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数据库概述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2021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2021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参考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选择题B、B、A简答题1.请简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P27数据是描绘事物的记录符号,是指用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信息。
数据库即存储数据的仓库,严格意义上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专门用于建立和管理数据库的一套软件,介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之间。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中引入数据库技术之后的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实用工具、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
2.请简述早数据库管理技术中,与人工管理、文件系统相比,数据库系统的优点。
数据共享性高数据冗余小易于保证数据一致性数据独立性高可以施行统一管理与控制减少了应用程序开发与维护的工作量3.请简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形式和两层映像的含义。
P31答:数据库的三级形式是指数据库系统是由形式、外形式和内形式三级工程的,对应了数据的三级抽象。
两层映像是指三级形式之间的映像关系,即外形式/形式映像和形式/内形式映像。
4.请简述关系模型与网状模型、层次模型的区别。
P35使用二维表构造表示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络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根底上概念单一,统一用关系表示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络,数据构造简单明晰,用户易懂易用存取途径对用户透明,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平安保密性。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选择题C、C、D简答题1.请简述关系数据库的根本特征。
P48答:关系数据库的根本特征是使用关系数据模型组织数据。
2.请简述什么是参照完好性约束。
P55答:参照完好性约束是指:假设属性或属性组F是根本关系R的外码,与根本关系S的主码K相对应,那么对于R中每个元组在F上的取值只允许有两种可能,要么是空值,要么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对应。
3.请简述关系标准化过程。
答:对于存在数据冗余、插入异常、删除异常问题的关系形式,应采取将一个关系形式分解为多个关系形式的方法进展处理。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王珊版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王珊版数据库系统概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数据库设计与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理论与应用、数据库编程与应用开发、数据库安全与完整性、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数据库设计、管理和应用开发的能力。
本文是针对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王珊版的一篇解答文章。
本文将围绕课后习题的内容展开讨论,对每一个习题进行详细的解答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据库系统概论的知识。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1.1 什么是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是由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组成的。
数据库是按照数据模型组织和存储的数据集合,而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用来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
数据库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和数据查询。
1.2 数据库系统的优点是什么?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共享、数据独立性、数据一致性、数据完整性、数据安全性和数据易维护等优点。
1.3 什么是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用来描述数据、数据关系、数据语义和一致性约束的概念工具。
常用的数据模型包括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等。
1.4 数据模型的三级结构是什么?数据模型的三级结构包括外部模式、概念模式和内部模式。
外部模式是用户看到的数据视图,概念模式是数据库的全局逻辑结构,内部模式是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物理结构。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
2.1 什么是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是以关系模型为基础的数据库。
在关系数据库中,数据以表的形式存储,每个表包含若干行和若干列,行表示记录,列表示字段。
2.2 什么是关系代数?关系代数是一种用来操作关系数据库的形式化语言。
它包括一组操作符,如选择、投影、连接、除法等,可以对关系进行操作。
2.3 什么是关系完整性约束?关系完整性约束是指在关系数据库中对数据进行约束的规则。
