总部闺淑部闺孝部闺义部闺烈部闺节部闺识部闺藻部闺慧部闺奇部闺巧部闺福部闺艳部闺恨部闺悟部闺职部闺饰部艺术典艺术总部农部圃部渔部樵部牧部御部弋部猎部医部卜筮部星命部相术部堪舆部选择部术数部射覆部挂影部拆字部画部投壶部奕棋部弹棋部蹴踘部弄丸部藏钩部秋千部风筝部技戏部幻术部博戏部商贾部巫觋部拳搏部刺客部佣工部刀镊部庖宰部牙侩部乞丐部优伶部傀儡部娼妓部神异典神异总部皇天上帝部后土皇地只部大明之神部夜明之神部北斗之神部五星五行之神部太一之神部文昌之神部列星之神部风云雷雨诸神部东岳泰山之神部南岳衡山之神部西岳华山之神部北岳恒山之神部中岳嵩山之神部东镇沂山之神部南镇会稽山之神部西镇吴山之神部北镇医无闾山之神部中镇霍山之神部东渎淮水之神部南渎江水之神部西渎河水之神部北渎济水之神部海神部山川诸神部社稷之神部寒暑之神部太岁之神部城隍之神部五祀之神部八蜡之神部龙神部马神部先农之神部先蚕之神部旗纛之神部瘟疫之神部冥司部关圣帝君部岳忠武王部杂鬼神部神像部神庙部二氏部释教部佛菩萨部佛像部佛经部僧寺部塔部僧部尼部居士部放生部道教部神仙部道书部道观部方士部女冠部静功部服食部方术部降笔部楮币部....禽虫典禽虫总部羽禽总部凤凰部鸾鸟部鹤部鹄部鵰部倾部鹰部鸿鴈部雉部鹊部乌部燕部莺部鹳部鸢部鸨部倾部鸠部鸽部鶡鴠部倾部鸥部鹭部倾部鸭部鸡部鹅部鹑部雀不孔雀部鹧鸪部白鹇部杜鹃部鹈鹕部鵚鶖部戴胜部鹦鹉部鸲鹆部鸬鹚部倾部鸀鳿部练鹊部翡翠部鶺鴒部鸳鸯部鵁鶄部啄木鸟部吐绶鸟部画眉部秦吉了部百舌部桑扈部鵧鷑部鶬鸹部鹪鹩部木客鸟部报春鸟部狂鸟部鸱鴞部蚊母鸟部姑获鸟部鬼车鸟部鸩鸟部驼鸟部....草木典草木总部草部木部叶部花部果部药部禾谷部稻部粱部稷部黍部粟部倾部麦部豆部麻部稗部薏苡部倾部东廧部蔬部姜部瓜部倾部茄部芝部菌部木耳部芋部薯部韭部倾部葱部蒜部苏部蓼部倾部荼部菘部芥部荠部菥蓂部苋部蒿部薇部蕨部倾部藜部倾部倾部倾部倾部蒟部芹部倾部藻部倾部苹部萍部蒲部莫部蔓菁部萝卜部芸薹部罗勒部鹿葱部....经籍典经籍总部河图洛书部易经部书经部诗经部春秋部礼记部仪礼部周礼部三礼部论语部大学部中庸部孟子部四书部孝经部尔雅部小学部经学部谶纬部国语部战国策部史记部汉书部後汉书部三国志部晋书部宋书部南齐书部梁书部陈书部北魏书部北齐书部北周书部南北史部隋书部唐书部五代史部辽史部宋史部金史部辽金宋三史部元史部明史部通监部纲目部史学部地志部山经部老子部庄子部列子部墨子部管子部商子部孙子部韩子部荀子部淮南子部扬子部文中子部诸子部集部文选部类书部杂着部学行典学行总部理气部理数部性命部性情部性部五常部仁部义部礼部智部信部心意部心身部志气部物我部理欲部公私部义利部曲直部是非部邪正部巧拙部名实部诚伪部善恶部动静部刚柔部大小部经权部厚薄部道德部言行部言语部威仪部器度部廉耻部学问部致知部力行部知行部读书部讲学部学思部教学部求师部博约部守约部博闻强记部虚心部改过部审几部慎独部克己部修身部保身部心学部务本部豫防部慎微部好善部观人部中和部忠恕部主敬部一贯部安勉部....