(完整版)数据库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选择题1实体-联系模型中,属性是指(C)A.客观存在的事物B.事物的具体描述C.事物的某一特征D.某一具体事件2对于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特征,在E-R模型中使用(A)A属性描述B关键字描述C二维表格描述D实体描述3假设一个书店用这样一组属性描述图书(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可以作为“键”的属性是(A)A书号B书名C作者D出版社4一名作家与他所出版过的书籍之间的联系类型是(B)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多D都不是5若无法确定哪个属性为某实体的键,则(A)A该实体没有键B必须增加一个属性作为该实体的键C取一个外关键字作为实体的键D该实体的所有属性构成键填空题1对于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特征在E-R模型中使用属性进行描述2确定属性的两条基本原则是不可分和无关联3在描述实体集的所有属性中,可以唯一的标识每个实体的属性称为键4实体集之间联系的三种类型分别是1:1 、1:n 、和m:n5数据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相容性、和一致性简答题一、简述数据库的设计步骤答:1需求分析:对需要使用数据库系统来进行管理的现实世界中对象的业务流程、业务规则和所涉及的数据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充分理解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和需求。
分析的策略:自下而上——静态需求、自上而下——动态需求2数据库概念设计:数据库概念设计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概念数据模型,用概念模型描述实际问题所涉及的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3数据库逻辑设计:数据库逻辑设计是根据概念数据模型建立逻辑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是一种面向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
4数据库实现:依据关系模型,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环境中建立数据库。
二、数据库的功能答:1提供数据定义语言,允许使用者建立新的数据库并建立数据的逻辑结构2提供数据查询语言3提供数据操纵语言4支持大量数据存储5控制并发访问三、数据库的特点答:1数据结构化。
2数据高度共享、低冗余度、易扩充3数据独立4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1)数据安全性(2)数据完整性(3)并发控制(4)数据库恢复第二章关系模型和关系数据库选择题1把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时,A实体(“一”方)和B实体(“多”方)之间一对多联系在关系模型中是通过(A)来实现的A将A关系的关键字放入B关系中B建立新的关键字C建立新的联系D建立新的实体2关系S和关系R集合运算的结果中既包含S中元组也包含R中元组,但不包含重复元组,这种集合运算称为(A)A并运算B交运算C差运算D积运算3设有关系R1和R2,经过关系运算得到结果S,则S是一个(D)A字段B记录C数据库D关系4关系数据操作的基础是关系代数。
数据库系统概论-王珊-5版PPT第1章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1.1.1 数据库的4个基本概念
数据(Data) 数据库(Database)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数据库系统(DBS)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数据库系统概论
第一章 绪论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第一章 绪论
1.1 数据库系统概述
1.2 数据模型
1.3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1.4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5 小结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数据库的地位
数据库技术产生于六十年代末,是数据管理的有效技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应用程序与数据的对应关系(文件系统阶段)
应用程序1 应用程序2 ...… 应用程序n
文件1
文件2 ...…
存取 方法
文件n
文件系统阶段 应用程序与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学生基本信息”文件的结构和内容
奖励 2011校奖学金,2012国家奖学金 2012校优秀学生
“奖励”文件的结构和内容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一个例子(续)
数据库系统管理
存储数据
建立两张表:
STUDENT表-存放学生的基本信息, AWARD表-存放学生的奖励情况
3. 数据库系统阶段
时期
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
《数据库系统实现》课件

索引的种类和选择
介绍不同类型的索引,包括 B树索引和哈希索引,并讨 论如何选择适当的索引来优 化数据库。
数据库性能优化和调优
提供优化数据库性能的最佳 实践,包括查询调优、表分 区和缓存技术等。
第五章 数据库安全和备份
数据库安全的概念和意义
了解数据库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重 要性,并探讨如何使用加密技术 来保护数据库。
学习数据库系统实现的重要性和意义
总结学习《数据库系统实现》的重要性,以及 如何应用数据库技术提升个人和组织的竞争力。
数据库安全管理和策略
介绍数据库安全管理的关键原则 和策略,包括访问控制和权限管 理。
数据库备份和恢复
学习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的方法和 策略,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持 久性。
第六章 数据库应用案例
1
电商网站的数据库设计和实现
以电商网站为例,展示如何设计和实现一个功能强大的数据库来支持用户管理、 订单处理和数据分析等功能。
《数据库系统实现》PPT 课件
数据库系统实现 PPT课件将为您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SQL语 言基础、索引和优化、数据库安全和备份,以及应用案例等内容。
第一章 数据库概述
数据库定义和特点
我们将探讨数据库的定义、 主要特点以及为什么数据库 在现代信息系统中如此重要。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和结 构
3
接。
SQL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
学习结构化查询语言 (SQL) 的基本语法 和关键概念,以便进行据查询和操作。
数据更新和修改
了解如何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更新、 插入和修改操作,以及数据完整性的保 证。
第四章 数据库索引和优化
索引的原理和作用
讲解数据库索引的基本原理 和作用,以及如何为数据库 表添加索引来提高查询性能。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1)

1.1 数据库的基础知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大量的、 原始的数据
分析归纳、推导演绎
有价值、 有意义的信息
数据处理:将各种类型的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
1.1 数据库的基础知识
人工 管理阶段
数据管理技术的 发展与计算机软硬件的 发展息息相关
文件 管理阶段
数据库 管理阶段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
总结两个核心
客观事物 概念模型 逻辑模型 数据库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
1.1 数据库的基础知识
概念数据模型是面向客观世界、面向用户的模 型。实体联系(E-R)模型是常用的概念模型。 E指实体(Entity):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分的事 物称为实体。例如,一个学生、一门课程、一支 铅笔、一部电影、一个部门等都是实体。(客观 世界是由实体组成的) 属性(Attribute):实体的特性成为属性。一个实体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
补充: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式
为了实现三级模式的联系和转换,数据库管理系 统在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像:外模式/模式 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从而实现数据独立性。
模式/内模式映像:定义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 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改变时,只 需要修改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可保持模式 不变,实现数据和程序的物理独立性。 外模式/模式映像:定义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当数据库的全局逻辑结构改变时,只需要修改外模式与 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而不必修改局部逻辑结构,即保 证外模式不变,从而相应的应用程序也不必修改,实现 数据和程序的逻辑独立性。
E-R图中规定: 用矩形表示实体(等同于表) 用椭圆形表示实体的属性(等同于表中字段) 用菱形表示实体联系(等同于外键) 用直线连接各个形状,对于实体间的关系,还要 在直线旁进行标注
第一章 oracle数据库10g概述

第一章oracle数据库10g概述1.1 数据库和信息管理服务器必须在多用户环境中管理大量的数据,使得多个用户能够并行访问数据。
所有这些必须能够在高性能的情况下完成,数据库服务器必须防止未经授权的非法访问,保护敏感数据,同时,为故障恢复提供解决方案。
▪客户用员务器环境▪大型数据库和空间管理▪多个并行数据库用户▪连接性▪高事务处理能力▪控制可用性▪开放的、基于工业标准▪管理安全性▪数据库完整性增强▪兼容性▪分布式系统▪复制环境1.2 Oracle 10g服务器Oracle 10g服务器是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对信息管理的集成方法,一个Oracle服务器包括一个Oracle数据库和一个Oracle服务器实例。
每当数据库启动的时候,系统全局区(SGA)被分配,并启动了Oracle后台进程。
系统全局区是用于数据库用户共享数据库信息的内存区域。
后台进程和内存缓冲区称为Oracle实例。
Oracle实例包含两种类型的进程:用户进程和Oracle进程。
用户进程执行应用操作的代码。
Oracle 进程是执行用户进程和后台进程,对Oracle进行维护的服务器进程。
为了最大化性能和处理多个用户的请求,多进程Oracle系统使用附加进程,这些附加进程称为后台进程。
后台进程能够自动执行I/0和监视Oracle进程,为获得更好的性能和稳定性提供更好的支持。
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和存储结构之间的关系由后台进程来维持。
数据库拥有多个后台进程,其数量取决于数据库的配置。
这些进程由数据库管理,它们只需要进行很少的管埋。
每个后台进程创建一个跟踪文件。
Oracle在实例操作期间保存跟踪文件。
后台进程跟踪文件的命名约定和位置随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版本不同而不同。
一般来说,跟踪文件含有后台进程名或后台进程的操作系统进程ID.可以设置init.ora文件的BACKGROUND_DUMP_DEST参数来规定后台进程跟踪文件的位置。
但是有些版本的Oracle忽略这种设置。
第一章 数据库系统概述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个不是常用的数据模型( C ).A.层次模型B.网状模型C.概念模型D.关系模型2.下列不是关系模型的术语的是( B ).A.元组B.变量C.属性D.分量3.下列不是关系数据库的术语的是( D ).A.记录B.字段C.数据项D.模型4.关系数据库的表不必具有的性质是( D ).A. 数据项不可再分B.同一列数据项要具有相同的数据类型C. 记录的顺序可以任意排列D. 记录的顺序不可以任意排列5.下列不是数据库系统的组成部分( A ).A.说明书B. 数据库C.软件D.硬件6.已知某一数据库中的两个数据表,它们的主键与外键是一对多的关系,这两个表若要建立关联,则应该建立( C )的永久联系.A. 一对一B. 多对多C.一对多D.多对一7.已知某一数据库中的两个数据表,它们的主键与外键是一对一的关系, 这两个表若要建立关联,则应该建立( A )的永久联系.A. 一对一B. 多对一C.一对多D.多对多8.已知某一数据库中的两个数据表,它们的主键与外键是多对一的关系, 这两个表若要建立关联,则应该建立( D )的永久联系.A. 一对多B.一对一C.多对多D.多对一9.属性的集合表示一种实体的类型,称为( C ).A. 实体B.实体集C. 实体型D. 