文学典文学总部诏命部册书部制诰部敕书部批答部教令部表章部笺启部奏议部颂部赞不箴部铭部檄移部露布部策部判部书札部序引部题跋部传部记部碑碣部论部说部解部辩部戒部问对部难释部七部连珠部祝文部哀诔部行状部墓志部四六部经义部骚赋部诗部乐府部词曲部对偶部格言部隐语部大小言部文券部杂文部字学典字学总部音义部楷书部行书部草书部篆书部隶书部飞白部押字部书画部法帖部书法部书家部声韵部方言部笔部墨部纸部砚部笔格部水注部镇纸部书尺部文房杂器部选举点选举总部学校部教化部养士部士习部乡举里选部徵聘部荐举部对策部上书部辟署部科举部乡试部会试部登第部下第部殿试部及第部特赐第部太学生部神童部召试部廕袭部特用部武举部杂流部吏员部隶役部归诚部铨衡典铨衡总部官制部禄制部考课部举劾部迁擢部降黜部休致部给假部起复部封赠部封建部食货店食货总部户口部农桑部田制部蚕桑部荒政部赋役部漕运部贡献部盐法部杂税部平准部国用部饮食部米部糠部饭部粥部糕部饼部总部倾部糗饵部酒部茶部酪部油部盐部糟部酱部醋部糖部蜜部肉部羹部脯部脍部炙部倾部倾部倾部倾部豉部币帛总部倾部葛部面部丝部绒部布布褐部帛部绢布练部罗布绫部纱布缎布锦部毡罽部皮革部胶部宝货总部珠部玉部水晶部琅玕部....礼仪典礼乐总部礼仪总部冠礼部婚礼部丧葬部諡法部恤典部吊哭部忌日部祀典总部天地祀典部明堂祀典部日月祀典部星辰祀典部风云雷雨祀典部寒暑祀典部社稷祀典部山川祀典部先圣先师祀典部文庙祀典部帝王陵庙祀典部宗庙祀典部配享功臣祀典部陵寝祀典部先农祀典部先蚕祀典部太岁祀典部城隍祀典部五祀七祀部高禖祀典部旗纛祀典部雩祀部蜡腊部大傩部酺祭部先医祀典部先牧祀典部名宦乡贤祀典部杂祀典部家庙祀典部朝贺部聘问部执贽部宴飨部巡狩部藉田部幸学部经筵部养老部乡饮酒礼部军礼部赏赐部冠服部冠冕部衣服部袍部裘部衫部袄部蓑衣部雨衣部带佩部巾部裙部裤部....乐律典乐律总部律吕部声音部啸部歌部舞部钟部倾部倾部倾部镯部铎部方响部倾部磬部琴瑟部琵琶部U 也部筝部阮咸部五弦部管部箫部倾部篪部笛部横吹部倾部角部贝部U也部笙竽部倾部倾部瓯部鼓部鼓吹部U也部筑部应部牍部雅部拍板部壤部笋簴部杂乐器部戎政典戎政总部兵制部校阅部田猎部兵法部阵法部火攻部水战部车战部兵略部兵饷部屯田部马政部驿递部器械部甲胄部干盾部旌旗部金鼓部弓矢部射部弩部弹部刀剑部斧钺部棨戟部戈矛部椎棒部攻守诸器部杂器械部祥刑典祥刑总部律令部盗贼部牢狱部囚系部俘累部讼讦部听断部刑具部桎梏部锁部枷部鞭刑部笞杖部肉刑部黥刑部刖刑部宫刑部徒罪部流徙部谴戍部重辟部籍没部理冤部赎刑部赦宥部考工典考工总部工巧部木工部土工部金工部石工部陶工部染工部漆工部织工部规矩准绳部度量权衡部城池部桥梁部宫室总部宫殿部苑囿部公署部仓廪部库藏部馆驿部坊表部第宅部堂部斋部轩部楼部阁部亭部台部园林部池沼部山居部村庄部旅邸部厩部厕部门户部梁柱部窗牖部墙壁部阶砌部藩篱部窦部砖部瓦部器用总部玺印部仪仗部符节部伞盖部旛幢部车舆部舟楫部尊彝部倾部户部倾部罂部瓮部瓶部倾部倾部倾部爵部倾部....。