属性集10.DB,DBS和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B ).A.DB包含DBS和DBMSB.DBS包含DB和DBMSC.DBMS包含DB和DBSD.三者关系是相等的11.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C ).A.软件工具B. 数据模型C. 数据库管理系统D. 数据库12.下面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C ).A. 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的一致B. 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C. 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D. 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13.关系数据库的数据及更新操作必须遵循( B )等完整性规则.A.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B.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C.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D.实体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14.规范化理论中分解( D )主要是消除其中多余的数据相关性.A.外模式B.视图C.内模式D.关系运算15.在关系数据库中,用来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是( A ).A.二维表B.线形表C.网状结构D.树形结构16. 数据模型所描述的内容包括3部分,它们是( D ).A. 数据结构B. 数据操作C.数据约束D.以上答案都正确17.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 D ).A.关联、更新、排序B.显示、打印、制表C.排序、索引、统计D.选择、投影、连接18.支持数据库各种操作的软件系统叫做( C ).A.数据库系统B.操作系统C.数据库管理系统D.文件系统19.关于数据库系统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数据的集成性B.数据的高共享性与低冗余性C.数据的统一管理和控制D.以上说法都正确20.关于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数据模型是表示数据本身的一种结构B.数据模型是表示数据之间关系的一种结构C.数据模型是指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数据描述,具有描述数据和数据联系两方面的功能D.模型是指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数据描述,它只具有描述数据的功能21.DBMS提供的( A)可供用户定义数据库内、外模式及各模式之间的映射和约束条件等.A.数据定义语言B.数据操纵语言C.数据库运行控制语言D.实用程序22.用面向对象观点来描述现实世界中的逻辑组织、对象之间的限制与联系等的模型称为( D ).A.层次模型B.关系数据模型C.网状模型D.面向对象模型23. 层次模型采用( A )结构表示各类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联系.A.树形B.网状C.星形D.二维表24.( C )模型具有数据描述一致、模型概念单一的特点.A.层次B.网状C.关系D.面向对象25.下列数据模型中,出现得最早的是( A )数据模型是.A.层次数据模型B.网状数据模型C.关系数据模型D.面向对象数据模型26.下列不属于关系的3类完整性约束的是( C ).A.实体完整性B.参照完整性C.约束完整性D.用户定义完整性27.下列不是关系的特点是( D ).A.关系必须规范化B.同一个关系中不能出现相同的属性名C.关系中不允许有完全相同的元组, 元组的次序无关紧要D.关系中列的次序至关重要,不能交换两列的位置28.传统的集合运算不包括( D ).A.并B.差C.交D.乘29.投影是从列的角度进行的运算,相当于对关系进行( B ).A.纵向分解B.垂直分解C.横向分解D.水平分解30.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英文简写是( B ),数据库系统的英文简写是( B )A.DBS;DBMSB.DBMS;DBSC.DBMS;DBD.DB;DBS3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数据的范围的是(D ).A.文字B.图形C.图象D.动画3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SQL语言功能的是( D ).A.数据定义B.查询C.操纵和控制D.建报表33.数据的存取往往是( D ).A.平行的B.纵向的C.异步的D.并发的34.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中的,结构化的相关数据的集合是(B).A.数据处理B.数据库C.数据库系统D. 数据库应用系统35.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所谓的关系是指( C ).A.各条记录中的数据彼此有一定的关系B.一个数据库文件与另一个数据库文件之间有一定的关系C. 数据模型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格式D.数据库中各字段之间有一定的关系36.如果一个关系进行了一种关系运算后得到了一个新的关系,而且新的关系中属性的个数少于原来关系中的个数,这说明所进行的关系运算是( A ).A.投影B.连接C.并D.选择37.下列不属于DBMS的组成部分的是( C ).A.数据库运行控制程序B.数据操作语言及编译程序C.代码D.数据定义语言及翻译处理程序38.关于查询操作的运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传统的集合运算B.专门的关系运算C.附加的关系运算D.以上答案都正确39.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经常存在的问题的是( D ).A.数据冗余B.插入异常C.删除异常和更新异常D.以上答案都正确40.下列关于数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数据是指存储在某一种媒体上能够识别的物理符号B.数据只是用来描述事物特性的数据内容C.数据中包含的内容是数据、字母、文字和其他特殊字符D.数据就是文字数据41. 数据库管理员的英文简写是( D ).A.DBB.DBSC.DBMSD.DBA42.为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软件称为( B ).A.数据库应用系统B.数据库管理系统C.数据库系统D.