《古今图书集成》综述

《古今图书集成》综述

《古今图书集成》综述《古今图书集成》是一部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结构最为精善谨严的类书,文章对《古今图书集成》的编纂过程、编排体例及特点、版本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地论述。

标签:古今图书集成;类书;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是我国古代现存最大的一部综合性类书,仅次于明代的《永乐大典》,是陈梦雷于清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缩纂,蒋廷锚又于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奉敕编桩完成的。

全书一万卷,目录40卷,共约1.6亿字。

是查找清康熙之前各类资料或典故出处等最有用的重要工具书。

一、《古今图书集成》的编纂过程《古今图书集成》,《清史稿·艺文志》子部类书中著录是“蒋适廷锡等奉敕编”。

但实际上这部巨书是清圣祖玄烨的词臣、侍奉皇三子诚亲王胤祉的陈梦雷主持编修的。

胤祉是康熙皇帝的第三子,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卒于雍正十年(1732年)。

胤祉于康熙三十七年三月与长兄同封为郡王;次年,胤祉由诚郡王降为贝勒,康熙四十八年被封为诚亲王,雍正六年六月降为郡王,雍正八年二月复为亲王,同年五月被削爵拘禁,十年闰五月卒于景山禁所。

他是编辑《集成》的倡议人,是他全力支持这项大工程。

陈梦雷,字则震,福州侯官人。

19岁中进士官翰林编修。

康熙二十一年被谪戍奉天,三十七年奉召回京,侍皇三子胤祉读书。

康熙四十年十一月,陈梦雷奉命率八十人开始编纂《古今图书汇编》,并拿出自己家藏的一万多卷图书作为取材的补充,他先后从1 500余卷图书摘录材料,分类汇编为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6编,32志,6 109部。

每部先列考,次总论,有图表、列传、艺文、选句、纪事、录、外编等项目。

汇考记大事,总论录经史子集议论,图表插图列表,列传叙人物生平,艺文择采诗文,选句多择俪句对偶,纪事集不见于汇考的琐细事迹,杂录收不宜于列入汇考、总论、艺文之中的材料,外编则载荒唐无稽之言。

所辑录的内容不改原文,引证详列出处,标明书篇作者便于查对。

古今图书集成[中国古代三部皇家巨作]

古今图书集成[中国古代三部皇家巨作]