以上都不是4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提供了( A )功能.A.映像B.核心C.映射D. 以上都不是44.实体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联系,两个实体之间的联系可以归纳为3种,下列联系不正确的是( D ).A.一对一联系B.一对多联系C.多对多联系D.一对二联系45.对于关系模型与关系模式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关系模型就是关系模式B.一个具体的关系模型由若干个关系模式组成C.一个具体的关系模式由若干个关系模型组成D.一个关系模型对应一个关系模式46.数据定义不包括定义构成数据库结构的是( D ).A.模式B.外模式C.内模式D.中心模式4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组成部分的是( D ).A.数据库B.用户应用C.数据库管理系统D.实体48.数据的最小访问单位是( A ).A.字段B.记录C.域D.元组49.( C )运算需要两个关系作为操作对象.A.选择B.投影C.连接D.以上都不正确50.数据规范化设计的要求是应该保证所有数据表都能满足(B ),力求绝大多数数据表满足(B).A.第一范式;第二范式B.第二范式; 第三范式C.第三范式; 第四范式D.第四范式; 第五范式二、填空题1.( 数据)是数据库系统研究和处理的对象,本质上讲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2.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 核心和基础).3.( 数据库系统)通常是指带有数据库的计算机应用系统.4.表中的每一( 数据项)是不可再分的,是最基本的数据单位.5.表中的每一记录的顺序可以( 改变).6.数据库的性质是由其依赖的( 数据模型)所决定的.7.关系数据库是由若干个完成关系模型设计的( 关系)组成的.8.每一记录由若干个以( 字段属性)加以分类的数据项组成.9.一个( 表文件名)标志一个独立的表文件.10.在关系数据库中,各表之间可以相互关联,表之间的这种联系是依靠每一个独立表内部的( 相同属性字段)建立的.11.关系数据库具有高度的数据和程序的(相互独立性).12.硬件环境是数据库系统的物理支撑,它包括相当速率的CPU、足够大的内存空间,足够大的( 外存设备),以及配套的输入、输出设备.13.数据是数据库的基本内容,数据库又是数据库系统的管理对象,因此,数据是数据库系统必不可少的( 数据源).14.数据规范化的基本思想是逐步消除数据依赖关系中不合适的部分,并使依赖于同一数据模型的数据达到( 有效的分离).15.表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数据库( 其他对象)的设计及使用.16.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 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软件系统.17.在关系数据库应用系统中,事件分为( 内部事件)和( 外部事物).18.( 连接)用于将两个关系中的相关元组组合成单个元组.19.数据库系统由计算机硬件数据库人和软件支持系统组成,其中计算机硬件是特质基础,软件支持系统中(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不可缺少的,(数据库)体现数据之间的联系.20.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个帮助用户创建和管理数据库的应用程序的( 集合).21.按照E、F、codd衡量关系系统的准则,可以把关系数据库系统分为3类( 半关系型系统)、( 基本关系型系统)、( 完全关系型系统).22.( 数据处理)是指将数据转换为信息的过程.23.( 数据库应用系统)是指系统开发人员利用数据库系统资源开发的面向某一类实际应用的软件系统.24.DBMS的功能主要包括4个方面,分别是( 数据定义)、( 数据操纵及查询优化)、数据库的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25.数据操纵包括对数据库数据的检索、( 插入)、( 修改)和删除等基本操作.26.( 数据库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有效地管理和存取大量的数据资源.27.在数据库中,应为每个不同主题建立( 单个的表).28.(数据模型)是从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29.数据模型应具有( 描述数据)和( 数据联系)两方面功能.30.( 实体)是指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31.类是对象的( 抽象),而对象是类的( 具体实例).32.( 关系模型)是对数据库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已成为当今最流行的数据库模型.33.传统的集合运算包含( 并)、( 差)、( 交).34.( 规范化设计)的过程就是按不同的范式,将一个二维表不断地分解成多个二维表,并建立表之间的关联,最终达到一个表只描述一个实体或实体间的一种联系的目标. 35.实体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 联系),它反映现实世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36.( 投影)是指在关系模式中指定若干属性组成新的关系.37.最常用的连接运算是( 自然连接).38.连接是关系的( 横向)结合.39.关系型数据库中最普遍的联系是( 一对多联系).40.连接运算需要( 两)个表作为操作对象.选择和投影运算操作对象是( 一)个表.41.关系的基本运算可以分为( 传统的集合运算)和( 专门的关系运算)两类.42. 二维表中垂直方向的列称为( 属性).43.数据库的英文简写是( DB ).44.实体间的联系可分为( 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和(多对多联系)3种.45.不同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不同的数据库语言,称为该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 宿主语言).46.( 用户定义完整性)是针对某一具体关系数据库的约束条件,它反映某一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47.( SQL语言)集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查询和数据控制于一体,其中最主要的功能是( 查询)功能. 48.( 实体完整性)是指基本关系的主属性,即主码的值不能取空值.49.一个基本关系对应现实世界中的一个( 实体集).50.在关系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 数据库设计)是核心和基础.。