古今图书集成[中国古代三部皇家巨作]历象汇编干象典二十一部一百卷岁功典四十三部一百一十六卷历法典六部一百四十卷庶征典五十部一百八十八卷方舆汇编坤舆典二十一部一百四十卷职方典二百二十三部一千五百四十四卷山川典四百一部三百二十卷边裔典五百四十二部一百四十卷明伦汇编皇极典三十一部三百卷宫闱典一十五部一百四十卷官常典六十五部八百卷家范典三十一部一百一十六卷交谊典三十七部一百二十卷氏族典二千六百九十四部六百四十卷人事典九十七部一百一十二卷闺媛典一十七部三百七十六卷博物汇编艺术典四十三部八百二十四卷神异典七十部三百二十卷禽虫典三百一十七部一百九十二卷草木典七百部三百二十卷理学汇编经籍典六十六部五百卷学行典九十六部三百卷文学典四十九部二百六十卷字学典二十四部一百六十卷经济汇编选举典二十九部一百三十六卷铨衡典一十二部一百二十卷食货典八十三部三百六十卷礼仪典七十部三百四十八卷乐律典四十六部一百三十六卷戎政典三十部三百卷祥刑典二十六部一百八十卷考工典一百五十四部二百五十二卷已上六汇编三十二典六千一百一十七部共一万卷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目录第一卷历象汇编干象典第一卷天地总部汇考一第二卷天地总部汇考二第三卷天地总部汇考三第四卷天地总部总论一第五卷天地总部总论二第六卷天地总部艺文一艺文二选句第七卷天地总部纪事杂录第八卷天地总部外编第九卷天部汇考第十卷天部总论艺文一第十一卷天部艺文二第十二卷天部艺文三艺文四选句第十三卷天部纪事杂录第十四卷天部外编第十五卷阴阳部汇考总论一第十六卷阴阳部总论二艺文一艺文二选句第十七卷阴阳部纪事杂录一第十八卷阴阳部杂录二第十九卷五行部汇考第二十卷五行部总论一第二十一卷五行部总论二艺文一艺文二第二十二卷五行部纪事杂录一第二十三卷五行部杂录二外编第二十四卷七政部汇考一第二十五卷七政部汇考二第二十六卷七政部汇考三第二十七卷七政部汇考四第二十八卷七政部总论艺文纪事杂录第二十九卷日月部汇考一第三十卷日月部汇考二总论一、《古今图书集成》何以得名?《古今图书集成》,原名《汇编》,成书於清朝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该 版收有 《 古今 图书馆集》 书 1万 卷 的扫 描 图 片。切 分为 22 3 图像 ( 全 9 26块 每块 为 武英
殿本 的 1 5页 ) . 。
索 引部分建 立 5 2个标 目式 多字段 索 引数 据 库 , 合计 180 3条 记 录 , 3397 19 1 共 8563字 , 是
19 年 , 99 电子版 10 . 版作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建国 5 周年献礼项 目, 0 也得到专家好评 。
20 0 7年 , 级为 2 0版 , 升 . 是在 1 0版基 础上增 订而成 的 。 . 21 0 0年 , 制成 网络版 , 又 网址 为 h p / g s .x . d . n 。 t :/ jj gu e u c / t tc
书 馆 ,9 92 5 13 :0
3 《 大百年实录》 写组. 大百年实 录( 南 编 南 中卷 ) 南 京 . 南 京 大 学 出版 社 ,0 2 6 2 0 :0 4 张 宪 文 主编 . 陵 大 学史 . 京 : 京 大 学 出 版 社 ,0 2 金 南 南 2 0
平保兴
南京师范大学 图书馆研 究馆员。
相关部的作用是利用计算机的链接功能串通各部 , 指明可参考有关的部 , 把有关系的部相
互联 系起 来 。
其次 , 编制各 种索 引数 据库 , 运用标 目式多 字段 索 引数据 库 对原 文进 行 加工 , 提取 有效 的
信息 , 建立起一系列 的索引数据库 , 大大提高了检准率 , 而且可以从各个字段进行检索。 这些标 目式多字段索引数据库 , 计有 : 图表类( 含图和表) 列传类 ( 、 含人物传记) 引书类 、 ( 全书 中各 种引 书 , 6 . 条记 录 )文学 艺术类 ( 含 达 06万 、 含艺 文 、 句 、 选 诗词 曲体裁 、 器 、 乐 画名 、 缩略语)天文类( 、 含星名、 食月食) 历史类 ( 日 、 含历史纪元 、 历史地名 、 历史典籍、 城池、 关隘、 故居 、 陵墓 、 石名 、 泉井 、 桥梁 驿站 、 台楼 阁) 行政 区划类 ( 亭 、 含职方 典小 汇考 、 职方 典县 名 ) 医 、 药卫 生类 ( 医部 门项 、 含 医论 、 药方 、 名 、 方 书名 表 、 生 法及 警 语 ) 经济 类 ( 药 药 养 、 含人 口及 田 亩、 币、 钱 酒茶 、 品 、 食 服饰 、 仓库 ) 生 物类 ( 、 含禽 虫 、 虫木 、 虫 草木 书名 表 ) 宗 教类 ( 诸佛 、 禽 、 含 寺庙观塔 ) 。 设有繁体字版( 默认 ) 和简化字版 , 并可互相转换。 另外 , 还有 附录 , : 如 经线要 目简释 、 纬线项 目简释 、 目在 各典 出现频率 一览表等 。 纬
当今 最大 的索引 。
首先 , 立《 纬 目录数 据库》, 建 经 目的是 把 “ 纬交 织 ” 经 的分类 特 点充分 揭 示 出来 。既可 以 查找 项 目, 括 6汇 编 3 包 2典 6 1 ; 17部 又可 以查找 纬 目, 即各部 中的汇考 、 总论 、 、 、 图 表 列传 、 艺
欢迎 大家上 网使用 。
小 缘 纪念 文 集 . 京 : 京 大 学 出版 社 ,9 8 5 ,20 南 南 18 :8 0
8 5 5 5 7 8 —8l 1 6, 1 1 5,0 9, 6,6, 8,0,0 , 0 1 0,4 2 4
1 6一l 7 5 5
5 ,何多 源编著. 中文参考 书指 南( 订本 ) 长沙 增 . 商务印
中国索引(oraoTe h a oiyoI ee ) J nlf h i c t fn xr u C nS e d s
21 00年第 4 vI . 0 魍( o8 N. . 4
《 古今 图书集成 索 引》 网络 版推 出
从 18 94年起 , 西大学古 籍整理 研究室 ( 广 后改为研 究所 ) 开始编 制《 古今 图书集成 索 引》 。 经过 二十多 年 的努力 , 取得 了油 印本 、 印刷本 、 电子 版 、 网络 版等 阶段 性成果 。 18 98年 , 编成 印刷本 。先后获 国家教 委第 一 届人 文 社会 科 学 二等 奖 、 西壮 族 自治 区社 广 科一 等奖 、 中国索引学 会特等 奖等多项 大奖 。
文、 句、 事、 录、 选 纪 杂 外编 ( 则缺之 ) 无 。此外 , 还有校勘 记 、 见条 、 参 相关部 。
参 见条具 有特殊作 用 :1 挖 掘信息 , 出该 部 的异 名及 相 关 的名称 ;2 沟通古 今 , 出 () 指 () 指 书 中古 奥部名 的含义或 相应 的现代概念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